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鸦片战争”:料羅灣海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0:57:45
料罗湾海战在中国古代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了,大明方面投入了150多艘战舰,几万士兵,荷兰人方面印 民总部派遣了最强大的武力,共计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舰,规模不亚于鸦片战争,同样是武器落后于西方,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

战争的起因是荷兰方面为夺占中国对外贸易权.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与中国交易.荷兰方面认为攻击中国以先进的大炮武器,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则十拿九稳。所以派了战舰十一艘(Jacht, Bredam, Weiringen, de Fluyt Warmondt, Texcel, Weesp, Couckercke, Catwijck, Zeeburch, Kemphaen, Salm),交由普特曼斯指挥,另有旗舰密德堡及一艘中国戎克船打狗号(Tavcoya),此外还包括50艘海盗船.

一六三三年七月七日荷舰队进兵南澳,往占厦门。十二日,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将舰队分成两队,Jacht、Texcel、Couckercke、Catwijck、Kemphaen到厦门湾右侧,Salm、Zeeburch及戎克船打狗号到厦门湾北侧,攻击郑芝龙在厦门湾内正在整修的船只。

郑芝龙不料荷人会采用攻击,因不久前郑芝龙答应发给台 湾方面自由贸易的执照,认为这样应会使荷兰人满意。七月十二日荷军偷袭厦门,明军在无防守下大败,计有郑芝龙部下十艘船被焚,张永产部下的五艘船亦焚毁。郑芝龙在停在厦门的船队被彻底摧毁。七月十七日起,荷兰从攻击河流上游,改为封锁海面、掠夺船只。

十九日到二十二日四天中,Zeeburch掠夺一艘柬埔寨船、一艘广东船,二艘戎克船,其上分别载运盐和西瓜。Salm及Kemphaen掠夺二艘马尼拉的戎克船,但其中一艘很技巧的逃走了。

七月二十六日,明廷指责荷人烧毁大明皇帝的船只,要荷人赔偿战争损失,并退回到不属于中国的大员,贸易方面一定要协商签约。荷兰人自恃优势武力,对独占中国市场的大饼指日可望,当然对明近的协商感到不耐烦


事态已经扩大,大明方面的对策:郑芝龙将自己拥有的私人海上武力调集,使用全新的英国大炮,配上有长年丰富海上经验的老干部,积极准备战舰、放火船外,并发出悬赏令,在海澄、刘五店、石浔、安海共集合三十五只大战船,一百只放火船,及其它大小船只共四百只,准备全力与荷军一决胜负。

八月十二日,红毛人企图登陆,张永产与同安知县熊汝霖防御海岸得宜,红毛人未能得逞。八月十四日、十八日、十九日有海上战事。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有台风,普特曼斯将船队开到铜山避风,同时再获得一百名士兵的增援。九月五日,普特曼斯在铜山避风后,不忘强盗本色,攻击铜山一带,抢了一些牛、猪、鸡。九月八日,又进行掠夺牛、猪、鸡。九月十八日,郑芝龙与刘香有激战,刘香败,逃往澎湖。

崇祯皇帝十分不满红毛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掠夺财富,下令派路振飞为巡按查办,九月二十二日,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惩荷。

九月二十八日荷兰人决议再将舰队开往金门,但又遇台风,直到十月初。十月六日,普特曼斯与海盗共同抢劫一个岛不知岛名但有农夫、有米、有动物的岛。

十月十日,荷舰受到中国舰的攻击,海盗马上救助荷兰人,并向普特曼斯邀功。

十月十五日福建巡抚邹维琏在海澄誓师,令郑芝龙为前锋。十月十七日郑芝龙报告:「卑职督率船只扼要乌沙头,据报夷夹板船九只,刘香贼船五十余只,自南北上,游移外洋。」

十月十八日,荷人见在金门北角有四、五十只中国船舰,故将船队靠于金门西南角。

十月十九日,荷人收到战书。

十月二十二日五鼓之时,战争爆发,郑芝龙舰队140艘,荷兰舰队59艘在料罗湾遭遇,荷舰炮火非常猛烈毛瑟枪密集射击,郑方用英国大炮还击,并分舰队2路包抄,登上敌舰.荷军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没外,剩下五艘也受重创,戎克船全部着火沉没


战后结局:战后中国方面明确的要求是:

1. 荷兰人到非中国属地的大员去,不可到中国沿海。

2. 荷兰人需赔偿战争损失。

3. 中国人载货到大员做贸易。亦即荷人无直接与中国贸易的权利。

大家可以看一下鸦片战争的结局.满 清的腐朽无能和无海权的落后意识可见一斑.说大明对付对外侵略上不行的可以打自己耳光了,处于崩溃前夜的崇祯皇帝尚能下圣旨反击荷兰人,为何所谓号称康乾盛事后的满 清对付外来侵略却这般无能?
转载于汉族网http://www.han5000.com/thread-8641-1-1.html料罗湾海战在中国古代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了,大明方面投入了150多艘战舰,几万士兵,荷兰人方面印 民总部派遣了最强大的武力,共计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舰,规模不亚于鸦片战争,同样是武器落后于西方,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

战争的起因是荷兰方面为夺占中国对外贸易权.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与中国交易.荷兰方面认为攻击中国以先进的大炮武器,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则十拿九稳。所以派了战舰十一艘(Jacht, Bredam, Weiringen, de Fluyt Warmondt, Texcel, Weesp, Couckercke, Catwijck, Zeeburch, Kemphaen, Salm),交由普特曼斯指挥,另有旗舰密德堡及一艘中国戎克船打狗号(Tavcoya),此外还包括50艘海盗船.

一六三三年七月七日荷舰队进兵南澳,往占厦门。十二日,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将舰队分成两队,Jacht、Texcel、Couckercke、Catwijck、Kemphaen到厦门湾右侧,Salm、Zeeburch及戎克船打狗号到厦门湾北侧,攻击郑芝龙在厦门湾内正在整修的船只。

郑芝龙不料荷人会采用攻击,因不久前郑芝龙答应发给台 湾方面自由贸易的执照,认为这样应会使荷兰人满意。七月十二日荷军偷袭厦门,明军在无防守下大败,计有郑芝龙部下十艘船被焚,张永产部下的五艘船亦焚毁。郑芝龙在停在厦门的船队被彻底摧毁。七月十七日起,荷兰从攻击河流上游,改为封锁海面、掠夺船只。

十九日到二十二日四天中,Zeeburch掠夺一艘柬埔寨船、一艘广东船,二艘戎克船,其上分别载运盐和西瓜。Salm及Kemphaen掠夺二艘马尼拉的戎克船,但其中一艘很技巧的逃走了。

七月二十六日,明廷指责荷人烧毁大明皇帝的船只,要荷人赔偿战争损失,并退回到不属于中国的大员,贸易方面一定要协商签约。荷兰人自恃优势武力,对独占中国市场的大饼指日可望,当然对明近的协商感到不耐烦


事态已经扩大,大明方面的对策:郑芝龙将自己拥有的私人海上武力调集,使用全新的英国大炮,配上有长年丰富海上经验的老干部,积极准备战舰、放火船外,并发出悬赏令,在海澄、刘五店、石浔、安海共集合三十五只大战船,一百只放火船,及其它大小船只共四百只,准备全力与荷军一决胜负。

八月十二日,红毛人企图登陆,张永产与同安知县熊汝霖防御海岸得宜,红毛人未能得逞。八月十四日、十八日、十九日有海上战事。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有台风,普特曼斯将船队开到铜山避风,同时再获得一百名士兵的增援。九月五日,普特曼斯在铜山避风后,不忘强盗本色,攻击铜山一带,抢了一些牛、猪、鸡。九月八日,又进行掠夺牛、猪、鸡。九月十八日,郑芝龙与刘香有激战,刘香败,逃往澎湖。

崇祯皇帝十分不满红毛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掠夺财富,下令派路振飞为巡按查办,九月二十二日,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惩荷。

九月二十八日荷兰人决议再将舰队开往金门,但又遇台风,直到十月初。十月六日,普特曼斯与海盗共同抢劫一个岛不知岛名但有农夫、有米、有动物的岛。

十月十日,荷舰受到中国舰的攻击,海盗马上救助荷兰人,并向普特曼斯邀功。

十月十五日福建巡抚邹维琏在海澄誓师,令郑芝龙为前锋。十月十七日郑芝龙报告:「卑职督率船只扼要乌沙头,据报夷夹板船九只,刘香贼船五十余只,自南北上,游移外洋。」

十月十八日,荷人见在金门北角有四、五十只中国船舰,故将船队靠于金门西南角。

十月十九日,荷人收到战书。

十月二十二日五鼓之时,战争爆发,郑芝龙舰队140艘,荷兰舰队59艘在料罗湾遭遇,荷舰炮火非常猛烈毛瑟枪密集射击,郑方用英国大炮还击,并分舰队2路包抄,登上敌舰.荷军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没外,剩下五艘也受重创,戎克船全部着火沉没


战后结局:战后中国方面明确的要求是:

1. 荷兰人到非中国属地的大员去,不可到中国沿海。

2. 荷兰人需赔偿战争损失。

3. 中国人载货到大员做贸易。亦即荷人无直接与中国贸易的权利。

大家可以看一下鸦片战争的结局.满 清的腐朽无能和无海权的落后意识可见一斑.说大明对付对外侵略上不行的可以打自己耳光了,处于崩溃前夜的崇祯皇帝尚能下圣旨反击荷兰人,为何所谓号称康乾盛事后的满 清对付外来侵略却这般无能?
转载于汉族网http://www.han5000.com/thread-8641-1-1.html
十月二十二日五鼓之时,战争爆发,郑芝龙舰队140艘,荷兰舰队59艘在料罗湾遭遇,荷舰炮火非常猛烈毛瑟枪密集射击,郑方用英国大炮还击,并分舰队2路包抄,登上敌舰.荷军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没外,剩下五艘也受重创,戎克船全部着火沉没
------------

这样的帖子............:L 唉.......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8-1-5 12:57 发表
十月二十二日五鼓之时,战争爆发,郑芝龙舰队140艘,荷兰舰队59艘在料罗湾遭遇,荷舰炮火非常猛烈毛瑟枪密集射击,郑方用英国大炮还击,并分舰队2路包抄,登上敌舰.荷军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没外,剩下五艘也受重创,戎克船全部 ...

好好一个九十几公斤的大男人,唉声叹气的像什么,我还指望有机会个阁下在格斗搏击上切磋一番呢.
别光滴汗,你是不是又要说帖子明显不符合真实的史料:D
再不符合史料,郑成功收复台湾还起码是大家公认的么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11 发表

好好一个九十几公斤的大男人,唉声叹气的像什么,我还指望有机会个阁下在格斗搏击上切磋一番呢.

不敢不敢,象你这样能让荷兰人装备了毛瑟枪的人,我们人类是斗不过的.
原帖由 梦幻蓝薄荷重生 于 2008-1-5 13:12 发表
别光滴汗,你是不是又要说帖子明显不符合真实的史料:D

;P 符合历史事实啊,荷兰其实还会驾驶宇宙飞船去火星,只不过半路上上大明将士用九阳神功打下来了,后来荷兰报复性还击,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五次银河战争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8-1-5 13:31 发表

;P 符合历史事实啊,荷兰其实还会驾驶宇宙飞船去火星,只不过半路上上大明将士用九阳神功打下来了,后来荷兰报复性还击,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五次银河战争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60228/13130293.html
还是笑下你自己吧
在兵器发展史上,来复枪地位显赫。但它在诞生初期却一度被看作是“妖魔鬼怪”,受到宗教势力的仇视。
  1510年,奥地利人科尔纳发明了有枪管内膛线的来复枪。它比当时被公认为最先进的毛瑟枪射程更远,命中率更高,很快就声名大振。可是不承想,出名之后的来复枪竟然受到了把持德国政权的教会势力的排斥。在巴伐利亚州,有一名专横跋扈的巫师叫赫つ锎摹K拇邓担锤辞怪员让垢眩且蛭窳槎愿髦中锾逦弈芪Α@锤辞共皇苌窳榈目刂疲茄Ч砉种铮厝灰廊舜丛帜选S捎诘笔笨蒲Ш懿环⒋铮芏嗳硕阅锎牡暮月矣锷钚挪灰伞5牵窘杵湎冉募际跣阅埽锤辞够故茄杆僭谡匠∩媳煌乒闶褂昧耍馊玫鹿袒嵬持握吆苁寝限巍?

  为了维护莫里茨的权威,1547年3月,大主教美因兹下令在来复枪和毛瑟枪之间进行一场比赛。闻听此讯,四面八方的人们像赶庙会一样蜂拥到比赛场地,议论纷纷。按照比赛规定,由两位射手分别使用来复枪和毛瑟枪,听到口令后在距离100米的指定位置同时向对方射击,被击中多者为负。为了确保毛瑟枪取得胜利,狡猾的美因兹暗地里叫人为毛瑟枪专门制造了一种银弹,并在银弹上刻上了十字标志,而来复枪使用的只是普通的铅弹。在比赛开始之前,美因兹庄严地端出一只碗,里面盛着所谓的圣水,给毛瑟枪射手举行了隆重的驱邪仪式。在场围观的人们都认为,在神灵的庇护下,毛瑟枪一定能够战胜来复枪。“预备——”主持比赛的美因兹把手中的旗子举到了半空。“射击——”旗子被猛地挥了下来。“啪啪啪”的几声枪响之后,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毛瑟枪射手被击倒在地,而来复枪射手安然无恙。铅弹全部命中,银弹却不知去向。权威受到极大损害的美因兹恼羞成怒,公然宣布来复枪为“恶魔”,并下令将其没收和销毁,凡是被发现制造和使用来复枪的人一律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让美因兹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比赛中正是他的狡猾伎俩帮了来复枪的大忙。银弹本身密度就大,再加上银弹上刻有十字,其平衡遭到了破坏,所以装有银弹的毛瑟枪一发未中。可怜的大主教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只好把责任推到“妖魔鬼怪”身上去了。弄巧成拙的美因兹下达的宗教禁令不但没有能够消灭来复枪,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声誉,直至后来来复枪完全取代了毛瑟枪。
此毛瑟非彼之1896毛瑟,真是孤陋寡闻.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34 发表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60228/13130293.html
还是笑下你自己吧

不是吧,唯一证据就是转网文?
毛瑟枪,现代来福枪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法国查尔斯八世,他尝试用装有转轮的枪进行战地演习。毛瑟枪的枪膛没有来福线,也就是说火药的数量决定了子弹的速度。
'|6O-r9X3Abbs.guoxue.combbs.guoxue.com:I)L8G4D+Q6U7t/G
1865年德国人P·P·毛瑟发明了正式的“毛瑟枪”,这是最早的机柄式步枪,后来又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主要特点是:有螺旋形膛线,采用金属壳定装式枪弹,使用无烟火药,弹头为被甲式,提高了弹头强度,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就可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的过程。改进后的毛瑟枪安装了可容8发子弹的弹头仓,实现了一次装弹、多次射击。毛瑟枪还缩小了枪械的口径,并提高了弹头的初速、射击精度、射程和杀伤威力。/x+F1l#{%v$_!V;M9g7u"}:r

.~,U/l"T&i4X4?4Ubbs.guoxue.com从1898年开始德国采用98式“毛瑟枪”,前后两次大战, 横亘四十余年, 在枪机设计上并无重大改变,是毛瑟设计完美的佐证。 一般而言,论者提到毛瑟枪机的长处时, 首要的是它的安全性:毛瑟枪栓有三个卡榫, 两个闭锁卡榫在枪栓头, 180度相对。 在闭锁枪机时, 旋转90度垂直卡在枪膛内的凹槽内。此外, 在枪栓身右侧接近拉柄处还有一个安全卡榫,榫因故折断, 第三个卡榫仍能抵住枪匣下部的凹槽, 使枪栓不致砸到射手脸上。. 另一个安全设施是枪栓导气孔, 在枪栓的下方有两个缺口, 闭锁时面向左方的卡榫导槽, 万一子弹底部因故炸裂时, 炽热的瓦斯从枪栓身上的两个导气孔向左侧导出, 不会喷到射手脸上。!a2z4^ R'@*h%d
国学论坛;S0d9J!m C
当年江南制造总局用自炼的钢材仿造毛瑟枪,可以赶上了德国造的新毛瑟枪水平;湖北、上海二局,一律专造小口径毛瑟快枪,中法战争中,出关作战的滇军主要装备是毛瑟枪。.t2V)q j9X&O
2[+s:I$c/w"G/i
关于清代枪支的发展,可见《清史稿》志一百十五,兵十一,制造卷-~7n'O3r2?*V
国学网内已有详细资料国学论坛"T3N.e'^2R#C5b.Y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qingshigao/qsg_140.htm*z"S7K"c+Q c+O

%q'G4R0y-S;H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36 发表
此毛瑟非彼之1896毛瑟,真是孤陋寡闻.

不知道是谁孤陋寡闻.又不知道是谁转了个毛瑟枪的笑话;P

17世纪,不知道什么枪被称呼为毛瑟枪??;P
连来复枪的前身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谁是笑话,别以为1856年的毛瑟兄弟的枪就是毛瑟了.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39 发表
毛瑟枪,现代来福枪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法国查尔斯八世,他尝试用装有转轮的枪进行战地演习。毛瑟枪的枪膛没有来福线,也就是说火药的数量决定了子弹的速度。
'|6O-r9X3Abbs.guoxue.combbs.guoxue.com:I)L8G4D+Q6U7t ...

贴了这么多网文,你想说明什么?;P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43 发表
连来复枪的前身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谁是笑话,别以为1856年的毛瑟兄弟的枪就是毛瑟了.

搞笑,来复枪前身是什么??拜托你别贴那些莫名其妙的网文.

你就告诉我,究竟荷兰使用所谓毛瑟枪到底是哪记载了的?;P

来复枪的前身是毛瑟枪这种希奇论调又是从哪来的?;P 看网文看多了吧?
最起码拜托你看看武器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最起码的武器发展科普书再谈好不好?;P
“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是拿破仑说的,难道老拿,(是一世哦)也会穿越时空,拿个盒子枪再回来?
怪不得当时欧洲无敌,原来是用了毛瑟枪啊.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47 发表
“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是拿破仑说的,难道老拿,(是一世哦)也会穿越时空,拿个盒子枪再回来?
怪不得当时欧洲无敌,原来是用了毛瑟枪啊.

不知道拿破伦是在哪说的这句话;P
在兵器发展史上,来复枪地位显赫。但它在诞生初期却一度被看作是“妖魔鬼怪”,受到宗教势力的仇视。

  1510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奥地利人科尔纳发明了有枪管内膛线的来复枪。它比当时被公认为最先进的毛瑟枪射程更远,命中率更高,很快就声名大振。可是不承想,出名之后的来复枪竟然受到了把持德国政权的教会势力的排斥。在巴伐利亚州,有一名专横跋扈的巫师叫赫尔曼·莫里茨。他鼓吹说,来复枪之所以比毛瑟枪更佳,是因为神灵对各种旋转物体无能为力。来复枪不受神灵的控制,是妖魔鬼怪之物,必然要给世人带来灾难。由于当时科学很不发达,很多人对莫里茨的胡言乱语深信不疑。但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性能,来复枪还是迅速在战场上被推广使用了,这让德国教会统治者很是尴尬。




  为了维护莫里茨的权威,1547年3月,大主教美因兹下令在来复枪和毛瑟枪之间进行一场比赛。闻听此讯,四面八方的人们像赶庙会一样蜂拥到比赛场地,议论纷纷。按照比赛规定,由两位射手分别使用来复枪和毛瑟枪,听到口令后在距离100米的指定位置同时向对方射击,被击中多者为负。为了确保毛瑟枪取得胜利,狡猾的美因兹暗地里叫人为毛瑟枪专门制造了一种银弹,并在银弹上刻上了十字标志,而来复枪使用的只是普通的铅弹。在比赛开始之前,美因兹庄严地端出一只碗,里面盛着所谓的圣水,给毛瑟枪射手举行了隆重的驱邪仪式。在场围观的人们都认为,在神灵的庇护下,毛瑟枪一定能够战胜来复枪。“预备——”主持比赛的美因兹把手中的旗子举到了半空。“射击——”旗子被猛地挥了下来。“啪啪啪”的几声枪响之后,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毛瑟枪射手被击倒在地,而来复枪射手安然无恙。铅弹全部命中,银弹却不知去向。权威受到极大损害的美因兹恼羞成怒,公然宣布来复枪为“恶魔”,并下令将其没收和销毁,凡是被发现制造和使用来复枪的人一律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让美因兹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比赛中正是他的狡猾伎俩帮了来复枪的大忙。银弹本身密度就大,再加上银弹上刻有十字,其平衡遭到了破坏,所以装有银弹的毛瑟枪一发未中。可怜的大主教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只好把责任推到“妖魔鬼怪”身上去了。弄巧成拙的美因兹下达的宗教禁令不但没有能够消灭来复枪,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声誉,直至后来来复枪完全取代了毛瑟枪。
我靠,铁血的东西都拿出来........还是狂转网文啊.......................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43 发表
连来复枪的前身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谁是笑话,别以为1856年的毛瑟兄弟的枪就是毛瑟了.

这是一个著名的误译。
毛瑟,滑膛的意思,不过后来毛瑟兄弟也是姓这个,为了前后避免重叠,字标准翻译下1510年以前的毛瑟是被翻译成"滑膛枪"而不是"毛瑟"
但是,在某些文章中,这样的翻译还是屡见不鲜的,阁下拿这个大惊小怪,只能说武器发展史中的英文词汇没学好.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3:55 发表
毛瑟,滑膛的意思,不过后来毛瑟兄弟也是姓这个,为了前后避免重叠,字标准翻译下1510年以前的毛瑟是被翻译成"滑膛枪"而不是"毛瑟"
但是,在某些文章中,这样的翻译还是屡见不鲜的,阁下拿这个大惊小怪,只能说武器发展史中 ...

也不知道是谁没学好,滑膛枪现在哪本专业著作上翻译成毛瑟枪??;P 不如你举个例子出来看看.

自己胡乱贴网文,到这理屈词穷了还怪别人;P
毛瑟,滑膛的意思,不过后来毛瑟兄弟也是姓这个,为了前后避免重叠,字标准翻译下1510年以前的毛瑟是被翻译成"滑膛枪"而不是"毛瑟"
但是,在某些文章中,这样的翻译还是屡见不鲜的,阁下拿这个大惊小怪,只能说武器发展史中 ...

科普:

Musket 的原意是西班牙语 Mousquetto,意为雄雀鹰,指当时的大型火绳滑膛枪(当时欧洲的火器有用猛禽和怪物来命名的习惯),后来泛指滑膛火枪。它和德国的毛瑟Mauser半点关系都没有。

Musket 一词被翻译为“毛瑟枪”是典型的误译。
同样是贵宾,咋差距那么大呢:D
荷兰人当时的装备还是比我们强的。
总算有个明白人了.
我算佩服一批人的脸皮了......:L
轮脸皮谁能及得上阁下你呢
看来对付某人我还是要用大炮轰了,脸皮比城墙厚就是指这类人了,
此类人的脸皮就是修补长城的好材料;P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4:47 发表
看来对付某人我还是要用大炮轰了,脸皮比城墙厚就是指这类人了,

到底是谁的脸皮厚??

谁在前面说什么荷兰毛瑟枪的?;P 如果你同意CHE的看法,那是误译,有不知道刚才是谁把这种错误翻译拿出来的??

对你我真是哭笑不得,因为我没想到这么明白的证明你错误的情况下还恬不知耻的说这个说那个;P
年照你这么说,拿友板三八大盖步枪的八路就成日本人了喽?
谁规定荷兰人不能拿别国武器?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5:15 发表
年照你这么说,拿友板三八大盖步枪的八路就成日本人了喽?
谁规定荷兰人不能拿别国武器?

还死撑???那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毛瑟枪,还拿什么?

都告诉你了,错了就承认,你这样不是更丢人么?;P
都帮你说了不是近代发明的所谓毛瑟枪,你眼睛长哪里啊
错的是你自己,这种翻译问题,阁下既然自诩为武器历史专家更该很早就知道.
要不拿破仑凭什么说毛瑟不毛瑟的.他还穿越时空去买德国盒子枪啊?
历史上重名的事情很多,中国有尊王攘夷,日本也有个尊王攘夷,你说哪家是错的/
原帖由 梦幻蓝薄荷重生 于 2008-1-5 15:24 发表
都帮你说了不是近代发明的所谓毛瑟枪,你眼睛长哪里啊

都说了那个翻译是明显错误;P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1-5 15:25 发表
错的是你自己,这种翻译问题,阁下既然自诩为武器历史专家更该很早就知道.
要不拿破仑凭什么说毛瑟不毛瑟的.他还穿越时空去买德国盒子枪啊?
历史上重名的事情很多,中国有尊王攘夷,日本也有个尊王攘夷,你说哪家是错的 ...

继续死撑,到现在拿破伦到底在哪说的那句话你也没找出论据.;P

前面都告诉你翻译的错误了,如果你认为你自己是对的,不如看看哪本著作上写着的是你那种翻译方法?;P
《毛泽东文集》2.《文集》第二卷《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939年12月9日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说:“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对这句话,我们在比较早的时候也查找过,从研究拿破仑的书籍中和向著名的专家的请教,都没有查出出处。我们认为这句话很有特色,应当说是一句名言,怎么就查不到出处呢?而且毛泽东在别的地方还提到这句话,1936年他写给丁玲的词《临江仙》中说“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就是化用的这句话。有没有可能是毛泽东记错了,这句话是别人说的,不是拿破仑的话。当时,我们最大的担心是在这里,而不是怀疑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后来,从《孙中山全集》中见到两处与拿破仑这句话有联系的论述。一处是孙中山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孙中山在谈话中说:“欲得真正统一,尚须大家奋斗,今后奋斗之器,不以枪而以笔。常言谓: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与“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是很接近的,但孙中山用的是“常言谓”,没有说是谁说的。虽然这个“常言谓”不能排除这句话是拿破仑说的这种可能性,但是毕竟还是不能确定。另一处是孙中山1922年10月17日《致<觉民日报>函》,孙中山在这封信中说:“夙仰贵报为吾党之喉舌,作侨界导师,大声疾呼,发聋振久矣,尽宣传之巨责,收文字之奇功,一纸风行,万流景仰。……拿氏谓:'报纸功力胜于三千毛瑟',斯言殆可为贵报道矣,感甚佩甚!”这里明确指出是拿破仑说的,但话中的“报纸功力”与“一支笔”还是有差别的。孙中山的这两段论述,虽然都不能作为毛泽东讲话中引用的拿破仑说的“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的直接出处,但作为拿破仑讲过这类意思的话的佐证,却是有价值的,说明毛泽东没有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