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朝廷让人太失望 辛亥革命曾有大量满族志士献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9:20
http://mil.news.sina.com.cn/hist ... xncyar6286834.shtml

1912年2月12日,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中国同盟会早期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在1908年2月的 社论表示,要反对的是清朝的贵族统治者,而非满族这个民族。事实上,同盟会后来吸收了包括满族和蒙古族在内的各民族志士共同革命。

  王朝没落  

  满族各阶层很失望

  就上层王公贵族来说,1900年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满族王公大臣,有的在北京城破后全家战死或自尽,逃出北京城的也大多被八国联军列入祸首名单,由慈禧太 后下令杀害或流放、充军。虽然这些王公贵族大多是出于愚昧排外或宫廷政治斗争而支持义和团,但慈禧照着洋人开出的名单一一惩处的做法,无疑极大损害了清朝 统治的威信。

  个别被通缉的王公被民众掩护隐居,参加了推翻清朝的运动。例如,1911年,端王载漪躲在宁夏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准备联合哥老会攻城。经历庚子国变之后的满族上层王公贵族,真正忠于清朝的人已经很少。

  就普通满族民众来说,满族聚居的东北和北京,在短短10年内遭受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沙俄侵占东北全境和日俄战争等4次浩劫,前3次清政府都以混乱 的组织抵抗开始,以屈膝投降告终,甚至惩办参加抗击侵略的满族官兵,最后一次连抵抗的姿态也不做,这让满族民众思考,一个完全不能保护家乡的政权,还有没 有存在的价值。

  此外,清朝由于八旗制度的存在,对于满族人行动自由的限制,比起对汉族人民更严重。清朝灭亡,对满族中下层民众来说,从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上看,并没有什 么可失去的。清末新政已经废除了旗人的特权。在经济上看,一般旗人拿的是固定的钱粮,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生活日益窘迫。

  顺天应民  

  知识分子成革命骨干

  1898年戊戌政变后,六君子血洒北京菜市口,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礼部左侍郎阔普通武、参与戊戌变法的湖北巡抚曾鉌、工部笔帖式志锜等满族大臣也被贬 官或革职。此后,先进的满族知识分子也和先进的汉族知识分子一样,开始转向革命。革命党人很快意识到发展满族会员的必要。

  早在1906年,孙中山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指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斥责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代理人:“故欲免瓜分,非先排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这一主张,逐渐引起满族中接触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共鸣,他们对清廷日趋绝望,终于走上革命道路。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大(微博)打出手,给东北的满汉等族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清政府竟然划辽河以东为“战区”,宣布“局外中立”。奉天(今沈 阳)的满族青年张榕在北京的译学馆学习俄文,日俄开战后,他到兴京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吉林海龙一带组织自卫军,武装抗击日俄,以“东北三省保卫 公所”名义发表宣言:“国土存亡,端赖此策,事成固善;即不成,亦足挫强邻之野心,为政府之后援。”

  清朝以“局外中立”为由,电令盛京将军增祺查禁张榕等人的活动,后将其逮捕入狱。1908年,张榕出狱,逃亡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他与国内同志函电来往,他的姐姐张桂也奔走关内外做革命工作。

  1907年,满人云祥、庆厚等领导的“吉林公民保路会”抗议清朝出卖吉林省铁路权给日本,进京请愿,被清政府拒绝。

  1909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署《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在东北夺取筑路等新特权,此时,东北地区的满汉青年共同反侵略,在《东北三省留学北洋军界同乡 录》(共列名105人,其中满人43人)的序中说:“东北三省地邻俄日,甲午一战,扶桑三岛之武士道凭陵于南满;庚子之战,哥萨克铁骑横厉于吉江。辱我官 吏,暴我人民,据我矿山,啖我森林,国权之不振,孰有甚于此者哉?”

  这些参与爱国运动的东北满族知识分子,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东北地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东北三省  

  满蒙革命风起云涌

  辛亥革命时,东北三省远离南方革命势力,其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由满汉人民自主进行的。

  1911年秋,满族聚居区辽宁凤城爆发起义,满族人鲍化南联合汉族人刘雍等,号召民众剪掉辫子,实行“耕者有其田”,组织起满汉农民革命军。庄河(今辽宁 省庄河市)各族联合的革命军也提出了“除莠党而成新政,去酷吏而享自由”,“使满、汉、回、蒙共建立中华民国,永享安夷”的口号。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构,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

  一个多月后,张榕、恒宝崑(又名恒六,正白旗人)、田亚斌等人就被赵尔巽(时任东北三省总督)派张作霖杀害。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南京特别为张榕举行了追悼会。

  吉林省的革命,也主要是由满族人领导的。曾任吉林自治会会长的松毓(姓赫舍里氏),得到同盟会员杨策(满族,原名文耆,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的支持,创立《共和报》,宣传新思想,任联合急进会吉林分会会长。在吉林策划武装起义的满族青年恩溥、承志牺牲。

  黑龙江省各界则推举产生“黑龙江国民联合会”,该会发布《通告书》,号召满、汉、回、蒙、索伦(今称鄂温克)、达呼哩(今称达斡尔)各族联合起来,“化除 私见,共矢公忠”,拥护共和。该会有赵凯、博经五等满人,也包括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的人士。在1911年革命力量组建具有新政权性质的“新民爱国委员 会”,委员中也包括文采臣等满人。

  张榕等革命党人策动的东北三省起义虽未完全成功,却粉碎了东北三省清兵入关拱卫京畿的计划。

  另外,也有先进的蒙古族知识分子加入革命。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曾拟定了由国内北部支部负责在蒙古地区发展组织、开展活动的计划。1906年 起,山西同盟会组织陆续派王建屏等人到内蒙古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活动。土默特旗蒙古族青年云亨、经权、安详等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革命工作。

  满蒙贵族让步  

  玉成中华共和

  在革命大潮到来时,大部分满蒙贵族和普通官兵也未抵抗。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于1911年10月辞去摄政王之位,皇族内阁也自行解散(13名大臣中有7名皇族)。内地各省的满族军官统帅的驻防旗兵,除了西安、南京等少数几处发生战斗外,大都与革命军达成协议,放下武器。


  驻京蒙古王公曾反对共和政体,但到1912年1月下旬,看到共和已是大势所趋,蒙古王公们也就转变立场,在1月29日的御前会议上表示:“如决定共和,我 蒙古自无不加入大共和国家。”他们还于2月1日致电孙中山,称赞共和建国蓝图:“合五大民族组织共和政体,使全国人民得享自由幸福,规划之宏,寰烁古 今”。

  这些满蒙上层人物,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他们能审时度势,赞成共和,避免了革命中更大的流血,使得革命呈现出摧枯拉朽的趋势,避免列强乘机干涉,作出了历史贡献。

  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给蒙古诸王公的电报中说:“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究之政体虽更,国犹是国。故稍有知识之满人,亦莫不赞同恐后。”

  1912年2月12日,在清帝退位当天,民国政府公布了《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明确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1912年秋,孙中山在西四广济寺会见了北京各界旗人代表,表扬广大北方旗人顺应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潮流,内地驻防旗人大部分和平解决。摘编自北京《青年参考》http://mil.news.sina.com.cn/hist ... xncyar6286834.shtml

1912年2月12日,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中国同盟会早期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在1908年2月的 社论表示,要反对的是清朝的贵族统治者,而非满族这个民族。事实上,同盟会后来吸收了包括满族和蒙古族在内的各民族志士共同革命。

  王朝没落  

  满族各阶层很失望

  就上层王公贵族来说,1900年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满族王公大臣,有的在北京城破后全家战死或自尽,逃出北京城的也大多被八国联军列入祸首名单,由慈禧太 后下令杀害或流放、充军。虽然这些王公贵族大多是出于愚昧排外或宫廷政治斗争而支持义和团,但慈禧照着洋人开出的名单一一惩处的做法,无疑极大损害了清朝 统治的威信。

  个别被通缉的王公被民众掩护隐居,参加了推翻清朝的运动。例如,1911年,端王载漪躲在宁夏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准备联合哥老会攻城。经历庚子国变之后的满族上层王公贵族,真正忠于清朝的人已经很少。

  就普通满族民众来说,满族聚居的东北和北京,在短短10年内遭受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沙俄侵占东北全境和日俄战争等4次浩劫,前3次清政府都以混乱 的组织抵抗开始,以屈膝投降告终,甚至惩办参加抗击侵略的满族官兵,最后一次连抵抗的姿态也不做,这让满族民众思考,一个完全不能保护家乡的政权,还有没 有存在的价值。

  此外,清朝由于八旗制度的存在,对于满族人行动自由的限制,比起对汉族人民更严重。清朝灭亡,对满族中下层民众来说,从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上看,并没有什 么可失去的。清末新政已经废除了旗人的特权。在经济上看,一般旗人拿的是固定的钱粮,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生活日益窘迫。

  顺天应民  

  知识分子成革命骨干

  1898年戊戌政变后,六君子血洒北京菜市口,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礼部左侍郎阔普通武、参与戊戌变法的湖北巡抚曾鉌、工部笔帖式志锜等满族大臣也被贬 官或革职。此后,先进的满族知识分子也和先进的汉族知识分子一样,开始转向革命。革命党人很快意识到发展满族会员的必要。

  早在1906年,孙中山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指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斥责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代理人:“故欲免瓜分,非先排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这一主张,逐渐引起满族中接触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共鸣,他们对清廷日趋绝望,终于走上革命道路。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大(微博)打出手,给东北的满汉等族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清政府竟然划辽河以东为“战区”,宣布“局外中立”。奉天(今沈 阳)的满族青年张榕在北京的译学馆学习俄文,日俄开战后,他到兴京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吉林海龙一带组织自卫军,武装抗击日俄,以“东北三省保卫 公所”名义发表宣言:“国土存亡,端赖此策,事成固善;即不成,亦足挫强邻之野心,为政府之后援。”

  清朝以“局外中立”为由,电令盛京将军增祺查禁张榕等人的活动,后将其逮捕入狱。1908年,张榕出狱,逃亡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他与国内同志函电来往,他的姐姐张桂也奔走关内外做革命工作。

  1907年,满人云祥、庆厚等领导的“吉林公民保路会”抗议清朝出卖吉林省铁路权给日本,进京请愿,被清政府拒绝。

  1909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署《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在东北夺取筑路等新特权,此时,东北地区的满汉青年共同反侵略,在《东北三省留学北洋军界同乡 录》(共列名105人,其中满人43人)的序中说:“东北三省地邻俄日,甲午一战,扶桑三岛之武士道凭陵于南满;庚子之战,哥萨克铁骑横厉于吉江。辱我官 吏,暴我人民,据我矿山,啖我森林,国权之不振,孰有甚于此者哉?”

  这些参与爱国运动的东北满族知识分子,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东北地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东北三省  

  满蒙革命风起云涌

  辛亥革命时,东北三省远离南方革命势力,其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由满汉人民自主进行的。

  1911年秋,满族聚居区辽宁凤城爆发起义,满族人鲍化南联合汉族人刘雍等,号召民众剪掉辫子,实行“耕者有其田”,组织起满汉农民革命军。庄河(今辽宁 省庄河市)各族联合的革命军也提出了“除莠党而成新政,去酷吏而享自由”,“使满、汉、回、蒙共建立中华民国,永享安夷”的口号。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构,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

  一个多月后,张榕、恒宝崑(又名恒六,正白旗人)、田亚斌等人就被赵尔巽(时任东北三省总督)派张作霖杀害。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南京特别为张榕举行了追悼会。

  吉林省的革命,也主要是由满族人领导的。曾任吉林自治会会长的松毓(姓赫舍里氏),得到同盟会员杨策(满族,原名文耆,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的支持,创立《共和报》,宣传新思想,任联合急进会吉林分会会长。在吉林策划武装起义的满族青年恩溥、承志牺牲。

  黑龙江省各界则推举产生“黑龙江国民联合会”,该会发布《通告书》,号召满、汉、回、蒙、索伦(今称鄂温克)、达呼哩(今称达斡尔)各族联合起来,“化除 私见,共矢公忠”,拥护共和。该会有赵凯、博经五等满人,也包括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的人士。在1911年革命力量组建具有新政权性质的“新民爱国委员 会”,委员中也包括文采臣等满人。

  张榕等革命党人策动的东北三省起义虽未完全成功,却粉碎了东北三省清兵入关拱卫京畿的计划。

  另外,也有先进的蒙古族知识分子加入革命。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曾拟定了由国内北部支部负责在蒙古地区发展组织、开展活动的计划。1906年 起,山西同盟会组织陆续派王建屏等人到内蒙古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活动。土默特旗蒙古族青年云亨、经权、安详等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革命工作。

  满蒙贵族让步  

  玉成中华共和

  在革命大潮到来时,大部分满蒙贵族和普通官兵也未抵抗。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于1911年10月辞去摄政王之位,皇族内阁也自行解散(13名大臣中有7名皇族)。内地各省的满族军官统帅的驻防旗兵,除了西安、南京等少数几处发生战斗外,大都与革命军达成协议,放下武器。


  驻京蒙古王公曾反对共和政体,但到1912年1月下旬,看到共和已是大势所趋,蒙古王公们也就转变立场,在1月29日的御前会议上表示:“如决定共和,我 蒙古自无不加入大共和国家。”他们还于2月1日致电孙中山,称赞共和建国蓝图:“合五大民族组织共和政体,使全国人民得享自由幸福,规划之宏,寰烁古 今”。

  这些满蒙上层人物,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他们能审时度势,赞成共和,避免了革命中更大的流血,使得革命呈现出摧枯拉朽的趋势,避免列强乘机干涉,作出了历史贡献。

  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给蒙古诸王公的电报中说:“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究之政体虽更,国犹是国。故稍有知识之满人,亦莫不赞同恐后。”

  1912年2月12日,在清帝退位当天,民国政府公布了《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明确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1912年秋,孙中山在西四广济寺会见了北京各界旗人代表,表扬广大北方旗人顺应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潮流,内地驻防旗人大部分和平解决。摘编自北京《青年参考》


说同盟会破坏民族团结,是日本人资助的,要分裂国家就是本论坛也大有人在

清朝政府覆灭最关键是不得人心,因为民国烂所以捧清朝也是不对的



说同盟会破坏民族团结,是日本人资助的,要分裂国家就是本论坛也大有人在

清朝政府覆灭最关键是不得人心,因为民国烂所以捧清朝也是不对的

都是些不得志的,纵观中外历史,这样的事情太多
中国历代政府,只要对外战争失败,就没有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中国能人太多,干不好的就请下台,不愿下台的就打下去。
当年追随溥仪给倭鳖当傀儡的也有一堆汉人,大清的腐朽早就不是简单的民族问题了,而是中国古典统治体系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的全面失败
慈禧牝鸡司晨,后宫三代不闻婴啼,光绪帝励精图治却被害死,后上来个溥仪,他的所作所为更丢人。
个人和整个民族的问题要分开。其实清朝之所以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失败,和满汉之争有很大的关系,清廷为了防避汉族官员的崛起给自己挖下了坟墓。
西路军 发表于 2016-1-5 09:43
慈禧牝鸡司晨,后宫三代不闻婴啼,光绪帝励精图治却被害死,后上来个溥仪,他的所作所为更丢人。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光绪改革,在中央动了满蒙贵族的利益。
在地方动了湘淮军的利益。(当时地方驻扎基本是湘淮军,各省督抚出身湘淮系占主流)
他团结了谁?团结了几个书生。
就连张之洞都能看到光绪会失败,在改革序幕拉开之后,连忙划清界限。
民国将军孙岳就说过,是一个满人劝他去革命,这个满人说他是满人,参加革命都没人信。
然后孙岳考取了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成为第三镇的军官。
这是1903年以前的事情。
满清这个以小凌大的异族政权在20世纪初民族主义兴起的年代里是注定要灭亡的。它满族的身份就是原罪。就如同奥匈帝国经历一战而亡。就算满清立宪成功,也很难撑个二三十年。。
蒙古是被统治的,满清害蒙古比汉人厉害多了
满清这个以小凌大的异族政权在20世纪初民族主义兴起的年代里是注定要灭亡的。它满族的身份就是原罪。就如同 ...
原罪这个词用的真好。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光绪改革,在中央动了满蒙贵族的利益。
在地方动了湘淮军的利益。(当时 ...
改革不是蛮干啊,可惜了


满遗又开始洗地了,鄙视

满遗又开始洗地了,鄙视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光绪改革,在中央动了满蒙贵族的利益。
在地方动了湘淮军的利益。(当时 ...
改革就是要动权贵利益,不过成功与否就在于自身实力硬不硬,光绪本身无什么实权,那么改革肯定是不行的,
改革就是要动权贵利益,不过成功与否就在于自身实力硬不硬,光绪本身无什么实权,那么改革肯定是不行的,
兵权都在汉人手里,汉人不给你时间了,你就下台喽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光绪改革,在中央动了满蒙贵族的利益。
在地方动了湘淮军的利益。(当时 ...
兵权都在汉人手里,分分钟让你下台
中国能人还是太多了,太多人脑后长反骨了,喜欢内斗是好手,不过损失惨重时自然的也会很团结的,这典型叫不见棺材不落泪!!!但这也不是没道理,主要还是国家掌权者们内部腐朽,不得人心。连古代很多皇家大臣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更别说老百姓了。好吧,我胳膊上的疤真不痛,因为我当时喝醉了!!!
满清上层改革太晚了,要是早50年改革,也不至于革命一发不可收拾。另外,康有为之流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鼓动小皇帝以宫廷政变的方式搞维新,更让顽固派对维新拒之千里!
不得志的事太多了。老朱当和尚都没饭吃,老李当邮递员下岗,老洪考试挂科,老孙上书李中堂被拒。
1616年汉人范文程,李永芳,佟养正等人主动打开抚顺城门加入刚建立的后金推翻没落的大明王朝。
黄汉才不会看到这些,他们巴不得把所有的满人蒙古人都杀光才高兴。没有真正革命史观的中二不过是大嘴炮而已。
哪个民族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都有矛盾
黄汉才不会看到这些,他们巴不得把所有的满人蒙古人都杀光才高兴。没有真正革命史观的中二不过是大嘴炮而已 ...
主要杀光满人,蒙古人不算在里因为他们也很惨
多数都是混的差才闹革命。但仍然不失为英雄。
像徐锡麟这种本来可以拥有更好前途的,仍然坚持革命,更值得尊敬。
马援 发表于 2016-1-5 12:01
多数都是混的差才闹革命。但仍然不失为英雄。
像徐锡麟这种本来可以拥有更好前途的,仍然坚持革命,更值得 ...

是啊,皇族内阁多恐怖,都快灭亡了,还不肯放权,最后还去东北搞了伪满,满人的宗室确实是恶贯满盈的,普通旗人确实也是受害者。
中国历代政府,只要对外战争失败,就没有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中国能人太多,干不好的就请下台,不愿下台的就 ...
所以李宗仁说老蒋品德不好,死不认输。
抗日战争还有大量的回民英雄呢,所以说民族融合了这么久,不要一棒子打死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主要杀光满人,蒙古人不算在里因为他们也很惨
蒙古人怎么惨法?最好不是说减丁和当喇嘛这些谣言,我可是有资料驳斥的。
拿钱来 发表于 2016-1-5 11:47
主要杀光满人,蒙古人不算在里因为他们也很惨
满人和蒙古人怎么分?  蒙古八旗算那边?
爱小狼 发表于 2016-1-5 14:24
蒙古人怎么惨法?最好不是说减丁和当喇嘛这些谣言,我可是有资料驳斥的。
还有冯玉祥的数字~~~~~~~~~~
围绕政权的斗争是不分民族的
原罪这个词用的真好。
这个有原罪的异族政权统治时间可不比单个汉人政权短。可见,原罪不是它灭亡的主要原因。
都到那时候了,除了名字还tmd分得出满汉么。。
剪辫子的时候哭的都是识字汉民,旗人都是兴高采烈的。汉民哭的是道统,亡的是儒家天下。旗人高兴的是自由了,亡的是朝廷。旗人的小家和家族势力还在,凭的谁人上台也得拉拢。管你汉民蒙民,富浪独逸倭的政府都得用旗人做官当吏。
wbsff 发表于 2016-1-5 10:03
个人和整个民族的问题要分开。其实清朝之所以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失败,和满汉之争有很大的关系, ...
确实如此。。。。。。。。。。。。。。。
待到荼蘼花事了 发表于 2016-1-5 10:07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光绪改革,在中央动了满蒙贵族的利益。
在地方动了湘淮军的利益。(当时 ...
对于维新,湘淮中积极进步人士持理解态度的大有人在。就算是袁世凯举报维新派也只是从他的个人利益出发,而不是大局。
极左渣渣 发表于 2016-1-5 10:40
满清上层改革太晚了,要是早50年改革,也不至于革命一发不可收拾。另外,康有为之流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鼓动 ...
是的,维新派的政治智慧基本为零,当然热情值得肯定,可是他们不是要如54一般上街,他们已经是官僚了,当时的历史使命要求他们拿出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无脑热情!
ipeter 发表于 2016-1-5 16:06
对于维新,湘淮中积极进步人士持理解态度的大有人在。就算是袁世凯举报维新派也只是从他的个人利益出发, ...
对于维新,支持改革和支持光绪的改革是两码事。
维新变法,真正支持光绪改革的就那么几个书生。
ipeter 发表于 2016-1-5 16:06
对于维新,湘淮中积极进步人士持理解态度的大有人在。就算是袁世凯举报维新派也只是从他的个人利益出发, ...
对于维新,支持改革和支持光绪的改革是两码事。
维新变法,真正支持光绪改革的就那么几个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