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视卫星单颗扫描同一位置间隔多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41:48
作为一科海洋监测卫星,对同一点的扫描间隔多久?据说当年苏联神话系统的海洋监视卫星最快可以做到45分钟扫描同一点一次,而且似乎不是一颗卫星完成的。如果是一颗卫星可能扫描间隔会达到一个小时。通过卫星变轨多颗卫星应该能大幅度缩短扫描间隔时间。苏联用的是绕地速度很快的近轨道卫星,犹豫过于接近大气成,阻力有些大,在轨寿命好像只有两年左右。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这方面现在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虽然还是无法做到实时监测。作为一科海洋监测卫星,对同一点的扫描间隔多久?据说当年苏联神话系统的海洋监视卫星最快可以做到45分钟扫描同一点一次,而且似乎不是一颗卫星完成的。如果是一颗卫星可能扫描间隔会达到一个小时。通过卫星变轨多颗卫星应该能大幅度缩短扫描间隔时间。苏联用的是绕地速度很快的近轨道卫星,犹豫过于接近大气成,阻力有些大,在轨寿命好像只有两年左右。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这方面现在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虽然还是无法做到实时监测。
卫星临时变轨非常伤卫星的寿命。
卫星临时变轨非常伤卫星的寿命。
是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变轨,只用一颗卫星扫描间隔时间太长了
卫星临时变轨非常伤卫星的寿命。
老美变轨卫星寿命十年是起步
是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变轨,只用一颗卫星扫描间隔时间太长了
快舟火箭就是这么来的~随时补射卫星。兔子的科技发展还是扣的很紧密的。
老美变轨卫星寿命十年是起步
美帝黑科技。。。我感觉是核动力。。。
要做到短重访周期,卫星数目至少都是十个往上。至于一颗卫星……,由于低轨道,重访周期那是要按天算的,可不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
雷达卫星不能太高,因为雷达作用距离有限。比如苏联搞的就在200多公里高度,但这高度会有稀薄气体影响寿命和电池板,而且也容易被击落。
一般卫星上天进入预定轨道后是不变轨的是,实现大面积搜索靠多组卫星分区搜索。
要做到短重访周期,卫星数目至少都是十个往上。至于一颗卫星……,由于低轨道,重访周期那是要按天算的,可 ...
似乎低轨道重访会更快吧,现在的超高声速武器轨道相对接近地轨道 可以号称一小时打遍全球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09:37
似乎低轨道重访会更快吧,现在的超高声速武器轨道相对接近地轨道 可以号称一小时打遍全球


一小时打遍全球那都不入轨,飞半圈而已。低轨道你一圈儿绕下来也要1.5个小时,绕回来还不在同一个地方……。而且低轨道视野小,受大气影响斜视效果不好。比较高的轨道情况下,用斜视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重访周期。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09:37
似乎低轨道重访会更快吧,现在的超高声速武器轨道相对接近地轨道 可以号称一小时打遍全球


一小时打遍全球那都不入轨,飞半圈而已。低轨道你一圈儿绕下来也要1.5个小时,绕回来还不在同一个地方……。而且低轨道视野小,受大气影响斜视效果不好。比较高的轨道情况下,用斜视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重访周期。
卫星看的是一个点吗?没常识。
中国只关心一、二岛链之间的区域。一岛链之内都用不着卫星。二岛链之外仅需跟踪。
卫星看的是一个点吗?没常识。
中国只关心一、二岛链之间的区域。一岛链之内都用不着卫星。二岛链之外仅需 ...
请不要随便说别人没常识,怎么这样,只要和自己想法不一样,开口先贬一下来证明自己多渊博吗?卫星除了大范围的扫描外,还可以对重点位置加密观察,尽量缩短观察周期间隔,已获取尽量连续的动态。
老美变轨卫星寿命十年是起步
变轨是因为消耗了过多燃料,导致后来就没有变轨能力变成固定轨道卫星,而不是说变轨使卫星折寿。美帝十年的寿命,让他连续变轨,很快也就变成一颗固定轨道卫星,当然还是可以在固定轨道上继续工作一段时间的。但是随慢慢的就会偏离轨道,而自身又没有调整轨道的能力了,也就渐渐失控了。
请不要随便说别人没常识,怎么这样,只要和自己想法不一样,开口先贬一下来证明自己多渊博吗?卫星除了大 ...
是想法不一样还是事实不一样?
玩偷换概念证明了你什么?
把卫星运转周期当目标刷新周期算有常识?
若是知道还偏要那么说就要问问为什么了。
要做到短重访周期,卫星数目至少都是十个往上。至于一颗卫星……,由于低轨道,重访周期那是要按天算的,可 ...
正解。单颗低轨卫星重访至少也得一两天。要想提高访问频率。最务实的就是组网卫星。 变轨一般也就是发射定位比较常用。或者调整角度  又或者小范围机动。要是大范围机动为了监视某一地区。估计很少 大大损耗卫星寿命。还不如重新发射
不保证没错,遥感9号所属的被动型监视星座是仿白云系统,3星星座、4组并网、1小时重访
是想法不一样还是事实不一样?
玩偷换概念证明了你什么?
把卫星运转周期当目标刷新周期算有常识?

原来你的卫星绕地转一圈扫描特定目标不是一次啊 是两次,三次还是0.5次。请问你搞明白概念了吗?
我说个卫星,你就牵扯到一岛链二岛链,你到底是有多自卑啊
不保证没错,遥感9号所属的被动型监视星座是仿白云系统,3星星座、4组并网、1小时重访
嗯,主要是现在很多人都没美剧误导了,认为卫星就是定点无死角的连续监视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10:29
原来你的卫星绕地转一圈扫描特定目标不是一次啊 是两次,三次还是0.5次。请问你搞明白概念了吗?
我说个 ...


露馅了吧?扫描N次呢。
扫描次数=覆盖区域卫星运行时间÷扫描周期。
一知半解还好意思提概念?

说岛链是告诉你对这个条形带来讲用不了几颗卫星就可以实现足够的目标刷新频率。
这理解能力岂不让人捉急。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10:29
原来你的卫星绕地转一圈扫描特定目标不是一次啊 是两次,三次还是0.5次。请问你搞明白概念了吗?
我说个 ...


露馅了吧?扫描N次呢。
扫描次数=覆盖区域卫星运行时间÷扫描周期。
一知半解还好意思提概念?

说岛链是告诉你对这个条形带来讲用不了几颗卫星就可以实现足够的目标刷新频率。
这理解能力岂不让人捉急。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10:30
嗯,主要是现在很多人都没美剧误导了,认为卫星就是定点无死角的连续监视
单个系列远不够,MD就有好几个海洋系列,战时还需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补充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08:24
是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变轨,只用一颗卫星扫描间隔时间太长了
重点海域五年内30分钟扫描一次,扬基说的,在澎湃上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09:37
似乎低轨道重访会更快吧,现在的超高声速武器轨道相对接近地轨道 可以号称一小时打遍全球
DF-26的弹头可不只有攻击舰艇的,他还可以装大功率雷达,5-6枚扇形发射一次确定位置
重点海域五年内30分钟扫描一次,扬基说的,在澎湃上
觉得杨基比较靠谱
单个系列远不够,MD就有好几个海洋系列,战时还需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补充
肯定不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整合信息,光指望卫星也有局限性。
sfm_0_0 发表于 2015-9-5 13:11
觉得杨基比较靠谱
是的,而且航母放飞舰载机的位置也不是第二岛链内任意地点的,所以实际上需要高度关注的海域面积不如想象的大
单个系列远不够,MD就有好几个海洋系列,战时还需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补充
肯定不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整合信息,光指望卫星也有局限性。
少不了一小时,除非往亚轨道部署但那样卫星绕不了多久也就回归盖亚了。
变轨是因为消耗了过多燃料,导致后来就没有变轨能力变成固定轨道卫星,而不是说变轨使卫星折寿。美帝十年 ...
就是因为临时变轨导致燃料减少的厉害,后面要想保持固定轨道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轨道修正,这也是需要燃料的,学过物理基础知识的都知道,卫星会由于太空中微重力的影响会一点一点往地球方向掉,要想保持轨道,就要用发动机修正轨道,症结就在于此。
重复编辑掉
少不了一小时,除非往亚轨道部署但那样卫星绕不了多久也就回归盖亚了。
这比喻贴切啊
就是因为临时变轨导致燃料减少的厉害,后面要想保持固定轨道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轨道修正,这也是需 ...
不对的,不是微重力,而是微阻力。
我倒是算过,对于单个地区,如果按照400公里,90分钟极地轨道的话,单颗卫星重访是24小时……因为:卫星绕1圈回来后,卫星虽然回到原点了,但是地球自转会导致地面往东移动,赤道附近会东移2500公里……得24小时后,卫星和地面同时回到原点才行,此时卫星16圈,地面1圈。如果极地轨道要实现45分钟刷新,那么,得在东侧距离1250公里,也就是和1号卫星轨道夹角11.25°的位置设立2号卫星得轨道才行,那么地皮东移45分钟后刚好到其2号轨道下方…再过45分钟还得再夹角11.25°设立3号卫星轨道。{:soso_e127:}…这还是对单个目标,并且起始点确定位于1号卫星处某一点的情况。你得要在每条卫星轨道上设立个卫星环,而且1号卫星轨道和2号卫星轨道之间还得塞满卫星(毕竟实战不可能刚好出现在1号卫星下方,中间可是有1250公里的间隙)……实际要实现全天候监视,卫星数量多到吓人……
理想情况是使用同步轨道卫星,比如即将发射高分四号,同步轨道分辨率50米,勉强足够分辨大型舰船。不然中低轨道卫星数量会比较多。但是军用(遥感系列马甲)我没发现有同步轨道的{:soso_e153:}
以后提高卫星轨道高度是一个研究方向
同步轨道监测卫星也不是不可能
不对的,不是微重力,而是微阻力。
好像都有。
纠结于“实时”?毫秒级,秒极,还是分钟级?远距离1小时就堪用了吧?近距监控手段就多了,更不必担心。
纠结于“实时”?毫秒级,秒极,还是分钟级?远距离1小时就堪用了吧?近距监控手段就多了,更不必担心。
并不纠结实时,因为现在还做不到,只是觉得对于重点地区能在需要时尽量多扫几遍还是有必要的。做不到实时,当然间隔也是越短越好。
好像都有。

微阻力,微重力要有影响那说明根本没入预定轨道。
纠结于“实时”?毫秒级,秒极,还是分钟级?远距离1小时就堪用了吧?近距监控手段就多了,更不必担心。
1小时可不堪用,这么长时间,游泳都能溜过盲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