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战争初期苏军中型火炮短缺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5:23
苏德战争中,苏军善于运用火炮,在朱可夫等著名苏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陈述每次战役中集中使用火炮的庞大数字,甚至连前沿阵地每公里布置多少火炮都倍加详细,当然那个数字一般是其他参战国不能匹敌的。可见苏军一直是将炮兵作为军队中的主要打击力量,炮兵在苏军战斗在中担负各种重要任务。但是此前我一直有个疑问,既然苏军始终重视炮兵建设,何以在卫国战争初期被德国装甲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要知道那时候德军装甲部队的坦克装甲是不怎么经打的。在查阅有关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有关资料的时候,更是让我疑窦丛生,一个偌大的固定防御地域,竟然连战防炮都没有几门,一些已经完工的永久防御炮兵工事中空空荡荡,竟然没有火炮,这对于布列斯特要塞——这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来说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近翻阅以前收集的资料,一些陈旧的事实慢慢浮现出来。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装备并不比德军差,B 格拉宾设计的76MM加农炮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都很优异,这种火炮后来被装备到著名的T-34坦克上,因为其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穿甲力强、远射精度高等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连德国人都赞叹不已,一位德国工程师在研究T-34坦克后提交的报告中说:“T-34坦克令人印象深刻,俄国人这种26吨坦克装有76.2MM火炮,其炮弹可以从1500-2000M以外击穿德国坦克装甲,但是德国坦克乘员能在500M以内,而且是在炮弹击中车身侧部和尾部的情况下才能击毁T-34坦克”。这份报告尽管是评价T-34坦克的,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德国人对这种火炮的看法。
                  然而就是这种性能优越的火炮,尽管它质地优越,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却是命运坎坷。1937年苏军总军械部对大部分新式火炮吹毛求疵,其代表人物就是志大才疏的总军械部部长库利克元帅。库利克元帅评价MA-20式152MM榴弹炮1937年型是“有害无益”、“非驴非马”的武器,说它既不象加农炮,又不象榴弹炮。结果尽管这种火炮已经经过全部试验列入装备清单,准备批量生产;而且很多人认为它符合最新战术、技术要求,而库利克仍然坚持要重新全面试验。直到战争爆发前不久才得到总军械部的承认。
                  对新型火炮的认知度浅薄还不是最主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库利克的无知。1941年初,库利克通知后来担任苏联装备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的万尼科夫说:根据情报,德军装甲部队正在加速改装,其坦克改进了装甲质量,提高了装甲厚度,因此要求我国(指苏联)的45-76MM火炮都已无济于事。另外,根据情报德国坦克火炮口镜将加大到100MM以上(!——谁给的情报,离谱)因此库利克提出要停止45-76MM火炮的生产,以便让出设备优先生产107MM坦克火炮。
                  万尼科夫在60年代撰写回忆文章中愤愤不平地评价库利克“为人轻率冲动,喜欢道听途说”。因此对于库利克的异想天开,苏军总军械部的人员并未重视。“几天后,库利克显然是得到了上面的支持”,万尼科夫回忆说,“他建议我同他一起去第92军械厂,实地研究107MM火炮设计生产和76MM火炮停产的问题”。万尼科夫则声称自己并没有接到国防工业管理委员会主席沃兹涅显斯基的指示而加以拒绝。不久,大人物斯大林出面了,斯大林单独召见了万尼科夫,他把库利克的报告丢给万尼科夫看,然后说:“你看过这篇关于火炮问题的报告吗?对此有什么不同意见?听库利克同志说,你和他意见有分歧”。战战兢兢的万尼科夫急忙详细汇报了装备人民委员会的立场和看法,苏联装备人民委员会认为,德军多数坦克是37-50MM火炮,只有少量坦克装备75MM炮,而坦克装甲通常是与火炮口径相适应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苏军的45-76MM火炮足以对付对方坦克。这也就是说万尼科夫婉转地在斯大林面前表示库利克的报告说德军在近期使坦克装备有飞跃性发展的消息是没有根据的。万尼科夫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入一定要改进装备,不如改进中型火炮的穿甲能力,如提高76MM火炮的初速。万不得已需要加大火炮口径,也不要采用107MM,比较合理的是将已经装备部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初速较大的85MM高炮加以发展改良。最后万尼科夫强调不能将45-76MM各种型号火炮全部停产,因为这些师属、团属火炮不仅仅是用于反坦克,还用于压制各种目标。
                  正在这时,日丹诺夫走进来,斯大林对日丹诺夫说:“你是我们的主要的炮兵专家。请你召集库利克、万尼科夫、戈列梅津(弹药生产人民委员)以及其他有关同志开个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会议很快就召开了,军方出席会议的是库利克和一位专管装备技术的将军,装备人民委员部万尼科夫和副人民委员米尔扎哈诺夫、第92军工厂厂长叶利扬、加里宁军工厂厂长弗拉德津,弹药生产人民委员部的戈列梅津和其助手,会上库利克和万尼科夫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皮球又踢给了最高决策者——斯大林。
                  斯大林再次召见了万尼科夫,这次斯大林没有再征求万尼科夫的意见,直接向他出示了由他签发的按照库利克建议写成的苏共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决定上明确命令“停止各种45-76MM火炮的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布列斯特要塞有工事而没有火炮的原因。
                  此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德军装甲部队使用的坦克不但不是性能先进的坦克,而且型号杂乱,甚至连从法国缴获的雷诺坦克和陈旧的1号坦克、2号坦克都参加了进攻,根据战后资料显示,德军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时使用的坦克共有3332辆,其中20MM火炮的老式1号坦克、2号坦克有926辆、50MM火炮的3号坦克有965辆、75MM火炮的4型坦克439辆、37MM火炮的PZ38有772辆。这些坦克在缺乏火炮的苏军阵地上横冲直撞,苏军遭受严重挫折。2周后的7月上旬,苏共中央委员会把弹药生产人民委员戈列梅津叫去,戈列梅津胆战心惊地走进斯大林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办公室内围绕着会桌坐着米高扬、沃兹涅显斯基、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斯大林则忧心忡忡地衔着烟斗站着,他问戈列梅津:“戈列梅津同志,战争刚刚开始,我们就缺少火炮,这是怎么搞的?”戈列梅津在二十年后回忆这句话,还是感觉如同“当头棒喝”。他稳了稳神回答说:“斯大林同志,45MM和76MM火炮是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军械部决定停止生产的”。斯大林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这是怎么搞的?!”我想这时候斯大林一定想起了库利克,应该是怒火万丈,但斯大林不露声色地接着问:“我们能采取什么补救办法呢?”
                  补救办法还是万尼科夫提出的,几天后,戈列梅津、乌斯季诺夫(记得这个斯大林称之为“我们最年轻的人民委员”吗?)和国防委员会成员一起谈论了万尼科夫的建议,那就是迅速恢复生产45MM-76MM火炮,不但军工企业尤其是第92军工厂加速恢复生产,图纸也发放给有生产设备的其他军工厂和民用工厂,让这些企业生产相关零件。应该说在1941年下半年,苏联装备人民委员部所属企业尽了最大努力,一些原本生产海军舰炮的军工厂也开始接受生产这类火炮的定单,他们不得不使用拥有几平方米工作台的巨型单柱式车床去制作45MM或76MM火炮的小型零件,以便紧急供应前方需要。即便如此,部队火炮装备情况直到1942年初才开始好转。苏德战争中,苏军善于运用火炮,在朱可夫等著名苏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陈述每次战役中集中使用火炮的庞大数字,甚至连前沿阵地每公里布置多少火炮都倍加详细,当然那个数字一般是其他参战国不能匹敌的。可见苏军一直是将炮兵作为军队中的主要打击力量,炮兵在苏军战斗在中担负各种重要任务。但是此前我一直有个疑问,既然苏军始终重视炮兵建设,何以在卫国战争初期被德国装甲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要知道那时候德军装甲部队的坦克装甲是不怎么经打的。在查阅有关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有关资料的时候,更是让我疑窦丛生,一个偌大的固定防御地域,竟然连战防炮都没有几门,一些已经完工的永久防御炮兵工事中空空荡荡,竟然没有火炮,这对于布列斯特要塞——这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来说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近翻阅以前收集的资料,一些陈旧的事实慢慢浮现出来。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装备并不比德军差,B 格拉宾设计的76MM加农炮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都很优异,这种火炮后来被装备到著名的T-34坦克上,因为其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穿甲力强、远射精度高等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连德国人都赞叹不已,一位德国工程师在研究T-34坦克后提交的报告中说:“T-34坦克令人印象深刻,俄国人这种26吨坦克装有76.2MM火炮,其炮弹可以从1500-2000M以外击穿德国坦克装甲,但是德国坦克乘员能在500M以内,而且是在炮弹击中车身侧部和尾部的情况下才能击毁T-34坦克”。这份报告尽管是评价T-34坦克的,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德国人对这种火炮的看法。
                  然而就是这种性能优越的火炮,尽管它质地优越,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却是命运坎坷。1937年苏军总军械部对大部分新式火炮吹毛求疵,其代表人物就是志大才疏的总军械部部长库利克元帅。库利克元帅评价MA-20式152MM榴弹炮1937年型是“有害无益”、“非驴非马”的武器,说它既不象加农炮,又不象榴弹炮。结果尽管这种火炮已经经过全部试验列入装备清单,准备批量生产;而且很多人认为它符合最新战术、技术要求,而库利克仍然坚持要重新全面试验。直到战争爆发前不久才得到总军械部的承认。
                  对新型火炮的认知度浅薄还不是最主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库利克的无知。1941年初,库利克通知后来担任苏联装备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的万尼科夫说:根据情报,德军装甲部队正在加速改装,其坦克改进了装甲质量,提高了装甲厚度,因此要求我国(指苏联)的45-76MM火炮都已无济于事。另外,根据情报德国坦克火炮口镜将加大到100MM以上(!——谁给的情报,离谱)因此库利克提出要停止45-76MM火炮的生产,以便让出设备优先生产107MM坦克火炮。
                  万尼科夫在60年代撰写回忆文章中愤愤不平地评价库利克“为人轻率冲动,喜欢道听途说”。因此对于库利克的异想天开,苏军总军械部的人员并未重视。“几天后,库利克显然是得到了上面的支持”,万尼科夫回忆说,“他建议我同他一起去第92军械厂,实地研究107MM火炮设计生产和76MM火炮停产的问题”。万尼科夫则声称自己并没有接到国防工业管理委员会主席沃兹涅显斯基的指示而加以拒绝。不久,大人物斯大林出面了,斯大林单独召见了万尼科夫,他把库利克的报告丢给万尼科夫看,然后说:“你看过这篇关于火炮问题的报告吗?对此有什么不同意见?听库利克同志说,你和他意见有分歧”。战战兢兢的万尼科夫急忙详细汇报了装备人民委员会的立场和看法,苏联装备人民委员会认为,德军多数坦克是37-50MM火炮,只有少量坦克装备75MM炮,而坦克装甲通常是与火炮口径相适应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苏军的45-76MM火炮足以对付对方坦克。这也就是说万尼科夫婉转地在斯大林面前表示库利克的报告说德军在近期使坦克装备有飞跃性发展的消息是没有根据的。万尼科夫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入一定要改进装备,不如改进中型火炮的穿甲能力,如提高76MM火炮的初速。万不得已需要加大火炮口径,也不要采用107MM,比较合理的是将已经装备部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初速较大的85MM高炮加以发展改良。最后万尼科夫强调不能将45-76MM各种型号火炮全部停产,因为这些师属、团属火炮不仅仅是用于反坦克,还用于压制各种目标。
                  正在这时,日丹诺夫走进来,斯大林对日丹诺夫说:“你是我们的主要的炮兵专家。请你召集库利克、万尼科夫、戈列梅津(弹药生产人民委员)以及其他有关同志开个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会议很快就召开了,军方出席会议的是库利克和一位专管装备技术的将军,装备人民委员部万尼科夫和副人民委员米尔扎哈诺夫、第92军工厂厂长叶利扬、加里宁军工厂厂长弗拉德津,弹药生产人民委员部的戈列梅津和其助手,会上库利克和万尼科夫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皮球又踢给了最高决策者——斯大林。
                  斯大林再次召见了万尼科夫,这次斯大林没有再征求万尼科夫的意见,直接向他出示了由他签发的按照库利克建议写成的苏共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决定上明确命令“停止各种45-76MM火炮的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布列斯特要塞有工事而没有火炮的原因。
                  此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德军装甲部队使用的坦克不但不是性能先进的坦克,而且型号杂乱,甚至连从法国缴获的雷诺坦克和陈旧的1号坦克、2号坦克都参加了进攻,根据战后资料显示,德军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时使用的坦克共有3332辆,其中20MM火炮的老式1号坦克、2号坦克有926辆、50MM火炮的3号坦克有965辆、75MM火炮的4型坦克439辆、37MM火炮的PZ38有772辆。这些坦克在缺乏火炮的苏军阵地上横冲直撞,苏军遭受严重挫折。2周后的7月上旬,苏共中央委员会把弹药生产人民委员戈列梅津叫去,戈列梅津胆战心惊地走进斯大林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办公室内围绕着会桌坐着米高扬、沃兹涅显斯基、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斯大林则忧心忡忡地衔着烟斗站着,他问戈列梅津:“戈列梅津同志,战争刚刚开始,我们就缺少火炮,这是怎么搞的?”戈列梅津在二十年后回忆这句话,还是感觉如同“当头棒喝”。他稳了稳神回答说:“斯大林同志,45MM和76MM火炮是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军械部决定停止生产的”。斯大林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这是怎么搞的?!”我想这时候斯大林一定想起了库利克,应该是怒火万丈,但斯大林不露声色地接着问:“我们能采取什么补救办法呢?”
                  补救办法还是万尼科夫提出的,几天后,戈列梅津、乌斯季诺夫(记得这个斯大林称之为“我们最年轻的人民委员”吗?)和国防委员会成员一起谈论了万尼科夫的建议,那就是迅速恢复生产45MM-76MM火炮,不但军工企业尤其是第92军工厂加速恢复生产,图纸也发放给有生产设备的其他军工厂和民用工厂,让这些企业生产相关零件。应该说在1941年下半年,苏联装备人民委员部所属企业尽了最大努力,一些原本生产海军舰炮的军工厂也开始接受生产这类火炮的定单,他们不得不使用拥有几平方米工作台的巨型单柱式车床去制作45MM或76MM火炮的小型零件,以便紧急供应前方需要。即便如此,部队火炮装备情况直到1942年初才开始好转。
库利克当然得为MA-20式152MM榴弹炮1937年型列装晚负责。但也就是他发展了苏军无敌的炮兵。如果苏军在1943年后还用47毫米炮,对付得了虎吗?
<P>楼主拜托你在标题中说清楚点,你说的那是中型火炮。明明你说的是中型坦克炮嘛。苏军早期装备的中型火炮那里少了?在国境防卫作战中苏军的107毫米以下的加农炮和150毫米以下的榴弹炮绝对数量是超过德国的。但是由于苏军摩托化和机械化程度(早期特别严重,后期情况稍微好转。主要是苏军的牵引能力不如德军,德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师使用的是半履带式牵引。)不如德军,导致了早期苏军火力密度不够。</P>
<P>另外楼上的朋友苏军在惨也不会在43年还使用47毫米炮,起码也得是76毫米了。</P>
可笑,斯大林一竿子插到工厂,关库利克什么事。
<P>伟大正确的斯大林哦</P>
<P>顺便问下:东线哪次战役使用了最多的大炮?</P>
<P>标题原文如此,很抱歉!</P>
[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1-22 10:06:00的发言:[/B][BR]<P>楼主拜托你在标题中说清楚点,你说的那是中型火炮。明明你说的是中型坦克炮嘛。苏军早期装备的中型火炮那里少了?在国境防卫作战中苏军的107毫米以下的加农炮和150毫米以下的榴弹炮绝对数量是超过德国的。但是由于苏军摩托化和机械化程度(早期特别严重,后期情况稍微好转。主要是苏军的牵引能力不如德军,德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师使用的是半履带式牵引。)不如德军,导致了早期苏军火力密度不够。</P><P>另外楼上的朋友苏军在惨也不会在43年还使用47毫米炮,起码也得是76毫米了。</P>

看错了,不好意思。
[B]以下是引用[I]爱国者3[/I]在2005-11-22 16:27:00的发言:[/B][BR]<P>伟大正确的斯大林哦</P><P>顺便问下:东线哪次战役使用了最多的大炮?</P>
柏林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