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飞扬]中国舰空导弹的初期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54:38

  


  

  

  
图01 梁晋才院士
  
图02 第一代舰空导弹HQ-61
  
图03 (左-右)国产舰载搜索雷达、制导雷达、HQ-61舰空导弹及发射装置
  
图04 梁晋才院士即将参加导弹发射试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0:35:53编辑过]

  


  

  

  
图01 梁晋才院士
  
图02 第一代舰空导弹HQ-61
  
图03 (左-右)国产舰载搜索雷达、制导雷达、HQ-61舰空导弹及发射装置
  
图04 梁晋才院士即将参加导弹发射试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0:35:53编辑过]
[center][B](图文)舰空导弹总师访谈录[/B][/center]
  
  现代舰船2006.01A
  
  梁晋才,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同年到铁道学院任教。1957年赴苏联留学,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改为七机部)二分院22所副所长、上海航天局总体部副主任、主任、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副主任、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现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梁院士是我国导弹武器系统技术专家,80年代曾主持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他带领一支精悍的技术队伍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最近,本刊记者在上海对梁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梁总,请您谈谈我国早期研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情况。
  
  梁总: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了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受文革影响,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粉碎"四人帮"后,研制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但是由于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技术难关,一时还难于突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直到1986年分别在陆上靶场和海上靶场成功地进行了设计定型飞行试验,这项任务才算圆满完成。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走过了艰苦的20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多坎坷,一代人为它付出了青春。
  回头看看这一段历史,令人震撼,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什么事都很顺利,总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型号的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沟沟坎坎,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艰难。
  
  记者: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当时仿苏的导弹武器系统有什么区别?
  
  梁总:从制导体制上讲有很大的区别。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的是半主动寻的制导体制,而仿苏的导弹武器系统则是靠地(舰)面雷达的无线电指令制导。什么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呢?它是靠地(舰)面雷达探测到空中目标的位置和导弹的位置之后,由地(舰)面的计算机计算出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于是产生指令,通过无线电通道从空间将有关指令传送给飞行中的导弹上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从而引导导弹朝着目标飞去。这种靠地(舰)面雷达探测空中目标位置的方法有很大缺点,就是其测量精度和目标的距离有关系。目标越远,测量的精度越差。因为雷达射出的锥状波束,它的线偏差距离越远,偏差越大,也就是精度越低,这就是早期导弹的控制方法。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就在弹上装上一个导引头。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把一部小雷达装到弹上{当然不完全一样)。这样导弹离目标越近,测量精度越高,导弹的制导精度就越高了。脱靶量可到几米的量级,甚至于导弹直接碰撞目标,这就是目前正在发展的精确制导。自己发射电磁波,自己接收碰到目标后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这种导引头称之为主动导引头。弹上装导引头,也有局限性。因为要探测目标,必须发射出足够大的功率,否则探测距离不能达到很远。另一方面功率大,导引头的体积大,导弹不允许。所以在60年代,采用的是半主动寻的制导导引头。所谓半主动,就是导引头不发射功率,这个功能由地(舰)面的雷达来完成。雷达始终保持对来袭目标的跟踪,然后朝目标发射电磁波(照射),就像手电筒一样,这种雷达叫做跟踪照射雷达。弹上导引头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其他的处理工作都是由导弹上的导引头自己处理,自动给出指令来控制、引导导弹向目标飞去。这就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为了提高制导精度的半主动寻的制导体制。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属于中近程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距离比较近。而仿苏的是属于高远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距离比较远而且作战高度高。两者在作战领域是有区别的。
  
  记者:舰用型和陆用型导弹武器系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梁总:陆用型发射平台采用机动发射车,地面制导雷达也是安装在机动车里。舰载型采用的是固定发射架,舰载雷达需要安置在舰内的舱室里面。两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从原理、工作体制、作战性能和威力以及各部件的组成都基本相同。只不过在舰上的武器系统比陆上稍微有些难点。在陆上作战武器系统包括雷达都是固定在阵地上,而在舰上作战,舰在运动着,有前进运动,舰体还有纵摇、横摇。如果雷达被简单地安装在舰体上,那么它也随着舰体在运动,就不能跟踪目标,也就照射不到目标。所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将雷达的天线安装在一个稳定平台上,这个平台将舰体的运动隔离开来,从空间看雷达天线是稳定的。从而保证舰载雷达天线能够精确地跟踪和照射目标,这样导引头就能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而陆上发射导弹之后,它的跟踪照射雷达根本就不存在摇摆的问题。作为导弹来讲,舰用和陆用的导弹没有区别。导弹飞上天以后,对导弹来讲就无所谓是陆用和舰用,都是一样的。当然,严格地讲,舰用和陆用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都有各自的难点。特别是在低空作战,海面有海浪杂波的影响,地面有地杂波的影响,有时叫做多路径的影响。在中空作战时,陆上有高山或是周围障碍物影响,在海上可能好一些。
  
  记者:请您简单谈一下我国研制的第一代舰空导弹都填补了哪些空白?
  
  梁总:60年代初,我们有舰对舰导弹武器系统,有岸对舰导弹武器系统,但是没有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研制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工作中,我们发挥了很大的创新能力。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研制的,甚至包括导弹的战斗部,都是我们的老师傅自己在车间里搅拌火药搞出米的,那是很危险的。导弹的弹体设计、导引头、引信、自动驾驶仪、发动机、战斗部、弹上电源、雷达、火控指挥仪、发射车(架),总之一切一切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研制的,后来碰到了许多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也都是通过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地摸索解决的。
  
  记者:在研制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关键技术难题?如何解决的?
  
  梁总:这个问题在这里很难简单地回答清楚,实在太多了。前面已经说过,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完全自主研制的,没有任何借鉴。再加上文革期间,对外很闭塞,可学习的资料很少,其难度可想而知。
  例如,在导引头上我们就碰到不少难题。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研制过半主动寻的导引头,什么都要靠自己去闯,去摸索,去实践,去解决。我们知道半主动寻的导引头不发射信号,只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问题是导引头怎么能分辨出真伪,怎么区分哪个是目标的回波信号,哪个是别处乱反射回来的干扰信号。因为在舰面的跟踪照射雷达照到目标的同时,也会照到周围的物体,也会反射回信号。导引头要有这种本事,只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不理会其他无用的信号,这样就保证控制导弹跟踪目标,而不会撞到山上。简单说一说它是靠什么工作原理解决的。导弹在天上飞,目标也在动,导弹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从电磁学理论角度看,有运动就会在无线电信号中产生多普勒频率。导弹和目标有相对运动,就产生与其相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导弹和固定物也有相对运动,产生另一个多普勒频率。由于两者相对运动不同,对应的多普勒频率也不同。导引头就利用这一点,在电路上设计一个门,只允许目标的多普勒频率进来,把固定物的多普勒频率挡在门外。这个门电路设计是很仔细的,也是很有学问的。首先,导弹和目标在天上飞时,其相对运动在变化,因此这个门也应跟着动。另外门不能太宽,否则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进来了,破坏了导引头的正常工作。门也不能做得太窄,否则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电路的参数有稍许的变化,这个门就要偏离一点点,结果有用的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也进不来,造成导引头丢失目标。所以我们在导引头的设计初期,花很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做到既不能让无用的信号进来,又要保证真正的目标信号进来。
  由于目标的回波信号很微弱,导引头要能够接收这样微弱的信号,必须做得很灵敏。在60、70年代,我们的导引头的灵敏度大致可以作到-120dBmw。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0-12毫瓦功率的信号,导引头要能够清晰地检测到。提高导引头的灵敏度是很难的。当前导引头能做到可以接收10-13毫瓦功率的信号。
  另外导引头的天线要时时刻刻对准目标。不管弹体在空间飞行当中怎么动,或是做机动飞行或是在摆动,天线要永远对着目标不能随着弹体而动。所以天线的随动系统要设计得很好,要能完全隔离弹体的运动。当然不能做到绝对的隔离,允许有一定的误差。研制初期我们在克服导弹飞行中天线抖动和摆动问题也花了不少力气。
  再介绍一下引信。当导引头给出控制指令使导弹靠近目标几米以内,要求引信能够及时地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要使引信做到及时启动战斗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当导弹靠近目标时,两者的相对速度每秒起码有1000多米,大约1毫秒1米,目标的长度就是几米。这就要求引信在几个毫秒的时间内,必须及时地启动战斗部。早启动不行,晚启动也不行。那么引信如何感知目标已经接近了呢?最早引信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目标和导弹靠近时,其相对速度出现急剧的变化,也就是多普勒频率急剧变化。举简单的例子说,当导弹朝向目标时相对速度是+1000米/秒,当导弹穿过目标背离目标飞行时,相对速度变成负值。引信就是靠这个特点启动的。这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引信。
  过去我们打"长空1号"靶机时,由于靶机的涡轮叶片旋转产生一个附加的多普勒频率,造成引信早动,距离目标200米左右就提前启动了。也发生过引信不动作的情况。经过大家群策群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难题攻克了,结果很成功。首次用寻的制导导弹打中了天上飞过的靶机,这在我们国家研制防空导弹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击中靶机。在此之前,我们的对空导弹没打过靶机,天上飞的东西能不能打中,谁也没有底。
  再简单说说弹上的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仪是控制导弹稳定飞行的—种弹上设备,它接收导引头的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驾驶仪是弹上设备很主要的一个部件,是导弹飞行的控制系统。驾驶仪控制导弹飞行就要考虑如何控制导弹的舵面怎么偏,如何稳定导弹,如何控制导弹刁;要翻滚、不要摇摆、不要在天上晃来晃去。既要做到导弹对舵面的反应要快,及时动作,但又不能失去稳定。所以驾驶仪的设计也是很难的。
  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记者: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导弹相比,我们国家第一代舰空导弹的性能如何?
  
  梁总:现在看,第一代舰空导弹的性能并不先进。但是回过头来看,在当时60-70年代那个时期,跟同期的"麻雀"导弹相比,二者的性能差不多。但是,由于文革的破坏和影响,第一代舰空导弹没有立刻拿出来装备部队,拖了近十几年,就显得落后了。但是应该说,在研制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当时是白手起家,通过自主研制,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使我们掌握了研制一个高技术含量非常复杂的武器系统的技术和工作方法,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成长起来了一支很有经验的、能够攻关的高素质队伍。这个队伍有高度的集中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有敢于挑重担的勇气。现在我们搞的导弹多了,这些队伍中有不少是原来的技术骨干。
  
  记者:早期舰空导弹为什么没有采用折叠弹翼?
  
  梁总:早期的导弹不是从发射箱发射出去,它采用的是固定发射架,导弹发射前必须装填到发射架上。后来才发展到把导弹放在发射箱里,发射时,导弹直接从发射箱里打出去,这就是所谓的箱式发射。为了把发射箱的体积做得小一点,就想把导弹做得小一点。但是弹身不能随意改动,所以才想到把弹翼在箱子里折叠起来。等到导弹发射出箱后,弹翼再弹出来。折叠翼并不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折叠弹翼的优点是可以把发射箱的体积减小,运载起来方便。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弹翼展开以后,必须使其到位后卡死。一般来讲,弹翼是靠板簧的反作用力展开的。如果长期在箱内储存,板簧的反作用力有可能减弱,或是在展开夹缝中有什么东西,使弹翼展开后不能卡死到位,那将是灾难性的事情。
  
  记者:据说第一代舰空导弹打靶试验很有特色,部进行过哪些试验?
  
  梁总:的确,我们进行的打靶试验是很有特色的,我们打过靶弹、靶机、拖靶和气球靶。比如打靶弹试验,我们采用舰对舰导弹为目标靶弹,进行实弹拦截试验,过去我们没有打过这种靶弹,当然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有一次导弹与靶弹擦边而过。开始还怀疑目标的反射能量不够,后来打靶弹也成功过关了。因为靶弹和靶机都很贵,为了节约经费,创一条路径,我们也进行过导弹打拖靶的飞行试验。什么叫拖靶呢?拖靶就是飞机用一根大约5、6千米长的金属缆绳拖曳一个圆柱形金属体,拖靶的雷达反射面积的大小可以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当时用防空导弹打飞机拖靶目标在我们国家是首次。第一次打拖靶试验是非常紧张的。如果导弹在捕捉目标时锁定了飞机,导弹把飞机打下来怎么办?那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飞行员也很紧张。为了保险起见,飞机过我们的头顶后才发射导弹,结果打得很漂亮。我们还打气球靶,这是为了给部队实弹打靶训练用的。
  
  记者:目前许多舰载防空导弹系统都采用垂直发射,与倾斜式发射相比垂直发射有什么优点?
  
  梁总:倾斜发射在舰上存在着很大的弱点,不能做到全方位作战。因为发射架一般都安装在1号甲板(或是0号甲板)的前面或后面,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发射架不能做到全方位,即360°发射。另一方面,在发射时,发射架要随动旋转,使其指向瞄着日标。发射架的转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增加了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对快速作战是不利的。所以后来发展的许多舰载导弹武器系统都采用垂直发射。垂直发射不需要发射架旋转,将导弹垂直发射出去,到达一定的高度(如20到30米的高度)导弹靠弹上设备给出的指令,开始朝目标方向拐去。所以垂直发射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全方位作战,可以拦截任何方向的来袭目标。在舰上垂直发射,还要解决发射瞬间的基准对准问题。因为舰体的横摇和纵摇,在发射瞬间弹体虽然垂直于舰面,但从空间看它不是垂直于大地坐标的。这就需要导弹能实时地敏感到舰体的运动姿态,在导弹发射瞬间修订这个偏差。那么如何将导弹从发射筒里垂直发射出去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导弹自身的发动机点火所产生的推力,将导弹发射出去,这种发射方式,称之为热发射。另一种是靠一种机构用机械力或是其他办法,先将导弹垂直地推出去,导弹在空中将发动机点火,然后拐弯飞去,称之为冷发射。这两种发射方式出于什么考虑?都是从安全考虑。冷发射就怕导弹垂直弹射出去后,由于某种原因使发动机没有点火,那么导弹带着火工品(如发动机、战斗部之类的东西),直上直下掉下来,这就给整个舰艇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很多人都倾向于采用热发射。热发射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果发动机已经点火,但由于发射机构卡死或是其他原因,导弹没有发射出去,那么发动机就会在弹库里烧起来。在周围还有很多导弹,也会造成很大灾难。一般先进的弹库设计,都有安全考虑,有喷淋设备,保证不致发生火灾。发动机点火后发射不出去,在舰上还没有出现过。但是空对空导弹确实出现过这种先例。陆上的武器系统现在有的是采用冷发射,避免发动机点火后,发射不出去把全部车辆烧掉。如果发射角稍微偏离90°一点点,即使发动机空中没有点火,也不至直上直下掉下来,所以陆上采用冷发射风险稍小一些。总之,导弹的垂直发射要比倾斜发射的难度大。倾斜发射不存在这类的安全问题。
  
  记者:您认为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梁总:这不是我个人能预料到的,不过我可以从目前的发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现在导弹武器系统发展的趋势是要做到导弹打出去"不管"。从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的发展可以看到,地(舰)面雷达要一直跟踪照射目标,直到导弹摧毁目标为止。换句话说,整个系统在导弹发射后,不能立即撤离战斗,这就很容易给敌方摧毁己方的机会。导弹采用主动导引头的优点是可以做到打出去"不管",即导弹发射出去后自己可以导引,并击毁目标。整个发射平台系统可以立即脱离敌人的攻击区。步过,我在前面谈到,主动导引头受导弹体积和功率的限制,探测距离不能很远,这就限制了武器系统的杀伤空域。特别是现代战争,都是远距离作战,所以现在都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发射后开始的一段距离,导弹靠惯性制导,飞到一定距离后,当主动导引头有能力探测到目标时,就交给主动导引头自己管。惯性制导设计不是轻而易举的。要把导弹送到很合适的地方,使主动导引头能找到目标,因为导引头有一定的视线角度,在这个角度之外,导引头就看不到目标了。这套惯性设备是很考究的。如果在很长的一段飞行时间内参数有些变化,达不到交给导引头的精度,就一切都完了。
  其次要具有拦截低空来袭目标,即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能力。这种导弹是贴着海面飞过来,拦截它是比较难的。首先雷达难于早发现,而且发现后由于海面对电磁波的乱反射,雷达也难于保证精度,导引头就更难了。因为海面的面积很大,反射的电磁波的能量很大,导引头要提取目标的信号是很微弱的,而微弱的目标信号淹没在海杂波里面。所以导引头要精确跟踪目标,难度是很大的。另外引信也是很难的。因为引信接近目标时,也就接近海面,很容易受到海杂波的影响而使引信误动作,结果摧毁不到日标。现在掠海反舰导弹离海面飞行的高度可以做到5米。
  另外还应具有拦截全方位、多批次目标的能力。
  现在已经发展到如何利用各个武器系统的集合力量,这就是集成作战的概念。不是靠单一武器系统,而是靠各个武器系统形成一个集合的作战能力。每个武器系统都具备接收与显示整个战场作战情况数据的能力。每个武器系统探测到目标的数据,用约定的报文格式,传到其他武器系统。每个武器系统用共同的解算法,可以求得每个武器系统所在位置的作战场景。这样整个战场作战信息综合以后,大家都看得到。把战场、战局的情况发送到每一个作战武器系统上,谁合适打谁打。比如舰艇A的武器系统受到干扰了,或者具体到雷达/传感器受到了干扰,但此时舰艇B的雷达/传感器没受到干扰,那么舰艇A仍然可以看到整个作战场景,如果舰艇A对目标的作战最有利,仍然可以投入战斗。
  现在和将来的战争是信息战,是空、天、海一体化的信息战,天上、地上的整个信息链连接在一起,卫星可以提供信息,飞机、舰艇也可以提供信息,这样就构了整体的集合作战能力。
  
  记者:有人认为"从舰艇防御的发展趋势看,舰空导弹今后主要是以反导或以反巡航导弹为主。"您对此有何看法?
  
  梁总:这很难说。我认为只能说要具备反导弹或反巡航导弹的能力。如果过分强调以反导为主的话,好像是要放弃加强对中、高空的防御能力,这怎么能行?不是说你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只能够反巡航导弹,防空不行了也是危险的。一艘吨位较大的军舰必须要有覆盖空域的防卫能力,如果对方的飞机来了,你打不了,怎么办?你干看着它们飞,也不行。巡航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威慑的确是比较大的,但是仅靠一艘军舰反巡航导弹恐怕比较难。对于舰空导弹的发展来讲,如果没有一个信息链,你发现不了敌方的巡航导弹,或者你不能及时发现并摧毁敌方的导弹,那你的防御体系何在呢?如果你的杀伤概率是80%,甚至是90%,但毕竟还有漏掉的概率。一旦有漏掉的,你的军舰不就完了。就一艘军舰的发展思路而言,要依靠目标的探测、目标的识别、目标的信息链处理体系,要依靠远程探测与防御的结合等等,要依靠一个集合作战体系及其武器系统。一艘军舰不仅要依赖一个舰队的能力,它还要依靠天上的飞机和卫星构成的集合作战体系,它要具备信息战的能力,它的作战能力要纳入到集合作战体系之中。同时,集合作战体系又反过来增强单舰的作战能力。只有这样你的军舰才能作战。否则即使你的军舰知道对方的导弹来了,你也要挨打。
  
  记者:在自主研制我国舰空导弹武器的过程中,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导弹专业人才,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梁总:从60年代到80年代,其中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后来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厂。谈不上培养,我一直带着这个研制队伍在一起工作。我自认为这个队伍的素质是蛮好的。他们日以继夜、不分昼夜地跟我一起攻克了许多难关,大家同甘共苦,毫无怨言,敬业精神很好。那时候,大家从来没有要奖金,要休假。工作中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大家挺听我的,挺尊重我的,我呢该听取大家意见的,就听取大家的意见。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不手软敢于决定。大家合作得很好,心情很愉快,很融洽。一直到今天,我都很怀念这个队伍。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队伍的素质是很高的,有的同志现在还工作在第一线,有的同志肩负着很重的担子,也有当总设计师的,干得挺不错的。
  
  记者:在研制导弹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梁总:使我怀念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至今难以忘记。有件事总在我脑海里翻腾。1986年是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着失败不起、没有退路的严峻形势。一敛失败,设计定型试验就要停止,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风口浪尖上。1986年6月开始了设计定型靶试。我不会忘记6月21日这一天,难熬的也是难忘的一天,也是型号命运转折的一天。戈壁滩的天气,早晚温度相差悬殊。早上冷风带着露水吹在人的身上,凉丝丝的,我衣着单薄,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又感冒了,浑身不好受。睡了2、3个小时,才6点多,我来到了发射阵地。那天进行的是导弹设计定型试验,而且是首次打低空目标,这是陆上试验导弹最难过的一关。为了保证试验顺利进行,不少人通宵在工作,维护设备,一遍又一遍地校核数据。
  一切准备就绪,阵地上一片寂静,紧张操作的人们都撤离了发射车。靶机起飞的消息传来,操纵手立刻绷紧了每根神经。"一分钟准备","五、四、三、二、—","发射!"只见导弹呼的一下,离架而去。靶机远远地飞过来了,接近了,但导弹似乎没有察觉。观战的人们似乎倒吸了一口冷气。可人们依然在翘首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但奇迹没有出现,导弹没有拉起弹头,从靶机的下方穿过。我眼睁睁地看着导弹离去,在很远的天际起火爆炸。很明显这是—枚故障弹。
  按预定计划,准备第二发导弹。半小时准备,靶机进入。导弹离弦而出。漂亮,导弹奔向目标,目标在接近,胜利在望。正当人们准备欢庆之际,导弹却出人意料地与靶机失之交臂,大家顿时闷了。
  难受,极度的难受,我一个人独自回到寝室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基地首长来了,局领导来了。看望,鼓劲,决不要丧失信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给试验队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我和技术骨干一起全面系统的分析,在充分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我决定下午继续打低空。严峻的形势,又是背水一仗,如果再失败,新型号导弹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几十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当时我知道这个决定有多大的分量,对事业的影响,自己的前途,我心中很清楚。我可以不做决定,可以等待上级的指令。但是时间不允许,等下去是毫无意义。我问心无愧,我不能考虑个人,为了事业做出这个决定,什么样的后果我都能承受。
  白天戈壁滩上的试验靶场,骄阳似火,鸡蛋埋在沙砾里都可以烘熟。整个试验靶场没有遮阴的地方。只见试验队的队员们,个个顶着太阳,顾不得炎热的天气,也顾不得通宵没有睡的疲惫,从车辆上爬上爬下,细致地检查每一个设备,核对每一个数据,准备进行另—次靶试。从他们紧张、严肃的表情上,可以感受到他们正经历着极为痛苦的时刻。这是在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试验。它将决定我们20多年来为之奋斗的一项型号工作的命运,也是检验我们的工作成绩。成败在此一举。这一天老天爷也似乎在考验我们,折磨我们,下午的天气非常炎热,传来基地的消息说,因为天气过于炎热,靶机不能起飞。设想一下,靶机都承受不了炎热的天气,而人还要在这样的天气下怀着沉重的心情工作!直熬到晚上八点钟,听到靶机起飞的命令,人们都屏住了气,八点十分,靶机起飞,第一次进入靶机偏航,没有进入靶试的航线。一次宝贵的机会丧失,气氛尤为紧张。这时整个大地似乎都凝结了。想想多年花费的心血搞出的产品几秒钟内要对它做出评价,心中紧张到难以承受的程度。靶机第二次进入,一切正常。"一分钟准备",几百双眼睛不约而同地凝视着导弹,成败在此一举,人们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在漆黑的夜晚,远远看到一个光点逐渐逼近。这时导弹随着一声巨响拖着长长的光焰升向天空,奔向目标,弹道正常。就在与靶机相会那一刹那间,导弹的战斗部引爆了,进出耀眼的火光,只见天幕上一团火球正在下坠,极其壮观。靶机被击落了,整个试验场地一片欢腾,当时那种高兴的心情,思想上的慰藉,心理上的满足是任何物质的东西不能代替的。这种欢乐是搏来的,是多少年来苦透甜来的乐。战友把我高高地抛起。人生能有几回搏。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这种感受。
  经过充分的准备,全体试验队员不负众望,在其余的试验中,导弹发发命中,而且一发比一发好。神了,真神了哟。
  1999年我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仪式盛典的观礼,当我看到我们研制的舰空导弹方队在面前驶过,慢慢地驶向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时,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虽然方队经过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折射出的重大意父是别人难以感受到的,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工作的肯定。
  过去一幕幕的往事,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翻腾。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变化,但是历史割不断遗留给人们的理想和信念这根脉,是代代相承的。我们一定还要为巩固国防,为祖国统一贡献我们的力量。
  
  记者:梁总,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对《现代舰船》提些希望。
  
  梁总:当前科学技术大普及的速度非常迅猛,刊物要抓住这种机遇,要成为推动技术、知识传播、应用推广的典范,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End―

  

  

  

  
图05 准备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的HQ-61
  
图06 准备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的HQ-61
  
图07 99年10月1日凌晨HQ-61舰空导弹通过长安街进入天安门广场
  
图08 HQ-61舰空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图01 HQ-61舰空导弹
  
图02 HQ-61改进型舰空导弹
  
图03 改进后的HQ-61装备国产护卫舰
  
[center][B](图文)长空利箭-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系统研制纪实[/B][/center]
  
  现代舰船2006.01A
  
  舰空导弹是从军舰上发射,攻击空中飞行目标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导弹、测量与制导、导弹发射装置和舰面支援设备组成。舰空导弹与高炮等传统的防空武器相比,具有作战空域大、杀伤威力强、单发杀伤概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1965年8月,中央专委提出了研制中低空地空导弹的要求。相关部门开展了中低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同年9月,制定了中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初步方案,并定名为"红旗"-41号。
  
  1966年1月,中央专委决定,将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列入国家计划,并将"红旗"41号导弹改名为"红旗"-61号导弹,以体现60年代的先进水平。同年3月,提出了武器系统的方案论证报告,随即展开了预研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967年,根据海军对空防御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红旗"-61号地空导弹改为舰空导弹,并转由上海机电二局负责研制。1970年5月,海军、六机部七院、上海机电二局等单位共同确定了装舰方案,协调了导弹系统与舰上设备的接口关系,并组织开展了"红旗"-61号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承担武器系统研制的有12个研究所、11个工厂、两个试验基地和有关配套协作单位。
  
  "红旗"-61号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跟踪照射雷达、射击指挥仪、弹库、发射架和发控台以及各种技术保障和辅助设备组成;具有机动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概率大,使用维护简单等特点;在护卫舰的首、尾各配1套发射装置,每套武器系统都能独立作战,可实现舰艇全方位防卫,能同时攻击两个来袭目标。
  
  舰空导弹长期装置在舰艇上,作战使用环境十分复杂和恶劣,必须考虑温、湿度的变化,盐雾对元器件的腐蚀,舰艇的摇晃、振动、噪声对导弹发射的影响和导弹发射对舰上设备、人员的影响。因此,舰空导弹的研制和试验比地空导弹更为复杂,要求更高。
  
  为满足舰上使用要求,跟踪照射雷达由厘米波长的单脉冲跟踪雷达和厘米波长的连续波照射发射机组成,并增加了天线稳定平台和防腐蚀措施。设计指挥仪主机为1台专用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模-数、数-模转换装置,并采取了防腐蚀和稳定措施。弹库为直立回转式结构。发射架为双联装式,由液压系统驱动,具有纵横向稳定性,可在航行条件下随时发射导弹。发控台用于导弹发射前检查,实施预装定等。各种技术保障设备按舰空导弹使用要求配套设计。
  
  "红旗"-61号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复杂,改作舰空导弹,更增加了技术难度,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制和试验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延续时间也较长。
  
  "红旗"-61号舰空导弹的试验,遵循"先陆后海"的原则。1970年以前,曾进行过模型弹和独立回路弹的陆上飞行试验,并根据试验暴露出的问题,两次修改弹体方案。1970年9月,根据修改后的状态进行了独立回路遥测弹飞行试验,又发现导弹飞行速度下降等新问题。地空导弹试验基地为完成陆上试验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完成了各项飞行试验任务,而且还对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如对导弹飞行中尾翼甩出造成空中解体,经基地技术人员研究,提出了系测试台的极性接反所致的意见;根据飞行试验结果提出了解决发动机喷管烧蚀问题的建议;经过分析计算,调整了雷达伞靶的重心,使多次放飞不成功的伞靶放飞成功。
  
  1973年,上海机电二局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科技人员对弹体结构、固体火箭发动机等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先后攻克了高空大滚动、液压放大器漂零、弹性振动等重大技术关键。同时,在自动驾驶仪系统中,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小型化半液浮陀螺加速度计,并对武器系统采取了防盐雾和稳定措施。
  
  1975年3、4月间,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4发独立回路遥测弹的飞行试验,全部获得成功。1976年又成功地进行了武器系统各项地面对接和导引头与雷达对接试验,导引头捕捉靶机试验,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
  
  1976年12月,"红旗"-61号导弹在导弹护卫舰上进行导弹发射、武器系统跟踪伞靶和闭回路遥测弹射击伞靶三项试验,以进一步检验舰上制导设备和弹上导引头的性能以及制导系统的导引精度;测定导弹在发射架上的运动参数和导弹的初始散布;考验发射架的工作可靠性;测定发射时舰面的噪声和振动情况。这次试验历时45天,护卫舰出海14次,轰-5型飞机出动13架次,发射了2发模型弹和2发闭合回路遥测弹,结果是2发模型弹试验获得成功,2发闭合回路遥测弹均未击中伞靶。这次试验是舰空导弹首次在舰上进行试验,虽未完全成功,但却为后来进行的海上打靶试验奠定了基础。
  
  1978年,在辽西导弹试验场进行三通道半实物模拟打靶试验。这次试验采用部分数学模型和部分真实设备混合组成的导弹系统,用目标模拟器代替真实靶标,对9条弹道、80多种情况进行了400多次有效的精度测定,获得大量试验数据,证实制导系统具有较好的品质。与此同时,还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闭合回路遥测弹射击伞靶试验,检验武器系统的协调性、可靠性、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引导精度。试验结果是第一发未成功,第二发准确命中目标,制导雷达和其他设备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1978年8月,为加强对导弹研制的技术责任制,建立了设计师系统。
  
  1980年底,在导弹护卫舰上进行的"红旗"-61号战斗弹打靶试验,导弹引信末动作。翌年春,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再次进行试验,又两次出现引信早炸的严重问题。这样,引信就成为导弹能否定型的关键。1981年2月,上海机电二局决定进行引信攻关。成立了引信攻关小组,通过分析研究,摸清原因,提出了解决引信提早动作问题的大、中、小三种改进方案,并将这三种方案的样机同时进行绕飞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试验对比,最后选用以中改为主、中小兼容的引信方案,并进一步提高引信抗早炸性能,终于研制成功既具有制导引信和定向引信的优点,又能互相抑制其缺点的复合引信,解决了引信提早动作的问题。
  
  为了保证导弹武器系统的质量,上海航天局(原上海机电二局)自1983年3月开始,组织进行了排除故障、整顿质量的工作,对整顿中发现的410项问题和需排除的故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1984年11月,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红旗"-61号导弹战斗遥测弹射击"长空1号"靶机试验,发射2发导弹,击落2架靶机。1986年11月至12月,红旗"-61号导弹装舰在海上进行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导弹分别对不同空域点的靶弹和靶机进行射击,结果击落5发"海鹰1号"靶弹和2架"长空1号"高空靶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88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红旗"-61号导弹设计定型。
  
  "红旗"-61号导弹采用了半主动寻的制导、固体火箭发动机、连续波雷达导引头、半主动引信和制导引信、小型化自动驾驶仪、液压操纵、废气涡轮发动机、链式战斗部、单脉冲跟踪与连续波制导雷达、稳定平台、回转式弹库、双联装随动发射架、导弹自动化检测等技术,不仅填补了舰空导弹的空白,也为发展中国第二代中低空舰空导弹奠定厂基础。
  
  安装在导弹护卫舰上的双联装舰空导弹带弹库发射装置,于80年代初研制完成。该装置由七一三研究所设汁、沪东造船厂制造。
  
  1967年秋开始方案论证与设计,尽管中间因舰、弹总体论证不充分而导致方案多次变化,但仍按舰、弹的研制要求,于1968年底完成了方案设计。为了满足工厂试制进度要求,边设计、边供图,从1970年1月开始,至同年6月供图完毕。1971年8月,沪东造船厂完成样机零部件生产,随即在陆上平台进行总装、对接试验。但是要赶上军舰下水日期,样机陆上调试没完就匆匆装舰,导致某些本来在陆上就可发现和解决的技术问题带上了舰;加之该型导弹当时尚处在研制中,方案也时有变动,这就要求已装舰的发射装置样机需做相应的改动。因而从1971年9月至1978年冬,该型产品一直处于调试后又修改,修改后再调试的反复研制中。从1978年至1980年,结合导弹研制试验,该型产品样机进行了多次发射试验。1986年,完成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考核试验。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及《当代中国的船舶工业》]
  
―End―
  
  原帖: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5/0512/4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