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都救不了的美国企业 在中国收购后复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03:39
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51123/20801828.html


A123现已改名B456

美国政府都救不了的电池明星企业A123,在中国人手中再度焕发青春。
    A123(已改名为“B456”)一度被奥巴马政府寄予厚望,其曾接受过美国能源部2.49亿美元等额补助及1.4亿美元州政府间接补助,但还是因债务危机而破产了。两年前,A123被来自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前不久,A123宣布,公司在2015财年有望实现首次收支平衡。
    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创始人鲁冠球以4000元钱在钱塘江畔创办农机修配厂,目前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A123于2001年创立,是美国最早进入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的公司,曾尝试在不同市场为手机和高端电动工具生产电池,但很难找到盈利点。后因奥巴马政府为刺激经济,拨款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得到了美国能源部2.49亿美元的等额补助额度用于建设工厂,以及1.4亿美元州政府间接补助。
    2010年,A123的利沃尼亚工厂投产时,奥巴马还通过电话向聚集在一起的工人们说:“这代表美国一个全新行业的诞生,它将成为下一代汽车的核心。你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将在未来很多年里帮助促进美国经济。”
    后来随着奥巴马刺激经济的失败,在2012年,经过连续两年亏损和一次电池召回后,A123申请破产保护,并开始寻找买家。2013年,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的以2.566亿美元成功收购A123,这也一度成了中国在美投资取得成功的杰出案例之一。
    成功收购后不到两年,A123在万向掌管下将开始实现收支平衡。A123首席执行官贾森·福西尔(Jason Forcier)表示,2015年公司营收将达到约3亿美元,并将首次实现收支平衡。A123计划在未来4年投资8亿美元扩大在北美及中国的工厂,并在欧洲建造几家工厂。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奥巴马刺激经济失败下,当时破产的不只是A123一家公司破产,还包括一些光伏企业。这些创业初期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好而倒闭,而是被大量的债务拖死的。
    曹寅称,万向执掌后,最主要的是帮助A123还了很多债务,包袱甩了之后,利息支出就能大幅降低。另外在业务上,万向在A123公司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其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增长。目前A123现在的业务也正在往多元化发展,包括储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曹寅称,A123在储能业务上和NEC成立电网储能公司,共同抢占中国电网储能市场。此外,万向也利用自身的渠道也给A123提供了很多订单。

    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万向在美国市场其实算是“老手”了。早在1994年,万向就开始在美国开展业务,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很多都是濒临破产的公司,然后像私募股权公司一样管理它们。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住在中国杭州,他的女婿倪频住在芝加哥,并在那里负责经营美国业务,其中包括房地产,现在又加上A123。
    2013年,万向聘请福西尔管理A123,要求他在不影响研发的前提下不断削减开支。那时候,A123拥有约500名美国员工,是2010年鼎盛时期的一半。福西尔削减医疗福利,并取消了免费食物和卡布奇诺咖啡机等待遇,“我们之前搞得跟苹果或谷歌一样。”
    在甩债务、拓业务、削福利这三板斧之后,A123终于告别了亏损,开始步入正轨。不过,这可能只是开始,依托万向集团,未来A123还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称,A123目前最大的订单均来自中国,其为汽车制造商奇瑞和上汽及客车制造商天津松正提供高压电池。不过,现在看来,其在中国市场还只算是刚刚起步而已。军事频道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51123/20801828.html

2015112308542879564900.jpg (19.7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12:40 上传


A123现已改名B456

美国政府都救不了的电池明星企业A123,在中国人手中再度焕发青春。
    A123(已改名为“B456”)一度被奥巴马政府寄予厚望,其曾接受过美国能源部2.49亿美元等额补助及1.4亿美元州政府间接补助,但还是因债务危机而破产了。两年前,A123被来自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前不久,A123宣布,公司在2015财年有望实现首次收支平衡。
    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创始人鲁冠球以4000元钱在钱塘江畔创办农机修配厂,目前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A123于2001年创立,是美国最早进入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的公司,曾尝试在不同市场为手机和高端电动工具生产电池,但很难找到盈利点。后因奥巴马政府为刺激经济,拨款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得到了美国能源部2.49亿美元的等额补助额度用于建设工厂,以及1.4亿美元州政府间接补助。
    2010年,A123的利沃尼亚工厂投产时,奥巴马还通过电话向聚集在一起的工人们说:“这代表美国一个全新行业的诞生,它将成为下一代汽车的核心。你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将在未来很多年里帮助促进美国经济。”
    后来随着奥巴马刺激经济的失败,在2012年,经过连续两年亏损和一次电池召回后,A123申请破产保护,并开始寻找买家。2013年,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的以2.566亿美元成功收购A123,这也一度成了中国在美投资取得成功的杰出案例之一。
    成功收购后不到两年,A123在万向掌管下将开始实现收支平衡。A123首席执行官贾森·福西尔(Jason Forcier)表示,2015年公司营收将达到约3亿美元,并将首次实现收支平衡。A123计划在未来4年投资8亿美元扩大在北美及中国的工厂,并在欧洲建造几家工厂。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奥巴马刺激经济失败下,当时破产的不只是A123一家公司破产,还包括一些光伏企业。这些创业初期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好而倒闭,而是被大量的债务拖死的。
    曹寅称,万向执掌后,最主要的是帮助A123还了很多债务,包袱甩了之后,利息支出就能大幅降低。另外在业务上,万向在A123公司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其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增长。目前A123现在的业务也正在往多元化发展,包括储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曹寅称,A123在储能业务上和NEC成立电网储能公司,共同抢占中国电网储能市场。此外,万向也利用自身的渠道也给A123提供了很多订单。

    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万向在美国市场其实算是“老手”了。早在1994年,万向就开始在美国开展业务,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很多都是濒临破产的公司,然后像私募股权公司一样管理它们。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住在中国杭州,他的女婿倪频住在芝加哥,并在那里负责经营美国业务,其中包括房地产,现在又加上A123。
    2013年,万向聘请福西尔管理A123,要求他在不影响研发的前提下不断削减开支。那时候,A123拥有约500名美国员工,是2010年鼎盛时期的一半。福西尔削减医疗福利,并取消了免费食物和卡布奇诺咖啡机等待遇,“我们之前搞得跟苹果或谷歌一样。”
    在甩债务、拓业务、削福利这三板斧之后,A123终于告别了亏损,开始步入正轨。不过,这可能只是开始,依托万向集团,未来A123还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称,A123目前最大的订单均来自中国,其为汽车制造商奇瑞和上汽及客车制造商天津松正提供高压电池。不过,现在看来,其在中国市场还只算是刚刚起步而已。军事频道
万向集团真无聊...

c789商标申请过了吧?
福西尔削减医疗福利,并取消了免费食物和卡布奇诺咖啡机等待遇]

好像有点过分啊,哎。
名称改了?这是恶搞吧。
万向集团真无聊...

c789商标申请过了吧?
哈哈哈哈,可乐
福西尔削减医疗福利,并取消了免费食物和卡布奇诺咖啡机等待遇]

好像有点过分啊,哎。
我们单位也有这福利啊,但能把单位吃喝垮了,我也是醉了。
很多技术没能拿到,2.566亿美元收购除政府及军工业务除外的所有资产,老美还是狠不下心脱裤子。
dearfu 发表于 2015-11-23 14:14
万向集团真无聊...

c789商标申请过了吧?
哈哈哈哈,笑屎了
2015-11-23 15:12 上传

A123改名B456,还要注册C789!
接下来就是DJQK了
不知道现在 主打什么产品
万向的股价已经涨很多了...
呀呀呀~~在这里看到老东家的新闻了啊~
说个话,A123还是A123,不是B456,A123改名为B456是因为美国证监管理的需要,因为原来的A123集团已经破产重组,那么被收购后,需要一个壳来处理这些证监类的事物,这个壳就是B456.
至于A123,还是A123.
A123在万向手里起死回生,很大一部分功劳还是万向自己拥有太多资源。比如新闻里说的天津松正项目,原来的A123是不可能拿下来的。但是现在松正被万向出资1.1亿入股之后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还有就是~以前的A123确实过于臃肿,万向买到手后精减了不少~
这一定是体制问题,要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想想南孚就感到可悲
总觉得到中国手中又变回残酷的资本主义,什么福利啊都没有,而美国人死在太社会主义上,让人太舒服了,到头来谁是残酷的资本家国度谁是邪恶的红色帝国,都分不清了。
A123的磷酸铁锂有个专利技术很nb,可以实现铁锂电池的超高C放电不损寿命,那种26650电池短时间放电60C,瞬间100c。6个26650组的汽车应急电源,可以在汽车主电池没电的情况下轻松启动汽车
A123的磷酸铁锂有个专利技术很nb,可以实现铁锂电池的超高C放电不损寿命,那种26650电池短时间放电60C,瞬 ...
产品都卖到中国来了,技术有没有被中国人掌握
我们单位也有这福利啊,但能把单位吃喝垮了,我也是醉了。
主要是免费吃喝。对公司管理来说这个气氛不行。
呀呀呀~~在这里看到老东家的新闻了啊~
说个话,A123还是A123,不是B456,A123改名为B456是因为美国证监管理 ...
臃肿这个词,不是拿来喷国企的吗?怎么美利坚的企业也这样?
很多技术没能拿到,2.566亿美元收购除政府及军工业务除外的所有资产,老美还是狠不下心脱裤子。
军工拿来也没有用   生产的产品 美帝不敢用  中国也不敢用
redstone325 发表于 2015-11-23 18:15
军工拿来也没有用   生产的产品 美帝不敢用  中国也不敢用
是的,A123的一个重要的军工客户就是牛牛的BAE,前几年法资想入股BAE,老美就坚决反对,最后貌似是黄了。老美对这块防的很严,连法国佬都蹭不进去,何况中国。而且万向主要的路子都在汽配,其他的他也不想玩,收购的A123业务中和汽配不沾边的他后来都卖给NEC了。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1-23 17:32
产品都卖到中国来了,技术有没有被中国人掌握


应该是有的,这个专利是A123起家的关键,没这个买A123没有任何意义。

百度的
A123核心竞争优势是将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锂铁正极材料制造成均匀的纳米级超小颗粒,因颗粒和总表面面积剧增而大幅提电池的高放电功率,而且整体稳定度和循环寿命皆未受影响。现在一般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粉体颗粒比A123的还大约100倍,若要制成小颗粒便会产生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弱的副作用,以致必须面对放电功率难以提高的先天极限。

A123的磷酸铁锂主要的特征是纳米级粉体,然后通过高价金属离子掺杂的专利技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在制片过程中,通过对铝箔表面的腐蚀和碳包覆处理大大提升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此外电池以特殊材质的石墨为负极,极大的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使用寿命。

功率:高能产品能力密度达140W·h/kg,输出密度达3000W/kg,能承受高功率

脉冲放电率高达100C(100倍标称容量电流放电);
高电量产品能力密度达140W·h/kg,输出密度达3000W/kg;

中等电量产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优势;

安全性:经过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多个汽车客户的验证,具有优越的滥用容忍度。

循环寿命:A123的Nanophosphate技术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在低利率循环式,能提供数以千计的周期,即使在10C放电率循环下,也提供超过1,000个完整的周期。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1-23 17:32
产品都卖到中国来了,技术有没有被中国人掌握


应该是有的,这个专利是A123起家的关键,没这个买A123没有任何意义。

百度的
A123核心竞争优势是将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锂铁正极材料制造成均匀的纳米级超小颗粒,因颗粒和总表面面积剧增而大幅提电池的高放电功率,而且整体稳定度和循环寿命皆未受影响。现在一般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粉体颗粒比A123的还大约100倍,若要制成小颗粒便会产生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弱的副作用,以致必须面对放电功率难以提高的先天极限。

A123的磷酸铁锂主要的特征是纳米级粉体,然后通过高价金属离子掺杂的专利技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在制片过程中,通过对铝箔表面的腐蚀和碳包覆处理大大提升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此外电池以特殊材质的石墨为负极,极大的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使用寿命。

功率:高能产品能力密度达140W·h/kg,输出密度达3000W/kg,能承受高功率

脉冲放电率高达100C(100倍标称容量电流放电);
高电量产品能力密度达140W·h/kg,输出密度达3000W/kg;

中等电量产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优势;

安全性:经过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多个汽车客户的验证,具有优越的滥用容忍度。

循环寿命:A123的Nanophosphate技术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在低利率循环式,能提供数以千计的周期,即使在10C放电率循环下,也提供超过1,000个完整的周期。
tudoubocai 发表于 2015-11-23 17:57
臃肿这个词,不是拿来喷国企的吗?怎么美利坚的企业也这样?
很多大型外企的人事臃肿是中企特别是私企难以想象的~
因为分工分的特别细,很多在中企里面属于一个岗位的,在大型外企会有一个团队甚至一个部门来负责
2007年A123中国初创的时候,我们部门总共才7~8个人,办事非常有效率,后来分成两个部门,我所处的部门又分成两个组,每个组又有5个岗位,还要加上测试工程师和技术员~~
其实这时候虽然产量大,但是由于产线已经成熟,反而事情不如07年的时候多了~
万向进来后,在砍人方面确实非常有效,精简了一半以上的人还能实现扩产~
电动车是国产唯一能在国际打榜的车型了,能不能走不走世界,还是窝里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