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旗防空导弹的发展(转自中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3:47:25
《舰载武器》杂志供中华网特稿
在中国防空导弹大家族中,有一支红色劲旅,那就是“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从最初的“红旗”1号发展到后来的“红旗”7号,再到目前外刊报道的新型“红旗”15、“红旗”17、“红旗”18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 “红旗”1号防空导弹 ★

  “红旗”1号导弹系统的原型是苏制“斯-75”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它由导弹、制导站、发射架和地面支援设备等组成。导弹动力装置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级组成,拦截目标高度为3-22千米,斜距为12-29千米。它是50年代中期世界上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高空、高速飞机和飞航式导弹。
  
  ●苏联萨姆2(C75)防空导弹,我国的红旗1就是仿制它而成

  1960年,以一机部为主,国防部五院协同,全面开展了“红旗” 1号的仿制工作。五院作为总设计单位和工业部门的设计单位共同组成设计师工作组,下厂处理仿制中的技术问题。同年8月,苏联撤走了专家。聂荣臻当即指示,要发挥中国专家的作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把导弹仿制出来。翌年2月,五院广大科技人员在认真熟悉、消化、使用维护资料和工艺图纸的基础上,安排了导弹总体、控制系统、制导站等共47项设计课题,写出了技术报告和总结,搞清了苏制导弹的总体设计参数选择、气动布局、强度计算以及各分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了仿制工作。1962年9月,国防工办和国防科委调整、加强了总设计师组织,由三机部调少数人员到五院总设计师室联合办公。总设计师室作为生产厂和设计单位间联系的纽带,协调解决仿制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在仿制过程中,总设计师、副设计师和各分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到各有关单位,解决仿制中的技术问题。在制导站仿制中,整理审批了2.36万份技术资料,纠正了2.3万份设计图纸中的差错,重新设计了570份图纸,解决了241个仿制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鉴定。

  导弹弹上设备及综合测试车主要由112厂、410厂、119厂、123厂、474厂、719厂、743厂和245厂等单位仿制。负责导弹总装的112厂在试制中遇到许多技术关键问题。主管技术工作的副总工程师章华组织“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掌握了国内首次遇到的铝合金滚焊及氩弧焊、镁合金氩弧焊、四舱整壁板加工及弯曲成型等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112厂部件车间技术副主任钱鸿昌修改了原工装设计,解决了导弹五舱铆接装配时出现的变形超差问题。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试制中,410厂先后攻克了氧化剂启动活门薄膜涂覆剥落等技术难题。119厂在试制自动驾驶仪过程中,先后解决了舵机低温漏气,舵机电位计耐磨性不稳定、舵面低频小幅度摆动及控制活门参数超差等关键问题。其它各厂也都集中技术力量,攻克了试制中的许多难关。这些技术关键的攻克,保证了导弹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导站由786厂、761厂、784厂、785厂和764厂等单位仿制。负责总装生产抓总的786厂总工程师洪民光,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先后解决了高频腔体的材料搪磨加工工艺、指数曲线喇叭筒成型、方孔波导的控制、函数凸轮加工、陶瓷被银焊接等工艺问题。其它各厂在仿制中也攻克了遇到的技术关键,如期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地面设备由一机部各主管生产局负责,第一研究所为副总设计师单位,并派出设计师工作组下厂协助仿制。地面设备数量很多,承担仿制的主要有447厂、307厂、547厂、247厂和256厂等单位。

  经过各单位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1963年4月完成了模型弹的仿制。6月,在地空导弹试验靶场进行了两发模型弹的飞行试验,均获成功。随后,又相继完成了运输、振动、静力、防水等试验,证明仿制的导弹各系统工作情况正常,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1964年5月,仿制的制导站完成了校飞试验,并首次与试制的闭合回路战斗弹对雷达伞靶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击落伞靶,试验成功。6月,以米格-15型靶机为目标,进行战斗弹试验,发射两发导弹,制导飞行正常,虽然脱靶量小于规定值,但战斗部未起爆,未能击中靶标。经对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是无线电引信故障造成的。为此,地空导弹试验部与二分院总体部研究了引信绕飞试验方案,并由地空导弹试验部四处副处长彭厚刚组织进行了国内第一次引信绕飞试验。这是一项难度高、风险大的试验,其目的是通过多次重复试验,求得引信作用距离和不同距离内的启动概率,从而得出引信启动区,找到引信故障的症结,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9月26日,改进引信后的导弹重新进行发射试验,成功地击落了米格-15型靶机。10月6日,导弹成功地击中了中高空模拟目标。12月10日,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仿制的战斗弹初步定型,命名为“红旗”1号导弹。

  导弹初步定型时,制导站因在一些工作频率上超过技术条件的规定,未能达到定型的要求。为此,二分院23所有关人员于1965年7月至1966年6月,深入工厂调查研究,在工厂科技人员、工人的合作下,做了100余次试验和大量分析计算,终于找到了天线系统误差的原因,对原设计作了重大改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天线系统误差满足了技术要求,并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天线问题解决后,“斯-75”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仿制工作全部结束。通过这个型号的仿制,使中国防空导弹研制、生产、试验达到初步配套,科技队伍迅速成长,为走向自行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舰载武器》杂志供中华网特稿
在中国防空导弹大家族中,有一支红色劲旅,那就是“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从最初的“红旗”1号发展到后来的“红旗”7号,再到目前外刊报道的新型“红旗”15、“红旗”17、“红旗”18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 “红旗”1号防空导弹 ★

  “红旗”1号导弹系统的原型是苏制“斯-75”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它由导弹、制导站、发射架和地面支援设备等组成。导弹动力装置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级组成,拦截目标高度为3-22千米,斜距为12-29千米。它是50年代中期世界上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高空、高速飞机和飞航式导弹。
  
  ●苏联萨姆2(C75)防空导弹,我国的红旗1就是仿制它而成

  1960年,以一机部为主,国防部五院协同,全面开展了“红旗” 1号的仿制工作。五院作为总设计单位和工业部门的设计单位共同组成设计师工作组,下厂处理仿制中的技术问题。同年8月,苏联撤走了专家。聂荣臻当即指示,要发挥中国专家的作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把导弹仿制出来。翌年2月,五院广大科技人员在认真熟悉、消化、使用维护资料和工艺图纸的基础上,安排了导弹总体、控制系统、制导站等共47项设计课题,写出了技术报告和总结,搞清了苏制导弹的总体设计参数选择、气动布局、强度计算以及各分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了仿制工作。1962年9月,国防工办和国防科委调整、加强了总设计师组织,由三机部调少数人员到五院总设计师室联合办公。总设计师室作为生产厂和设计单位间联系的纽带,协调解决仿制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在仿制过程中,总设计师、副设计师和各分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到各有关单位,解决仿制中的技术问题。在制导站仿制中,整理审批了2.36万份技术资料,纠正了2.3万份设计图纸中的差错,重新设计了570份图纸,解决了241个仿制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鉴定。

  导弹弹上设备及综合测试车主要由112厂、410厂、119厂、123厂、474厂、719厂、743厂和245厂等单位仿制。负责导弹总装的112厂在试制中遇到许多技术关键问题。主管技术工作的副总工程师章华组织“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掌握了国内首次遇到的铝合金滚焊及氩弧焊、镁合金氩弧焊、四舱整壁板加工及弯曲成型等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112厂部件车间技术副主任钱鸿昌修改了原工装设计,解决了导弹五舱铆接装配时出现的变形超差问题。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试制中,410厂先后攻克了氧化剂启动活门薄膜涂覆剥落等技术难题。119厂在试制自动驾驶仪过程中,先后解决了舵机低温漏气,舵机电位计耐磨性不稳定、舵面低频小幅度摆动及控制活门参数超差等关键问题。其它各厂也都集中技术力量,攻克了试制中的许多难关。这些技术关键的攻克,保证了导弹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导站由786厂、761厂、784厂、785厂和764厂等单位仿制。负责总装生产抓总的786厂总工程师洪民光,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先后解决了高频腔体的材料搪磨加工工艺、指数曲线喇叭筒成型、方孔波导的控制、函数凸轮加工、陶瓷被银焊接等工艺问题。其它各厂在仿制中也攻克了遇到的技术关键,如期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地面设备由一机部各主管生产局负责,第一研究所为副总设计师单位,并派出设计师工作组下厂协助仿制。地面设备数量很多,承担仿制的主要有447厂、307厂、547厂、247厂和256厂等单位。

  经过各单位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1963年4月完成了模型弹的仿制。6月,在地空导弹试验靶场进行了两发模型弹的飞行试验,均获成功。随后,又相继完成了运输、振动、静力、防水等试验,证明仿制的导弹各系统工作情况正常,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1964年5月,仿制的制导站完成了校飞试验,并首次与试制的闭合回路战斗弹对雷达伞靶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击落伞靶,试验成功。6月,以米格-15型靶机为目标,进行战斗弹试验,发射两发导弹,制导飞行正常,虽然脱靶量小于规定值,但战斗部未起爆,未能击中靶标。经对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是无线电引信故障造成的。为此,地空导弹试验部与二分院总体部研究了引信绕飞试验方案,并由地空导弹试验部四处副处长彭厚刚组织进行了国内第一次引信绕飞试验。这是一项难度高、风险大的试验,其目的是通过多次重复试验,求得引信作用距离和不同距离内的启动概率,从而得出引信启动区,找到引信故障的症结,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9月26日,改进引信后的导弹重新进行发射试验,成功地击落了米格-15型靶机。10月6日,导弹成功地击中了中高空模拟目标。12月10日,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仿制的战斗弹初步定型,命名为“红旗”1号导弹。

  导弹初步定型时,制导站因在一些工作频率上超过技术条件的规定,未能达到定型的要求。为此,二分院23所有关人员于1965年7月至1966年6月,深入工厂调查研究,在工厂科技人员、工人的合作下,做了100余次试验和大量分析计算,终于找到了天线系统误差的原因,对原设计作了重大改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天线系统误差满足了技术要求,并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天线问题解决后,“斯-75”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仿制工作全部结束。通过这个型号的仿制,使中国防空导弹研制、生产、试验达到初步配套,科技队伍迅速成长,为走向自行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0年代末,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不断派高空侦察机对中国大陆进行侦察、窜扰。1959年10月至1965年1月,中国防空导弹部队用“红旗”1号防空导弹多次击落入侵的U-2型高空侦察机及无人驾驶飞机。后来,由于人侵飞机采取了欺骗式干扰,“红旗”1号导弹已不能适应严峻的电子战形势,急需研制抗干扰能力强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空军和承担地空导弹任务的有关工厂密切合作,在提高“红旗”1号的抗干扰性能、扩大作战空域、改善使用性能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从1964年到1965年3月,二院二部组织进行了有23所、防空导弹试验部参加的大型干扰试验。这次试验动用了一个空军中队,使用了各类杂波干扰、消极干扰和转播干扰手段,对“红旗”1号制导站及照射体制进行了系统的抗干扰测试,取得了大量数据,为制订新制导站方案打下了初步基础。

  承担导弹总装的112厂设汁人员汪京涛等,提出了利用二舱剩余空间,加长三舱燃料箱,以延长发动机工作时间、扩大杀伤区的改进设计方案。燃料箱加大后,需要相应解决加大涡轮泵的异丙酯箱、增加前翼面积、调整自动驾驶仪参数等设计、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改型设想,设计人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进行了20多次计算,终于算出了378条质点弹道,核实了改型的设想,确定了改型方案。汪京涛、钱鸿昌、曾本礼为此做出了突出成绩。

   ●“红旗”2号导弹

   23所提出和分析了可供选择的4种雷达体制,并从中选定了照射雷达体制。786厂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雷达的生产和装车任务。

  1965年4月,国防工办委托七机部组织各有关部门对改进设计抗干扰能力强的中高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研制方案,并明确了研制分工:七机部二院负责型号总体技术方案和各分系统间的协调,139厂负责导弹试制,786厂负责制导站试制。同时,将这个型号命名为“红旗”2号导弹,任命陈怀瑾为总设计师,李波为副总设计师。

  “红旗”2号导弹采取了几十项技术措施,以扩大作战空域,提高抗干扰能力,改善操作使用性能。为了稳中求快,确定将导弹和制导站分为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主要增加导弹的射高和作战斜距,制导站主要增强反侦察、反干扰能力和确保测量精度;第二状态,进一步增加各种抗干扰措施并改善操作使用性能等。

  196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加快“红旗”2号导弹的研制步伐。二院的设汁人员分赴139和786等厂,落实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两种状态的设想,整个研制试验工作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试制阶段,使用两种状态的战斗弹11发,分别对不同高度和不同速度的模拟目标伞靶和中速、中空靶机进行射击。第二阶段为遥测弹和补充试验阶段,目的在于摸清控制系统性能和气动力系数在高空的变化情况,检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786厂于当年完成了第一状态的制导站校飞试验,经鉴定,转入生产并交付使用。第二状态的制导站,经28架次校飞,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尔后,用导弹与制导站配合进行了模拟目标、伞靶、靶机的射击试验,特别是三点法尾追米格-15型靶机的射击试验和导弹发射后转换制导雷达工作体制、模拟干扰情况下的工作状态试验均取得成功。

  导弹的研制和飞行试验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导弹均通过了鉴定试验,证明“红旗”2号武器系统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1966年底,“红旗”2号导弹武器系统成功地通过定型试验。从研制试验到定型飞行试验,共使用了14发战斗弹,5发遥测弹。

  1967年2月,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红旗”2号导弹武器系统定型。1967年9月8日,U-2型飞机又窜扰中国华东地区。尽管飞机使用了转播干扰手段,但仍被“红旗”2号导弹击落,证明了导弹的抗干扰措施是有效的。

  “红旗”2号导弹从确定方案到完成定型试验,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研制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预先研究工作开展得早,方案论证工作搞得扎实,重视技术继承性,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科研成果,设计与生产部门配合密切等。

   为了摸清“红旗”2号导弹在作战使用中的问题,1968年1月,地空导弹试验部开展了“红旗”2号导弹射击高空、高速目标的科研试验。这项试验借鉴新的控制回路参数对“红旗”2号导弹制导进行改装,并增加了固体发动机的火药柱。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措施可提高“红旗”2号导弹对付高空、高速目标的能力。1984年,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张东盛司令员组织指挥下,使用图强3号靶弹,进行了“红旗”2号导弹实施拦截空地导弹试验。靶弹与导弹两个发射阵地相距百余千米,纵深配置了先进的光学经纬仪测量系统和精密测量雷达。试验用13发导弹,每次2-3发齐射,拦截5发靶弹,击落4发。1985年6、7月,又进行了“转化为战斗力”的拦截试验,共发射导弹32发,拦截11发靶弹,击落其中7发。经过这两个阶段的试验,说明“红旗”2号导弹武器系统可以扩大使用范围,并具有拦截空地导弹的能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0 0:01:20编辑过]
为实现“红旗”3号的战术技术指标,七机部二院在研制中共采用79项新技术。其中导弹33项,目的在于扩大空域,提高高空机动性能,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杀伤效率等;制导站39项,目的在于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加大作用距离,提高测量精度等;地面设备 7项,目的在于改善使用操作性能等。

  二院将“红旗”3号列为重点研制任务,二部集中了大部分技术力量,展开了“红旗”3号的系统设计。在导弹方案设计中,主要解决了提高导弹在高空的机动性能和对付高速目标的引信、战斗部配合效率等问题。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为了解决作战高度增加带来的技术问题,采取了在自动驾驶仪回路中增加抗饱和措施,以提高抗侧角起伏干扰能力;对动态补偿作了较大的修改,提高了补偿精度,使导弹达到较高的射击精度;完成了包括制导站坐标机柜、指令计算装置及弹上自动驾驶仪在内的难度较大的半实物仿真实验。

  23所承担研制的制导站由制导雷达和截获雷达组成。制导雷达是以“红旗”2号制导雷达为基础,采取了加大照射天线、加装参量放大器、侦察显示器等20多项技术措施进行改进的。截获雷达是以“松-9”A型雷达为基础,增大天线直径和提高发射功率,并采取自动测距、航路参数自动计算以及与制导雷达同步转动等措施进行改进的,提高了制导站的作用距离和测量精度,增强了目标波道和导弹波道的抗干扰能力。到1966年二季度,完成了制导雷达试样对接试验、截获雷达校飞试验,证明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作用距离超过了上百千米。

  1966年7月,七机部在上海对“红旗”3号导弹系统研制方案组织了全面审查,调整了控制回路参数;采用双推力液体发动机,提高末段飞行速度;提高杀伤概率,采用大功率及双频应答机,提高抗干扰性能。同时对研制任务的分工作了进一步调整,明确制导站的收发车由786厂负责,二院参加;显示车和指令发射车由上海有线电厂负责;坐标车由上海广播器材厂负责;固体发动机由新新机器厂和21所负责;弹体弹性振动问题由20所负责解决;靶弹总体方案由二部和20所负责。同时还决定由张煜、吴中英等组成“红旗”3号研制工作领导小组。

  在“红旗”3号导弹研制期间,从1966年1月到1969年底,在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共进行了9次飞行试验,发射导弹23发,其中模型弹l发,独立回路弹5发,闭合回路弹17发。试验表明,“红旗”3号导弹在扩大空域、提高制导精度以及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等方面获得了成功,但也发现-些问题有待继续解决。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自1969年8月起,“红旗”3号导弹的研制工作全部转由上海机电二局承担。二院二部和23所等单位抽调 140名技术人员到上海参加研制工作。

  1970年7-9月,“红旗”3号导弹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发射了8发,前3发脱靶量偏大。在对导弹和制导站进行参数调整后,继续发射5发,除两发因可靠性问题而出现故障外,另外3发脱靶量达到了导引精度的要求。1974年5、6月间,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红旗” 3号导弹拦截“图强”1号高空、高速靶弹试验,以检验导弹拦截高空、高速飞机及空地导弹的可能性和高空、高速靶弹的性能。在相距176千米的两个临时发射阵地,同时进行了紧张而有序的试验前准备。6月12日,按预定方案实施拦截,准时发射l发靶弹,制导站捕获目标后稳定跟踪,适时齐射两发“红旗”3号导弹,首发就击落靶弹。试验证明“红旗”3号导弹武器系统具有拦截高空、高速飞行器的能力;“图强”1号靶弹的性能达到高空、高速靶标的要求。至此,“红旗”3号的研制、试验工作走完了全过程,标志着中国科技队伍已具有自行设计、制造、试验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能力。

  ★“红旗”6l号舰空导弹 ★

  1965年8月,中央专委提出了研制中低空地空导弹的要求。二院以25所为主开展了中低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同年9月制定了中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初步方案,并定名为“红旗”4l号。

  1966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列入国家计划,并将“红旗”41号导弹改名为红旗6l号导弹,以体现六十年代的先进水平。同年3月,25所提出了武器系统的方案论证报告,随即展开了预研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967年,根据海军对空防御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红旗”61号地空导弹改为舰空导弹,并转由上海机电二局负责研制。1970年5月,海军、六机部七院、上海机电二局等单位共同确定了装舰方案,协调了导弹系统与舰上设备的接口关系,并组织开展了“红旗”61号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承担武器系统研制的有12个研究所、11个工厂、两个试验基地和有关配套协作单位。

  “红旗 ”61号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跟踪照射雷达、射击指挥仪、弹库、发射架和发控台以及各种技术保障和辅助设备组成,具有机动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概率大,使用维护简单等特点。在护卫舰的艏、艉各配1套发射装置,每套武器系统都能独立作战,可实现舰艇全方位防卫,能同时攻击两个来袭目标。
舰空导弹长期装备在舰艇上,作战使用环境十分复杂和恶劣,必须考虑温、湿度变化,盐雾对元器件的腐蚀,舰艇的摇晃、振动,噪声对导弹发射的影响和导弹发射对舰上设备、人员的影响。因此,舰空导弹的研制和试验比地空导弹更为复杂,要求更高。

  为满足舰上使用要求,跟踪照射雷达改由厘米波长的单脉冲跟踪雷达和厘米波长的连续波照射发射机组成,并增加了天线稳定平台和防腐蚀措施。射击指挥仪主机为 l台专用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模-数、数-模转换装置,并采取了防腐蚀和稳定措施。弹库为直立回转式结构。发射架为双联装式,由液压系统驱动,具有纵横向稳定性,可在航行条件下随时发射导弹。发控台用于导弹发射前检查,实施预装定等。各种技术保障设备按舰空导弹使用要求配套设计。

  “红旗”61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复杂,改作舰空导弹更增加了技术难度,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制和试验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延续时间也较长。

  “红旗”61舰空导弹的试验遵循先陆后海的原则。1970年以前,曾进行过模型弹和独立回路弹的陆上飞行试验,并根据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两次修改弹体方案。同年9月,根据修改后的状态进行了独立回路遥测弹飞行试验,又发现导弹飞行速度下降等新问题。地空导弹试验基地为完成陆上试验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完成了各项飞行试验任务,而且还对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1973年,上海机电二局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科技人员对弹体结构、固体火箭发动机等进行了改进设计,先后攻克了高空大滚动、液压放大器零漂、弹性振动等重大技术关键。同时,在自动驾驶仪系统中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小型化半液浮陀螺加速度计,并对武器系统采取了防盐雾和稳定措施。

  1975年3、4月间,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4发独立回路遥测弹的飞行试验,全部获得成功。1976年又成功地进行了武器系统各项地面对接和导引头与雷达对接试验及导引头捕捉靶机试验,证明了设计方案合理。

  1976年12月,“红旗”61导弹在导弹护卫舰上进行导弹发射、武器系统跟踪伞靶和闭合回路遥测弹射击伞靶3项试验,以进一步检验舰上制导设备和弹上导引头的性能以及制导系统的导引精度,测定导弹在发射架上的运动参数和导弹的初始散布;考验发射架的工作可靠性;测定发射时舰面的噪声和振动情况。这次试验历时45天,护卫舰出海14次,轰-5型飞机出动13架次,发射了两发模型弹和两发闭合回路遥测弹,结果是两发模型弹试验获得成功,但两发闭合回路遥测弹均末击中伞靶。这次试验是舰空导弹首次在舰上进行试验,虽未完全成功,但却为后来进行的海上打靶试验奠定了基础。
1978年,在辽西导弹试验场进行三通道半实物模拟打靶试验。这次试验采用部分数学模型和部分真实设备混合组成导弹系统。用目标模拟器代替真实靶标,对9条弹道、80多种情况进行了400多次有效的精度测定,获得大量试验数据,证实制导系统具有较好的品质。与此同时,还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闭合回路遥测弹射击38l型伞靶试验,检验武器系统的协调性、可靠性、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导引精度。试验结果是第一发未成功,第二发准确命中目标,制导雷达和其它设备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1978年8月,为加强对导弹研制的技术责任制,建立了设计师系统,吴中英、梁晋才先后担任总设计师。

  1980年底,在导弹护卫舰上进行了“红旗”61号战斗弹打靶试验,结果导弹引信未动作。翌年春,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再次进行试验,又两次出现引信早炸的严重问题。这样,引信就成为导弹能否定型的关键。1981年2月,上海机电二局决定进行引信攻关工作。通过分析研究,摸清原因,提出了解决引信提早动作问题的大、中、小三种改进方案,并将这三种方案的样机同时进行绕飞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试验对比,最后选中以中改为主、中小兼容的引信方案,进一步提高引信抗早炸性能,终于研制成功既具有制导引信和定向引信的优点、又能互相抑制其缺点的复合引信,解决了引信提早动作的问题。

  为了保证导弹武器系统的质量,上海航天局(原上海机电二局)自1983年3月开始,组织进行了排除故障、整顿质量的工作,对整顿中发现的410项问题和需排除的故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舰载型“红旗”61 <P>
  1984年11月,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红旗” 61导弹战斗遥测弹射击“长空”1号靶机试验,发射两发导弹,击落两架靶机。1986年11-12月,“红旗”61导弹装舰在海上进行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导弹分别对不同空域点的靶弹和靶机进行射击,结果击落5发“海鹰”1号靶弹和两架“长空”1号高空靶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88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红旗”61导弹设计定型。
</P><P>●舰载型“红旗”61六联发射装置</P>
<P>“红旗”61导弹采用了半主动寻的制导、固体火箭发动机、连续波雷达导引头、半主动引信和制导引信、小型化自动驾驶仪、液压操纵、燃气涡轮发电机、链式战斗部、单脉冲跟踪与连续波制导雷达、稳定平台、回转式弹库、双联装随动发射架、导弹自动化检测等技术,不仅填补了舰空导弹的空白,也为发展中国第二代中低空地(舰)空导弹奠定了基础。</P><P></P><P>●“江卫”1极护卫舰,舰首装有6联装“红旗”——61B舰空导弹</P><P>★“红旗”6l号甲防空导弹★

  为了提高部队的野战防空能力,197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研制中低空防空导弹,要求尽可能做到舰空、地空通用,并命名为“红旗”61甲导弹。研制工作仍由上海机电二局负责。1979年8月,第八机械工业总局与炮兵部队共同审定了“红旗”61甲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并要求充分利用“红旗”61舰空导弹的成果,使用同一型导弹,尽可能采取“海搬陆”的做法,沿用舰空导弹的设备,确实不适应陆用的再重新研制。因此,“红旗”61号甲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的任务是研制地面设备,特别是制导站。其中跟踪照射雷达车、射击指挥仪和发控车等重要设备由上海广播器材厂负责研制。在上海机电二局的具体组织下,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移植到陆上做了大量的分析论证和研究工作。

  经过研制单位的共同努力,制导雷达车、发射车,指挥仪和发控车相继研制成功,并于1984年11月通过了两次打靶试验考核,证明这些装备性能稳定、质量可靠。1986年4-6月,“红旗”61导弹武器系统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设计定型试验,击落3架靶机,获得圆满成功。1988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红旗”61甲导弹设计定型。

  “红旗”61导弹的研制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先由地空导弹改为舰空导弹,后又发展成地空导弹,为发展三军通用的基本型防空导弹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P><P></P><P>●“红旗”61地空导弹</P><P>★“红旗”7号防空导弹 ★

  1979年3月,总参谋部提出研制新的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以加强野战防空和要地防空能力。同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研制任务,命名为“红旗”7号导弹(出口编号“飞蠓”80/FM-80)。这是中国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空导弹的快速反应、抗干扰、对付多目标等性能而研制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具有第二代武器特征的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这型导弹由七机部二院负责研制。二院第二设计部负责武器系统总体和导弹的设计,23所、206所分别承担制导站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协作单位除七机部有关工厂、研究所外,还有机械、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所属的200多个工厂和研究机构。

  “红旗”7号导弹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低空、超低空性能好,能跟踪和拦截超低空目标;近界拦击性能好,可在近界拦击敌机;作战反应时间短,正常反应时间只要几秒钟,紧急情况下反应时间更短;制导精度高,杀伤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采用了新的综合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此外,使用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不仅作战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而且具有系统功能自检和二级维护测试,可在计算机控制下按预定程序运行;火力转移快,对付多目标能力强;机动性能好;系统安全可靠;可维修性和全天候性能好等优点。
</P><P></P><P>●“红旗”7号导弹系统及其牵引装置</P><P>“红旗”7号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分5个阶段进行。

  方案设计阶段。从1980年初至1981年4月,完成了武器系统及导弹控制、制导各分系统的方案论证,制定了模型弹、独立回路弹、闭合回路弹和战斗遥测弹的总体方案。
</P>
<P>设计攻关阶段。从1981年至1983年3月,进行了总体、分系统方案设计及技术、工艺攻关,子系统摸型和导弹模型设计、试制和试验。各研制单位集中力量,通力合作,开展了技术攻关,取得了大量成果。

  试样研制阶段。从1983年1月到1985年6月,进行了导弹、制导站、地面设备各分系统试样技术设计、试制、试验及总体性能分析、地面试验,并完成了独立回路弹飞行试验。经过各分系统的技术攻关,在突破主要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各分系统开始了试样研制。在试样研制阶段中,各分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共试制出6种状态43发导弹(地面试验用11发),在大小靶场进行了9次共23发导弹的飞行试验,其中19发成功,2发部分成功,2发失败。

  系统试验阶段。从1985年5月至1987年4月,导弹、制导站、地面支援设备的试样齐套,进行了全武器系统协调、对接验证试验,并通过闭合回路弹和战斗弹的飞行试验。1985年8月,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第一次全武器系统试验,对航模靶机发射了5发导弹(闭合回路弹3发,战斗弹2发),结果2发成功,1发脱靶量偏大,2发失控自毁。经分析和故障复现,查明了失控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1986年8月,再一次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射击航模靶机试验,发射2发战斗弹均获成功。1987年3月,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红旗7”号导弹性能鉴定试验,发射3发导弹,击落航模靶机2架、靶机1架,以3发3中的好成绩圆满结束系统试验阶段。

  设计定型阶段。从1986年7月到1988年6月,进行“红旗”7号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的研制与试验。1988年初,完成了武器系统正样的研制工作,定型试验由地空导弹试验基地组织实施。试验项目包括地面试验、制导站校飞试验、武器系统拦截试验和战术使用性能试验。1988年4-6月,“红旗”7号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了飞行拦截试验、车辆越野试验、展开撤收试验、反应速度与火力转移速度试验,共发射导弹14发,击落各型靶机8架。特别是做到了首次双目标拦截成功;首次低空目标拦截成功;首次组织全武器系统战斗使用性能试验成功。这次设计定型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地空导弹武器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的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实现了由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变,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红旗”7号新改型——“飞蠓”系列★

  前面说过,“红旗”7号出口编号为“飞蠓”80,其进一步改进型”飞蠓“90 (又称“飞蠓”80M)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与“飞蠓”80相比,“飞蠓”90系统各个车辆的设备配置、功能划分没有大的变化。其主要改进在于,导弹发动机推力更大,因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机动能力更好,拦截时抗干扰能力更强,火控系统搜索、跟踪距离提高到25千米和20千米。例如最大射程为15千米,比“飞蠓”80提高25%;最小射程也相应变为700米;射高提高到6000米,能更早地拦截高空来袭的飞机和导弹;导弹最大速度900米/秒(超过2.6马赫)。由于上述改进,单发命中率增至80%。值得注意的是,“飞蠓”90导弹提高了拦截飞行高度15米的超低空目标的能力,这对于抗击海湾战争后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的巡航导弹和低空直升机很有帮助。新系统采用了双波段雷达,改进了电视跟踪系统,增加了激光跟踪器。
</P><P>●“红旗”7号导弹改型(“飞蠓”80M)</P><P>“飞蠓”90于1995年开始研发,吸取了海湾战争的经验。整套装备由搜索指挥系统(SS)、发射导引系统(FS)、千瓦电站和导弹四部分组成,全部可装在总重11吨的拖车上,牵引速度50千米/小时。使用温度-40度至+60度,采用四级维护体制,平均故障修护时间小于30分钟,防御面积超过60平方千米,反应时间6秒,能拦截20米以下、最高速度500米/秒、雷达反射截面小于1平方米的目标。“飞蠓”90能以三种不同导引方式同时对付三个方向的目标,导引方式有4种:雷达、电视/雷达、红外成像/雷达、电视或红外成像手动追踪。雷达搜索距离25千米、跟踪距离20千米,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跟踪距离17千米。连发间隔时间3秒,导弹全程接受无线电指令导引,弹头为高能破片式。导弹有效射高15~6000米(“飞蠓”80是15~5000米),有效射程0.7~15千米(“飞蠓”80是0.5-12千米),飞行极速3马赫(“飞蠓”80是2.3马赫),但单发杀伤机率从85%至90%降为80%。从外形上看,“飞蠓”90与“飞蠓”80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垂直天线和发射车上的红外成像仪。

  “飞蠓”90采用了超大规模电路,同时大量采用数字化、模块化设计和其他改进措施,在严重主动、被动干扰和地面杂波、气象杂波等干扰条件下,该型导弹仍有很强的抗干扰、作战和生存能力。

  2002年的第四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飞蠓”系列的最新成员--“飞蠓”90N。此次展出的“飞蠓”90N是一种舰空导弹系统,可为海军水面舰艇提供低空、超低空防空保护。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地抗击当前对水面舰艇构成威胁的掠海反舰导弹,像“迦伯列”、“鱼叉”等。“飞蠓”90N具有可抗击多目标的能力。当火控系统发现有多个目标相继来袭时,可以先行发射一批(通常为一到两枚)导弹,制导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目标。在第一批导弹击中目标前,抗击第二个目标的第二批导弹可以先行发射。当第一批导弹击毁目标后,“飞蠓”90N的火控系统立即转向,引导第二批导弹击毁第二个目标。这样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抗击多目标的能力。当然,“飞蠓”90N作为点防御舰空导弹,也存在着射程近等种种缺点。最突出的缺点是,随着“饱和攻击”成为反舰作战的热点,“飞蠓”90N在对抗多目标时有点力不从心。


  除上述介绍的各型“红旗”导弹外,还有不少的“红旗”型号由于种种原因中途下马。此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红旗”家族又喜添不少新丁。据外刊报道,我国曾从俄罗斯引进了举世闻名的S-300系列防空导弹,其中国产化的S-300PMU1、S-300V被分别命名为 “红旗”15、“红旗”18。此外,我国还引进了俄罗斯的“道尔”-M1,经国产化后称为“红旗”17。当然,这些仅是外刊的报道,是否属实不得而之。
</P>
好 很具体的 辛苦了哈
<P>说过了,假文章。</P><P>凡是出现国产S-300,HQ-15这些东西的,文章就可以马上扔掉。</P>
<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5-3-31 10:27:00的发言:</B>

<P>说过了,假文章。</P>
<P>凡是出现国产S-300,HQ-15这些东西的,文章就可以马上扔掉。</P>


前面的部分应该还是比较真实的吧,引进的S300好象是从PMU1开始的,仿制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是吗?
<P>看不懂,不过太多了,不想看</P>
<B>以下是引用<I>dream1977</I>在2005-4-1 22:38:00的发言:</B>
&gt;

前面的部分应该还是比较真实的吧,引进的S300好象是从PMU1开始的,仿制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是吗?

<P>我没听说国内仿制了S300。</P>
<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5-4-10 22:50:00的发言:</B>


<P>我没听说国内仿制了S300。</P>


果真如此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