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拓、快舟、CZ11固体火箭定位的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05:07


KT系列:军用 反卫星     
快舟系列:军用  太空快速响应   
CZ11: 民用发射  



KT系列:军用 反卫星     
快舟系列:军用  太空快速响应   
CZ11: 民用发射  

少个“飞天一号”
少个“飞天一号”
飞天是出口型号,还没射过。
长征11号有点搞不懂了。
既然定位在通用固体火箭,为什么要强调机动发射呢?
我的理解是,应该跟长6一样,区别在于长11发射更小的卫星,更快速灵活。
快舟去掉星箭一体的要求,稍作放大,不就等于长11么?
长征11号有点搞不懂了。
既然定位在通用固体火箭,为什么要强调机动发射呢?
我的理解是,应该跟长6一样 ...
快舟和长征11不是一家做的,其次快舟载荷能力也不足
另外就是这个载荷级的运载火箭现在很热,而且随着立方星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热。不是谁都愿意等搭载机会,立方星补网也不是每次都需要撒几十颗……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5-9-25 23:20
快舟和长征11不是一家做的,其次快舟载荷能力也不足
另外就是这个载荷级的运载火箭现在很热,而且随着立 ...
那为何长11要搞发射筒、车载机动呢?
跟长6一样,在厂房组装、测试完毕,拉出去打,不也很快么?


开拓最初是作为系列化的固体火箭
也就是说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的鼻祖是开拓
这也是它命名的来源
但这个搞开拓的公司垮掉了
开拓者也没有完成研制
科工这里搞得开拓一号继续搞下去搞成了反卫星武器
开拓也成了专用型号(目前是这样)
快舟是基于军方的需求搞得 其实和开拓系出同门
第三级和卫星绑在一起
就是第三级是个侦查卫星
因此是个用途很狭窄的型号
飞天就是开拓的民用型号
第三级和载荷肯定是分离的
很大可能性还要加个第四级
长征11是航天科技的产品
是第一款真正的固体运载火箭
主要是发射准备时间短
简单理解开拓是反卫星武器
和快舟一样都是军队的需求
是东21级别的
长征11是主要面向民用市场的运载火箭
是东31级别的

开拓最初是作为系列化的固体火箭
也就是说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的鼻祖是开拓
这也是它命名的来源
但这个搞开拓的公司垮掉了
开拓者也没有完成研制
科工这里搞得开拓一号继续搞下去搞成了反卫星武器
开拓也成了专用型号(目前是这样)
快舟是基于军方的需求搞得 其实和开拓系出同门
第三级和卫星绑在一起
就是第三级是个侦查卫星
因此是个用途很狭窄的型号
飞天就是开拓的民用型号
第三级和载荷肯定是分离的
很大可能性还要加个第四级
长征11是航天科技的产品
是第一款真正的固体运载火箭
主要是发射准备时间短
简单理解开拓是反卫星武器
和快舟一样都是军队的需求
是东21级别的
长征11是主要面向民用市场的运载火箭
是东31级别的
黄金三镖客 发表于 2015-9-26 00:06
开拓最初是作为系列化的固体火箭
也就是说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的鼻祖是开拓
这也是它命名的来源
公司垮掉了?什么公司?不是科工吗?
壮东风 发表于 2015-9-25 23:23
那为何长11要搞发射筒、车载机动呢?
跟长6一样,在厂房组装、测试完毕,拉出去打,不也很快么?
战争时期快速补充卫星;假定厂房隐蔽、深藏地下;而发射场和发射场附近的厂房都已经被炸毁。


开拓者与地基反卫星的弹没直接关系连总体单位都不是一家子,地基反卫星的抓总单位是原九院。

开拓者与地基反卫星的弹没直接关系连总体单位都不是一家子,地基反卫星的抓总单位是原九院。
公司垮掉了?什么公司?不是科工吗?
当初科工集团成立了个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
锻铁 发表于 2015-9-26 05:33
战争时期快速补充卫星;假定厂房隐蔽、深藏地下;而发射场和发射场附近的厂房都已经被炸毁。
这不是快舟的任务么?
这不是快舟的任务么?
快舟只能发射上面级与卫星一体的专用卫星,再说是两大集团谁也不服谁,科技搞长11科工也再搞运载能力更大一些的固体运载火箭计划2020研制出800公里sso运载能力不低于300千克的固体运载火箭
这小东西进军立方星发射市场多好啊。
个人反对无钝化措施的小卫星无限制增多;
轨道垃圾很棘手的。
个人反对无钝化措施的小卫星无限制增多;
轨道垃圾很棘手的。
四五百公里轨道的卫星活不了多久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5-9-26 17:36
四五百公里轨道的卫星活不了多久
近千公里高的卫星就万寿无疆了吧?
近千公里高的卫星就万寿无疆了吧?
也没有小卫星打这么高的轨道啊,功率低、镜头天线都小,轨道高了就全无优势了……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5-9-26 17:39
近千公里高的卫星就万寿无疆了吧?
人类第一颗卫星,苏联“人造卫星1号”,1957年10月4日发射,重量为83.6公斤,轨道近地点为230.09公里,远地点为986.96公里,在飞行92天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美国第一颗卫星“探险者一号”,1958年1月31日发射,全重8.2千克,轨道近地点高度360千米,远地点高度2531千米,于1970年3月3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入大气层烧毁。

法国的第一颗卫星,1965年11月16日发射,“钻石A”火箭搭载“阿斯特克斯1号”卫星升空(该卫星以法国著名漫画《高卢英雄传》主角名字命名)。这枚卫星的重量为42公斤,轨道近地点高度527公里,远地点高度1697公里,预计它将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停留几个世纪。钻石A火箭起飞重量仅14.8吨,近地轨道载荷160公斤,由于运载能力太小,被法国放弃,和欧洲国家合作研制“阿里安”火箭。

1970年2月11日 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OHSUMI)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2003年坠入大气层。
发射它的火箭比法国“钻石”还要小得多,属于探空火箭。
它的唯一亮点是抢在中国之前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发射,重173公斤,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倾角68.44度。估计还能在飞个几百年。长征一号也比法国、日本的火箭成熟的多。

另外,快舟一号火箭发射的快舟一号小卫星,在天上飞了23个月,已经再入坠毁了。

近地轨道的寿命不会太高。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9321#p=1
壮东风 发表于 2015-9-25 23:08
长征11号有点搞不懂了。
既然定位在通用固体火箭,为什么要强调机动发射呢?
我的理解是,应该跟长6一样 ...
两家研制单位就都不一样好不,而且技术上也是不同的渊源。而长11坚持TEL车发射,也有跟快舟竞争的意思
商业卫星也有快速发射的要求的

比如GPS,宽带卫星等,出现故障需要迅速补位的
德涅斯特 发表于 2015-9-27 00:02
两家研制单位就都不一样好不,而且技术上也是不同的渊源。而长11坚持TEL车发射,也有跟快舟竞争的意思
车载发射筒发射好!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5-9-26 17:29
个人反对无钝化措施的小卫星无限制增多;
轨道垃圾很棘手的。
有国际条约的,在轨时间不超过25年,1000km的高轨道需要在任务末期自行降轨,像1200km的SpX因特网卫星就设计有电推用于轨道维持和任务末期降轨

重剑无锋 发表于 2015-9-27 00:25
商业卫星也有快速发射的要求的

比如GPS,宽带卫星等,出现故障需要迅速补位的


GPS卫星目前没有这种需求;

两万公里的近圆轨道高度、至少半吨(最轻的“伽利略”组网星;其它目前都更重)的质量也不是这个量级的火箭能够射的。
重剑无锋 发表于 2015-9-27 00:25
商业卫星也有快速发射的要求的

比如GPS,宽带卫星等,出现故障需要迅速补位的


GPS卫星目前没有这种需求;

两万公里的近圆轨道高度、至少半吨(最轻的“伽利略”组网星;其它目前都更重)的质量也不是这个量级的火箭能够射的。


所谓的快速发射目前大多是噱头,因为航天发射的限速步骤是载荷而非载具,且不说卫星制造的时间以年计,仅地面测试和在轨测试的时间都是以月计的,这个时间如果不缩短,光靠发射省那么三天五天的,意义很有限。

所谓的快速发射目前大多是噱头,因为航天发射的限速步骤是载荷而非载具,且不说卫星制造的时间以年计,仅地面测试和在轨测试的时间都是以月计的,这个时间如果不缩短,光靠发射省那么三天五天的,意义很有限。
cmj9808 发表于 2015-9-27 11:21
所谓的快速发射目前大多是噱头,因为航天发射的限速步骤是载荷而非载具,且不说卫星制造的时间以年计,仅地 ...
打仗时候就得上批量了,那个时候的测试就不是用月计算了。


问:现代大国间战争一旦开启,最先己方被敌方洲际导弹毁掉的是哪里?

答:己方的火箭制造车间和发射基地,接下来就是己方的反导、红外预警卫星被接连摧毁

如果没有快速应急响应火箭 补缺,未来只能GG

问:现代大国间战争一旦开启,最先己方被敌方洲际导弹毁掉的是哪里?

答:己方的火箭制造车间和发射基地,接下来就是己方的反导、红外预警卫星被接连摧毁

如果没有快速应急响应火箭 补缺,未来只能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