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瑞典的骄傲——完备的航空工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3:38:20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瑞典的骄傲——完备的航空工业</strong></font></p><p>一、自力更生的主力机种</p><p>&nbsp;1、<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trong><font size="1">JAS.39“鹰狮”(Gripen)</font></strong></span></p><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概  况</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  <span lang="EN-US">JAS.39“鹰狮”是瑞典正在研制中的单座全天候全高度战斗/攻击/侦察机。用以在90年代取代Saab-37。 <br/>  198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了在1980~1982年进行“鹰狮”飞机方案研究及初步发展所需的经费。在同一年,由瑞典的萨伯-斯堪尼亚公司、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埃利克森公司和合资工厂公司(Forenade Fabriksverken)共同组成的瑞典航空航天工业集团――“鹰狮”战斗、攻击及侦察机(JAS)工业集团也从财政上对上述活动给予了支持。<br/>  1981年6月3日,JAS工业集团向瑞典国防物资局(FMV)提交了按JAS要求设计的具体方案。最初的方案采用萨伯公司的设计项目号码2105(后经少量修改成为Saab2110)。该机将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与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研制与生产的80千牛(8157公斤)级的F404J加力涡扇发动机。气动布局与“雷”式飞机相似,采用三角形机翼和全动前翼。机体的大约30%采用复合材料,可减轻重量25%,从而使正常起飞重量降低到约8000千克。这种飞机将可以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并且与“雷”式飞机一样能适应瑞典所特有的防卫飞行剖面。利用普通的道路作为起降跑道,维护保养工作要求简单,其再次起飞准备工作可以由战时应征人员承担。受经费的限制,“鹰狮”将按一机多用的原则设计,由于采用了可改变程序的数字式机载电子设备和使用通用微处理机的分布式计算机/微机系统,同一架飞机可以执行几种不同的任务。<br/>  瑞典国防物资局在将瑞典工业界提出的这一计划与其它国家的飞机进行对比论证后,建议采用萨伯公司的方案。1982年4月,JAS工业集团与瑞典国防物资局达成采购计划协议并于同年5月得到瑞典政府的批准。根据这项计划,在2000年前将研制及采购140架飞机,价值2.49亿瑞典克朗(1981年2月币值)。瑞典最终将需要340~350架这种飞机。瑞典议会于1982年6月4日批准了“鹰狮”方案,将其作为1982~1987年度五年防卫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1982年6月30日签订了首批30架“鹰狮”飞机的研制合同。1982年9月14日一架JA-37“雷”式飞机作为飞行试验台装备着准备用于“鹰狮”飞机的三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作了首次试飞。另一架“雷”式飞机将作为“鹰狮”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飞行试验平台使用。1982年11月,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宣布与英国航宇公司合作研制“鹰狮”飞机的复合材料机翼。按照协议,英国航宇公司将生产原型机和地面试验飞机所需的首批复合材料机翼,而萨伯公司将负责以后的批生产。此外,美国、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厂商负责供应某些子系统和部件。1983年春整个方案进入工程研制阶段。1984年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1988年12月9日第1架原型机首次试飞。其余4架原型机于1990~1991年相继试飞。1989年2月第1架原型机由于电传操纵软件的缺陷而坠毁。1990年10月瑞典空军签订采购第二批110架JAS.39的意向书。1992年首架生产型出厂,1993年3月4日首飞。该机于1993年6月8日开始交付使用,比预定的晚一年,主要是因为RM12发动机的研制拖了进度,1993年8月一架JAS.39失事。<br/>  1989年7月,批准开始双座型JAS-39B的研制工作。双座型的机身比单座的加长0.5米。计划1997年首飞,1998年开始交付。<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设计特点</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  总体布局和结构 近耦合鸭式布局,结构上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主翼为切角三角翼中单翼,带有前缘襟翼及前缘锯齿,机翼后缘有内外侧升降副翼;后掠式全动前翼装在发动机进气道上侧。无水平尾翼。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span lang="EN-US">45°和43°。<br/>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前收入机舱,可转向的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后收起,旋转90°后平放入机身下部。机轮和轮胎采用古德伊尔公司的产品;采用碳圆盘刹车及防滑装置。<br/>  动力装置 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和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研制的RM12(F404J)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推力80千牛(8157公斤)。采用楔形进气道,带有附面层隔板。燃油贮存在机身内的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内,具有燃油综合管理系统。<br/>  座舱 单座型,采用马丁-贝克公司的S10LS零-零弹射座椅。正常飞行时,座椅向后倾斜28°,使驾驶员可经受更大过载。采用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水滴状座舱盖及单片式曲面风挡玻璃。<br/>  系统 英国航宇公司研制的环控系统负责座舱的空调、增压和电子设备冷却;采用休斯-瑞特勒公司的热交换器,阿别克斯/道蒂公司的液压系统和森德斯特兰德公司的主发电系统(40千伏安,400赫,恒速恒频)。该发电系统由一体化驱动器-发电机、发电机控制装置及电流转换装置组成。机上装有利尔·西格勒公司的三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莫格公司的主飞行操纵面伺服作动筒和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前缘襟翼旋转式作动筒(“齿轮绞链”)。采用萨伯综合技术公司的飞机运动传感器及油门致动装置子系统以及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辅助和应急能源系统,这套能源系统由安装在齿轮箱上的涡轮、液压泵及交流发电机组成。在紧急情况下用发动机放气或辅助动力装置的空气驱动发电机涡轮,如果不能作到这一点,则自动选用预先贮存的氧气和甲醇作为能源。采用微型涡轮机TGA15辅助动力装置和DA15空气涡轮起动机。两套主液压系统及一套辅助液压系统采用阿别克斯公司的泵作为动力。<br/>  机载设备 包括:博福斯航空电子公司的AMR345甚高频/特高频-调幅/调频通信电台;霍尼韦尔公司的激光惯性导航系统;先进的EP17座舱电子显示系统,由一台休斯飞机公司的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及三台埃利克森公司的仪表显示器、一台费伦第公司的FD5040录像摄像机以及供备用的最少数量的常规仪表组成。先进的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向驾驶员提供视线内的重要情况。在通常情况下,位于驾驶员左侧的仪表显示器代替所有常规飞行仪表的作用,中间的显示器给出计算机绘制的飞机附近区域地图(包括陆地、湖泊、河流、道路、居民中心、以及对低空飞行的障碍物),在上面标注着战术信息。驾驶员左侧是多传感器显示器,给出来自雷达和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的信息。一台埃利克森公司的D80机载数字计算机是整个SDS80计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飞机的中心计算机、雷达、电子显示装置及其它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它可以在多种工作状态下使用并便于进行新的改进。由于采用先进的微电子电路技术,与“雷”式飞机相比,“鹰狮”飞机的计算机能力(计算速度和存贮能力)在硬件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是前者的5倍。“鹰狮”飞机上的埃利克森/费伦第公司的PS-05/A多工作模态脉冲多普勒目标搜索和截获系统,由装在飞机头部的雷达和装在吊舱里的前视红外设备组成。在执行空战任务时,该系统负责目标搜索,在远距离内跟踪数个目标,在近距离内广角快速扫瞄及锁定,以及导弹和机炮的火控。在执行攻击飞行任务时,该系统负责寻找海面及地面上的目标,绘制一般的高分辨率的地图,控制导弹和其它攻击武器的发射及规避障碍和导航。该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功能三倍于瑞典战斗机现有的雷达,而体积只有后者的大约60%。按照设计,它可以在所有高度上以及更远的距离内探测目标,并将改进对付敌人电子干扰的能力。该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海面监视的工作方式,是攻击和侦察飞行任务机载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红外前视外挂吊舱置于机翼前缘前方发动机右侧进气道下方,在执行夜间攻击和侦察任务时,在驾驶舱右侧电子显示器上给出目标的“热图像”。飞机内、外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br/>  武器 机身内装有27毫米“毛瑟”BK27机炮。机上有7个外挂点,其中每侧机翼各有两个翼下挂点,每一个翼梢有一个挂点,机身下有一个挂点。翼梢挂点可挂“响尾蛇”、“天空闪光”或其它先进的红外或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机翼下外挂点可以携带“萨伯”RBS15F或其它重型反舰导弹,电子-光学制导空-面导弹和炸弹或昼/夜侦察吊舱。<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技术数据</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外形尺寸<span lang="EN-US">(估计) <br/>  翼展         8.00米<br/>  机长         14.10米<br/>  机高         4.70米<br/>  机翼面积       25.10米<sup>2</sup> <br/>  主轮距        2.60米<br/>  前主轮距       5.30米<br/>重量及载荷(估计) <br/>  正常起飞重量     8000千克<br/>  空重         5080千克<br/>  机内载油量      2400千克<br/>性能数据 <br/>  最大飞行速度(海平面)    M1.2<br/>        (高空)     M2.0<br/>  起飞和降落场长       短于1000米<br/>  限制过载          +9g</span></span></p><p>(未完待续)</p><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瑞典的骄傲——完备的航空工业</strong></font></p><p>一、自力更生的主力机种</p><p>&nbsp;1、<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trong><font size="1">JAS.39“鹰狮”(Gripen)</font></strong></span></p><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概  况</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  <span lang="EN-US">JAS.39“鹰狮”是瑞典正在研制中的单座全天候全高度战斗/攻击/侦察机。用以在90年代取代Saab-37。 <br/>  198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了在1980~1982年进行“鹰狮”飞机方案研究及初步发展所需的经费。在同一年,由瑞典的萨伯-斯堪尼亚公司、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埃利克森公司和合资工厂公司(Forenade Fabriksverken)共同组成的瑞典航空航天工业集团――“鹰狮”战斗、攻击及侦察机(JAS)工业集团也从财政上对上述活动给予了支持。<br/>  1981年6月3日,JAS工业集团向瑞典国防物资局(FMV)提交了按JAS要求设计的具体方案。最初的方案采用萨伯公司的设计项目号码2105(后经少量修改成为Saab2110)。该机将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与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研制与生产的80千牛(8157公斤)级的F404J加力涡扇发动机。气动布局与“雷”式飞机相似,采用三角形机翼和全动前翼。机体的大约30%采用复合材料,可减轻重量25%,从而使正常起飞重量降低到约8000千克。这种飞机将可以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并且与“雷”式飞机一样能适应瑞典所特有的防卫飞行剖面。利用普通的道路作为起降跑道,维护保养工作要求简单,其再次起飞准备工作可以由战时应征人员承担。受经费的限制,“鹰狮”将按一机多用的原则设计,由于采用了可改变程序的数字式机载电子设备和使用通用微处理机的分布式计算机/微机系统,同一架飞机可以执行几种不同的任务。<br/>  瑞典国防物资局在将瑞典工业界提出的这一计划与其它国家的飞机进行对比论证后,建议采用萨伯公司的方案。1982年4月,JAS工业集团与瑞典国防物资局达成采购计划协议并于同年5月得到瑞典政府的批准。根据这项计划,在2000年前将研制及采购140架飞机,价值2.49亿瑞典克朗(1981年2月币值)。瑞典最终将需要340~350架这种飞机。瑞典议会于1982年6月4日批准了“鹰狮”方案,将其作为1982~1987年度五年防卫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1982年6月30日签订了首批30架“鹰狮”飞机的研制合同。1982年9月14日一架JA-37“雷”式飞机作为飞行试验台装备着准备用于“鹰狮”飞机的三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作了首次试飞。另一架“雷”式飞机将作为“鹰狮”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飞行试验平台使用。1982年11月,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宣布与英国航宇公司合作研制“鹰狮”飞机的复合材料机翼。按照协议,英国航宇公司将生产原型机和地面试验飞机所需的首批复合材料机翼,而萨伯公司将负责以后的批生产。此外,美国、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厂商负责供应某些子系统和部件。1983年春整个方案进入工程研制阶段。1984年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1988年12月9日第1架原型机首次试飞。其余4架原型机于1990~1991年相继试飞。1989年2月第1架原型机由于电传操纵软件的缺陷而坠毁。1990年10月瑞典空军签订采购第二批110架JAS.39的意向书。1992年首架生产型出厂,1993年3月4日首飞。该机于1993年6月8日开始交付使用,比预定的晚一年,主要是因为RM12发动机的研制拖了进度,1993年8月一架JAS.39失事。<br/>  1989年7月,批准开始双座型JAS-39B的研制工作。双座型的机身比单座的加长0.5米。计划1997年首飞,1998年开始交付。<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设计特点</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  总体布局和结构 近耦合鸭式布局,结构上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主翼为切角三角翼中单翼,带有前缘襟翼及前缘锯齿,机翼后缘有内外侧升降副翼;后掠式全动前翼装在发动机进气道上侧。无水平尾翼。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span lang="EN-US">45°和43°。<br/>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前收入机舱,可转向的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后收起,旋转90°后平放入机身下部。机轮和轮胎采用古德伊尔公司的产品;采用碳圆盘刹车及防滑装置。<br/>  动力装置 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和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研制的RM12(F404J)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推力80千牛(8157公斤)。采用楔形进气道,带有附面层隔板。燃油贮存在机身内的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内,具有燃油综合管理系统。<br/>  座舱 单座型,采用马丁-贝克公司的S10LS零-零弹射座椅。正常飞行时,座椅向后倾斜28°,使驾驶员可经受更大过载。采用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水滴状座舱盖及单片式曲面风挡玻璃。<br/>  系统 英国航宇公司研制的环控系统负责座舱的空调、增压和电子设备冷却;采用休斯-瑞特勒公司的热交换器,阿别克斯/道蒂公司的液压系统和森德斯特兰德公司的主发电系统(40千伏安,400赫,恒速恒频)。该发电系统由一体化驱动器-发电机、发电机控制装置及电流转换装置组成。机上装有利尔·西格勒公司的三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莫格公司的主飞行操纵面伺服作动筒和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前缘襟翼旋转式作动筒(“齿轮绞链”)。采用萨伯综合技术公司的飞机运动传感器及油门致动装置子系统以及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的辅助和应急能源系统,这套能源系统由安装在齿轮箱上的涡轮、液压泵及交流发电机组成。在紧急情况下用发动机放气或辅助动力装置的空气驱动发电机涡轮,如果不能作到这一点,则自动选用预先贮存的氧气和甲醇作为能源。采用微型涡轮机TGA15辅助动力装置和DA15空气涡轮起动机。两套主液压系统及一套辅助液压系统采用阿别克斯公司的泵作为动力。<br/>  机载设备 包括:博福斯航空电子公司的AMR345甚高频/特高频-调幅/调频通信电台;霍尼韦尔公司的激光惯性导航系统;先进的EP17座舱电子显示系统,由一台休斯飞机公司的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及三台埃利克森公司的仪表显示器、一台费伦第公司的FD5040录像摄像机以及供备用的最少数量的常规仪表组成。先进的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向驾驶员提供视线内的重要情况。在通常情况下,位于驾驶员左侧的仪表显示器代替所有常规飞行仪表的作用,中间的显示器给出计算机绘制的飞机附近区域地图(包括陆地、湖泊、河流、道路、居民中心、以及对低空飞行的障碍物),在上面标注着战术信息。驾驶员左侧是多传感器显示器,给出来自雷达和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的信息。一台埃利克森公司的D80机载数字计算机是整个SDS80计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飞机的中心计算机、雷达、电子显示装置及其它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它可以在多种工作状态下使用并便于进行新的改进。由于采用先进的微电子电路技术,与“雷”式飞机相比,“鹰狮”飞机的计算机能力(计算速度和存贮能力)在硬件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是前者的5倍。“鹰狮”飞机上的埃利克森/费伦第公司的PS-05/A多工作模态脉冲多普勒目标搜索和截获系统,由装在飞机头部的雷达和装在吊舱里的前视红外设备组成。在执行空战任务时,该系统负责目标搜索,在远距离内跟踪数个目标,在近距离内广角快速扫瞄及锁定,以及导弹和机炮的火控。在执行攻击飞行任务时,该系统负责寻找海面及地面上的目标,绘制一般的高分辨率的地图,控制导弹和其它攻击武器的发射及规避障碍和导航。该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功能三倍于瑞典战斗机现有的雷达,而体积只有后者的大约60%。按照设计,它可以在所有高度上以及更远的距离内探测目标,并将改进对付敌人电子干扰的能力。该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海面监视的工作方式,是攻击和侦察飞行任务机载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红外前视外挂吊舱置于机翼前缘前方发动机右侧进气道下方,在执行夜间攻击和侦察任务时,在驾驶舱右侧电子显示器上给出目标的“热图像”。飞机内、外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br/>  武器 机身内装有27毫米“毛瑟”BK27机炮。机上有7个外挂点,其中每侧机翼各有两个翼下挂点,每一个翼梢有一个挂点,机身下有一个挂点。翼梢挂点可挂“响尾蛇”、“天空闪光”或其它先进的红外或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机翼下外挂点可以携带“萨伯”RBS15F或其它重型反舰导弹,电子-光学制导空-面导弹和炸弹或昼/夜侦察吊舱。<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技术数据</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外形尺寸<span lang="EN-US">(估计) <br/>  翼展         8.00米<br/>  机长         14.10米<br/>  机高         4.70米<br/>  机翼面积       25.10米<sup>2</sup> <br/>  主轮距        2.60米<br/>  前主轮距       5.30米<br/>重量及载荷(估计) <br/>  正常起飞重量     8000千克<br/>  空重         5080千克<br/>  机内载油量      2400千克<br/>性能数据 <br/>  最大飞行速度(海平面)    M1.2<br/>        (高空)     M2.0<br/>  起飞和降落场长       短于1000米<br/>  限制过载          +9g</span></span></p><p>(未完待续)</p>
<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lang="EN-US"></span></span>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trong>Saab-35“龙”(Draken)</strong></span></p><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概  况</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  <span lang="EN-US">Saab-35是瑞典自行设计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根据1949年公布的设计要求,它是一种单座全天候截击机,能够在小型机场(包括公路跑道)上起落,并能以M1.4~M1.5的速度对轰炸机进行截击,也能携带相当数量的武器载荷完成对地攻击任务,另外还能执行照相任务。<br/>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研制初期,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决定采用无尾双三角翼气动布局,并制造了一架装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7.29千牛,合743公斤)的缩比模型机进行试飞,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双三角翼低速特性数据。1951年底开始Saab-35的具体设计,1953年8月正式签订合同,研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飞机各3架。1955年10月第一架原型机开始试飞。随后,第二和第三架原型机分别于1956年1月和6月首次试飞,并在试飞中达到设计速度M1.4。3架原型机均装从英国购买的“埃汶”200涡轮喷气发动机。从预生产型飞机开始</span></span><span style="COLOR: red;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改用瑞典航空发动机公司仿制改进的<span lang="EN-US">RM6B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span></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即“埃汶”200加装该公司自行设计的SFA26型加力燃烧室)。第一架预生产型飞机于1958年2月开始试飞。<br/>  随后,Saab-35投入批生产,截至1973年共为瑞典生产了589架。向丹麦出口51架,向芬兰出口12架。共计有以下几种型别:<br/>  J-35A(Saab-35) 第一种生产型。前62架装一台RM6B发动机,推力为49千牛(5000公斤),加力推力为63.9千牛(652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提高到M1.8。从第63架起,发动机改用改进的SFA66型加力燃烧室。无外挂的初始爬升率为197米/秒。机内载油2240升。配置Saab-S6B红外和雷达火控设备,两门30毫米“阿登”-55机炮和4枚Rb24(“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从1964年年中起大部被改装为J-35B和SK-35C。<br/>  J-35B(Saab-35B) A型的改进型。动力装置和性能与A型相同,但采用了改进的Saab-S7迎头拦截机炮瞄准具和火控系统、与STRIL-60地面防空指挥系统配合工作的电子设备。除空-空导弹和火箭外,也可挂4颗250千克炸弹。1959年11月开始试飞,1961年交付使用。停产后又被改装成J-35D。<br/>  SK-35C(Saab-35C) A型的双座教练型。前机身经设计修改,学员与教员串列安排,后座稍高于前座。无雷达。军械投射能力同A型。1959年12月试飞。<br/>  J-35D(Saab-35D) B型的改型。装一台RM6C发动机(改用SFA67型加力燃烧室),最大平飞速度稍大于M2。为此机身作了修改,加长了进气道。机内载油量增为2760升。军械与B型相同。采用了SaabFH5自动驾驶仪和利尔公司的自动飞行操纵系统。原型机于1960年12月试飞,1962年初投产,1964年初交付使用。<br/>  S-35E(Saab-35E) D型的战术侦察改型。机头增压舱内装有一台广角照相机和4台其它照相机,可进行180°低空摄影。另外还有3台长焦距照相机(一台在机头,两台在机炮舱内),可进行高空和远距离低空照相。照相舱的玻璃可防冰。机上配有瑞典制造的新型照相机取景装置和导航设备。1963年6月试飞,1965年底交付使用。1973年后,该型在机腹下可带一种新型照相侦察吊舱,重320千克。在高度100米、速度1167公里/小时条件下沿航向有120°立体视界。其中设备包括三台带红外校正镜头的70毫米同步照相机与一套10千伏安电子闪光系统,可用以进行夜间与低亮度条件下的侦察任务。<br/>  J-35F(Saab-35F) 从D型改进的截击型。装改进的SAAB-S7B迎头拦截火控系统,PS-01/A搜索、测距雷达,PN-594/A和AN-793/A导航系统。右翼下装一门30毫米“阿登”M/55机炮,可带瑞典仿制的Rb27(“苍鹰”)雷达制导和Rb28(“苍鹰”)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各两枚。1965年底共制造148架。<br/>  Saab-35XD 供出口的攻击/侦察型。外形与F型相同。攻击能力与航程有所提高,载油量增加30%,机翼结构加强,最大载弹量达4500千克(挂9颗500千克炸弹)。由于还用于侦察任务,机头可装E型用的设备。带9颗500千克炸弹时的起飞滑跑距离增至1210米。1968~1971年为丹麦生产了20架战斗轰炸型、20架侦察型和6架双座教练型。1973年末丹麦又订购5架双座教练型。侦察型带“红男爵”夜间侦察吊舱。<br/>  Saab-35XS 供出口的全天候截击型。芬兰在1970年定购12架,1973年交付完毕(由芬兰自己总装)。<br/>  J-35J(Saab-35J) 瑞典空军为使其66架J-35F在被JAS.39取代之前服役到90年代末期,对其进行了改进更新,在机翼内侧加装了2个挂架,并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及其他电子设备作了一系列改进和更新,改进后的飞机称J-35J。1991年已全部改装完毕。<p></p></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技术数据</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p></p></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外形尺寸<span lang="EN-US"><br/>  翼展             9.40米<br/>  机长             15.35米<br/>  机高             3.89米<br/>  机翼面积           49.2米2<br/>重量及载荷<br/>  空重             7450千克<br/>  起飞重量(无外挂,J-35D )   10220千克<br/>  最大起飞重量( J-35D)     15000千克<br/>  发动机推力( J-35D)(无加力)  56.8千牛(5796公斤)<br/>           (有加力)  78.5千牛(8000公斤)<br/>  载油量(机内,J-35F )     4000升<br/>     (外挂)         3500升<br/>性能数据<br/>  最大平飞速度(J-35D,开加力,高度11000米)   M2.0<br/>  实用升限           18300米<br/>  转场航程           3250公里</span></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lang="EN-US">(未完待续)</span></span></h1><h1></h1>
<h1><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3、Saab-37“雷”(Viggen)</span>&nbsp;</h1><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概  况</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Saab-37“雷”是瑞典在60年代自行研制的全天候多用途战斗机。它是瑞典空军第37武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第37系统包括:Saab-37及其动力装置、机载设备、军械、弹药及照相设备;地面维护设备,包括测试设备;训练设备,以及各种模拟器。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意了第37系统对瑞典空军基地配置与防空指挥系统的最佳适应性。 <br/>  Saab-37的主要用途是:低空超音速突防和对地攻击,截击,高、低空侦察和教练。它具有短距起落能力,可以使用长约500米的公路作为跑道。它是根据“一机多型”的多用途思想设计的,飞机本身被设计成一个“基本飞行平台”。然后按不同任务改成攻击、截击、侦察、教练等型别。<br/>  1959年瑞典空军提出研制新型短距起落战斗机,1961年正式通过了对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瑞典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在研究了100多种设计方案之后于1962年2月提出三角翼鸭式布局的最后设计方案。1962年4月,经瑞典航空部批准,成立了Saab-37研制组。决定共研制7架原型机,6架为AJ-37攻击型的原型机,最后一架为SK-37教练型的原型机,并于1967年2月至1970年7月期间陆续交付试飞。1968年提出AJ-37的首批生产型订货,第一架AJ-37生产型于1971年开始交付。其截击型JA-37从1968年开始设计,1973~1978年进行试验,1979年开始交付使用。1982年9月14日,为了执行JAS39“鹰狮”飞机的研制计划,一架JA-37“雷”飞机作为飞行试验台装备着准备用于“鹰狮”飞机的三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作了首次试飞。另一架“雷”飞机作为“鹰狮”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飞行试验平台使用。<br/>  Saab-37各型的情况如下:<br/>  AJ-37 单座全天候攻击型,也具有一定的截击能力,是最早的生产型,用于取代A-32A攻击机。装一台RM8A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1968年开始订货,于1971年中开始交付,共生产110架。<br/>  SK-37 串列式双座双重操纵教练型。去掉了AJ-37上的一些电子设备和前机身油箱,改装为后座舱。该型具有供教练员使用的双筒潜望镜。加高了垂尾。可携带AJ-37上的各种攻击武器。第一架于1972年6月开始交付。共生产18架。<br/>  JA-37 单座截击型,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1968年开始初步设计。1973年初用改装的Saab-32“矛”攻击机开始对该型的某些系统(包括雷达)进行飞行试验。1973年底将改装的4架AJ-37用于JA-37的发展计划,其中第一架用于操纵系统的试验,1974年6月首次试飞;第二架用于发动机试验,装RM8B,在1974年9月首次试飞;第三架于1974年11月首次试飞,与第四架分别用于电子试验与武器系统试验。飞机采用先进的红外和雷达等截获设备和一门30毫米机炮。动力装置改用一台推力125.4千牛(12790公斤)的RM8B发动机。与SK-37相似,加高了垂尾。并与英国航宇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由它提供技术援助,将“天空闪光”空-空导弹与“雷”的机体和雷达进行综合,在1977~1978年进行了试验。1974年9月首批订货30架,1978年5月订购第二批60架,随后1980年订购第三批59架。生产型于1977年11月试飞,1979年开始交付。共生产149架,1990年6月停产。<br/>  SF-37 单座全天候武装侦察型,用以取代S-35E“龙”。SF-37通常用于陆上侦察,机头经过改装后带有供远距和近距、昼间和夜间、低空和高空照相侦察用的普通和红外照相设备及照明设备,可以实施全天候侦察。机上还带有空-空导弹。动力装置同AJ-37。1973年初签订生产合同,1973年5月首次试飞,1977年4月开始交付。共生产26架。<br/>  SH-37 单座全天候海上侦察型,用以取代S-32C,主要用于观察、记录和报告瑞典领土附近领海的活动,也可执行攻击任务。设备基本上同SF-37,但带有一台夜间远距照相机、一部机头监视雷达和一台拍摄雷达显示照片的照相机。1973年初签订生产合同,1973年12月首次试飞,1975年6月开始交付。共生产26架。<br/>  Saab-37X 建议的出口型,基本上类似JA-37。<br/>  1964年瑞典国会正式批准Saab-37计划时,计划的总费用为15亿美元,共生产800多架飞机,包括研制费在内的单价为190万美元。至1972年AJ-37和SK-37交付使用为止,两种型别共花了4.35亿美元,为研制JA-37、SF-37和SH-37又投资1.5亿美元研制费。60年代末70年代初,瑞典空军订购了175架飞机,包括AJ-37、SF/SH-37与SK-37各型,1973年12月宣布要以原预算费用多生产5架AJ-37。<br/>  Saab-37各型共生产329架,1990年6月停产。<br/>  在Saab-37的研制中,瑞典从国外购置和专利仿制了一些分系统,其中主要的有: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JT8D涡扇发动机,由瑞典进行了改进设计,加装加力燃烧室,给予瑞典编号RM8;美国加雷特公司航空研究分公司的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美国辛格公司基尔福特分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JA-37用);美国航空仪表实验室的战术仪表着陆系统;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雷达高度表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英国史密斯仪表公司的各种座舱显示装置和飞行仪表;美国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自动试验和检测设备。<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设计特点</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  气动布局 <span lang="EN-US">Saab-37的设计要求中,突出强调飞机应具有在500米之内的短距起落能力,能利用瑞典的公路跑道。通过大量风洞试验之后,决定采用三角翼短间距鸭式布局。把前翼置于主翼前上方较近处。大迎角时,前翼面涡流被主翼面涡流吸过去,汇成一股更强的涡流,既可提高总升力,又可避免前翼面过早失速。同时,这种涡流作用于垂尾,给出良好的横侧稳定性。此外,跨音速时前翼面使压力中心后移较少;超音速时压力中心后移后,前翼面可产生正升力来补偿升力的损失。由于采用了鸭式布局,Saab-37的翼载较大而展弦比较小,低空飞行时的稳定性较好。飞机主翼前缘有三种后掠角,内侧为45°,中间稍小于60°,外侧稍大于60°。前翼为简单三角翼,前缘后掠角58°。主翼下反。前翼原有上反角,后因带导弹时稳定性不好,生产时改为无上反角。主翼前缘有锯齿,后缘有两段式液压作动升降副翼,可差动偏转或同向偏转。前翼有后缘襟翼。<br/>  结构 机体拉起时使用过载8g。在结构中大量采用胶接蜂窝壁板。机翼为下单翼多梁式结构。与机身纵轴垂直的主梁(在翼根弦40%处)和后梁组成承扭盒,并用作整体油箱。斜前翼梁与主梁之间为主起落架轮舱。除前缘外,上、下翼面,起落架舱门和升降副翼均采用胶接蜂窝壁板。前翼也采用了多梁结构,前梁是斜的,主梁和后梁垂直于机身轴线。后缘襟翼为胶接蜂窝结构。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采用轻金属锻造和耐热塑料胶接工艺,只在局部部位(如发动机防火壁等)采用钛合金。有4块金属胶接蜂窝结构的减速板,腹下两块,两侧各一块。中机身某些部位也采用蜂窝壁板。机头罩上有开合手柄,顺导轨前推可打开以便维护雷达设备。只有垂尾。其安定面为多梁式结构。方向舵为蜂窝壁板结构。垂尾可以向左折叠以降低机高。<br/>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点式。设计最大下沉速度为5米/秒。前起落架为可操纵转向的共轴双轮式,向前收起。主起落架为前后串列的双轮式,向内收入主翼根部与机身,收上时减震支柱缩短。前轮尺寸45.72×13.97厘米,胎压10.7×105帕(10.9公斤/厘米<sup>2</sup>)主轮尺寸66.04×16.76厘米,胎压14.8×105帕(15.1公斤/厘米<sup>2</sup>)。采用古德伊尔公司的轮胎和刹车装置,采用邓禄普公司的防滑系统。<br/>  </span></span><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COLOR: red; FONT-FAMILY: 黑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动力装置</span></b><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 一台具有瑞典研制的加力燃烧室和反推力装置的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的<span lang="EN-US">RM8B(普拉特·惠特尼公司JT8D-22发动机的超音速改型)发动机,推力72.1千牛(7352公斤),加力推力125千牛(12746公斤)。液压作动的反推力门当前起落架接触跑道时自动开启,喷气流通过引射器管壁上的三个环状开缝折向前方。在亚音速飞行中,该引射器通常打开以便减少机身底阻;在超音速飞行中,将进气口关闭把引射器作为超音速喷管使用。每侧机翼里各有一个油箱,发动机上方有一个鞍形油箱,机身两侧各有一个油箱,座舱后有一个油箱。电泵不断将燃油从外围油箱抽出并注满位于机身内的供油油箱,然后输给发动机。压力加油嘴设在右机翼下方。可弹射抛放的副油箱悬挂在机身下中心线挂架上。<br/>  座舱 单座。利用发动机放气作动力,通过德拉尼·盖雷公司的热交换器、涡轮冷却机和水分离器实现座舱增压、取暖和空调。采用后部绞接的座舱盖和抗鸟撞风挡,全可调火箭助推零-零弹射座椅。<br/>  系统 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207×105帕(211公斤/厘米<sup>2</sup>),各自有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具有自举油箱和应急时使用的电动备用泵。三相交流电源系统采用威斯汀豪斯公司的75千伏安液冷无电刷发电机,供给210/115伏400赫交流电,同时通过整流器和镍镉电池提供28伏直流电。还设有一台6千伏安涡轮发电机作应急备用电源,当电力供应发生故障时,该涡轮发电机能自动伸入气流中开始工作。地面电源插头设在机身左侧。采用格拉威纳公司的防火系统。采用数字式自动飞行操纵系统。  电子和飞行设备 所有设备分别装于50个“黑盒子”内,重约600千克。各种机载设备包括:自动速度控制系统,史密斯电子公司的平视显示器,博福斯航空电子公司的飞行姿态参考系统、电台和战斗机数据链设备,辛格公司基尔福特分公司的SKC-2037数字式中央计算机,加雷特公司的LD-5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辛格公司基尔福特分公司的KT-70L惯性测量设备,霍尼韦尔/萨伯-斯堪尼亚公司的SA07数字式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霍尼韦尔公司的雷达高度表,德卡公司的多普勒导航设备,SATT雷达警告系统,埃利克森公司的雷达显示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战术仪表着陆系统,微波扫瞄波束着陆引导系统。大部分航空电子设备与中央数字计算机联接,可在地面上及飞行中对这些系统自动进行检测和监视。机身下中心线上的冲压式进气道供电子设备舱冷却之用。<br/>  武器和作战设备 装一门30毫米“奥利康”机炮和先进的瞄准具,炮弹初速1050米/秒,射速1350发/分,每发炮弹重0.36千克。机身下有3个外挂点,机翼下有4个外挂点。外挂武器可以包括两枚英国航宇公司的“天空闪光”(瑞典代号为Rb71)和6枚AIM-9L“响尾蛇”(Rb74)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在4个吊舱内可携带24枚135毫米火箭弹。目标搜索与截获系统主要是一部L.M.埃利克森公司的UAP-1023X波段脉冲多普勒远距雷达,具有较高的抗地物散射干扰和反电子对抗能力。<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技术数据</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p></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外形尺寸<span lang="EN-US"> <br/>  翼展                     10.60米<br/>  机长(包括空速管)               16.40米<br/>  机高                     5.90米<br/>  机翼面积                   46.00米<sup>2</sup><br/>  机翼展弦比                  2.45<br/>  前翼翼展                   5.45米<br/>  前翼面积(外露面积)              6.20米<sup>2</sup> <br/>  主轮距                    4.76米<br/>  前主轮距                   5.69米<br/>重量及载荷(估计) <br/>  正常起飞重量(无外挂)             15000千克<br/>        (带正常武器载荷)         17000千克<br/>  空重                     10000千克<br/>性能数据 <br/>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 11000米)          &gt;M2<br/>        (高度 100米)           M1.2<br/>  实用升限                   18500米<br/>  作战半径(高-低-高,带外挂)         &gt;1000公里<br/>      (低-低-低,带外挂)         &gt;500公里<br/>  爬升时间(从松开刹车至高度 10000米,开加力)  &lt;1分40秒<br/>  进场速度                   约220公里/小时<br/>  起飞滑跑距离                 400米<br/>  着陆滑跑距离                 500米<br/>  限制过载                   +8g</span></span><br/></p>
<p>二、自力更生的基础——完备的航空工业</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1、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span></b><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br/>  <b>Volvo Flygmotor AB<p></p></b></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span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  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建立于<span lang="EN-US">1930年。早期曾制造过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活塞式发动机供本国飞机使用。1970年后,成为瑞典的最大工业集团――沃尔伏工业集团的一家独立的子公司,总部设在瑞典特罗尔里坦。<br/>经营范围: 70年代中期以来,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产品不再限于军用范围,也包括民用航空发动机和航天产品的合作生产。在军用涡喷和涡扇发动机方面,擅长于引进主发动机,然后配上自动研制的加力燃烧室,以满足本国战斗机的需要。过去曾研制和生产过RM6和RM8。目前正在生产中的有用于Saab39“鹰狮”战斗机的RM12。此外,该公司曾与美国加雷特公司合作研制过TFE1042,该发动机后来成为台湾IDF战斗机的动力装置。在民用发动机方面参与CF6-80、TFE731-5、TPE331-4/5、JT8D-200、PW2000、V2500和泰等发动机的合作生产。<br/>  试验能力:主要用于涡轮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工作。有一座地下储气罐驱动的可相当长时间工作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由地下洞穴构成的储气室容量为130吨空气,最高压力为1216kPa。此外,还拥有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等部件试验器和各种风洞。<br/>  从业人员:4200人(1994年)<br/>  销 售 额:34亿瑞典克朗(1994年)<br/>  通 讯 处:S-461 81 Trollh&auml;ttan, Sweden<br/>  电  话:46-(0)520-94000<br/>  电  传:42040 VOLFAS<br/>  传  真:46-(0)520-34010<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p>&nbsp;</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000066;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ont-kerning: 1.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0 21:04:25编辑过]
<p>瑞典不仅是航空</p><p>电子、通信、船舶、汽车等工业都很棒</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0 21:10:13编辑过]
2、萨伯军用飞机公司<br/>  SAAB AB, Saab Military Aircraft<br/>  通讯地址 林彻平(S-581 88 Link&ouml;ping, Sweden)<br/>    电话: (46 13) 1800 00 电传: 50040 Saablg s 传真: (46 13) 181802<br/>  负 责 人 阿林德(Hans Ahlinder),总经理<br/>  概 况 萨伯公司研制生产军用飞机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39年,萨伯公司向德国容克公司购买JU86/K-13轻型轰炸机的生产专利,开始为瑞典空军生产该机(瑞典命名为B3轰炸机)。从1940年开始,萨伯公司开始研制以Saab命名的一系列军用飞机,它们是:Saab17单发轰炸/侦察机(1945年首飞)、Saab18双发轰炸/侦察机、Saab91教练机、Saab21R喷气战斗机(1947年首飞)、Saab29变后掠战斗攻击机(1948年首飞)、Saab32“矛”超音速战斗机/攻击机(1952年首飞)、Saab35“龙”无尾双三角翼高超音速全天候战斗机(1955年首飞)、Saab105多用途教练/攻击机、Saab37“雷”鸭式布局多用途战斗机(1967年首飞)和目 前正在生产中的JAS39“鹰狮”轻型多用途战斗机(1988年首飞)。Saab系列战斗机以其独有的技术特色和多方面的创新,在世界战斗机研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Saab29是欧洲第一种采用后掠机翼的战斗机,该机产量达661架;Saab32“矛”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斗机;Saab35“龙”首创了新颖的无尾翼双三角翼布局,而且能在公路上起落;Saab37“雷”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鸭式布局的先进战斗机,并能在500米内起落。Saab系列战斗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高、起降距离短、布局新颖等鲜明特点,特别是Saab35“龙”和Saab37“雷”两种战斗机的性能水平与同期的美国、前苏联战斗机不相上下。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瑞典经济停滞不前,政府对军机研制的财政支持不足,加上现代战斗机技术日趋复杂、成本大大提 高、瑞典军方订购量有限、军机出口受到瑞典中立国国策和飞机独特的“瑞典特色”等的限制,使萨伯公司研制Saab37“雷”的后继机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研制周期也大大拉长。但萨伯军用飞机公司研制生产先进战斗机的步伐还将继续下去。<br/>  经营范围 该公司主要从事军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也承担一些军用飞机的改装和翻修业务。JAS39“鹰狮”是萨伯军用飞机公司目前的主要生产项目。JAS39是Saab37“雷”的后继机,但其重量只为“雷”的一半左右,单价约为2300万美元,其性能不仅要求全面超过“雷”,而且要求优于美国的F-16战斗机。该机仍沿用“雷”的鸭式布局,机翼和机身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结构,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等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并可外挂美国最先进的AIM-120 AMRAAM空空导弹。JAS39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可执行战斗、攻击和侦察任务。<br/>  JAS39的设计方案是1980年完成的,1982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实施,1986年2月全尺寸模型展出,1988年12月首架原型机试飞。JAS39现有39A(原型单座机)、39B(双座机)等型别。瑞典空军于1982和1992年分两批共订购了140架JAS39(包括14架双座型机),并于1993年开始交付。按计划1993~1996年交付首批共30架飞机,1996~2002年交付第二批110架飞机。JAS39已从1995年起开始在瑞典空军正式服役。1997年公司获得64架飞机的订单。截至1997年年底,公司共有204架飞机的订单,其中24架为双座。JAS39作为90年代新型战斗机,其技术特色也吸引了不少国家的空军。萨伯军用飞机公司正努力开拓该机的出口市场。1995年9月,匈牙利政府已同萨伯军用飞机公司签署理解备忘录,表示将为匈空军采购约30架JAS39战斗机。1995年6月举行的巴黎航展上,萨伯军用飞机公司与英国宇航公司宣布,双方将组成风险共担伙伴,共同承担JAS39制造、国际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等业务,此举将有利于JAS39打入国际战斗机市场。目前与JAS39相竞争的主要是美国的F-16和俄罗斯的米格-29。有英国的帮助,该 机很可能取得出口方面的成功。除JAS39的生产制造外,萨伯军用飞机公司还保留了Saab37“雷”的JA37改型的生产能力,并承担为瑞典空军维修和改装Saab35和Saab37的任务,这两种战斗机是目前瑞典空军的主力机种。此外,该公司还承担了为瑞典空军改装115架Saab105多用途飞机的任务,Saab105可作为教练、攻击、巡逻、侦察和联络机使用,改装项目主要是换装美国的FJ44喷气发动机。1996年,公司将完成并交付首批共9架Saab105的改装机,到1998年全部改装工作将完成并交付使用。<br/>  组织机构 萨伯军用飞机公司是萨伯公司(SAAB AB)的直属分公司,公司的总部设在林彻平,制造工厂设在林彻平、马尔默和延彻平等三地。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有总经理部,下设制造工程部、研究发展部、市场与销售部、试飞中心、质量管理部等部门。公司管理层设有计划管理、JAS39项目管理、成品采购、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公司在瑞 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以及美国、英国等地设有销售公司,负责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br/>  为研制生产JAS39战斗机,瑞典国内组成了由四家公司合资的JAS工业公司(Industry Group JAS AB),由萨伯军用飞机公司、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Ericsson Microwave Systems AB)、沃尔伏航空公司(Volvo Aero Corporation)和FFV航空技术公司(FFV Aerotech AB)组成,四家公司分别占65%、16%、15%和4%的股份。JAS工业公司总部就设在萨伯军用飞机公司。萨伯军用飞机公司作为JAS39飞机的主承包商,承担飞机机体、系统和零部件的研制生产、总装、试飞和交付,并负责国际市场的开发。<br/>  规模能力 萨伯军用飞机公司是瑞典最大的航空工业企业之一,1997年有雇员3879人。1995年萨伯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销售分别占萨伯公司总销售额的26%和44%。随着JAS39开始进入大批量交付期,预计在90年代后几年,萨伯军用飞机公司的年销售额将维持较高的水平。1997年,公司共交付JAS39战斗机20架,比1996年多交付6架,共向瑞典空军 交付48架。1996年,萨伯军用飞机公司已具备年产20~30架JAS39战斗机的生产能力,如该机能打开国际市场,年生产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br/>  萨伯军用飞机公司早在1954年研制Saab35“龙”战斗机起,已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飞机设计,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方面有很高水平。该公司在战斗机总体设计技术、机翼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系统综合技术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br/>  从1937年至1995年,萨伯军用飞机公司已制造各种军用飞机近4000架,其中一半以上为喷气飞机。在瑞典政府和军方的支持下,萨伯军用飞机公司通过研制一系列Saab军用飞机,确定了自己在世界军用飞机(特别是战斗机)研制生产方面的地位,并在技术上独树一帜。随着JAS39进入稳定的生产交付期,以及可望打开国际市场,该公司将在稳定中逐步发展。<br/>(未完待续)
<p>  3、博福斯导弹公司<br/>  Bofors Missiles AB<br/>  通讯地址 卡尔斯库加(S-690 80 Karlskoga, Sweden)<br/>    电话: (46 586) 81000 电传: 73210 传真: (46 586) 58145<br/>  网络地址 <a href="http://www.bofors.se">http://www.bofors.se</a><br/>  负 责 人 安德森(Ingemar Andersson),总经理<br/>  概 况 博福斯导弹公司是瑞典著名的博福斯公司(Bofors AB)的一家分公司。博福斯公司是瑞典最大的军械制造公司,1996年有雇员4640人,年销售额38.7亿瑞典克朗。该公司拥有导弹、炸药、钢铁、机械、通信、电子等多个分公司。<br/>  博福斯导弹公司目前生产多种导弹产品。其中有RBS70和RBS90短程地空导弹、RBS56反坦克导弹。其中RBS90是激光制导导弹,还有海军型。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制BAMSE中距地对空导弹,该弹预计于2000年正式投产。博福斯导弹公司还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航宇公司(DASA)研制了一种火箭助推空中发射防区外子母弹武器系统,该系统名为“目标自适子母弹系统”。它是一种先进的机载航空武器系统。</p><p>  4、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br/>  Ericsson Microwave Systems AB<br/>  通讯地址 默恩达尔(Bergfotsgatan 2, A-431 84 Molndal, Sweden)<br/>    电话: (46 31) 747 1260 电传: 20905 ERICEWS 传真: (46 31) 747 2575<br/>  电子邮件 <a href="mailto:emwbhm@emw.ericsson.se">emwbhm@emw.ericsson.se</a><br/>  负 责 人 卡克(Jan-Ake Kark),总裁<br/>  概 况 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原名爱立信雷达电子公司(Ericsson Radar Electroncs AB)。该公司从事雷达研制始于1942年。1983年,瑞典著名的爱立信(Ericsson)公司将其防务和航空电子设备分部、军用通信设备分部与刚兼并的SRA通信设备公司合并,组建了爱立信无线电设备公司(Ericsson Radio Systems AB),负责雷达、军用通信电子设备、计算机等军用和民用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1988年,爱立信公司又将其防务产品和民用产品研制生产分开,进而组建了爱立信雷达电子公司,专门从事防务产品的研制与生产。<br/>  1995年1月,爱立信公司为了推动军转民业务,使防务系统研制生产能力更易用于研制生产民品,决定埃克森雷达电子公司更名为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并确定了防务电子产品和微波通信产品为新命名公司的两大业务领域。<br/>  在过去的50多年中,该公司为瑞典的空、海、陆军研制了大批防务电子产品,包括为Saab37“雷”研制PS-46/A全相参数脉冲多普勒雷达和电子对抗、敌我识别系统;用于Saab35“龙”和Saab37“雷”的机载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座舱仪表设备,RBS70导弹的制导雷达。同时也研制生产过民用飞机使用的SLR侧视雷达等民用航空电子产品。<br/>  经营范围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机载、陆基和舰载雷达系统、各类显示设备、电子对抗设备和通信设备,以及民用的数字式微波无线电网络系统和雷达信标等。<br/>  在航空产品方面,该公司主要研制生产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载火控雷达、机载计算机系统、导弹电子系统、机载电子显示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各种机载吊舱设备、激光测距设备等。多年来,瑞典空军使用的各类军用飞机的机载雷达和座舱显示设备一直是由该公司研制生产的。<br/>  在JAS39“鹰狮”战斗机研制中,该公司负责研制生产PS-05/A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EP-17座舱电子显示系统、SPS80标准计算机系统、电子战系统和电视记录设备等主要机载设备。其研制份额占整个JAS39计划的16%,是除机体制造商——萨伯军用飞机公司外最大的承包制造商。这些机载系统和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该公司还开始制造自行研制的ERIEYE机载相控阵雷达预警系统,装在由Saab340运输机改装的小型空中预警机Saab340 AEW&amp;C上。这种高性能的相控阵雷达设备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br/>  该公司在卫星通信系统、陆基导弹制导系统、C3I雷达系统、舰载雷达系统、防空雷达系统、车辆显示仪表系统、移动通信设备、微波网络设备等方面都有很高水平。其产品除供本国使用外,也大量出口。<br/>  组织机构 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是爱立信公司(Ericsson AB)全股控制的子公司。爱立信公司是当今世界电信制造业的主要公司之一,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1994年有雇员7.5万人,其产品已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下设5个分部和一个生产基地。公司总部设在默恩达尔市(Molndal),该市还有机载雷达分部、地面系统分部和微波通信分部等三个分部。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肯斯达(Kista)设有机载电子分部、防务通信分部等两个分部。公司在布罗斯市(Boras)设有公司的生产基地。<br/>  在公司的5个分部中,与航空产品有关的主要是机载雷达分部(制造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载计算机系统和导弹电子系统)和机载电子分部(制造机载显示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吊舱设备等)。<br/>  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是瑞典为研制JAS39战斗机组成的JAS工业集团的四家成员公司之一,在该项目中占16%的份额。1992年,该公司与瑞典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合股组建了萨伯-爱立信空间公司(Saab Ericsson Space AB),公司位于哥德堡市,从事航天通信设备的研制生产。<br/>  规模能力 该公司是瑞典最大的航空及防务电子系统研制生产商。1996年有雇员4000人;1996年的总销售额5.85亿瑞典克朗。公司雇员的大多数从事防务产品的生产和研制。产品销售额中防务产品所占比例很大。<br/>  该公司在世界国防工业销售额100强企业中,1997年列第61位。</p><p>  5、萨伯动力公司<br/>  Saab Dynamics AB<br/>  通讯地址 林彻平(SE-581 88 Link&ouml;ping, Sweden)<br/>    电话: (46 13) 186000 传真: (46 13) 186006<br/>  负 责 人 安德森(Anders A Andersson),总裁<br/>  概 况 萨伯动力公司是1994年底由萨伯导弹公司(Saab Missiles AB)和萨伯仪表公司(Saab Instruments AB)合并组建的,该公司由瑞典私营的萨伯公司100%控股。公司分设在林彻平、简哥平和哥德堡三地,前者是导弹部分所在地,后两者是仪表部分所在地。<br/>  萨伯动力公司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组织结构多次变更。其前身是萨伯公司(Saab)生产导弹的部分及简哥平飞机工厂。1983年成立萨伯-斯堪尼亚联合技术公司(Saab-Scania Combitech)时,这两部分曾被并入该公司。1993年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对组织机构进行大调整,将所有防务产品的研制生产独立出来,又分别成立了萨伯导弹公司(Saab Missiles AB)和萨伯仪表公司(Saab Instruments AB),划入萨伯防务集团(Saab Defense)。但仅过一年,在1994年底两家公司又合并成为现在的萨伯动力公司,合并的原因是两公司在1994年都出现了销售额的滑坡。1995年2月,萨伯-斯堪尼亚公司解体后,萨伯动力公司成为萨伯公司(SAAB AB)全股控制的7家产品公司之一。<br/>  萨伯动力公司的业务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可用于空军、海军和陆军使用的各种导弹、制导系统、光学瞄准仪表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监视设备。产品主要提供瑞典三军,同时也争取出口。<br/>  在导弹产品方面,该公司生产红外、电视、雷达和激光制导的机载、舰载和陆基导弹。其主要产品有:1964~1970年引进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生产专利制造了雷达制导的RB27、红外制导的RB28两种空空导弹,装备Saab35“龙”;1967~1970年研制生产雷达制导的RB08A反舰导 弹(舰载);1973~1978年研制生产了RB05A空地导弹,1974~1977年研制生产了RB04E空舰导弹,80年代专利生产了英国宇航公司的“天空闪光”空空导弹(瑞典命名为RB71),这三种导弹均装备Saab37“雷”战斗机。目前,公司的导弹产品主要是RBS15系列反舰导弹,从1984年开始交付,有舰载、陆基和空舰等型别,瑞典、芬兰海军已装备了该弹。RBS15的空舰型已装备了“雷”战斗机。1994年,瑞典国防装备管理局(FMV)向该公司订购了价值5亿瑞典克朗的RBS15MK2型空舰导弹,用于装备JAS39“鹰狮”战斗机。萨伯动力公司从80年代起还与英国宇航公司、GEC马可尼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合作研制了新的激光制导空空导弹,瑞典称为S225X型,该弹正在争取被JAS39战斗机选用。1994年瑞典订购了美国100枚AIM- 120 AMRAAM空空导弹,但人们认为,JAS39难以全部装备AIM-120。<br/>  在航空仪表产品方面,该公司研制生产的Ternav导航系统已用于“雷”战斗机,IRS-700机载监视吊舱和EOS-400光学火控系统都已用于先进战斗机使用。该公司研制生产了分别用于欧洲5种直升机的Helios侦察系统和Helitow武器控制系统。除航空装备外,该公司还为舰艇、火炮、坦克研制了多种仪表产品。<br/>  在JAS39战斗机研制中,萨伯动力公司是机载系统研制的最大合同商,承担了火控、侦察、座舱显示、灭火、电子对抗和飞行控制等多种机载系统的研制和系统协调工作。<br/></p>
<p>不知道楼主所谓完备作何解释??</p><p>现在能称得上完备的航空工业似乎只有美俄,</p><p>如果不包括大型民用航空,法英中可以算得上完备。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p><p>完备,就是要自己能够设计制造所有部件或者绝大部分主要部件。</p><p>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p><p>机体,发动机,航电设备,武器系统,都要有独立设计制造能力(性能是另一会事情)这样才算的上完备吧。</p><p>貌似瑞典的鹰狮是多国部队吧,他们的整合能力确实不错。拿来主义运用得很独到阿!</p><p></p>
<p></p><p></p><p>&nbsp;说到工业基础美日德最强,中国竟然在航空制造上超过德日两国,岂不可笑。</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hipbuilder8064</font></strong>说得是,
</p><p>完备,就是要自己能够设计制造所有部件或者绝大部分主要部件。</p><p>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p><p>
</p><p>他们确实做到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绝大部分主要部件,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上述几项人家还真不要拿到国外去做。当然,完全依靠自己给自足,现在恐怕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p>
<p><font color="#000066">动力装置 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和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研制的RM12(F404J)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推力80千牛(8157公斤)。</font></p><p><font color="#000066">不是自己独立设计的吧!</font></p><p><font color="#000066">就这一条就是致命伤!</font></p><p><font color="#000066">我们的心脏病才刚刚由药可治而已,也就是由半个变一个的基础!</font></p><p><font color="#000066">德日的生产能力不错,我们差距也很大,但是在设计能力上我们似乎强一点!</font></p><p><font color="#000066">要是排名的话</font></p><p><font color="#000066">1.美俄;</font></p><p><font color="#000066">2.法</font></p><p><font color="#000066">3.英,本来可以位居第一集团的,至少比肩法兰西,可惜最近没有自己的杰作,只好屈居第3。</font></p><p><font color="#000066">4.中以。中国设计能力不错,机体航电发动机都解决了,在制造上差距明显!以色列设计制造都不错,就是发动机还没解决独立设计能力!</font></p><p><font color="#000066">5.德日瑞,德国制造不错,日本电子先进,制造能力很强,瑞典有整体设计能力,就是在发动机上有欠缺,整合能力很强。而作为这种国家也没必要去强调全面自研,能合作就合作,能买就买。反正没人卡脖子</font></p><p><font color="#000066">再往下,还有谁,我不知道了,还请补充!</font></p>
<p>11楼的,你我注册之日至差1天,你也是个核潜艇吗!</p><p>要说制造能力,我们不要说德国,连韩国我们都不如!</p><p>但是,在设计能力上我们差得不多!</p><p>特别是航空设计上,从对米格21得改进,到10得鸭式布局,再到FC-1得边条翼,DSI,我们的进步还是明显的。只不过我们落后太多,追起来要花些时间!</p><p>大学时,学过2种数控机床语言,1种国外的,1种我们自己的,还是70年代设计的呢!</p><p>要是一直发展下去的话,嘿嘿。。。。。。</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ws0624</i>在2006-4-20 22:04: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hipbuilder8064</font></strong>说得是, </p><div class="quote"><p></p><p>完备,就是要自己能够设计制造所有部件或者绝大部分主要部件。</p><p>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p><p></p></div><p></p><p>他们确实做到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绝大部分主要部件,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上述几项人家还真不要拿到国外去做。当然,完全依靠自己给自足,现在恐怕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p></div><p></p>美俄还是可以做到的。瑞典在发动机方面必须依赖国外。
<p>1、五、六十年代瑞典就开始了“三角翼鸭式布局”的研究,并取得实用经验和成果。“三角翼鸭式布局”真到八十年代后才成为不少第三代战机的选择;</p><p>2、航空发动机的设计能力:瑞典确是硬伤,个人认为也就弱于美、俄、西欧(英法为主),以上三方均具备了独立设计能力。但瑞典并不比中(各位别先忙着扔板砖)、以差。理由如下:①请各位朋友举出由中国独立设计的航空发动机,本人立刻上传其被测仿的对象。所以只能说中国测仿能力强而已;②至于shipbuilder8064说的以色列,只有一个贝特舍梅西公司(法方透博梅卡公司还控股了49%)与航空发动机制造有关,而且只能与美国的公司提供配套零部件,其唯一的成品是索莱克Ⅳ型发动机(盖布里尔导弹的动力);③RM6、RM8一直是瑞典自己研制生产,即使是RM12,相信批量生产后瑞典人也会逐步实现自产。</p><p>3、无论是机体生产、发动机制造、航电设备配套,瑞典人都有一批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它们不光是承担了本国航空军事工业的需要,还成为西方世界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各大巨头的合作伙伴)。要知道人家可不会有什么政策性投入。</p><p></p>
<p>楼主不懂就不要放屁!</p><p>WP14是仿制的吗?WP14是仿制哪个型号?</p>
还有昆仑。
昆仑就是WP14,MM不要连这搞不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atchbox</i>在2006-4-21 11:29:00的发言:</b><br/>昆仑就是WP14,MM不要连这搞不清!</div><p></p>我还真不清楚昆仑的编号。[em0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ws0624</i>在2006-4-20 22:04: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hipbuilder8064</font></strong>说得是, </p><div class="quote"><p></p><p>完备,就是要自己能够设计制造所有部件或者绝大部分主要部件。</p><p>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p><p></p></div><p></p><p>他们确实做到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绝大部分主要部件,总体设计,风洞试验,整机生产线生产上述几项人家还真不要拿到国外去做。当然,完全依靠自己给自足,现在恐怕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p></div><p>JAS的承包商来自美英法多国,但人家就是整合的好。有意思的是我看过一部电影,叫什么我忘了,是将瑞典人如何破坏美国人企图窃取JAS火控系统情报的阴谋,很有意思。 </p><p>&nbsp;</p>
<p>未批量生产且无法公开查到来源的机型(如WP14),本人不想多费口舌。另外请17楼的同学注意,有不同意见尽可发言,但请发言时注意不要和排泄物随便挂钩。</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atchbox</i>在2006-4-21 11:14:00的发言:</b><br/><p>楼主不懂就不要放屁!</p><p>WP14是仿制的吗?WP14是仿制哪个型号?</p></div><p></p>……WP14(昆仑)就不要说了,核心机的大部件确实不是我们自己的,还是说WS500比较好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1 22:19:02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ws0624</i>在2006-4-21 20:35:00的发言:</b><br/><p>未批量生产且无法公开查到来源的机型(如WP14),本人不想多费口舌。另外请17楼的同学注意,有不同意见尽可发言,但请发言时注意不要和排泄物随便挂钩。</p></div><p>WP14定型都有3,4年了,你不知道就不要夸口,夸口就要做好挨骂的准备!</p>
<p>就没有一个完备的〉</p><p>美国造核潜艇也要借瑞典的弯板机,重要的是人家是一个阵营的,完备不完备有什么关系,可以借〉</p><p>可是苏东就不能借,社会主义阵营只能靠自己〉</p><p>所以苏联才大搞重工业,才被拖垮〉</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ws0624</i>在2006-4-21 20:35:00的发言:</b><br/><p>未批量生产且无法公开查到来源的机型(如WP14),本人不想多费口舌。另外请17楼的同学注意,有不同意见尽可发言,但请发言时注意不要和排泄物随便挂钩。</p></div><p>WP14定型都有3,4年了,你不知道就不要夸口,夸口就要做好挨骂的准备!</p><p>
</p><p>不是在下不知道WP14的情况,因未解密(公开出版物上从未刊登该机型的剖面图就是证明),因此我只好闭嘴(这是本人的原则),也希望不要随便开口。相信你也只是信了公开宣传的那句话,那句话在WJ9、WS11定型时都用过的。</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2 0:43:53编辑过]
<p>顶一个!</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ws0624</i>在2006-4-20 21:0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p>瑞典不仅是航空</p><p>电子、通信、船舶、汽车等工业都很棒</p><p></p></div><p></p><p>问题是能独立发展航空工业并取得如此成就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几家,而阁下所说的那几方面,取得同样成就肯定超过了“几家”。所以说我单独把航空领域算做瑞典的骄傲。一家之言,还请多多指教!</p><br/></div><p>把这几样改成潜艇和鱼雷如何?</p>
欧洲无弱旅!
瑞典的航空工业并不完善,还是靠多国合作,加上瑞典人具有先见的产品定位才有今天的成功。但是产品体系并不完善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JAS.39“鹰狮”的确是一代经典啊,性价比超高
看这坟,两年被盗一次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11-12 09:28

真没注意到,原来4年前的!不过一个800多万人的小国,能什么都有自己一套也算另类了:D
同意LS
暴力英雄 发表于 2010-11-12 09:31
说设么完备,或是真么都有自己一套, 有点夸张的过分了
航空工业瑞典有完备的基础研究设施么? 显然不够,大量的工作它是做不了的
航空产品它能自己生产全套么? 显然差的多, 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等等太多的机型它也没力量掺和。
它能“独立”研发的就是战斗机, 但是战斗机的发动机的是进口的,一些分系统是进口或合作的,大量的设备还有武器是进口的。

瑞典说白了,就是一个战术战斗机的系统集成商, 这个当然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什么拥有完备的航空工业这样的贴金还是免了吧。
鹰狮很漂亮
三大件没两了还完善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