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为张维营教授辩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09:12
为张维营等学者辩

在科龙陷入危机之后,各BBS上网友发言,对曾为科龙董事长顾雏军辩护的张维营等学者的指责不断,直到顾雏军被捕,对张维营等的指责达到了顶点。对张指责似乎是很有道理的,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张却为顾辩护。甚至有人认为张维营为财阀收买,向有钱人及不法的强势集团献媚,丧失学者的立场及良心。我认为,网友们对张的指责,主要针对的不是张的学术观点,而是人品。对于以上指责,张维营至今保持沉默。在此,我就我对张维营的理解,为张做些辩护。
我自张维营在西北大学上经济系研究生时就对他有一些了解,在学生时代,张维营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者,比起他的同学来,有更多的见识,且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曾以经济学原理,抨击中国的户籍制度,他还针对中国的社会公平,私有化问题等发表了系列的文章,编印成小册子在同学中传阅,其早期表现很有胆识。在这些发表的观点中,中国要与世界文明同步,实行市场经济,即实际私有化的主张,就是他在这时提出来的。这上主张,以后发展为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支持与培植。他对顾雏军先生的支持,是与他一贯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观点一致的。他认为,中国必须私有化,因此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自然消亡,完全中国向真正私有化的过渡,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张维营对顾雏军先生的支持,并不是对某个别财阀的支持,而是根据自己对中国前途的判断,从自己的学术观点出发,对所有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前途的支持。

我在网上阅读到许多人对张维营的批评,我以为他们主要不是集中在他的学术观点上,而是集中在他的个人品质上。我以为,张维营是有错误的,其错误是不顾民营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官商勾结,损公肥私的种种不法行为,无条件地支持民营企业家。但我以为,张的私有化主张是完全正确的,全世界的公有制试验都证明了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失败的,根本不会有前途的。中国需要的有二点,其一是政治上的完全民主化,经济上的完全市场经济,也就是私有化。但私有化的方式,应该公开的,针对全民公平的,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一些人利用手中特权,偷偷摸摸地将权力转化资本,一些人勾结权势,剥夺广大民众的机会。公有制经济如何公平的私有化,本来不是难事,前苏联的私有化就是以一定的程序公开公平进行的。但中国因为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建立私有化的公平的政治环境,所以私有化是一直在进行的,但是以一种暧昧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什么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当权者及其亲属、后代对公有财产的占有。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进行经济制度变革,必然结果就是这样,邓小平之所以受到权贵的支持,是因为他的改革设计,代表了当权的利益。这种设计的核心是,权贵者的子弟必然是中国未来资本家的主体。我想张维营不是不知道这点,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否认过现在这种私有化过种中的不平等,所以提出了他的冰棍理论。我们没有办法强人所难,张维营只是一个经济学者,他没有能力干预中国的政治体制,个无法与整个体制对抗,以保证私有化过程的公平,只能在现实基础上尽力推动中国私有化的发展。这是所有中国经济学家的无奈之处,这个账,不能记在他们身上啊。

我与顾雏军也比较熟悉,90年代初就知道他,后来关系较密。我承认郎咸平指责顾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部分是事实,而事实比郎咸平所指责的还要严重得多。郎咸平正确的地方是,指出了顾雏军获得公有资产的事实,但他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说国有企业经营的效率比私有企业高,这是不顾事实的说法。如果公有制经济真得象郎先生说的那样效率更高,前苏联就不会败在里根手里,社会主义国家也都不用改革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错误的了。在这一点上,张维营的说法很形象,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在中国,只要有上市公司,就有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占,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顾雏军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坏蛋,而是千千万万的坏蛋中的一个。之所以会有这样普遍的侵吞小股东利益状态,直接原因是中国股市没有监管,而根本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股份制起始,是国家甩包袱,将大量亏损的国企上市圈钱,对从股市圈来的钱,又得随意的挥霍。正是因为这种历史及监管缺失,才造成了股民大量金钱的消失。顾雏军代表着一个大股东的群体行为,作为任何一个商人,当然都是为利是图的,整个股市都是没有监管的,大股东侵占小股民的钱就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自然的现象了。顾雏军等是这种监管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这种体制的受益者及最终的受害者。为张维营等学者辩

在科龙陷入危机之后,各BBS上网友发言,对曾为科龙董事长顾雏军辩护的张维营等学者的指责不断,直到顾雏军被捕,对张维营等的指责达到了顶点。对张指责似乎是很有道理的,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张却为顾辩护。甚至有人认为张维营为财阀收买,向有钱人及不法的强势集团献媚,丧失学者的立场及良心。我认为,网友们对张的指责,主要针对的不是张的学术观点,而是人品。对于以上指责,张维营至今保持沉默。在此,我就我对张维营的理解,为张做些辩护。
我自张维营在西北大学上经济系研究生时就对他有一些了解,在学生时代,张维营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者,比起他的同学来,有更多的见识,且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曾以经济学原理,抨击中国的户籍制度,他还针对中国的社会公平,私有化问题等发表了系列的文章,编印成小册子在同学中传阅,其早期表现很有胆识。在这些发表的观点中,中国要与世界文明同步,实行市场经济,即实际私有化的主张,就是他在这时提出来的。这上主张,以后发展为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支持与培植。他对顾雏军先生的支持,是与他一贯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观点一致的。他认为,中国必须私有化,因此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自然消亡,完全中国向真正私有化的过渡,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张维营对顾雏军先生的支持,并不是对某个别财阀的支持,而是根据自己对中国前途的判断,从自己的学术观点出发,对所有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前途的支持。

我在网上阅读到许多人对张维营的批评,我以为他们主要不是集中在他的学术观点上,而是集中在他的个人品质上。我以为,张维营是有错误的,其错误是不顾民营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官商勾结,损公肥私的种种不法行为,无条件地支持民营企业家。但我以为,张的私有化主张是完全正确的,全世界的公有制试验都证明了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失败的,根本不会有前途的。中国需要的有二点,其一是政治上的完全民主化,经济上的完全市场经济,也就是私有化。但私有化的方式,应该公开的,针对全民公平的,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一些人利用手中特权,偷偷摸摸地将权力转化资本,一些人勾结权势,剥夺广大民众的机会。公有制经济如何公平的私有化,本来不是难事,前苏联的私有化就是以一定的程序公开公平进行的。但中国因为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建立私有化的公平的政治环境,所以私有化是一直在进行的,但是以一种暧昧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什么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当权者及其亲属、后代对公有财产的占有。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进行经济制度变革,必然结果就是这样,邓小平之所以受到权贵的支持,是因为他的改革设计,代表了当权的利益。这种设计的核心是,权贵者的子弟必然是中国未来资本家的主体。我想张维营不是不知道这点,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否认过现在这种私有化过种中的不平等,所以提出了他的冰棍理论。我们没有办法强人所难,张维营只是一个经济学者,他没有能力干预中国的政治体制,个无法与整个体制对抗,以保证私有化过程的公平,只能在现实基础上尽力推动中国私有化的发展。这是所有中国经济学家的无奈之处,这个账,不能记在他们身上啊。

我与顾雏军也比较熟悉,90年代初就知道他,后来关系较密。我承认郎咸平指责顾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部分是事实,而事实比郎咸平所指责的还要严重得多。郎咸平正确的地方是,指出了顾雏军获得公有资产的事实,但他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说国有企业经营的效率比私有企业高,这是不顾事实的说法。如果公有制经济真得象郎先生说的那样效率更高,前苏联就不会败在里根手里,社会主义国家也都不用改革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错误的了。在这一点上,张维营的说法很形象,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在中国,只要有上市公司,就有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占,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顾雏军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坏蛋,而是千千万万的坏蛋中的一个。之所以会有这样普遍的侵吞小股东利益状态,直接原因是中国股市没有监管,而根本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股份制起始,是国家甩包袱,将大量亏损的国企上市圈钱,对从股市圈来的钱,又得随意的挥霍。正是因为这种历史及监管缺失,才造成了股民大量金钱的消失。顾雏军代表着一个大股东的群体行为,作为任何一个商人,当然都是为利是图的,整个股市都是没有监管的,大股东侵占小股民的钱就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自然的现象了。顾雏军等是这种监管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这种体制的受益者及最终的受害者。
部分支持!
呵呵!可以说说你不支持哪些观点吗?为什么?谢谢您!
]]
楼上的先生!您好!我觉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而不是在研究这个帖子有什么目的!那句话有什么阴谋!这让我想起了文革时期四人帮批斗老干部的那一套!说白了并不是这些无辜老干部有什么目的有什么阴谋.而真正有目的的是另有其人.我在这个论坛上看见过很多关于"目的"的回贴!我就疑问了!事情是拿出来大家讨论的!怎么就涉及到了个人人品问题呢!说的更大点也就是在怀疑对祖国的忠诚!我觉得发这样回帖的人很不负责任!后来我静下心才想清楚!讨论目的只是表面!而真正的实质是我发的东西触犯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我有言在先,这是一篇转贴!里面没有我的个人成分!我只是觉得他写的很好!有探讨的价值!才把它复制了过来!还有我觉的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因为一个东西只要用道德的观点判断是与非,往往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而道德本身又是个模糊的概念,难与操作!就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修饰,加以利用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卑鄙!
原帖由 zdhshe 于 2006-9-23 06:49 发表
楼上的先生!您好!我觉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而不是在研究这个帖子有什么目的!那句话有什么阴谋!这让我想起了文革时期四人帮批斗老干部的那一套!说白了并不是这些无辜老干部有什么目的有什么阴谋.而真正有 ...

   我并不觉得你有什么阴谋,指示认为你逻辑混乱;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目的的,即使搞阴谋也是有目的的,从你的行文看来你确实不存在搞阴谋的目的[em02]
]]
]]
  至于所谓技术和道德...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你在力学定律上跟别人有分歧不涉及人品,经济观点上的分歧,却不能说跟人品无关。
  初中政治课本有个大套话,叫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这样的经济政策,自然是最理想的政策。
  但是现实中有这样的经济政策么?至少中国不存在,政治就是不同的利益方互相博弈,谁对国家机器的影响力大,制定的政策包括经济政策就越符合谁的利益,所以根本不存在符合所有阶层并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的政策。
  这就涉及到立场问题,本来经济学家站在什么立场是他的事。但是,站在一小撮利用特权鲸吞蚕食国家资产致富的利益集团立场上,并为其涂脂抹粉并追求合法化解释,这种人不值得鄙视么?
楼上的先生!我觉得您现在的语气倒是个讨论问题的方式!但刨除批评人家的语言是否得当!是否符合您的所谓逻辑学的观点!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经历放在事情本质这个层面来!而不是在一些枝端叶末的事情争论不休!毫无意义!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就是您说的逻辑混乱问题!我想问问您,什么叫做逻辑混乱?逻辑学本身都不敢轻易使用这个词汇!说话要严禁!要有根有据!说出的话就一定要负的起责任! 回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来,您说张的人品有问题!我告诉您!我信荀子,不信孟子.我想是我们的世界观不同,所以方法论自然有差异!我前一阵子玩了一个叫华夏2网游!里面玩家很多!但是大家玩着玩着就发现这个游戏有很多漏洞!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刷钱!前两天华夏的刷钱风很热!有的一晚上能刷到上千个游戏币!我说这个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问问您们觉得这些刷游戏币是否存在人品问题?游戏和生活是一样,只不过载体不同罢了!佛都说人有七情六欲,真正四大皆空能有几个?所以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游戏者错!有时候我们看看游戏规则是否健全!我还是那句话!我们讨论问题最好不要牵扯到道德.因为那东西很模糊的!就连孔子对于仁义的解释在论语上都有36处不同!所以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
@至于所谓技术和道德...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其实对于您的这句话我并不反对!我在前面也说了!道德是个模糊概念!我这里仅以补充说明!我想问问您!您认为法律 制度 是社会科学啊还是自然科学?如果法律以及制度是社会科学!那么按照您对它们的模糊定义就很容易产生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这个东西可商量余地很大!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嘛!也就是说有人在法律的裁决时!法官可以以一种模糊的态度处之!得出结论自然就是这个人也许有罪也许无罪!你不觉得很荒唐嘛?所以我还是那句话 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上升的道德层面!其实我们一种模糊的概念讨论社会科学!我们仍然停留在道德的层面!您不觉的吗?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对吗?我很喜欢看外国人写的历史书!因为他们的着重点不是写人物传记 而是对人物和事件本身有一个客观的评论!我觉的他写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很有意思!特别是对成吉思汗本人的言行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P190/回头自己看看!呵呵 !
张的人品绝对失去了一个经济学家所具备的道德低线,我觉得他和哪个什么萧桌基一样,在一个正直的、有理性人的心里,最起码在我的心里已经不把他们做经济学家看了,因为他们的理论你分不清那些是根据市场、社会研究出来的还有那些是拿了或者参与赚昧心钱而编出来的。
总之,失去了经济学家的道德低线,就是人家的学术和理论买办,无论学术水平再高,有什么用?大家如何知道张维迎他们是不是为了 经济、市场服务,或者是为了那部分个别集团的利益服务?
一个经济学家他的职业道德低线与他是否嫖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但与他是否被顾伪均之流合污的关系是绝对联系的,无论他多高的学术水平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至于所谓技术和道德...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自然学家的道德低线是伪造数据资料,韩国的哪个基因教授伪造采样的细胞,就是失去了科学家的道德低线。张是失去了经济学家的低线。
原帖由 无心人 于 2006-9-23 21:39 发表
张的人品绝对失去了一个经济学家所具备的道德低线,我觉得他和哪个什么萧桌基一样,在一个正直的、有理性人的心里,最起码在我的心里已经不把他们做经济学家看了,因为他们的理论你分不清那些是根据市场、社会研究 ...
你好!我所说仅以我个人观点.我是信凯恩斯市场理论的!也拜读过萨纽尔森以及曼昆的经济学理论!所以对梁晓民 吴敬琏 张维迎这些"市场派"的经济学家有特殊的感情!但我要声明.这不仅仅是为张等人辩护!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的理性的思维来讨论这个客观话题!如果单纯的去用道德的尺码来衡量他们.我想有失公允!我们中国人从秦汉到现在已经谈论了近2300年的道德问题!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的很有深度了!道德在以前有它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两千多年的实践它确实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弊端(道德是一个模糊概念,难与操控).我们又不能回避!而我们现在在用这个东西来维持社会秩序,我想应该算是历史的倒退吧!我觉得我们要把事情落实到数据 数字这样技术方法上来!现在看来这是个解决问题相对有效办法!我一再强调,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上升到道德这个层面!也就是出于此原因!
学术探讨必须是自由的,但学术影响政策则必须是慎重的。某位高人的大论一出,便觉得有理(至少制订政策的人自己觉得有理)就具化为政策推而广之,待在实践中碰的鼻青脸肿,尴尬万分的时候再行调整,别的不说,政府的权威都没了!朝令夕改,你还有什么权威。
再说说楼主,你跟张、顾二位很熟啊!而且从字里行间能看得出立场、见解也很一致嘛!不知您的文章是否有同声连气为张、顾二人辩解之嫌?
最后补充一点,请您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然鼓吹私有制,大胆,但违宪!
写这篇文章的人逻辑混乱
"中国需要的有二点,其一是政治上的完全民主化,经济上的完全市场经济,也就是私有化。"
楼主真的读过凯恩斯,萨纽尔森?还是你根据自己需要把人家的理论阉了?
原帖由 无当突前 于 2006-9-27 11:55 发表
学术探讨必须是自由的,但学术影响政策则必须是慎重的。某位高人的大论一出,便觉得有理(至少制订政策的人自己觉得有理)就具化为政策推而广之,待在实践中碰的鼻青脸肿,尴尬万分的时候再行调整,别的不说,政府 ...
对你的说法我很赞同!但是对于你否认市场的作用我不是很赞同!我认为用市场理论来调节经济运行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是我同意你的一方面),但是目前看来用市场的理论是最有效的!(这是我不同意你的一面)但市场理论又是以私有制为前提!这就产生了很多矛盾!至少与马 恩的理论很难相咬合!我并不是有意违反宪法,只是试着用一种包容的世界观,来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仅此而已!至于你说我和张 顾二人沆瀣一气.我要说明!我和他们并无关联!但是我很敬佩张的务实理论!至少他能提出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一大堆让人无从下手的道德观!这就好象踢球一样,一个球员接到球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前面有没有人!一个大脚把球踢到前场!如果前面恰巧能够接到球并将其一脚射门!就可以鼓吹为"一技妙传".如果前面落空(可能性很大),就可以毫无愧色的说前方技术不佳!白费了我的苦心!反正不管怎么说,自己总是绝对正确!很不付责任!说这个没别的意思!只是停留在探讨!但是应该提倡一种务实可行的方法!至少是可以操作的!祖国富强!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睡着大觉就能实现的!这里付出的不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也是社会制度的完善!不只是失败者的教训,也是成功者的艰辛!不只是理论家的指引,更是实践者的步履!我觉的!改正这个词很好!什么叫改?要改的正确还是错误!值得思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可以宽容错误!但一定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
原帖由 疯牛病 于 2006-9-27 12:23 发表
"中国需要的有二点,其一是政治上的完全民主化,经济上的完全市场经济,也就是私有化。"
楼主真的读过凯恩斯,萨纽尔森?还是你根据自己需要把人家的理论阉了?
呵呵!这个问题值得考证!但我说过这是一篇转贴!我也不同意他的完全民主 完全市场的理论!但我们也应该尊重"看不见的手"的选择!我不能忽略政府的作用!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原帖由 全球通史 于 2006-9-23 10:43 发表
人无完人,有错就改不要赖才是正道.
张等人为顾辩护这件事上,的确是拿了银子屁股不干净,至于郎,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揭露等是对的,但是最后开出否定改革大方向认为加强集权强化国有才是王道的"药方'也是笑话.

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国有化并没有错,波音是不是国有?法国国有企业多不多?我们的“国有企业”为何弱?因为不是真正的国有,而是党有,是党有企业,不是国有企业~
国有和党有之间有什么分别吗?
原帖由 zxd1981 于 2006-9-27 19:51 发表

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国有化并没有错,波音是不是国有?法国国有企业多不多?我们的“国有企业”为何弱?因为不是真正的国有,而是党有,是党有企业,不是国有企业~


无论是党还是国,在现实经济中都是表现为政府“有形的手”,政府“有形的手”只能是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失效时的补充,而绝对不应该是“无形的手”只成为“有形的手”的附庸而存在,否则其本质就是伪市场化!就是官僚资本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使披着市场化外衣的诸多民营企业成功背后,骨子里也只会是“官商勾结”的成功。
原帖由 zxd1981 于 2006-9-27 19:51 发表

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国有化并没有错,波音是不是国有?法国国有企业多不多?我们的“国有企业”为何弱?因为不是真正的国有,而是党有,是党有企业,不是国有企业~


用个别的例子来否定普遍规则是辩术有不客观的嫌疑,其实如果没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背景,没有竞争和市场的大环境,很难想象波音能有今日的成功,而代表美国经济成功的最典型企业代表,应该是微软\沃而玛这些由草根起家的企业,绝不是那些带有国家战略性质的企业.
目前所谓中国成功的国有企业,有哪个不是靠行政垄断\倾向性性明显的国有银行贷款\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来维系臃肿身躯的"国有巨人"?
郎开的"药方"在中国的现实中只会表现为强化行政垄断,这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改革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其实这也不能怪郎,作为一个香港人他永远没有大陆人对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体会,作为一个经济评论家,他要的的就是揭露批评而不是开出建设性的药方.
朗揭露国有资产流失,虽然他说的东西的本质或许并不比一个中国下岗职工多到那里去,但是他在这点上就是对的.对于改革大方向,他说错了,也不能因为他前面的正确就认为他这个错误还是正确.
下面转帖去年此人在某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还是可以管窥一下其观点和思想的.

------------------------------------------------------------------------------------------------------------------------------------------------
张维迎:国家目的不是最大化国有资产
            
2005年2月27号,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邀请了在京的一些重量级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召开茂化实华停产风波学术研讨会,讨论中国石油体制改革问题。以下为研讨会实录。

  张维迎:

  我先讲一下,盛洪刚才介绍了这个案例,我也是通过盛洪传过来看的,对于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讲了,我只讲几个抽象的意思。

  第一个意思,从这个案例,还有其它一些案例,使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是不是要有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些东西。我们想一下在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能够推动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讨论,这个很重要。我们现在讨论判断一个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大家得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或者是价值观念是什么。如果有那个讨论,我们才知道哪些改革是进行的,哪些改革是怎么走的,如果没有那个讨论的话,有很多改革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没有核心力。我现在谈的这个解放运动跟那个类似,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个社会有国家、政府,那么多政府部门,我们国家的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目的是什么?你看现在我们干什么事,大家不去挑战,觉得是理所当然。只要是打着保护国有资产的旗号,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什么事都可以干。这个事本身就很荒唐,我们无论从经济学或者是政治学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对这种观点提供支持。我们要政府干什么?理想状态下,我们赋予政府的目标是最大化全民的福利,不是最大化政府财政收入,也不是最大化政府控制的资产。所以,这个至少从启蒙运动以来,都是大家需要的东西。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我觉得现在好多观念都是倒过来的,我们不是说最大化民众,最大化全体人民的福利、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最大化国家控制资源的能力,控制资源的价值放在第一位。那么,这种东西在我们全民当中无论是在削减,还是政府官员,媒体,整个大众当中不能形成这个共识的话,我们好多其它的讨论都非常难以进行。所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就是说我希望现在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要发改委干什么,我们要国资委干什么,就是说政府的目标要有一个认知。

  第二个意思,与这个相关,就是说国有企业在这个思想进程当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简单说的国有也好,外资也好,民营也好,所有都应该平等竞争,但是实际情况我们来看是非常难的。因为国有企业特别在一些资源性的部门,基本是一个游戏的制定者,自己玩,它规定怎么玩。所以,所有这些垄断性部门都凌驾于这个民营企业之上,石油是一个问题,其实我想这还是最典型的,更典型的我们看看前两年民营企业进入电信业的问题,就是一个公司说的算,决定你能不能进入。还有像现在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也是所有企业都按照它的要求去做。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中央发的鼓励民营企业,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你可以进入,那是根本进不了,不要讲民营企业进入。我们看1994年联通成立的时候,国有都很难进入,民营更没有办法进入。所以,如果真正要使民营企业有平等的机会,就像盛洪刚才讲的,最关键是国有企业本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你如果不限制,已经取得这么大思想地位的企业,不要其它政府帮忙,自己就可以把所有进入的对象全部加上,这是没有问题的。而最重要的在哪儿呢?当它卡你的时候,它的标准是什么呢?比如说西方一个大的企业想卡死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没有一些手段,第二得有一个目标,跟你合作好的话,跟你合作,我们外包,得到双赢。国有企业考虑双赢吗?不考虑,斗气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的领域,你进来了,我要把你打趴下,代价是多少,没有人考虑。现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部门赚那么多钱,有好多因素,赚了钱以后没有人跟它去要这个钱,也就是说我们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投资的资金成本是零。好比我们私人买的股票,有一个预期还报,今年预期是10%,达不到可能是要麻烦的。那么,你看我们国有企业,特别是大的集团,几百亿,没有人跟他要。那么,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点,没有对国有企业整个财务方面有任何约束。要消灭你,花几十亿,上百亿,要付出代价。

  盛洪:

  中石化想重新投资一套类似于茂化实华的装置,就干这个事,花好几亿,谁干这个事。

  张维迎:

  我们学财务的知道,比如说是私人企业,你今天赚钱了,这个钱应该分红,股东觉得这个钱继续投资更好,那么就投资,如果没有好的投资的话就分红。但是,我们国有企业没有人分红,无论有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这个钱一定是在他手里面。自有现金流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都出来了,我们看十几万家国有企业,一半的利润来自于十家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几百亿,最多上千亿,少的也有一百亿,没有人考虑这个钱是否分给股东。过去改革的时候,利益要为企业自身发展。所以,我刚才讲实际上是两个角度,一个就是说怎么防止国有企业利用政府的关系,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地位来谋取一定的利益。第二个是怎么用竞争的时候,用的是负责任的行为,而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三个意思,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说国资委的问题,我们知道成立了国资委,现在国资委成立快两年了,我们可以看出来好多问题,国资委的目的,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要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的目的假如说是稳定货币,你说稳定货币的责任。那么,国资委的目的是什么呢?国资委的目的可能是最大化国有资产。那么,如果这个是对的话,我们马上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谁来约束国资委。如果你的目的是最大化某一个所有者,这个问题叫做国家或者是资产,你在社会上有很大的问题,就是谁来约束国资委。思想力量的两个企业要合并的话,一定要经过反垄断法审查,法律判决你能不能合并。现在我们国资委可不受这个约束,如果我觉得我下面这几家我想玩它,合并它,就可以玩,没有人可以约束它。所以说,中石油,中石化合起来,肯定对国有资产增值好,因为没有任何竞争。如果说电信行业竞争太厉害,干脆联通被拆了,各分一半,觉得还不行,干脆并成一家算了。如果说国资委国家赋予它的责任就是最大化国有资产的话,它的责任也无可厚非,但是国家目的不是最大化国有资产,如果国家目的是最大化国有资产的话,我们这十几年改革完全错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就是所有的行业,包括修鞋的都应该垄断起来,那怎么能够赚钱。经济学有一个基本的道理,竞争以后赚钱就难了。为什么难呢?消费的剩余增加了。所以,现在说对国资委的定位和它的行为约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就是打着保护国有资产的旗号,什么政策都可以做出来,而这种政策真正对国家的利益,对整个全国民众的利益带来的是一种非常强的损害。我还特别强调一点,现在好比体改委并到发改委,如果政府结构方面没有大的考虑,这些问题很难解决。简单的说,你看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为什么改革能够往前推动?有一个独立的体改委,这个体改委没有原来传统部门的利益,然后任何一个部门做出一个政策,有一个抗衡的力量,这就是体改委。那么,中央领导,你的部门,好比说你是计委,你是财政部,人民银行,你是外经贸部,你谈你的看法,但是我也听听体改委的人怎么看,这是一种抗衡的力量。那么,我们现在看一下中国政府部门,现在有没有抗衡的力量?没有了。现在基本上就是说哪个部门只不过是做一个决策汇报完了,这就是政策。所以,每个部门都在最大化自己控制的资源,和自己握有的权利,这真是可怕的。包括研究方面,包括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至少超越一些,能够提出好多独立的研究,但是很难,因为一年就有三百万的经费,他们现在基本都应该说每个部门都做咨询去了,这是高层的一个机关,基本被私有化了,考虑政策不再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人的精力不是在考虑国家怎么发展,而是变成为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地方,就是商业化很多了,这是非常可悲的。我们这些国家一年浪费多少钱,拿不出哪怕几千万来,几个亿来,能够使得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能够专心致志的研究这些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构架方面走到哪一步,每一个部门都在打发自己的利益,传统利益也有,问题是我们总得有一个抗衡的力量。八十年代外经贸部,说我们外贸体制应该怎么改,国务院领导就问一下你们体改委或者是你们其它部门怎么看。我记得我本人受姚一林副总理委托看我们的外贸,现在没有了,外经贸如果提出一个方案来,领导听听,也说不出其它的,因为没有更多的信息。发改委提出一个,领导也听听,每一个部门,基本上都遵循部门领导。所以,我觉得这是对国家下一步发展非常危险的事情。

  最后一点,我要强调的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八十年代讨论的问题,国家作为所有者,或者是国家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这是没有办法去妥协的。中国古代好多理论,讲政府不能进入商业,政府如果一进入商业,就一定与民争利,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从现在来看,如果你仍然要保持政府在这些部门的所有权,公平竞争不可能,即使我们想着所有管理者没有私利,公平竞争不可能,假如有私利的话,公平竞争更没有办法。所以,我就想到从这个案例里面曝露出来的这样一些问题,不是就这两个企业本身关系问题,也不是就它们之间怎么去解决。就是说你这些问题,好比上面干预一样,也许解决了。但是,以后这样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我想还是加快国有体制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昨天听了一个很惊讶的数字,两个石化公司上市,BP,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交易,一倒手赚钱是16亿美元。BP在中国投资4亿美元,从来没有赚过钱,就是中石化、中石油赚16亿美元。我觉得能不能让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老百姓作为堂堂正正的所有者。现在卖给外国没有事,卖给中国的企业,中国老百姓就有事了,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了。讲这个问题,国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增加一块钱的国有资产,带给老百姓十块钱的损失,一百块钱的损失,这都是正常的。而很多国有资产如果是减少一块钱,给国家带来一千块的损失,那都是不行的。如果抱这种观念,从上到下,这一步就没有办法完了,我觉得是很可怕的。

  盛洪:

  非常感谢维迎,首先是讲了我们基本原则是什么,之所以为政府,就是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整个政府利益最大化,我觉得这个原则到哪儿都是不会变的。有的是有某种合法性,我觉得这个是根,我们深地方出发,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刚才讲到中石油,中石化上市的问题,我倒觉得是一个怪胎,就是说要么就做企业,要么做政府,不要两者结合起来,现在是很怪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石油利用手段盘剥下游企业和消费者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呢?我是上市公司,我本身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很怪的事,你要是企业,不要用行政权利,现在用行政权利还有理了,我的这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你是为了这个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方面这方面有它的行政权利,这方面有它行政保证的各种垄断特权,另一方面它要上市了,把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混在一起了,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又有洋股东,又有中国政府保障问题,这是什么问题?当初中国电信上市也是这个说法,说不到香港,保证股东利益,这个话是错的,应该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股东利益,因为还有消费者,不能说为了股东利益侵害消费者利益,这确确实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张维迎:

  我再补充一下,我真担心这180家国资委控制的企业,搞不成前三名就合并了。你看看国资委控制的企业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实际上垄断的力量在不断的加强。
原帖由 全球通史 于 2006-9-27 21:09 发表


用个别的例子来否定普遍规则是辩术有不客观的嫌疑,其实如果没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背景,没有竞争和市场的大环境,很难想象波音能有今日的成功,而代表美国经济成功的最典型企业代表,应该是微软\沃而玛这些 ...

可是总不能把这些“国有垄断性企业”私有化吧,那不是走俄罗斯的老路么?还是应该多学学法国,国家控股,私人经营~
]]
]]
“公开公平”,必定是一部分人盘剥一部分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处于有利地位的与处于不利地位的两个群体,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必然会驱使处于有利地位的一部分人捞取更多的利益。
]]
国有企业搞不好吗?淡马锡可是国有企业哦
原帖由 caarl 于 2006-9-28 01:06 发表

这不是搞笑文章吧…………

私有化的过程绝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公开公平”,必定是一部分人盘剥一部分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处于有利地位的与处于不利地位的两个群体,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必然会驱 ...
不错!不错!看来阁下研究经济学还挺明白嘛!还知道人们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啊!那就奇了!你还反对什么私有制啊?你这不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吗?呵呵!
原帖由 zxd1981 于 2006-9-27 22:42 发表

可是总不能把这些“国有垄断性企业”私有化吧,那不是走俄罗斯的老路么?还是应该多学学法国,国家控股,私人经营~
我同意国有企业可以以一种合理的形式存在!比如国家的某些支柱企业!国家不愿意也不能放手的非民用企业!但是我认为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监管体制!如果是上市企业!必须面向公众!把暗箱打开!透明化操作!我觉得只有游戏规则的完善才能补充游戏本身的不足!
  国有资产退出是一个趋势,市场化,透明化,公平化……这些好听的词,美好的目标,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实现呢?
  俄国丘尔金模式?中国张教授模式?还是别的?这是个问题。
  
  也许有人厌恶单纯评论张教授的人品,而不探讨他擅长的学问,认为这不厚道。可是,你愿意一个从来不洗手,一边抠鼻子一边扒开你的嘴的人作为你的牙医?
原帖由 疯牛病 于 2006-9-28 11:43 发表
  国有资产退出是一个趋势,市场化,透明化,公平化……这些好听的词,美好的目标,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实现呢?
  俄国丘尔金模式?中国张教授模式?还是别的?这是个问题。
  
  也许有人厌恶单纯评 ...
对此我还是要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破旧的衣服没钱去换新的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补丁!我们可以允许多元化经营模式!因为大家都在摸索!谁也没有个最合理的答案!有的相对合理的,对社会发展有推动效应,我们应该提倡.而对社会发展有阻碍的我们就应该给它以合理的方式
,成本最低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至于国有企业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现在看来还不敢说.但经过一些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是否会有个妙手回春的效果!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影响消费者剩余的主要因素

1.垄断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技术上的低效率。垄断不仅使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转移,而且还涉及制造和竭力防止这类转移的成本。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使消费者剩余减少,并造成社会性损失。这种福利损失也称无谓损失,是指实际收入的损失,或由于垄断、关税、配额或其他破坏所引起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产业组织理论给出了垄断定价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的证明。

2.政府规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政府规制一般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往往偏离这一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每一项规制措施出台的背后都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奥尔森提出了著名的“集团规模”理论。他认为,政府对某个产业的监管从设计到实施都首先从被监管对象的利益出发,并非从全民或公共利益出发。依据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规制政策以牺牲大集团的利益为代价而保护小集团的利益。斯蒂格勒提出“监管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监管安排同样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政府对产业的监管调控进程往往为少数存在利益相关性的企业所左右。他认为,经济管制主要不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有效和仁慈的反应,而是行业中的一部分厂商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努力。peltzman(1976)认为,产业部门比消费者更有积极性去影响政府决策。私人利益理论认为监管的存在是为了私人团体的利益,监管者本身也是自利的,他们在监管活动中会不断追求政治支持的最大化。规制俘虏理论认为,监管常常遭到被监管者的“捕获”,意即监管常常为被监管者的利益服务。佩兹曼认为,小的利益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它们能比大集团表现出就某项规制政策的更强烈的偏好。由此,规制将倾向于保护小的利益集团,而以牺牲更大团体的利益为代价。

卡恩(kahn,1988)以美国交通规制为例,论证了规制机构越多导致规制效率越低的问题。据波斯纳估计,政府用于民航业的管制成本一年大约占到该行业营业额的20%。

3.寻租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寻租与消费者剩余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冯(fung)分析了“对人为剩余的寻求”,这部分剩余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消费者剩余,其二是生产者剩余(fung,1987)。parente和prescott研究发现,如果要素提供者合作成为下游厂商的垄断供给者,使均衡产出是应用较差的技术以较低的效率实现,将使穷国相对更穷,而消除垄断权力会使相关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2倍以上。在转型时期,中国国有企业存在政企合一的特殊现象,政府、厂商和消费者三方满意的均衡点是找不到的,而几乎所有的成本都由消费者承担。

4.税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不合理的税制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超额负担问题是西方财政理论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杜标特(j. dupuit)在1844年的著作中已经进行了论述。到20世纪初,西方财税理论界开始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来分析超额负担问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马歇尔式超额负担理论。其核心是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为基础,说明课税扭曲了被课税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消费选择,并由此造成超额负担。阿诺德·c·哈伯格在《公司所得税的归宿》(1962年)中提出了“三角形”超额负担理论,并进行数理推导,得出了在线性需求曲线条件下测定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

5.国际贸易和关税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一个国家不一定能真正从贸易中受益。一般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竞争,增加商品和服务的可选性,从而使消费者受益。如果消费者从国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得到的利益大于国内生产者所遭受的损失,即国内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大于国内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那么进行贸易就是有利的。通过贸易自由化,一个国家可以获得本国由于资源或技术限制而无法生产的产品,从而可以提高国内福利水平。进口税变化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损益均有影响。brander和spencer开创了战略性进口贸易政策的研究。他们假设生产完全替代品的一本国企业与一个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则关税一般会提高本国福利。但在配额下,政府把进口特许权发放给某些厂商,使其获取高额利润。由于进口数量下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厂商超额利润与政府收入之和,从而出现净福利损失。还有学者认为,在贸易政策中,关税设置本质上是损人利己的,它违背了帕累托标准,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整体上的效率损失。

6.产权制度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产权制度对消费者剩余是有影响的。诺思认为,国家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组织,它不可能超越各种社会利益集团而追求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始终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产权,“即使对历史和当代世界作一般的考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效率’的产权是常态而非偶然。”在中国,企业产权扭曲度变动的福利效应与它是否会导致恶性竞争定价有关。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扭曲,使消费者行为约束弱化,消费者行为约束是“软约束”。有人认为,没有理由认为,与私有产权相比,公有产权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定足无效的。一般情况下,私有产权的高效性主要表现为所有者剩余的最大化,但它往往会侵蚀资源的其他剩余,比如劳动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

二、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措施

1.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市场经济是一种政府、厂商、消费者共同参与市场运行的经济体系。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是必要的。福利经济学认为,政府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其基本职能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政府规制是为了增加消费者剩余。因此,政府规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效用函数目标应是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前提下的政府效用最大化。豪斯曼认为,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2)明确政府定位,增强公共管理职能。斯蒂格利茨把政府的经济职能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市场运转秩序的司法保护者,宏观经济的调节控制者。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转移支付者。其中,供应公共产品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能。(3)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总是对的,消费者总是对的。政府的职能是保护消费者剩余,政府需要做的不是去力图说服消费者接受垄断价格,而是应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认识到保护消费者利益实际上就是保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放松管制,鼓励竞争。从理论上说,政府规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但政府干预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问题。政府实施管制的出发点是提高经济效率,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在管制政策的实践中,管制的效果与理论上的预测总有较大差距,甚至大相径庭,而管制本身也会引发社会成本。保护性规制由于重视生产者利益,妨害了消费者权益,并导致价格机制僵硬化。美国的经验表明,减少规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政府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的规制并不一定会提高社会福利,结果如何取决于政府是否在掌握信息方面比企业更占优势。在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规制者只能将自己的经营权让渡给被规制企业,并面临一个激励与监督问题。巴隆(baron)和梅耶森(myerson)、拉丰和泰勒尔等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府规制做了深入分析。放松规制能调整政府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通常会减少企业以规制为基础获得的超额生产者剩余,同时增加消费者剩余。从这一意义上讲,放松规制会使社会向更重视消费者利益的方向发展。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自始自终表现为竞争过程。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给市场主体以强烈刺激,推动其改革技术、降低成本,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并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与全面发展,从而保证资源达到最佳配置。这是西方经济学一直坚持的基本观点。斯密不主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认为政府只应充当市场的“守夜人”。他认为,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使一个民族达到富强的最有效计划,莫过于维持自然所提示的事物的秩序,允许每一个人在遵守公平规则的条件下按照自己意思追求自己利益和使用自己劳动力和资本跟同国人进行最自由的竞争。”马歇尔认为,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使人们达到最好的幸福境界,因为只有这种制度使人们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最多。豪斯曼认为,竞争比保护竞争者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利益。如果竞争增加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消费者可以从竞争中获益,因为竞争有利于更多的创新和更低的价格。引入竞争机制,不仅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推动企业改进服务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

3.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理论是现代四方经济学的基础。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济中各经济主体的决策,使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保持平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都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产量组合恰好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消费量组合相一致,因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勒纳在《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1934)中指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动力,它推动厂商不断降低价格、改善服务,将生产者剩余转化成消费者剩余。因此,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能带来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4.合理的宏观税负是增进消费者剩余的有效途径。根据现代西方财政理论,合理的宏观税负是按照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而实现的税收规模。最一般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1976年,阿科森(atkinson)和斯蒂格里茨(stilgitz)提出了a—s定理,认为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最佳途径是直接对收入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征税,而操纵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以进行收入再分配是低效率的。newbery(1999)认为,提高社会福利的复杂机制设计最好让税务制度来承担,而不要交给规制者。威廉·维克里在《以对风险的反应来测度边际效用》(1945)中,指出了片面讲求公平原则的弊端,会妨碍市场提供的基本动机,削弱他们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税后收入愈平等,其消极效应愈大。20世纪60年代末,詹姆斯·米尔利斯提出了解决维克里所提问题的途径。他认为,一个完美的税收体系必须是“激励性相容”的体系,它必须给人们一种激励,使人们通过作出多大程度努力工作的选择而显露其真实的生产率。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认为,在正确估价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的前提下,政府可以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确定税收比率,谁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水平高,谁就多交税。琼斯—真野模型认为,政府的税收政策一般将造成经济的扭曲,使竞争性均衡不再是社会最优,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应实施减税以促进经济增长。

5.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市场的发展。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生产和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和终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消费者不仅具有平等竞争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企业的利益与生存由消费者决定,企业依赖市场实际上就是依赖消费者。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消费者的需要。生产、经营者的主要任务,最终是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服务,为消费者服务。如果政府和厂商为增加生产者剩余,而损害消费者剩余,就完全背离了社会生产的目的。
上文为转贴,如果对作者的有冒犯之处.还请谅解!这是一篇对消费者剩余的分析方法的文章.仅做参考!
首先请楼主回答,什么样的经济学家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如果他的经济理论能够为大多数人获益就是合格的经济学家。任何经济理论的付诸实践都回产生相应的利益分配效果,不是吗?国家机器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广大民众得到实惠,生活逐步改善?所以,经济学家的观点一定要以国民为本来表达。

      张力挺民营经济不错,我也很赞同他的观点。我想既然你赞同民营经济的壮大,这样也就可以了,又何必偏偏注重顾雏军这个个别的案例里呢为什么偏偏不是其他的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典范?不是吧。
      楼主说到人品的问题,这个很关键。一个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人怎么会创造出真正的学问呢,他怎么能够挺直腰杆问心无愧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做人和做学问是分不开的,做人是做学问的基础,看看他做的学问也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以前可能是个好人,但在我的利诱和威逼之下,也许已经腐烂了。。。
对于你的问题我不想直接回答!我们可以从另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是这样定义的.经济学就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经济学是一门独特科学!他提出是一种方法论!这和哲学 宗教是有区别的!因为科学的外延相比之下要小的多!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事实!我在问问你道德是什么?他是一门科学吗?我说不是!你没意见吧?既然他不是一门科学,那么就不是方法论!他应该属于什么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哲学和宗教!里面包含着许多道德概念!很明白了!他是一种世界观!我前面也说过哲学和宗教的外延要比科学大的多!这里就产生问题了!就是越大越模糊!科学我们可以判定是与非,对与错!但是对于哲学 宗教里的道德概念却不能!WHY?好好想想?所以对于一个难与判断的事物自然就难于操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而你把做人和做学问等同排列!我并不赞同!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在同一逻辑范围内!
还有我要补充两句!就是你说的民营企业是否就一定比国有强!这还是个值得探讨和验证的问题!我们不能过早的盖棺论定!因为像这种体制不只中国有!其他国家也存在!这就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