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胜利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31:38
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胜利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大的一次战争,德军在战争中横扫欧洲战场。1941年12月的莫斯科战役是二战历史上一个重要战役,此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那么在二战初期,苏德双方实力对比明显处于下风的苏军是如何改变战场态势的呢呢?
1、双方的战争潜力对比:德国在二战之前领土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6600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而苏联领土面积大约2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是德国的2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石油、粮食等战略资源,可见苏联的战争潜力远远大于德国。
苏、德对战争的备战程度不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突破了《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的限制,开始了扩军备战。而苏联到1937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其战备开始时间较晚。由此可见,苏联的战争潜力远远超过德国,即苏联持久作战的能力超过德国,但由于德国对战争的准备远比苏联要充分,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国占据了上风。
2、战略考虑:德国为战争作了周全准备。一战以后,德国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发展,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大大打击了德国,为了让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能够顺利发展,德国需要夺取殖民地,为此希特勒进行了疯狂地扩军备战。
3、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在10月革命后,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美、英等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推动德、日入侵苏联,为了防范日本,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上部署了精锐的西伯利亚方面军防范日本的关东军。苏联双面间谍佐尔格精确地传递了日军的最新动向,使得苏军精锐的西伯利亚方面军调往莫斯科方向。
4、苏联辽阔的国土:对于现代战争而言,由于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相对而言已经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但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尽管已经出现飞机但军事科技毕竟不是那么发达,苏联辽阔的国土面积极大地抵消了德军闪电战的威力。
5、苏联的严寒天气:对于苏联的寒冬,应该说德军是有所考虑的,希特勒原定在1941年冬季之前就结束战争,但是德国人显然低估了苏军的抵抗意志,而且在战争犯了一系列错误,比如分兵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战役,延误了莫斯科战役的时间。
6、德国为这次战争所作的准备是广度上的扩军而非深度上的扩军。也就是说,希特勒所准备的战争是速战速决而不是打持久战:由于德国面对的对手是实力强劲的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德国与它们一对一还不一定占上风,更不用说以一对二了,所以德国人充分运用当时最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和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并且大胆运用,以受奇兵之效。

67 . 220 . 90.30/bbs/thread-4419690-1-1.html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胜利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大的一次战争,德军在战争中横扫欧洲战场。1941年12月的莫斯科战役是二战历史上一个重要战役,此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那么在二战初期,苏德双方实力对比明显处于下风的苏军是如何改变战场态势的呢呢?
1、双方的战争潜力对比:德国在二战之前领土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6600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而苏联领土面积大约2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是德国的2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石油、粮食等战略资源,可见苏联的战争潜力远远大于德国。
苏、德对战争的备战程度不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突破了《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的限制,开始了扩军备战。而苏联到1937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其战备开始时间较晚。由此可见,苏联的战争潜力远远超过德国,即苏联持久作战的能力超过德国,但由于德国对战争的准备远比苏联要充分,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国占据了上风。
2、战略考虑:德国为战争作了周全准备。一战以后,德国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发展,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大大打击了德国,为了让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能够顺利发展,德国需要夺取殖民地,为此希特勒进行了疯狂地扩军备战。
3、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在10月革命后,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美、英等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推动德、日入侵苏联,为了防范日本,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上部署了精锐的西伯利亚方面军防范日本的关东军。苏联双面间谍佐尔格精确地传递了日军的最新动向,使得苏军精锐的西伯利亚方面军调往莫斯科方向。
4、苏联辽阔的国土:对于现代战争而言,由于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相对而言已经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但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尽管已经出现飞机但军事科技毕竟不是那么发达,苏联辽阔的国土面积极大地抵消了德军闪电战的威力。
5、苏联的严寒天气:对于苏联的寒冬,应该说德军是有所考虑的,希特勒原定在1941年冬季之前就结束战争,但是德国人显然低估了苏军的抵抗意志,而且在战争犯了一系列错误,比如分兵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战役,延误了莫斯科战役的时间。
6、德国为这次战争所作的准备是广度上的扩军而非深度上的扩军。也就是说,希特勒所准备的战争是速战速决而不是打持久战:由于德国面对的对手是实力强劲的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德国与它们一对一还不一定占上风,更不用说以一对二了,所以德国人充分运用当时最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和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并且大胆运用,以受奇兵之效。

67 . 220 . 90.30/bbs/thread-4419690-1-1.html
楼主的转帖原地址亮了
我记得以前我发过这样的帖子。。。再发一遍

http://www.brwar.com/read-htm-tid-211.html
莫斯科战役德军败因之我见
引子: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东线德军遭受的第一场失败,也是最惨重的一场失败。根据德军战时统计,截止到1942年3月,损失兵员90万人,战马18万匹,摩托车7400辆,装甲车辆2300辆。整个东线德军缺额62.5万人,缺少步枪2.8万支、机枪1.4万挺、反坦克炮7000门、火炮1900门。自从这场战役后,德军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尽管在随后的2年中还是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分析这场战役德军失败的原因,无疑对了解德国整个战争失败具有很大价值。不过遗憾的是,至今这个仍是诸多史学界尚存争议的“无盖之棺”。笔者根据自己手头的一些资料,力求找出真正原因,欢迎各位评点。

观点一:XTL没有听从前线将帅们的建议,在1941年夏季将第2坦克集群南调乌克兰作战,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战机。
在战后许多德军将帅的回忆录中,都持这一说法,例如维尔纳•豪普特曼在其所著《基辅会战》一书中写道:“8月21日的指令将德军引上了“通向基辅会战的叉道”。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根据这一指令全面变更兵力部署,以打一场人们迄今连想都未想过的会战。
XTL知道,他的这个指令使陆军总司令部有关进军莫斯科的所有安排都化成了泡影。因此,他故意将指令清楚地表明,他们仅仅是命令的接受者。他不仅仅签署了这个为一般人所知晓的指令,而且还于8月22日为刚刚下达的指令制定了一个附本,并送达陆军总司令部。该附本的中心意思是,必须将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目标放在首位,莫斯科仅处于次要地位。”

×××××××××××××××××××××××××××××××××××××××
注:XTL在1941年8月21日指令内容
陆军于8月18日提出的关于东方战局下一步作战的建议,与我的意图不符。
  “我命令:
   1.  冬季到来之前必须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占领莫斯科,而是夺取克里木、顿涅茨河畔的工业区和煤矿区,切断苏军来自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补给。。。。。。
   2.  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必须毫不迟延地利用由于我军到达戈梅利-波切普一线而形成的极为罕见的有利态势,以其内翼兵力实施一次协同作战。此次作战的目的是,不仅通过第6集团军单独实施的进攻将苏第5集团军赶过第聂伯河,而且还要在该部敌军突破杰斯纳河-科诺托普-苏拉河一线之前,将其歼灭,这样,就可以使南方集团军群在第聂伯河中游以东地区站住脚,并保障其中央和左翼部队继续向罗斯托夫-哈尔科夫方向实施突击。
3.  中央集团军群不必顾及以后的作战问题, 要派出较多兵力以达成歼灭第5集团军之目的, 同时又能够在兵力较少的情况下击败敌人对战线中央的进攻。。。。。。”
×××××××××××××××××××××××××××××××××××××××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德军南调本身并无错误,虽然在战术上德军有未在8月底调回坦2集群进攻莫斯科的一大失误,但南下行动从战略全局看仍需肯定,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军将领极力反对南下,以至于发生坦2集群不愿南下合围罗斯拉弗尔进行敷衍,中央集团军群削减坦2集群兵力以阻碍南下等事件,从而使得德军南下行动拖延近2个月。这个事情具体是7月16日攻占斯摩棱斯克后,XTL命令坦2 集群应在7月下旬南下,向戈梅尔进攻,目的在于迫使苏第5集团军后撤,以缩短中央集团军群右翼战线和南方集团军群左翼战线,可以使中央集团军群早日解除右翼威胁并不失时机进攻莫斯科。可惜的是,坦2集群的司令古德里安却认为XTL是贪图歼灭戈梅尔的8-10个师的苏军,所以不愿南下,只是包围了罗斯拉弗尔的苏军以做敷衍,结果一支被拖到8月8日。随后经过修整以及XTL一再命令下,8月15日开始进攻,8月25日迫使第5集团军撤出了科罗斯坚地域。
所以,德军将领全盘否定南下行动并将莫斯科战役失败全部归于XTL的指挥无能是片面的。


观点二:泥泞问题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富勒在他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写道:“有充分证据可以认为,拯救莫斯科的不是俄国人的抵抗,不管这种抵抗如何强大。。。。。。而是泥泞,使德国运输车辆在前线动弹不得”。二德军将领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也重复了这一论断:“。。。。。。一片泥泞的时期到了。沿公路运动已不可能,泥泞粘住了脚,粘住了兽蹄,粘住了马车和汽车的车轮。甚至所谓的公路,也不能通行。进攻停下来了。。。。。。”
应该说,泥泞的到来确实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它使德军装甲、摩托化部队丧失了机动性,每小时仅以几公里的速度推进,大量作战物资无法有效运抵前线。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苏联的秋季泥泞是每年都有的、具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并非是无法预料和无法防范的突发性因素。
在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将10月1日定为苏联秋季泥泞季节开始和德军停止进攻时间。实际上,当年真正泥泞季节开始在10月中旬,迟于往年,而且历时也仅仅半个月,也就是说,泥泞并没有为难德军,相反却给予了德军更多的时间。而且,这一情形在苏军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于,由于机动车辆和马匹的缺乏,苏军的机动性和运输情形更不如德军,大大增加了后勤供应的难度;然而,泥泞并没有使苏军失败,因而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观点三:后勤供应问题
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谈及并认为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实事求是的说,德军当时后勤供应问题确实很严重,表现在
由于苏军在撤退时的破坏,使得德军缴获的苏军火车数量极少,而苏联铁轨又与德国规格不同,无法为德国所用。德国机车由于改轨工作缓慢,运输量因铁路缺乏而大大降低,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战役中,每天仅能得到16列火车运送的补给物资,约是需要量的一半。德国的机车不适合在苏联使用,它们只能使用德国燃料或者德国煤与顿涅茨煤的混合燃料,也不能抵御严寒。据统计,在1941年冬天,一度有80%的德国机车无法开动,许多河流上的铁路桥被毁,致使德军的食品、彈藥、冬装及其他物资都大量堆积于德国边境无法东运。
德军在法国之战中缴获了大量法国车辆装备自己,不过这些车辆质量相对低劣。到了1941年11月19日,东线德军50万辆卡车中30%已经无法使用,40%需要大修或者全面检测,可使用的只有30%。
开战之初,德军只准备了3个月的汽油储备和1个月的柴油储备,及至莫斯科战役时,燃料储备已经耗尽,只能靠生产出来的油料现炒现卖,虽然炼油部门生意兴隆,可是燃料依旧供不应求。这个现象直接导致德军装甲部队在进攻时只能出动部分兵力,不能有效支援步兵进攻。

除了上述外,德军的彈藥与粮食供应也是问题多多。一些德军前线将领反映,“在这个冰天雪地当中,所有的部队都忍受着极困难的供应状况。。。。。。铁路运输补给的困难是与日俱增-这是一个主要难题,因为没有燃料,卡车就无法前进。。。。。。”
但是,德军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形不是此时才开始发生的。早在7月23日,第2坦克集群就开始缺乏彈藥,因为彈藥要从450公里以外地方运来;而到了基辅战役,第2坦克集群后勤供应变得更为紧张,补给要从700多公里外的火车站运来,而且由于下雨泥泞,更增加了困难。不过德军依旧在泥泞中又推进470余公里而无恙(即补给线长达1200公里并取得一场大歼灭战的胜利),而莫斯科战役德军补给线还没这么长。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即使在德军补给最困难的莫斯科一战,德军补给也未差到足以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程度。
事实上,莫斯科战役前,德军已经为东线部队修建了2000座公路桥和400多座铁路桥,修复了约2.9万公里铁路,其中有1.6万公里在改建后已经合乎德国轨距规格。德军彈藥固然缺乏,但却是仍然勉强够用。运到战地的面包等德国粮食虽少,但1941年德国到处丰收和苏军撤退时来不及烧毁而被德军夺得的粮库为数不少,德军食物还是足够的。比如第2坦克集群控制下的奥廖尔就有可以维持到1942年3月的存粮。运输工具虽然缺乏,但德军依旧能够坚持进攻,直到12月初遭到苏军反攻才停止,这证明尽管德军补给极其困难,但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部队依然有战斗力。
笔者认为德军后勤供应既然能在12月6日之前维持进攻需要,在此之后如果节约使用彈藥的话,理应可以保证防御的需要。退一步讲,即便德军能将堆积在车站的物资立即运抵前线,使德军无衣食之忧,但依然会遭到失败。因为德军没有可以抗击苏军反攻的预备队、缺少可供推进的坦克、更缺乏充足的燃料,这些本身已经超出了德国所能负荷的限度。

需要说明的是,苏军的情况更不如德军。以苏军承担重责的西方面军来说,1942年1月中旬,同计划供应量相比,西方面军实际上只得到1%的82毫米迫击炮弹、20-30%的炮弹;整个1月份,实际得到2.7%的50毫米迫击炮弹、36%的120毫米迫击炮弹、55%的82毫米迫击炮弹、44%的炮弹。这个月中,方面军只得到13车皮炮弹;而2月上旬,原计划的316车皮一点也没运到。火箭炮部队因为缺乏彈藥不得不将部分火箭炮撤往后方。苏军甚至规定每门炮一昼夜只能消耗1-2发炮弹,而且是在进攻阶段。主力的西方面军尚且如此,其他方面军更是可想而知了。
又如在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中写道:“每当我们被招回最高统帅部时,我们就央求最高统帅发给我们反坦克枪、ППЩ式自动步枪、10-15门反坦克炮和最低需要数量的炮弹和迫击炮弹。我们把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一切,立即装上汽车,运往最需要的集团军。”
苏军反攻后,德军补给并未改善,但还是最终挡住了苏军。如果德军真是因为补给困难而失败,自然也不可能在同样情况下挡住对方攻势,更不可能在此后不久重创甚至于打败苏军许多部队-比如勒热夫突出部与哈尔科夫等。由上可知,在后勤补给方面,双方都存在很大困难,但并未严重影响到作战。因此,仅以后勤供应问题而言,不能成为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观点四:没有将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可调出兵力都集中于莫斯科方向,导致兵力不足,使得战役失败
这个观点代表人物是德方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波克,应该说有一定道理,但依然不是最主要原因。
德军进攻莫斯科确有兵力不足之忧,但是,如果将所能调集的兵力全部集中到中央集团军群,势必使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实力大减,丧失助攻能力。何况,苏军也可以从与对方对峙的部队中抽调兵力向莫斯科集中,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兵力优势。
另外,北方与南方集团军群在有进攻实力情况下尚且被苏军打败,如果将兵力抽调,岂不是更能给苏军有可乘之机?这必然会使中央集团军群两翼大感威胁而不得不调回兵力以维持战线完整。
再者,当时南方与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向中央集团军群抽调了10多个师的兵力,此时尚存60多个师,能够调出的也就是10多个师;而在这其中,装甲师全部调出也只有5个,坦克不足600辆,而这等于将整个东线装甲力量全部集中起来。但是,且不说这增调的10多个师兵力远不及苏军所能从南方、北方战区调集的兵力,单单苏军集中于莫斯科准备用于反攻的2个预备集团军兵力也大大超过了这10多个师,阻击德军不成问题。因此,德军向莫斯科过多集中兵力是占不到便宜的,相反,它却有可能使德军过早将全部精锐消耗在莫斯科方向上,这将比莫斯科战役输得更惨!

观点五:英国的作用
这个观点最有名的代表是英国记者亨利-莫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中写道:“如果XTL没有迫使德国同时在两线作战,如果英国人在法国陷落以后没有在不可思议的恶劣条件下继续作战,那么,结局就可能迥然不同。如果德国军队在莫斯科城前跄踉蹒跚的最后时候,能够得到那些当时正在非洲与英国交战以及被迫在西欧和地中海小心警戒的德军部队的增援,如果他们能够将那些在克里特血战中大部被歼的精锐空降营投入战斗,如果所有在英伦三岛之战中被击落的作战飞机以及被击毙的飞行员均可以加以调用,那么,莫斯科就一定会陷落。特别是,如果‘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不是由于韦维尔在北非的胜利以及德国因巴尔干的战事而推迟了四个星期,那么,德国也可能于冬季开始前就已在俄国取得全面胜利了。”
不难看出,这位记者先生将德军失败功劳都归功于英国,显然是不正确的。英国对德国虽然确实起了巨大的牵制作用,但两线作战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问题,而莫斯科战役只是苏德战场这个战略范畴内的一个战术问题,两线作战只能间接影响到莫斯科战役,而不可能直接对其有关键影响,真正能对莫斯科战役起到直接而又巨大作用的因素还是在苏德战场上。
退一步讲,即使能够按照这位记者先生所说的做了,德军也未必能取得战役胜利。因为用于对英防御和作战的部队共有61个师,相当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如果可将这么多兵力投入莫斯科之战,势必使得原本供给十分紧张的中央集团军群会不战自溃,而投入兵力少的话又起不到任何作用。按照当时实际情况,德军最多也只能抽调20多个师,事实上,1941年11月,德军抽调了23个师到东线,但对东线形势未有较大改观。

×××××××××××××××××××××××××××××××××××××××
附:德军1941年欧洲部署
1941年,德军在西线共有51个师,其中德国本土1个师、挪威12个师、西欧38个师(装备坦克1500、火炮1.3万余门、飞机1500)
在北非3个师,在巴尔干7个师
×××××××××××××××××××××××××××××××××××××××

对于空军,如果德国真能调用在不列颠空战损失的飞机和当时留驻西欧的空军飞机共3000架,当然无疑会对德军起到巨大的支援作用,然而,就空军对于陆战来说,永远不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况且,苏联冬季气候恶劣,晴天很少,德国空军无法充分发挥威力;而苏联空军则受过在阴云天气下的作战训练,只要有不多的几天适宜的阴云天气,苏联空军就能重创德军空军而夺得制空权。至于“巴巴罗萨”计划的推迟,虽然有英军影响和德方决断失误一面,但巴尔干战役为德军顺利进攻苏联奠定了基础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否则,可能不等德军到达莫斯科城下,来自巴尔干的威胁就要迫使德军撤兵了,那时候,倒是巴尔干战役才会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果德军不对巴尔干的局势采取断然行动,或许还没机会实施莫斯科战役呢?

×××××××××××××××××××××××××××××××××××××××
附:关于巴尔干威胁
1940年10月,意大利进攻希腊但遭到失败,英国随后在11月份派兵进驻克里特岛。1941年3月,德军进入保加利亚,并迫使南斯拉夫于3月25日加入轴心国联盟。
但仅仅2天后,亲德政F被推翻,同时英国对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施加影响,力图阻止德军进入巴尔干。4月5日,苏联又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使得德国感到局势对其愈发不利。
4月6日,德军开始进攻南斯拉夫与希腊,直至6月初占领克里特岛,随后兵力北调进攻苏联。
南斯拉夫是当时欧洲除了苏联以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铁、锰、铬、铅、铜、钼等
×××××××××××××××××××××××××××××××××××××××

观点六:德军未能在两翼发起进攻同时向战线中央实施突击,使得苏军调动所用预备队来抗击德军突击集团,这是德军失败重要原因。但最主要原因是“受到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持的苏军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Z義”。
这是莫斯科战役的苏军第一功臣朱可夫元帅的观点,做为一名喜欢东线战史的爱好者来说,我最敬佩的苏军将帅就是朱可夫,不过这个观点我不能赞同。
首先谈一下这个重要原因。朱可夫所说的进攻是指德军在11月15日向莫斯科发起的第二次进攻,德军的部署情况如何呢?
北路:出动第3、4装甲集群向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方向发起进攻,与苏军第16、30集团军在伊斯特拉、沃洛克拉姆斯克等地激战,苏军最终在12月4日击退敌军
中路:第4集团军于12月1日开始进攻纳罗福明斯克,最近进至莫斯科西南40公里的戈利奇诺地域,但几天后即被苏军第5、33、43集团军击退
南路:第2装甲集群向图拉方向进攻逼近卡希拉,被苏军守军第50集团军以及近卫第1骑兵军、坦克112师增援下在11月30日迫使德军转入防御
交战中,苏军从大本营预备队中调集了第1突击集团军和第10、20集团军加强两翼

从上述可以看出,德军中央方向的第4集团军确实比两翼部队晚进攻了半个月,但又是最早进攻失败的部队。一方面德军作战计划中就是希望该集团军能够牵制住苏军西方面军主力,保证其两翼进攻的顺畅,而从效果上来说,确实使得苏军在该地保留了至少3个集团军。另一方面,这个集团军是步兵集团军,缺乏装甲部队作为突击力量,根本无法突破苏军在莫斯科正面的坚固纵深防御。
苏军向两翼调集的预备队除了提到的3个集团军外,还有大量的坦克与反坦克部队,这些预备队的抽调并没有影响西方面军中央方向防御部队的战斗力。从第4集团军进攻3天后被击退就能看出,因而这个原因站不住脚。

至于朱可夫所说的最主要原因,我是觉得更缺乏说服力了且政治味道太重,过于牵强。在苏军的战史中有明确记载,从6月22日开战之初,苏军就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而且在许多战役中顽强抵抗,迟滞了对方的进攻,这点在战后德国将军的回忆录中也有提及,诸如布列斯特、敖德萨、明斯克、基辅、斯摩棱斯克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与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英勇与顽强表现并无太大差别。如果按照朱可夫的说法,似乎到了莫斯科战役,苏军才有了这些精神与Z義,显然不符合事实,这岂不是抹杀先前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业绩了吗?这根本就不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观点七:对苏军力量估计不足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德军失败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估计苏军后备力量,认为莫斯科东部没有大批预备队,所以贸然将部队投入对莫斯科的第二次进攻,结果进攻失败。
这种说法简直是十分可笑。众所周知,德军在进攻苏联前估计苏军能够投入作战部队是200个师,然而到了8月11日,总参谋长哈尔德就在日记中写道,仅查明的苏军番号师就达360个,而且新的兵团仍在不断出现。也就是说,战争之初,德军至少少估计了苏军200个师,但仍取得了重大胜利。而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军先后投入的预备队只有20多个师。难道德军在少估计200多个师的情况下依然获胜,现在少估计20多个师反而会失败?这实在不能成为理由。

观点八:严寒的冬季
这个论断可能是叙述德军失败主要原因最权威的说法了。
当时,德军严重缺乏冬衣、皮靴、棉帽,运抵前线的冬装仅够1/10部队使用,部分士兵依然穿着夏装作战。汽车水箱由于没有防冻液,难以启动;坦克在发动之前要先在下面点火烘烤一阵,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发动起来。由于天气严寒,大炮的瞄准镜失去作用,机枪也不能正常发射,许多德国士兵在雪地中死去。“这是一个140年来未曾遇到过的严冬,它迫使德军停止了向莫斯科的进军。气候奇冷,滴水成冰,从德军战地厨房里端出来的滚烫汤汁,两分钟就结成了冰块。奶油得用锯子锯成薄片,为了要把大片肉劈成小块,斧柄也被震裂。数以千计的坦克、大炮和车辆被遗弃在战地,悄然无声的淹没在地毯似的茫茫白雪之中。士兵们冻得发狂,许多人都被冻死。”
从以上描述可以想见莫斯科地区的严冬确有令人不寒而栗之感。德军统计,整个冬季战役,各种损失达到90万人,约占东线德军的1/4,其中战斗伤亡37.6万人,非战斗减员50余万人-其中冻伤达到22.8万人,非作战减员竟然超过战斗减员,难怪这一说法会被众多的人们所接受。不过,尽管如此,它依然不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苏联秋冬天气很冷,而且1941年的冬季更是“一个140年未曾遇到过的严冬”,昼间气温常在零下20-25度之间,夜间可达零下30-40度;据某些资料说,气温甚至达到零下52度的低温。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足够的防寒衣物,德军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这样的严寒条件下生存下来。
德军进攻苏联一共投入了陆军153个师,320万人,在夏季与冬季中G补充81万人,共达401万,除去夏季战役中损失的53.4万人,冬季战役德军投入兵力应有347.6万人,课件总损失不到26%,其中非作战损失只占15%。可以看出,德军大部分人都有了冬装,尽管运抵前线的数量不够,单的军还是从各种渠道弄到了冬装。这主要来自于当地苏联工厂的生产、德军从当地苏联人征集和抢劫的衣物,还有大批已经阵亡和被俘苏军的冬装加上德军自身储存的被服。这些冬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甚至还有许多女式皮大衣、皮手套,但最重要的是,德军依然保存了战斗力。

其次德军冬季战役损失的90万人是指从1941年11月1日到1942年4月1日为止的伤亡数字,而并非苏联反攻前的伤亡数字。德军是在12月5日苏军反攻后开始败退的,失败原因自然是在此之前而不可能是在此以后。况且,11月1日-12月4日,是苏联冬季的第一个月,基本上气温稳定在零下7-10度,并不是很低。从苏联在11月期间尚能挖设大量工事,完成的土方比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第聂伯水电站还多一倍的事实上,即可见当时的地面还未完全冻结。实际上,折椅期间德军损失不是很大,据记载,到1941年年底,德军共有10万个冻伤病例,而据历史档案记载莫斯科气温在11月27日才开始急剧下降(降温到零下20度),随后几天温度又开始略有回升。而在12月5-9日,气温又下降到零下25-29度,不过此时冒着严寒进攻的已经是苏联红军而不是德军了!应该说,德军冻伤主要是在11月27日-12月31日这段时间造成的,按照比例计算,在苏军反攻前,德军冻伤人数近3万人、疾病等减员2万人,非战斗伤亡不过5万余人,区区5万人是不可能导致莫斯科战役失败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德军在苏军最初进攻下遭到很大挫折,几近全线败退,但是当XTL在12月29日下达了“不准后撤”的命令后,已经遭到失败的德军却挡住了苏军的进攻,并且击退了苏军向奥廖尔、尔热夫、维亚济马等几个重要突出部的进攻,苏军仅仅收复了莫斯科正面纵深不到80公里的地区-距离主要目标斯摩棱斯克还有几百公里之遥。及至到了1942年2月,苏军冬季总攻部队更是伤亡惨重、攻势已呈强弩之末之势。而1月和2月恰恰是苏联冬季最寒冷的月份,德军冻伤、疾病人数也是苏军反攻前的数倍(到1941年11月26日,德军兵员1.6万人,而到了1942年2月4日即达6.1万人;可见,苏军反攻后,天气更加寒冷,德军病员数也成倍增加),但德军却出乎意料的挡住了苏军的反攻。如果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真是气候严寒的缘故,那么德军应该遭受更大失败才对。而中央集团军群在苏军反攻后仅1个月就声称俘虏苏军百万以上(这个数字有夸大,苏军战史数据是损失370955人,损失轻武器109.38万、火炮13350、坦克429、飞机140;而德军损失数字即便按照苏军战时公布也只有20余万人),使反攻的苏军损失几倍于自身损失,显然,天气严寒一由不能对此作出解释。

不得不指出,上述的观点很少提及德军战略指挥上的问题,而真正导致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是其战略指挥指导方面的失误。
从战争爆发到1941年7月16日,德军推进了800公里,攻占斯摩棱斯克共用了23天,平均每天推进约33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然而从莫斯科战役开始的10月1日到12月5日苏军反攻前,67天时间内仅仅推进了346公里,平均每天只有5公里。与先前相比,德军中央集群兵力约增加了27个师,所用时间增加近2倍,损失增加1倍,而推进距离却不足一半,速度补给1/6。理论上,如果德军能够按照7约16日之前速度推进,即便扣除10月13日-12月5日苏联的秋季泥泞和冬季严寒,德军在10月13日也应攻占了莫斯科,并且可以到达莫斯科以东60余公里的地区了。可见,德军进攻莫斯科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在7月16日-10月1日这段时间,自然,它就是被德军称为最伟大胜利的基辅战役,正是这个最大的胜利导致了德军最大的失败,并成为苏德战场开始决定德军失败的一个转折点。

先要阐明一点,基辅战役有无必要性,与德军战略指挥与失误是否有关?我的见解是这个战役有其必要性,但战役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恰恰是德军战前战略指挥与指导的失误。
让我们先看看德军进攻苏联的部署。
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16、18集团军和坦4集群,共26个师(装甲师与摩托化师各3个),以及“挪威”集团军(8个师)和配合作战的芬兰军队,任务攻占列宁格勒并北上歼灭苏军北方战区部队
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第4、9集团军,坦2、3集群,共48个师(装甲师9、摩托化师7),任务是攻占莫斯科并且东进至喀山
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6、7、11集团军,坦1集群,39个师(装甲师5、摩托化师4),以及匈牙利第8军、罗马尼亚第3、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任务是攻占工业基地与粮仓乌克兰并进攻斯大林格勒控制整个高加索
总预备队:第2集团军,28个师(装甲师与摩托化师各2个)

从上可见,作为德军主要进攻方向的中央集团军群只有48个师,比次要战区进多了10多个师,兵力大致上是相等的,如同平均使用兵力,这使得主战区可否取胜也成问题。而在装甲兵分派上,同样存在问题,尽管中央集团军群拥有9个装甲师,然而还不到整个东线装甲师的一半,它无疑会严重削弱重要战区德军突击实力而难以歼灭苏军主力。
再者,德军最初的作战计划中支队中央集团军群的坦2、3集群做了合围的兵力部署,对另外两个集团军群却置之不理;直到7月中旬才下令这两个集团军群也应对苏军采取合围而不是赶出旧国界线。虽然此后,南方集团军群也有曾围歼过苏军10余万人的战例,但由于只有1个坦克集群,缺乏配合,无法真正歼灭苏军主力。而北方集团军群的3个装甲师不仅缺乏配合,而且由于自身实力较弱,所以不曾有一次较大合围战绩。而这一切的一切有迫使德军不得不发动基辅战役。

1941年7月16日,德军攻占了距离莫斯科370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又在8月初在该城东部歼灭苏军50万人。此时,苏军在莫斯科方向几乎没有防卫力量,直取莫斯科似乎不成问题。
事实上此时德军已经开始暴露出危机。此时,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推进8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最远处虽然有600公里,但是其紧靠中央集团军群右侧的左翼部队却在苏军第5集团军的阻击下推进不到300公里,这使得中央集团军群右翼暴露500公里,很容易遭到侧翼攻击。当然,此时改集团军群的右翼苏军西南方面军兵力仅有70万人,且严重缺乏装备,应该构不成严重威胁,但问题关键是此时中央集团军群兵力明显不足。
由于战前兵力部署的平均化,使得在此关键时刻该集团军群已经无力在维持战线基础上继续进攻莫斯科!如果德军执意要进攻,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战线将会达到900公里,左翼也将达到500公里以上,再加上至少200-300公里的突击正面,整个战线总长有1600公里,而此时即便加上总预备队第2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也不过60个师的兵力,而德军已没有后续预备队。
事实上,在后来发生的莫斯科战役中,德军加上南北两战区增援的10多个师共达74个师但也仅能勉强维持1000公里战线,如果这是德军要进攻的话,需要110个师才能维持1600公里的战线,这显然不可能做到。同时,在中央集团军群右翼除了西南方面军(尽管兵力与兵器损失严重)外,还有南方方面军等且又在组建新的方面军。如果这是德军放弃基辅附近苏军重兵集团于不顾,以60个师进攻莫斯科,不仅最终必将因为战线太长而不得不掉头清除这近1000公里的南翼战线,而且恐怕不等德军难以维持战线之际,苏军早就实施侧翼突击了,这是中央集团军群会面临后路被断危险,届时德军形势将更为不利。
而且此时,尽管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歼灭了苏军第6、12集团军进抵第聂伯河下游,对苏军西南方面军侧后构成威胁,然而由于战线过长且兵力不足在8月14-15日遭到苏军反击后不得不转入防御,无力迫使苏军后退。
所有这一切,使得德军统帅部最后决策先南下再向莫斯科进攻。

众所周知,德军进攻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这一作战方式构成了德军的快速突击战术。德军先前凭借这个战术能够连续不停打击对方,使其无法恢复元气而最终覆灭。但是,另一方面,装甲部队的进攻失败,也会导致的军的失败。虽然基辅之战是德军的东线最大胜利,但同时又丧失了在1941年夏季创造的有利态势。的军用了80天才结束基辅战役,这就意味着苏军可以以充足的时间做好莫斯科的防御准备,并设计好对付德军的陷阱,某种程度上德军的进攻有点自投罗网。要知道,即便在彼弱我强的情况下进攻有准备的一支军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德军的进攻可以说是并无明显优势且进攻有准备一方,其结果是不难料想的。可以这么说,德军在基辅战役后进攻莫斯科是必败无疑的。

在基辅战役近80天的时间里,苏军得以从次要战区以及内地抽调了大批部队及军事装备,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莫斯科的防御。
构筑维亚济马防线并在9月初开始构筑莫扎伊斯克防线,并在9月下旬加快了步伐。在莫斯科战役前,该防线永备火力点已经完成55%、土木火力点完成100%,防坦克壕完成85%,还设置了500公里以上铁丝网。在维亚济马战役结束后,又开始了莫斯科防御工事的建筑,设有3道防线,以半径15-18公里环绕莫斯科;并在市区和近郊建立了大量的障碍物、雷场等,使得苏军可以依托防线进行猛烈抵抗且逐步撤退保存实力,又避免了被德军合围的威胁。
战术上加强了反坦克训练,提高部队反坦克能力。苏军在正面将炮兵、反坦克武器集中于主要方向,又将高炮、火箭炮也用于对付德军坦克,并利用掌握制空权的优势将炮兵集中使用,打击德坦克群。同时又向步兵供应了大量燃烧瓶、反坦克枪、反坦克手榴弹。使得德军尽管取得维亚济马的胜利,但坦克损失高达740辆,这也是德军第二次进攻为何不采取正面攻击而是两翼进攻包抄。而在第二次进攻中,德军又损失了700多辆坦克。当苏军12月6日反攻时,中央集团军群几乎没有什么装甲力量了,例如坦3集群的第6装甲师只有10辆坦克。通过双方战史的描述可以发现,在苏军反攻中,德军始终没有使用大批装甲部队进行反击,可见损失的程度!
同时,苏军采取的措施还有改进己方坦克部队战术、加强制空权争夺等。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否定基辅战役,因为基辅战役源于战前德军未对苏军南方战区部队做出合围部署,这必然导致基辅战役的不可避免。公正的说,除了8月底苏军第5集团军东撤后德军没有会师进攻莫斯科这一决策失误外,可以说德军的南下也是不得已的一步,因为这是德军能够开展莫斯科战役的战略基础。但是,由于决策的犹豫、德军将领不肯南下和苏军统帅部正确决策而造成基辅战役长达80天的拖延,是莫斯科方向的苏军得到了加强防御的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德军对于基辅战役后进攻莫斯科的难度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德军的侦察机早就告诉苏军已在大量集结兵力并构筑工事。从德军进攻莫斯科调集了当时东线总兵力的3/4,装甲部队的75%、摩托化部队的72%、空军的50%以上说明德军统帅部也估计到了进攻的困难,所以要尽快抓紧时间来最终结束两线作战问题。如果德军不想受季节影响,那么进攻莫斯科就需要等到1942年5月,这意味着苏军将有8个月来充分准备,无疑对于德军这是个致命的危险。况且,到那时,英国也必然恢复了反攻能力,德国可能会面临苏、英军的夹击。很明显,德军只有在1941年解决这个问题才能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所以,德军才不得不选择了打败苏联最直接、最迅速的途径,并且不顾一切、不惜重大代价要在可能会遇到苦不堪言的泥泞跋涉中和百年不遇的严寒条件下夺取莫斯科。

德军在基辅战役后尽管倾全力进攻莫斯科,不过此时任何突然性与乱而取之的时机早已不复存在,德军仅凭已受削弱且分散的装甲部队力图突破苏军的坚固防御,必败无疑。此外,德军在集中兵力的同时,又使得南方与北方集团军群打击力量削弱,而已受重创的苏军在当地战区兵力得以恢复,又为后来打败德军对罗斯托夫与提赫文的进攻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基辅战役导致了德军1941年整个战场的全线失败,而这个战役又是德军战略指挥与指导失误酿成的苦果!
德军统帅部应该明白,在德军进攻无法避免时,苏军更希望德军进攻有充分防御准备的莫斯科。虽然德军最终推进到距离莫斯科24公里的伊斯特拉,甚至于仅8公里的希姆基,用肉眼就能看到克里姆林宫尖顶。但是无论德军是否推进到了莫斯科,这根本就是不可取的战法。在训练场上和演习场上可以让部队尝试做不到的事,在战场上只能让部队做能够做的事。德军应该清楚,它不是一路突进冲到了城下,而是连滚带爬到了距离莫斯科这么近的地方。他们更应清楚,要想使莫斯科真正对苏军产生致命威力,则德军不仅要攻占更要守住!可惜德军即便不惜重大损失夺取了莫斯科,也将丧失自己的防守能力,而苏军依旧将会很快收复。不得不说,德军在莫斯科的失败是必然结果,而这一切就是它的错误战略指挥与指导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主要参考资料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卷本》
2.《莫斯科会战》
3.《回忆与思考》
4.《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5.《闪击英雄》
6.《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要》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
8.《基辅会战》
其实我觉得严寒是最大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国家进攻毛子哪破地方被冷气击败。。。
PS:看了二楼后我果断注册并查看原贴,然后把楼主的转贴地址给收了。。。。
输就输了,哪里来那么多借口
胜利者不需要借口,失败者不允许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