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21:35
人民日报评论部:“让历史说话”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①
本报评论部

  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坚持正确历史观”命题。从本体论上说,是要“让历史说话”;从方法论上说,是要“用史实发言”。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将史实与史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系列评论,与读者一同看看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共同捍卫我们的历史记忆。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考古学中,有“地层”之说。如同文明的遗迹,人类的历史同样是一层叠压一层,在岁月的淬炼下,积淀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灵地层”,塑造了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品性。

  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的临近,再次触发人们对当代中国精神脉络的深沉思考。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回顾和思考抗战历史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面对延绵不断的时间长河,如何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如何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历史观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历史,更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有史实,还要有正确的史识,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秉持“一切事件皆巧合”的偶然论,怎么能理解“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抱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论,又怎么能看到“于曲折反复中进步”的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社会的一切——国家、民族,文化、文明,无不是在历史的打磨中成形。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阅兵仪式,重温抗战胜利的光荣时刻?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历史研究、史料收集,保存最珍贵的民族记忆?正是因为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根基的重要一部分。筑牢我们自己的“抗战史观”,为的是“让历史说话”,接收时间深处激荡着的“复兴密码”;为的是擎起历史的火炬,让它照亮前行的路。

  文天祥有诗云:“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史官秉笔直书,在书于竹帛之际弘扬天地正气。孔子著《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让《春秋》这部史书,成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一种汲取过去教训、防止悲剧重演的巨大约束力。

  对历史的遗忘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掩盖和歪曲历史更是对文明的背叛,最终只会陷入悲剧的泥淖、走向进步的反面。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历史决不会随时间推移改变原有的样貌,历史的结论决不容许恣意篡改。廓清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历史才能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中国人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源远流长的文明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却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乱了历史认知,以“虚无主义”消解社会根基;或是妄加揣测,用主观否定客观,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颠覆了主流立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那些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者,那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娱乐历史消费历史者,或许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对于历史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回顾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在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我们每每会从回望历史、重述史观中汲取力量。清末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史观,刷新历史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史观,重写历史叙事。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段,在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浪潮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更普遍的观点看待历史;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应该筑牢更坚定、更科学、更人本、更开放的历史观念。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走向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5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05/c1003-27411357.html

人民日报评论部:“用史实发言”才能坚守记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②
本报评论部

  善于用史实发言,坚持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蕴藏着走向未来的答案。以史为鉴,如何让过去的历史更加丰满起来、鲜活起来?捍卫真相,如何遏制解构、歪曲、篡改历史的行为?

  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敬畏历史、坚守记忆,这的确抓住了要害。让历史离我们更近,不仅需要严密的概念,更需要生动的细节;在历史中获得启示,不仅需要火一样的激情,更需要铁一般的事实。

  在历史研究中,“论从史出”是一个基本方法。史料是学者治史的史源,是为学的基础。清代大史学家章学诚把史学文献分为“记注”(史料纂辑)与“撰述”(史学著作)两类,“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把史料学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有人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把对历史的解释比作果肉的话,那么历史事实就是果核。任何严肃和负责任的历史叙事,都必须先找到一个“事实的硬核”——那就是真相,然后才能给出一个“坚硬的解释”——那就是立场。

  “谁都不能对抗历史,因为历史是绝对权力。”以史为鉴、捍卫真相、针砭时弊,如果缺乏基本史实支撑,很容易成为缺乏生命的空壳,甚至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这些年来,无论是回击日本右翼否认历史、美化战争的奇谈怪论,还是梳理近百年来国人的探索与奋斗史,更多有力的证据被发掘,更多真实的史料被呈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事实成为有力的说服,历史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

  解释是自由的,事实是神圣的。用史实发言,一方面需要不畏劬劳、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树立正确史观、避免不良倾向:

  一是以“想象化”的方式消费历史。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神剧”: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打飞机……让我方装备能力“超过蝙蝠侠”,把敌人描绘得近乎弱智,这不仅是对严肃庄重历史的曲解,更是对浴血卫国先烈的不敬。也难怪有人质疑,这种缺乏常识和底线的“戏说”和“恶搞”,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情感?

  二是以“鸡汤化”的名义轻薄历史。有人习惯抽离历史场景、脱离历史逻辑,打着“人性化”的幌子解构历史,在“重新包装”中将历史碎片化,在鸡汤化中混淆基本的是非观。一些人热衷于“民国范儿”,却不知道那只是民国的精华版,忽略了历史不只是精英的幸福史。一些人用小清新的方式解读战争,用悲欢离合的煽情叙事取代大是大非,却不问历史中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有人习惯观点先行,以立场决定对事实的取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一些人常常用主观臆想去改写中国历史,打着“还原历史”旗号,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热衷于把某一个历史时期美化成“黄金时代”,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翻案”。这些做法,把历史当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既不符合历史潮流和基本史实,也无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凡此种种,让人不禁想起列宁当年所批评的,“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不管何种观点,都要有事实为前提;不论何种热情,都要以史实为基底。“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史料越坚实,做出的研究才越客观越有价值,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才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对历史怀有温情的敬意,善于用史实发言,坚持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

  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说:“一个国家必须首先有所记忆,才可以有所忘却。法国人只有实事求是地理解了维希政权,而不像曾经那样选择错误的记忆,才能放下这段历史,继续前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日本来说,尊重历史是获得自尊的前提;对我们来说,让史实彰显正义力量,这既是捍卫和平的神圣责任,也是走向复兴的精神密码。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07/c1003-27423785.html

筑牢主流,摈弃“虚无主义”(人民观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③
本报评论部

  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既需考据事实,更需辨明是非

        

  记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一个人,失去记忆等于失去自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历史的共同记忆,责任和使命便成了空白,现实和未来就没了依凭,更谈不上文化的积累、智慧的叠加。龚自珍所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道尽了正确历史观与国家兴衰存亡的息息相关。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怎样的眼光打量历史、用怎样的方法理解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现实中,一些人不顾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以“重新评价”丑化英雄美化反面人物,以“重新发现”裁剪事实曲解历史真相,最终达到“解构主流”“重构历史”的目的。种种走偏的言行,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

  具体观之,虚无主义历史观的体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其实是强词夺理为我所用。比如,提出“如果不搞五四运动”“如果不打抗日战争”“如果没有抗美援朝”,以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推演,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再比如,罔顾历史条件和历史真实,提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殖民地统治有助于提高中国人素质”等等,都是无视史实信口开河的谬论。

  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其实是要瓦解道德基础。比如,“好人不好”,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相反,“坏人不坏”,慈禧是“优秀的政治家”,李鸿章妥协投降是“争取国家利益”,袁世凯也被赞为“为中国找出路”。在他们眼里,为佐证自己的观点,为了解构主流价值、历史成了予取予求的工具,而不再是客观的存在。

  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规律,美其名曰“再思考”,其实是要将历史一脚踢开。比如,把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认为儒家充满“奴性”,道家安于现状,法家崇尚专制,毫无可取之处。再比如,宣扬“告别革命”论,抹杀、贬损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一切进步运动,从而否认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其实,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本质上是对主流历史观念的否定,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这样的言论之所以有一定市场,有着文化思想、社会心态的深层次背景。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不自信,视之为“糟粕”、以之为“落后”,因而罔顾事实发难国史;一些人对当前的道路和制度不认同,把现实中的问题归因于近代中国错误的历史选择,因而无中生有质疑党史;还有一些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崇高不在乎,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嘲笑一切,无视在漫长历史与峥嵘岁月中的精神沉淀,因而插科打诨矮化我们的精神史。

  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既需考据事实,更需辨明是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借“还原真相”“重新发现”之名,行史实虚无、规律虚无、道德虚无、价值虚无之实,而这些都没有了,历史本身也就只能是“血污游魂归不得”。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从否定列宁、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苏共历史,受“重新审视历史”的影响,苏联历史教材被斥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谎言”,苏联教育部甚至曾要求销毁全国学校的苏联历史课本。结果是形象被玷污、信念被动摇、思想被搞乱,终致亡党亡国。这些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提醒我们不可小觑颠覆历史、解构主流带来的现实危害,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侵蚀思想的疆土、精神的领地。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怎么走向未来。“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更是筑牢主流、摈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选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0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10/c1003-27434138.html人民日报评论部:“让历史说话”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①
本报评论部

  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坚持正确历史观”命题。从本体论上说,是要“让历史说话”;从方法论上说,是要“用史实发言”。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将史实与史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系列评论,与读者一同看看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共同捍卫我们的历史记忆。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考古学中,有“地层”之说。如同文明的遗迹,人类的历史同样是一层叠压一层,在岁月的淬炼下,积淀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灵地层”,塑造了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品性。

  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的临近,再次触发人们对当代中国精神脉络的深沉思考。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回顾和思考抗战历史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面对延绵不断的时间长河,如何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如何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历史观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历史,更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有史实,还要有正确的史识,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秉持“一切事件皆巧合”的偶然论,怎么能理解“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抱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论,又怎么能看到“于曲折反复中进步”的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社会的一切——国家、民族,文化、文明,无不是在历史的打磨中成形。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阅兵仪式,重温抗战胜利的光荣时刻?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历史研究、史料收集,保存最珍贵的民族记忆?正是因为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根基的重要一部分。筑牢我们自己的“抗战史观”,为的是“让历史说话”,接收时间深处激荡着的“复兴密码”;为的是擎起历史的火炬,让它照亮前行的路。

  文天祥有诗云:“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史官秉笔直书,在书于竹帛之际弘扬天地正气。孔子著《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让《春秋》这部史书,成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一种汲取过去教训、防止悲剧重演的巨大约束力。

  对历史的遗忘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掩盖和歪曲历史更是对文明的背叛,最终只会陷入悲剧的泥淖、走向进步的反面。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历史决不会随时间推移改变原有的样貌,历史的结论决不容许恣意篡改。廓清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历史才能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中国人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源远流长的文明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却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乱了历史认知,以“虚无主义”消解社会根基;或是妄加揣测,用主观否定客观,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颠覆了主流立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那些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者,那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娱乐历史消费历史者,或许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对于历史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回顾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在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我们每每会从回望历史、重述史观中汲取力量。清末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史观,刷新历史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史观,重写历史叙事。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段,在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浪潮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更普遍的观点看待历史;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应该筑牢更坚定、更科学、更人本、更开放的历史观念。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走向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5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05/c1003-27411357.html

人民日报评论部:“用史实发言”才能坚守记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②
本报评论部

  善于用史实发言,坚持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蕴藏着走向未来的答案。以史为鉴,如何让过去的历史更加丰满起来、鲜活起来?捍卫真相,如何遏制解构、歪曲、篡改历史的行为?

  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敬畏历史、坚守记忆,这的确抓住了要害。让历史离我们更近,不仅需要严密的概念,更需要生动的细节;在历史中获得启示,不仅需要火一样的激情,更需要铁一般的事实。

  在历史研究中,“论从史出”是一个基本方法。史料是学者治史的史源,是为学的基础。清代大史学家章学诚把史学文献分为“记注”(史料纂辑)与“撰述”(史学著作)两类,“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把史料学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有人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把对历史的解释比作果肉的话,那么历史事实就是果核。任何严肃和负责任的历史叙事,都必须先找到一个“事实的硬核”——那就是真相,然后才能给出一个“坚硬的解释”——那就是立场。

  “谁都不能对抗历史,因为历史是绝对权力。”以史为鉴、捍卫真相、针砭时弊,如果缺乏基本史实支撑,很容易成为缺乏生命的空壳,甚至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这些年来,无论是回击日本右翼否认历史、美化战争的奇谈怪论,还是梳理近百年来国人的探索与奋斗史,更多有力的证据被发掘,更多真实的史料被呈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事实成为有力的说服,历史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

  解释是自由的,事实是神圣的。用史实发言,一方面需要不畏劬劳、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树立正确史观、避免不良倾向:

  一是以“想象化”的方式消费历史。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神剧”: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打飞机……让我方装备能力“超过蝙蝠侠”,把敌人描绘得近乎弱智,这不仅是对严肃庄重历史的曲解,更是对浴血卫国先烈的不敬。也难怪有人质疑,这种缺乏常识和底线的“戏说”和“恶搞”,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情感?

  二是以“鸡汤化”的名义轻薄历史。有人习惯抽离历史场景、脱离历史逻辑,打着“人性化”的幌子解构历史,在“重新包装”中将历史碎片化,在鸡汤化中混淆基本的是非观。一些人热衷于“民国范儿”,却不知道那只是民国的精华版,忽略了历史不只是精英的幸福史。一些人用小清新的方式解读战争,用悲欢离合的煽情叙事取代大是大非,却不问历史中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有人习惯观点先行,以立场决定对事实的取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一些人常常用主观臆想去改写中国历史,打着“还原历史”旗号,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热衷于把某一个历史时期美化成“黄金时代”,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翻案”。这些做法,把历史当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既不符合历史潮流和基本史实,也无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凡此种种,让人不禁想起列宁当年所批评的,“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不管何种观点,都要有事实为前提;不论何种热情,都要以史实为基底。“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史料越坚实,做出的研究才越客观越有价值,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才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对历史怀有温情的敬意,善于用史实发言,坚持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

  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说:“一个国家必须首先有所记忆,才可以有所忘却。法国人只有实事求是地理解了维希政权,而不像曾经那样选择错误的记忆,才能放下这段历史,继续前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日本来说,尊重历史是获得自尊的前提;对我们来说,让史实彰显正义力量,这既是捍卫和平的神圣责任,也是走向复兴的精神密码。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07/c1003-27423785.html

筑牢主流,摈弃“虚无主义”(人民观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③
本报评论部

  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既需考据事实,更需辨明是非

        

  记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一个人,失去记忆等于失去自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历史的共同记忆,责任和使命便成了空白,现实和未来就没了依凭,更谈不上文化的积累、智慧的叠加。龚自珍所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道尽了正确历史观与国家兴衰存亡的息息相关。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怎样的眼光打量历史、用怎样的方法理解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现实中,一些人不顾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以“重新评价”丑化英雄美化反面人物,以“重新发现”裁剪事实曲解历史真相,最终达到“解构主流”“重构历史”的目的。种种走偏的言行,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

  具体观之,虚无主义历史观的体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其实是强词夺理为我所用。比如,提出“如果不搞五四运动”“如果不打抗日战争”“如果没有抗美援朝”,以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推演,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再比如,罔顾历史条件和历史真实,提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殖民地统治有助于提高中国人素质”等等,都是无视史实信口开河的谬论。

  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其实是要瓦解道德基础。比如,“好人不好”,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相反,“坏人不坏”,慈禧是“优秀的政治家”,李鸿章妥协投降是“争取国家利益”,袁世凯也被赞为“为中国找出路”。在他们眼里,为佐证自己的观点,为了解构主流价值、历史成了予取予求的工具,而不再是客观的存在。

  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规律,美其名曰“再思考”,其实是要将历史一脚踢开。比如,把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认为儒家充满“奴性”,道家安于现状,法家崇尚专制,毫无可取之处。再比如,宣扬“告别革命”论,抹杀、贬损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一切进步运动,从而否认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其实,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本质上是对主流历史观念的否定,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这样的言论之所以有一定市场,有着文化思想、社会心态的深层次背景。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不自信,视之为“糟粕”、以之为“落后”,因而罔顾事实发难国史;一些人对当前的道路和制度不认同,把现实中的问题归因于近代中国错误的历史选择,因而无中生有质疑党史;还有一些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崇高不在乎,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嘲笑一切,无视在漫长历史与峥嵘岁月中的精神沉淀,因而插科打诨矮化我们的精神史。

  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既需考据事实,更需辨明是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借“还原真相”“重新发现”之名,行史实虚无、规律虚无、道德虚无、价值虚无之实,而这些都没有了,历史本身也就只能是“血污游魂归不得”。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从否定列宁、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苏共历史,受“重新审视历史”的影响,苏联历史教材被斥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谎言”,苏联教育部甚至曾要求销毁全国学校的苏联历史课本。结果是形象被玷污、信念被动摇、思想被搞乱,终致亡党亡国。这些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提醒我们不可小觑颠覆历史、解构主流带来的现实危害,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侵蚀思想的疆土、精神的领地。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怎么走向未来。“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更是筑牢主流、摈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选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0日 05 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10/c1003-27434138.html
怎么感觉人民日报里很多批驳的都是我认同的 我得面壁思过去了
铭记历史是最重要的,中国没有分裂时,中央政府强大时,不会有倭寇14年入侵惨事发生,加强大一统以及民族融合是最重要的。不要强调民族的差异性,全国只有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差异性可以在文化上体现不要在民族上强调。
   这么说吧 史观是根据一个国家阶段性的利益诉求而不断改变着的 是动态 而不是静态的东西 西方人其实也是如此 人家总是对外宣传自己是古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连毛子也说自己继承古罗马 拜占庭一切物质与精神 视为第三罗马 越南 日本之流还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是中华正统 韩国人在教科书在把自己跟高句丽绑在一起 土耳其人认殖民者为祖宗 扯自己是突厥人  讲穿了其实都是利益使然
     其实公允的讲 像太平天国那种运动真的不值得宣扬 而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比后来的国民政府更值得称赞 但是以现任政权的出身是不可能如此定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