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清人辫子的源流和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5:15
转贴] 清人辫子的源流和演变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全体男性的传统发式。将原来明朝时的蓄全发束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一夜之间改为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由此构成了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清代发式源于满族,像满语、骑射一样,是满族在有清一代曾着力保持的满族特点和标志。“满族”这个族称是1635年由皇太极宣布改称的,其前称作女真,所以满族的特点都是从女真人那里继承下来的。
公元1595年即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朝鲜派往赫图阿拉的使者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详细记述了赴使在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营垒里所见到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关于发式这样写道: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详细描绘了女真男性的发式,即其剃发的习俗,是将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很少的一点头发,结成辫子下垂。如此得到了女真发式的全貌: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余发全部剃掉。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明代女真男性的发式,与清末那样的前剃后辫有很大距离,剃发数量与结辫粗细差别很大。后金在占领明朝辽东时,即要求投降的汉人按满族习惯剃发,违者死,开“留发不留头”先河。
1644年清军应吴三桂之请进入北京,开始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这对满族当然是历史性的荣耀时刻,对(关内)汉人而言,则是延续有清一代剃发与反剃发斗争的开始。此时的满族发式又是如何?与辽东时期的女真发式相同吗?从清统治者的角度看,他们以不变易祖宗之制为戒条,那么就应该是与努尔哈赤时期的女真发式相同,事实是否如此呢?清代官书对此没有一处记载。当清廷在北京皇宫刚刚落脚,有一伙日本商人被送到这里,为首者叫竹内藤,他们在日本海遇到大风,漂流到今称图门江的以北海边上,为当地瓦尔喀人误杀了43人、幸存15人被送到北京。竹内藤等在北京留居一年多,才遣返回国。竹内藤将这次奇遇和所见所闻记载下来,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书中这样描写清人的发式:“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维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竹内藤等对异邦之风俗民情必有新鲜之感,观察细致,记载真切。而这些正是汉人不敢写,满人
不屑一顾的记载,对今天更是十分宝贵的。从中看到入关之初的发式,同明代辽东女真相比,有明显不同。最重要的是蓄发结辫的部位改变了,从脑后移至头顶,所谓“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股编成辫子”。胡须也增多了许多,从上唇两边仅留十余根、到这时将上唇胡须全部保留、这样的变化在相貌上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这一次蓄发部位的改变,是满族人在悄悄中的自觉行动,没有汉人的直接参与。
对于清人关之初的发式,满人和汉人也都有描述。在清军贴出的布告中,就要求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这就是满人对当时发式的描述,不仅蓄发头顶,还特别强调如果顶大挽髻,或剪而不剃,即不如规定式样者,轻则游街示众,重则以抗拒论处死。在此之中就指出了剃发的式样,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像清末那样的发式定斩不疑。一位叫袁彭年的汉人降臣,被清廷授以广东学道,他描绘当时的发式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制,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他的立场已经完全站到清朝一边,所以在这句话中自然褒满族为“雅制”,贬汉族为“陋规”。也就是说,汉人袁彭年的话并不是出于贬意,对蓄发数量之少有意溢美,他对蓄发数量的概括是客观的,准确的。所以,“金钱鼠尾”一词是恰当的比喻,如果换别的词,还难以找到更合适的和更精炼的。将鼠尾一样的细辫同努尔哈赤时期小手指一样细的辫子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个时期辫发的粗细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人关前后蓄发数量没有多大改变,仍然将绝大多数头发剃掉,剁发是当时发式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蓄发部位从脑后移至头顶,这个改变是明显的。虽然满洲贵族的进关和剃发在有声有色中进行,但蓄发部位的改变却是在悄然无声中实现的。
经过清初大屠杀以后,清人全部实现了剃发。而且清初的恐怖刻骨铭心地留在清代人中,尤其汉人谈发色变。谁也不敢不剃头。谁也不能不剃头。但是事实证明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发式也没有保持丝毫不变,连胡须一起还在变。1799年是日本纪年的宽政十一年,清朝嘉庆四年,在日本出版了一本专门辑录清人习俗的书《清俗纪闻》,为了解当时清人的发式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其中《冠礼》卷,介绍了男女老幼的发式冠戴。在男发部分除文字外,绘一侧背站立的教书先生,旁边坐于书桌前是一个梳着抓誓的男童,示范出男性从童年到成年的两种发式。教书先生头顶蓄发,编一长辫垂于后背,其长度已达腰部,辫尾有发带系结。面部胡须全部保留,下巴上的胡须长到与腋下等齐的位置,如果推测实际长度大概有半尺左右。从这张实图上看,头顶蓄发,部位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4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按照图上的式样同清初金钱鼠尾的情况相比,又大有不同。差别就在蓄发数量的明显增加,从一个金钱变成四或五个金钱,胡须从只留上唇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胡须,成为汉人传统的全须式样。单就发式而言,蓄发数量比清初增多是明显的,但是如果将剃发与蓄发相比较,剃发还是主要的,也就是说剃发占大部分,蓄发仍然属于少部分。
而再过100年,到了清末时,清人的发式是我们所熟悉的,也就是在电视、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剃去前部少许,保留后面大部分头发。概括为前剃后辫。”现将清末发式与女真发式比较一下,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两者虽是继承关系,但差别较大。女真人几乎将全部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结辫下垂。而清末则将大部分头发保留下来,结辫下垂,仅剃掉极少一部分头发。都是又剃又辫的发式,却给人以判若两人的印象。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期,投入明军的女真人,在汉人眼里“剃发如僧”、证明彼时那小手指般的细辫、就整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辽东努尔哈赤对征服地区的汉人,
下达剃发令而不是辫发令。剃则生不剃则死。清军人关以后也是下达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头发和头颅不能并存。至于那一指细辫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清初人归庄不就是把头发全部剃掉,穿上僧袍避免了杀头之祸吗。而清末又剃又辫的发式是以辫发为主,辫发是主要特征。辫发的基础是将大部分头发保留下来。清末社会再也没有哪一个人把辫发同僧人一发不存的光头顶混为一谈。所以女真人的发式叫作剃发,清末人的发式叫作辫发。剃发以去掉头发为主,辫发以蓄留头发为主,剃和蓄从量变达到了质变。转贴] 清人辫子的源流和演变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全体男性的传统发式。将原来明朝时的蓄全发束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一夜之间改为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由此构成了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清代发式源于满族,像满语、骑射一样,是满族在有清一代曾着力保持的满族特点和标志。“满族”这个族称是1635年由皇太极宣布改称的,其前称作女真,所以满族的特点都是从女真人那里继承下来的。
公元1595年即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朝鲜派往赫图阿拉的使者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详细记述了赴使在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营垒里所见到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关于发式这样写道: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详细描绘了女真男性的发式,即其剃发的习俗,是将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很少的一点头发,结成辫子下垂。如此得到了女真发式的全貌: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余发全部剃掉。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明代女真男性的发式,与清末那样的前剃后辫有很大距离,剃发数量与结辫粗细差别很大。后金在占领明朝辽东时,即要求投降的汉人按满族习惯剃发,违者死,开“留发不留头”先河。
1644年清军应吴三桂之请进入北京,开始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这对满族当然是历史性的荣耀时刻,对(关内)汉人而言,则是延续有清一代剃发与反剃发斗争的开始。此时的满族发式又是如何?与辽东时期的女真发式相同吗?从清统治者的角度看,他们以不变易祖宗之制为戒条,那么就应该是与努尔哈赤时期的女真发式相同,事实是否如此呢?清代官书对此没有一处记载。当清廷在北京皇宫刚刚落脚,有一伙日本商人被送到这里,为首者叫竹内藤,他们在日本海遇到大风,漂流到今称图门江的以北海边上,为当地瓦尔喀人误杀了43人、幸存15人被送到北京。竹内藤等在北京留居一年多,才遣返回国。竹内藤将这次奇遇和所见所闻记载下来,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书中这样描写清人的发式:“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维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竹内藤等对异邦之风俗民情必有新鲜之感,观察细致,记载真切。而这些正是汉人不敢写,满人
不屑一顾的记载,对今天更是十分宝贵的。从中看到入关之初的发式,同明代辽东女真相比,有明显不同。最重要的是蓄发结辫的部位改变了,从脑后移至头顶,所谓“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股编成辫子”。胡须也增多了许多,从上唇两边仅留十余根、到这时将上唇胡须全部保留、这样的变化在相貌上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这一次蓄发部位的改变,是满族人在悄悄中的自觉行动,没有汉人的直接参与。
对于清人关之初的发式,满人和汉人也都有描述。在清军贴出的布告中,就要求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这就是满人对当时发式的描述,不仅蓄发头顶,还特别强调如果顶大挽髻,或剪而不剃,即不如规定式样者,轻则游街示众,重则以抗拒论处死。在此之中就指出了剃发的式样,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像清末那样的发式定斩不疑。一位叫袁彭年的汉人降臣,被清廷授以广东学道,他描绘当时的发式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制,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他的立场已经完全站到清朝一边,所以在这句话中自然褒满族为“雅制”,贬汉族为“陋规”。也就是说,汉人袁彭年的话并不是出于贬意,对蓄发数量之少有意溢美,他对蓄发数量的概括是客观的,准确的。所以,“金钱鼠尾”一词是恰当的比喻,如果换别的词,还难以找到更合适的和更精炼的。将鼠尾一样的细辫同努尔哈赤时期小手指一样细的辫子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个时期辫发的粗细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人关前后蓄发数量没有多大改变,仍然将绝大多数头发剃掉,剁发是当时发式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蓄发部位从脑后移至头顶,这个改变是明显的。虽然满洲贵族的进关和剃发在有声有色中进行,但蓄发部位的改变却是在悄然无声中实现的。
经过清初大屠杀以后,清人全部实现了剃发。而且清初的恐怖刻骨铭心地留在清代人中,尤其汉人谈发色变。谁也不敢不剃头。谁也不能不剃头。但是事实证明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发式也没有保持丝毫不变,连胡须一起还在变。1799年是日本纪年的宽政十一年,清朝嘉庆四年,在日本出版了一本专门辑录清人习俗的书《清俗纪闻》,为了解当时清人的发式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其中《冠礼》卷,介绍了男女老幼的发式冠戴。在男发部分除文字外,绘一侧背站立的教书先生,旁边坐于书桌前是一个梳着抓誓的男童,示范出男性从童年到成年的两种发式。教书先生头顶蓄发,编一长辫垂于后背,其长度已达腰部,辫尾有发带系结。面部胡须全部保留,下巴上的胡须长到与腋下等齐的位置,如果推测实际长度大概有半尺左右。从这张实图上看,头顶蓄发,部位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4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按照图上的式样同清初金钱鼠尾的情况相比,又大有不同。差别就在蓄发数量的明显增加,从一个金钱变成四或五个金钱,胡须从只留上唇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胡须,成为汉人传统的全须式样。单就发式而言,蓄发数量比清初增多是明显的,但是如果将剃发与蓄发相比较,剃发还是主要的,也就是说剃发占大部分,蓄发仍然属于少部分。
而再过100年,到了清末时,清人的发式是我们所熟悉的,也就是在电视、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剃去前部少许,保留后面大部分头发。概括为前剃后辫。”现将清末发式与女真发式比较一下,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两者虽是继承关系,但差别较大。女真人几乎将全部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结辫下垂。而清末则将大部分头发保留下来,结辫下垂,仅剃掉极少一部分头发。都是又剃又辫的发式,却给人以判若两人的印象。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期,投入明军的女真人,在汉人眼里“剃发如僧”、证明彼时那小手指般的细辫、就整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辽东努尔哈赤对征服地区的汉人,
下达剃发令而不是辫发令。剃则生不剃则死。清军人关以后也是下达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头发和头颅不能并存。至于那一指细辫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清初人归庄不就是把头发全部剃掉,穿上僧袍避免了杀头之祸吗。而清末又剃又辫的发式是以辫发为主,辫发是主要特征。辫发的基础是将大部分头发保留下来。清末社会再也没有哪一个人把辫发同僧人一发不存的光头顶混为一谈。所以女真人的发式叫作剃发,清末人的发式叫作辫发。剃发以去掉头发为主,辫发以蓄留头发为主,剃和蓄从量变达到了质变。
剃头事小,失节事大
发在头上 , 节在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