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科普]说说软后坐火炮(前冲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9:54:00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般的火炮发射前炮身都是静止不动的,但也有一种发射前炮身就在运动中的设计思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现代的许多轻武器都采用使击发机构在弹簧张力作用下后置的原理。一扣动板机,枪机即被推向前,于是武器发射。然后,枪机又被向后推回并由卡铁或阻铁锁定在后方位置上,以待发射下一发弹。这种武器的发射速度比使用常规枪机的轻武器快很多,后坐力也小。相似的结构原理也适用于较大口径武器,这种原理经改进应用到火炮上后被称为“软后坐”。<br/>  软后坐火炮的主要优点是减小了耳轴拉力和减少了后坐周期所用的时间。耳轴拉力的减小率可高达75%,因此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稳定性,以至使大架和驻锄已经成了不必要的部件。火炮在360°的方向射界内以任何装药射击时都是稳定的,无重新恢复炮架位置的任何必要。在整个高低射界内都能以高射速进行射击,而且炮班操作安全,在炮尾后无任何限制。这一特点对自行火炮来说尤其重要,在自行火炮内乘员的工作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软后坐原理在火炮上的应用对火炮设计师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nbsp; <br/>  显然,这种炮在发生不发火时,就必须装有某种装置,以在由于炮身前冲而使火炮向炮口方向倾翻前阻止炮身前冲。首先,需要有某种前向缓冲系统以使炮身停在摇架的前方。其次,在设计火炮时,必须采取使炮身重新回到锁定位置的措施。这两个要求使软后坐火炮在发生不发火时比一般火炮要复杂一些。&nbsp; <br/>  如何使炮身回到锁定位置不仅在不发火时是一个问题,在发射变装药弹药时也会带来困难。使用大号装药射击时,后坐部分在射击前需要更往前冲一些,才能抵销更大的后坐力。如果炮身前冲量过大,后坐力将不足以将后坐部分推回到锁定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速度传感器控制火炮射击,在复进速度达到该号装药的正确复进速度值时或者达到预定的复进长度时,再发射火炮。显然,对软后坐火炮来说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值得特别注意。最坏的情况是,速度传感器测出的是最小号装药的数据,而发射的却是最大号装药,结果造成炮身在后坐中冲过锁定位置。要防止这种偶然事故,就需要配用缓冲器。&nbsp; <br/>  软后坐火炮的另一个问题是发射时点火延迟时间不同。对一般火炮来说,点火延迟问题无关紧要,然而对于软后坐火炮来说却是个重要问题。即使点火仅延迟30毫秒,也必然会使M204式火炮的炮身滑行10英寸的距离。增加了一段滑行距离就势必会减小使炮身回到锁定位置的原有后坐长度。对于口径大于105毫米的软后坐火炮来说,其点火延迟时间需小于100毫秒,火炮才能使用。 <br/>&nbsp;&nbsp;&nbsp;&nbsp; 软后坐火炮典型的就是美国在七十年代研制的M204式105毫米火炮。为取代M101A1 式和M102 式105mm 榴弹炮,美国决定发展一种新型105mm火炮,并认为采用软后坐技术即前冲原理,是减轻火炮重量、提高机动性和射速的有效途径。60 年代初,美国岩岛兵工厂对105mm 前冲炮作了可行性研究。1968 年开始设计工作,岩岛兵工厂负责研制炮架、前冲装置、火炮总装及试验工程保障工作;法兰克福兵工厂负责瞄准装置;沃特夫利特兵工厂负责炮身研制;匹克汀尼兵工厂研制XM760 式弹药。同年制造了一门雏型炮,命名为XM204 式105mm 榴弹炮。1970 年初在美国西尔堡对该炮和M101A1 式、M102 式榴弹炮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1971 年进行改进,并经陆军部批准进入了全炮发展阶段。1975 年5 月开始对工程研制样炮进行试验,并针对试验中出现的瞎火、火炮射击时跳动厉害、制动卡锁断裂和炮车轮作动器损坏等问题,进行了改进。1977 年在美国坎贝尔堡完成了部队作战适用性试验。1978 年美国陆军将XM204 式火炮正式定型为M204 式105mm 榴弹炮,同时也将XM760 式弹药定型为M760 式,然而,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适应战场需要,决定1979 年开始将现役师属105mm 火炮逐步替换成155mm 火炮,加之该炮射程较近,不如英国的同口径炮(射程17000m),故该炮以及与之配套的弹药项目于同年被迫取消。<br/>技术和结构特点<br/>该炮应用前冲原理,后坐力仅为一般火炮的30%,故火炮射击稳定性和机动性提高,射速增加,为现代火炮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概念和新方法。<br/>1.火炮<br/>M204 榴弹炮由M205 炮身、M46 反后坐装置、M44 炮架组成。M205 式炮身包括自紧身管、炮尾和横楔式炮闩,无炮口制退器。为能承受M200 式强装药时所产生的高膛2600mm 长的身管和炮尾均重于其它美式105mm 火炮。M46 式反后坐装置为流体气压式,由制退筒和复进筒组成,前者包括制退杆与活塞和超负荷缓冲器,位于身管下方;后者包括浮动活塞和氮气调节器阀,位于身管上方,两筒之间连通。实际上这种反后坐装置为液体气压式前冲机,根据软后坐循环过程进行工作,前冲时定速击发。使用速度传感器测定前冲速度,速度值按不同的装药号进行预装。<br/>M44 式炮架为箱形结构,包括箱形大架、摇架、座盘、高低机和方向机以及伸缩式悬挂装置。大架具有普通火炮的上、下架的作用,其前端通过球轴与圆形座盘相连,尾端装有两个滚轮,滚轮带动大架,使火炮以底盘为圆心作360°环射。槽形摇架比普通榴弹炮的长,其前端装有缓冲器,用以停止因瞎火或迟发火而引起炮身向前运动。另外,高低机和平衡机合二为一。<br/>火炮可用M561(6×6)式或M715(4×4)式卡车牵引,也可用CH47C直升机吊运。<br/>2.瞄准装置<br/>瞄准装置为自照明式,包括一个周视瞄准镜,两个象限仪和一个肘形瞄准镜。周视瞄准镜放大率为4×,视场10°。肘形瞄准镜放大率为8×,视<br/>场6°。<br/>3.弹药<br/>火炮发射专门研制的M760 式新弹药,该弹药由M200 式发射药装药、M14B4式药筒、M28B2 式击发底火和M1 式弹丸组成,全弹重18.1kg。还可发射M101式和M102 式105mm 榴弹炮的各种制式弹药。<br/>生产和装备<br/>共生产8 门样炮,但未投入批生产和装备部队。按1981 财年美元价格,每门炮成本约为30.8 万美元。</p><p>战术技术性能<br/>口径105mm&nbsp;&nbsp;初速(榴弹) 661m/s&nbsp;&nbsp;最大射速18 发/min<br/>最大射程持续射速4 发/min&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榴弹14700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火箭增程弹15600m<br/>身管长24.76 倍口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炮闩类型横楔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行军状态高1778mm<br/>高低射界-5°~+75° 最低点离地高340mm<br/>方向射界360° 运动方式车辆牵引或直升机吊运<br/>配用弹种榴弹;火箭增程弹;穿甲弹;发烟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战斗状态全重2100kg&nbsp; 行军状态全重2180kg<br/>行军状态长5079mm 行军状态宽1955mm&nbsp;&nbsp;&nbsp;&nbsp; <br/>炮班人数8<br/><br/></p><p>软后坐原理</p><p><br/></p><p>M204式105毫米火炮<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7:24:57编辑过]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般的火炮发射前炮身都是静止不动的,但也有一种发射前炮身就在运动中的设计思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现代的许多轻武器都采用使击发机构在弹簧张力作用下后置的原理。一扣动板机,枪机即被推向前,于是武器发射。然后,枪机又被向后推回并由卡铁或阻铁锁定在后方位置上,以待发射下一发弹。这种武器的发射速度比使用常规枪机的轻武器快很多,后坐力也小。相似的结构原理也适用于较大口径武器,这种原理经改进应用到火炮上后被称为“软后坐”。<br/>  软后坐火炮的主要优点是减小了耳轴拉力和减少了后坐周期所用的时间。耳轴拉力的减小率可高达75%,因此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稳定性,以至使大架和驻锄已经成了不必要的部件。火炮在360°的方向射界内以任何装药射击时都是稳定的,无重新恢复炮架位置的任何必要。在整个高低射界内都能以高射速进行射击,而且炮班操作安全,在炮尾后无任何限制。这一特点对自行火炮来说尤其重要,在自行火炮内乘员的工作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软后坐原理在火炮上的应用对火炮设计师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nbsp; <br/>  显然,这种炮在发生不发火时,就必须装有某种装置,以在由于炮身前冲而使火炮向炮口方向倾翻前阻止炮身前冲。首先,需要有某种前向缓冲系统以使炮身停在摇架的前方。其次,在设计火炮时,必须采取使炮身重新回到锁定位置的措施。这两个要求使软后坐火炮在发生不发火时比一般火炮要复杂一些。&nbsp; <br/>  如何使炮身回到锁定位置不仅在不发火时是一个问题,在发射变装药弹药时也会带来困难。使用大号装药射击时,后坐部分在射击前需要更往前冲一些,才能抵销更大的后坐力。如果炮身前冲量过大,后坐力将不足以将后坐部分推回到锁定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速度传感器控制火炮射击,在复进速度达到该号装药的正确复进速度值时或者达到预定的复进长度时,再发射火炮。显然,对软后坐火炮来说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值得特别注意。最坏的情况是,速度传感器测出的是最小号装药的数据,而发射的却是最大号装药,结果造成炮身在后坐中冲过锁定位置。要防止这种偶然事故,就需要配用缓冲器。&nbsp; <br/>  软后坐火炮的另一个问题是发射时点火延迟时间不同。对一般火炮来说,点火延迟问题无关紧要,然而对于软后坐火炮来说却是个重要问题。即使点火仅延迟30毫秒,也必然会使M204式火炮的炮身滑行10英寸的距离。增加了一段滑行距离就势必会减小使炮身回到锁定位置的原有后坐长度。对于口径大于105毫米的软后坐火炮来说,其点火延迟时间需小于100毫秒,火炮才能使用。 <br/>&nbsp;&nbsp;&nbsp;&nbsp; 软后坐火炮典型的就是美国在七十年代研制的M204式105毫米火炮。为取代M101A1 式和M102 式105mm 榴弹炮,美国决定发展一种新型105mm火炮,并认为采用软后坐技术即前冲原理,是减轻火炮重量、提高机动性和射速的有效途径。60 年代初,美国岩岛兵工厂对105mm 前冲炮作了可行性研究。1968 年开始设计工作,岩岛兵工厂负责研制炮架、前冲装置、火炮总装及试验工程保障工作;法兰克福兵工厂负责瞄准装置;沃特夫利特兵工厂负责炮身研制;匹克汀尼兵工厂研制XM760 式弹药。同年制造了一门雏型炮,命名为XM204 式105mm 榴弹炮。1970 年初在美国西尔堡对该炮和M101A1 式、M102 式榴弹炮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1971 年进行改进,并经陆军部批准进入了全炮发展阶段。1975 年5 月开始对工程研制样炮进行试验,并针对试验中出现的瞎火、火炮射击时跳动厉害、制动卡锁断裂和炮车轮作动器损坏等问题,进行了改进。1977 年在美国坎贝尔堡完成了部队作战适用性试验。1978 年美国陆军将XM204 式火炮正式定型为M204 式105mm 榴弹炮,同时也将XM760 式弹药定型为M760 式,然而,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适应战场需要,决定1979 年开始将现役师属105mm 火炮逐步替换成155mm 火炮,加之该炮射程较近,不如英国的同口径炮(射程17000m),故该炮以及与之配套的弹药项目于同年被迫取消。<br/>技术和结构特点<br/>该炮应用前冲原理,后坐力仅为一般火炮的30%,故火炮射击稳定性和机动性提高,射速增加,为现代火炮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概念和新方法。<br/>1.火炮<br/>M204 榴弹炮由M205 炮身、M46 反后坐装置、M44 炮架组成。M205 式炮身包括自紧身管、炮尾和横楔式炮闩,无炮口制退器。为能承受M200 式强装药时所产生的高膛2600mm 长的身管和炮尾均重于其它美式105mm 火炮。M46 式反后坐装置为流体气压式,由制退筒和复进筒组成,前者包括制退杆与活塞和超负荷缓冲器,位于身管下方;后者包括浮动活塞和氮气调节器阀,位于身管上方,两筒之间连通。实际上这种反后坐装置为液体气压式前冲机,根据软后坐循环过程进行工作,前冲时定速击发。使用速度传感器测定前冲速度,速度值按不同的装药号进行预装。<br/>M44 式炮架为箱形结构,包括箱形大架、摇架、座盘、高低机和方向机以及伸缩式悬挂装置。大架具有普通火炮的上、下架的作用,其前端通过球轴与圆形座盘相连,尾端装有两个滚轮,滚轮带动大架,使火炮以底盘为圆心作360°环射。槽形摇架比普通榴弹炮的长,其前端装有缓冲器,用以停止因瞎火或迟发火而引起炮身向前运动。另外,高低机和平衡机合二为一。<br/>火炮可用M561(6×6)式或M715(4×4)式卡车牵引,也可用CH47C直升机吊运。<br/>2.瞄准装置<br/>瞄准装置为自照明式,包括一个周视瞄准镜,两个象限仪和一个肘形瞄准镜。周视瞄准镜放大率为4×,视场10°。肘形瞄准镜放大率为8×,视<br/>场6°。<br/>3.弹药<br/>火炮发射专门研制的M760 式新弹药,该弹药由M200 式发射药装药、M14B4式药筒、M28B2 式击发底火和M1 式弹丸组成,全弹重18.1kg。还可发射M101式和M102 式105mm 榴弹炮的各种制式弹药。<br/>生产和装备<br/>共生产8 门样炮,但未投入批生产和装备部队。按1981 财年美元价格,每门炮成本约为30.8 万美元。</p><p>战术技术性能<br/>口径105mm&nbsp;&nbsp;初速(榴弹) 661m/s&nbsp;&nbsp;最大射速18 发/min<br/>最大射程持续射速4 发/min&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榴弹14700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火箭增程弹15600m<br/>身管长24.76 倍口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炮闩类型横楔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行军状态高1778mm<br/>高低射界-5°~+75° 最低点离地高340mm<br/>方向射界360° 运动方式车辆牵引或直升机吊运<br/>配用弹种榴弹;火箭增程弹;穿甲弹;发烟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战斗状态全重2100kg&nbsp; 行军状态全重2180kg<br/>行军状态长5079mm 行军状态宽1955mm&nbsp;&nbsp;&nbsp;&nbsp; <br/>炮班人数8<br/><br/></p><p>软后坐原理</p><p><br/></p><p>M204式105毫米火炮<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7:24:57编辑过]
<p>闹闹狼的东西看不懂……</p><p>我回海军潜水了……</p>
理论是不错,可是太复杂了,装备了就会像当年的MBT-70一样啊!!!!!!!!!
<p>某国曾有试验轮突也是用前冲炮的.</p><p>当年BQZS的文章虽然极力装扮,</p><p>还是令人心存疑虑啊[em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