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战略实质是促进中国内部殖民化[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46:09
转自中国民族产业网http://www.mzcy.cn/bbs/html/2005-11-20/12024835244.html

岳健勇 



    美国自二战后一直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冷战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转轨加速了这一全球体系的发展进程。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了美苏两极的战略均势,国际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确立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优势,美国支配下的单极世界开始形成。地处远东的东亚大国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被美国视为对其未来世界领导地位和在东亚地缘战略利益的挑战,美国从外交现实主义和地缘政治出发,对尚未纳入其主导下的远东国际秩序的新兴强国必然要加以遏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军事侵扰和战略包围步步升级,中国的发展环境和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与“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崛起,当其向海外市场扩张以解决工业品过剩和原料不足时,面对的是已被瓜分殆尽的世界殖民地,美国认识到,与其建立代价高昂的殖民地统治,不如通过促进自由贸易和间接控制关键性的市场来谋求殖民利益。与此同时,海权学说的兴起为美国向全世界扩张地缘政治利益提供了依据和动力。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通过发动美西战争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跻身于列强的行列。二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欧洲的势力均衡,一贯依靠保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而维持独尊地位的英国,在德国的猛烈打击下几乎难以支持,美国于是走出孤立主义,积极谋求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权和解决战后重大问题的主导权,并乘机挖英国的墙脚,排挤英国在世界范围的殖民利益,变“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为“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二战树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及苏联在欧亚大陆的支配性力量优势,由于欧亚大陆历来是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欧洲权力的失衡以及苏联在近东的势力扩张,促使美国对苏联采取全面“遏制”的战略,冷战从此开始。在二战后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中形成的美苏战略均势,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新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和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这一体系必须通过建立新的国际权力结构来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在对苏联进行全面遏制的同时,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这取决于两个相互关联的条件:(1)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2)美国始终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广泛的安全承诺稳定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政治秩序和相应的国际关系。
    为此,美国一方面推动成立了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促进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向西欧和日本单方面开放市场和提供巨额援助,推动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美国认为,一旦资本主义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新繁荣,就不会倒退回统制经济或像战前那种封闭的经济和经济集团(如实行“帝国特惠制”的英联邦);而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消费需求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必然引起国际体系中权力分布的变化。从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具有很强经济潜力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重新崛起,势必打破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平衡,再一次对邻国的安全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构成威胁。这一前景显然有悖于美国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总体构想。冷战的现实政治是,二战后苏联在欧亚大陆显著的地缘政治优势造成了欧洲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战后初期苏美在东欧和近东的冲突几乎酿成世界大战,苏联于1949年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战略纵深狭小的西欧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因而极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由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所在,欧洲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成败,美国遂以遏制苏联扩张为由与西欧缔结军事同盟,意识形态上的共同性加强了西方世界的团结,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确立了它在联盟内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美国在西欧建立的集体安全体系对最具有工业和军事潜力的德国构成了有效遏制;同时,鉴于德国必将在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以及为西方世界提供反对苏联共产主义的资源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美国又支持西欧国家推进以法德为轴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把德国纳入到了一体化的框架之内,由此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内部的国际关系。

                       帮助日本和发展信息技术的战略意义

    在远东,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但美国建立它支配下的同盟关系并不单单是为了“打退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战略意图。在美国的战略家们看来,日本与其战败前的殖民统治地区(如韩国、台湾和东南亚)恰好构成国际分工上的“核心”与“外围”,日本良好的产业基础使其具备迅速复兴的条件,当日本成为“亚洲的制造工厂”,实现技术升级后,必然会将低技术和低工资的产业向周边的亚洲国家转移,通过技术和资本的输出,推动东亚经济的增长,而亚洲经济的繁荣将大大拓展美国全球资本主义的疆界。但是,为了消除东亚地区对日本经济势力和军国主义的担心,并防止日本经济崛起后重建以日本为核心的排外性的经济圈,美国必须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对日本的海空力量优势,控制对日本生死攸关的石油和原材料的海上运输线,从而掌握对日本军事和工业领域所需基本物资的“否决权”。这样,一方面可以遏制日本的军事能力和政治野心,保证日本政治上的顺从,另一方面又消除了东亚国家在安全上对日本的疑虑,因而放心大胆地接受日本的技术和投资。因此,帮助日本经济复兴既抵御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又通过日本扩大了东亚资本主义的阵地。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发愤图强,大力加强军备,迅速取得了与美国的战略均势,并于7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发起挑战。在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面前,美国处于全面的战略守势。70年代初,西欧(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和日本经济崛起,与美国经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夹缝中生存的第三世界国家也组成了多个经济政治集团,反对霸权主义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因素造成美国相对权力的急剧下降,使“全球自由经济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在重重内外危机中上台的尼克松不得不面对美国霸权的衰落,谈论世界多极化的可能。
    1981年共和党的里根上台后,发起了与苏联争夺军事战略优势的“战略防御计划”。急剧增长的军备需求刺激了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诞生。美国成熟的市场体制便利了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企业管理革命,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开始恢复,并于90年代初重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迅速演变为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发展“全球自由经济体制”不再有任何障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施加了巨大压力,逼迫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国内市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之间也扩大了产业间相互投资并购的规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美国在信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扩大了的世界市场,使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处于支配性的有利地位;同时,赢得冷战和经济成功加强了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因此,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美欧日战略同盟牢不可破的深层原因

    但尽管美国的绝对力量继续上升,相对力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这又影响到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布。雅尔塔体制下压抑的各种矛盾在冷战后相继爆发,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蓬勃兴起,热点地区不断闪现,世界局势动荡不定,特别是中亚和中东这类地缘政治敏感地带和世界能源基地的不稳定,既威胁到国际秩序的稳定,也会促使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强军备,发展强大的海外投送力量来维护经济和军事安全。这势必将构成对美国权力的挑战。美国从利用冷战建立其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以稳定全球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秩序的成功经验中得出结论:美国在冷战后必须继续保持世界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保护盟国的安全,消灭它们自我武装的企图。一个没有相称的军事力量支持的经济大国,就不具备左右世界局势的能力,从而构不成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一“极”。
    从这一战略逻辑出发,美国在冷战后继续保持了庞大的国防开支,并以“人道主义干涉”和反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在中东和巴尔干等地频频发起军事干预,甚至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美国军事干预的对象是有选择的,动机是多重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美国的地缘战略利益,输出美国的价值观,以加强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欧盟和日本并不情愿匍匐于美国的霸权之下,但其独立干预世界事务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却十分低下。事实上,在保持各自周边地区的稳定以及抵消俄国和中国的核威慑上,欧盟和日本对美国依然存在着严重依赖;而且,在共同压制发展中国家挑战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方面,二者又与美国的利益高度一致。不仅如此,欧盟、日本与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非常相近的政治法律制度,双方在经济上的高度依存更远远超过各自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这就是说,对欧盟和日本而言,在美国主导和控制的全球体系内,选择充当美国的亲密盟国可以分享到国际安全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反之,若寻求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和霸权秩序,不仅在相当时期内是得不偿失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此,尽管美欧日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并在如何对付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题上存在策略上的分歧,欧日仍然是美国真正的战略伙伴,是美国在地缘战略上控制世界的两大支柱。这种同盟关系具有牢固的基础,在相当时期内,任何第三方力量都难以在政治和战略上对之进行分化。当然,如果美国改变与盟国间的多边协商机制,而实行强加于人的“单边”政策,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会出现裂隙,但这远不足以动摇其战略合作的基础。由此可见,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空前的优势地位,美国冷战后的战略重点,就是对付尚未纳入到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中的新崛起的大国。

                               美国对华战略透析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通过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在外交上巩固和扩大美国支配下的同盟关系或伙伴关系,以确保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和霸权秩序不受挑战;同时,美国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此影响、干预甚至控制一国的内政走向。因此,美国对华战略的基点是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的转型,其目的是使中国融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进程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对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的依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裂痕。这种经济依赖往往迫使“转型”国家竭尽全力与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以实现短期的国内经济和政治目标,而不愿或无力顾及权力失衡对国家战略利益的损害,全球化中的国际关系因而出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格局:中俄争相与头号强国美国改善关系,而不是联合自保。中俄在1999年美国干预科索沃事件中的各行其是,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实质提供了最好的注脚。这种有名无实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双方在地缘政治上长远的利益冲突,便利了美国对中俄实行分化瓦解。
    美日同盟是美国维持远东力量平衡的基础,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长前景正在使远东地区的力量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因此视中国为头号战略对手。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重新部署和调整在全球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加强了从东北亚到中东的军事集结和前沿部署,以大幅度提高力量投送和军事打击的效能。为此,美国以中国增加军备、朝鲜核危机和全球恐怖主义威胁为由,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的军事安全同盟,甚至有意要把日本改造成为“远东的英国”。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重大的国家利益,是中美利益冲突的焦点。美国对台政策与台独势力的发展相互呼应,那就是在保持海峡两岸力量微妙平衡的背景下,鼓励台湾渐进走向独立。美国当前维持两岸力量平衡的基础是承诺协助台湾防卫,并向台湾源源不断地提供先进武器。迄今,美国在售台武器的数量、质量和金额上早已突破了“8•17公报”的原则规定,而且近年来美国所提供的军事装备包括了进攻性武器,其意在于一旦开战,战争将不限于台湾海峡战区,以此恐吓一直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政府,也就是说,使中国“认识到使用武力是不可想象的”。美国目前由于中东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并在朝核问题上需要利用中国,因而表面上对急进“台独”有所抑制,但美台军事关系正迅速加强。不仅如此,美国和日本于2005年2月首次通过联合声明把台湾纳入了“共同战略目标”。
    “9•11”事件给美国势力进入被中俄视作后院的中亚地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通过资金技术援助和“反恐”军事合作,正逐步把中亚诸国拉入美国的怀抱,这对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随后,美国通过与东盟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巩固了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了双方在区域内外军事合作的领域。印度的核武装化以及俄国对印度军事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持,正在使印度崛起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印度巧妙地利用美国遏制中国的心理,通过积极支持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大大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因此,自“9•11”事件以来,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的表象之下,中国除了北部地区之外,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明显恶化。

                  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成为定势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毫无疑问,实行开放政策,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经之途。但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冷战以来所形成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作为不受美国控制且奉行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中国不可能得到美国在冷战中对其盟国那样的经济扶持,特别是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决不可能容忍再出现日本和欧共体那样强大的经济对手。在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如果依靠从外部获得资本和技术,只有推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大幅度开放本国市场,这就必然会危及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使得追求“赶超式”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难以有效实施。这是开放的风险所在。因此,如何在有限开放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自立实现本国产业的自主振兴,是中国确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急功近利的“发展主义”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盲目建设,从而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片面的“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自1992年以来积极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却未能通过国内市场的大量出让换来国外的先进技术,相反,还使国内产业遭受到了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不得不日益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随着中国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的不断加深和消费主义的弥漫,在国内产生了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与此同时,官僚机构因无力振兴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失败主义情绪与自由经济学家和统治精英共同制造的全球化的“双赢”幻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文化买办主义的空前泛滥。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遂成定势。
    兴起于90年代初的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加入了发展中国家相互争夺跨国公司投资的行列,与国际惯例接轨于是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政策选择。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经济体制的热衷,使中国联合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说辞流于空谈,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美国推进全球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并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分化发展中世界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判断和对经济全球化的乐观情绪,则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对和平发展的热望,长期以来以“反霸”为宗旨的中国外交政策由此发生了悄然而深刻的变化。
    90年代末,中国出于必须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缓解社会危机和借助外力来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双重政治考虑和紧迫感,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骤然加快。中国在谈判中让步之大和迫不及待,刺激了对方向中国漫天要价。由于“利用美国经济的优势并扩大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政策是影响国际政治的决定性措施”,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中国全面的市场开放,将中国经济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从而控制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全面推进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
    为此,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谈判之机,积极推动中国建立以所谓规则为基础的市场体制,迫使中国承诺实行激进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不再坚持外资企业对华技术转让要求,放弃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别保护,并在3-5年内开放金融、分销和电信等关键产业,以便把中国的产业完全置于“全球平等竞争条件”之下,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开辟全球资本主义的“新边疆”。毫无疑问,中国按照此条件加入全球化,必然进一步加深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和投资的依赖。

                  美国的另一个苦心经营:在中国培养政治文化买办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全球市场、全球品牌和全球采购系统,已经在世界产业竞争中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美国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尤其明显。而中国迄今尚无一家大企业跻身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行列,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国有大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实力上升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依然在拉大。中国承诺的入世条件将导致国内市场的竞争完全国际化,因此,一旦加入全球化后的中国产业被西方跨国公司淘汰出局,因而不得不全面置于国际分工的底层,中国的工业化将发生根本逆转。
    为确保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美国在本国政府和世界贸易组织内部专门设立了特别针对中国的年度审查机构,这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智囊机构外交关系协会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重要的政策咨询报告,建议把确保顺利实现“中国内部关系以及中国与国际经济社会关系的成功转变”作为美国政策的优先目标,以促使中国主动履行入世承诺。其主要对策是:首先,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等多种渠道,与中国的官员和利益阶层(如大学以及与中央部委有关联的智囊机构)紧密合作,教育并培训将直接履行世贸规则的省级和地方政府官员,以“加强中国改革的步伐和方向”。其次,安排人员访美等教育和培训计划,培训赞成履行世贸承诺的中国人,由他们再培训其他人,在中国人中培养“遵守规则的文化”。第三,将敦促中国履行世贸承诺的要求多边化,使它看起来并不是美国一家对中国的要求,而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共同要求。很显然,前两条对策的核心是在中国培养政治文化买办,使他们成为美国利益的代言人,第三条对策则恰恰是当前某些中国人言必称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翻版。
    在这份报告中,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安全问题以及社会经济问题与(中国)执行世贸协定的相互作用,需要美国保持不间断的关注,并保持迄今尚未达成的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政策以及有关这些政策的讨论,必须适应正在变化的环境”。这实际上是在暗示美国政府应把对华军事和政治战略加以统合。事实上,美国利用全球反恐战争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军事遏制和战略包围的态势。在美国借阿富汗战争进入中亚之际,美国《财富》杂志列出了中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大多为能源和石化类事关中国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这些产业也正是西方跨国公司出巨资加以整合的对象。
    但是,美国深知,一个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决不会容忍不利于本民族利益的国际分工,并接受相关的国际政治秩序。因此,美国除了在中国的精英阶层中培养美国利益的代言人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攻心战。一方面,美国通过“媒体帝国主义”手段对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进行了持续的妖魔化宣传;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入世,宣扬民族工业和国家主权过时等新殖民主义理论,企图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成为无根的浮萍。
    由上可见,美国对华战略由相互配合的三个有机部分组成:保持并不断增强对华军事和地缘战略优势;通过全球化从内部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上削弱中国民族主义,瓦解中国的民族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促进美国军事威慑下的中国的内部殖民化。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永远消灭具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无穷潜力的中国挑战美国的一切可能,以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环球视野》刊摘)转自中国民族产业网http://www.mzcy.cn/bbs/html/2005-11-20/12024835244.html

岳健勇 



    美国自二战后一直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冷战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转轨加速了这一全球体系的发展进程。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了美苏两极的战略均势,国际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确立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优势,美国支配下的单极世界开始形成。地处远东的东亚大国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被美国视为对其未来世界领导地位和在东亚地缘战略利益的挑战,美国从外交现实主义和地缘政治出发,对尚未纳入其主导下的远东国际秩序的新兴强国必然要加以遏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军事侵扰和战略包围步步升级,中国的发展环境和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与“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崛起,当其向海外市场扩张以解决工业品过剩和原料不足时,面对的是已被瓜分殆尽的世界殖民地,美国认识到,与其建立代价高昂的殖民地统治,不如通过促进自由贸易和间接控制关键性的市场来谋求殖民利益。与此同时,海权学说的兴起为美国向全世界扩张地缘政治利益提供了依据和动力。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通过发动美西战争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跻身于列强的行列。二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欧洲的势力均衡,一贯依靠保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而维持独尊地位的英国,在德国的猛烈打击下几乎难以支持,美国于是走出孤立主义,积极谋求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权和解决战后重大问题的主导权,并乘机挖英国的墙脚,排挤英国在世界范围的殖民利益,变“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为“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二战树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及苏联在欧亚大陆的支配性力量优势,由于欧亚大陆历来是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欧洲权力的失衡以及苏联在近东的势力扩张,促使美国对苏联采取全面“遏制”的战略,冷战从此开始。在二战后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中形成的美苏战略均势,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新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和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这一体系必须通过建立新的国际权力结构来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在对苏联进行全面遏制的同时,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这取决于两个相互关联的条件:(1)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2)美国始终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广泛的安全承诺稳定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政治秩序和相应的国际关系。
    为此,美国一方面推动成立了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促进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向西欧和日本单方面开放市场和提供巨额援助,推动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美国认为,一旦资本主义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新繁荣,就不会倒退回统制经济或像战前那种封闭的经济和经济集团(如实行“帝国特惠制”的英联邦);而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消费需求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复兴必然引起国际体系中权力分布的变化。从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具有很强经济潜力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重新崛起,势必打破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平衡,再一次对邻国的安全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构成威胁。这一前景显然有悖于美国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总体构想。冷战的现实政治是,二战后苏联在欧亚大陆显著的地缘政治优势造成了欧洲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战后初期苏美在东欧和近东的冲突几乎酿成世界大战,苏联于1949年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战略纵深狭小的西欧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因而极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由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所在,欧洲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成败,美国遂以遏制苏联扩张为由与西欧缔结军事同盟,意识形态上的共同性加强了西方世界的团结,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确立了它在联盟内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美国在西欧建立的集体安全体系对最具有工业和军事潜力的德国构成了有效遏制;同时,鉴于德国必将在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以及为西方世界提供反对苏联共产主义的资源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美国又支持西欧国家推进以法德为轴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把德国纳入到了一体化的框架之内,由此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内部的国际关系。

                       帮助日本和发展信息技术的战略意义

    在远东,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但美国建立它支配下的同盟关系并不单单是为了“打退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战略意图。在美国的战略家们看来,日本与其战败前的殖民统治地区(如韩国、台湾和东南亚)恰好构成国际分工上的“核心”与“外围”,日本良好的产业基础使其具备迅速复兴的条件,当日本成为“亚洲的制造工厂”,实现技术升级后,必然会将低技术和低工资的产业向周边的亚洲国家转移,通过技术和资本的输出,推动东亚经济的增长,而亚洲经济的繁荣将大大拓展美国全球资本主义的疆界。但是,为了消除东亚地区对日本经济势力和军国主义的担心,并防止日本经济崛起后重建以日本为核心的排外性的经济圈,美国必须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对日本的海空力量优势,控制对日本生死攸关的石油和原材料的海上运输线,从而掌握对日本军事和工业领域所需基本物资的“否决权”。这样,一方面可以遏制日本的军事能力和政治野心,保证日本政治上的顺从,另一方面又消除了东亚国家在安全上对日本的疑虑,因而放心大胆地接受日本的技术和投资。因此,帮助日本经济复兴既抵御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又通过日本扩大了东亚资本主义的阵地。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发愤图强,大力加强军备,迅速取得了与美国的战略均势,并于7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发起挑战。在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面前,美国处于全面的战略守势。70年代初,西欧(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和日本经济崛起,与美国经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夹缝中生存的第三世界国家也组成了多个经济政治集团,反对霸权主义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因素造成美国相对权力的急剧下降,使“全球自由经济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在重重内外危机中上台的尼克松不得不面对美国霸权的衰落,谈论世界多极化的可能。
    1981年共和党的里根上台后,发起了与苏联争夺军事战略优势的“战略防御计划”。急剧增长的军备需求刺激了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诞生。美国成熟的市场体制便利了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企业管理革命,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开始恢复,并于90年代初重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迅速演变为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发展“全球自由经济体制”不再有任何障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施加了巨大压力,逼迫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国内市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之间也扩大了产业间相互投资并购的规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美国在信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扩大了的世界市场,使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处于支配性的有利地位;同时,赢得冷战和经济成功加强了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因此,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美欧日战略同盟牢不可破的深层原因

    但尽管美国的绝对力量继续上升,相对力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这又影响到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布。雅尔塔体制下压抑的各种矛盾在冷战后相继爆发,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蓬勃兴起,热点地区不断闪现,世界局势动荡不定,特别是中亚和中东这类地缘政治敏感地带和世界能源基地的不稳定,既威胁到国际秩序的稳定,也会促使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强军备,发展强大的海外投送力量来维护经济和军事安全。这势必将构成对美国权力的挑战。美国从利用冷战建立其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以稳定全球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秩序的成功经验中得出结论:美国在冷战后必须继续保持世界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保护盟国的安全,消灭它们自我武装的企图。一个没有相称的军事力量支持的经济大国,就不具备左右世界局势的能力,从而构不成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一“极”。
    从这一战略逻辑出发,美国在冷战后继续保持了庞大的国防开支,并以“人道主义干涉”和反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在中东和巴尔干等地频频发起军事干预,甚至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美国军事干预的对象是有选择的,动机是多重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美国的地缘战略利益,输出美国的价值观,以加强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欧盟和日本并不情愿匍匐于美国的霸权之下,但其独立干预世界事务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却十分低下。事实上,在保持各自周边地区的稳定以及抵消俄国和中国的核威慑上,欧盟和日本对美国依然存在着严重依赖;而且,在共同压制发展中国家挑战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方面,二者又与美国的利益高度一致。不仅如此,欧盟、日本与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非常相近的政治法律制度,双方在经济上的高度依存更远远超过各自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这就是说,对欧盟和日本而言,在美国主导和控制的全球体系内,选择充当美国的亲密盟国可以分享到国际安全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反之,若寻求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和霸权秩序,不仅在相当时期内是得不偿失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此,尽管美欧日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并在如何对付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题上存在策略上的分歧,欧日仍然是美国真正的战略伙伴,是美国在地缘战略上控制世界的两大支柱。这种同盟关系具有牢固的基础,在相当时期内,任何第三方力量都难以在政治和战略上对之进行分化。当然,如果美国改变与盟国间的多边协商机制,而实行强加于人的“单边”政策,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会出现裂隙,但这远不足以动摇其战略合作的基础。由此可见,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空前的优势地位,美国冷战后的战略重点,就是对付尚未纳入到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中的新崛起的大国。

                               美国对华战略透析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通过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在外交上巩固和扩大美国支配下的同盟关系或伙伴关系,以确保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和霸权秩序不受挑战;同时,美国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此影响、干预甚至控制一国的内政走向。因此,美国对华战略的基点是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的转型,其目的是使中国融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进程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对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的依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裂痕。这种经济依赖往往迫使“转型”国家竭尽全力与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以实现短期的国内经济和政治目标,而不愿或无力顾及权力失衡对国家战略利益的损害,全球化中的国际关系因而出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格局:中俄争相与头号强国美国改善关系,而不是联合自保。中俄在1999年美国干预科索沃事件中的各行其是,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实质提供了最好的注脚。这种有名无实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双方在地缘政治上长远的利益冲突,便利了美国对中俄实行分化瓦解。
    美日同盟是美国维持远东力量平衡的基础,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长前景正在使远东地区的力量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因此视中国为头号战略对手。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重新部署和调整在全球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加强了从东北亚到中东的军事集结和前沿部署,以大幅度提高力量投送和军事打击的效能。为此,美国以中国增加军备、朝鲜核危机和全球恐怖主义威胁为由,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的军事安全同盟,甚至有意要把日本改造成为“远东的英国”。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重大的国家利益,是中美利益冲突的焦点。美国对台政策与台独势力的发展相互呼应,那就是在保持海峡两岸力量微妙平衡的背景下,鼓励台湾渐进走向独立。美国当前维持两岸力量平衡的基础是承诺协助台湾防卫,并向台湾源源不断地提供先进武器。迄今,美国在售台武器的数量、质量和金额上早已突破了“8•17公报”的原则规定,而且近年来美国所提供的军事装备包括了进攻性武器,其意在于一旦开战,战争将不限于台湾海峡战区,以此恐吓一直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政府,也就是说,使中国“认识到使用武力是不可想象的”。美国目前由于中东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并在朝核问题上需要利用中国,因而表面上对急进“台独”有所抑制,但美台军事关系正迅速加强。不仅如此,美国和日本于2005年2月首次通过联合声明把台湾纳入了“共同战略目标”。
    “9•11”事件给美国势力进入被中俄视作后院的中亚地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通过资金技术援助和“反恐”军事合作,正逐步把中亚诸国拉入美国的怀抱,这对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随后,美国通过与东盟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巩固了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了双方在区域内外军事合作的领域。印度的核武装化以及俄国对印度军事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持,正在使印度崛起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印度巧妙地利用美国遏制中国的心理,通过积极支持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大大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因此,自“9•11”事件以来,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的表象之下,中国除了北部地区之外,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明显恶化。

                  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成为定势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毫无疑问,实行开放政策,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经之途。但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冷战以来所形成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作为不受美国控制且奉行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中国不可能得到美国在冷战中对其盟国那样的经济扶持,特别是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决不可能容忍再出现日本和欧共体那样强大的经济对手。在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如果依靠从外部获得资本和技术,只有推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大幅度开放本国市场,这就必然会危及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使得追求“赶超式”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难以有效实施。这是开放的风险所在。因此,如何在有限开放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自立实现本国产业的自主振兴,是中国确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急功近利的“发展主义”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盲目建设,从而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片面的“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自1992年以来积极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却未能通过国内市场的大量出让换来国外的先进技术,相反,还使国内产业遭受到了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不得不日益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随着中国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的不断加深和消费主义的弥漫,在国内产生了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与此同时,官僚机构因无力振兴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失败主义情绪与自由经济学家和统治精英共同制造的全球化的“双赢”幻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文化买办主义的空前泛滥。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遂成定势。
    兴起于90年代初的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加入了发展中国家相互争夺跨国公司投资的行列,与国际惯例接轨于是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政策选择。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经济体制的热衷,使中国联合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说辞流于空谈,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美国推进全球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并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分化发展中世界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判断和对经济全球化的乐观情绪,则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对和平发展的热望,长期以来以“反霸”为宗旨的中国外交政策由此发生了悄然而深刻的变化。
    90年代末,中国出于必须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缓解社会危机和借助外力来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双重政治考虑和紧迫感,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骤然加快。中国在谈判中让步之大和迫不及待,刺激了对方向中国漫天要价。由于“利用美国经济的优势并扩大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政策是影响国际政治的决定性措施”,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中国全面的市场开放,将中国经济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从而控制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全面推进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
    为此,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谈判之机,积极推动中国建立以所谓规则为基础的市场体制,迫使中国承诺实行激进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不再坚持外资企业对华技术转让要求,放弃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别保护,并在3-5年内开放金融、分销和电信等关键产业,以便把中国的产业完全置于“全球平等竞争条件”之下,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开辟全球资本主义的“新边疆”。毫无疑问,中国按照此条件加入全球化,必然进一步加深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和投资的依赖。

                  美国的另一个苦心经营:在中国培养政治文化买办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全球市场、全球品牌和全球采购系统,已经在世界产业竞争中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美国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尤其明显。而中国迄今尚无一家大企业跻身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行列,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国有大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实力上升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依然在拉大。中国承诺的入世条件将导致国内市场的竞争完全国际化,因此,一旦加入全球化后的中国产业被西方跨国公司淘汰出局,因而不得不全面置于国际分工的底层,中国的工业化将发生根本逆转。
    为确保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美国在本国政府和世界贸易组织内部专门设立了特别针对中国的年度审查机构,这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智囊机构外交关系协会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重要的政策咨询报告,建议把确保顺利实现“中国内部关系以及中国与国际经济社会关系的成功转变”作为美国政策的优先目标,以促使中国主动履行入世承诺。其主要对策是:首先,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等多种渠道,与中国的官员和利益阶层(如大学以及与中央部委有关联的智囊机构)紧密合作,教育并培训将直接履行世贸规则的省级和地方政府官员,以“加强中国改革的步伐和方向”。其次,安排人员访美等教育和培训计划,培训赞成履行世贸承诺的中国人,由他们再培训其他人,在中国人中培养“遵守规则的文化”。第三,将敦促中国履行世贸承诺的要求多边化,使它看起来并不是美国一家对中国的要求,而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共同要求。很显然,前两条对策的核心是在中国培养政治文化买办,使他们成为美国利益的代言人,第三条对策则恰恰是当前某些中国人言必称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翻版。
    在这份报告中,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安全问题以及社会经济问题与(中国)执行世贸协定的相互作用,需要美国保持不间断的关注,并保持迄今尚未达成的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政策以及有关这些政策的讨论,必须适应正在变化的环境”。这实际上是在暗示美国政府应把对华军事和政治战略加以统合。事实上,美国利用全球反恐战争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军事遏制和战略包围的态势。在美国借阿富汗战争进入中亚之际,美国《财富》杂志列出了中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大多为能源和石化类事关中国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这些产业也正是西方跨国公司出巨资加以整合的对象。
    但是,美国深知,一个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决不会容忍不利于本民族利益的国际分工,并接受相关的国际政治秩序。因此,美国除了在中国的精英阶层中培养美国利益的代言人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攻心战。一方面,美国通过“媒体帝国主义”手段对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进行了持续的妖魔化宣传;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入世,宣扬民族工业和国家主权过时等新殖民主义理论,企图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成为无根的浮萍。
    由上可见,美国对华战略由相互配合的三个有机部分组成:保持并不断增强对华军事和地缘战略优势;通过全球化从内部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上削弱中国民族主义,瓦解中国的民族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促进美国军事威慑下的中国的内部殖民化。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永远消灭具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无穷潜力的中国挑战美国的一切可能,以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环球视野》刊摘)
官僚机构因无力振兴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失败主义情绪与自由经济学家和统治精英共同制造的全球化的“双赢”幻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文化买办主义的空前泛滥。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遂成定势。<BR>    精辟!
<P>    很多内容不表认同,个人觉得文章透露更多的是对美帝纳粹的一种畏惧和慌张。</P>

<P>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不是埋头当鸵鸟,认为融入世界就是被美帝纳粹主导的国际社会吞没。对此非常的不以为然。实际上,中国只有融入世界,才能让美帝纳粹及其走狗知道,不是世界改变中国,而是中国改变世界。</P>

<P>    提到民族精神的问题,我觉得需要的是正确导向,过分强调或是过分扭曲都不是正道。但对民粹式的民族主义和“民主粪青”都要高度警惕,一不走纳粹歧途,二不步上“苏东坡”后尘。</P>

<P>    只要站稳一切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当可立于不败之地!</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6-1-1 16:41:00的发言:[/B][BR]<P>    很多内容不表认同,个人觉得文章透露更多的是对美帝纳粹的一种畏惧和慌张。</P><P>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不是埋头当鸵鸟,认为融入世界就是被美帝纳粹主导的国际社会吞没。对此非常的不以为然。实际上,中国只有融入世界,才能让美帝纳粹及其走狗知道,不是世界改变中国,而是中国改变世界。</P><P>    提到民族精神的问题,我觉得需要的是正确导向,过分强调或是过分扭曲都不是正道。但对民粹式的民族主义和“民主粪青”都要高度警惕,一不走纳粹歧途,二不步上“苏东坡”后尘。</P><P>    只要站稳一切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当可立于不败之地!</P>


文章写的都是事实,没见有夸张的地方呀?血本入世的恶果正在显现,中国已对外资开放的28个行业有21个被外资控制,决定国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国有装备制造业正在被大规模贱卖,已被卖得差不多了!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卖给外资,金融命脉也要被握在别人手里,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呀!
版主有着美好的愿望,但也不能凭愿望评事实呀!
<P>董事会杂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版图告急 <BR><BR><BR><BR> 编者按: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力量,但一个民族国家如何应对则大有讲究。<BR>对于处于最高端的金融服务业而言, 尤其如此。刊发此文,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意此<BR>文的全部观点,但我们认为,此文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提出了一个恰当的问题。<BR><BR>文/丛亚平 <BR><BR>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不仅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调配经济<BR>命脉的供血系统,金融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BR>而经济专家反映, 近些年来, 我国在金融系统对外开放上由于策略失当, 出现大<BR>量廉价贱卖金融企业、仓促合资的现象。按照现在这样大跃进式的金融股权出售<BR>进度,不出五至十年,我国金融企业的股权将有一半以上被外资获得,这样的结局所<BR>隐伏的严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BR><BR>  金融大甩卖<BR><BR><BR>  汇丰银行一位高管仰望浦东的交银大厦说道:“交银大厦不久将要更名为汇丰<BR>银行大厦。”<BR><BR><BR>  近来,外资争夺中国金融企业股权的消息不绝于耳,如美洲银行出资25亿美元<BR>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和淡马锡分别出资31亿美元各购得中国银行<BR>10%的股份;高盛集团和安联保险等出资30亿美元购得中国工商银行10%的股份;德<BR>意志银行出资1.1亿美元入股华夏银行;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等出资4亿美元收购太平<BR>人寿25%的股权并有权增持到49%;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与交通银行合资成立交银施<BR>罗德基金管理公司。而且自从2004年年底外资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宽至<BR>49%后, 我国目前合资基金公司数已达18家。目前仅从不完全的统计中就有67家金<BR>融机构已向外资出售股权。(见附表)<BR><BR><BR>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痛惜地说:在金融业竞卖股权、私<BR>募融资的同时,海外上市也成为“超女选秀”般的时尚。发行人比拼的不是发行价<BR>格和市盈率, 而是贱卖股份所带来的认购倍数, 如中国人寿和交通银行。交通银<BR>行仅以每股2.5港元的价格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在排队海外上市的队伍中<BR>, 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行、中国工行、民生银行等等。中国金融业向外资贱卖<BR>股权宛如一场招商引资的大跃进,谁向外资出售的速度快、出售的比例高,谁就能<BR>得到执政的政绩和媒体的掌声。国内金融企业在境外像甩卖温州鞋子一样竞相甩<BR>卖金融股权, 甚至多家金融机构向同一境外投资者压价竞卖股份, 这将会带给中<BR>国金融业灾难性的后果。<BR><BR><BR>  余云辉分析,如果监管当局将金融企业引入外资、境外上市当做改善金融企业<BR>治理结构、提高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惟一法宝,其代价将十分巨大。<BR><BR><BR>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这一轮银行股权出售浪潮值得警惕。<BR>据不完全统计, 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8月, 中国至少有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BR>城市商业银行引入了外国投资者, 几乎每家银行出售的股权比例都接近20%。从数<BR>量比例上看,外资入股国内股份制银行的比例已达50%;如果算上4家在谈的股份制<BR>银行,这一比例高达83%。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 建设银行约用15%左右的股权换<BR>来了40亿美元左右, 中国银行则将用10%的股权换来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现在,工<BR>行也即将用10%左右的股权换来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BR><BR><BR>  这个价格是贵还是便宜?从被入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BR>市场影响力来看, 几十亿美元的价格太便宜了。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国内拥有2.2万<BR>个网点,控制着中国银行业近20%的资产。入股工行, 将给予外国投资者一个极大<BR>的共享影响力的机会, 让它们可以分享中国金融业潜在的爆炸式增长。<BR><BR><BR>  陈功不客气地说:“我们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但外资总共花了多少钱?<BR>可以说非常之少!拥有几大国有商业银行, 基本上用30亿美元左右, 就可以换来<BR>10%的股权。这简直会成为世界银行界的历史性事件。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 我们<BR>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今年年初,华尔街某银行一支劲头十足的团队飞往中国<BR>,考察投资中国四大银行中的两家——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经过一周会谈后<BR>, 当这个工作小组的领队准备离开北京时, 他们的电话响了。但令他们感到意外<BR>的是,电话另一头是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位官员,他请这家外国投资银行考虑投资建<BR>行。<BR><BR><BR>  “这种事实表明, 中国陷入困境的国有银行渴望在海外上市前, 从外国竞争<BR>对手那里吸引资金和专业技术, 而且这已表现出一种毫无顾忌的渴望。现在,这种<BR>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抬高要价<BR>。”<BR><BR><BR>  陈功认为,对于中国国有银行的股权出售,定价太低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耶鲁<BR>大学教授陈志武就曾指出, 银行的价值主要在于网络、品牌和信用度, 客户是银<BR>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在中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BR>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而对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讲, 其巨大的网络、品<BR>牌和信用度的价值, 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之上。他认为,在中国的银行业海外上<BR>市的过程中,银行业以“低价”被出售的策略亟须调整。<BR><BR><BR>  上海某银行会计学博士骆德明认为,国外资本入股中国金融企业,除了追逐利<BR>润这一资本的本质特性外,其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控制中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产业,最<BR>终达到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从而瓜分中国的经济资源及其所创造的财富。汇丰银<BR>行一位高管仰望浦东的交银大厦说道: “交银大厦不久将要更名为汇丰银行大厦<BR>。”悄悄地控股平安保险, 平稳地笑纳交行的控股权, 再择机控股证券公司、基<BR>金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 最后完成在中国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布局。这就是<BR>汇丰等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战略。<BR><BR><BR>  金融和国防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因为在国际分工已十分发达的<BR>现代世界中, 许多需求都可以通过交换或贸易得以满足, 但惟有金融和国防是花<BR>钱也买不来的。金融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配置资源引导各种生产<BR>要素,重新塑造经济乃至社会格局。在当今世界, 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 谁有强大<BR>的金融产业, 谁就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强国,与它强<BR>大的金融业密切相关。<BR><BR><BR>  骆德明说,在金融犹如国防的情况下,我们还在大量廉价地贱卖金融企业(卖股<BR>份或合资),有些监管高层还明文规定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BR>,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这样大跃进式地在金融领域<BR>招商引资, 正可谓引狼入室, 不出五至十年, 我国金融企业的股份将有一半以上<BR>被外资廉价获得, 从而使我国的金融业掌控在外资之手, 也就是说, 我国的经济<BR>命脉掌握在外资的掌心。这样的前景不值得我们警惕吗?<BR><BR><BR>  他指出,正因为金融的重要,外国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地对他国金融资本进入设<BR>置障碍。试问中国的金融企业能轻易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廉价获得<BR>他们金融企业的股份吗?中国建设银行在纽约和伦敦已设了十多年的代表处了,至<BR>今还不能升格为分行。<BR><BR><BR>  根据新加坡银行法规,如果一个银行的控制权在外国政府或政府代理机构手里<BR>, 新加坡政府就不会批准这个银行在新加坡开展银行业务,中国银行在新加坡至今<BR>没有领到完整的银行执照(full banking license)。而淡马锡和星展银行是新加<BR>坡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类似于我国的汇金公司), 却在中国大量购买中国的银行<BR>股份、基金管理公司股份, 甚至还要在中国控制一家全国规模的银行。为什么我<BR>们没有类似于新加坡政府的金融保护政策?<BR><BR>  外资略地路线图<BR><BR><BR>  这就像中国人只穿着短裤却坐在西装革履的西方人面前,中国对外方知之不多<BR>,外方对中国情况却一清二楚,这将使中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BR><BR><BR>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刘崇献分析,监管部门热衷于引进国外战略投<BR>资者,是认为可以根本性地改善中资银行的管理水平、金融服务水平、产品创新能<BR>力以及综合盈利和竞争能力。然而, 这种想法是出于外来战略投资者都是友好合<BR>作的假设之下, 可能是一厢情愿。<BR><BR><BR>  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是以获利为目的,而对该银行的管理权或者控制权的争<BR>夺将是获利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合资银行管理方面的整合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BR>各种明争暗斗很容易消耗企业的效率。早一些引入外资的深圳发展银行的股权争<BR>夺和最终被实际控制就是例子。而现在刚刚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其他银行, 由于时<BR>间短还没有明显暴露这种倾向。<BR><BR><BR>  2007年以后, 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 届时, 进入中国的银行将更多<BR>地以独资银行的形式存在, 而必然包括当前各个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所设立的<BR>各个分支银行, 那么, 这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银行的嫡系分支将和在中国的旁系<BR>分支 (参股的中资银行) 发生面对面的争夺, 包括市场和高端客户群。这些战略<BR>投资者将会帮谁不是很明显吗?首先要努力控制参股的中资银行, 如果不能, 也<BR>将会通过各种渠道把该银行优质客户群提供给其嫡系分支机构, 在此之前, 这些<BR>外来战略投资者会全心全意无保留地把中方想得到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东西提供<BR>给所参股的中资银行吗?这只是中资银行的天真愿望, 外方肯定有保留, 如果外<BR>方不能取得相当的控制权, 肯定不会尽力地改善中资银行的管理和效率的。<BR><BR><BR>  刘崇献尖锐地指出,中资银行“一窝疯”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对自己管理<BR>能力的否定,是包括中国政府监管层和各个银行的管理层缺乏自信和无能的表现,认<BR>为自己管理不好才请个国外的“大爷”来管家,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弊端和危害。尤<BR>其是银行业这种关键性的垄断行业, 具有非常高的资金杠杆效应的特殊企业, 大<BR>比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将会造成巨额利润的流失, 而中国的民营资本却不能分<BR>享中国最肥美的蛋糕。当前各个国内银行争先恐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一种把<BR>“无能当个性”的表现, 是一个没有经过慎重试验的“大跃进式”的败笔。<BR><BR><BR>  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的银行改革给了外资银行打入中资银行内部的机会,使其<BR>掌握了中资银行的核心信息和弱点,有可能在2006年以后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市<BR>场和客户争夺中把中资银行打得一败涂地。<BR><BR><BR>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指出,引进外资,包括邀请外国大银行<BR>设计我国银行改革的模式,则意味着把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部信息告诉了国外投资者<BR>,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的弱点都毫无保留地表露在他们面前,对国家经济利益和金融<BR>安全的影响更值得深思。<BR><BR><BR>  外国某银行一位经理私下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不理解中国银行界为什么会那么<BR>大意。现在许多中国大银行都有外国银行或公司入股, 并进入董事会, 中国银行<BR>的机密和各种资金动向、客户资源等都知道, 这会让中国非常被动。他说: “这<BR>就像中国人只穿着短裤却坐在西装革履的西方人面前,中国对外方知之不多,外方<BR>对中国情况却一清二楚,这将使中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BR><BR>专家指出,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常用的策略,可以模拟出他们在中国本土攻城略地的<BR>基本路线图:<BR><BR>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BR>趋势和市场状况;<BR><BR>第二步,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BR>遥的某个临界点(或直接控股);<BR><BR>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迫<BR>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中国金融企业股权)升值;<BR><BR>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BR>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BR><BR>第五步,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 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此<BR>时,外资机构通过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BR>;<BR><BR>第六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BR>仅分红丰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他们通过金融企业<BR>上市减持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BR>成一种一致行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国内金融危机爆发;第八步,利用金<BR>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把外汇回流再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BR>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经过一<BR>系列的有序进攻, 大部分中资金融企业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BR><BR>  中国经济的最后图景将会是:<BR>外资金融机构像血管一样深入到中国各个产业的肌体之中,利用金融资本统治国内<BR>产业资本,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金融机<BR>构的董事会里都有国外金融机构的代表或董事,国内企业比如中国石油的任何国际<BR>并购活动,都可能通过银行的渠道透露到国际市场或竞争对手一方,中国企业的一<BR>举一动都处在竞争对手的监控之下;外资机构还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风险通<BR>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其控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之中,从而达到国际金融资本<BR>在中国开疆拓土的最终目的:转移风险,收获利润,掌控经济命脉,影响政治。<BR><BR>  财富是如何流失的<BR><BR><BR>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9.7亿美元的<BR>回报,但我们取得的3500万美元购买美国国债,11年的收益大约是1500万美元<BR><BR><BR>  外资入股参股中国的金融企业,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交通银<BR>行半年报显示, 该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6.05亿元人民币, 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9.05亿<BR>元人民币; 税前利润68.84亿元人民币。按此估计,不到5年就可收回在交行的全部<BR>投资,以后将是纯粹获利,并获得了对中国第五大银行的永久控制权。汇丰入股以<BR>及在港上市不到半年, 交通银行怎么一下子从亏损19亿元多的丑小鸭变成了盈利<BR>46亿元的金凤凰了呢?难道是汇丰入股及境外上市发挥了特异功能?当然不是! <BR>那是上市之前刻意的财务安排。因为交通银行在汇丰入股之前, 已将不良资产剥<BR>离出去并进行了财务重组 (剥离的不良资产却由国民财力来消化), 以使上市后有<BR>个好的财务表现。<BR><BR><BR>  骆德明分析,交通银行自今年6月底在港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两个月内已上<BR>涨了近30%。这说明发行当初定价过低, 按市净率定价时根本没有考虑交通银行覆<BR>盖全国中心城市与国外主要金融中心的合理布局以及品牌、客户等无形资产, 导<BR>致本该由国内投资者享有的无形财富白白地被外资瓜分了。又如,汇丰银行2001年<BR>以每股2.49元人民币的低价入股上海某家银行,获得每年每股0.5元左右的回报,5年<BR>就能收回初始投资,并拥有了这家银行8%的股份。<BR><BR><BR>  金融业是高利润行业。余云辉举了一个例子, 比利时某基金管理公司已拥有<BR>国内某基金管理公司33%的股权, 目前正在办理1元1股增持到49%的手续。外方预<BR>计,他们只一次性投资4900万元人民币,5年之后可以从这家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取<BR>得股权投资收益每年6亿元人民币以上(按规定1.5%-2%的管理费提取比例,基金公<BR>司若管理100亿元人民币,一年管理费收入可达1.5亿-2亿)。如果中国设立 20家类<BR>似的基金管理公司 (现在已合资18家), 未来每年流出境外的财富将达到120亿元<BR>人民币。这还仅仅是基金业的状况,银行业、保险业的状况更甚于此。<BR><BR><BR>  余云辉说,从主权国家的角度分析,外国实际是以虚拟的货币符号换取了中国<BR>金融企业现实的股权甚至控制权,并分走巨额财富。其中的真实游戏过程是: 外资<BR>投入于国内商业银行以美元等外币换得股权, 而我国拿这些美元主要用于购买美<BR>国国债, 美元又回到美国, 只获得很低的利息回报。以高盛当年购买平安保险为<BR>例,中国以高收益的保险公司股权为代价换来的美元,又重新投入到美国国债市场<BR>,支援美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仅仅支付了很低的国债利息。而在美元完成一次中国<BR>之旅后回到美国时, 带走了中国金融业的股权和高利润。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BR>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了9.7亿美元的回报,但我们取得的3500万<BR>美元资本金买成美国国债,11年只能取得大约1500万美元的收益。<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 19:17:49编辑过]
<P 0cm 0cm 0pt">  骆德明提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要建立良好的金融企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以革新的人<BR>事制度、按市场化的运作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选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一个责任心强、眼光远大、懂管理的金融<BR>专家型领导班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BR><BR>  余云辉认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实在中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也存在一些没有通过引进外资、没有海外上市却运<BR>作得十分成功的金融企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比如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联。招商银行既没有境外战略投<BR>资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也没有到境外上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却是国内外公认的一家好银行。在招商银行成立以来<BR>短短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年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创造了足以令中国骄傲的银行业奇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连续四年荣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世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家<BR>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银联同样创造了中国金融业的奇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保卫了中国银<BR>行卡业的经济版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可以设想一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如果把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托管给招商银<BR>行的管理团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也许是一个成本和代价最小的改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BR><BR></FONT>  他提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的金融企业可以通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所有权保持国有、管理权民营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方式<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以低成本的代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建立起金融产业的治理结构。以交通银行为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不必要以出售<BR>控股权给汇丰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今后每年要付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亿元以上利润的方式来完善治理结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而<BR>可以通过银行管理权借助市场化授权的方式来完善银行治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按照市场化的方式<BR>来运作。<BR><BR><BR>  具体做法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通过优秀的金融企业管理团队比如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联等管理<BR>团队作为主要发起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设立多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产业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各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产业管理公<BR>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提出具体的银行管理方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包括高薪引进境外各级管理人才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通过市场化<BR>竞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把交通银行的管理权包括人事任免权交给中标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产业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交<BR>通银行的股东拥有所有权并行使完全的监督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标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产业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行使<BR>完全的经营管理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通过市场化授权的方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把政府和<BR>银行分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若交通银行的股东没有出让和稀释股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可以享有完整股权所带来的<BR>利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产业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可以按照约定的比例提取管理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在合同期满之<BR>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股东可以通过招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重新遴选更优秀的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挟带<BR>管理经验和技术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产业管理公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层面上进行合资合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从而避免金融企业<BR>如银行股权的丧失。<BR><BR><BR>  专家指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尤其金融管理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靠行政任命一些不太善于现代<BR>化金融管理的人担任关键职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整个国家已支付并还会支付巨大学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然而又不能<BR>拱手把控制权交给外方。余云辉和骆德明建议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未被外资控股<BR>的金融企业应该采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保持所有权国有、推行管理权民营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一改革模式。任<BR>何改革措施都必须看到长期的成本和代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这一模式可走出一条中国的市场化之<BR>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且改革效果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改革成本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没有后遗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FONT> <BR><BR><BR>  然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上述改革模式要想成为可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就首先要从体制上确立一种公平竞争的环<BR>境。不改变沿袭二十多年的单向度开放政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对外开放、对内不开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就很难<BR>出现真正有效的金融体制。<BR><BR><BR>  金融及证券研究人士袁剑认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金融改革能否成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能仅放在金融体系这个<BR>单一格局里来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要从全局考虑。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环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BR>能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和法治的权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能在政府监管之外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金<BR>融改革就不可能成功。<BR><BR><BR>  他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中最基本的是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可以把企业、银行、基<BR>金、保险公司等出售给外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什么就不能出售给国内的民营资本呢?至少也应该<BR>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吧?对国内的民族企业我们反而完全设限不准进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单单对<BR>外资开口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是极不利于本土金融业发展的。民营企业之所以存在一些不规范的<BR>行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上总让民资民企处于不公平竞争的<BR>劣势地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让他们不得不利用不正当手段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赎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若不尽快改变单向度<BR>开放政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TO</FONT>保护期一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们的国企由于缺乏竞争而没有竞争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们的民企又<BR>由于种种限制而无法长大强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加上各种不公平税率的负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那么可以想见本土企<BR>业在未来岁月与众多跨国公司的竞争会是怎样的结局。<BR><BR><BR>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也认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什么我们在出售有影响力的银行<BR>股权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会变得如此被动?因为外资入股没有竞争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我们自己的政策把国内的竞<BR>争者挡在门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为外资保留了巨大的讨价还价的空间。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有很多<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都被政策排除在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能参与其中。既然外资只有少数几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外资们用着同样<BR>的语言在说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而外资成了被求者。中国银行业的股权交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正演变为求人、变成<BR>送股票人家还不要的局面。但如果我们能够引入国内企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那将有可能加大国有<BR>银行的股权竞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从而提高股权的溢价。<BR><BR><BR>  在现阶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需要及时制止各个金融机构竞相甩卖金融企业股权的现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避免各<BR>级政府和部门只以创造短期政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引进了多少外资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考量而不顾国家长远利<BR>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竞相争邀外资参股控股我国金融企业。而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即使有必要向外资出售少量金融<BR>股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也应该排除行政干扰的因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要像做生意一样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来做<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而最忌讳各地各层争先恐后一窝蜂地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抢时间、争速度地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就像竞相杀价<BR>出口各种产品一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样的结果只能卖出贱价。<BR><BR><BR>  余云辉建议<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金融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汇率制度改革<BR>、人民币升值趋势、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重视把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BR>而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需要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外资引进来战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内资走出去战<BR>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本土资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走出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外资引进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难度大得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受<BR>到重重阻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因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特别需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股<BR>中国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的股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作为对等的条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中国汇金公司也可以入股苏格兰皇家银行<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的股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至少应该拿到参股的权利或期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同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FONT>的<BR>股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作为对等条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中国汇金公司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参股汇丰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FONT>的股份<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具体形式可以通过汇丰银行向中国汇金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来完成。保险<BR>、证券、基金管理、信托、租赁、担保、汽车金融等等金融机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都可以采取上述<BR>方式开展国际间的合资与合作。总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应该避免在一窝蜂甩卖的情况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陷自己<BR>于被动卖、单向卖、贱价卖的境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改变目前这种不平等、不对等的开放策略。<o:p></o:p></P>
[B]以下是引用[I]tomcat650093[/I]在2006-1-1 16:21:00的发言:[/B][BR]    官僚机构因无力振兴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失败主义情绪与自由经济学家和统治精英共同制造的全球化的“双赢”幻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文化买办主义的空前泛滥。中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遂成定势。<BR>    精辟!

有人还说中国将来挑战美国呢!
<P>其实,和平演变是最可怕的。</P>
<P>和温水煮青蛙是一个道理啊。</P>
不能左也不能右
<P>说招商银行是好银行的专家的话,不听也罢。</P>


<P>中国的银行之烂,只有叹为观止可以形容。他还居然说,接受了大量国家补助以后的银行已经大大改善。我只能说,真的无知。</P>

<P>中国银行的金融商品少到可怜,管理水平极其低下。</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6-1-1 16:41:00的发言:[/B][BR]<P>    很多内容不表认同,个人觉得文章透露更多的是对美帝纳粹的一种畏惧和慌张。</P><P>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不是埋头当鸵鸟,认为融入世界就是被美帝纳粹主导的国际社会吞没。对此非常的不以为然。实际上,中国只有融入世界,才能让美帝纳粹及其走狗知道,不是世界改变中国,而是中国改变世界。</P><P>    提到民族精神的问题,我觉得需要的是正确导向,过分强调或是过分扭曲都不是正道。但对民粹式的民族主义和“民主粪青”都要高度警惕,一不走纳粹歧途,二不步上“苏东坡”后尘。</P><P>    只要站稳一切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当可立于不败之地!</P>


“只要站稳一切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当可立于不败之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除了火箭,中国哪个产业不依赖外国技术!
不掌握核心技术,什么都是白搭,就说什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吧,西门子等几个外国公司掌握的专利比中国公司还多,以后还得乖乖交专利费。
我国汽车半导体发展早于韩国,可现在却远不如韩国,国家领导要是有韩国人一半的水平,中国现在的产业水平绝对要比韩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