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鹘鹰1.0的空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48:13
    鹘鹰一直是争议的话题,而争议中最多的恐怕就是空重了,这个话题从2012年鹘鹰还没露面前一直争执到现在,可以说各方人士轮流上场,各有各的说法:反对鹘鹰者试图用空重来批中航工业放卫星,支持者则表明中航工业对鹘鹰的“四项之最”(新机研制速度最快、重量控制最精准、整体化程度最高、零件和工装数量最少等)并非是空话。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来看鹘鹰的空重,如何去推导鹘鹰的空重,而且这个空重能够站得住脚,能够自洽而不是相互矛盾?

    严格来说,飞机空重的推导应该是从飞机正向设计角度去推导,这就涉及到飞机设计手册上提到的概念设计中的飞机重量设计迭代循环,然后是进入详细设计后的迭代循环,最后才得出真正的空重。这个过程对于军迷来说根本不可能去做,尤其是重量限制下各个参数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应该如何协调,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根本无法设定参数,何谈正向推导飞机空重?所以,网络上不是真正的某个型号的飞机设计具体人员用正向设计方式推导飞机重量,大多数是不怎么靠谱的,而一些没有设计背景的人这样去推导空重,可以说更多是凑数据而不是真正有何依据。

    正向设计来推导鹘鹰空重我们做不到,那么反过来,我们通过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结合现有机型来推导空重,这样应该更有可行性,而且也不会太离谱。下面就开始推导推导:

    首先,我们先看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
    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主要见下面:


    中航工业在迪拜航展上对外有宣传,国外媒体报道的中航工业的数据:
    下面是《飞行国际》(flightglobal)的报道:


     下面是《简氏》的报道:


     根据上面报道,结合中航工业在迪拜的图,基本可以推断4枚内置中距弹,内油作战半径1200公里(《飞行国际》报道的648nm是海里,折算公里也就是1200公里),这个数据和前面中航提供的数据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国内宣传1200公里,到国外变成了448海里,448海里属于某个国外记者错把648抄成448海里。另外,国外和中航工业都提到了25吨这个最大起飞重量,也包括飞机的尺寸数据,国外没有报道的是飞机正常起飞重量是17.5吨这个数据(或者是我没有找到),但我们没有理由随意怀疑中航工业在其它数据上国内外都一致,在正常起飞重量上就去造假。
     有了中航的数据,那么中航数据应该怎么解读呢?一些军迷认为这些数据存在冲突,譬如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17.5吨的正常起飞重量存在很大矛盾,所以中航工业在放卫星或者造假,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个人认为,中航工业要卖飞机给中国军队和国外军队,这些军队都是专业人士,如果中航工业的数据是军迷都能够看出来不可信,这些国内外专业人士都看不出来么?中航工业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损伤商业信誉,这样如何能够争取到客户?所以,应该有个更合理的、能够自洽的解释才行。
   
     那么,如何上17.5吨正常起飞重量和1200公里作战半径能够自洽?这方面还是看看苏霍伊官网上SU-27SK的数据:


     大家注意看上面红色线条标记处的数据,SU-27SK的正常起飞重量是23.43吨,此时带2中2近空空弹,内油是5.27吨。我们同时注意到,SU-27SK的最大内油是9.4吨,而最大作战航程的3530公里是在航程中间位置发射掉2中2近导弹后的数据。显然,5.27吨内油要有3530公里的作战航程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是最大作战航程应该是全内油9.4吨的数据,因为SU-27SK不挂副油箱。如果不看SU-27SK的正常起飞重量重内油是5.27吨,而是认为正常起飞重量就是全内油,很显然23.43吨和作战航程3530公里是冲突的,实际上了解了正常起飞重量和最大作战航程的内涵是不同后,基本上就能够明白,数据之间并没有冲突,而是要理解数据包含的是什么内容。那么回到鹘鹰1.0上,明显17.5吨是不可能全内油的,1200公里也不可能是正常起飞重量能够飞到的,鹘鹰1.0的数据实际上采用的是苏霍伊的策略,说航程是就是全内油,说正常起飞重量就不是全内油。

    搞清楚中航数据的大概内涵后,接下来看如何推导空重。我们现在手头有这几个重量,一个是正常起飞重量17.5吨,一个是最大起飞重量25吨,还有挂载重量是8吨(内2吨外6吨)。这几个数据直接去推导空重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知道鹘鹰1.0选择什么样的内油系数,尤其是中间最关键的内油多少是个大问题。只有把内油数据搞清楚,我们才能说到底空重多少是合适的,那么内油应该怎么得来呢?这方面还是参考一下别的机型,比较合适的对比对象就是F-35。

   F-35到目前为止透露的数据很多,多到很多数据相互矛盾让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背后原因有美国保密(要不然美国也不会拿F-35的数据作为给日本的见面礼),还有F-35在研制期间重量一直在变化,不同时期数据不同。不过有一点时明确的,F-35作为侧重攻击的机型,其很多数据是以包括相当长距离的低空攻击,那么换算到高空作战,其作战半径应该比经常看到的1100公里左右要远,在这方面,F-35信息达人“韩五记”收集了这样一个F-35优化后的作战半径: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F-35A有730海里的作战半径,合计1352公里作战半径;机翼面积更大(有利于巡航)和内油更多的F-35C的作战半径是851海里,合1576公里;就是那个F-35B,作战半径也有482海里,合893公里。我们知道,F-35B的内油大大减少到6吨多点,而F-35B的动力系统多了一套复杂的升力风扇、升力风扇的口盖、可旋转喷管、旋转喷管的机身腹部开口装置、机翼下平衡左右的喷口及相关控制设备等,这要为F-35B增加不少重量,根据维基百科(虽然不准,但还是可以供参考),F-35B要比F-35A重1吨多,所以F-35B是在增加空重和减少内油情况下有893公里作战半径。有了上面的数据,我们基本可以说,鹘鹰具有比F-35A更大的机翼(小翼载有利于航程),动力系统也不大可能比F-35B更重(空重轻也有利于航程),鹘鹰装7吨燃油来实现1200公里的内油作战半径是有可能的,而低于7吨就难说有1200公里作战半径,而高于7吨能够达到1200公里作战半径,但鹘鹰的体格在那里放着,相当多人都认为不可能装7吨油还有装2吨载荷的弹舱,所以就不去想能够装8吨油了。

    有了7吨内油这个推导出来的不算离谱的数据,接下来看正常起飞重量该装多少内油。这方面参考SU-27SK的数据,5.27/9.4=0.56,也就是说SU-27SK正常起飞重量只装了全内油的56%。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鹘鹰1.0正常起飞重量时装的油,那么就是:0.56*7=3.92吨,我们就按照4吨来考虑。接下来17.5-4=13.5吨,即把燃油除外的重量是13.5吨。我们不知道SD-10A(improved)的重量是多少,因为这个improved代表的是提高什么不清楚,就把人员、4枚SD-10A还有其他重量合计算1吨,那么13.5-1=12.5吨。这就是根据航程所需要的内油结合正常起飞重量不满内油情况下推导出来的重量。

   这个12.5吨空重可能吗?很多人有这个疑问,因为F-35A的空重13吨左右(到底是多少真的没有准确数据),鹘鹰用两台改进的RD-33系列(88.29千牛的发动机肯定不是RD-33了)本身要比F-135重,回头来鹘鹰还比F-35A轻,这不是搞笑么?其实这一点都不搞笑,有个数据还没有用上,就是2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

    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显然会影响飞机的结构重量,要不然SU-27SK改成SU-30时空重为何增加,F-15改成F-15E时空重也增加,道理不复杂,重量增加结构强度要够,结构强度要够必须得有足够的材料厚度,厚度增加则重量增加。大家应该注意到,鹘鹰1.0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5吨,而F-35A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0多点,这重量少说也有5吨的差距,F-35A要比鹘鹰多出20%的最大起飞重量,这可不是小数目。那么回头来看,虽然在发动机上鹘鹰1.0比F-35重,但在除发动机以外的飞机机体结构上,鹘鹰是要比F-35轻的。另外鹘鹰还比F-35A的内油要少差不多1吨,正常起飞重量也要少3吨,这些都是的鹘鹰在结构上的重量得以减轻。说白了,12.5吨空重,实际上是以降低载荷为代价获得的,并没有多少神奇的地方,做到这个重量也不是天大的难事。另外,25吨最大起飞重量,不是满内油满外挂达到的,满内油满外挂算下来起飞重量要到27吨多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鹘鹰1.0的充满“矛盾”的数据实际上是数据中包含着的内涵与一些军迷理解的有所不同,中航工业也不会面对国内外众多专业人士去造假砸牌子,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我的判断依据和思路就是上面这些,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推导判断,看看能不能提出比我说的更合理的解释。

      鹘鹰一直是争议的话题,而争议中最多的恐怕就是空重了,这个话题从2012年鹘鹰还没露面前一直争执到现在,可以说各方人士轮流上场,各有各的说法:反对鹘鹰者试图用空重来批中航工业放卫星,支持者则表明中航工业对鹘鹰的“四项之最”(新机研制速度最快、重量控制最精准、整体化程度最高、零件和工装数量最少等)并非是空话。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来看鹘鹰的空重,如何去推导鹘鹰的空重,而且这个空重能够站得住脚,能够自洽而不是相互矛盾?

    严格来说,飞机空重的推导应该是从飞机正向设计角度去推导,这就涉及到飞机设计手册上提到的概念设计中的飞机重量设计迭代循环,然后是进入详细设计后的迭代循环,最后才得出真正的空重。这个过程对于军迷来说根本不可能去做,尤其是重量限制下各个参数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应该如何协调,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根本无法设定参数,何谈正向推导飞机空重?所以,网络上不是真正的某个型号的飞机设计具体人员用正向设计方式推导飞机重量,大多数是不怎么靠谱的,而一些没有设计背景的人这样去推导空重,可以说更多是凑数据而不是真正有何依据。

    正向设计来推导鹘鹰空重我们做不到,那么反过来,我们通过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结合现有机型来推导空重,这样应该更有可行性,而且也不会太离谱。下面就开始推导推导:

    首先,我们先看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
    中航工业提供的数据主要见下面:

125311527.jpg (47.71 KB, 下载次数: 3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0:46 上传



    中航工业在迪拜航展上对外有宣传,国外媒体报道的中航工业的数据:
    下面是《飞行国际》(flightglobal)的报道:

飞行国际.jpg (99.07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0:43 上传


     下面是《简氏》的报道:

简氏.jpg (131.38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0:43 上传


     根据上面报道,结合中航工业在迪拜的图,基本可以推断4枚内置中距弹,内油作战半径1200公里(《飞行国际》报道的648nm是海里,折算公里也就是1200公里),这个数据和前面中航提供的数据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国内宣传1200公里,到国外变成了448海里,448海里属于某个国外记者错把648抄成448海里。另外,国外和中航工业都提到了25吨这个最大起飞重量,也包括飞机的尺寸数据,国外没有报道的是飞机正常起飞重量是17.5吨这个数据(或者是我没有找到),但我们没有理由随意怀疑中航工业在其它数据上国内外都一致,在正常起飞重量上就去造假。
     有了中航的数据,那么中航数据应该怎么解读呢?一些军迷认为这些数据存在冲突,譬如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17.5吨的正常起飞重量存在很大矛盾,所以中航工业在放卫星或者造假,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个人认为,中航工业要卖飞机给中国军队和国外军队,这些军队都是专业人士,如果中航工业的数据是军迷都能够看出来不可信,这些国内外专业人士都看不出来么?中航工业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损伤商业信誉,这样如何能够争取到客户?所以,应该有个更合理的、能够自洽的解释才行。
   
     那么,如何上17.5吨正常起飞重量和1200公里作战半径能够自洽?这方面还是看看苏霍伊官网上SU-27SK的数据:

SU-27.jpg (100.85 KB, 下载次数: 3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0:42 上传



     大家注意看上面红色线条标记处的数据,SU-27SK的正常起飞重量是23.43吨,此时带2中2近空空弹,内油是5.27吨。我们同时注意到,SU-27SK的最大内油是9.4吨,而最大作战航程的3530公里是在航程中间位置发射掉2中2近导弹后的数据。显然,5.27吨内油要有3530公里的作战航程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是最大作战航程应该是全内油9.4吨的数据,因为SU-27SK不挂副油箱。如果不看SU-27SK的正常起飞重量重内油是5.27吨,而是认为正常起飞重量就是全内油,很显然23.43吨和作战航程3530公里是冲突的,实际上了解了正常起飞重量和最大作战航程的内涵是不同后,基本上就能够明白,数据之间并没有冲突,而是要理解数据包含的是什么内容。那么回到鹘鹰1.0上,明显17.5吨是不可能全内油的,1200公里也不可能是正常起飞重量能够飞到的,鹘鹰1.0的数据实际上采用的是苏霍伊的策略,说航程是就是全内油,说正常起飞重量就不是全内油。

    搞清楚中航数据的大概内涵后,接下来看如何推导空重。我们现在手头有这几个重量,一个是正常起飞重量17.5吨,一个是最大起飞重量25吨,还有挂载重量是8吨(内2吨外6吨)。这几个数据直接去推导空重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知道鹘鹰1.0选择什么样的内油系数,尤其是中间最关键的内油多少是个大问题。只有把内油数据搞清楚,我们才能说到底空重多少是合适的,那么内油应该怎么得来呢?这方面还是参考一下别的机型,比较合适的对比对象就是F-35。

   F-35到目前为止透露的数据很多,多到很多数据相互矛盾让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背后原因有美国保密(要不然美国也不会拿F-35的数据作为给日本的见面礼),还有F-35在研制期间重量一直在变化,不同时期数据不同。不过有一点时明确的,F-35作为侧重攻击的机型,其很多数据是以包括相当长距离的低空攻击,那么换算到高空作战,其作战半径应该比经常看到的1100公里左右要远,在这方面,F-35信息达人“韩五记”收集了这样一个F-35优化后的作战半径:

62c0e832jw1ew4rhzq7hmj21kw17xwjg.jpg (188.93 KB, 下载次数: 3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0:44 上传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F-35A有730海里的作战半径,合计1352公里作战半径;机翼面积更大(有利于巡航)和内油更多的F-35C的作战半径是851海里,合1576公里;就是那个F-35B,作战半径也有482海里,合893公里。我们知道,F-35B的内油大大减少到6吨多点,而F-35B的动力系统多了一套复杂的升力风扇、升力风扇的口盖、可旋转喷管、旋转喷管的机身腹部开口装置、机翼下平衡左右的喷口及相关控制设备等,这要为F-35B增加不少重量,根据维基百科(虽然不准,但还是可以供参考),F-35B要比F-35A重1吨多,所以F-35B是在增加空重和减少内油情况下有893公里作战半径。有了上面的数据,我们基本可以说,鹘鹰具有比F-35A更大的机翼(小翼载有利于航程),动力系统也不大可能比F-35B更重(空重轻也有利于航程),鹘鹰装7吨燃油来实现1200公里的内油作战半径是有可能的,而低于7吨就难说有1200公里作战半径,而高于7吨能够达到1200公里作战半径,但鹘鹰的体格在那里放着,相当多人都认为不可能装7吨油还有装2吨载荷的弹舱,所以就不去想能够装8吨油了。

    有了7吨内油这个推导出来的不算离谱的数据,接下来看正常起飞重量该装多少内油。这方面参考SU-27SK的数据,5.27/9.4=0.56,也就是说SU-27SK正常起飞重量只装了全内油的56%。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鹘鹰1.0正常起飞重量时装的油,那么就是:0.56*7=3.92吨,我们就按照4吨来考虑。接下来17.5-4=13.5吨,即把燃油除外的重量是13.5吨。我们不知道SD-10A(improved)的重量是多少,因为这个improved代表的是提高什么不清楚,就把人员、4枚SD-10A还有其他重量合计算1吨,那么13.5-1=12.5吨。这就是根据航程所需要的内油结合正常起飞重量不满内油情况下推导出来的重量。

   这个12.5吨空重可能吗?很多人有这个疑问,因为F-35A的空重13吨左右(到底是多少真的没有准确数据),鹘鹰用两台改进的RD-33系列(88.29千牛的发动机肯定不是RD-33了)本身要比F-135重,回头来鹘鹰还比F-35A轻,这不是搞笑么?其实这一点都不搞笑,有个数据还没有用上,就是2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

    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显然会影响飞机的结构重量,要不然SU-27SK改成SU-30时空重为何增加,F-15改成F-15E时空重也增加,道理不复杂,重量增加结构强度要够,结构强度要够必须得有足够的材料厚度,厚度增加则重量增加。大家应该注意到,鹘鹰1.0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5吨,而F-35A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0多点,这重量少说也有5吨的差距,F-35A要比鹘鹰多出20%的最大起飞重量,这可不是小数目。那么回头来看,虽然在发动机上鹘鹰1.0比F-35重,但在除发动机以外的飞机机体结构上,鹘鹰是要比F-35轻的。另外鹘鹰还比F-35A的内油要少差不多1吨,正常起飞重量也要少3吨,这些都是的鹘鹰在结构上的重量得以减轻。说白了,12.5吨空重,实际上是以降低载荷为代价获得的,并没有多少神奇的地方,做到这个重量也不是天大的难事。另外,25吨最大起飞重量,不是满内油满外挂达到的,满内油满外挂算下来起飞重量要到27吨多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鹘鹰1.0的充满“矛盾”的数据实际上是数据中包含着的内涵与一些军迷理解的有所不同,中航工业也不会面对国内外众多专业人士去造假砸牌子,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我的判断依据和思路就是上面这些,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推导判断,看看能不能提出比我说的更合理的解释。

  
前排支持TSQ

不过T大你再摆事实讲道理黑31的人也只会胡搅蛮缠而已。黑31对于某些人已经是信仰了——虽然背后的理由相当耐人寻味就是了
最大起飞只有25吨,我记得有人说决定这个的是结构强度,是不是说对结构的要求低,所以空重可以低一些,但是起飞重量么受限制?
前排支持老T
31体积很大,空重很低,挂载8吨,作战半径1200公里。2.0必将更甚一筹。我兔包围美帝指日可待。
冰凌血翼 发表于 2016-6-14 11:10
前排支持TSQ

不过T大你再摆事实讲道理黑31的人也只会胡搅蛮缠而已。黑31对于某些人已经是信仰了——虽然 ...
不是什么大,我就是一个喜欢军事的老军迷。

对于鹘鹰的数据,还是应该更多从技术层面切实去推导推导(我现在很多时候都不敢谈技术,因为距离真正的技术太远了),而不是一些人真的是从“信仰”角度来说。


楼主肯定很喜欢这款飞机的气动。



楼主肯定很喜欢这款飞机的气动。

1.0与2.0重叠.gif (1.61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4 11:29 上传

Baymax 发表于 2016-6-14 11:17
前排支持老T
31体积很大,空重很低,挂载8吨,作战半径1200公里。2.0必将更甚一筹。我兔包围美帝指日可待 ...
你的观点我知道,你就不要在这里说反话了。

你要说就拿出点我顶楼的劲头来,实实在在的推导一番,只是情绪性的发言,有何意义?
书里的这个数据,是2.0的吧?
如果中航把31的客户定位在我们的空军那航程可能相当于或稍少于10,如果定位我们的海军舰载机,作战半径可能会在450至650之间。如果侧重于外贸,能买我们战机的国家都是小国,也就是隐形米格29了。
未来航空兵 发表于 2016-6-14 11:14
最大起飞只有25吨,我记得有人说决定这个的是结构强度,是不是说对结构的要求低,所以空重可以低一些,但是 ...
类似侧卫超载油。超载油可以,但正常起飞重量不考虑这玩意儿(TG自用普遍5吨油起飞),最大过载也受限制
如果中航把31的客户定位在我们的空军那航程可能相当于或稍少于10,如果定位我们的海军舰载机,作战半径可能 ...
巡逻半径和作战半径可不一样,海军作战半径那么点肯定不够,除非是海里。。。
现在都在热聊指标更高,空重更低的2.0了,楼主啥时候分析分析2.0呗~~~看看空重能不能降到12T以下?
我只想说:2.0啥时候出来
25吨最大起飞重量-8吨挂载-7吨内油
剩下的就是空重。
设计手册不在身边,麻烦查下有关正常起飞重量和结构重量系数的具体描述与运用。

我一直觉得从这方面着手就是个不错的方向。
前排支持老T
31体积很大,空重很低,挂载8吨,作战半径1200公里。2.0必将更甚一筹。我兔包围美帝指日可待 ...
用推导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单纯的风凉话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25-8-6 = 11 t使用空重,再杂七杂八的减一吨左右,约是10吨左右空重,2.0再减点,估计九吨七八左右

算10吨,11吨使用空重,加一吨弹药和辅助设备,2吨雷达内置挂架等和电器设备,加三吨油,等于11+1+2+3 = 17 吨,17 / 2 = 8.5吨,好像还是挺有看头的,就是不可能超巡,对付F-15也可能可以凑合
gzgeek 发表于 2016-6-14 11:36
25-8-6 = 11 t使用空重,再杂七杂八的减一吨左右,约是10吨左右空重,2.0再减点,估计九吨七八左右

算10 ...
做梦的话空重10吨能达到,现实不是做梦,所以达不到。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6-6-14 11:27
25吨最大起飞重量-8吨挂载-7吨内油
剩下的就是空重。
别想25吨最大起飞重量能够满内油和满挂载,不可能的事情。
库兹涅佐夫上将 发表于 2016-6-14 11:25
我只想说:2.0啥时候出来
估计就这几个月吧,反正在2016年年底前肯定飞。
ZZP占 发表于 2016-6-14 11:22
如果中航把31的客户定位在我们的空军那航程可能相当于或稍少于10,如果定位我们的海军舰载机,作战半径可能 ...
我比较奇怪你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

按照你的逻辑推导出来航程如此悲催(要知道珠海航展J-10给出的数据基本航程是1650公里,我亲自看到并拍的照片),中国装备的SU-27系列航程是多少?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6-6-14 11:20
书里的这个数据,是2.0的吧?
不知道。
总之不会是个瞎说的数据。
TSQ 发表于 2016-6-14 11:47
别想25吨最大起飞重量能够满内油和满挂载,不可能的事情。
正常来说是可能的,翼下挂载在空中对结构是卸载的。
正常来说是可能的,翼下挂载在空中对结构是卸载的。
起落架限制
书里的这个数据,是2.0的吧?
1.0的,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6-6-14 11:52
正常来说是可能的,翼下挂载在空中对结构是卸载的。
别开玩笑,好不。
清楚了。支持。。。有的人就是为了喷而喷,,
1.0的,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我去,小看这货了。
那2.0大改版本,在此基础上优化,性能肯定还有很大提高。
我去,小看这货了。
那2.0大改版本,在此基础上优化,性能肯定还有很大提高。
也不见的,发动机就那样了,只能说看怎么取舍了,设计是门妥协的艺术。
正常来说是可能的,翼下挂载在空中对结构是卸载的。
看挂什么,挂无弹翼或折叠翼大重量弹你拿什么卸载?
还都在纸面上吧,8800,17.5,1200。如果数据成真,支持大量装备。。。
awentom 发表于 2016-6-14 12:05
还都在纸面上吧,8800,17.5,1200。如果数据成真,支持大量装备。。。
不知道。但应该不是离谱的数据,毕竟这个数据是拿个国内外军队看的。
zgykk 发表于 2016-6-14 12:03
看挂什么,挂无弹翼或折叠翼大重量弹你拿什么卸载?
本身翼下挂载提供的重量就是卸载
别想25吨最大起飞重量能够满内油和满挂载,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战斗机都能满油满弹起飞的,比如苏30
巡逻半径和作战半径可不一样,海军作战半径那么点肯定不够,除非是海里。。。
我就是指作战半径,是千米不是海里。
我就是指作战半径,是千米不是海里。
那海上400多的半径能干啥,像F/A-18A/B那样内层防空?
31001相对于F35的减重,主要还是靠减少机载设备和降低设备功率来实现,结构上的减少4、500公斤,还抵不过2台发动机的增重,设备要减重35%左右才能将空重压缩到12.5吨。
31001相对于F35的减重,主要还是靠减少机载设备和降低设备功率来实现,结构上的减少4、500公斤,还抵不过2 ...
为什么要靠设备?你觉得17吨能飞8G过载的东西和22吨能飞8G过载的东西,需要的结构强度和重量会一样吗?
我比较奇怪你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

按照你的逻辑推导出来航程如此悲催(要知道珠海航展J-10给出的数据 ...
如果31要让空军接受,就要达到空军要求的航程下限,我认为歼10就是空军能容忍的下限。如果31有要有800km以上作战半径,4中2近,航电还不简配的话,空军的态度会积极很多的。另外我们再看看t50,尺寸大不少,内弹仓就很不能让人满意!横向比较,不宜对31乐观。20是武器航程航电都有了,那是15托的底以及大尺寸换来的。个人看法,没有证据。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6-6-14 11:27
25吨最大起飞重量-8吨挂载-7吨内油
剩下的就是空重。
战斗机不可能在满内油的情况下达到最大挂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