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百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14:49
华尔街日报:百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



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那么引人关注的一点是世界知名企业百事公司。《华尔街日报》2005年12月19日的一篇报道对此进行了解读。文章说,百事公司10年前便意识到可口可乐公司在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无人能及,于是百事在中国和其他主要市场开始了大胆的尝试──这个计划更多地依赖于马铃薯而非碳酸饮料,正是这一战略改变促使百事在中国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操作。
文章说,百事决定通过主导零食和其他包装食品市场而增强全球竞争力,就像它当初借助Frito-Lay和Quaker业务争夺美国的可乐市场一样。不过在北美以外实现这个计划却复杂得多,这最终迫使百事公司从事一项从未设想过的工作:务农。除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和中国南部港口城市北海的农场以外,百事还开始在俄罗斯、波兰和南非种植马铃薯。
这个工作对百事维持两位数的利润增长至关重要。北美市场的利润仍占公司利润的75%,不过由于热量高,咸味零食和碳酸饮料正在美国失宠。如今百事全球业务的利润弥补了这个不足,其增长水平大约相当于北美市场的3倍。百事农场是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的新思路。为了满足强劲的美国市场需求,西方大公司曾依赖自己海外的大型种植园种植香蕉、橡胶树和其他作物。20世纪末,跨国公司放弃了许多这类资产,转而依赖远在他乡的独立供应商提供原料。如今有些公司因为急于争夺远方国度里数量日益增多的富裕顾客,又重新恢复了过去的一些做法,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控当地的供应链。比如麦当劳就在危地马拉和巴拿马帮助种植莴笋和西红柿。
文章指出,百事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从调味海苔和其他传统零食改吃乐事薯片,公司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马铃薯——随著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法国的家乐福和其他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扩张,西方食品的在华销量大幅增加。但不是所有马铃薯都可以用来做薯片。马铃薯的品种必须合乎要求,大小形状符合规格,收获时间必须按照计划,以便及时供应百事在北京和上海的加工厂。
当地农民种植的马铃薯并不总能符合要求。如果不能像运送鸡蛋一般小心,马铃薯就有可能碰损──这是中国手工农业生产和运输方法落后所导致的常见后果。为了确保乐事薯片淡黄色的外观,百事还要求马铃薯的糖份和水份都比较低。理想马铃薯品种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棒球。
百事的马铃薯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那时百事开始以零食应对海外碳酸饮料销量不佳的境况。《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详细描述了百事在中国农业战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开发了百事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马铃薯种植场地的维姬·黄(Vicky Huang)的经历。
在上海一所大学得到工程学学位后,维姬·黄90年代初开始在一家制作钢笔的国有工厂工作。27岁时,她厌倦了这个工作。同事们都在上班时看小说。虽然英语不好,1995年时黄女士还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跳槽到了百事刚刚起步的农业部门担任办公室助理。百事那时刚开始在中国用当地种植的马铃薯试制薯片。黄女士当时接到的一个任务就是凌晨两点骑自行车到上海的菜市场买马铃薯。虽然得来不易,但这些当地品种都无法通过油炸关的考验。油炸后薯片的颜色变深甚至变黑,有的味道还会发苦。
百事直到1997年一家国营农场卖给其约2000□马铃薯后才得以在中国推出乐事薯片。靠这些马铃薯生产的薯片足以在上海的商店里销售三个月了。不过在此之后百事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乐事薯片来满足中国市场的供应,因为下一季马铃薯还没到收获的时间呢。由于薯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以高昂的成本从国外进口薯片并非长久之计。因为马铃薯供应不足,百事曾三次取消了乐事薯片在中部城市兰州的上市。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百事从国营农场和农村合作者手中得到了大约2万□马铃薯。不过它们的质量令人失望。许多农田是耕牛播种、人工收割的,农民们将马铃薯踩来踩去,还随意地把它们扔到车上。与此同时,百事公司一直在为兴建一座示范农场寻找土地,在那里它可以将新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中国农民,而后者未来则有可能成为其供应商。政府官员们表示,内蒙古地区尽管土地沙化,但那里夏季的气候却有利于种植马铃薯。当百事1998年刚到内蒙古创办农场时,它接手的农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周围环绕著三米高的沙丘,一座座坟堆零星点缀其间。附近的村民居住在用土坯房中,靠燃烧玉米秸杆取暖。春季肆虐的沙尘暴会将这里吹得天昏地暗。但百事公司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足以保证马铃薯的种植,于是租下了这片土地,并植树种草以保护农田免受流沙的侵袭。
黄女士初次到访这里时并未留下深刻印象。随著英语水平的提高,黄女士在百事公司马铃薯业务部门的职位也在不断上升,当她去内蒙古实地参观时,她已被提升到策划的职位上。没人到距马铃薯种植基地一小时车程的机场去接她,而去农场的道路此时已被大雨冲毁。黄女士总算搭上了一辆拖拉机,这才得以 著水来到农场。她回忆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我们真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在此后的两年中,百事公司在内蒙古的农场接待了一批批农民和政府官员。百事向他们展示马铃薯的种植间距应该有多大,施肥和收获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以及如何借助拖拉机和灌溉设备来提高产量。这方面的进展非常缓慢。2001年时,随著薯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百事公司决定让其试验农场全面种植马铃薯。该公司这时已投资数百万美元兴建了两座薯片加工厂,如果由于马铃薯短缺而导致加工厂关门将给它造成巨大损失。百事公司为此将其在美国的最大一家供应商Black Gold Potato Sales请到了中国,它希望这家老资格的马铃薯供应商能帮助它在内蒙古的农场迅速提高产量。
Black Gold在2001年5月种下了第一批马铃薯后,即开始给作物施加杀虫剂以防止病虫害。Black Gold使用的这批杀虫剂是从一家中国公司订购的,虽然其名称与该公司在美国使用的产品相同,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种农药。几周过去了,马铃薯苗却没能破土而出。Black Gold的老板格里格·霍尔沃森(Gregg Halverson)认为是杀虫剂中的某些成分杀死了马铃薯。这一打击使农场丧失了一半收成,百事公司的马铃薯供应也因此出现了3000吨缺口。继续在美国为百事公司提供马铃薯的Black Gold公司第二年决定不到中国来种马铃薯了。霍尔沃森说在中国做生意是件困难的事,从订购拖拉机零部件到与工人进行交流,哪件事都不容易。而当时中国出现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也使他对重新踏足中国望而却步。
百事公司的零食业务负责人Bob Shi决定将内蒙古的农场交给黄女士去打理,这位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士不怕将自己白衣蓝裙的制服弄脏。Bob Shi说:“她很有干劲。”黄女士勇于接受挑战的意愿以及其将同事们拧成一股绳的能力给Bob Shi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黄女士还是很担心的。尽管她对种植业感兴趣,但她却不是一位马铃薯专家。管理这座农场也意味著她常常要好几周见不到自己在上海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她说:“我那时不得不从零开始。”
黄女士接手农场后迅速开始了行动。她新建了一条道路,取代她第一次来这里时被大雨冲毁的土路。她还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了一张大表格,上面标出了每块地的情况并详细说明在施肥、杀虫、灌溉等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百事公司在农场的30名当地雇员对此很高兴,因为在Black Gold的美国经理管理他们时,他们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在黄女士的领导下,农场2002和2003年的收获量都超过了百事公司的预定目标,充足的雨水和农场员工们更加规范的操作对此功不可没。2004年初,黄女士被提升到全面负责百事公司在华马铃薯生产业务的职位上。
在黄女士等人的努力下,百事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薯片供应商。据市场研究公司Euromonitor称,2004年在规模达5000万美元的中国薯片市场上,百事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40%。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薯片销售量增长了50%,为满足市场需求,百事公司今年在华开设了第四家薯片加工厂。
但在中国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的零食市场上,百事公司所占的份额还不到4%,因为许多中国人依旧偏爱鸭肫干等中国传统零食。其他美国公司也在开拓中国的零食市场, 虽然它们在本地化生产方面还不能与百事公司媲美。例如,宝洁公司在华销售的品客薯片就是其在美国和比利时的工厂生产的。
百事公司在中国的两家农场目前只能满足该公司在华马铃薯需求量的40%。为了增加产量,黄女士除了进一步增加百事农场的产量外还要劝说更多中国人种植马铃薯。虽然中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但百事公司一直在促使中国本地的农场主更多使用机械设备,以便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并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它帮助这些农场主以较便宜的价格购入拖拉机。但即使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也不大愿意改变生产方式。在这类农场,200名工人起早贪黑地干一周才能收获75英亩土地,他们每天的工资是人民币30元。而使用最新的农业机械,百事公司农场的工人只需不足48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收割量。
百事在内蒙古的农场不久前发生过这样的一幕:拖拉机将收起的马铃薯倒进一个传送带,十几名临时雇来的村民坐在传送带旁,他们负责检查从眼前经过的马铃薯,将不合格的挑拣出来。剩下的马铃薯在传送带的另一端被放进卡车。还女士估计,如果顺利的话,农场今年秋季收获的马铃薯将比原来预计的18000吨多出1000吨。但这仍填不满百事公司的胃口。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零售店对百事公司的薯片需求量很大。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百事公司的薯片生产目标一再上调。华尔街日报:百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



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那么引人关注的一点是世界知名企业百事公司。《华尔街日报》2005年12月19日的一篇报道对此进行了解读。文章说,百事公司10年前便意识到可口可乐公司在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无人能及,于是百事在中国和其他主要市场开始了大胆的尝试──这个计划更多地依赖于马铃薯而非碳酸饮料,正是这一战略改变促使百事在中国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操作。
文章说,百事决定通过主导零食和其他包装食品市场而增强全球竞争力,就像它当初借助Frito-Lay和Quaker业务争夺美国的可乐市场一样。不过在北美以外实现这个计划却复杂得多,这最终迫使百事公司从事一项从未设想过的工作:务农。除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和中国南部港口城市北海的农场以外,百事还开始在俄罗斯、波兰和南非种植马铃薯。
这个工作对百事维持两位数的利润增长至关重要。北美市场的利润仍占公司利润的75%,不过由于热量高,咸味零食和碳酸饮料正在美国失宠。如今百事全球业务的利润弥补了这个不足,其增长水平大约相当于北美市场的3倍。百事农场是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的新思路。为了满足强劲的美国市场需求,西方大公司曾依赖自己海外的大型种植园种植香蕉、橡胶树和其他作物。20世纪末,跨国公司放弃了许多这类资产,转而依赖远在他乡的独立供应商提供原料。如今有些公司因为急于争夺远方国度里数量日益增多的富裕顾客,又重新恢复了过去的一些做法,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控当地的供应链。比如麦当劳就在危地马拉和巴拿马帮助种植莴笋和西红柿。
文章指出,百事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从调味海苔和其他传统零食改吃乐事薯片,公司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马铃薯——随著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法国的家乐福和其他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扩张,西方食品的在华销量大幅增加。但不是所有马铃薯都可以用来做薯片。马铃薯的品种必须合乎要求,大小形状符合规格,收获时间必须按照计划,以便及时供应百事在北京和上海的加工厂。
当地农民种植的马铃薯并不总能符合要求。如果不能像运送鸡蛋一般小心,马铃薯就有可能碰损──这是中国手工农业生产和运输方法落后所导致的常见后果。为了确保乐事薯片淡黄色的外观,百事还要求马铃薯的糖份和水份都比较低。理想马铃薯品种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棒球。
百事的马铃薯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那时百事开始以零食应对海外碳酸饮料销量不佳的境况。《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详细描述了百事在中国农业战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开发了百事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马铃薯种植场地的维姬·黄(Vicky Huang)的经历。
在上海一所大学得到工程学学位后,维姬·黄90年代初开始在一家制作钢笔的国有工厂工作。27岁时,她厌倦了这个工作。同事们都在上班时看小说。虽然英语不好,1995年时黄女士还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跳槽到了百事刚刚起步的农业部门担任办公室助理。百事那时刚开始在中国用当地种植的马铃薯试制薯片。黄女士当时接到的一个任务就是凌晨两点骑自行车到上海的菜市场买马铃薯。虽然得来不易,但这些当地品种都无法通过油炸关的考验。油炸后薯片的颜色变深甚至变黑,有的味道还会发苦。
百事直到1997年一家国营农场卖给其约2000□马铃薯后才得以在中国推出乐事薯片。靠这些马铃薯生产的薯片足以在上海的商店里销售三个月了。不过在此之后百事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乐事薯片来满足中国市场的供应,因为下一季马铃薯还没到收获的时间呢。由于薯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以高昂的成本从国外进口薯片并非长久之计。因为马铃薯供应不足,百事曾三次取消了乐事薯片在中部城市兰州的上市。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百事从国营农场和农村合作者手中得到了大约2万□马铃薯。不过它们的质量令人失望。许多农田是耕牛播种、人工收割的,农民们将马铃薯踩来踩去,还随意地把它们扔到车上。与此同时,百事公司一直在为兴建一座示范农场寻找土地,在那里它可以将新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中国农民,而后者未来则有可能成为其供应商。政府官员们表示,内蒙古地区尽管土地沙化,但那里夏季的气候却有利于种植马铃薯。当百事1998年刚到内蒙古创办农场时,它接手的农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周围环绕著三米高的沙丘,一座座坟堆零星点缀其间。附近的村民居住在用土坯房中,靠燃烧玉米秸杆取暖。春季肆虐的沙尘暴会将这里吹得天昏地暗。但百事公司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足以保证马铃薯的种植,于是租下了这片土地,并植树种草以保护农田免受流沙的侵袭。
黄女士初次到访这里时并未留下深刻印象。随著英语水平的提高,黄女士在百事公司马铃薯业务部门的职位也在不断上升,当她去内蒙古实地参观时,她已被提升到策划的职位上。没人到距马铃薯种植基地一小时车程的机场去接她,而去农场的道路此时已被大雨冲毁。黄女士总算搭上了一辆拖拉机,这才得以 著水来到农场。她回忆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我们真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在此后的两年中,百事公司在内蒙古的农场接待了一批批农民和政府官员。百事向他们展示马铃薯的种植间距应该有多大,施肥和收获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以及如何借助拖拉机和灌溉设备来提高产量。这方面的进展非常缓慢。2001年时,随著薯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百事公司决定让其试验农场全面种植马铃薯。该公司这时已投资数百万美元兴建了两座薯片加工厂,如果由于马铃薯短缺而导致加工厂关门将给它造成巨大损失。百事公司为此将其在美国的最大一家供应商Black Gold Potato Sales请到了中国,它希望这家老资格的马铃薯供应商能帮助它在内蒙古的农场迅速提高产量。
Black Gold在2001年5月种下了第一批马铃薯后,即开始给作物施加杀虫剂以防止病虫害。Black Gold使用的这批杀虫剂是从一家中国公司订购的,虽然其名称与该公司在美国使用的产品相同,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种农药。几周过去了,马铃薯苗却没能破土而出。Black Gold的老板格里格·霍尔沃森(Gregg Halverson)认为是杀虫剂中的某些成分杀死了马铃薯。这一打击使农场丧失了一半收成,百事公司的马铃薯供应也因此出现了3000吨缺口。继续在美国为百事公司提供马铃薯的Black Gold公司第二年决定不到中国来种马铃薯了。霍尔沃森说在中国做生意是件困难的事,从订购拖拉机零部件到与工人进行交流,哪件事都不容易。而当时中国出现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也使他对重新踏足中国望而却步。
百事公司的零食业务负责人Bob Shi决定将内蒙古的农场交给黄女士去打理,这位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士不怕将自己白衣蓝裙的制服弄脏。Bob Shi说:“她很有干劲。”黄女士勇于接受挑战的意愿以及其将同事们拧成一股绳的能力给Bob Shi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黄女士还是很担心的。尽管她对种植业感兴趣,但她却不是一位马铃薯专家。管理这座农场也意味著她常常要好几周见不到自己在上海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她说:“我那时不得不从零开始。”
黄女士接手农场后迅速开始了行动。她新建了一条道路,取代她第一次来这里时被大雨冲毁的土路。她还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了一张大表格,上面标出了每块地的情况并详细说明在施肥、杀虫、灌溉等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百事公司在农场的30名当地雇员对此很高兴,因为在Black Gold的美国经理管理他们时,他们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在黄女士的领导下,农场2002和2003年的收获量都超过了百事公司的预定目标,充足的雨水和农场员工们更加规范的操作对此功不可没。2004年初,黄女士被提升到全面负责百事公司在华马铃薯生产业务的职位上。
在黄女士等人的努力下,百事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薯片供应商。据市场研究公司Euromonitor称,2004年在规模达5000万美元的中国薯片市场上,百事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40%。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薯片销售量增长了50%,为满足市场需求,百事公司今年在华开设了第四家薯片加工厂。
但在中国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的零食市场上,百事公司所占的份额还不到4%,因为许多中国人依旧偏爱鸭肫干等中国传统零食。其他美国公司也在开拓中国的零食市场, 虽然它们在本地化生产方面还不能与百事公司媲美。例如,宝洁公司在华销售的品客薯片就是其在美国和比利时的工厂生产的。
百事公司在中国的两家农场目前只能满足该公司在华马铃薯需求量的40%。为了增加产量,黄女士除了进一步增加百事农场的产量外还要劝说更多中国人种植马铃薯。虽然中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但百事公司一直在促使中国本地的农场主更多使用机械设备,以便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并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它帮助这些农场主以较便宜的价格购入拖拉机。但即使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也不大愿意改变生产方式。在这类农场,200名工人起早贪黑地干一周才能收获75英亩土地,他们每天的工资是人民币30元。而使用最新的农业机械,百事公司农场的工人只需不足48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收割量。
百事在内蒙古的农场不久前发生过这样的一幕:拖拉机将收起的马铃薯倒进一个传送带,十几名临时雇来的村民坐在传送带旁,他们负责检查从眼前经过的马铃薯,将不合格的挑拣出来。剩下的马铃薯在传送带的另一端被放进卡车。还女士估计,如果顺利的话,农场今年秋季收获的马铃薯将比原来预计的18000吨多出1000吨。但这仍填不满百事公司的胃口。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零售店对百事公司的薯片需求量很大。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百事公司的薯片生产目标一再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