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6年05 月08 日星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1:32
<p>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6年05 月08 日星期一</p><p>六国外长今天讨论伊明核问题美俄事先通了电话<br/>【纽约消息】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五常任理事会外长、德国外长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索拉纳今天(8 日)将一道讨论伊明核问题,以便就如何应对伊朗铀浓缩活动达成共识。<br/>六国外长将在一个工作餐会上碰面。美国国务卿赖斯将主持会议。会议的焦点是如何应对伊明反复拒绝联合国要其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行为。<br/>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6 日透露,8 日的外长级会议将会讨论“阻止伊明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br/>目前安理会15个理事国正在讨论英法提交的决议案。决议案称伊朗的核开发计划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建议强制伊明停止铀浓缩活动,表示联合国可以援引《 联合国宪章》 第7 章处理伊朗核问题,此举为经济以及军事制裁伊明留下了余地。<br/>俄罗斯外交部副外长谢尔盖.基斯亚克6 日表示,美国与德国支持的这一决议案“需要作出大的修改”。<br/>在今夭的外长会议前,赖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了电话。外交官们称赖斯将会利用8 日的会晤打消中国与俄罗斯对美国的疑虑。<br/>【 时事点评】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6 日在形容这次“六方会谈”的讨论内容时,用的是这样一句话,既:将会讨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br/>●面对伊明的一再“挑衅”,华盛顿前后曾经摆出过“两张脸孔”<br/>然而,在我们看来,博尔顿先生显然是在“就事论事”。我们知道,自伊核危机掀起这一轮风波以来,面对伊朗在浓缩铀问题上的一再“挑衅”,华盛顿前后曾经摆出过“两张脸孔”:先是“默不做声”、现在则是“赤膊上阵”。<br/>●博尔顿嘴巴中的所谓“长期政策”、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br/>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华盛顿现在的“抛头露面”、“赤膊上阵”,还是先前的那种“默不做声”、任凭欧洲单独处理,其核心意图可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在处心积虑地“挖掘”出一项“阻止伊明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来。<br/>不难看出,博尔顿嘴巴中的所谓“长期政策”、“六外长”的“今日议题”,说白了。就是华盛顿梦寐以求的那一纸“对伊全面制裁的决议书”。<br/>●赖斯将“索要”“制裁决议书”的场合搬到了饭桌、并提前精心准备了几道菜看<br/>我们注意到,六国外长将在一个工作餐会上碰面。这就是说,赖斯这次千脆将“索要”“制裁决议书”的场合搬到了饭桌上。不仅如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心“请客”的华盛顿、还出动各路人马、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为这次“饭局”陆续备好了几道“精心烹制”的菜肴。<br/>不过,有意思的是。从“赴宴者”所表现出的相关态度,足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么一点,那就是:“大多数赴宴者”对华盛顿的“精心准备”不仅“毫不领情”、反而在欣然赴宴之前、就已经开始“指指点点”、“颇有微辞”了。<br/>&nbsp;在我们继续关注这顿“工作餐会”之前,先来看通过几则相关“短消息”、大致地盘点一下华盛顿一周以来,“精心烹制”的那几道“菜肴”。<br/>切尼“大骂”俄罗斯挑起美俄“口水仗”<br/>【 外电消息】 美国副总统迪克? 切尼5月4 日在立陶宛向前苏联一些加盟国领导人发表讲话,指责俄罗斯利用能源优势欺凌邻国而且警告说俄罗斯的民主正在倒退。西方外交官称,这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高级官员首次对俄罗斯提出言辞如此激烈的批评。<br/>据英国《 每日电讯报》 报道,切尼目前正在对东欧三国进行为期六天的访问,立陶宛是他的第一站。<br/>切尼说:“在当今的俄罗斯,反对改革的人们正在伺机颜覆过去十年取得的成果。俄罗斯政府限制了人民的权利,这是不公正也是不恰当的。”<br/>美反恐特使批巴:巴政府在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br/>【 路透社消息】 在阿富汗访问的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6 日批评说,尽管巴方抓获了很多“基地”组织成员,但是巴政府在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已经成为藏匿恐饰分子的夭堂。<br/>美将五名维族囚犯送往阿尔巴尼亚定居<br/>【综合外电消息】美国己将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监狱的5 名中国维吾尔族男子。送往阿尔巴尼亚定居,而拒绝将他们遣返中国因为他们在中国“多半会遭受迫害”。<br/>美国国务院星期五说,阿尔巴尼亚接受这5 名穆斯林教徒(即回教徒)以难民身份在那里定居,这是意义重大的人道之举。美国国防部说,另有17 名中国维吾尔族人依旧关押在关塔那摩湾监狱,因为他们仍被视为“敌方战士”。<br/>在被送往阿国的5 个中国人当中,有两人一路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要求恢复自由身,因为美国政府己经确认他们并非敌方战士,联邦法官也判决他们继续被关押是违法的。不过,最高法院上月拒绝受理他们的诉求。两人的代表律师指责政府把他们的当事人送去阿国,是为了“避免在庭上对囚禁无辜人士作出交代”。<br/>中国外交部上月曾要求美国,“尽快将关押在关塔那摩的中国籍恐饰嫌疑分子遣返”回中国。<br/>【 时事点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副总统切尼的东欧之行,以及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在阿富汗的这番言论,将5 名“东突”分子送往阿尔巴尼亚、显然是华盛顿“精心烹制”的几道具代表性的“菜肴”。<br/>●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上期《 东方时事解读》 伊核部分的主要内容<br/>在我们具体点评这两则“短消息”之前,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五一黄金周”前最后一期《 东方时事解读》 伊核部分的主要内容。<br/>首先,在我们给出最后一期讨论纪要时,伊核报告还没有正式出炉。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预期,对华盛顿而言,这份报告的“最大功效”,将是伊核问题处理权的“再次返回”安理会,从而为获取“部分制裁”伊朗寻找机会,如果伊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拒绝停止沐缩会由活动的话;<br/>&nbsp;&nbsp;&nbsp; 其次,在当期的讨论中,东方评论员坚持认为,对“中欧俄”而言,这个“再次返回”,仍不过是整个伊核进程中的“一小段”而已。我们认为,在“这一小段”的时间内,“中欧俄”的主要目标、无疑将会集中在要求“美伊”之间“建立一个谈判的平台”; 同时,我们经过综合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是:“中欧俄”“如何去要求美伊搭建”、以及“搭建”一个什么样的“谈判平台”, 恐怕正是“伊核进程这一小段”的主要任务。<br/>●再提中欧俄的“五个准备工作”<br/>最后。时事评论员们还认为,就在那份国际原子能机构“奉命”准备了一个月之久的“报告”既将被提交、且伊核问题“处理权”将“再回”安理会之前,“各方”围绕“安理会的下一步工作”的“前期准备”、早就在分头开始了。<br/>在我们的讨论中,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中欧俄”部分,我们大致归纳了“五条”,它们分别是:<br/>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4 月份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显然,在我们看来,这次上合防长会议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上合”6 月峰会的“准备会议”,并提前“放风”了上合6 月峰会的“主要议题”,让“方方面面”提前知道在6 月的峰会中,上合组织、实际上就是“中俄”、将重点讨论组织内的“军事合作”和“成员扩招”的问题;<br/>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中俄”在决心加强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的同时,也当着“国际社会”的面(主要是针对欧盟、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将上合成员国的“军事合作”与“军事结盟”这两种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br/>在这个问题上,“中俄”双方都有明确地表态,尽管说法不同,但其意思就是一个,即: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侧重点在于反恐、与维护成员国政治稳定,无意“不追求”军事结盟、也无意针对第三方;<br/>●在欧盟内起着核心作用的德国、突然地做了两件事<br/>第三个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实际上是德国代表欧洲人做出的,即在欧盟内起着核心作用的德国、突然地做了两件事:首先,它先与美国的核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南亚对手、却也身兼上合观察员的印度、签定了一份转让核技术的协议。<br/>&nbsp;&nbsp;&nbsp;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非常清楚,欧洲的德国、之所以有如此举动,是既有扩大在南亚影响的动机,也有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防止“上合组织”成为一个“军事集团”、进而令俄罗斯可以借“上合组织”、去重新威胁欧洲安全的意思,还有防止美国拿着“美印核协议”、去吸引印度、从而达成将美国的东欧政策、中东政策、东亚政策、经印度为支点的“新南亚政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将欧亚大陆分割开来的企图心。<br/>●确保德国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合作项目早就开始了<br/>其次,德国人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赶在北约举行“非正式外长会议”之前、与俄罗斯签定了一大箩框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是即有军工类的商业合同、也有科技类技术合作,特别是、更有让一心想掐住世界油管的华盛顿非常不爽的“俄德”能源合作项目。<br/>事实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4 月26 日对俄罗斯的访问期间、与普京敲定了8 个大型投资项目,内容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航空和航天等领域。不仅如此,默克尔还公开表示,“德国今后仍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确保德国(准确地讲,是西欧)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合作项目早就开始了,这就是俄德间己经在建的那条从波罗的海海底穿过、从而绕过所有东欧国家(包括华盛顿下了血本的波兰、罗马尼亚、乌克兰)、甚至切尼正在访问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最终将延伸到英国的那条能源管道。<br/>第四个准备工作:则是北京在加紧落实穆沙拉夫2 月访华时宣称的“能源走廊”之战略构想、从而让国际社会强烈地感觉到:北京正在公开、且认真地打造着巴基斯坦这条将中东、中亚能源引入中国的“能源走廊”。<br/>第五个准备工作: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第五个准备工作, 实际上是整个准备工作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儿,这就是有风声说,印度准备驻军吉尔吉斯。显然,我们认为,这个消息一旦被彻底落实、那么,这无疑将成为“中俄印”新三角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寻求战略互信、战略合作的关键一步。<br/>我们知道、就在驻中亚美军被“中俄”联手赶得无处藏身之际,南亚的印度、却有意进驻与之“不搭边挨界”的吉尔吉斯、从而将印度这个上合观察员国的军事力量、公开地开进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境内,如果没有主导上合组织“中俄”的共同点头、是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边是印军“放风”进驻中亚、而另一边是“中俄”对这种敏感消息“不做任何评论”,这只能证明这一点,那就是,“中俄印”、特别是“中印”愿意尝试在区域内、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达成最为关键的“军事互信”; <br/>显然,在我们看来,“中俄印”的这种尝试,就为印巴借助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走向军事互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难想像,一旦“中俄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旦伊核危机在联合国处理伊核问题时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在6 月份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俄”就完全有能力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说,这将为将地处中伊之间、切实保陵“中俄欧”与伊朗间的地理联系的陆上通道、且在封闭美军占领下的阿富汗与外界联系等等方面、都居关键地位的巴基斯坦先行纳入上合组织内、扫除了一个障碍。<br/>●“五个准备工作”,无一不是在以确保能源“供与需”为主线、以“区域合作”为主题<br/>最后,我们想再强调一点的是,从上面的“五个准备工作”来看,“中欧俄”、甚至是上合组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的合作中、无一不是在以确保能源“供需”为主线、以“区域合作”为主题。<br/>●切尼对俄罗斯破口大骂的背后,正是冲着上述“五个准备工作”而展开“系列反击战”中的一环<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切尼5 月4 日在嘴巴里在对普京出言一逊的时候,手上可分明同时拿着“俄民主倒退”与“俄欺凌邻国”这两份“檄文”的。<br/>只是在我们简单回顾了上述内容、特别是重新罗列了“五项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切尼的将身形闪到俄罗斯边境、<br/>站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立陶宛的地面上,对俄罗斯破口大骂的背后,正是冲着上述“五个准备工作”而展开“系列反击战”中的一环<br/>●民主到底为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大家可谓是“有目共睹”<br/>只是俄罗斯的民主到底为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大家可谓是“有目共睹”,因此,对切尼手中的这份以“民主”为主题的“反击檄文”,我们实在是没有兴趣多说;其次,就是“俄欺凌邻国”的“骂词”了。<br/>●首先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这样一份“檄文”,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第一,在切尼的嘴巴中、俄罗斯是凭借什么去欺凌邻国的?其次,在切尼的嘴巴中、俄罗斯又在欺凌着哪些邻国?<br/>显然,切尼从嘴巴中吐出的、“俄正在把对能源的控制作为政治杠杆对某些国家施压”的“强烈愤慨”,既是在为元旦时“俄乌“斗” “气”中落败的乌克兰“打抱不平”、更是在为“同样依赖”俄罗斯能源供给的格鲁吉亚,想摆脱、却又着实摆脱不了俄罗斯影响的“痛堪不堪”、而“强出头”; <br/>●俄罗斯“欺负邻国”的重要手段<br/>不仅如此,在华盛顿的眼中、俄罗斯的“能源控制”、不仅仅在于控制对这些邻国的“能源供给”。更要命地是通过对某些邻国、特别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需借道俄罗斯能源管道网的事实、而进行的“管道控制”。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手段。正是切尼嘴巴中的、俄罗斯“欺负邻国”的重要手段。<br/>●“俄罗斯所施展的这些欺负手段”、已经从根本上冲击了华盛顿的“多年努力”<br/>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是否为乌克兰提供能源、或者俄罗斯是否欺负波罗的海小国、恐怕根本就不是华盛顿“强烈愤慨”的“源泉”。<br/>显然,真正激起切尼这番“怒骂”的关键、就在于“俄罗斯所施展的这些欺负手段”、己经从根本上冲击了华盛顿那种欲通过控制俄罗斯、中亚输往西欧、中国能源的流向、来离间“中欧俄”在中东问题、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的战略协调上的“多年努力”。<br/>这一点,从切尼5 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的访问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感受到。<br/>●切尼的中亚之行。既是一次“无望之旅”。也是一次“挑拨”之旅<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切尼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本质上具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它实际上是一次“无望之旅”;第二,它还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挑拨”之旅;<br/>众所周知,为减轻能源开发和输出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中亚各国一直都在寻求建立多方向能源输出通道。显然,切尼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正是想从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着手,抓住中亚国家的“共同心理”,利诱这些国家去继续追求能源输出的多样样,在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绕过俄罗斯”的目的的同时,顺便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里海能源、并将中亚国家“输往俄罗斯、中国的油气”彻底抽空的目的。<br/>●在“中俄”通过“上合”这个舞台提供的“综合性合作”面前,切尼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恐怕很难成功<br/>我们认为,在失去了乌兹别克斯坦后,我们注意到,切尼在访哈时、仍然在全力劝说该国将能源输往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从而绕过俄罗斯向欧洲等国供气。<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上合组织都愿意在“中俄”的主导下、准备落实区域内各种合作形式,特别保障各自经济发展的区域能源合作、保障各自政权稳定的区域军事合作的时候,显然就有点儿“不合时宜”了。<br/>非常清楚,与“中俄”通过“上合”这个舞台提供的能源合作、军事合作之“综合性合作”相比,仅仅凭借一个“绕开俄罗斯”的“远景" ,有着一有机会,就“喜欢”在中亚国家搞颜色革命之恶名的华盛顿,恐怕很难依靠切尼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就将哈萨克斯坦的能源“用嘴巴抽离”那个经俄罗斯管道向欧洲、经中哈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大方向”。<br/>至于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突然批评巴基斯坦“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并要求巴基斯坦审查“核走私案”的相关人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根本就是冲着中国的那条巴基斯坦“能源走廊”而去的。对此,明眼人是一看就知,其中包含的那股对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的气味,恐怕也不须我们多说。<br/>●中俄”外长在赴宴之前,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声称“决议案必须大改”<br/>然而,就在赖斯张罗着“请客”、准备在饭桌上、“就着”这些准备好的“饭菜”、索要“制裁决议”之前,“中俄”外长在赴宴之前,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声称,“决议案必须大改”,之后,才有可能通过。显然,华盛顿精心准备的这桌“饭菜”、不仅根本就没有让“中俄“开胃”、甚至还让“中俄”“倒胃”。<br/>●伊明必须停止浓缩铀活动与美国必顶与伊明进行对话“相挂钩”、己经如期地成了这一轮“六方角力”的焦点<br/>在我们看来,所谓“大改”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的意思、就是拿掉“一旦伊明拒不停止浓缩铀活动、就可以被片面解读为会全面制裁伊朗、或者为对伊朗动武打下伏笔”的文字,这与上次通过“主席声明”时的角力非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br/>在我们看来,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到伊明方面的公函之后、立刻出面,呼吁美伊直接对话的最新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估计得不错的话,伊明必须停止沐缩铀活动与美国必须与伊明进行对话“相挂钩”、已经如期地成了这一轮“六方角力”的焦点。<br/>●听懂了“大改”之意的伊明总统,立刻就恰到好处地发了一封信给布什<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听懂了“大改”之意的伊明总统,立刻就.洽到好处地发了一封信给布什,说信中有解决伊核问题的“新方案”。对此,首席评论员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发出“抹掉以色列”的强硬、到“主动写信给布什”的灵活,我们不难看出,伊朗总统、准确地讲、是伊朗政府,在这场与大国玩的“与狼共舞”的游戏中,始终清楚自己处于什么地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最终能得到的又是什么。<br/>●写信本身,不失为一高明手段<br/>因此,我们想说的是,不论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本身,都不失为一高明手段,起码“中俄”可以指着那封信说,不论伊朗是否已经提取了浓缩铀,“写信的人”的确有十分的诚意解决问题;而欧洲人也可以拿着这封信、“建议”华盛顿,不妨就以这封信“所代表”的“美伊可以对话”为基础,“再建”谈判模式。<br/></p><p>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6年05 月08 日星期一</p><p>六国外长今天讨论伊明核问题美俄事先通了电话<br/>【纽约消息】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五常任理事会外长、德国外长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索拉纳今天(8 日)将一道讨论伊明核问题,以便就如何应对伊朗铀浓缩活动达成共识。<br/>六国外长将在一个工作餐会上碰面。美国国务卿赖斯将主持会议。会议的焦点是如何应对伊明反复拒绝联合国要其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行为。<br/>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6 日透露,8 日的外长级会议将会讨论“阻止伊明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br/>目前安理会15个理事国正在讨论英法提交的决议案。决议案称伊朗的核开发计划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建议强制伊明停止铀浓缩活动,表示联合国可以援引《 联合国宪章》 第7 章处理伊朗核问题,此举为经济以及军事制裁伊明留下了余地。<br/>俄罗斯外交部副外长谢尔盖.基斯亚克6 日表示,美国与德国支持的这一决议案“需要作出大的修改”。<br/>在今夭的外长会议前,赖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了电话。外交官们称赖斯将会利用8 日的会晤打消中国与俄罗斯对美国的疑虑。<br/>【 时事点评】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6 日在形容这次“六方会谈”的讨论内容时,用的是这样一句话,既:将会讨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br/>●面对伊明的一再“挑衅”,华盛顿前后曾经摆出过“两张脸孔”<br/>然而,在我们看来,博尔顿先生显然是在“就事论事”。我们知道,自伊核危机掀起这一轮风波以来,面对伊朗在浓缩铀问题上的一再“挑衅”,华盛顿前后曾经摆出过“两张脸孔”:先是“默不做声”、现在则是“赤膊上阵”。<br/>●博尔顿嘴巴中的所谓“长期政策”、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br/>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华盛顿现在的“抛头露面”、“赤膊上阵”,还是先前的那种“默不做声”、任凭欧洲单独处理,其核心意图可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在处心积虑地“挖掘”出一项“阻止伊明获得核武能力的长期政策”来。<br/>不难看出,博尔顿嘴巴中的所谓“长期政策”、“六外长”的“今日议题”,说白了。就是华盛顿梦寐以求的那一纸“对伊全面制裁的决议书”。<br/>●赖斯将“索要”“制裁决议书”的场合搬到了饭桌、并提前精心准备了几道菜看<br/>我们注意到,六国外长将在一个工作餐会上碰面。这就是说,赖斯这次千脆将“索要”“制裁决议书”的场合搬到了饭桌上。不仅如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心“请客”的华盛顿、还出动各路人马、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为这次“饭局”陆续备好了几道“精心烹制”的菜肴。<br/>不过,有意思的是。从“赴宴者”所表现出的相关态度,足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么一点,那就是:“大多数赴宴者”对华盛顿的“精心准备”不仅“毫不领情”、反而在欣然赴宴之前、就已经开始“指指点点”、“颇有微辞”了。<br/>&nbsp;在我们继续关注这顿“工作餐会”之前,先来看通过几则相关“短消息”、大致地盘点一下华盛顿一周以来,“精心烹制”的那几道“菜肴”。<br/>切尼“大骂”俄罗斯挑起美俄“口水仗”<br/>【 外电消息】 美国副总统迪克? 切尼5月4 日在立陶宛向前苏联一些加盟国领导人发表讲话,指责俄罗斯利用能源优势欺凌邻国而且警告说俄罗斯的民主正在倒退。西方外交官称,这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高级官员首次对俄罗斯提出言辞如此激烈的批评。<br/>据英国《 每日电讯报》 报道,切尼目前正在对东欧三国进行为期六天的访问,立陶宛是他的第一站。<br/>切尼说:“在当今的俄罗斯,反对改革的人们正在伺机颜覆过去十年取得的成果。俄罗斯政府限制了人民的权利,这是不公正也是不恰当的。”<br/>美反恐特使批巴:巴政府在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br/>【 路透社消息】 在阿富汗访问的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6 日批评说,尽管巴方抓获了很多“基地”组织成员,但是巴政府在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已经成为藏匿恐饰分子的夭堂。<br/>美将五名维族囚犯送往阿尔巴尼亚定居<br/>【综合外电消息】美国己将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监狱的5 名中国维吾尔族男子。送往阿尔巴尼亚定居,而拒绝将他们遣返中国因为他们在中国“多半会遭受迫害”。<br/>美国国务院星期五说,阿尔巴尼亚接受这5 名穆斯林教徒(即回教徒)以难民身份在那里定居,这是意义重大的人道之举。美国国防部说,另有17 名中国维吾尔族人依旧关押在关塔那摩湾监狱,因为他们仍被视为“敌方战士”。<br/>在被送往阿国的5 个中国人当中,有两人一路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要求恢复自由身,因为美国政府己经确认他们并非敌方战士,联邦法官也判决他们继续被关押是违法的。不过,最高法院上月拒绝受理他们的诉求。两人的代表律师指责政府把他们的当事人送去阿国,是为了“避免在庭上对囚禁无辜人士作出交代”。<br/>中国外交部上月曾要求美国,“尽快将关押在关塔那摩的中国籍恐饰嫌疑分子遣返”回中国。<br/>【 时事点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副总统切尼的东欧之行,以及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在阿富汗的这番言论,将5 名“东突”分子送往阿尔巴尼亚、显然是华盛顿“精心烹制”的几道具代表性的“菜肴”。<br/>●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上期《 东方时事解读》 伊核部分的主要内容<br/>在我们具体点评这两则“短消息”之前,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五一黄金周”前最后一期《 东方时事解读》 伊核部分的主要内容。<br/>首先,在我们给出最后一期讨论纪要时,伊核报告还没有正式出炉。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预期,对华盛顿而言,这份报告的“最大功效”,将是伊核问题处理权的“再次返回”安理会,从而为获取“部分制裁”伊朗寻找机会,如果伊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拒绝停止沐缩会由活动的话;<br/>&nbsp;&nbsp;&nbsp; 其次,在当期的讨论中,东方评论员坚持认为,对“中欧俄”而言,这个“再次返回”,仍不过是整个伊核进程中的“一小段”而已。我们认为,在“这一小段”的时间内,“中欧俄”的主要目标、无疑将会集中在要求“美伊”之间“建立一个谈判的平台”; 同时,我们经过综合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是:“中欧俄”“如何去要求美伊搭建”、以及“搭建”一个什么样的“谈判平台”, 恐怕正是“伊核进程这一小段”的主要任务。<br/>●再提中欧俄的“五个准备工作”<br/>最后。时事评论员们还认为,就在那份国际原子能机构“奉命”准备了一个月之久的“报告”既将被提交、且伊核问题“处理权”将“再回”安理会之前,“各方”围绕“安理会的下一步工作”的“前期准备”、早就在分头开始了。<br/>在我们的讨论中,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中欧俄”部分,我们大致归纳了“五条”,它们分别是:<br/>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4 月份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显然,在我们看来,这次上合防长会议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上合”6 月峰会的“准备会议”,并提前“放风”了上合6 月峰会的“主要议题”,让“方方面面”提前知道在6 月的峰会中,上合组织、实际上就是“中俄”、将重点讨论组织内的“军事合作”和“成员扩招”的问题;<br/>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中俄”在决心加强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的同时,也当着“国际社会”的面(主要是针对欧盟、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将上合成员国的“军事合作”与“军事结盟”这两种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br/>在这个问题上,“中俄”双方都有明确地表态,尽管说法不同,但其意思就是一个,即: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侧重点在于反恐、与维护成员国政治稳定,无意“不追求”军事结盟、也无意针对第三方;<br/>●在欧盟内起着核心作用的德国、突然地做了两件事<br/>第三个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实际上是德国代表欧洲人做出的,即在欧盟内起着核心作用的德国、突然地做了两件事:首先,它先与美国的核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南亚对手、却也身兼上合观察员的印度、签定了一份转让核技术的协议。<br/>&nbsp;&nbsp;&nbsp;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非常清楚,欧洲的德国、之所以有如此举动,是既有扩大在南亚影响的动机,也有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防止“上合组织”成为一个“军事集团”、进而令俄罗斯可以借“上合组织”、去重新威胁欧洲安全的意思,还有防止美国拿着“美印核协议”、去吸引印度、从而达成将美国的东欧政策、中东政策、东亚政策、经印度为支点的“新南亚政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将欧亚大陆分割开来的企图心。<br/>●确保德国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合作项目早就开始了<br/>其次,德国人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赶在北约举行“非正式外长会议”之前、与俄罗斯签定了一大箩框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是即有军工类的商业合同、也有科技类技术合作,特别是、更有让一心想掐住世界油管的华盛顿非常不爽的“俄德”能源合作项目。<br/>事实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4 月26 日对俄罗斯的访问期间、与普京敲定了8 个大型投资项目,内容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航空和航天等领域。不仅如此,默克尔还公开表示,“德国今后仍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确保德国(准确地讲,是西欧)将优先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合作项目早就开始了,这就是俄德间己经在建的那条从波罗的海海底穿过、从而绕过所有东欧国家(包括华盛顿下了血本的波兰、罗马尼亚、乌克兰)、甚至切尼正在访问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最终将延伸到英国的那条能源管道。<br/>第四个准备工作:则是北京在加紧落实穆沙拉夫2 月访华时宣称的“能源走廊”之战略构想、从而让国际社会强烈地感觉到:北京正在公开、且认真地打造着巴基斯坦这条将中东、中亚能源引入中国的“能源走廊”。<br/>第五个准备工作: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第五个准备工作, 实际上是整个准备工作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儿,这就是有风声说,印度准备驻军吉尔吉斯。显然,我们认为,这个消息一旦被彻底落实、那么,这无疑将成为“中俄印”新三角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寻求战略互信、战略合作的关键一步。<br/>我们知道、就在驻中亚美军被“中俄”联手赶得无处藏身之际,南亚的印度、却有意进驻与之“不搭边挨界”的吉尔吉斯、从而将印度这个上合观察员国的军事力量、公开地开进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境内,如果没有主导上合组织“中俄”的共同点头、是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边是印军“放风”进驻中亚、而另一边是“中俄”对这种敏感消息“不做任何评论”,这只能证明这一点,那就是,“中俄印”、特别是“中印”愿意尝试在区域内、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达成最为关键的“军事互信”; <br/>显然,在我们看来,“中俄印”的这种尝试,就为印巴借助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走向军事互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难想像,一旦“中俄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旦伊核危机在联合国处理伊核问题时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在6 月份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俄”就完全有能力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说,这将为将地处中伊之间、切实保陵“中俄欧”与伊朗间的地理联系的陆上通道、且在封闭美军占领下的阿富汗与外界联系等等方面、都居关键地位的巴基斯坦先行纳入上合组织内、扫除了一个障碍。<br/>●“五个准备工作”,无一不是在以确保能源“供与需”为主线、以“区域合作”为主题<br/>最后,我们想再强调一点的是,从上面的“五个准备工作”来看,“中欧俄”、甚至是上合组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的合作中、无一不是在以确保能源“供需”为主线、以“区域合作”为主题。<br/>●切尼对俄罗斯破口大骂的背后,正是冲着上述“五个准备工作”而展开“系列反击战”中的一环<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切尼5 月4 日在嘴巴里在对普京出言一逊的时候,手上可分明同时拿着“俄民主倒退”与“俄欺凌邻国”这两份“檄文”的。<br/>只是在我们简单回顾了上述内容、特别是重新罗列了“五项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切尼的将身形闪到俄罗斯边境、<br/>站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立陶宛的地面上,对俄罗斯破口大骂的背后,正是冲着上述“五个准备工作”而展开“系列反击战”中的一环<br/>●民主到底为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大家可谓是“有目共睹”<br/>只是俄罗斯的民主到底为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大家可谓是“有目共睹”,因此,对切尼手中的这份以“民主”为主题的“反击檄文”,我们实在是没有兴趣多说;其次,就是“俄欺凌邻国”的“骂词”了。<br/>●首先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这样一份“檄文”,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第一,在切尼的嘴巴中、俄罗斯是凭借什么去欺凌邻国的?其次,在切尼的嘴巴中、俄罗斯又在欺凌着哪些邻国?<br/>显然,切尼从嘴巴中吐出的、“俄正在把对能源的控制作为政治杠杆对某些国家施压”的“强烈愤慨”,既是在为元旦时“俄乌“斗” “气”中落败的乌克兰“打抱不平”、更是在为“同样依赖”俄罗斯能源供给的格鲁吉亚,想摆脱、却又着实摆脱不了俄罗斯影响的“痛堪不堪”、而“强出头”; <br/>●俄罗斯“欺负邻国”的重要手段<br/>不仅如此,在华盛顿的眼中、俄罗斯的“能源控制”、不仅仅在于控制对这些邻国的“能源供给”。更要命地是通过对某些邻国、特别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需借道俄罗斯能源管道网的事实、而进行的“管道控制”。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手段。正是切尼嘴巴中的、俄罗斯“欺负邻国”的重要手段。<br/>●“俄罗斯所施展的这些欺负手段”、已经从根本上冲击了华盛顿的“多年努力”<br/>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是否为乌克兰提供能源、或者俄罗斯是否欺负波罗的海小国、恐怕根本就不是华盛顿“强烈愤慨”的“源泉”。<br/>显然,真正激起切尼这番“怒骂”的关键、就在于“俄罗斯所施展的这些欺负手段”、己经从根本上冲击了华盛顿那种欲通过控制俄罗斯、中亚输往西欧、中国能源的流向、来离间“中欧俄”在中东问题、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的战略协调上的“多年努力”。<br/>这一点,从切尼5 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的访问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感受到。<br/>●切尼的中亚之行。既是一次“无望之旅”。也是一次“挑拨”之旅<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切尼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本质上具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它实际上是一次“无望之旅”;第二,它还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挑拨”之旅;<br/>众所周知,为减轻能源开发和输出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中亚各国一直都在寻求建立多方向能源输出通道。显然,切尼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正是想从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着手,抓住中亚国家的“共同心理”,利诱这些国家去继续追求能源输出的多样样,在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绕过俄罗斯”的目的的同时,顺便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里海能源、并将中亚国家“输往俄罗斯、中国的油气”彻底抽空的目的。<br/>●在“中俄”通过“上合”这个舞台提供的“综合性合作”面前,切尼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恐怕很难成功<br/>我们认为,在失去了乌兹别克斯坦后,我们注意到,切尼在访哈时、仍然在全力劝说该国将能源输往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从而绕过俄罗斯向欧洲等国供气。<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上合组织都愿意在“中俄”的主导下、准备落实区域内各种合作形式,特别保障各自经济发展的区域能源合作、保障各自政权稳定的区域军事合作的时候,显然就有点儿“不合时宜”了。<br/>非常清楚,与“中俄”通过“上合”这个舞台提供的能源合作、军事合作之“综合性合作”相比,仅仅凭借一个“绕开俄罗斯”的“远景" ,有着一有机会,就“喜欢”在中亚国家搞颜色革命之恶名的华盛顿,恐怕很难依靠切尼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就将哈萨克斯坦的能源“用嘴巴抽离”那个经俄罗斯管道向欧洲、经中哈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大方向”。<br/>至于美反恐特使克伦普顿突然批评巴基斯坦“反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并要求巴基斯坦审查“核走私案”的相关人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根本就是冲着中国的那条巴基斯坦“能源走廊”而去的。对此,明眼人是一看就知,其中包含的那股对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的气味,恐怕也不须我们多说。<br/>●中俄”外长在赴宴之前,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声称“决议案必须大改”<br/>然而,就在赖斯张罗着“请客”、准备在饭桌上、“就着”这些准备好的“饭菜”、索要“制裁决议”之前,“中俄”外长在赴宴之前,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声称,“决议案必须大改”,之后,才有可能通过。显然,华盛顿精心准备的这桌“饭菜”、不仅根本就没有让“中俄“开胃”、甚至还让“中俄”“倒胃”。<br/>●伊明必须停止浓缩铀活动与美国必顶与伊明进行对话“相挂钩”、己经如期地成了这一轮“六方角力”的焦点<br/>在我们看来,所谓“大改”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的意思、就是拿掉“一旦伊明拒不停止浓缩铀活动、就可以被片面解读为会全面制裁伊朗、或者为对伊朗动武打下伏笔”的文字,这与上次通过“主席声明”时的角力非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br/>在我们看来,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到伊明方面的公函之后、立刻出面,呼吁美伊直接对话的最新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估计得不错的话,伊明必须停止沐缩铀活动与美国必须与伊明进行对话“相挂钩”、已经如期地成了这一轮“六方角力”的焦点。<br/>●听懂了“大改”之意的伊明总统,立刻就恰到好处地发了一封信给布什<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听懂了“大改”之意的伊明总统,立刻就.洽到好处地发了一封信给布什,说信中有解决伊核问题的“新方案”。对此,首席评论员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发出“抹掉以色列”的强硬、到“主动写信给布什”的灵活,我们不难看出,伊朗总统、准确地讲、是伊朗政府,在这场与大国玩的“与狼共舞”的游戏中,始终清楚自己处于什么地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最终能得到的又是什么。<br/>●写信本身,不失为一高明手段<br/>因此,我们想说的是,不论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本身,都不失为一高明手段,起码“中俄”可以指着那封信说,不论伊朗是否已经提取了浓缩铀,“写信的人”的确有十分的诚意解决问题;而欧洲人也可以拿着这封信、“建议”华盛顿,不妨就以这封信“所代表”的“美伊可以对话”为基础,“再建”谈判模式。<br/></p>
要看的就是这个啊,顶了。
&nbsp;&nbsp;&nbsp; 嚯嚯!顶一个!谢谢楼主
还真是精彩!
谢谢。[em02]
先顶在看!谢谢
这么好的贴子居然没人看,真是的,你们看贴的也别都顾自己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