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国需要明智的财政分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17:47
  ● 吴木銮(福州)

  作为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度,中国财政的安排,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一直是核心议题。过去,中国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0%,地方拿70%。1994年推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税制,刚好倒过来。

  但是12年过去了,中央政府的强财力、地方政府的弱财力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公用事业改革失败和房地产业“高烧不退”均与此有关。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被正式废止。此前,这个税收加上各种费用几乎酿成大祸。不包括各种“费”,农业税之外还有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形式,过去有各种抵免和优惠,但1994年分税后,县乡有大量公共开支没有着落,农业税征收的力度空前加大,乱收费也应势而生,直接形成了官员和村民的冲突。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2000年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朱镕基,呼吁为农村减轻负担。


  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


  在农村税费征收受挫之后,省以下的财政收入就转向城市。因此,有人认为这个时代是政府、银行、房地产企业开着收割机,“割”城市居民的草。但这何尝不是把农村的草“割净”后的无奈之举!

  1994年分税制留了一个“小口”——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政府,因此给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过度活跃留下伏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土地出让金已占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征地,以每市亩几万元的低价,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拿走,通过拍卖等方式出让,地价上升几十、几百倍以上。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力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官员的腐败行为也屡有发生。● 吴木銮(福州)

  作为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度,中国财政的安排,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一直是核心议题。过去,中国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0%,地方拿70%。1994年推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税制,刚好倒过来。

  但是12年过去了,中央政府的强财力、地方政府的弱财力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公用事业改革失败和房地产业“高烧不退”均与此有关。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被正式废止。此前,这个税收加上各种费用几乎酿成大祸。不包括各种“费”,农业税之外还有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形式,过去有各种抵免和优惠,但1994年分税后,县乡有大量公共开支没有着落,农业税征收的力度空前加大,乱收费也应势而生,直接形成了官员和村民的冲突。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2000年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朱镕基,呼吁为农村减轻负担。


  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


  在农村税费征收受挫之后,省以下的财政收入就转向城市。因此,有人认为这个时代是政府、银行、房地产企业开着收割机,“割”城市居民的草。但这何尝不是把农村的草“割净”后的无奈之举!

  1994年分税制留了一个“小口”——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政府,因此给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过度活跃留下伏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土地出让金已占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征地,以每市亩几万元的低价,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拿走,通过拍卖等方式出让,地价上升几十、几百倍以上。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力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官员的腐败行为也屡有发生。
  房地产交易的有关税费也可以进入地方财政,因此,两年来的宏观调控难灭地产之“火”。有一沿海城市在今年4月份,趁着当地召开住房交易会,发布了城市行政中心东迁的消息,次日拟建中心附近楼盘的房价一天内翻了一倍。有意思的是,这个消息现在证实是一个预想,百姓怨言不断,但政府、房地产商确实赚了不少。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明确了改革的总方向,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宏愿是对的,但具体操作却因地方财力不足被严重异化。许多原来由国家统揽的公用事业进行了市场化、民营化改革,但其中一些本来属于公共财政范围之内的责任也被抛给了社会。比较明显的就是医疗和教育领域。

  这种公用事业的过度市场化,已蔓延到自来水、煤气等领域。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的做法都是将城市供水设施一卖了之,政府获得转让资金,而民营化后水费上涨则完全不给补贴,要百姓买单,因此也引发社会的不满。


“跑部钱进”的无奈存在

  美国的地方官员可以不去华盛顿,但中国的官员不去北京不行,因为大权和大钱都在北京,要钱要官都得去。于是,各省(包括地市)近年纷纷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俗称“驻京办”,主要任务就是“跑部钱进”。在分税时,中央分大股,同时的配套就是中央要进行转移支付。但是,中央转移支付的规则不明确,政策制定主观性强,个人决策权力大,于是当然就出现所谓“跑部钱进”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中央地方关系的改革在所难免。问题是如何改革?这是个大问题,是中国所有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中央地方关系的改革既要巩固中央的权威与权力,又要继续依靠地方的制度创新精神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在1994年之前,中国实行的是所谓的财政联邦主义,但中央弱财政带来直接的后果就是赤字的出现,甚至有一年借地方政府的钱来发中央部委的工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此推行着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而分税制则是他任内改革的最难点。

  朱后来回忆说:“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总算谈下来了,我自己则掉了五斤肉。”

  “经济沙皇”称谓也给了朱。正面的成效是:加强了中央政府财力,使得中央政府办了大量长期以来应办想办但没钱办的事情。虽然中央政府要转移部分收入给地方,但未形成法定的分配机制。在地方大量财权上交的同时,事权大多部分仍留在下一级政府,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的失衡格局,
  通俗点讲,就是少干活的拿大钱,多干活的拿小钱,后者的资金缺口往往由百姓来补,因此乱象丛生。

  一位亲历当年变革的人士对笔者说,信奉大一统的中央经济统制论者,自1990年初抬头并渐成主导势力。对于这些人要推行分税制的改革来说,担心中央财政赤字只是表面的依据,其实是实施大一统的经济体系,便于实施各种宏愿。但直接的后果却是抑制了地方的创新,并侵害到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是中国新闻工作者

  http://www.zaobao.com/yl/tx060929_502.html
  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财政困顿,不得不采用刮地皮的方式敛财。上级政府过分贪婪,集中大量的财力,也是造成这几年,越上级越腐败的重要原因。权力越大,越容易腐败。
  在农村税费征收受挫之后,省以下的财政收入就转向城市。因此,有人认为这个时代是政府、银行、房地产企业开着收割机,“割”城市居民的草。但这何尝不是把农村的草“割净”后的无奈之举!

======================

这一点没道理,征收农业税厉害的地方通常是农业地区,经济不发达,房价不高,这些地方的政府就是想转移割城市的草也没得割
干部、企业主、老百姓素质不提高,怎么搞都难保不出问题
看看北京那个大鸡蛋就知道钱都到哪里去了。
  汗……超大懂经济和财政的人才不多。
这几年来中央财力更加强了,所得税从不共享到60%归中央,出口退税(增值税)从全额退中央级到地方也承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