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走廊的较量(未修改版)-文章曾发表于NAAS4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0:32:31
米格走廊上空的较量
——朝鲜战争中MIG-15和F-86的比较

上世纪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直接对抗,朝鲜战争突出的表现出了现代战争中空军的巨大作用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美国空中力量所进行的战斗行动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正是在朝鲜的上空出现了后掠机翼喷气机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作战,MIG-15和F-86作为战争中双方最主要的空战武器,在空中战场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使用的MIG-15与美国空军使用的F-86一起成为了这场对抗的主角,在整个朝鲜战争的空中较量过程中先后出现了2种型号MIG-15和3种型号的F-86,MIG-15和F-86之间的较量贯穿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空中战场。

MIG-15和 F-86是第一代采用后掠机翼设计的实用型战斗机,后掠机翼可以说是战斗机速度提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采用平直机翼的喷气机的发动机推力无法克服由于高速度飞行所形成的激波引起的飞行阻力急剧增加的影响,使飞机飞行速度增加的趋势受到了限制。采用后掠机翼可以提高临界马赫数,推迟和缓和跨音速区域空气压缩性对飞机造成的影响,能够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使飞机的速度得到提高。MIG-15和 F-86都是通过采用后掠机翼设计来使飞机的性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二战后的纳粹德国留下了很多在战争期间没有完成的喷气机计划和拥有着丰富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这些纳粹德国在战败后留下的宝贵财产极大的促进了美国和苏联航空技术的发展,使这两个国家在战后迅速进入到了喷气时代,MIG-15和F-86就是早期完成的项目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介绍这两种飞机的设计思想和作战性能,并对这两种飞机在设计思想和作战性能上的区别给实际作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MIG-15和F-86的设计都来自于在二战后的纳粹德国所取得的航空科技,可以说MIG-15和F-86设计中最重要的后掠机翼是在相同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MIG-15和F-86发展过程中因为苏联和美国所面对的空中威胁和作战方法上的不同,使这两种飞机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技术特点。

美国在战后得到了大部分德国高级航空专家和设计资料,结合到在大战期间就已经开始发展的喷气机技术,使美国在空气动力和喷气动力系统技术上的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庞大的基础工业和实验设施保证了美国航空工业很快的将德国的航空技术与本国的航空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多个不同的实用喷气机型号。

苏联在大战后所得到的德国航空技术人员相对不多,尤其是高级技术员的数量与美国相比较差距更大,不过因为纳粹德国在战争中为了躲避美、英的战略轰炸,将大部分喷气机和喷气发动机的生产工厂安排在德国的东部,所以在战后苏联得到了很多喷气机的样机和成套的生产设备。因为基础工业水平的限制,苏联在先进航空技术基础理论和部件设计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航空动力系统上的差距更加明显。大战期间苏联在发展喷气动力系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到战后得到了德国在喷气动力方面的技术和相关的生产设施后才出现了转机。苏联航空工业受到整体工业水平的限制,直到1947年也只能够在国产飞机上安装仿制的德国喷气发动机,没有能力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实用化的国产发动机。在战后喷气化的开始阶段,苏联新机发展中除了发动机的问题外,在航空材料和机载设备上也比较薄弱,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苏联飞机的技术水平。

战后的初期发展阶段

F-86

美国在二战后对纳粹德国技术遗产的瓜分中得到了大部分的德国航空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在大战后期所积累的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美国在大战期间进行的技术探索,使美国航空技术在喷气飞机方面迅速的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北美飞机公司根据美国空军提出的技术需要,在1944年开始了研制高速喷气战斗机的工作,在1945年5月正式签定了研制XP-86的合同,原设计中的XP-86采用了北美飞机公司在1944年开始为海军发展的NA-134舰载战斗机的机身和厚度较薄的平直机翼,随着战后所得到的德国航空技术和专家的到来,美国航空设计人员开始接触到纳粹德国在大战后期进行的为适应高速飞行所设计的后掠机翼技术,采用后掠机翼可以推迟和缓和跨音速区域空气压缩性的影响,具有在高速条件下阻力小的优点,这些条件使后掠机翼十分适合高速战斗机的需要。根据这个情况,北美飞机公司在1945年秋重新设计了采用后掠机翼的XP-86战斗机的方案。在这个设计中以后掠角为35度的后掠机翼代替了原来设计中的平直机翼,为了改善后掠机翼上出现的翼梢失速和在升力上所受到的影响,XP-86在机翼上采用了前缘缝翼结构来改善低速性能和飞机升力特性。

XP-86因为采用了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所以机身较长,为了提高飞行员前下方视野和降低阻力,XP-86机头进气口整流罩有个比较明显的收缩段,水滴形座舱视野良好。机载固定武器为6挺12.7MM口径的速射航空机枪,在机身每侧距离进气口较远的后方各3挺。

XP-86机翼采用了下单翼布局,后掠机翼翼型选择比较合理,机翼相对厚度在内翼段为11%,到翼尖处减少为10%,结合上35度的后掠角,使XP-86具有比较小的气动阻力,平尾后掠角与机翼相同,安装位置靠近机身上表面,细长的机身与合理设计的机翼相组合成的XP-86在高速度性能和飞行控制能力上都很出色。

XP-86在1947年10月首次试飞,这个时间比MIG-15第1架正式的原型机只早了近3个月。可以认为XP-86和MIG-15在发展进度上基本上是相同的。XP-86的早期原型机上使用的是J35-C-3发动机,推力为17.8千牛,采用J35-C-3发动机的XP-86的最大平飞速度为964公里/小时。XP-86在设计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构重量超重问题,增加的结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机的性能,为了弥补飞机重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在生产型飞机上使用了推力增加到23.13千牛的J47-GE-13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使飞机的最大速度提高到1089公里,爬升率和加速性也都有所提高。生产型XP-86飞机在1948年5月初完成,在1948年6月,根据美国飞机命名规则的变化,XP-86的名称改为F-86,第一个生产型号为F-86A,到1948年末,装备美国空军的F-86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

F-86虽然在后掠机翼技术上来自于战后的德国,但是美国航空工业企业在设计中也采用了很多自己研究的成果,F-86的机身基本上是美国北美飞机公司在NA-134舰载战斗机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的,为了适应高速飞行和空军提出的需要,机身更加细长。F-86上只有后掠机翼设计采用了德国的技术,这个特点决定了F-86是结合了美国和德国的先进航空技术的产物,并且在继承中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认为F-86并不是某个型号飞机的仿制品或者是先进技术的简单堆砌。

MIG-15

MIG-15是苏联发展的第一代实用的后掠机翼前线战斗机,MIG-15开始研制的时间和MIG-9几乎是同时开始的,MIG-15的技术基础也是来自于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发展出的航空技术。MIG-15在研制计划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发动机推力不足,MIG-9采用的仿制于BMW003的RD-20推力只有7.57千牛,而准备用于MIG-15的仿制于Jumo004(ME262配用的发动机)的RD-10发动机推力只有8.02千牛,如果想要将RD-10发动机配装在MIG-15上,就需要把RD-10发动机的推力由8.02千牛提高到19.6~26.4千牛,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正当MIG-15的研制因为动力系统的问题而处于困境的时候,英国工党政府在1947年允许苏联购买英国生产的涡喷发动机,给困境中的MIG-15带来了新的机会,苏联从英国采购了Derwent V和Nene I、II型涡喷发动机之后,才使MIG-15的发动机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MIG-15原型机选择了推力为21.87千牛的NeneI离心式发动机,在正式的生产型上使用的是由Nene II仿制的RD-45F发动机。大推力发动机的采用使MIG-15的飞行性能比MIG-9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也使刚刚装备不久的MIG-9迅速的从苏联空军装备序列里消失。中国空军装备的MIG-9的服役期也很短,并且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前就已经成为了二线装备。

MIG-15的首架生产型C-01号原型机在1947年11月27号完成,12月30号进行了首飞。MIG-15在1949年5月开始进行批量生产,1949年底交付苏联空军前线歼击机部队使用,在交付后不到1年的时间就开始在朝鲜参战。

MIG-15是苏联第一种在性能上可以和西方先进战斗机相当的型号,在MIG-15之前MIG-9的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简单的给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换了个喷气引擎,综合战斗性能上与美国大战后期完成的F-80战斗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苏联在航空基础研究水平上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独立发展的先进航空技术比较少,所以MIG-15在设计上大量的采用了从德国得到的航空技术,在总体设计上主要参考了德国在大战后期的设计。MIG-15基本结构上也与德国大战末期的设计类似,不过苏联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和战术要求对飞机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重新设计,应该说MIG-15也不是德国飞机的单纯仿制或者简单的改进型,但是在MIG-15上体现出来的德国技术要远远的多于F-86,结合本身技术特点并且大量吸收国外的航空技术是苏联航空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40年代末的苏联航空工业系统能够在有限的航空工业基础上迅速的发展出MIG-15的主要手段。

MIG-15的设计中可以很清楚的体现出航空动力对飞机型号研制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一个先进可靠的航空动力系统,那么再好的设计也无法成为现实。以MIG-15的设计为例,如果苏联没有从英国引进大推力的发动机并进行仿制,而是依靠在本国仿制的RD-10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出合用的发动机,那么MIG-15研制所需要的时间将会大大的增加,MIG-15将很有可能无法赶上让它一战成名的朝鲜战争,F-86也就不会遭遇到这个让它头痛的对手的挑战。米格走廊上空的较量
——朝鲜战争中MIG-15和F-86的比较

上世纪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直接对抗,朝鲜战争突出的表现出了现代战争中空军的巨大作用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美国空中力量所进行的战斗行动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正是在朝鲜的上空出现了后掠机翼喷气机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作战,MIG-15和F-86作为战争中双方最主要的空战武器,在空中战场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使用的MIG-15与美国空军使用的F-86一起成为了这场对抗的主角,在整个朝鲜战争的空中较量过程中先后出现了2种型号MIG-15和3种型号的F-86,MIG-15和F-86之间的较量贯穿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空中战场。

MIG-15和 F-86是第一代采用后掠机翼设计的实用型战斗机,后掠机翼可以说是战斗机速度提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采用平直机翼的喷气机的发动机推力无法克服由于高速度飞行所形成的激波引起的飞行阻力急剧增加的影响,使飞机飞行速度增加的趋势受到了限制。采用后掠机翼可以提高临界马赫数,推迟和缓和跨音速区域空气压缩性对飞机造成的影响,能够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使飞机的速度得到提高。MIG-15和 F-86都是通过采用后掠机翼设计来使飞机的性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二战后的纳粹德国留下了很多在战争期间没有完成的喷气机计划和拥有着丰富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这些纳粹德国在战败后留下的宝贵财产极大的促进了美国和苏联航空技术的发展,使这两个国家在战后迅速进入到了喷气时代,MIG-15和F-86就是早期完成的项目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介绍这两种飞机的设计思想和作战性能,并对这两种飞机在设计思想和作战性能上的区别给实际作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MIG-15和F-86的设计都来自于在二战后的纳粹德国所取得的航空科技,可以说MIG-15和F-86设计中最重要的后掠机翼是在相同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MIG-15和F-86发展过程中因为苏联和美国所面对的空中威胁和作战方法上的不同,使这两种飞机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技术特点。

美国在战后得到了大部分德国高级航空专家和设计资料,结合到在大战期间就已经开始发展的喷气机技术,使美国在空气动力和喷气动力系统技术上的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庞大的基础工业和实验设施保证了美国航空工业很快的将德国的航空技术与本国的航空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多个不同的实用喷气机型号。

苏联在大战后所得到的德国航空技术人员相对不多,尤其是高级技术员的数量与美国相比较差距更大,不过因为纳粹德国在战争中为了躲避美、英的战略轰炸,将大部分喷气机和喷气发动机的生产工厂安排在德国的东部,所以在战后苏联得到了很多喷气机的样机和成套的生产设备。因为基础工业水平的限制,苏联在先进航空技术基础理论和部件设计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航空动力系统上的差距更加明显。大战期间苏联在发展喷气动力系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到战后得到了德国在喷气动力方面的技术和相关的生产设施后才出现了转机。苏联航空工业受到整体工业水平的限制,直到1947年也只能够在国产飞机上安装仿制的德国喷气发动机,没有能力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实用化的国产发动机。在战后喷气化的开始阶段,苏联新机发展中除了发动机的问题外,在航空材料和机载设备上也比较薄弱,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苏联飞机的技术水平。

战后的初期发展阶段

F-86

美国在二战后对纳粹德国技术遗产的瓜分中得到了大部分的德国航空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在大战后期所积累的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美国在大战期间进行的技术探索,使美国航空技术在喷气飞机方面迅速的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北美飞机公司根据美国空军提出的技术需要,在1944年开始了研制高速喷气战斗机的工作,在1945年5月正式签定了研制XP-86的合同,原设计中的XP-86采用了北美飞机公司在1944年开始为海军发展的NA-134舰载战斗机的机身和厚度较薄的平直机翼,随着战后所得到的德国航空技术和专家的到来,美国航空设计人员开始接触到纳粹德国在大战后期进行的为适应高速飞行所设计的后掠机翼技术,采用后掠机翼可以推迟和缓和跨音速区域空气压缩性的影响,具有在高速条件下阻力小的优点,这些条件使后掠机翼十分适合高速战斗机的需要。根据这个情况,北美飞机公司在1945年秋重新设计了采用后掠机翼的XP-86战斗机的方案。在这个设计中以后掠角为35度的后掠机翼代替了原来设计中的平直机翼,为了改善后掠机翼上出现的翼梢失速和在升力上所受到的影响,XP-86在机翼上采用了前缘缝翼结构来改善低速性能和飞机升力特性。

XP-86因为采用了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所以机身较长,为了提高飞行员前下方视野和降低阻力,XP-86机头进气口整流罩有个比较明显的收缩段,水滴形座舱视野良好。机载固定武器为6挺12.7MM口径的速射航空机枪,在机身每侧距离进气口较远的后方各3挺。

XP-86机翼采用了下单翼布局,后掠机翼翼型选择比较合理,机翼相对厚度在内翼段为11%,到翼尖处减少为10%,结合上35度的后掠角,使XP-86具有比较小的气动阻力,平尾后掠角与机翼相同,安装位置靠近机身上表面,细长的机身与合理设计的机翼相组合成的XP-86在高速度性能和飞行控制能力上都很出色。

XP-86在1947年10月首次试飞,这个时间比MIG-15第1架正式的原型机只早了近3个月。可以认为XP-86和MIG-15在发展进度上基本上是相同的。XP-86的早期原型机上使用的是J35-C-3发动机,推力为17.8千牛,采用J35-C-3发动机的XP-86的最大平飞速度为964公里/小时。XP-86在设计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构重量超重问题,增加的结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机的性能,为了弥补飞机重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在生产型飞机上使用了推力增加到23.13千牛的J47-GE-13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使飞机的最大速度提高到1089公里,爬升率和加速性也都有所提高。生产型XP-86飞机在1948年5月初完成,在1948年6月,根据美国飞机命名规则的变化,XP-86的名称改为F-86,第一个生产型号为F-86A,到1948年末,装备美国空军的F-86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

F-86虽然在后掠机翼技术上来自于战后的德国,但是美国航空工业企业在设计中也采用了很多自己研究的成果,F-86的机身基本上是美国北美飞机公司在NA-134舰载战斗机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的,为了适应高速飞行和空军提出的需要,机身更加细长。F-86上只有后掠机翼设计采用了德国的技术,这个特点决定了F-86是结合了美国和德国的先进航空技术的产物,并且在继承中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认为F-86并不是某个型号飞机的仿制品或者是先进技术的简单堆砌。

MIG-15

MIG-15是苏联发展的第一代实用的后掠机翼前线战斗机,MIG-15开始研制的时间和MIG-9几乎是同时开始的,MIG-15的技术基础也是来自于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发展出的航空技术。MIG-15在研制计划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发动机推力不足,MIG-9采用的仿制于BMW003的RD-20推力只有7.57千牛,而准备用于MIG-15的仿制于Jumo004(ME262配用的发动机)的RD-10发动机推力只有8.02千牛,如果想要将RD-10发动机配装在MIG-15上,就需要把RD-10发动机的推力由8.02千牛提高到19.6~26.4千牛,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正当MIG-15的研制因为动力系统的问题而处于困境的时候,英国工党政府在1947年允许苏联购买英国生产的涡喷发动机,给困境中的MIG-15带来了新的机会,苏联从英国采购了Derwent V和Nene I、II型涡喷发动机之后,才使MIG-15的发动机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MIG-15原型机选择了推力为21.87千牛的NeneI离心式发动机,在正式的生产型上使用的是由Nene II仿制的RD-45F发动机。大推力发动机的采用使MIG-15的飞行性能比MIG-9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也使刚刚装备不久的MIG-9迅速的从苏联空军装备序列里消失。中国空军装备的MIG-9的服役期也很短,并且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前就已经成为了二线装备。

MIG-15的首架生产型C-01号原型机在1947年11月27号完成,12月30号进行了首飞。MIG-15在1949年5月开始进行批量生产,1949年底交付苏联空军前线歼击机部队使用,在交付后不到1年的时间就开始在朝鲜参战。

MIG-15是苏联第一种在性能上可以和西方先进战斗机相当的型号,在MIG-15之前MIG-9的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简单的给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换了个喷气引擎,综合战斗性能上与美国大战后期完成的F-80战斗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苏联在航空基础研究水平上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独立发展的先进航空技术比较少,所以MIG-15在设计上大量的采用了从德国得到的航空技术,在总体设计上主要参考了德国在大战后期的设计。MIG-15基本结构上也与德国大战末期的设计类似,不过苏联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和战术要求对飞机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重新设计,应该说MIG-15也不是德国飞机的单纯仿制或者简单的改进型,但是在MIG-15上体现出来的德国技术要远远的多于F-86,结合本身技术特点并且大量吸收国外的航空技术是苏联航空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40年代末的苏联航空工业系统能够在有限的航空工业基础上迅速的发展出MIG-15的主要手段。

MIG-15的设计中可以很清楚的体现出航空动力对飞机型号研制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一个先进可靠的航空动力系统,那么再好的设计也无法成为现实。以MIG-15的设计为例,如果苏联没有从英国引进大推力的发动机并进行仿制,而是依靠在本国仿制的RD-10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出合用的发动机,那么MIG-15研制所需要的时间将会大大的增加,MIG-15将很有可能无法赶上让它一战成名的朝鲜战争,F-86也就不会遭遇到这个让它头痛的对手的挑战。
作战要求和设计特点

美国在二次大战后已经确定了将空中力量作为战争中主要作战力量的军事和装备思想。战后的美国空军把空中打击的范围覆盖了从近距离空中支援到使用核武器的远程战略轰炸,在这个装备思想上设计出的F-86突出了空中优势和远程护航作战能力。F-86是作为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研制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用来进行制空作战,为此特别强调了在中空的格斗空战能力,这与其在设计中所赋予的任务要求是相适应的。为了完成对美国空军对地攻击机的护航作战任务,F-86在航程上达到了当时同类飞机中比较高的水平,可以满足为战斗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进行全程护航作战的任务,这一特点在朝鲜战争中表现的十分突出。F-86还具备一定的前线对地攻击能力,在保证一定航程要求的条件下还具有相当的载弹量,可以独立进行对地面战术目标的攻击,在作战使用弹性上比较灵活。

MIG-15在设计要求上与美国空军有所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英国对德国本土和工业系统所发动的大规模持续战略轰炸,带给了苏联军方很大的冲击,尤其是核武器的出现使美国通过远程轰炸机对苏联纵深目标进行核攻击的威胁极大。在40年代末,美国空军载有核武器的B-29远程轰炸机一直是苏联空军最重要的打击目标。苏联空军清楚的看到美国空军在轰炸机和核武器上所具有的战略优势,因为美国新型轰炸机具有飞行高度高、机体结构坚固和自卫火力强的特点,为了应对这个现实的巨大威胁,苏联空军迫切需要一种高空性能好、爬升能力强,并且拥有可以打击轰炸机的重型机载武器的战斗机来完成本土的空中防卫任务,对空中格斗能力的要求放在了打击轰炸机的要求之后。这是苏联在航空技术基础不足,飞机设计和飞行性能上无法作到面面俱到的条件下所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为了对抗美国空军可能发动的纵深攻击,MIG-15在设计中特别突出了高空作战性能和爬升率,按照MIG-15的基本任务用途来看,MIG-15是按照一种性能良好的截击机而不是一种以空中格斗为主要任务的制空战斗机来设计的,这个设计特点给MIG-15在朝鲜空战中对抗F-86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基本结构和性能

F-86战斗机在设计上集中了美国和德国航空技术的精华,美国海军的NA-134舰载战斗机在技术水平上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其机身总体设计合理,采用平直机翼设计的NA-134定型后在飞行性能上就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美国空军的F-80战斗机,F-86的性能在NA-134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加明显的提高。

F-86机身前段和进气口呈椭圆形,机身下表面与机翼在同一平面,后机身两侧带有液压减速板。F-86采用了带2度上反角的下单翼,机翼前缘后掠角为35度,机翼略带上反角提高了F-86在高速度飞行中的横向稳定性,保证了F-86在滚转、侧滑和偏航运动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F-86的尾翼也为后掠翼,其中平尾位置在机身尾部的上表面,后掠角度于机翼相同,也带有上反角,平尾上反角大于机翼的上反角。机翼前缘安装有自动缝翼,机翼后缘内侧为液压控制的增升襟翼,机翼外侧安装有可差动的副翼。机体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主要由合金钢和硬铝材料制造,飞机主要承力结构为主梁、桁条和隔框,机体结构强度大,抗弹性能好,作战使用过载为7G。F-86采用密封座舱,内部安装有增压和空气调节设备,座舱前风挡为3片固定式,泡形舱盖向后滑动打开。固定武器是6挺12.7MM口径航空机枪,机枪射速为1200发/分钟,机上共备有1600发机枪弹,机翼下的外挂架可以挂载127MM的火箭弹和454KG的航空炸弹。

F-86的起落架为带有液压减震器的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为单轮,起落架支柱位置在机翼靠内侧,主轮向内收起到位置在机身下的起落架舱内。前起落架也为单轮,飞机起飞后向后收起,起落架收放采用液压控制。

F-86是作为以空战为主的战斗机设计的,在武器设置上体现出了美国空军对空中作战的战术和技术要求。从总体上概括来说,F-86强调了火力的准确性,主要依靠高精度的密集火力来给目标以尽可能大的杀伤。因为在F-86研制的时候,美国的对手中没有装备比较坚固的大型空中目标,所以美国战斗机的机载固定武器还是采用了在二战期间实战应用效果良好的12.7MM航空机枪和20MM航炮,F-86采用12.7MM高射速机枪可以得到很高的射击密集度和较长的持续射击时间,有利于进行持续的格斗空战。12.7MM机枪弹对于有装甲的目标穿透效果不好,但是对于防护薄弱的战斗机来说同样是致命的武器。与航空机枪配合使用的射击瞄准系统是F-86机载武器的核心,早期型F-86A采用的是陀螺稳定的MK.8光学瞄准器,在装备美国空军不久后就改装了A-ICW雷达测距瞄准器,A-ICW雷达测距瞄准器使用        AN/APG-5C或者AN/APG-30测距雷达,A-ICW雷达测距瞄准器在射击精度和命中率上远高于光学瞄准器,早期使用的A-ICW雷达测距瞄准器可靠性不高,在朝鲜战争过程中改装了更加可靠的A-4雷达测距瞄准器。瞄准器使用的测距雷达可以在1000M距离上精确的给目标机测距,通过陀螺稳定的瞄准镜形成带有提前量的瞄准光环,F-86使用的雷达测距瞄准器属于一种初期的自动火力控制系统。

MIG-15

MIG-15安装了直径较大的RD-45F型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这就使MIG-15的机身呈较短粗的圆柱形,在机身尾部两侧有液压减速板。MIG-15采用悬臂式中单翼,机翼前缘后掠角为35度,带有2度的下反角。与F-86的带上反角的机翼不同的设计,表现出MIG-15并不过于看重横向稳定性,而着重于保持对高空飞行性能更加重要的纵向稳定性,这也和MIG-15在设计中主要用来对付高空目标的任务要求相符合。
MIG-15的机翼主承力结构为2条工字型截面的主梁,机翼前缘为固定式,在机翼后缘内侧有液压操纵的富勒式襟翼,襟翼在起飞时放下20度,在着陆时放下55度,MIG-15襟翼的增升效果比较明显。在机翼后缘外段是可差动的副翼,可以在±15度范围内偏转。在防止机翼翼梢失速的措施方面,MIG-15没有采用F-86上使用的复杂的前缘缝翼,而是在每侧机翼的上表面使用了2片翼刀,虽然采用翼刀使机翼结构得到了简化,不过却缺乏F-86使用前缘缝翼在大迎角状态下得到的增升效果,对MIG-15在格斗空战中的机动性有所影响。垂尾面积和后掠角都很大,水平尾翼位置在垂尾上段三分之一处,尾翼成十字形。

座舱为增加密封式,舱盖向后滑动打开。飞机操纵系统是由液压系统和硬式机械系统组成的复合操纵系统,其中副翼和襟翼采用液压操纵,而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硬式机械控制,并且具有应急冷气系统。机身结构为全金属应力蒙皮式,内部结构由纵向的大梁和长桁与横向的框架组成,外表面为铝合金蒙皮。采用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前收起,主起落架支柱位置在机翼下,主轮收起到机翼下的舱内。

MIG-15的火力配备与MIG-9相同,采用了1门带弹40发的37MM口径N-37航空炮,2门各带弹80发的23MM口径NR-23航空炮,三门炮固定在机头下方的炮架上,37MM口径N-37航空炮射速为7发/秒,23MM口径NR-23航空炮射速为14发/秒,射击瞄准系统采用了普通的光学瞄准器,如果在不安装航空炮的情况下,在炮舱内还可以改装侦察用照相机。改进后的MIG-15在机翼下的外挂架上可以挂带57MM火箭弹或者250KG以下的航空炸弹。

对MIG-15和F-86的整体评介

MIG-15和F-86作为50年代初期苏联和美国最先进的作战飞机,这两种飞机是完全按照两国不同的空中作战思想来设计的,在性能上各有侧重。F-86是以空中格斗为主要任务的战斗机,MIG-15在性能上属于高空拦截战斗机,仅仅从技术数据上来判断,可以认为MIG-15和F-86的综合作战性能基本相当,不过按照朝鲜上空进行作战的实际情况来看,MIG-15在作战性能和效果上与F-86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造成了MIG-15在战争后期,即使在具有相对于F-86的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也无法取得朝鲜北方的制空权。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其中有技术上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作战条件所造成的,可以说MIG-15在朝鲜是被迫在一个适合F-86却与MIG-15的作战要求不相适应的环境下进行作战。
机动和控制性能对比

从技术数据和实际飞行验证可以看出,对于空战机动飞行中比较重要的爬升率、盘旋角速度、加速性和减速性能方面,F-86和MIG-15具有不同的飞行性能优势区。在盘旋能力方面,F-86的稳定盘旋角速度可以达到11.4度/秒,超过MIG-15的10.7度/秒,在9100米以下的高度范围内,F-86的水平盘旋能力明显的超过了MIG-15,在9100米到11000米高度上MIG-15与F-86的差距不断的减少,在12000米以上的高度上,MIG-15的盘旋性能就超过了F-86,在这个高度上F-86将无法完成和MIG-15同样的急转弯机动动作。

F-86在所有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范围内的滚转速率都超过了MIG-15,F-86飞行速度在M0.6时的最大滚转速率可以达到210度/秒。大滚转速率使F-86改变飞行状态和方向的能力强,F-86在高速度飞行中可以迅速的改变飞行方向,在进行咬尾格斗作战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大过载和高速度的条件下,F-86依靠高滚转速率进行的转弯动作可以很容易的摆脱MIG-15的追击,尤其是F-86在大角度高速俯冲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转弯,这是MIG-15所无法做到的动作。

在垂直机动性的对比方面,设计中就是以拦截轰炸机作为主要任务的MIG-15无疑在爬升性能上具有优势,在任何高度上MIG-15的爬升性能都超过了F-86。在6100米以下的高度上,MIG-15相对F-86的优势不大,但是在飞行高度超过6100米后,MIG-15进行爬高的角度要大于F-86,MIG-15甚至在飞行高度超过11000米后还可以完成大坡度的上升转弯动作,F-86在同样高度进行这样的动作将会出现失速。MIG-15不需要进行状态调整就可以进行大角度的爬高,急跃升爬高的动作十分迅速,可以在俯冲后马上以大角度爬升,而F-86在追击进行这个动作的MIG-15的时候,在进行大角度爬高前就必须首先把飞机姿态改平。在朝鲜进行的空战中,处于被动态势的MIG-15往往依靠滚转俯冲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角度爬高来摆脱F-86的追击。

在俯冲性能上F-86比MIG-15略好,虽然MIG-15在高空的俯冲速度要比F-86快,但是飞行高度越低,俯冲运动中MIG-15相对F-86的优势越不明显,F-86可以以大于M1速度进行垂直俯冲,MIG-15的最大俯冲速度却不超过M0.97,在战斗中F-86常常依靠高速度垂直俯冲动作摆脱MIG-15的进攻。而且MIG-15在高速俯冲中姿态过于稳定,在俯冲角度超过45度后还会出现明显的机头上仰的趋势,这些问题使MIG-15在俯冲中改变飞行姿态的能力不足,无法像F-86一样在大速度俯冲过程中进行飞行机动。与空战中MIG-15往往通过垂直机动进行摆脱一样,F-86也是依靠水平盘旋和高速俯冲机动来摆脱MIG-15的进攻。F-86在发动机全推力高速俯冲运动中,在尾后发动机喷口处会形成明显的黑色烟迹,这就会在MIG-15的飞行员目视或者照相抢胶片上显示出十分类似于被击中后的状态,很容易把F-86的脱离动作错误的判断成被击落。


MIG-15在6100米高度以上的飞行速度要超过F-86,并且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速度和加速性优势更加明显,而在6100米以下的高度上,F-86的速度和加速性能与MIG-15基本相当,而且MIG-15在高速飞行的控制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减速性能方面F-86相比MIG-15优势明显,F-86的液压减速板减速作用明显,而MIG-15的减速板在效率上远不如F-86,即使MIG-15BIS使用了改进后加大面积的减速板,在减速性能上也与F-86有相当的差距,F-86在被MIG-15追击时,常打开减速板做滚转,急剧的减速机动会造成MIG-15冲前,减速性能上的差距使MIG-15在中、低空格斗空战过程中的灵活性不如F-86。

很多介绍这两种飞机的文章中大都认为MIG-15在最大水平飞行速度上要比F-86有优势,而从数据对比上看也确实如此,不过这个比较中的数字是取两者的最佳飞行高度而得到的。在实际作战中,MIG-15在6100米以上的高空,速度都要超过F-86,而在6100米以下的高度上,F-86的速度不但不比MIG-15慢,而且还略有优势。

对这两种飞机的飞行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价可以看出,MIG-15在爬升性能上要超过F-86很多,而且在个优势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RD-45F离心式发动机对高空工作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要小于轴流式发动机,而且在翼载荷和飞机推重比上MIG-15也都有优势,这样就使MIG-15在高空的飞行性能上比F-86优越的多。但是F-86和MIG-15在中、低空区域内的飞行性能上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发现, F-86除了爬升率一项外,其他飞行性能方面都要优于MIG-15。

操纵性能

对于喷气战斗机之间的格斗来说,飞机的操纵性差距是空战胜负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在飞机的操纵性上,MIG-15与F-86相比较有相当明显的差距。从前文中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MIG-15的设计注重的是高空拦截轰炸机的能力,这样就使MIG-15特殊的强调了高空飞行和作战的性能,对于在中、低空与灵活的战斗机进行格斗空战考虑不够。在12000米以上的高空,MIG-15的失速速度比F-86低80公里,在进行4G机动飞行的时候这个差距能够扩大到150公里,这就使MIG-15在高空的转弯速率和盘旋性能都超过F-86,较大的剩余功率也使MIG-15在高空盘旋中损失的高度比较少。但是对于需要频繁的进行大过载机动飞行的中、低空格斗空战来说,MIG-15设计中存在的航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就会对飞行动作造成明显的影响,MIG-15在机动飞行中容易进入尾旋,而且在MIG-15进入尾旋的时候飞行员几乎无法提前通过飞行状态的变化得到告警。有经验的飞行员在标准型MIG-15上可以通过驾驶杆的力矩变化感觉到失速前的前兆,而在MIG-15BIS上就只能通过速度仪表读数的变化来判断,在激烈的空战中飞行员很难可靠的掌握住飞行姿态的变化。MIG-15的尾旋突然而且猛烈,进入尾旋后马上就会出现迅速的翻滚,这个情况在实际飞行中给MIG-15造成过很大的损失,志愿军和苏联空军在朝鲜上空的作战中都因为尾旋的原因损失了相当数量的MIG-15,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在空战中也多次记载过MIG-15突然进入尾旋而损失的例子。对于飞行员来说,MIG-15BIS虽然技术指标有所提高,但是在操纵上却比MIG-15更加危险,具有相当驾驶MIG-15经验的苏联参战空军部队,在1951年换装MIG-15BIS后的第一场空战中就因为螺旋而损失了几架飞机,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作战和训练时的事故率也非常高,对于MIG-15尾旋问题的担心使MIG-15的驾驶员在战斗中不敢做过猛的飞行动作,使MIG-15的实际机动飞行性能与理论设计指标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差距。

与MIG-15的尾旋问题相对的是F-86在实战中几乎没有进入过尾旋,稳定的飞行状态配合上F-86的高滚转速率和大转弯角速度,使F-86在空战中可以很容易的咬上MIG-15,又可以通过大角度俯冲或者急盘旋来摆脱MIG-15的追击。在中、低空空战中F-86可以迅速的改变飞行方向,而 MIG-15在同样的高度根本无法跟上F-86的动作。在实战中MIG-15更多的是依靠垂直机动动作在空战中进行摆脱和占位,在空战战术应用上远没有F-86灵活。

MIG-15在高速度飞行中会出现机头上仰的情况,其平尾在高速度情况下的控制能力有明显的下降。F-86在同样的速度下依靠采用不可逆液压控制系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使F-86在9000米以下的高速机动性能上要比MIG-15出色的多。MIG-15在高速情况下航向稳定性显著下降,在飞行速度超过M0.85后就会出现机头偏摆的趋势,对机动飞行和瞄准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在大速度俯冲中MIG-15在滚转上又过于迟钝,不能跟随F-86的动作进行机动飞行。这些问题使MIG-15在中、低空范围内很难在飞行机动性上占有优势,而且MIG-15高速、轻巧的优势性能也无法得到发挥。飞行控制系统和飞机稳定性上的优势使翼载更大、飞机更重而且在推重比上也没有优势的F-86,反而在6100米高度以下的飞行中比MIG-15更加灵活,在空战机动性和敏捷性上也更好。

MIG-15在飞行控制上还存在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这就是在高度低于6000米的时候,MIG-15在速度不超过73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机动飞行的控制能力还比较好,当速度超过740公里/小时后,操纵和控制能力就开始急剧下降,当速度达到830公里/小时以后,飞机的操纵杆就十分的重涩,飞机的机动飞行和控制能力明显的恶化。

MIG-15在操纵品质上与F-86相比较差距比较明显,因为F-86的操纵品质好,飞行员的改装适应能力强,并不需要生产专用的F-86教练机进行改装训练,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可以很快的由F-80或者F-51战斗机直接改装到F-86上。MIG-15的操纵比较困难,即使在采用MIG-15U教练机进行训练的情况下,在实战和训练中也出现过很多的事故,要熟练的操纵MIG-15将需要比较长的训练时间,而且对于飞行动作上的限制也比较多, 因为MIG-15操纵上存在的问题,在训练和作战中给当时的苏联和中国志愿军空军的飞行员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武器系统

在很多资料中都认为MIG-15的火力性能上与F-86相比有优势,从机载武器的简单比较上看起来也是如此,而实际上的情况却与这个说法有所不同。当MIG-15的作战目标为大型轰炸机的时候,MIG-15在火力上确实超过了F-86,而在战斗机之间的作战中,MIG-15只有23MM航空炮具有实际上的意义,2门23MM航空炮的火力只相当于美国战斗机上2门20MM航空炮或者3挺12.7MM航空机枪,在朝鲜进行的空战中,MIG-15在面对装备有4门20MM航空炮或者6挺12.7MM航空机枪的美国战斗机的时候,在火力对比上处于一定的劣势。

F-86使用的雷达测距瞄准器上配用的测距雷达有效作用距离为3公里,可以在1000米内精确的确定目标的距离,并且在陀螺稳定的瞄准镜上显示出带提前量修正的射击标志。雷达测距瞄准器的使用避免了瞄准中的距离偏差,使F-86的瞄准精确度相当高。F-86使用的高射速12.7MM大口径航空机枪初速高,弹道低伸平直,机载武器后坐力小,在射击过程中载机平台稳定,飞机的操纵和控制能力比较好,使F-86具有很好的远距离射击精度。F-86的6挺机枪每秒可以打出120发机枪弹,火力不但精确而且密集。机上的备弹可以连续射击13秒,保证了F-86具有很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F-86采用了由雷达进行测距的火力控制系统,在技术水平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86E、F使用的AN/APG-30测距雷达于1947年研制,X波段,采用透镜喇叭天线, 工作频率为9.372GHz。AN/APG-30测距雷达功率为7.7KW,脉冲重复频率650~1000Hz,有效作用距离3公里,雷达重量26公斤,F-86通过综合采用陀螺稳定瞄准镜和测距雷达的火力控制系统,使航空机枪的瞄准精度远高于MIG-15上使用的普通光学瞄准系统。F-86装备的M3型12.7MM航空机枪初速高,弹道性能好,在1000米距离内的弹道系数接近理想状态,即使在瞄准器有故障的情况下,F-86按照目标在座舱前风档的位置和投影尺寸进行简单估算射击也可以取得很高的射击精度。

F-86的火力精度和射程都很出色,但是弹药威力上也有所不足,经常在多发命中的情况下也无法击落MIG-15。造成F-86弹药威力不足的原因除了美国空军为了提高射击密集度和载弹量而减小了武器的口径外,还得益于MIG-15上简单的结构设计,MIG-15机上设备十分的简单,大量操纵机构采用机械式,驾驶舱背后有装甲保护,机上要害部位较少。RD-45F离心式发动机虽然有增压比低和迎风面积大的缺点,但是离心式发动机结构简单、坚固,抗打击能力强,在实战中被命中后还可以持续工作一定的时间,RD-45F在战斗中即使被打中压气机或者打穿了1~2个火焰筒仍然可以进行工作,这就使很多带伤的MIG-15能够返回机场。曾经多次出现过的MIG-15在被命中数十发机枪弹后还可以返回机场的情况,不能不说是F-86在武器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机载武器威力不足的这个问题也在战争过程中得到了美国空军的重视,在战后的美国战斗机上普遍的使用口径更大的20MM航空炮作为机载固定武器。

做为以打击大型轰炸机为目标的MIG-15在弹药威力上是足够的,理论上无论是23MM还是37MM的航空炮,单发命中就足以给F-86造成很大的损害,但是在实战中MIG-15航空炮的命中率却相当低。造成MIG-15命中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机上的航空炮的弹道性能和瞄准具精度都不好,造成了航空炮的射击散布过大,这个问题在MIG-15攻击体积庞大而且笨拙的大型轰炸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影响,但是要攻击机动灵活的战斗机目标就比较困难。MIG-15的大口径航空炮的射击后坐力大,较大的后坐力对射击造成的偏差使对小型运动目标的命中率进一步降低。虽然MIG-15使用的航空炮口径大,但是因为弹道性能差的关系使其对战斗机目标的有效射程还不如F-86的12.7MM机枪,射弹散布面积和弹丸之间的空隙也比较大,虽然23MM航空炮在单发弹丸的威力上超过了12.7MM机枪弹,但是23MM弹的弹丸存速和穿透性却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的下降,这就使F-86在实际作战中通常可以承受住2~3发23MM炮弹命中的伤损。

MIG-15的射击瞄准系统还是使用陀螺稳定简单光环的光学瞄准具,这种瞄准具在对目标进行测距时只能依靠飞行员的经验进行目测估算来调节光环,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命中大幅度机动中的战斗机类目标。在空战中的MIG-15因为受到飞机和瞄准具性能的限制,很多飞机在整个空战过程中都无法有效的瞄准目标,经常出现MIG-15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格斗后却没有射击的情况。MIG-15设计的时候对苏联威胁最大的是美国带有核弹的B-29轰炸机,苏联空军最主要的作战对象也是B-29,这个设计要求在MIG-15的武器系统设计中表现的最为明显。MIG-15上装备的37MM炮根本就是为攻击大型轰炸机而特别准备的,在射击体积比较大而且运动不够灵活的B-29的时候,37MM炮的杀伤力是惊人的,但是对于运动性好的战斗机来说,37MM炮的命中率极低,而37MM航空炮与高射速的23MM航空炮之间不同的弹道性能使MIG-15的飞行员想要精确瞄准目标十分的困难。37MM炮在300米外对于机动飞行的F-86几乎无法精确瞄准,射击时巨大的后坐力又严重的影响到平台的射击稳定性。虽然37MM炮一发命中的炮弹就可以在F-86上开个汽油桶那么粗的洞,但是实战中能够打中F-86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MIG-15在距离300米的位置上从F-86的尾后进行射击时, 23MM和37MM炮实际上不能在300米以外的距离上同时打中处于被咬尾位置的F-86,在F-86一类的战术飞机作战时,只有23MM炮的弹道性能具有一定的命中率,37MM炮的实际命中率和作用都很有限。由于受到航空炮较大的后坐力的影响,MIG-15在中等距离上3门炮齐射的命中率还不如只使用2门23MM炮来的高。尤其是在MIG-15和F-86的空战格斗中,受到瞄准具性能的限制,F-86的12.7MM机枪的有效射程几乎比MIG-15的23MM航空炮高一倍(12.7的914米对23毫米的480米),大口径的机载武器系统并没有给MIG-15带来有效的火力优势。

射击速度快的23MM航空炮是MIG-15和F-86进行空战时的主要武器,但是2门23MM炮每秒28发的射速不足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覆盖弹幕,去掉那门命中率有限的37MM炮,凭借2门23MM炮的火力强度只是与二战中的LA-5相当,不但不如F-86的6挺12.7MM高速航空机枪,就是与F-80上的4门20MM航空炮进行比较也有所不足。可以说对于纯粹的空战格斗来说,MIG-15的火力实际上不如美国空军的F-80、84和86。假如MIG-15放弃37MM炮而使用3门弹道性能一致的23MM航空炮,那么在实战中对F-86的作战效果将会好的多。事实上MIG-15的火力配置是落后于技术发展的,除了脱胎于MIG-15的MIG-17外,美国和苏联在朝鲜战争之后设计的战斗机中再也没有同时采用2种不同口径航空炮的型号出现过。苏联在50年代初开始设计的MIG-19就是采用了3门高射速的30MM炮来取得在武器威力和空战火力上的良好平衡,可以认为强化了水平机动性和火力性能的MIG-19才是苏联第一种真正的以空中格斗为主要目标的战斗机。
战争形势对作战的影响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和志愿军方面的飞行员在综合素质上有很大的差距,志愿军飞行员素质上的不足对MIG-15的性能发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驾驶MIG-15和F-86的双方飞行员在参战时都是刚刚开始改装这两种喷气机,不过美国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更长,对喷气机上的实际操纵经验更加丰富,在驾驶技术和空战战术上也更加的成熟,F-86战斗机操纵品质好的优点也使驾驶员可以把飞机的性能发挥的更好。

苏联空军飞行员中很多也具有实际作战经验,不过对于喷气机的使用经验并不多,而且作战环境又不适合MIG-15的设计特点。因为这些原因,MIG-15在战争初期在与性能相对不高F-80和F-84进行的空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与F-86的初期空战中的损失甚至大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直到在战争中发挥了MIG-15垂直机动性上的优势后,在战斗中才摆脱了这个被动的局面。志愿军空军中的中国飞行员驾驶MIG-15的时间更加少,虽然首批参战的中国飞行员大都有300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不过在空战战术和对作战飞机的掌握上与苏联空军飞行员还有很大的差距。MIG-15的操纵性不好的弱点也使飞行员对飞机的控制和作战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中国志愿军空军在空战中因为操纵问题也损失了相当数量的飞机。

苏联空军因为政治上的限制而无法全力投入作战,志愿军空军的力量又不足以完成争夺制空权的任务,所以在朝鲜战争中的我方空军主要以保持重要地区的局部制空权作为主要目的。我军作战飞机是用来保护交通线的安全,防空作战主要还是依靠地面防空火力来进行。战争中的MIG-15只是用来在我军后方作战,这就使我军空中力量在朝鲜战争期间从始至终都没有能力按照战术空军协同作战的要求建立起直接支援地面作战的能力。美国空军作战飞机在前线也始终没有受到过我军空军的实际威胁。因为政治上的因素使MIG-15在朝鲜战争中一直是保持着不到海上作战和不深入到38线附近作战的限制原则,这就使MIG-15无法在远距离上拦截美国作战飞机编队,使我军战斗机的作战反应时间相对也比较少。

在朝鲜战争中,因为志愿军空军无法在前线进行制空权的争夺战,我军战斗机部队在战争期间没有对美军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飞机进行过作战,整个朝鲜战争中的空中主战场都是在朝鲜北方的我军纵深进行。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主要在朝鲜北方进行对地面交通线和仓库等战术目标的轰炸。美国在战争中主要以F-86掩护F-80、F-84、F-51战斗机和B-26轰炸机对我军进行低空炸射,MIG-15为了保护地面目标就只能在不适合其性能特点的低高度上拦截美国的攻击机。

反观美国空军,在战争中则一直把争夺空中优势放到首要的地位,F-86一直在战场上与MIG-15进行着直接的交锋。朝鲜战场上的空战大都在中、低空进行, MIG-15的高空性能上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只能在低高度的F-86优势区内作战,处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情况之中。MIG-15在朝鲜半岛上空战斗中,在机动性能上一直无法超过F-86,而MIG-15不佳的操纵品质和武器系统命中率低的弱点又使MIG-15在综合作战能力上无法和F-86对抗。即使在攻击美国空军对地攻击机的主力F-80和F-84战斗轰炸机时也存在困难,F-80和F-84在战斗中的飞行高度普遍在4000米以下,并且可以得到上层F-86的掩护,海上的美国军舰上的雷达也可以对MIG-15的攻击做出预警,MIG-15可以形成攻击突然性的机会不多。F-80和F-84虽然在最大速度和垂直机动性上不如MIG-15,但是在6100米以下的水平机动性上要比MIG-15好的多。F-80和F-84在受到MIG-15攻击的时候往往丢弃炸弹,利用F-80和F-84盘旋机动能力和低空飞行性能好的优点,在低空采用横向机动进行规避,甚至采用“钻山沟”的方法来与MIG-15进行周旋,在有的时候还可以对MIG-15反咬一口。MIG-15不佳的低空盘旋机动性能使打击这些低空机动目标很困难,而降到低空与这些飞机进行格斗又会受到F-86的威胁。因为MIG-15性能上的限制,美国空军在空战中并没有损失多少战斗轰炸机,MIG-15最大的成绩就是促使美国战斗轰炸机在到达目标之前丢弃对地攻击弹药,美国空军战斗轰炸机为躲避MIG-15而降低飞行高度也有利于地面防空兵器的射击,虽然也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作战目的,但是总是有所缺陷。

战术上的进程

美国空军战斗机部队通过二战后期与德国喷气战斗机的较量,充分的领会到了喷气机作战的优势和发展趋势,由于空军在二战末期就已经开始装备喷气战斗机,美国空军在喷气战斗机的战术应用和与其他机种的配合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美国空军从二战后期开始批量装备以F-80为代表的实用化喷气机,到朝鲜战争开始前拥有的使用经验和战术优势不但志愿军空军,甚至苏联空军也是无法比拟的。美国空军在参战后又得到了几个月的实际战斗经验,对原有的使用经验和战术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修正,这些优势结合技术性能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使美国空军作战部队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战术上都拥有着不可挑战的优势,使朝鲜北方的制空权一直由美国战斗机保持着。

美国空军一直把对空中优势的争夺放在作战任务的首位,在战争中长期坚持攻势作战,通过对朝鲜境内的机场进行轰炸和进行空战的方式来保证制空权,F-86在空战中通常采用设置空中屏障和进行战斗机游猎的方法主动挑起与MIG-15的空战。在朝鲜北方的“米格走廊”上的空战形势使美国空军在战术上有所限制,F-86不能大批进入我国领空攻击MIG-15,而对于在速度和高度上占优势的MIG-15来说,对攻击机编队消极的进行紧密伴随保护也很难保证攻击机的安全。根据MIG-15出现后的空战特点,美国空军没有进行消极的防御作战,而是根据美国战斗机在飞行性能和飞行员技术上所具有的优势,在朝鲜一直保持着积极的进攻态势。F-86的飞行员技术熟练、战术灵活,其作战范围很大,经常主动求战,F-86小队常常深入到我军机场附近攻击处于起落航线上的MIG-15。F-86飞行员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很强,常以小编队在鸭绿江边攻击在编队侧、后方或者是落单的MIG-15,部分技术熟练的高级飞行员甚至敢于用F-86双机主动攻击MIG-15的大编队,F-86通常在云层和日光的掩护下,从MIG-15后下方的观察死角进行偷袭,MIG-15的飞行员往往在被击中后才能够发现F-86。

美国空军对于攻击编队的保护,主要采用F-86设置空中屏障的方式,力图将MIG-15编队拦截在远离攻击机群的位置,对攻击机群的直接掩护兵力通常不多。F-86的空中屏障主要以多个4机编队组成,沿鸭绿江边巡逻,使用主动进攻的方式阻止MIG-15攻击F-80、F-84和F-51战斗轰炸机。战斗机游猎往往在“米格走廊”上以2~4机小组于9000米高空巡逻,还经常以小队形式超低空越过鸭绿江攻击我军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MIG-15编队,F-86游猎小组指挥灵活,通常以攻击编队和中空的诱饵编队配合作战,待我军MIG-15攻击诱饵机造成队形散乱后,以攻击编队打击MIG-15单机。在受我机攻击时通常采用不规则的半滚下滑和滚转机动的方式进行摆脱, MIG-15在这个情况下大都无法咬上机动中的F-86。

美国空军在MIG-15出现后,很快的放弃了以对地攻击为主要目标的大编队,改以适合空中格斗的流动4机作战队形。整个编队是以在比较大的空域范围内的多个4机小队组成,每个小队由2个双机组组成。各4机小队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上进行梯队配置,以不同的间隔和飞行高度分批进入战场,这样的编队战术使用灵活,十分适合高速度的喷气机作战的特点。美国空军在朝鲜北方的MIG-15主要活动区里作战时,经常用多个4机小队组成的分散编队来构成空中屏障。美国空军的F-86编队使用十分灵活,4机编队中的双机可以各自运动,采用双机组分散活动作战队形的F-86的飞行速度和运动范围很大,2个双机组互相之间能够进行紧密的支援和协同。在同一空域的不同高度上灵活的运用F-86小队交替进行掩护,在被MIG-15攻击的时候通常以部分飞机进行规避飞行,吸引并引诱MIG-15降低飞行高度,然后以占据优势位置的小队对MIG-15进行攻击,限制MIG-15的垂直运动,迫使MIG-15进入F-86擅长的盘旋格斗。

美国空军F-86战斗机使用的战术原则适合空中优势作战的要求,美军战斗机驾驶员在战术动作的控制和编队作战协调能力上都要超过我方飞行员,这就使F-86可以以相对比较少的数量完成了在朝鲜北部大空域范围的制空作战的要求。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一直保持着在朝鲜北方的空中优势,主要依靠空中打击来削弱我军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以取得双方部队在战斗力上的综合平衡,F-86在空战中的胜利对朝鲜战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苏联空军在初期参战的飞行员改装MIG-15的时间都很短,这些飞行员在改装MIG-15之前大都驾驶轻巧灵活的Yak和La式战斗机,对于MIG-15与螺旋桨飞机之间在战术使用上的区别了解的不够充分。在参战初期并没有了解到MIG-15与美国战斗机各自的性能特点,在刚刚开始参战时的几场空战中,苏联空军的飞行员驾驶MIG-15与美国战斗机进行了多次格斗空战,因为应用的战术方法不当,不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还失去了MIG-15这种先进装备出现的突然性优势,使美国空军很快的找到了与MIG-15作战的应对方法。

在朝鲜战争的初期,无论是志愿军空军还是苏联空军都刚刚开始装备现代化的喷气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使用喷气机作战的经验,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喷气机作战的战术原则,苏联空军在战争的早期还是依靠二战中采用的大机群作战的方式,志愿军空军参战的初期也是如此。由于喷气机的速度快,机动所需要的空间也远大于螺旋桨战斗机,大机群的编队运动不灵活,编队队形保持困难,无法发挥喷气机的作战性能。在实际战斗中,我方空军以6~8架战斗机组成的大编队在空战中很难保持住作战队形,在战斗进行中很容易被敌机打乱我机的作战编队,编队分散后会出现单机作战的被动情况,因为战术使用上的这个问题给我方空军在战斗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后,我军开始吸收美国空军使用的编队和战术中的优点,也开始采用多批次、小编队的战术。根据MIG-15和美国各型号战斗机的性能特点,我方空军作战部队总结和开发出了适合我军实际作战情况的新战术。我军通过将大型作战编队改进为在作战空域中配置多层4机编队以进行协同作战的新战术,提高了作战飞机的战斗灵活性。在实际战斗中始终贯彻了在空战中要保持对于美军F-86数量优势的作战原则,我军空军战斗机部队通常在战斗中与敌机保持3比1的数量优势。将数量上占优势的我方飞机分别编制成攻击队、掩护队和预备队,对美军F-86战斗机进行反复的轮番攻击,每个编队都要与敌机保持相当的数量。各作战编队在战场上互相间要保持500~1000米的高度差和1000米左右的距离,4机以上的编队都要进行梯队部署。

因为在战争初期的空战中我机编队多次受到敌机游猎机组的偷袭,被击落、击伤的飞机中脱离编队或者掉队的单机就占了损失的绝大部分。我军指挥机关在作战上根据这个情况严格的强调了编队作战的重要性。我军规定战斗机在作战中尽量保持4机,最低限度也要保持双机,绝对不允许各机分散运动。长机在战斗中进行大动作前要通知僚机以避免僚机掉队,而僚机则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紧跟长机运动,切实的完成保护长机的任务,除了在长机受攻击威胁的情况外,即使遇到有利目标也不允许擅自进行攻击。这个规定在与惯于使用诱饵战术的美国战斗机作战时,保证了我机不会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比较适合我方空军飞行员在战术和技术水平普遍不如美国空军飞行员的情况下,能够作到有效作战的同时也保护自身安全的要求。

我方空军飞行员在战争中根据MIG-15和美军飞机各自的飞行性能特点,在我方空军与F-86作战时通常用双机或者4机去对抗F-86的单机、双机,即使在与F-80和F-84作战时也需要在飞机数量上相当才有把握完成作战任务。我军装备的作为防空截击机设计的MIG-15在朝鲜要与F-86这样的控制优势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因为飞机性能上的缺陷,能够使用的战术十分的有限,作战手段也比较单一。实践证明,飞行性能接近的战斗机间的战斗根本无法回避近距离格斗,MIG-15因此在战斗中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态势,在与F-86的对抗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总结

苏联在50年代初期推出的MIG-15,在性能上完全出乎西方国家的意外,使美国的绝对空中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应该是MIG-15在朝鲜一战成名的最大的原因。从简单的数字对比上看,MIG-15满足了苏联军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在飞行性能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但是在根据实际的战场情况和飞机综合性能的比较上可以看出,MIG-15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还无法达到与F-86对抗的能力,MIG-15在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MIG-15作为一种主要用来进行拦截作战的战斗机与专门用来制空的F-86进行格斗空战,本身在作战性能上就有所不足, MIG-15在设计上的缺陷又使这个问题更加的恶化。在MIG-15参加朝鲜战争之前苏联就开始发展它的替代型号,根据MIG-15朝鲜战争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苏联完全放弃了对MIG-15的进一步改进,而是转而生产性能上更加完善,操纵品质上更好的MIG-17战斗机。MIG-17虽然在总体设计上与MIG-15类似,但是在综合作战能力和飞行品质上却有了本质上的改进,可以认为MIG-17才具有和F-86进行对抗的能力。

因为苏联和美国在整体航空技术上的差距,作为苏联生产的第一种技术相对比较好的喷气战斗机, MIG-15从技术上看,还存在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综合作战性能与F-86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并不具备与F-86争夺制空权的技术实力。从我军参加空战后取得的经验也可以看出,MIG-15在和F-86的单机对抗中取胜的机会很小,我军MIG-15通常要保持1倍以上的数量优势,才可能在对付F-86单机的时候取得优势,对于F-80和F-84战斗轰炸机也需要同样数量的MIG-15才可以应付。我机战果大都是在保持高度和速度优势的情况下采取掠飞攻击战术取得的,而一旦被敌战斗机牵制到格斗空战中,MIG-15通常是处于被动的态势,空战中的绝大多数损失也都是出现在这个情况下。

F-86设计上的优点使它的空战性能好,多用途能力强,作战性能综合平衡,在朝鲜战争之后还发展了多个改进型号。F-86战斗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空战中能够与比MIG-15性能更好的MIG-17进行对抗,在60年代南亚的地区冲突中F-86也有上佳的表现,通过这些事实可以看出F-86与MIG-15相比,在设计上更加合理,综合作战能力也更好。虽然MIG-15是朝鲜战争中社会主义阵营里性能最好的战斗机,不过在性能上并没有达到可以和F-86进行综合对抗的标准,这也是MIG-15虽然在朝鲜具有数量上的优势却无法取得制空权的原因之一。虽然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MIG-15在性能上还无法与F-86相比较,但是MIG-15在朝鲜战场上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美国空军的作用,而且给B-29轰炸机以沉重的打击,这些都证明了MIG-15作为苏联第一种可以和西方现代化战斗机对抗的战斗机在设计上是成功的,MIG-15在朝鲜也对美国空军的绝对优势进行了挑战。MIG-15作为苏联一系列先进战斗机的开始,虽然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MIG-15的确有资格被称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喷气战斗机之一。
猛顶鱼霸的猛贴!
然后再看!
:Q :Q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6-10-22 10:14 发表
猛顶鱼霸的猛贴!
然后再看!
:Q :Q

顶完再看。。。。
顶!如此强贴不顶没良心呀~~~:L
:L 几个"顶"字,顿时此贴的技术含量下降不少
那么。就请兄弟你来提高一下此贴的技术含量吧。:handshake
我来降低下技术含量,顶!然后慢慢看
鱼兄的文章,让我等小鸟置喙的可能几乎是零。。。

没办法,只好看过之后,顶了。。:(
还是顶吧,一直顶到肺:) :) :)
长文,顶完再看~~~~~~~~~~
:D :D :D :D
原帖由 mig3000 于 2006-10-22 11:05 发表
:L 几个"顶"字,顿时此贴的技术含量下降不少
:D :D :D :D
原帖由 mig3000 于 2006-10-22 11:05 发表
:L 几个"顶"字,顿时此贴的技术含量下降不少
顶并收藏中!
鱼老大的文章出来,我都喜欢挑挑骨头。:D
但这一篇我只能说“佩服”!:P :P :P
不过有点意犹未尽,从F-86和MIG-15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的技术差距和作战思想的差异,如果有续篇讲讲这个问题就好了。
我给李写霸泼点冷水:

柴捆总体上和佩刀相当,二者各有千秋,是中美空战当事人的共识。甚至有人认为佩刀即使在水平面上,性能也弱于柴捆。

美国传奇设计师凯利装孙,正是在亲赴朝调查后,才痛彻认为柴捆优秀的爬升率的好处,设计了星。

更有美国王牌,有感于佩刀太重,没有柴捆爬得快,扬言拆除复杂沉重的瞄准系统,仅以啐在前风挡的口香糖带之。

写霸的柴捆不如佩刀的结论,鄙人不敢苟同。

另外,写霸漏掉一些重要内容,比如:

战争末期,佩刀已经有加力;

战争末期,佩刀飞行员已经有抗荷服。

再有,写霸缺乏大眼光,比如:

柴捆在世界范围的装备情况、战况;和柴捆有极其近似关系的米格要妻在越南面对鬼怪雷公等的令人敬佩的战绩,等等。

我个人认为米格要妻在可以看作柴捆系列,虽然编号改变。
还是lizyu好啊,要是NAAS上的所有文章都将删改前的文章发上来那该有多好啊!
]]
不顶行嘛?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数据,老大们拿出来吧!
牛人写的牛铁......小鸟们看不懂...只有顶.........
昨晚对比NAAS45看了一大半,发现杂志上发表的和原文差别很小,有些段落重排了一下,删除的地方很少。
不过NAAS连lizyu的错别字都照抄了,也算非常忠实了。
原帖由 Have_Blue 于 2006-10-23 18:38 发表
我给李写霸泼点冷水:
柴捆总体上和佩刀相当,二者各有千秋,是中美空战当事人的共识。甚至有人认为佩刀即使在水平面上,性能也弱于柴捆。
美国传奇设计师凯利装孙,正是在亲赴朝调查后,才痛彻认为柴捆优秀的 ...


佳贴

要注意写回忆录的美军人士对米格15的夸奖的真正目的是在间接拔高自己:瞧,我用那么烂的F-86打败了那么好的米格15,说明我的水平高。还看到有美国人写的书,让人觉得美国的空军综合实力在战争初期只有志愿军的一半。
个人觉得F86弹道稳定操纵性好适合新手(志愿军)用,米格火力强爬升快适合老手(美军)用:victory:
还是 友空军 是朝鲜空战的主力
看来志愿军在地面上是有很大优势的了
米格15采用的离心式发动机技术是从英国引进的,二战后期两国根据协议是有技术合作的。
由于离心式和轴流式发动机各自技术特点,米格和F就显得一个粗胖一个细长。离心式发动机有瓶颈后来被淘汰。

鱼老大,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文章写得很好,不过最后一段要说朝鲜战场上米格15对F86有数量优势,我却是不大相信.
个人觉得lizhiyu还是看看“王海”回忆录再来评价这两种飞机好一些,做为王牌,王海的射击都是没有练好就上战场的了,很多基本训练科目都是战争结束才补的课,这样的菜鸟有一倍的数量优势又有什么用?。f86有a到f,米格后来也有bis,bis到的晚,米格吃的亏大,f86A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
好文章收藏起来.[:a15:]
先顶后看!
看美军飞行员的回忆感觉他们大部分都提到以下3点:
1。佩刀是非常好的飞机,“ the best for the job."
2.射击的准确性前所没有。
3。很多敌方飞行员很菜,有一个美国飞行员过了一个无聊的一天后,没有油想回去了,有一架敌方飞机从他的侧后飞过去竟然没发现他,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就把他击落了,自己回到最近的机场附近然后跳伞。
性能对比的数据真多,看完后头晕脑胀[:a1:]
原帖由 kutoo 于 2008-10-25 12:20 发表
文章写得很好,不过最后一段要说朝鲜战场上米格15对F86有数量优势,我却是不大相信.


这点很多人不相信,但确实属实。

美军机场距离战场近,战斗机续航时间长,所以在战场上有效战斗时间要长,加上勤务维护水平高,出动频率率远远高于志愿军空军(0.7次/天对0.15次/天),所以美军一架战斗机的效能相当于志愿军的5倍以上。
苏式战机的确长时间受困于必须妥协截击的困境,即使有防空军的存在。
这个算是挖坟吗。
文章不错,以前没看过。
不知道苏联空军在朝鲜战场上有多大投入呢?
后期中苏空军在喷气式战斗机数量上相对于美军的优势有多大呢?
这个算是挖坟吗。
文章不错,以前没看过。
不知道苏联空军在朝鲜战场上有多大投入呢?
后期中苏空军在喷气式战斗机数量上相对于美军的优势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