美售台潜艇技术指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25:25
美售台8艘柴油潜艇计划,目前最可能还是由美国为台湾造舰,同时采用美国6
0年代初白鱼级(Barbel s)潜艇的设计.
   “白鱼”级常规潜艇是美国战后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潜艇,共三艘,于1959年-1960年相继服役。进入80年代,这级潜艇相继退役,但是由于当代众多西方潜艇以其为原型,如日本的“涡潮”级常规潜艇,美国的“鲣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等,在潜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因此这里必须加以介绍。
    该级潜艇利用了“大青花鱼”试验艇的线型,首次采用了水滴型艇体和攻击、导航集中控制系统。该级艇全部服役于太平洋舰队。该级艇长66.8米,艇宽8.8米,吃水5.8米,长宽比为7.6,水上排水量2145吨,水下排水量2894吨,是一种肥顿的水滴型艇体,艇艉采用十字形操纵面,大型五叶低速螺旋桨,这也是“大青花鱼”的试验结果。在新建时,采用的是可上折叠的艏水平舵,1961年改装后,改成通用围壳舵。现代各国核潜艇(如美、俄、法)等一般均采用围壳舵,只有英国核潜艇仍采用艏水平多。常规潜艇的舵的形式各个不一,日本“涡潮”级潜艇在艇型和操纵面布置上是完全因袭了“常和须鱼”级潜艇。
  
     该级潜艇没有采用传统的舱室布置方式,而是采用一种“大舱室”布置法,即耐压体内部用两个耐压隔墙隔成为三个区间(或称“大舱室”),各个大舱室内部再略以轻型隔壁根据需要不规则地分成相应的工作和生活区间。这种设计思想是将过去的“逃生舱”集中为一个区间,即主要保证一个大舱室(一般为舯部指挥舱)的安全,该舱室平时为艇员集中工作去,又备有较多的逃生和防救器材,以备危机时集中组织防救。这种布置方式在后来有的被继承下来,而有的被放弃了。即“大舱室”的思想被放弃了,因为不能正好保证你准备的逃生舱不破损。现在潜艇上一般不再搞什么逃生舱室,情愿整体的加强安全性措施,因而内部舱室布置不很规则,也不明显,往往更具需要用轻型隔壁分开即可。“涡潮”级潜艇也是按后面这种思想进行布置的。

     艇艏是圆顿型的。上部为AN/BQS-4主动声纳的换能器,下部为AN/BQR-2B得动声纳的听音基阵,中间石六具MK-58型液压式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分两层布置,每层三具。鱼雷舱后部是有液压升降装置的鱼雷存放架,共有12枚被用于雷。“涡潮”级潜艇的艇艏舱径更小一些,由于水声设备的尺寸更大,因而把鱼雷发射管的位置完全让给了声纳装置了。

     艇舯部为指挥舱兼居住室,由于舯部耐压体直径达7.5米,因而分三层布置。最上层从艏至艉分别设有作战指挥中心,操纵室,军官住室;第二层则为辅机舱及士兵室、厨房、食堂等;第三层除了动力站外,布置有两组蓄电池,共2X252块电池。“常颌须鱼鱼”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布置得比较紧凑,虽未作到自动化,仍还依靠舵轮和操纵杆来操潜浮和航向,但已经基本做到位置集中,便于管理和统一指挥。

     机电舱用一轻型隔断分为机舱和电机舱,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机舱的噪音向艇艉传播。机舱内并列配置有三台FM38A6 3/4X8型柴油机共输出4500马力,各自驱动1台94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电机舱内为一台双电枢低速推进电机,公开报道的轴马力为4820。航速水上为15节,水下25节。而日本人根据他报道的主机和电机功率,估计其水上14节,水下19节。由于这些相互矛盾的数据,我们分析其蓄电池性能,用最先进的海军部系数析算,可能情况是:水下1小时工作制时,电机马力为4820,航速19节;而在10分钟放电时,电机可能超负荷达到8000马力,使得水下航速达到25节。其续航力为通气管10节航行时14000浬,水下3节航行持续时间58小时。

     本艇下潜深度与美国所有常规潜艇一样,仍为210米。人员编制为78人,平常值班人数23人美售台8艘柴油潜艇计划,目前最可能还是由美国为台湾造舰,同时采用美国6
0年代初白鱼级(Barbel s)潜艇的设计.
   “白鱼”级常规潜艇是美国战后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潜艇,共三艘,于1959年-1960年相继服役。进入80年代,这级潜艇相继退役,但是由于当代众多西方潜艇以其为原型,如日本的“涡潮”级常规潜艇,美国的“鲣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等,在潜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因此这里必须加以介绍。
    该级潜艇利用了“大青花鱼”试验艇的线型,首次采用了水滴型艇体和攻击、导航集中控制系统。该级艇全部服役于太平洋舰队。该级艇长66.8米,艇宽8.8米,吃水5.8米,长宽比为7.6,水上排水量2145吨,水下排水量2894吨,是一种肥顿的水滴型艇体,艇艉采用十字形操纵面,大型五叶低速螺旋桨,这也是“大青花鱼”的试验结果。在新建时,采用的是可上折叠的艏水平舵,1961年改装后,改成通用围壳舵。现代各国核潜艇(如美、俄、法)等一般均采用围壳舵,只有英国核潜艇仍采用艏水平多。常规潜艇的舵的形式各个不一,日本“涡潮”级潜艇在艇型和操纵面布置上是完全因袭了“常和须鱼”级潜艇。
  
     该级潜艇没有采用传统的舱室布置方式,而是采用一种“大舱室”布置法,即耐压体内部用两个耐压隔墙隔成为三个区间(或称“大舱室”),各个大舱室内部再略以轻型隔壁根据需要不规则地分成相应的工作和生活区间。这种设计思想是将过去的“逃生舱”集中为一个区间,即主要保证一个大舱室(一般为舯部指挥舱)的安全,该舱室平时为艇员集中工作去,又备有较多的逃生和防救器材,以备危机时集中组织防救。这种布置方式在后来有的被继承下来,而有的被放弃了。即“大舱室”的思想被放弃了,因为不能正好保证你准备的逃生舱不破损。现在潜艇上一般不再搞什么逃生舱室,情愿整体的加强安全性措施,因而内部舱室布置不很规则,也不明显,往往更具需要用轻型隔壁分开即可。“涡潮”级潜艇也是按后面这种思想进行布置的。

     艇艏是圆顿型的。上部为AN/BQS-4主动声纳的换能器,下部为AN/BQR-2B得动声纳的听音基阵,中间石六具MK-58型液压式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分两层布置,每层三具。鱼雷舱后部是有液压升降装置的鱼雷存放架,共有12枚被用于雷。“涡潮”级潜艇的艇艏舱径更小一些,由于水声设备的尺寸更大,因而把鱼雷发射管的位置完全让给了声纳装置了。

     艇舯部为指挥舱兼居住室,由于舯部耐压体直径达7.5米,因而分三层布置。最上层从艏至艉分别设有作战指挥中心,操纵室,军官住室;第二层则为辅机舱及士兵室、厨房、食堂等;第三层除了动力站外,布置有两组蓄电池,共2X252块电池。“常颌须鱼鱼”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布置得比较紧凑,虽未作到自动化,仍还依靠舵轮和操纵杆来操潜浮和航向,但已经基本做到位置集中,便于管理和统一指挥。

     机电舱用一轻型隔断分为机舱和电机舱,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机舱的噪音向艇艉传播。机舱内并列配置有三台FM38A6 3/4X8型柴油机共输出4500马力,各自驱动1台94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电机舱内为一台双电枢低速推进电机,公开报道的轴马力为4820。航速水上为15节,水下25节。而日本人根据他报道的主机和电机功率,估计其水上14节,水下19节。由于这些相互矛盾的数据,我们分析其蓄电池性能,用最先进的海军部系数析算,可能情况是:水下1小时工作制时,电机马力为4820,航速19节;而在10分钟放电时,电机可能超负荷达到8000马力,使得水下航速达到25节。其续航力为通气管10节航行时14000浬,水下3节航行持续时间58小时。

     本艇下潜深度与美国所有常规潜艇一样,仍为210米。人员编制为78人,平常值班人数23人
水下航速25节对于常规潜艇来说是否困难了些?
以下是引用jianghu在2003-12-10 10:57:00的发言:
水下航速25节对于常规潜艇来说是否困难了些?

是呀~~~
不过西方的单壳体提高航速应该相对容易~~~
有了标准也未必造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