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真的很严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7:52
教育部门发布的权威报告: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 ... /201407/171144.html
        其中小学部分:“(2013年)全国共有小学21.35万所,比上年减少1.51万所;招生1695.36万人,比上年减少19.31万人;在校生9360.55万人,比上年减少335.35万人;毕业生1581.06万人,比上年减少60.5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4]达到99.71%;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70%和99.72%,女童高于男童0.02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5]549.49万人,比上年减少4.36万人;专任教师558.46万人,比上年减少82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6]99.8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生师比16.76:1,与上年的17.36:1有所改善。”招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都在下降,这说明什么?
        也许上述同比数字还不够明显,那么我再告诉你个数字:1996年,同样都是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时小学和当年招生数量分别是:“全国小学64.6万所,比上年减少2.27万所;招生2524.66万人,比上年减少7.15万人。”,这一年就是小学和小学招生数量的始降元年!
        以上统计均为全国数据,不存在城乡流动问题。且注意净入学率高达99%以上,可以等同于6岁左右儿童的数量变化。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完全没有效果。
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

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的养育体系完全奢侈品化,注意“完全”,就是说“平价的哺养和教育体系不复存在”了。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价格的方面,还有精力方面,从而不分贫富的射杀所有生育适龄人口。这个时候给予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管给多少钱都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

比如说教育,因为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万,也不惜借钱凑30万给孩子选择重点中学。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的家庭愿意支付超出家庭所有储蓄的代价来为孩子选择中学;
一个家庭如果是多子女,就绝无可能为孩子支付这么高的价格,否则老二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那么整个教育市场结构将完全不同,将像我们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一样,虽然奢侈品仍然存在,但只是小部分人面对这种选择,大部分人不需要直面奢侈品市场。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哺育,受限于我国食品监督的暂时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烧烤,或者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吃方便面…… 这就是平价市场的逻辑,其关注重点往往是方便和性价比。
我们都看到了庞大的奶粉进口和代购市场,在大城市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婴幼儿穿用都非进口不买……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物质上限在支付婴幼儿的哺育;这就是奢侈品的逻辑,在接受范围内,为一点好的可能,支付翻倍的价格。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的安全关注本来就应该比成人多,这是是无稽之谈,只要看看我国私家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就行了。似是而非的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关注,实际上是奢侈品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社交压力。

精力投入的奢侈品化恐怕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解决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说回我们国家,单胎化使得全家的时间都可以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那种没空照顾小孩的行为和市场都变的非常小,而行为是需要周边社会认同的,市场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成熟的;
我一个朋友,每周末他和太太开一个小时车送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然后夫妻俩在附近逛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上一个小时课,全家一个周六下午就都没了。这恐怕只有在一胎情况下才有可能。
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于各种课内、课外补习上,现在的钢琴课、美术课都是这个节奏;以前那种半看孩子半学东西的多人兴趣班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有明确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明显是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其广泛的程度是发达的欧美不曾有的(无关发达程度),同样的文化圈的日韩也没有(无关文化沿袭),同样教育体系的前苏联和东欧也没有的(无关教育制度),唯一的指向就是我国特有的单胎化。
当六个成人的所有财富和精力都可以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个孩子显然可以获得十分奢侈的哺养和教育条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奢侈品化的观念和市场就迅速形成了,并且挤压了平价市场的生存空间。
一个不想给孩子上补习和技能课程的家庭迅速发现,其观念不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也没有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这个市场早已不复存在了。教育市场如此,哺育市场也是同样。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是因为,这种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是突然出现并且占据主流的,他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结果比照而竞争胜出的,他的对手(平价市场)早早地被政策终结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有多胎生育意愿的时候,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无论在财富上还是精力上,都无力应对。
这种情况也调过头在伤害单胎家庭,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每个人都会陷入周围跟他相似物质条件的家庭用物质上限对应养育体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延续到了子女成年,家庭不得不倾其所有为孩子(特别是男孩)购买住宅,甚至背上沉重债务。
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数据,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是及其有误导性的,因为根据整个社会的多胎家庭的占比,养育成本会有极大的差异;就是说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 教育部门发布的权威报告: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 ... /201407/171144.html
        其中小学部分:“(2013年)全国共有小学21.35万所,比上年减少1.51万所;招生1695.36万人,比上年减少19.31万人;在校生9360.55万人,比上年减少335.35万人;毕业生1581.06万人,比上年减少60.5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4]达到99.71%;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70%和99.72%,女童高于男童0.02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5]549.49万人,比上年减少4.36万人;专任教师558.46万人,比上年减少82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6]99.8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生师比16.76:1,与上年的17.36:1有所改善。”招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都在下降,这说明什么?
        也许上述同比数字还不够明显,那么我再告诉你个数字:1996年,同样都是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时小学和当年招生数量分别是:“全国小学64.6万所,比上年减少2.27万所;招生2524.66万人,比上年减少7.15万人。”,这一年就是小学和小学招生数量的始降元年!
        以上统计均为全国数据,不存在城乡流动问题。且注意净入学率高达99%以上,可以等同于6岁左右儿童的数量变化。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完全没有效果。
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

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的养育体系完全奢侈品化,注意“完全”,就是说“平价的哺养和教育体系不复存在”了。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价格的方面,还有精力方面,从而不分贫富的射杀所有生育适龄人口。这个时候给予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管给多少钱都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

比如说教育,因为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万,也不惜借钱凑30万给孩子选择重点中学。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的家庭愿意支付超出家庭所有储蓄的代价来为孩子选择中学;
一个家庭如果是多子女,就绝无可能为孩子支付这么高的价格,否则老二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那么整个教育市场结构将完全不同,将像我们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一样,虽然奢侈品仍然存在,但只是小部分人面对这种选择,大部分人不需要直面奢侈品市场。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哺育,受限于我国食品监督的暂时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烧烤,或者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吃方便面…… 这就是平价市场的逻辑,其关注重点往往是方便和性价比。
我们都看到了庞大的奶粉进口和代购市场,在大城市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婴幼儿穿用都非进口不买……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物质上限在支付婴幼儿的哺育;这就是奢侈品的逻辑,在接受范围内,为一点好的可能,支付翻倍的价格。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的安全关注本来就应该比成人多,这是是无稽之谈,只要看看我国私家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就行了。似是而非的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关注,实际上是奢侈品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社交压力。

精力投入的奢侈品化恐怕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解决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说回我们国家,单胎化使得全家的时间都可以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那种没空照顾小孩的行为和市场都变的非常小,而行为是需要周边社会认同的,市场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成熟的;
我一个朋友,每周末他和太太开一个小时车送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然后夫妻俩在附近逛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上一个小时课,全家一个周六下午就都没了。这恐怕只有在一胎情况下才有可能。
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于各种课内、课外补习上,现在的钢琴课、美术课都是这个节奏;以前那种半看孩子半学东西的多人兴趣班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有明确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明显是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其广泛的程度是发达的欧美不曾有的(无关发达程度),同样的文化圈的日韩也没有(无关文化沿袭),同样教育体系的前苏联和东欧也没有的(无关教育制度),唯一的指向就是我国特有的单胎化。
当六个成人的所有财富和精力都可以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个孩子显然可以获得十分奢侈的哺养和教育条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奢侈品化的观念和市场就迅速形成了,并且挤压了平价市场的生存空间。
一个不想给孩子上补习和技能课程的家庭迅速发现,其观念不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也没有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这个市场早已不复存在了。教育市场如此,哺育市场也是同样。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是因为,这种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是突然出现并且占据主流的,他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结果比照而竞争胜出的,他的对手(平价市场)早早地被政策终结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有多胎生育意愿的时候,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无论在财富上还是精力上,都无力应对。
这种情况也调过头在伤害单胎家庭,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每个人都会陷入周围跟他相似物质条件的家庭用物质上限对应养育体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延续到了子女成年,家庭不得不倾其所有为孩子(特别是男孩)购买住宅,甚至背上沉重债务。
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数据,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是及其有误导性的,因为根据整个社会的多胎家庭的占比,养育成本会有极大的差异;就是说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
说的再多  没啥用
这个问题除了屁股坐歪的都看到了,然并卵
我们家乡,我小时候几个村一个小学,现在我回去一看。。。。。现在10几个村才一个小学。。好像还招不满人。当然也跟少了留守儿童的关系有关。但是确实孩子比我们以前少很多了。
其实还是人口结构的问题,人口生肓高峰是50-70年代,80年代至今的人口调控形成了巨大的政策惯性,想一下扭转是不可能的。
再过十几年,中国就进入老龄化高峰了,一举超越日本成为第一老龄化大国。
我家乡小学撤了很多,我读的不用说早没了,全去镇中心小学了。。。问题是我是80后,基本从我们开始都是独生子女了...现在才醒。
亡国灭种啊!
这是两难
你以为放开生就好


中国现在的平均年龄是75岁,30年后达到80岁到85岁应该没什么问题,生育年龄是28岁,缓慢增长中,那么等65年出生的还没死,90年出生的进入老年的时候,也就是2045年到2050年左右老龄化进入最高峰,60岁以上人口说不定能超过50%,而现在,65年的还没老,90年的正成为社会主力,中国正走上巅峰。


中国现在的平均年龄是75岁,30年后达到80岁到85岁应该没什么问题,生育年龄是28岁,缓慢增长中,那么等65年出生的还没死,90年出生的进入老年的时候,也就是2045年到2050年左右老龄化进入最高峰,60岁以上人口说不定能超过50%,而现在,65年的还没老,90年的正成为社会主力,中国正走上巅峰。

bba1cd11728b471076123088c3cec3fdfc0323b1 - 副本.jpg (285.5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8-16 00:44 上传

按国家的上课标准,我们这里老师超过1000人是多余的!小学就那么几个学生,很多老师都没有课
人口过度老化,就会严重影响经济。。
关键还有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毛线,根本不用祖国在未来发展当中优秀人才的问题,更不用担心未来高级技术工人断层的问题,大家都去看看小学课本三年级学的都是什么东西。
混成亿万富翁 发表于 2015-8-16 00:30
亡国灭种啊!
还是当的政策好


老龄化在中国其实本人感觉是个伪命题!绵绵流长的中华文明经历过种种问题,即便在近百年遭受屈辱,侵略,如今新中国建立才70年居然矗立当今世界前列。足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强大。

老龄化在中国其实本人感觉是个伪命题!绵绵流长的中华文明经历过种种问题,即便在近百年遭受屈辱,侵略,如今新中国建立才70年居然矗立当今世界前列。足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强大。
楼上的各位真的仔细观察了吗?有没有看城填中小学人数是原来的多少倍?竟还有全国平均年龄75岁的,你们村90以上的有多少?当然,现在80以上的很常见,长寿是好事,说明国家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还没有到老龄化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程度,等上世纪60、70年代的这批人升天后,这种影响会更小点
楼上的没有一个人看懂文章的重点含义吗?那就是整个社会形成的把所有家庭资源和精力放在培养一个孩子上面,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多生了,多生了,和周围生一个的家庭比,你就是养不起,或者养的差,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大环境下,哪个家庭愿意降低一个孩子的教育生活质量,而多生几个呢?所以优生优育的社会环境一旦形成,确实很难改变了。
我早就说过,中国最大的危机就是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未来10几年后会导致人口结构大崩溃,继而影响经济,经济下滑,或者崩溃

而且经济恶化后, 社会不安全感会更强。

老无所养, 社保是肯定破产的, 这是没跑的。


目前还支持计划生育不动摇的,好的,你继续坚持你的理论,咱们15年后见分晓,


看看计划生育带来的少子化的结果对经济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希望你们以后别改自己的观点, 继续坚持
风中闲云 发表于 2015-8-16 01:06
楼上的各位真的仔细观察了吗?有没有看城填中小学人数是原来的多少倍?竟还有全国平均年龄75岁的,你们村90 ...
事实是,目前一年小学入学人数,只有1996年的一半左右。


1996年小学一年级人数2600万, 目前去年的官方数据是1600万,但这还是有水份的数据,

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 2000年0岁人口和2010年0岁人口分别是1379万和1383万, 也就是2006年的小学一年级人数最多1300多万。


而2012年的初中一年级人数则是1400万, 侧面也应征了,一年新生人口只有1300-1400万的规模。

只有86-90年的一半左右
这样的、夜 发表于 2015-8-16 01:01
老龄化在中国其实本人感觉是个伪命题!绵绵流长的中华文明经历过种种问题,即便在近百年遭受屈辱,侵略,如 ...
中国几千年历史,只有过去36年才有一胎化的强计,而且只有过去25年有强计+一票否决制度。

80年代生育率还有2.4, 而1991年推行一票否决制后,1995年人口抽样普查,生育率只有1.55, 而2000年人口普查生育率只有1.22, 2005年1%抽样普查只有1.36, 2010年六普生育率是1.18, 即平均一个妇女一辈子只生育1.18个孩子

多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妇女的生育率目前只有1.2不到,而汉族生育率更是只有1.13(2010年数据)


2010年,汉族生育率是1.13,全国倒数第四, 汉族妇女平均每个生育1.13个孩子

而汉族几千年来,传统农耕社会,汉族妇女生育率一直是6.0左右
囧and囧 发表于 2015-8-16 00:40
人口过度老化,就会严重影响经济。。
不是影响经济,而是经济崩溃,老无所养,


因为经济本身就是服务于人的,人都被计划掉了,自然经济也没了意义


按照目前的模式,到2050年,就是1965年后的还存活, 1990年的进入老年,

那么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 1.5亿(65后)+2.3亿(70后人口)+2.2亿(80后人口)+2600万(1990年人口)= 6.25亿人。

而联合国预测,中国2050年人口是12.6亿,刚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50%强


这种社会早就崩溃灭亡了,还发展。
我是008 发表于 2015-8-16 00:35
这是两难
你以为放开生就好
按照目前的模式,到2050年,就是1965年后的还存活, 1990年的进入老年,

那么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 1.5亿(65后)+2.3亿(70后人口)+2.2亿(80后人口)+2600万(1990年人口)= 6.25亿人。

而联合国预测,中国2050年人口是12.6亿,刚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50%强


这种社会早就崩溃灭亡了,还发展。

雪比斯基 发表于 2015-8-16 05:08
按照目前的模式,到2050年,就是1965年后的还存活, 1990年的进入老年,

那么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 1. ...


你确定2050年人均寿命能达到85岁,我觉得能达到80岁就不错了,美国现在都没达到80岁,日本人均寿命长是因为气候环境好,医疗水平高。按照你的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应该是4.75亿,65岁以上的人口3.65亿,如果每年保持1600多万出生人口,60岁以下人口应该为9.6亿以上,也就是到时候60岁以上人口为33%,65岁以上人口为25.4%。
雪比斯基 发表于 2015-8-16 05:08
按照目前的模式,到2050年,就是1965年后的还存活, 1990年的进入老年,

那么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 1. ...


你确定2050年人均寿命能达到85岁,我觉得能达到80岁就不错了,美国现在都没达到80岁,日本人均寿命长是因为气候环境好,医疗水平高。按照你的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应该是4.75亿,65岁以上的人口3.65亿,如果每年保持1600多万出生人口,60岁以下人口应该为9.6亿以上,也就是到时候60岁以上人口为33%,65岁以上人口为25.4%。
相较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主体民族)以及人口结构都大大优于中国 只要保有这个基础 综合国力超越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我一直看好印度的原因

我兔贼腹黑 发表于 2015-8-16 08:37
相较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主体民族)以及人口结构都大大优于中国 只要保有这个基础 综合国力超越中国只是时 ...


印度用不了几年就会爆发粮食危机,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谈什么综合国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印度粮食库存正在迅速下降。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5/09/091518382077.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101022159734.shtml
我兔贼腹黑 发表于 2015-8-16 08:37
相较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主体民族)以及人口结构都大大优于中国 只要保有这个基础 综合国力超越中国只是时 ...


印度用不了几年就会爆发粮食危机,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谈什么综合国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印度粮食库存正在迅速下降。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5/09/091518382077.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101022159734.shtml
老龄化是好事情,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中国当年也吃不饱了。
印度来场革命。。
印度的硬件还没有缺失。只不过需要革命。其实没革命也没什么。就
我们自己选择彻底融入现在着个文明体系也不知道最后结局是好还是不好。
俄罗斯就是因为人口问题。已经在文明竞争中等死了。
TG不知道悔改。等着宗教战争吧。
玩不好  中国真就是历史上的中国。版图分裂。然后也玩完

中国当年也吃不饱了。
印度来场革命。。
印度的硬件还没有缺失。只不过需要革命。其实没革命也没什么。就
我们自己选择彻底融入现在着个文明体系也不知道最后结局是好还是不好。
俄罗斯就是因为人口问题。已经在文明竞争中等死了。
TG不知道悔改。等着宗教战争吧。
玩不好  中国真就是历史上的中国。版图分裂。然后也玩完
如今新中国建立才70年居然矗立当今世界前列。足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强大。

十四亿人以总量位居前列
只说明不太垃圾,不说明强大
如果只有四亿人,可以算强大



老龄化都能是好事,   
哥本哈根 发表于 2015-8-16 08:57
老龄化都能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说明人均寿命提高了。如果人均寿命80岁,即使保持2.1的生育率,60岁以上老人也会达到25%。
为什么回族可以生10个还有党妈拉捐款,少数民族捡到狗头金可以不上交?
说的再多  没啥用
然并卵,肉食者谋之
生那么多出来被剥削吗?还不好养,自己给自己和孩子苦吃。
热烈欢迎印度一举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印度要是起不来那就是你们给捧杀的
囧and囧 发表于 2015-8-16 00:41
关键还有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暂时的老龄化总会过去的,关键是不能靠饮鸩止渴来稀释老龄化,导致世世代代永无止境的老龄化。
还有没有计划生育的印度,男女比例失调远远超过实行计划生育的天朝。
老龄化过程太激烈
Ta-152H-1 发表于 2015-8-16 09:12
为什么回族可以生10个还有党妈拉捐款,少数民族捡到狗头金可以不上交?
那只是以前的个别现象,现在各民族都实行适合自己的计划生育政策。各民族生育率都控制在2.0一下,总量必然走向下降通道。
相比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绿教国家就吓死人了:印尼2.5亿,巴铁1.8亿,小孟1.6亿,法老1亿,土鸡1亿。
所以地球的未来是属于绿胶的,其他种族就认命了吧
高度老化将彻底阉割中国的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