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农业:“先进”掩盖下的落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48:42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农业:“先进”掩盖下的落伍


发布时间:2003-2-23 文章来源:国学·中国经济史论坛 文章作者:李根蟠


     传统农业是传统经济的基础。对传统农业的评价是对传统经济评价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曾在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技术等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进入中国的前夕,中国传统农业的这种优势是否继续保持?伏尔泰在18世纪中期曾赞扬中国的农业“已臻完美境地”;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比较了中国和法国18世纪的农业,认为当时中国的农业“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同时期的欧洲农业则“显得特别落后”。中国有些学者也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过,过于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的先进性,很难解释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朝野上下痛感振兴农业的必要,纷纷引进西方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我认为上述估价只注意到农艺和产量的层面;其实在这种“先进”的背后,当时中国的传统农业已经隐藏着落后的因素,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农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手段的落后;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停滞。
  明清时代,中国传统农业在土地利用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精耕细作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在农学理论上也有些新的东西,但进展不大,没有质的变化。从马一龙到杨屾,试图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阐述农业生产的机理,解释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了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程度反映作物的生长规律,但它毕竟是一种抽象、笼统的原则,没有深入到生物体内部,完全没有涉及农作物从开花到结实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因而不可能对农作物的生命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这种理论本身的模糊性和包容性,又妨碍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代的欧洲,却出现了新的突破。1628年(明崇桢元年),德国的C.Schsiner制成最早的复式显微镜。1665年(清康熙4年),英国的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从此打开了解释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植物授精的概念、动物授精的概念、植物营养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相继出现,农业生物学获得飞跃的发展。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就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中国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恰恰是从这里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不过,中国的这种落伍不是一下子显露出来的。科学的发展不是各个门类齐头并进的,带头的是天文学,然后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是相对滞后的;生物学较大发展并应用到农业中去是19世纪的事情。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一直领先于世界,但劳动生产率与西欧中世纪农业相差不远。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其转折点,有人认为是在唐宋,有人认为是在清前期。学界判断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依据是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这里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是人口的激增和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在人均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农民会增加粮食生产之外的副业生产。如果按人均占有农副业产值计算,情形可能与按人均占有粮食数量计算的情形有所不同。不过,封建社会晚期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势恐怕是难以否定的。中国传统农具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后,就基本上停滞不前。《农政全书》所载农具是抄王桢《农书》的,没有新创造。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如水力连磨,高效的配套的收麦工具麦钐麦绰等,明清反而罕见或不同了。有的地方从牛耕退回人耕。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很早就采用齿轮传动,冶铁业也相当发达,但始终没有用铁来制作齿轮。这些都可以找出具体的原因来解释,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小农经济和人多地少的状况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在生产工具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可能提高的。西欧的情况与中国有所不同。如圈地运动以后18世纪的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中国当时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近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由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发展而来的,它是用科学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武装传统农业的结果。在西欧,18世纪的传统农业技术虽然仍落后于中国,但当时已形成近代科学,已发生产业革命,用近代科学和近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已经开始。在中国,18世纪既没有形成近代的实验科学,也没有发生近代的产业革命,传统农业自身还不具备向更高的形态发展的条件。在农业技术继续领先的表象下面,它与西欧农业的差距正在形成和发展,只是尚未显露出来和被人们认识罢了。
  中西农业的这种差距,中国农业落后的事实,中国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以后才猛然省悟的。当时,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利,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朝野许多人士痛感改革和振兴农业的必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工具设施,从此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国农业这种落伍当然不是一个早上发生的,而是长期“积渐所至”。
  但中国传统农业的这种落后只是相对的。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农业的整体性,注意农业与环境的协调,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这是它合理的内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当前,西方现代化的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示出来,人们又回过头来从中国的传统农业中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的启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农业:“先进”掩盖下的落伍


发布时间:2003-2-23 文章来源:国学·中国经济史论坛 文章作者:李根蟠


     传统农业是传统经济的基础。对传统农业的评价是对传统经济评价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曾在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技术等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进入中国的前夕,中国传统农业的这种优势是否继续保持?伏尔泰在18世纪中期曾赞扬中国的农业“已臻完美境地”;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比较了中国和法国18世纪的农业,认为当时中国的农业“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同时期的欧洲农业则“显得特别落后”。中国有些学者也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过,过于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的先进性,很难解释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朝野上下痛感振兴农业的必要,纷纷引进西方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我认为上述估价只注意到农艺和产量的层面;其实在这种“先进”的背后,当时中国的传统农业已经隐藏着落后的因素,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农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手段的落后;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停滞。
  明清时代,中国传统农业在土地利用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精耕细作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在农学理论上也有些新的东西,但进展不大,没有质的变化。从马一龙到杨屾,试图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阐述农业生产的机理,解释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了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程度反映作物的生长规律,但它毕竟是一种抽象、笼统的原则,没有深入到生物体内部,完全没有涉及农作物从开花到结实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因而不可能对农作物的生命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这种理论本身的模糊性和包容性,又妨碍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代的欧洲,却出现了新的突破。1628年(明崇桢元年),德国的C.Schsiner制成最早的复式显微镜。1665年(清康熙4年),英国的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从此打开了解释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植物授精的概念、动物授精的概念、植物营养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相继出现,农业生物学获得飞跃的发展。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就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中国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恰恰是从这里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不过,中国的这种落伍不是一下子显露出来的。科学的发展不是各个门类齐头并进的,带头的是天文学,然后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是相对滞后的;生物学较大发展并应用到农业中去是19世纪的事情。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一直领先于世界,但劳动生产率与西欧中世纪农业相差不远。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其转折点,有人认为是在唐宋,有人认为是在清前期。学界判断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依据是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这里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是人口的激增和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在人均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农民会增加粮食生产之外的副业生产。如果按人均占有农副业产值计算,情形可能与按人均占有粮食数量计算的情形有所不同。不过,封建社会晚期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势恐怕是难以否定的。中国传统农具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后,就基本上停滞不前。《农政全书》所载农具是抄王桢《农书》的,没有新创造。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如水力连磨,高效的配套的收麦工具麦钐麦绰等,明清反而罕见或不同了。有的地方从牛耕退回人耕。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很早就采用齿轮传动,冶铁业也相当发达,但始终没有用铁来制作齿轮。这些都可以找出具体的原因来解释,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小农经济和人多地少的状况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在生产工具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可能提高的。西欧的情况与中国有所不同。如圈地运动以后18世纪的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中国当时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近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由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发展而来的,它是用科学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武装传统农业的结果。在西欧,18世纪的传统农业技术虽然仍落后于中国,但当时已形成近代科学,已发生产业革命,用近代科学和近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已经开始。在中国,18世纪既没有形成近代的实验科学,也没有发生近代的产业革命,传统农业自身还不具备向更高的形态发展的条件。在农业技术继续领先的表象下面,它与西欧农业的差距正在形成和发展,只是尚未显露出来和被人们认识罢了。
  中西农业的这种差距,中国农业落后的事实,中国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以后才猛然省悟的。当时,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利,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朝野许多人士痛感改革和振兴农业的必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工具设施,从此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国农业这种落伍当然不是一个早上发生的,而是长期“积渐所至”。
  但中国传统农业的这种落后只是相对的。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农业的整体性,注意农业与环境的协调,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这是它合理的内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当前,西方现代化的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示出来,人们又回过头来从中国的传统农业中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