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核武器的威力,戳破核战争毁灭人类的谬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5:28:02
       核武器甫一出现,就以千万倍于常规武器的杀伤力震撼了世界,更要命的是,核武器的危害是大范围的和长期的,这种特点与以往的化学能武器截然不同,这种超杀能力反而强力约束了核武器的使用,因为很多人意识到:核武器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从而导致人类的灭绝。在大规模核袭击中,即便是另一个大国没有核反击能力,核武器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效应也将影响全球从而导致整个人类的灾难。所以才有了一句名言:核战争没有胜利者。

      在废土辐射、核冬天和基因变异的预言中,核战争成了世界末日的代名词,特别是冷战核对峙的恐怖,一艘核潜艇的破坏力就超过了过去世代所有战争破坏力的总和,更加强化了人们对核武器的戒惧。许多反核人士也尽可能夸大核武器的毁灭能力,从而使人们在核战争和人类毁灭之间画上了等号。

       但是事实上,人类现有的核武器远远达不到彻底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程度,离毁灭人类差之甚远。

       首先要明白一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护的,长期放射性危害远没有普通人想的那么严重。大量核武器能够摧毁许多大城市和部分国土,但是想要彻底消灭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以及大部分人口,根本做不到。

       在这里,需要破除几个夸大其词的错误认识。

       第一个错误认识:核武器会彻底污染水、土壤、大气这些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杀死大多数生命,使得生命无法生存。

       人们认为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会全面污染生物圈,而且这种污染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几次核电站事故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认识。但事实上,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跟核电站反应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不可同日而语。
       放射性尘埃主要来源于核武器的触地爆炸。触地爆炸大多用于摧毁坚固的军事设施或其他重要的战略目标,如核弹发射井、水电站大坝等。触地爆炸会形成火山口一般的大坑,而坑内原有的地表物质就会随着蘑菇云被抛入大气层,于是就形成了放射性性尘埃。这些放射性尘埃的质量大小不一,质量最大者甚至会在核爆后几分钟内便沉降到地表,一般而言,核爆后大规模放射性尘埃的沉降一般会持续数小时。也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小颗粒会持续停留在六公里处的高空长达几周甚至几年,只有降水才能加速其沉降的过程。不过,这些微小颗粒的广泛扩散以及放射性衰变将使它们的威胁大大降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在核爆初期是相当迅速的,快速衰变至一个较低水准,然后衰变速度逐渐放缓。通常核爆后第一小时辐射剂量为1000R/小时,7小时后,衰减至100R/小时,48小时后衰减至10R/小时。两周后,辐射剂量率就会下降到1R/小时。同时,气象因素也将显著影响辐射剂量率的变化,降水能冲刷植被、房屋上所附着的辐射落尘,继而加速辐射剂量率的衰减。另外辐射落尘颗粒越小、沉降速度越慢,其到达地表后的威胁度就越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核武器空爆很难形成有效的辐射落尘杀伤。而对付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通常会选择空爆方式加强人员一次性杀伤力度。
       一般而言,核打击两周后,外界辐射剂量率下降到一个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不再致命),人防设施内避难的民众已经可以离开掩体,外出寻求救援。辐射致死剂量对于不同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健康状况良好者甚至可能在接受了600R剂量后仍然幸存。450R是一个中间值,约有一半的人口会因接受450R的剂量而死。而对于缺乏抗生素、消洗条件的幸存者来说,这个中间值会下降到350R。但人类的躯体并不是不堪一击的。我们的自愈能力足以应付低剂量辐射,因此,倘若幸存者在核爆炸初期的两周内严格控制每日外出时间,仍有极大的可能保证生存。
      
       另外,在食物和水方面,保存在密封容器中的罐装食品、袋装食品都不会被辐射落尘污染,褪去包装后可放心食用。果园中的水果在去除表皮后可正常食用,粮食贮藏处的存粮在除去其最表层20厘米的粮食后也可正常食用。α射线是无法穿透人类皮肤的,因此即使罐装食品表面沾满释放α射线的放射性尘埃,也可以安全得徒手清洗外包装,不会对个人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对于水资源而言,有盖的深井、蓄水池等都不易受辐射落尘影响,而密封容器内的瓶装水则更加安全。即使是含有可溶性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也可在简单的净水处理后变为可饮用的净水。

       可见,核武器产生的放射性危害并不存在大范围的长期效应,人类依靠充分准备,完全能够应付这种危害。

       第二种错误认识:核武器会摧毁所有人类居住地。

       首先明确一点,核战双方优先打击的是各类军事设施,其次才是各大城市,而很多小城市并不在此列,更不用说广大的乡村。一般来说,重复打击地方核弹发射井、核弹发射阵地以及早期预警雷达系统将是双方的主要策略。攻击高价值固定目标必然采用触地爆炸的方式以期使目标彻底丧失原有功能。而地爆的杀伤范围远小于空爆,且各国的核弹发射井、核弹发射阵地往往远离城市。此类攻击并不会对城市造成巨大影响。

        当然许多高价值军事目标,诸如军港、空军基地、军工企业,离聚居区并不会太远。因此各国的城市很可能因此受到波及,即使在有限核战争中,沿海城市也很可能因重复打击某军港的数十枚空爆核弹而遭到附带杀伤。

       即便是针对城市的核打击,为了追求效率最大化,会采用空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空爆是一种追求打击面舍弃打击效果的攻击方式,远离原爆点的居民有极大的可能生还。此外,城市功能也不会因核打击而彻底丧失,在21世纪钢筋混凝土的时代,远离爆心的建筑不会遭受结构性损伤。现代化城市有大量的地下设施,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抵御核辐射、冲击波和高温非常有效。在遭受原子弹攻击的长崎,有一处距离爆心仅90米的家庭自建地下防空设施完整保留了下来,更不用说现在大城市地下建设的大型承力结构,而且,半开放的大型地下设施(地铁站、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比封闭的小空间防御效果更好。

       2015年12月份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解密的一份报告显示,彻底摧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各需要150枚核弹。而攻击北京的23枚核弹则更多意义上是惩戒作用,尽可能多的杀伤中国首都的人口,但对彻底摧毁北京不做任何要求。这还是对付四十年前的城市。现在的城市规模比那时候大了许多倍,建筑也要坚固许多。由此可见,摧毁一座特大城市,需要大量的核弹才能做到,但结合这些年的世界核弹头总数来看,一国显然没有能力将核弹头都浪费在摧毁敌国城市上。除首都和经济都会外,其他城市所受到的核打击并不足以使其彻底丧失城市功能,而未被打击的城市也显然不是少数。

       显然现有核武器数量全面覆盖一国土地是远远做不到的,摧毁人口密集区已经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现有核武器离毁灭人类还差得远呢。

       第三个错误认识:核战争将导致核冬天,核辐射将导致基因变异从而在基因上灭绝人类。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人们对技术力量最乐观的年代,人们甚至认为依靠当时人类所掌握的能量能够控制天气和气候。后来的发展表明,自然环境流动的能量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不用说全球气候,较长时间改变局部气候人类都做不到,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对内部能量变化的容纳能力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强。人类所有核武器采用地爆向大气层释放的尘埃,也不过相当于地质史上一座比较大的火山爆发的效果,这种影响根本无法撼动全球气候的正常变化,而且尘埃在最多两年内就会消散殆尽,核冬天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至于核辐射导致基因变异,人类迄今为止唯一的两次核打击就是广岛和长崎,因此研究核武器危害的最佳调查对象非这两座日本城市莫属了。战后,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内的美日权威机构,就核辐射的实质影响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调查。一份发表于1977年,调查周期长达30年的报告着重关注了广岛长崎幸存者的健康变化。调查发现,曾暴露于辐射中的幸存者夫妇们的战后新生儿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也就是说这些“辐射”新生儿的异常发生率或者说畸变率并不比“正常”新生儿高。

       基因突变的长期健康危害主要是致癌。当这种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量以后,致癌的可能性就大大上升了。因此,广岛、长崎幸存者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正常水平。在所有长期健康影响中,最致命的是白血病。在1945年核爆之后的第三年,广岛长崎的白血病发病率到达了顶峰,并在其后的4到5年中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发病率水准,但在几年后,特别是新生后代身上,癌变发病率并未出现异常。因此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核辐射对DNA能产生有效的遗传影响。

       核武器甫一出现,就以千万倍于常规武器的杀伤力震撼了世界,更要命的是,核武器的危害是大范围的和长期的,这种特点与以往的化学能武器截然不同,这种超杀能力反而强力约束了核武器的使用,因为很多人意识到:核武器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从而导致人类的灭绝。在大规模核袭击中,即便是另一个大国没有核反击能力,核武器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效应也将影响全球从而导致整个人类的灾难。所以才有了一句名言:核战争没有胜利者。

      在废土辐射、核冬天和基因变异的预言中,核战争成了世界末日的代名词,特别是冷战核对峙的恐怖,一艘核潜艇的破坏力就超过了过去世代所有战争破坏力的总和,更加强化了人们对核武器的戒惧。许多反核人士也尽可能夸大核武器的毁灭能力,从而使人们在核战争和人类毁灭之间画上了等号。

       但是事实上,人类现有的核武器远远达不到彻底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程度,离毁灭人类差之甚远。

       首先要明白一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护的,长期放射性危害远没有普通人想的那么严重。大量核武器能够摧毁许多大城市和部分国土,但是想要彻底消灭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以及大部分人口,根本做不到。

       在这里,需要破除几个夸大其词的错误认识。

       第一个错误认识:核武器会彻底污染水、土壤、大气这些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杀死大多数生命,使得生命无法生存。

       人们认为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会全面污染生物圈,而且这种污染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几次核电站事故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认识。但事实上,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跟核电站反应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不可同日而语。
       放射性尘埃主要来源于核武器的触地爆炸。触地爆炸大多用于摧毁坚固的军事设施或其他重要的战略目标,如核弹发射井、水电站大坝等。触地爆炸会形成火山口一般的大坑,而坑内原有的地表物质就会随着蘑菇云被抛入大气层,于是就形成了放射性性尘埃。这些放射性尘埃的质量大小不一,质量最大者甚至会在核爆后几分钟内便沉降到地表,一般而言,核爆后大规模放射性尘埃的沉降一般会持续数小时。也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小颗粒会持续停留在六公里处的高空长达几周甚至几年,只有降水才能加速其沉降的过程。不过,这些微小颗粒的广泛扩散以及放射性衰变将使它们的威胁大大降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在核爆初期是相当迅速的,快速衰变至一个较低水准,然后衰变速度逐渐放缓。通常核爆后第一小时辐射剂量为1000R/小时,7小时后,衰减至100R/小时,48小时后衰减至10R/小时。两周后,辐射剂量率就会下降到1R/小时。同时,气象因素也将显著影响辐射剂量率的变化,降水能冲刷植被、房屋上所附着的辐射落尘,继而加速辐射剂量率的衰减。另外辐射落尘颗粒越小、沉降速度越慢,其到达地表后的威胁度就越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核武器空爆很难形成有效的辐射落尘杀伤。而对付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通常会选择空爆方式加强人员一次性杀伤力度。
       一般而言,核打击两周后,外界辐射剂量率下降到一个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不再致命),人防设施内避难的民众已经可以离开掩体,外出寻求救援。辐射致死剂量对于不同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健康状况良好者甚至可能在接受了600R剂量后仍然幸存。450R是一个中间值,约有一半的人口会因接受450R的剂量而死。而对于缺乏抗生素、消洗条件的幸存者来说,这个中间值会下降到350R。但人类的躯体并不是不堪一击的。我们的自愈能力足以应付低剂量辐射,因此,倘若幸存者在核爆炸初期的两周内严格控制每日外出时间,仍有极大的可能保证生存。
      
       另外,在食物和水方面,保存在密封容器中的罐装食品、袋装食品都不会被辐射落尘污染,褪去包装后可放心食用。果园中的水果在去除表皮后可正常食用,粮食贮藏处的存粮在除去其最表层20厘米的粮食后也可正常食用。α射线是无法穿透人类皮肤的,因此即使罐装食品表面沾满释放α射线的放射性尘埃,也可以安全得徒手清洗外包装,不会对个人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对于水资源而言,有盖的深井、蓄水池等都不易受辐射落尘影响,而密封容器内的瓶装水则更加安全。即使是含有可溶性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也可在简单的净水处理后变为可饮用的净水。

       可见,核武器产生的放射性危害并不存在大范围的长期效应,人类依靠充分准备,完全能够应付这种危害。

       第二种错误认识:核武器会摧毁所有人类居住地。

       首先明确一点,核战双方优先打击的是各类军事设施,其次才是各大城市,而很多小城市并不在此列,更不用说广大的乡村。一般来说,重复打击地方核弹发射井、核弹发射阵地以及早期预警雷达系统将是双方的主要策略。攻击高价值固定目标必然采用触地爆炸的方式以期使目标彻底丧失原有功能。而地爆的杀伤范围远小于空爆,且各国的核弹发射井、核弹发射阵地往往远离城市。此类攻击并不会对城市造成巨大影响。

        当然许多高价值军事目标,诸如军港、空军基地、军工企业,离聚居区并不会太远。因此各国的城市很可能因此受到波及,即使在有限核战争中,沿海城市也很可能因重复打击某军港的数十枚空爆核弹而遭到附带杀伤。

       即便是针对城市的核打击,为了追求效率最大化,会采用空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空爆是一种追求打击面舍弃打击效果的攻击方式,远离原爆点的居民有极大的可能生还。此外,城市功能也不会因核打击而彻底丧失,在21世纪钢筋混凝土的时代,远离爆心的建筑不会遭受结构性损伤。现代化城市有大量的地下设施,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抵御核辐射、冲击波和高温非常有效。在遭受原子弹攻击的长崎,有一处距离爆心仅90米的家庭自建地下防空设施完整保留了下来,更不用说现在大城市地下建设的大型承力结构,而且,半开放的大型地下设施(地铁站、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比封闭的小空间防御效果更好。

       2015年12月份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解密的一份报告显示,彻底摧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各需要150枚核弹。而攻击北京的23枚核弹则更多意义上是惩戒作用,尽可能多的杀伤中国首都的人口,但对彻底摧毁北京不做任何要求。这还是对付四十年前的城市。现在的城市规模比那时候大了许多倍,建筑也要坚固许多。由此可见,摧毁一座特大城市,需要大量的核弹才能做到,但结合这些年的世界核弹头总数来看,一国显然没有能力将核弹头都浪费在摧毁敌国城市上。除首都和经济都会外,其他城市所受到的核打击并不足以使其彻底丧失城市功能,而未被打击的城市也显然不是少数。

       显然现有核武器数量全面覆盖一国土地是远远做不到的,摧毁人口密集区已经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现有核武器离毁灭人类还差得远呢。

       第三个错误认识:核战争将导致核冬天,核辐射将导致基因变异从而在基因上灭绝人类。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人们对技术力量最乐观的年代,人们甚至认为依靠当时人类所掌握的能量能够控制天气和气候。后来的发展表明,自然环境流动的能量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不用说全球气候,较长时间改变局部气候人类都做不到,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对内部能量变化的容纳能力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强。人类所有核武器采用地爆向大气层释放的尘埃,也不过相当于地质史上一座比较大的火山爆发的效果,这种影响根本无法撼动全球气候的正常变化,而且尘埃在最多两年内就会消散殆尽,核冬天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至于核辐射导致基因变异,人类迄今为止唯一的两次核打击就是广岛和长崎,因此研究核武器危害的最佳调查对象非这两座日本城市莫属了。战后,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内的美日权威机构,就核辐射的实质影响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调查。一份发表于1977年,调查周期长达30年的报告着重关注了广岛长崎幸存者的健康变化。调查发现,曾暴露于辐射中的幸存者夫妇们的战后新生儿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也就是说这些“辐射”新生儿的异常发生率或者说畸变率并不比“正常”新生儿高。

       基因突变的长期健康危害主要是致癌。当这种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量以后,致癌的可能性就大大上升了。因此,广岛、长崎幸存者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正常水平。在所有长期健康影响中,最致命的是白血病。在1945年核爆之后的第三年,广岛长崎的白血病发病率到达了顶峰,并在其后的4到5年中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发病率水准,但在几年后,特别是新生后代身上,癌变发病率并未出现异常。因此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核辐射对DNA能产生有效的遗传影响。

这文章有什么敏感的?需要审核?
支持 核武器爆炸半径有计算公式,算出来其实也没那么厉害
站着说话不腰疼,冷战时期苏、美双方可是都有上万枚核弹的。如果一国攻击了另一国的城市,那么另一国下一步会怎么办?依楼主的观点,小行星撞地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生命依然存在,几百万年以后也许会有新的文明发展起来。太祖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人死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那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敌人要那么打,我们只好奉陪。可是,能那么打吗?距爆心90米的家庭自建地下防空设施完整保留了下来到有可能,里面的人呢?见没见过防原子的防爆门?冲击波造成的超压会瞬间压爆人的胸腔。
这种论调是不是为接下来可以打核子大仗作铺垫的!
说了这么多,然并卵啊,这事能实验下不,这文章有啥意义不,难道说明有蘑菇的可以随便扔,没蘑菇的可以随便造?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有机会让你实验的,所以当然是谨慎,谨慎,再谨慎咯。不是玩游戏,死了不能满血复活的。。。
核武器能高效地消灭一国的精英阶级,这个影响是巨大的。


写此文的人底气何在?难道在未来的核大战中已经为自己预定了地下安全区的位子。

写此文的人底气何在?难道在未来的核大战中已经为自己预定了地下安全区的位子。
楼主的理论就是人等于蟑螂,有吃的能动就算存活。

而一般人看来,现代人类属于群体文明产物,没有工业基础没有文化文明没有适宜的环境,人类无法延续发展现有文明。
核战争产生后果之一,文明跳崖式断裂,工业农业体系的崩溃,文明无法顺利延续,人类就等于灭亡。
那就用呗!打呗!
在现在这个人民生活普通提高的时代,别说一百枚了,就是一枚核弹掉在纽约、莫斯科、北京、伦敦、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市中心,造成的伤害,怕是也比当年的广岛、长崎来的严重吧。我不是说核弹的威力大小,而是人的承受能力变了。

对于当年的广岛、长崎来说,原子弹固然威力很大,一枚就造成了可怕的损失,但是话说回来,那时候美国天天都在对日本进行千机大轰炸,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配合造成的损失其实也不比原子弹小多少,死的人只会更多。与其说是原子弹打败了日本,不如说是原子弹摧毁了日本人继续战争的信心。但对当时的广岛人和长崎人来说,区别也不过是以前是一千架飞机来轰炸,这次只来了一架飞机......
现在的人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富裕国家的人,早就习惯了和平的生活,别说丢个蘑菇蛋过来,就是突然掉个一吨级别的高爆蛋在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造成的恐慌和混乱,都够当地政府喝一壶的。
说了这么多,然并卵啊,这事能实验下不,这文章有啥意义不,难道说明有蘑菇的可以随便扔,没蘑菇的可以随便 ...
毛子当年演习时就试验过,部队整建制穿越爆心发起攻击,得出的结论是有掩体有防护设施的军队只要不被直接摧毁,在核爆区继续作战没什么大问题,后遗症另当别论。
现代战争条件下,军队有地下掩体,有防护装备,有抗辐射药品和食品储备,就算有核打击也不怎么害怕。甚至普通老百姓,如果预先有防空洞和一定的食品、药品储备,活下来也不难。问题是现在的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一旦爆发核战争,即便是核弹杀不死多少人,光是医院瘫痪、交通中断、断水断粮加上核爆大火就完蛋了。
是这样,核武器再厉害也是一种武器,迟早会用于实战的,要有心理准备。
楼主的理论就是人等于蟑螂,有吃的能动就算存活。

而一般人看来,现代人类属于群体文明产物,没有工业基 ...
如果始终搞核大战准备,比如中国当年深挖洞广积粮,甚至北欧那样主要设施地下化,文明中断不至于,但现在的社会已经负担不起了。
辐射,天天都有,你怕不怕,当然不怕。因为天然本底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不高,个人工作场所用专业仪器测过,大致在0.65-0.79微希弗/小时,正常环境下一年一个人受到累积辐射剂量为3.4毫希弗(3400微希弗)。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目前测到过9.4希弗/小时(9400000微希弗)极高值,一小时受到的辐射剂量是正常人一年的2700多倍,在这样的环境中,无任何防护待45分钟就可让人死亡。
核战其实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反核武器技术在进步,总有某个时候核平衡被打破,然后某个核国家忍不住出手


话说 未来科技发展是否会搞出大量类似钢铁侠那种全防护的装备 然后白菜化  要是那样的话 核大战其实人类只要不是在爆心被直接烧掉 还是没啥大问题的吧      人类的武器一直在发展 而人类的身体本身却跟原始人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肉身 防弹衣也许是唯一一点发展的人体防护装备   要是有钢铁侠 或者各种能量盾什么的黑科技 核武器爆炸其实跟炮弹航弹估计也没啥区别了吧

呵呵呵

话说 未来科技发展是否会搞出大量类似钢铁侠那种全防护的装备 然后白菜化  要是那样的话 核大战其实人类只要不是在爆心被直接烧掉 还是没啥大问题的吧      人类的武器一直在发展 而人类的身体本身却跟原始人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肉身 防弹衣也许是唯一一点发展的人体防护装备   要是有钢铁侠 或者各种能量盾什么的黑科技 核武器爆炸其实跟炮弹航弹估计也没啥区别了吧

呵呵呵
我也是奇怪!都说核爆后由于幅射当地几百年上千年生物无法生存!可日本长崎、广岛早就人丁兴旺!
这。。。。。文章干脆直接说人命不值钱算了。
现在的核弹和广岛长崎时候一样吗?氢弹威力都是几百万吨当量,一个城市掉两颗试试?
核捆绑 猜疑链

一颗两颗或许毁灭不了世界
问题发射起来可能就是千枚万枚了
如果北京市区爆两颗氢弹,上千万人就没了,广州,上海,香港,武汉,每个城市来两颗。20颗氢弹死一亿人
换成钴弹试试
只炸一两个城市,问题是不大,把所有大中城市都炸一遍试试,回石器时代
国之重 发表于 2016-3-6 13:10
这种论调是不是为接下来可以打核子大仗作铺垫的!
其实现在没不要核战
龙之虎卫 发表于 2016-3-6 13:19
那就用呗!打呗!
精确打击的??
flysharker 发表于 2016-3-6 13:29
是这样,核武器再厉害也是一种武器,迟早会用于实战的,要有心理准备。
那就是时间问题了
铁马金戈86559 发表于 2016-3-6 13:08
站着说话不腰疼,冷战时期苏、美双方可是都有上万枚核弹的。如果一国攻击了另一国的城市,那么另一国下一步 ...
你了解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威力吗,比米苏二国所有核弹爆炸还要大几亿亿倍,核弹和小行星撞击没有可比性,就象蚂蚁和大象比力量没有可比性一样。
骏马 发表于 2016-3-6 14:08
我也是奇怪!都说核爆后由于幅射当地几百年上千年生物无法生存!可日本长崎、广岛早就人丁兴旺!
以前就几万的当量
loliland 发表于 2016-3-6 14:17
换成钴弹试试
你太残忍了
以前就几万的当量
核辐射不都是一样的吗!


往华尔街扔一个钴弹试试


当核弹爆炸后,核反应中产生的中子会将钴59转化成放射性同位素钴60,以尘埃的形式返回地球,污染地面。钴60衰变成镍60,同时放射出1.17值1.33MeV的伽马射线。其半衰期为5.27年,使得钴60有充分时间传播并维持足够的放射强度,由于半衰期太长,被袭击者即使躲进了掩体,也很难等到放射结束。

往华尔街扔一个钴弹试试


当核弹爆炸后,核反应中产生的中子会将钴59转化成放射性同位素钴60,以尘埃的形式返回地球,污染地面。钴60衰变成镍60,同时放射出1.17值1.33MeV的伽马射线。其半衰期为5.27年,使得钴60有充分时间传播并维持足够的放射强度,由于半衰期太长,被袭击者即使躲进了掩体,也很难等到放射结束。
以前就几万的当量
核辐射不都是一样的吗!同一核料核衰变时间不是很长吗!
这种文章挺有意义的
现在的核弹和广岛长崎时候一样吗?氢弹威力都是几百万吨当量,一个城市掉两颗试试?
氢弹的辐射比轴弹小。。
呵呵, 言下之意只要人类不灭绝就没事儿?
论证这个是为了说明核战争也有胜利者,
所以我们不应惧怕核战争。
那么核冬天固然是扯谈,
楼主可否估计下一场核战争下来损失到底有多大?看看结局比核冬天好多少?
我赞成核战争,一次性把人类数量打到一亿以下,但得保证这一亿人里头有我和我的家人朋友。
sp117 发表于 2016-3-6 14:51
论证这个是为了说明核战争也有胜利者,
所以我们不应惧怕核战争。
那么核冬天固然是扯谈,
       我的意思是:现在不是70年前那个傻傻的不知道天上扔下个什么玩意的时代,大国对核防护研究几十年了,核武器对人类特别是对军队不会再有刚开始那种“赤裸裸”的杀伤力。就像机枪刚出现的时候,一挺机枪一次消灭上千人都实有其事,但是到了二战之后,机枪在战场上还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么?

       核武器带来了武器杀伤力的空前提高,但是也没到人们在核武器面前只能等着挨炸的份,充分的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对手段可以保障大多数人在核攻击中存活下来。当然如果发生全球性核战争,死亡的人数肯定会远远超过以往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别说彻底摧毁人类文明,就算是一个大国的政权被摧毁的几率都不大。像中美这样的大国,战争动员能力靠现有的核武器是根本打不垮的,只是要承受的痛苦和损失会远远超过过去五百年曾经经历的战争。

       全面核战争将导致世界主要民族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就中国而言,危机可能会像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或者蒙古入侵那时一样严重,但所谓倒退到石器时代纯属胡扯。

       现在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大规模核战争,而是高烈度局部战争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现在的核弹和广岛长崎时候一样吗?氢弹威力都是几百万吨当量,一个城市掉两颗试试?
核弹毁伤范围和当量的时候立方成正比,一千万吨级氢弹杀伤范围就一万吨级战术核弹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