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在中亚为何不敌伊斯兰文明(节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9:53
作者:昝涛
来源:共识网

要理解伊斯兰文明征服西域,不能仅从经济、政治和军事角度分析,还要看到文明的“内核”因素,要意识到世俗的儒家文明与普世的宗教文明去争取流动的游牧民族时,并不具有优势。

对中国而言,从地缘战略的角度说,中亚主要是陆权意义上南-北对峙下的“西向战略”问题。传统时期农耕-定居帝国与草原-游牧帝国的对峙是如此,近代至当代中俄(苏)并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如此;从文明的角度来说,如何认识伊斯兰文明,是中国人理解中亚的关键;

从中亚自身来说,历史与地缘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主体性不稳固的、依附性较强的存在。

中国向西就是狭义上的中亚,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中亚。为了行文上清晰起见,需要从地理上界定一下中亚。广义的中亚就是古代的“西域”,狭义的中亚就是现在的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均加入了独联体)。

广义的中亚具有文明史的重大意义,狭义的中亚是民族国家构成的。中亚五国的范围是:西到里海和伏尔加河,东到中国的边界,北到咸海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南部,南到同伊朗、阿富汗的边界。五国面积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

认识一个对象,经常难免将其客体化、他者化。若对此认识过程的局限性没有一个反思,那么,基于这种认识所生产出来的知识,就很有可能反过来成为蒙蔽认识者自身的障碍。因此可以说,认识一个“他者”的过程,其实质在很大程度上亦是认识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从国人对中亚的认知来说,与“自我”有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对中亚如此无知?“我”认识中亚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我们认为,这种自身的局限性主要就在于我们的认识总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原)出发,没有把我们对中亚的认识置于“世界历史”的高度和进程中。

从张骞凿空说起


西汉时,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通西域,历经千辛万苦对西域的情形进行了详细考察。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的情况是:“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

班固说:“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际。”[2]张骞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博望侯“大大地开阔了我们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以前的地域观念,使人们知道了新的天地。”[3]在中国史、亚洲史,尤其是在东西交通史上,张骞“凿空”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历史学家翦伯赞甚至将其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相提并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一样。”

没有张骞,很难想象汉朝能够成功地经营西域。公元前102年,汉将李广利远征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帕米尔和费尔干纳盆地。“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张骞死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侯”。

汉朝与西域邦国之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当时,汉朝派出的使节,每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一年之中,多则十余起,少则五六起;路程远的往返要八、九年,路程近的也要三、五年。西域的使者和商人,也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云集汉朝边塞。”汉宣帝(前73-前49)不仅亲自接见、宴请匈奴贵族和使者,并把汉朝官属侍御上百人集中在上林苑,专门学习乌孙语言!

张骞通西域具有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原-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的开始。在近代欧西强势文明渡海而来以前,中原文明的对外交流主要就是通过西域陆路进行的,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佛教和伊斯兰教皆循此路而来。后文将提到,中原文明向西的经营,与其在东亚的典型的“朝贡贸易”体系具有不同意义。

在踯躅前行了很久之后,人往往会迷失自我,为了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我们必须回到起点。对我们要讨论的中亚这个主题来说,两千多年前的张骞应是我们的起点。时过境迁,谈论张骞不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张骞身上所投射出来的某种穿透历史的力量和魅力。这不仅仅是指张骞与“蛮夷”交往的个人魅力,如司马迁所言,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更重要的是他体现了那个时代华夏精英阶层自信的精神、魄力与气象。

在中国主流知识界存在一个知识上的盲区,那就是希腊以东、新疆以西这块大区域,即中东与中亚。这种“无知”状态既是历史、语言、文化、地缘等方面的无知识,更重要的是也将那里变成了“东方学”意义上的异域情调,对主流知识界而言,那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疆,而且也是心理-文化上的边疆与边缘地带。

人们一方面在膜拜着欧西,一方面又没有突破那个知识盲区的动力和主观意愿,在这种状态下,就难以生产出关于这个地区的有效知识,更谈不上建立关于中亚的常识性认知结构。在陌生与隔膜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落后于现实,陌生导致无知,无知又将导致盲动。

当伊斯兰文明遭遇华夏文明

伊斯兰文明在西域的扩张和传播造成的是两大不同性质的文明的遭遇:世俗的儒家与宗教信仰的伊斯兰。对中原王朝来说,它所遭遇的第一个大的神圣宗教文明-政治体不是近代基督教的西方诸国,而是来自中东的伊斯兰。

中亚的伊斯兰化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阿拉伯人是在亚历山大后从西方侵入中亚的第一个民族。”在伊斯兰到来之前,中亚是东西大帝国扩张的终点与极限。无论是亚历山大帝国还是汉唐帝国,都在中亚达到了它们对外用兵的最后终点。

无论建立城市还是设置都护府,东西方的大帝国都没有真正地在文化/文明上彻底征服过中亚。惟有来自中东的伊斯兰在文明上比较彻底地征服了整个西域,并且使此后的一千多年再也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取代伊斯兰文明。伊斯兰已经内化于西域文明的骨髓与血液之中。伊斯兰力量为什么能够在中亚胜出?

首先,从生产力角度来说,伊斯兰帝国的创立者阿拉伯人大规模地使用骆驼,“在摩洛哥到药杀水之间的地区,骆驼已经代替马车成为最便宜、最高效的交通工具,就是在这个地区,伊斯兰帝国的基础得以最快捷、最完整、最永久地建立起来。”

直到中世纪,骆驼在帕米尔以东都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帕米尔以西则相反,前述汉将李广利远征费尔干纳时,主要的运输任务是由10万头牛完成的。唐朝时期骆驼并不是穿越戈壁的主要运输工具。伊斯兰教在中亚的成功,部分地可以通过大规模地使用骆驼来解释,也就是说,在西域,伊斯兰的骆驼战胜了甘肃马车,对此,后来的左宗棠有深刻认识[25]。

其次,最重要的是文明拓展的路径。为什么希腊、波斯和汉唐文化这些古代文明的伟大文化代表纷纷在伊斯兰文化面前退出了西域的历史舞台?代表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不过短短两三个世纪,却使中亚发生了全盘的伊斯兰化。

有学者指出:“积极进取并以先进经济为基础的伊斯兰优质文化对缺乏主体意识的附属性中亚政治文化的胜利,也是对虽具有悠久古文明,但在进取性及先进经济结合方面却相对保守的当时希腊、波斯、汉文化的局部胜利。

希腊、波斯、中国汉唐等文明古国,却恰恰只有自身文明的一般性传播与辐射,而像伊斯兰文化那样自觉地以大规模积极的覆盖性手段来弘扬悠久的文明传统,却是十分缺乏的。这对中国来说,教训十分惨重。关键性原因之一,是中国历代虽重视边疆的民族政策与适应当地民族要求的羁縻式的仁政管理体制,但未能有效增强与发挥儒家文明竞争力的决策与文化经营。原因之二,是中国在中亚的行政管理没有明确纳入中国古代版图的国家结构。”

上述学者对伊斯兰文明扩张的成功提出了经济的和文化策略的两个维度的解说,但并未触及文明的“内核”因素。对文化策略方面的强调,只是指出汉唐等文明在伊斯兰文明面前的退缩是政策上的失败。这其实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汉-唐儒家文化乃是一种世俗的、依托于特定农耕-定居社会的人-地关系的文明形态。儒家文明的天下观与大同主张,体现出其普遍性;但是由于它对具体的地理空间的依附——儒家天下观只有在中原汉地才可展开其所必须的物理空间的想象,脱开这里则难以落实——其学理上的普遍性在现实政治中又是“欠普遍”的,具有特殊性。

而伊斯兰教是与犹太教、基督教同源的一神教信仰,它是不以特定的现世空间秩序为依托、而以对超现世的唯一真神(安拉)的信仰为号召和旨归的、普世主义的文明形态,其绝对意义上的普遍性要大于儒家学说——当然,要强调的是,这与文明的优劣无关。

从启示宗教的角度说,伊斯兰教也是发展最为完善、形式/逻辑最为简约的一神教信仰,它在宗教自身的逻辑内达到了极致。且不管伊斯兰文明复杂的实质是什么,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世俗的,一个是一神教信仰的。这两个文明对社会的影响和塑造之不同,实质是世俗与信仰的不同。

儒家文明是产生自中原黄河流域定居-农耕社会的一种文明形态。冯友兰曾就中国儒家文明的经济基础说:中国是大陆国家,华夏民族以农业为生;农只有靠土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作为士的地主也是如此;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制度合理,或者是这汇总社会制度的理论说明。儒家的五伦就是这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

由于同样的原因,祖先崇拜也发展起来了。经济条件打下了它的基础,儒家学说说明了它的伦理意义。由于儒家文明以特定地理空间下农耕-定居社会的人-地关系为依托,只要这种经济-地理基础存在,它就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只有打破儒家文明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改变其存在形态。对于游牧者来说,他们的生存方式本就是流动性的,与儒家的定居性相反。征服了中原的游牧帝国最终是通过定居化并接受了儒家文明。

三大启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根源上说都产生于中东沙漠的游牧民之中。沙漠与草原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头顶是天,四周是开阔空旷的贫瘠土地,几无屏障,在寂静孤独的时候,容易产生聆听神音以及与神沟通的想法。

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发展的顶峰,它形式简约,反对偶像崇拜,且由一个充满活力、文化层次较低的游牧民族以征服性的“圣战”形式扩张开来。“圣战”与游牧民族的劫掠传统的结合,使伊斯兰教更易于被游牧民族所接受。在广大中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传播是通过苏菲神秘主义的渠道进行的,苏菲主义不重强调与神的直接沟通,更适合文化层次较低、放荡不羁的草原游牧民族。

一神信仰的伊斯兰文明从根本上说是普世主义的,它没有种族、肤色的偏见,尽管伊斯兰帝国也曾贩卖奴隶,但只要奴隶皈依伊斯兰教,就成了教胞兄弟,再也不能被当作奴隶看待,这对很多作为“军奴”参加了阿拉伯军队的突厥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在伊斯兰征服西域之前,这里盛行佛教。伊斯兰教之取代佛教也是经过了非常残酷的、长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伊斯兰教对待“有经人”(即拥有圣经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是宽容其宗教社区的存在,条件是缴纳一定数额的税,而对佛教则视之为偶像崇拜,必欲彻底铲除之。所以,伊斯兰教在西域之取代佛教,不能单凭历史的结果就说伊斯兰教比佛教更具有吸引力。同样都是游牧民族,西边的蒙古人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北边的就接受了喇嘛教。

历史上,征服了中原的游牧民族最终都被汉化,而作为落后民族的阿拉伯人却没有被它所征服的高级文明(如波斯)所征服。这个情况可以部分地说明启示宗教的文明优势。作为伊斯兰教的开创和传播者,游牧的阿拉伯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与很多其他的游牧民族不同,他们掌握着一个启示宗教,它既有一神教所具有的普世主义的文明优势,又有游牧文明在传统社会的军事优势。

而征服中原的游牧帝国,它们仅有游牧的战力,却没有像阿拉伯人那样拥有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为精神武器,故只能在征服中原后,逐渐地采纳被征服者的文化,因为他们在文化/文明上并没有优势/自信。而游牧的阿拉伯人征服了高级的波斯文明,并以此为基础又在文明上征服了西域。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清楚,华夏要理解西域,就必须正视历史上不同文明“覆盖”西域及彼此竞争的结果。要理解伊斯兰文明征服西域,不能仅仅看到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策略,也要看到文明的“内核”因素;还是要意识到,当特殊主义的、世俗的儒家文明与普世主义的、神圣的启示宗教文明去争取流动的游牧民族时,并不具有优势。

伊斯兰是理解一千年来西域历史的关键。西域伊斯兰化之后,传统的东-西格局中已经加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文明因素,故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一文明的历史及其特征。

伊斯兰教对中亚的意义就在于使这里的人民建立起一种主体性意识。不过这种主体性与近代民族国家的主体性不同,前者是弥散性的,以对超自然神的信仰和皈依而获得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高贵、自信与骄傲,它不以特定的人-地关系为依托;而后者恰恰相反,尤其强调建立以人-地关系(民族/人民--疆域)为基础的政治实体,并在此基础是形成对自我认同的肯定。

这是历史地认识中亚的一个重要视角。迄今,狭隘的“中原史观”还没有严肃地对待和处理过这个问题,也是当代国人认识中亚的常识性知识障碍。

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实际的、偶然性的历史事件来解释西域的伊斯兰化这个问题。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讲,伊斯兰文明已成为该地区一种本土化了的文明。要深层次地理解中亚问题,就必须把伊斯兰文明与当地人民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中原-华夏文明对伊斯兰文明(以及一切信仰世界)的无知和蛮横,甚至对其他生活方式——如游牧——的无知和妖魔化,都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智识上的障碍,乃至成了世俗的华夏文明的历史性顽疾。而由此所产生的错误知识与政策不但没有解决它所面对的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唐玄宗时,阿拉伯使者来进献贡品,见到玄宗皇帝时,“立而拒跪拜”,由此差点引起一场外交风波,这不免使人联想起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使者马嘎尔尼拒绝在乾隆面前下跪的场面。

到了明代,经过元代发展,西域的伊斯兰化已经基本完成,此时的西域人已获得了对中原王朝的“蔑视资格”,亦即因为皈依了一神信仰而产生了一种无比的高贵感。当明朝把主要精力放在长城以北的蒙古身上时,中亚人也并没有认真注意过明朝。“到明亡为止,中亚人多把中国视为一个遥远的帝国,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亚商品的市场,拥有数量庞大的异教徒,而总有一天他们将成为穆斯林。

中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虽然很发达,但比中亚文化逊色,而且他们发现中国人对世界一无所知。”

更进一步,我们今天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古典帝国的理念已经被我们今人放弃了,以至于我们面对基督教文明时经常丧失自我,失去自傲,这是文明自立的深重危机;而中原叙事的思维结构在另一个角度仍深透在我们的骨子里,以致我们面对伊斯兰文明的时候又总是有着一种盲目的自大与无知。思考西域问题,有必要重温中国古人的智慧,再探求古典帝国的奥秘,这方面的努力,其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努力去理解现代国家之建构理念的工作。

中亚的主体性困惑


到底中亚是什么?这只是我们习惯地发出的一个疑问,在真正地了解中亚之前,我们甚至都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个伪问题。在这里我们大胆断言:中亚是一个主体性不稳固的、依附性较强的存在。主体性是自我认同,是超越理性的激情,是紧抓住历史深处某种灵魂本质的冲动,是自信的源泉,是创造性的发动机。这些正是中亚在其历史中失去的东西。

主体性不稳固与依附性较强两者互为因果。中亚的历史命运就是在文明和政治上被大的力量所控制、掌握和引导。外部力量多次塑造中亚。从文明的角度说,当代中亚文化深受外来“三化”的影响,即突厥化、伊斯兰化与俄罗斯化。

历史上,中亚地区一直是周边强大政权统治者们争夺之地,先后有希腊、波斯、中国、阿拉伯、突厥、蒙古等王朝或汗国的统治者都管辖过这里;西汉时,楼兰国王说出了其处于汉与匈奴之间的两难境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古代国王的这句话精炼地点出了整个西域诸小国的历史命运。

当代中亚延续着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内部不稳定,外部有多个国家试图影响、控制该地区。近代以来,俄罗斯掌控中亚命运一百余年。一百年前沙俄与英国为争夺中亚展开的“大博弈”(Big Game),如今换了一个主角:美国取代了英国。中国则被认为是潜在的第三个“玩家”。

中国在中亚的挑战


布热津斯基预言过中国与中亚地区关系发展的可能模式:“目前,中国的作用比较有限,它的目标也不那么明朗。有理由认为中国更希望在其西部面对一群相对独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俄罗斯帝国。”但就算是这已经成为现实,中亚对中国在根本的政治问题上似乎依然是“铁壁铜墙”。

今天,中国的南-北问题已经从过去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对峙,转变为中俄并立。对中国而言,尽管仍然有过去的南-北和东-西格局的影子,但其意义已经非常不同。新的因素也已经加入进来,这就是来自南部的美、印,西部和西南的突厥-伊斯兰(土耳其、伊朗)。

这里面,突厥、伊斯兰因为与中亚的历史主体性相关,而有一种软力量,弹性极大;北部的俄罗斯因为有帝俄和苏俄经营中亚的大陆型帝国经验,而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以强大的全球军力布局、资本帝国和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而具有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它在此地不断掀起的种种“颜色革命”,让人瞠目。甚至连日本人都在构想从日本经太平洋、印度洋到中亚的对中国的所谓“民主包围圈”。

中亚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能源安全、交通运输、西部贸易、陆权以及战略纵深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毋庸赘言的。作为一个大国的中国,不能成为一个“买卖国家”,也就是说,不能轻易地认为,似乎只要有了强大的经济,就可以享有相应的国际地位(这曾经是二战之后日本的梦想)。

在新的格局下,仅有一个经济-资源的头脑是不够的。尤其是在俄罗斯转型以后,其对于“俄化”中亚所具有的软实力,以及目前在形式上的体制优势和地缘优势,使俄罗斯可以在中亚与美国一决高低,2010年吉尔吉斯的政变就是例证。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作为中亚博弈局中的一个新来者,中国的优势局限于世俗成就,即经济方面。如何避免政治因素剥夺技术带来的进步,是两千年来中亚交通和贸易历史的最大教训。在今天,这里面既有大国博弈的因素,又有超国家的“三股势力”的破坏性因素,还有中亚各国内部因为主体性不稳与政治体制转型所带来的动荡因素。对中国而言,会否进一步引发令人担忧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尤其是民族向心力的问题,这是超越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大政治问题。

中亚不仅是曾经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软肋,也是中国的软肋。“疆独”问题是中国西部长期面临的分裂主义挑战。这会成为大国博弈中易于被人利用的弱点。在承认区域合作的良好前景和巨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建立一个“内在地克服了分离主义倾向的区域政治过程”(于向东语)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文明的因素亦不可忽视。儒家文明的普遍性消解于其依赖于特定的中原地理这一特殊性。在古典帝国时代,其或可容纳西域问题,但是随着全球视野的展开,以儒家文明来统合对西域的理解则捉襟见肘。

更何况,经20世纪不间断的革命洗礼,现在的中国已经彻底世俗化了,不光是老百姓,就连自命清高的知识精英们也陷入了根本性的精神危机。现在常提“核心价值”,正是这种危机的真实写照。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传统的特殊主义的世俗文明遭遇现代化了的普世主义神圣文明的难免结果。在认识和理解中亚时,我们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反思。

历史并非仅仅发生在过去的事,而是一种积淀和惯性,它存在于当下,并且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存在于地理和人文之中,地理者,乃是地表的自然环境,人文者,则是文明的传统。

在地图上,西北是中原的边疆,中亚是中国的边缘,但它们又同时是内亚大陆的核心,是麦金德意义上的地缘枢纽。如果只是在中原的立场上去理解和认识中亚,那是不够的。我们同时需要地缘和文明的视角,而后者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重读西域历史,让我有了以上千思万绪的追索。对中国来说,她并不会因为在历史上长期对中亚具有影响力,就能够轻易地后来居上,更不能面对历史说西方列强玩的只是过去中国人“玩儿剩下的”。今天,我们需要再出发,就像两千多年前的张骞一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c2NzA2MQ==&mid=2650883059&idx=6&sn=d1f595e7498e9fefaed5d0b6b9159534&scene=2&srcid=0417cY4pGCGIXUcpcLyOl41u&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作者:昝涛
来源:共识网

要理解伊斯兰文明征服西域,不能仅从经济、政治和军事角度分析,还要看到文明的“内核”因素,要意识到世俗的儒家文明与普世的宗教文明去争取流动的游牧民族时,并不具有优势。

对中国而言,从地缘战略的角度说,中亚主要是陆权意义上南-北对峙下的“西向战略”问题。传统时期农耕-定居帝国与草原-游牧帝国的对峙是如此,近代至当代中俄(苏)并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如此;从文明的角度来说,如何认识伊斯兰文明,是中国人理解中亚的关键;

从中亚自身来说,历史与地缘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主体性不稳固的、依附性较强的存在。

中国向西就是狭义上的中亚,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中亚。为了行文上清晰起见,需要从地理上界定一下中亚。广义的中亚就是古代的“西域”,狭义的中亚就是现在的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均加入了独联体)。

广义的中亚具有文明史的重大意义,狭义的中亚是民族国家构成的。中亚五国的范围是:西到里海和伏尔加河,东到中国的边界,北到咸海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南部,南到同伊朗、阿富汗的边界。五国面积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

认识一个对象,经常难免将其客体化、他者化。若对此认识过程的局限性没有一个反思,那么,基于这种认识所生产出来的知识,就很有可能反过来成为蒙蔽认识者自身的障碍。因此可以说,认识一个“他者”的过程,其实质在很大程度上亦是认识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从国人对中亚的认知来说,与“自我”有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对中亚如此无知?“我”认识中亚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我们认为,这种自身的局限性主要就在于我们的认识总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原)出发,没有把我们对中亚的认识置于“世界历史”的高度和进程中。

从张骞凿空说起


西汉时,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通西域,历经千辛万苦对西域的情形进行了详细考察。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的情况是:“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

班固说:“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际。”[2]张骞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博望侯“大大地开阔了我们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以前的地域观念,使人们知道了新的天地。”[3]在中国史、亚洲史,尤其是在东西交通史上,张骞“凿空”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历史学家翦伯赞甚至将其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相提并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一样。”

没有张骞,很难想象汉朝能够成功地经营西域。公元前102年,汉将李广利远征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帕米尔和费尔干纳盆地。“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张骞死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侯”。

汉朝与西域邦国之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当时,汉朝派出的使节,每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一年之中,多则十余起,少则五六起;路程远的往返要八、九年,路程近的也要三、五年。西域的使者和商人,也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云集汉朝边塞。”汉宣帝(前73-前49)不仅亲自接见、宴请匈奴贵族和使者,并把汉朝官属侍御上百人集中在上林苑,专门学习乌孙语言!

张骞通西域具有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原-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的开始。在近代欧西强势文明渡海而来以前,中原文明的对外交流主要就是通过西域陆路进行的,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佛教和伊斯兰教皆循此路而来。后文将提到,中原文明向西的经营,与其在东亚的典型的“朝贡贸易”体系具有不同意义。

在踯躅前行了很久之后,人往往会迷失自我,为了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我们必须回到起点。对我们要讨论的中亚这个主题来说,两千多年前的张骞应是我们的起点。时过境迁,谈论张骞不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张骞身上所投射出来的某种穿透历史的力量和魅力。这不仅仅是指张骞与“蛮夷”交往的个人魅力,如司马迁所言,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更重要的是他体现了那个时代华夏精英阶层自信的精神、魄力与气象。

在中国主流知识界存在一个知识上的盲区,那就是希腊以东、新疆以西这块大区域,即中东与中亚。这种“无知”状态既是历史、语言、文化、地缘等方面的无知识,更重要的是也将那里变成了“东方学”意义上的异域情调,对主流知识界而言,那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疆,而且也是心理-文化上的边疆与边缘地带。

人们一方面在膜拜着欧西,一方面又没有突破那个知识盲区的动力和主观意愿,在这种状态下,就难以生产出关于这个地区的有效知识,更谈不上建立关于中亚的常识性认知结构。在陌生与隔膜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落后于现实,陌生导致无知,无知又将导致盲动。

当伊斯兰文明遭遇华夏文明

伊斯兰文明在西域的扩张和传播造成的是两大不同性质的文明的遭遇:世俗的儒家与宗教信仰的伊斯兰。对中原王朝来说,它所遭遇的第一个大的神圣宗教文明-政治体不是近代基督教的西方诸国,而是来自中东的伊斯兰。

中亚的伊斯兰化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阿拉伯人是在亚历山大后从西方侵入中亚的第一个民族。”在伊斯兰到来之前,中亚是东西大帝国扩张的终点与极限。无论是亚历山大帝国还是汉唐帝国,都在中亚达到了它们对外用兵的最后终点。

无论建立城市还是设置都护府,东西方的大帝国都没有真正地在文化/文明上彻底征服过中亚。惟有来自中东的伊斯兰在文明上比较彻底地征服了整个西域,并且使此后的一千多年再也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取代伊斯兰文明。伊斯兰已经内化于西域文明的骨髓与血液之中。伊斯兰力量为什么能够在中亚胜出?

首先,从生产力角度来说,伊斯兰帝国的创立者阿拉伯人大规模地使用骆驼,“在摩洛哥到药杀水之间的地区,骆驼已经代替马车成为最便宜、最高效的交通工具,就是在这个地区,伊斯兰帝国的基础得以最快捷、最完整、最永久地建立起来。”

直到中世纪,骆驼在帕米尔以东都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帕米尔以西则相反,前述汉将李广利远征费尔干纳时,主要的运输任务是由10万头牛完成的。唐朝时期骆驼并不是穿越戈壁的主要运输工具。伊斯兰教在中亚的成功,部分地可以通过大规模地使用骆驼来解释,也就是说,在西域,伊斯兰的骆驼战胜了甘肃马车,对此,后来的左宗棠有深刻认识[25]。

其次,最重要的是文明拓展的路径。为什么希腊、波斯和汉唐文化这些古代文明的伟大文化代表纷纷在伊斯兰文化面前退出了西域的历史舞台?代表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不过短短两三个世纪,却使中亚发生了全盘的伊斯兰化。

有学者指出:“积极进取并以先进经济为基础的伊斯兰优质文化对缺乏主体意识的附属性中亚政治文化的胜利,也是对虽具有悠久古文明,但在进取性及先进经济结合方面却相对保守的当时希腊、波斯、汉文化的局部胜利。

希腊、波斯、中国汉唐等文明古国,却恰恰只有自身文明的一般性传播与辐射,而像伊斯兰文化那样自觉地以大规模积极的覆盖性手段来弘扬悠久的文明传统,却是十分缺乏的。这对中国来说,教训十分惨重。关键性原因之一,是中国历代虽重视边疆的民族政策与适应当地民族要求的羁縻式的仁政管理体制,但未能有效增强与发挥儒家文明竞争力的决策与文化经营。原因之二,是中国在中亚的行政管理没有明确纳入中国古代版图的国家结构。”

上述学者对伊斯兰文明扩张的成功提出了经济的和文化策略的两个维度的解说,但并未触及文明的“内核”因素。对文化策略方面的强调,只是指出汉唐等文明在伊斯兰文明面前的退缩是政策上的失败。这其实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汉-唐儒家文化乃是一种世俗的、依托于特定农耕-定居社会的人-地关系的文明形态。儒家文明的天下观与大同主张,体现出其普遍性;但是由于它对具体的地理空间的依附——儒家天下观只有在中原汉地才可展开其所必须的物理空间的想象,脱开这里则难以落实——其学理上的普遍性在现实政治中又是“欠普遍”的,具有特殊性。

而伊斯兰教是与犹太教、基督教同源的一神教信仰,它是不以特定的现世空间秩序为依托、而以对超现世的唯一真神(安拉)的信仰为号召和旨归的、普世主义的文明形态,其绝对意义上的普遍性要大于儒家学说——当然,要强调的是,这与文明的优劣无关。

从启示宗教的角度说,伊斯兰教也是发展最为完善、形式/逻辑最为简约的一神教信仰,它在宗教自身的逻辑内达到了极致。且不管伊斯兰文明复杂的实质是什么,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世俗的,一个是一神教信仰的。这两个文明对社会的影响和塑造之不同,实质是世俗与信仰的不同。

儒家文明是产生自中原黄河流域定居-农耕社会的一种文明形态。冯友兰曾就中国儒家文明的经济基础说:中国是大陆国家,华夏民族以农业为生;农只有靠土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作为士的地主也是如此;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制度合理,或者是这汇总社会制度的理论说明。儒家的五伦就是这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

由于同样的原因,祖先崇拜也发展起来了。经济条件打下了它的基础,儒家学说说明了它的伦理意义。由于儒家文明以特定地理空间下农耕-定居社会的人-地关系为依托,只要这种经济-地理基础存在,它就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只有打破儒家文明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改变其存在形态。对于游牧者来说,他们的生存方式本就是流动性的,与儒家的定居性相反。征服了中原的游牧帝国最终是通过定居化并接受了儒家文明。

三大启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根源上说都产生于中东沙漠的游牧民之中。沙漠与草原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头顶是天,四周是开阔空旷的贫瘠土地,几无屏障,在寂静孤独的时候,容易产生聆听神音以及与神沟通的想法。

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发展的顶峰,它形式简约,反对偶像崇拜,且由一个充满活力、文化层次较低的游牧民族以征服性的“圣战”形式扩张开来。“圣战”与游牧民族的劫掠传统的结合,使伊斯兰教更易于被游牧民族所接受。在广大中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传播是通过苏菲神秘主义的渠道进行的,苏菲主义不重强调与神的直接沟通,更适合文化层次较低、放荡不羁的草原游牧民族。

一神信仰的伊斯兰文明从根本上说是普世主义的,它没有种族、肤色的偏见,尽管伊斯兰帝国也曾贩卖奴隶,但只要奴隶皈依伊斯兰教,就成了教胞兄弟,再也不能被当作奴隶看待,这对很多作为“军奴”参加了阿拉伯军队的突厥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在伊斯兰征服西域之前,这里盛行佛教。伊斯兰教之取代佛教也是经过了非常残酷的、长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伊斯兰教对待“有经人”(即拥有圣经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是宽容其宗教社区的存在,条件是缴纳一定数额的税,而对佛教则视之为偶像崇拜,必欲彻底铲除之。所以,伊斯兰教在西域之取代佛教,不能单凭历史的结果就说伊斯兰教比佛教更具有吸引力。同样都是游牧民族,西边的蒙古人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北边的就接受了喇嘛教。

历史上,征服了中原的游牧民族最终都被汉化,而作为落后民族的阿拉伯人却没有被它所征服的高级文明(如波斯)所征服。这个情况可以部分地说明启示宗教的文明优势。作为伊斯兰教的开创和传播者,游牧的阿拉伯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与很多其他的游牧民族不同,他们掌握着一个启示宗教,它既有一神教所具有的普世主义的文明优势,又有游牧文明在传统社会的军事优势。

而征服中原的游牧帝国,它们仅有游牧的战力,却没有像阿拉伯人那样拥有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为精神武器,故只能在征服中原后,逐渐地采纳被征服者的文化,因为他们在文化/文明上并没有优势/自信。而游牧的阿拉伯人征服了高级的波斯文明,并以此为基础又在文明上征服了西域。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清楚,华夏要理解西域,就必须正视历史上不同文明“覆盖”西域及彼此竞争的结果。要理解伊斯兰文明征服西域,不能仅仅看到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策略,也要看到文明的“内核”因素;还是要意识到,当特殊主义的、世俗的儒家文明与普世主义的、神圣的启示宗教文明去争取流动的游牧民族时,并不具有优势。

伊斯兰是理解一千年来西域历史的关键。西域伊斯兰化之后,传统的东-西格局中已经加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文明因素,故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一文明的历史及其特征。

伊斯兰教对中亚的意义就在于使这里的人民建立起一种主体性意识。不过这种主体性与近代民族国家的主体性不同,前者是弥散性的,以对超自然神的信仰和皈依而获得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高贵、自信与骄傲,它不以特定的人-地关系为依托;而后者恰恰相反,尤其强调建立以人-地关系(民族/人民--疆域)为基础的政治实体,并在此基础是形成对自我认同的肯定。

这是历史地认识中亚的一个重要视角。迄今,狭隘的“中原史观”还没有严肃地对待和处理过这个问题,也是当代国人认识中亚的常识性知识障碍。

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实际的、偶然性的历史事件来解释西域的伊斯兰化这个问题。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讲,伊斯兰文明已成为该地区一种本土化了的文明。要深层次地理解中亚问题,就必须把伊斯兰文明与当地人民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中原-华夏文明对伊斯兰文明(以及一切信仰世界)的无知和蛮横,甚至对其他生活方式——如游牧——的无知和妖魔化,都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智识上的障碍,乃至成了世俗的华夏文明的历史性顽疾。而由此所产生的错误知识与政策不但没有解决它所面对的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唐玄宗时,阿拉伯使者来进献贡品,见到玄宗皇帝时,“立而拒跪拜”,由此差点引起一场外交风波,这不免使人联想起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使者马嘎尔尼拒绝在乾隆面前下跪的场面。

到了明代,经过元代发展,西域的伊斯兰化已经基本完成,此时的西域人已获得了对中原王朝的“蔑视资格”,亦即因为皈依了一神信仰而产生了一种无比的高贵感。当明朝把主要精力放在长城以北的蒙古身上时,中亚人也并没有认真注意过明朝。“到明亡为止,中亚人多把中国视为一个遥远的帝国,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亚商品的市场,拥有数量庞大的异教徒,而总有一天他们将成为穆斯林。

中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虽然很发达,但比中亚文化逊色,而且他们发现中国人对世界一无所知。”

更进一步,我们今天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古典帝国的理念已经被我们今人放弃了,以至于我们面对基督教文明时经常丧失自我,失去自傲,这是文明自立的深重危机;而中原叙事的思维结构在另一个角度仍深透在我们的骨子里,以致我们面对伊斯兰文明的时候又总是有着一种盲目的自大与无知。思考西域问题,有必要重温中国古人的智慧,再探求古典帝国的奥秘,这方面的努力,其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努力去理解现代国家之建构理念的工作。

中亚的主体性困惑


到底中亚是什么?这只是我们习惯地发出的一个疑问,在真正地了解中亚之前,我们甚至都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个伪问题。在这里我们大胆断言:中亚是一个主体性不稳固的、依附性较强的存在。主体性是自我认同,是超越理性的激情,是紧抓住历史深处某种灵魂本质的冲动,是自信的源泉,是创造性的发动机。这些正是中亚在其历史中失去的东西。

主体性不稳固与依附性较强两者互为因果。中亚的历史命运就是在文明和政治上被大的力量所控制、掌握和引导。外部力量多次塑造中亚。从文明的角度说,当代中亚文化深受外来“三化”的影响,即突厥化、伊斯兰化与俄罗斯化。

历史上,中亚地区一直是周边强大政权统治者们争夺之地,先后有希腊、波斯、中国、阿拉伯、突厥、蒙古等王朝或汗国的统治者都管辖过这里;西汉时,楼兰国王说出了其处于汉与匈奴之间的两难境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古代国王的这句话精炼地点出了整个西域诸小国的历史命运。

当代中亚延续着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内部不稳定,外部有多个国家试图影响、控制该地区。近代以来,俄罗斯掌控中亚命运一百余年。一百年前沙俄与英国为争夺中亚展开的“大博弈”(Big Game),如今换了一个主角:美国取代了英国。中国则被认为是潜在的第三个“玩家”。

中国在中亚的挑战


布热津斯基预言过中国与中亚地区关系发展的可能模式:“目前,中国的作用比较有限,它的目标也不那么明朗。有理由认为中国更希望在其西部面对一群相对独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俄罗斯帝国。”但就算是这已经成为现实,中亚对中国在根本的政治问题上似乎依然是“铁壁铜墙”。

今天,中国的南-北问题已经从过去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对峙,转变为中俄并立。对中国而言,尽管仍然有过去的南-北和东-西格局的影子,但其意义已经非常不同。新的因素也已经加入进来,这就是来自南部的美、印,西部和西南的突厥-伊斯兰(土耳其、伊朗)。

这里面,突厥、伊斯兰因为与中亚的历史主体性相关,而有一种软力量,弹性极大;北部的俄罗斯因为有帝俄和苏俄经营中亚的大陆型帝国经验,而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以强大的全球军力布局、资本帝国和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而具有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它在此地不断掀起的种种“颜色革命”,让人瞠目。甚至连日本人都在构想从日本经太平洋、印度洋到中亚的对中国的所谓“民主包围圈”。

中亚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能源安全、交通运输、西部贸易、陆权以及战略纵深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毋庸赘言的。作为一个大国的中国,不能成为一个“买卖国家”,也就是说,不能轻易地认为,似乎只要有了强大的经济,就可以享有相应的国际地位(这曾经是二战之后日本的梦想)。

在新的格局下,仅有一个经济-资源的头脑是不够的。尤其是在俄罗斯转型以后,其对于“俄化”中亚所具有的软实力,以及目前在形式上的体制优势和地缘优势,使俄罗斯可以在中亚与美国一决高低,2010年吉尔吉斯的政变就是例证。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作为中亚博弈局中的一个新来者,中国的优势局限于世俗成就,即经济方面。如何避免政治因素剥夺技术带来的进步,是两千年来中亚交通和贸易历史的最大教训。在今天,这里面既有大国博弈的因素,又有超国家的“三股势力”的破坏性因素,还有中亚各国内部因为主体性不稳与政治体制转型所带来的动荡因素。对中国而言,会否进一步引发令人担忧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尤其是民族向心力的问题,这是超越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大政治问题。

中亚不仅是曾经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软肋,也是中国的软肋。“疆独”问题是中国西部长期面临的分裂主义挑战。这会成为大国博弈中易于被人利用的弱点。在承认区域合作的良好前景和巨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建立一个“内在地克服了分离主义倾向的区域政治过程”(于向东语)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文明的因素亦不可忽视。儒家文明的普遍性消解于其依赖于特定的中原地理这一特殊性。在古典帝国时代,其或可容纳西域问题,但是随着全球视野的展开,以儒家文明来统合对西域的理解则捉襟见肘。

更何况,经20世纪不间断的革命洗礼,现在的中国已经彻底世俗化了,不光是老百姓,就连自命清高的知识精英们也陷入了根本性的精神危机。现在常提“核心价值”,正是这种危机的真实写照。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传统的特殊主义的世俗文明遭遇现代化了的普世主义神圣文明的难免结果。在认识和理解中亚时,我们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反思。

历史并非仅仅发生在过去的事,而是一种积淀和惯性,它存在于当下,并且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存在于地理和人文之中,地理者,乃是地表的自然环境,人文者,则是文明的传统。

在地图上,西北是中原的边疆,中亚是中国的边缘,但它们又同时是内亚大陆的核心,是麦金德意义上的地缘枢纽。如果只是在中原的立场上去理解和认识中亚,那是不够的。我们同时需要地缘和文明的视角,而后者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重读西域历史,让我有了以上千思万绪的追索。对中国来说,她并不会因为在历史上长期对中亚具有影响力,就能够轻易地后来居上,更不能面对历史说西方列强玩的只是过去中国人“玩儿剩下的”。今天,我们需要再出发,就像两千多年前的张骞一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c2NzA2MQ==&mid=2650883059&idx=6&sn=d1f595e7498e9fefaed5d0b6b9159534&scene=2&srcid=0417cY4pGCGIXUcpcLyOl41u&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战争也传播文化啊。
根本原因是气候环境塑造人。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出发,就像2000多年前的张骞一样
伊斯兰有文明么?   人肉炸弹都不是他们发明的
道太窄。。。。。。。。
很快会把“中亚”替换成“东亚”
伊斯兰有文明么?   人肉炸弹都不是他们发明的
伊斯兰文明很多东西是“偷”波斯的
根本原因就是离中国太远了!!

以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注定了支撑不了横跨中、东大陆的帝国。就算偶尔有侥幸,也会在很短时间内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为继,重新崩溃。
因为历史以来他们牛过 ~
看得毛骨悚然,别的先不讨论,看这段:更何况,经20世纪不间断的革命洗礼,现在的中国已经彻底世俗化了,不光是老百姓,就连自命清高的知识精英们也陷入了根本性的精神危机。现在常提“核心价值”,正是这种危机的真实写照。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传统的特殊主义的世俗文明遭遇现代化了的普世主义神圣文明的难免结果。在认识和理解中亚时,我们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反思。
这位教授想干嘛??
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不适应游牧生活
华夏是文明,伊斯兰属于宗教,宗教只能和宗教对比,哪怕他政教合一了宗教依然是宗教,和文明完全是两个概念
大汉-勇士 发表于 2016-4-18 17:57
看得毛骨悚然,别的先不讨论,看这段:更何况,经20世纪不间断的革命洗礼,现在的中国已经彻底世俗化了,不 ...
明显就是想传教了。。。
看这几个国家的发展现状,我替他们的祖先选择感到悲哀,看看儒家思想的日本韩国台湾!
中国自古就是无神论国度,对于神和圣人都是自己造出来的。从夏伊始,也许会在某一时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某些宗教会繁荣一时,但是其教权从未大过皇权,宗教在中国只能依附于世俗政府才能生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是相当务实的民族,一切为了生存而努力,宗教不过是某种娱乐项目。伊斯兰教在现代不过是因为石油才得以延续发展,伊斯兰教如果不进行完全世俗化的改革是没有任何前途。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可以一看
到现在也是伊法治国,怎么能敌得过
8261117@163.com 发表于 2016-04-18 17:54
根本原因就是离中国太远了!!以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注定了...

所以我们发展高铁和量子网络。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弯刀烈马杀出来的,扶植代理人养出来的。
jhboys 发表于 2016-4-18 18:14
看这几个国家的发展现状,我替他们的祖先选择感到悲哀,看看儒家思想的日本韩国台湾!
儒家思想从来没在日本立足过.........
就是后来太仁义,你看看祖先怎么对付东夷南蛮的,不是杀光就是强迫同化了。只不过后来阿拉伯人对周边异族玩这一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玩这种野蛮套路了,要教化四方。左宗棠对西北用兵时也已经没有当年对准噶尔斩草除根的狠劲了
不管什么文化,或者宗教,都得有人才行。另外,伊斯兰教的特点是保守排外,同时攻击性特别强,你不信我你就该死,对于穆斯林来说,宗教贯穿生活方方面面,而开放、松散的儒家文化明显是相形见绌的。一个成天想逼你信教不信就弄死你,一个却不在意没这方面的意识很宽容,你说那个传起来快?
伊斯兰能称为文明吗?
儒家思想从来没在日本立足过.........
怎么也算华夏文明圈吧,株式会社的上下级和古代君臣关系差不多!
对付邪教,不需要讲文明,一个字:杀
不要说中亚,在家里都是被蚕食的命
洗脑容易清醒难啊
怎么也算华夏文明圈吧,株式会社的上下级和古代君臣关系差不多!
被腐化的“儒家”
唐某旧文《公元751年中阿之战中国战败对当代中国版图及“东突”问题的影响》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32a520100cqam.html
我们现在缺乏强有力的文化主导,过去的儒教已经被打倒,新的还没建立。新宠“核心价值观”只是政治家强行提出来的,并不是从我们的民间我们的根本繁荣的新社会新文化中产生的。
   简单地来说就是中亚对于只重视农耕的中国封建社会根本就没有吸引力
没有实际好处,那时候的条件,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离统治中心远,就这几点就够了
在古代,汉人就是农民,农民就是汉人,看见一片草、一片海,就退了,因为不能刨地,从市野小民到公卿皇帝,都是这么个思维

农为本,通过土地绑架和剥削人民,让人民做牛做马,统治者就满足了,也就没有冒险的动机
看得毛骨悚然,别的先不讨论,看这段:更何况,经20世纪不间断的革命洗礼,现在的中国已经彻底世俗化了,不 ...
普世。说白了,就是传教。
jhboys 发表于 2016-4-18 19:11
怎么也算华夏文明圈吧,株式会社的上下级和古代君臣关系差不多!
呵呵!跟华夏文明圈还真不大沾边。从文字上说不在汉藏语系里,从政权传承讲从来就没一样过。从社会阶层说更差的多
伊斯兰输不起
砍下脑袋再跟他们讲道理。邪教
一个成天想逼你信教不信就弄死你,一个却不在意没这方面的意识很宽容,你说那个传起来快?

不是这样的。伊斯兰历史上曾经类似儒教,不是想入就能入,不然就没处收税了。




此时的西域人已获得了对中原王朝的“蔑视资格”,亦即因为皈依了一神信仰而产生了一种无比的高贵感。当明朝把主要精力放在长城以北的蒙古身上时,中亚人也并没有认真注意过明朝。“到明亡为止,中亚人多把中国视为一个遥远的帝国,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亚商品的市场,拥有数量庞大的异教徒,而总有一天他们将成为穆斯林。

这其实就是和明朝同期新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现代维族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对大明朝的看法。虽然和大明贸易往来不少,但是他们“世界的中心”已经由中原的天子变成了中东的苏丹和哈里发了。 汉族看西北穆斯林少数民族总有种中原对边陲的看法,其他他们看内地也一样,所谓“华夏5000年文明”不过是欧亚大陆岛东部的边陲文明

此时的西域人已获得了对中原王朝的“蔑视资格”,亦即因为皈依了一神信仰而产生了一种无比的高贵感。当明朝把主要精力放在长城以北的蒙古身上时,中亚人也并没有认真注意过明朝。“到明亡为止,中亚人多把中国视为一个遥远的帝国,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亚商品的市场,拥有数量庞大的异教徒,而总有一天他们将成为穆斯林。

这其实就是和明朝同期新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现代维族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对大明朝的看法。虽然和大明贸易往来不少,但是他们“世界的中心”已经由中原的天子变成了中东的苏丹和哈里发了。 汉族看西北穆斯林少数民族总有种中原对边陲的看法,其他他们看内地也一样,所谓“华夏5000年文明”不过是欧亚大陆岛东部的边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