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论老三篇终结篇之---高频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0:00
在讨论新时代全新的军事战术理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要重温一下战术的概念,革延和本质。战;"战术"一词,较早见于中国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索虏》中的"而自木末以来,并有贤才狡算,妙识兵权,深通战术"。在欧洲一些国家,大多源于希腊文的taktika,意为布阵的艺术军事战术(希腊语:Taktikē,管理军队的艺术)是使用武器或军事单位,进行攻击或防御敌人的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战术亦随着哲学和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        以目前的军事思想,军事战术是最基础的规划;涉及小单位,从几十到几百人。最高级的军事计划是军事战略,它处理战争行动与国家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中间的规划是军事行动,它把军事战略细化到军事战术的实施级别。美国陆军战场手册3-0提供了以下的定义策略: “策略-(美国国防部)一.战斗单位的使用。二.有序的安排和演习,得使在面对盟军和/或我们的敌人时,能利用其充分的潜力。(陆军)战斗单位的雇用。它包括从多个角度(如地形),安排和处理的军事单位间的关系。”炮击
?        骑兵战术
?        步兵战术
人类自有战争之始就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相关战术相伴随,并发展出了多种战争战术理论。以我国来说,最早的系统化战争战术理论著作是:
? 孙子兵法 以及后来各代军事家所著的? 吴子 ? 六韬武经七书
? 三略 ? 司马法 ? 尉缭子
? 唐李问对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略 ? 握奇经
? 鬼谷子 ? 将苑 ? 何博士备论
? 三十六计 ? 曾胡治兵语录 ? 太白阴经
? 阴符经 ? 守城录 ? 素书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兵制
? 孙子略克解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等等
历朝历代都有战术理论革新。到了近代又出现了名闻世界的毛泽东的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建国以后五十年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战术亮点出现,直到1999年由乔良和王湘生合著的《超限战》理论的出现才让世界再次为之瞩目。超限战提出了在军事,经济,政治,网络,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以不对称方式进行各种手段斗争的理论。使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国军事理论再次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超限战本质上还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理论余脉的延伸。它继承了,人民战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的最基本特性。拓展了战斗领域--从面对面的战场厮杀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流血的不流血的斗争。说白了就是:不择手段,不分领域,不对称的斗争手段。(其实还有没有道德底线这句话没说出来--只要能获得胜利。)这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争理论,它早就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并非由《超限战》的作者原创,只是由他们第一次以系统化的论著写来罢了。而纵观国外近代的相关战争战术理论从:; 劳塞维茨/《战争论》杜黑的《制空权》, 马汉的《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富勒,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的闪击战.乃至苏联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以及美军的空海一体战,空地一体战。制信息权;制天权;核战略论;局部(有限)战争论,人民战争等等其实都是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国情量身定做的,就像苏俄,国土辽阔延绵万里,具有巨大规模的工业能力,和众多人口。所以他们能提出“大纵深战争理论”他们能用空间换时间以潜力换战力。并最终取得胜利。而这样的战术如果用在德国或者以色列这样缺乏资源,领土空间。和长期战争潜力的国家上将是一场巨大灾难。所以“闪电战”这样的速决战理论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同样道理美军由于航空,国防工业技术的发达,所以他们更擅长于利用空军和海军,陆军进行联合作战,发展出相关的战术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军成长于游击战争,获胜于人民力量,所以就特别重视人的因素。特别强调用战术来弥补技术缺陷,用人的方面特长来平衡装备方面的短板。由此而发展出来的人民战争理论和超限战理论都是注重以弱胜强的不对称手段。是贴合我们实情的。由此可见战术具有适应性这一大特征:相关战术适应于其装备技术水平和自身所处环境因素。战术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技术上所表现的扩张性--从本质上来说,战术就是技术。是技术从硬向软延伸的一种表现:制造一把刀所选用材料、火工、锻打、研磨工艺可以称为硬技术。而如何使用这把刀,比如创造出“六合刀法”既可称之为战术也可称为技术。它属于半软半硬的某种战术。再进一步,把刀和藤牌结合成刀阵,或是其它兵器组成鸳鸯阵(戚续光抗倭时所创)那就纯粹是软战术了。单件兵器就是一个细胞,多件兵器就是一块分子组织,而整个军队就是一个肌肉和活体。装备、技术、战术都是层层叠加层层扩张的。它们之间既是个体也是整体,既是并联也是串联关系,其实质上都是一生万象,万法归一!当然如果因为习惯原因而非得把技术和战术剥离也未尝不可。就像李小龙练拳时所说:刚开始时一拳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拳,没有什么特别的。到了中间阶段心有所感,一拳之中包涵了千变万化,一拳不再是一拳!再到最后返朴归真时信手挥出,一拳又是普普通通的一拳!战术的辩析过程也是如此,战术是战术---战术不是战术(是技术)---战术还是战术。总之战术可以分为,硬战术、半软半硬的混合战术、和软战术三类。前两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它是针对某种特定兵器的比如古时的墨攻、现代的潜艇/狼群战。坦克/闪电战。轰炸机/地毯式轰炸战。半软半硬的混合战术则是多种兵器之间的协调战法,例如空地一体战,空海一体战、多兵种协同战等等。软战术则包涵了多种对像。可以是兵器装备,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经济。政治,思想等非物质化的东西。说到底就是某种计策和谋略或是诡道:例如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它有很长的时效性,能脱离某种特定的兵器、装备而延续千年却不失效。战术的第三大特征就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一致性。人类活动范围扩张到哪里,哪里就有斗争和战斗:流血的、不流血的、看的见的、看不见的、情战、商战、宣传战、文化战、宗教战、心理战。。。。战争不局限于沙场上的血肉撕杀。还包涵了一切人类活动的范围。自然也就会有相关战术理论的产生。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权论》。杜黑的《制空权》,还有现代的制信息权、高边疆控制权,以及《超限战》等等。都是对人类活动所涉及到的陆、海、空、信息、太空、和社会等各领域战场的一系列理论总结。这些论著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晶体,只不过是由那些头脑敏锐的人首先把它洞察并写出来罢了。他们也因此而成为相关战争领域的大理论家,大军事家了。(这就像地震一样,地峭板块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在某一特定时刻释放出来,至于具体精确到那一分钟那一秒那块石头--那个人先动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了)。如果未来人类的活动范围深进入地球内部自然会有“地心控制权”出现。或是进入深层太空就会有“星际控制权”出现。再或是进入超光速宇航时代而能返回各阶段时空,那时自然还会出现“多维度时空控制权”理论。所以在各个时代出现对应于其技术水平的战术理论是再普通不过事情,不足为奇。东西方各国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和国情差异所发展出的战略战术理论也就各有不同。欧美各国因为科技发达,装备先进,在物质上占优势所以他们就强调装备制胜,以技术装备上与敌人拉开代差为基本要求。从而压制对手达到获胜的目的。他们的相关战术理论也就侧重围绕武器装备而展开,是典型的硬战术理论。东方国家因为近代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装备上不如人,所提出的战略战术理论也就更偏重于人的因素:强调以谋取胜,以人取胜。通过小小秤砣四两压千斤的巧妙战术与优势装备敌人抗衡并取得胜利。属于典型的软战术理论。我国就是软战术的代表:人民战、游击战、超限战。都是中国战术理论的代表作。也有国家提出介于软硬两者之间的混合战术理论,那是因为技术装备上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遇到美国只能采用以智取胜的偏软战术,遇到弱小国家则使用熊扑的硬战术--比如俄罗斯。总之任何一种战术理论的提出都是根据作战者自身实情来量身定做的。不是我们不想提出偏硬的战术理论,而是我们的装备不如最强者。只能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自然是有什么样的战争就会总结出什么样的理论。所以中国的战术理论大多只能类似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推磨战理论。而美国的战术理论多是牛仔进屠场,榔头砸鸡蛋的硬战术。武器装备的革新能推动战术理论的发展,而战术理论的完善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装备的作战效能。中国不缺乏智慧型的软性战术,缺乏的是技术型的硬战术。笔者在此提出一种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技术型硬战术--《高频战》以供各位参考与评鉴,欢迎指出其中不足和缺陷。人类以往的战争由于生产力和相关技术水平的低下。只能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和节奏来进行,古代的战争动辙以数十年计: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而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的战争更是长达2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战争节奏和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步兵行进时速每小时5到10公里,到蒙古骑兵300里一昼夜奔袭,再到美军机械化装甲兵380公里一昼夜的闪电彪进。及至现代航空兵的F-22战斗机每小时1700多公里的超音速巡航。人类的战争移动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而战争时间。则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越来越短促,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快节奏的作战。机械化战争及更传统的战争,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年或数月。据资料显示,超过5年以上的战争,在17世纪约占40%,18世纪约占34%,19世纪约占25%,20世纪约占15%。(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2年零9个月,越战因为政治因素则持续了十多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957)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至十日战争结束,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海湾战争(Gulf War),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以及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后来的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和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4月15日),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人类未来的战争速度和节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到那时,战争的持续时间不再是以年、月、甚至是日来计算而可能是以小时来衡量。(当然不是那种数小时就毁灭全世界的核武器终结战)相应的战争节奏也不再是以每天推进多远距离,每分钟能倾泄多少吨弹药。而是以秒钟来计算。为了更精确表现未来战争节奏和强度。在这里笔者要引入高频战争这个概念。在讨论新时代全新的军事战术理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要重温一下战术的概念,革延和本质。战;"战术"一词,较早见于中国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索虏》中的"而自木末以来,并有贤才狡算,妙识兵权,深通战术"。在欧洲一些国家,大多源于希腊文的taktika,意为布阵的艺术军事战术(希腊语:Taktikē,管理军队的艺术)是使用武器或军事单位,进行攻击或防御敌人的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战术亦随着哲学和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        以目前的军事思想,军事战术是最基础的规划;涉及小单位,从几十到几百人。最高级的军事计划是军事战略,它处理战争行动与国家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中间的规划是军事行动,它把军事战略细化到军事战术的实施级别。美国陆军战场手册3-0提供了以下的定义策略: “策略-(美国国防部)一.战斗单位的使用。二.有序的安排和演习,得使在面对盟军和/或我们的敌人时,能利用其充分的潜力。(陆军)战斗单位的雇用。它包括从多个角度(如地形),安排和处理的军事单位间的关系。”炮击
?        骑兵战术
?        步兵战术
人类自有战争之始就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相关战术相伴随,并发展出了多种战争战术理论。以我国来说,最早的系统化战争战术理论著作是:
? 孙子兵法 以及后来各代军事家所著的? 吴子 ? 六韬武经七书
? 三略 ? 司马法 ? 尉缭子
? 唐李问对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略 ? 握奇经
? 鬼谷子 ? 将苑 ? 何博士备论
? 三十六计 ? 曾胡治兵语录 ? 太白阴经
? 阴符经 ? 守城录 ? 素书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兵制
? 孙子略克解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等等
历朝历代都有战术理论革新。到了近代又出现了名闻世界的毛泽东的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建国以后五十年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战术亮点出现,直到1999年由乔良和王湘生合著的《超限战》理论的出现才让世界再次为之瞩目。超限战提出了在军事,经济,政治,网络,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以不对称方式进行各种手段斗争的理论。使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国军事理论再次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超限战本质上还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理论余脉的延伸。它继承了,人民战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的最基本特性。拓展了战斗领域--从面对面的战场厮杀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流血的不流血的斗争。说白了就是:不择手段,不分领域,不对称的斗争手段。(其实还有没有道德底线这句话没说出来--只要能获得胜利。)这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争理论,它早就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并非由《超限战》的作者原创,只是由他们第一次以系统化的论著写来罢了。而纵观国外近代的相关战争战术理论从:; 劳塞维茨/《战争论》杜黑的《制空权》, 马汉的《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富勒,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的闪击战.乃至苏联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以及美军的空海一体战,空地一体战。制信息权;制天权;核战略论;局部(有限)战争论,人民战争等等其实都是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国情量身定做的,就像苏俄,国土辽阔延绵万里,具有巨大规模的工业能力,和众多人口。所以他们能提出“大纵深战争理论”他们能用空间换时间以潜力换战力。并最终取得胜利。而这样的战术如果用在德国或者以色列这样缺乏资源,领土空间。和长期战争潜力的国家上将是一场巨大灾难。所以“闪电战”这样的速决战理论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同样道理美军由于航空,国防工业技术的发达,所以他们更擅长于利用空军和海军,陆军进行联合作战,发展出相关的战术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军成长于游击战争,获胜于人民力量,所以就特别重视人的因素。特别强调用战术来弥补技术缺陷,用人的方面特长来平衡装备方面的短板。由此而发展出来的人民战争理论和超限战理论都是注重以弱胜强的不对称手段。是贴合我们实情的。由此可见战术具有适应性这一大特征:相关战术适应于其装备技术水平和自身所处环境因素。战术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技术上所表现的扩张性--从本质上来说,战术就是技术。是技术从硬向软延伸的一种表现:制造一把刀所选用材料、火工、锻打、研磨工艺可以称为硬技术。而如何使用这把刀,比如创造出“六合刀法”既可称之为战术也可称为技术。它属于半软半硬的某种战术。再进一步,把刀和藤牌结合成刀阵,或是其它兵器组成鸳鸯阵(戚续光抗倭时所创)那就纯粹是软战术了。单件兵器就是一个细胞,多件兵器就是一块分子组织,而整个军队就是一个肌肉和活体。装备、技术、战术都是层层叠加层层扩张的。它们之间既是个体也是整体,既是并联也是串联关系,其实质上都是一生万象,万法归一!当然如果因为习惯原因而非得把技术和战术剥离也未尝不可。就像李小龙练拳时所说:刚开始时一拳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拳,没有什么特别的。到了中间阶段心有所感,一拳之中包涵了千变万化,一拳不再是一拳!再到最后返朴归真时信手挥出,一拳又是普普通通的一拳!战术的辩析过程也是如此,战术是战术---战术不是战术(是技术)---战术还是战术。总之战术可以分为,硬战术、半软半硬的混合战术、和软战术三类。前两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它是针对某种特定兵器的比如古时的墨攻、现代的潜艇/狼群战。坦克/闪电战。轰炸机/地毯式轰炸战。半软半硬的混合战术则是多种兵器之间的协调战法,例如空地一体战,空海一体战、多兵种协同战等等。软战术则包涵了多种对像。可以是兵器装备,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经济。政治,思想等非物质化的东西。说到底就是某种计策和谋略或是诡道:例如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它有很长的时效性,能脱离某种特定的兵器、装备而延续千年却不失效。战术的第三大特征就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一致性。人类活动范围扩张到哪里,哪里就有斗争和战斗:流血的、不流血的、看的见的、看不见的、情战、商战、宣传战、文化战、宗教战、心理战。。。。战争不局限于沙场上的血肉撕杀。还包涵了一切人类活动的范围。自然也就会有相关战术理论的产生。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权论》。杜黑的《制空权》,还有现代的制信息权、高边疆控制权,以及《超限战》等等。都是对人类活动所涉及到的陆、海、空、信息、太空、和社会等各领域战场的一系列理论总结。这些论著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晶体,只不过是由那些头脑敏锐的人首先把它洞察并写出来罢了。他们也因此而成为相关战争领域的大理论家,大军事家了。(这就像地震一样,地峭板块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在某一特定时刻释放出来,至于具体精确到那一分钟那一秒那块石头--那个人先动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了)。如果未来人类的活动范围深进入地球内部自然会有“地心控制权”出现。或是进入深层太空就会有“星际控制权”出现。再或是进入超光速宇航时代而能返回各阶段时空,那时自然还会出现“多维度时空控制权”理论。所以在各个时代出现对应于其技术水平的战术理论是再普通不过事情,不足为奇。东西方各国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和国情差异所发展出的战略战术理论也就各有不同。欧美各国因为科技发达,装备先进,在物质上占优势所以他们就强调装备制胜,以技术装备上与敌人拉开代差为基本要求。从而压制对手达到获胜的目的。他们的相关战术理论也就侧重围绕武器装备而展开,是典型的硬战术理论。东方国家因为近代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装备上不如人,所提出的战略战术理论也就更偏重于人的因素:强调以谋取胜,以人取胜。通过小小秤砣四两压千斤的巧妙战术与优势装备敌人抗衡并取得胜利。属于典型的软战术理论。我国就是软战术的代表:人民战、游击战、超限战。都是中国战术理论的代表作。也有国家提出介于软硬两者之间的混合战术理论,那是因为技术装备上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遇到美国只能采用以智取胜的偏软战术,遇到弱小国家则使用熊扑的硬战术--比如俄罗斯。总之任何一种战术理论的提出都是根据作战者自身实情来量身定做的。不是我们不想提出偏硬的战术理论,而是我们的装备不如最强者。只能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自然是有什么样的战争就会总结出什么样的理论。所以中国的战术理论大多只能类似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推磨战理论。而美国的战术理论多是牛仔进屠场,榔头砸鸡蛋的硬战术。武器装备的革新能推动战术理论的发展,而战术理论的完善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装备的作战效能。中国不缺乏智慧型的软性战术,缺乏的是技术型的硬战术。笔者在此提出一种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技术型硬战术--《高频战》以供各位参考与评鉴,欢迎指出其中不足和缺陷。人类以往的战争由于生产力和相关技术水平的低下。只能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和节奏来进行,古代的战争动辙以数十年计: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而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的战争更是长达2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战争节奏和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步兵行进时速每小时5到10公里,到蒙古骑兵300里一昼夜奔袭,再到美军机械化装甲兵380公里一昼夜的闪电彪进。及至现代航空兵的F-22战斗机每小时1700多公里的超音速巡航。人类的战争移动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而战争时间。则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越来越短促,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快节奏的作战。机械化战争及更传统的战争,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年或数月。据资料显示,超过5年以上的战争,在17世纪约占40%,18世纪约占34%,19世纪约占25%,20世纪约占15%。(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2年零9个月,越战因为政治因素则持续了十多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957)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至十日战争结束,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海湾战争(Gulf War),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以及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后来的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和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4月15日),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人类未来的战争速度和节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到那时,战争的持续时间不再是以年、月、甚至是日来计算而可能是以小时来衡量。(当然不是那种数小时就毁灭全世界的核武器终结战)相应的战争节奏也不再是以每天推进多远距离,每分钟能倾泄多少吨弹药。而是以秒钟来计算。为了更精确表现未来战争节奏和强度。在这里笔者要引入高频战争这个概念。
“频率”是个广为人知的物理学概念频率,物质在1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u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 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和无线电技术中也常用。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电流的频率。和电磁学及声学频率有所不同的是,高频战争的频率是用来表示单件武器,或者整个武器装备系统在一秒钟内所能处理、打击的目标数量。比如一秒钟内打击一个目标就是1赫滋,一秒钟内打击10个目标就是10赫兹,如果1秒钟内能打击1000个目标那就是1000赫兹。在以往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单兵武器系统一秒钟内能处理打击一个目标就已经很迅捷了,而像双枪马老太那样能同时左右开弓双枪双发打击两个目标的毕竟是极其罕见的。前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导弹饱和美军航母”方案(苏军计划用167架超音速轰炸机各发射1杖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并在接下来的四个波次的攻击中从舰艇,潜艇等多个平台上向美军航母群发射600杖以上导弹进行饱和攻击)虽然具有高密度打击特性,但是还远不能称为高频战争--充其量只能称为火力覆盖,这和一个师的人每人同时开一枪形成的万发弹雨是一回事。因为高频战争是在一秒钟内对敌人发起的多次精确打击。高频战争有三特性和三大支撑点。第一特征是:单件兵器每秒钟内能打击两个或多个目标。并能将打击连续进行下去。第二特征是打击方式属于精确打击。既不论发生出去的弹丸上还是整体发射机构是否拥有制导系统,每次命中率都不得低于80%。这也是高频战争区别于普通的盲目火力覆盖或地毯式轰炸的最大特点。第三个特征就是随着打击频率的大幅提升,战争节奏加快。高频战争的整个过程一般在数天甚至数小时之内就能结束。总之进行高频战首先要眼尖目明--能够侦测发现众多目标。然后要心里清楚脑子迅急--能运算处理众多目标。这两个先决条件就注定了高频战首先要获得信息领域的控制权。能在与敌方的信息对抗中获得单方面透明的优势。才能进行下一步行动。高频战的第三点要求就是能打的出(射击高频化),能击的毁(射击精确化)。否则眼尖手不快,就是眼里看的见,心里清楚手脚跟不上或是打不中,一切也是枉然。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在1秒钟内实际打出100发小口径弹药,(即100赫兹)。在将来还可以借助于金属风暴技术达到单管1000赫兹的超高频射速。高频战的效能由三方面构成:频率*速度*当量=战斗力。频率有目标信息处理能力和射击频率两方面组成,能发现并同时处理的目标数量越多越好,而对应的单位时间内的打击频率越高越好。速度是指火力到达目标的投掷速度和武器平台移动速度,速度越快到达目标所需时间越短,目标逃逸的可能性就越低,相应的战争进行时间也就越短。从古代弓弩的120米/秒,到现代枪炮的1000-2000米/秒。再到电磁炮的几十上百公里/秒。乃至定向能武器的光速。火力投掷及平台移动速度越快越好,战争所进行的时间向来与火力投送及武器平台机动速度是成反比的。“当量”是套用核武器计算弹头威力的说法而来。用单位时间内投送到目标的弹头重量或枪口动能来衡量威力大小都是不精确的。也没有办法统一。因为前者是计算炮弹(弹头内TNT炸药重量)重量。后者是衡量子弹弹头的动能大小。套用核武器的当量一说也不是使用其“吨”级TNT当量。那个单位太大,而应该换算成“焦尔”或者是“公斤级TNT”以利于和定向能及其他武器统一换算设想几个场景:钓鱼岛附近海面上孤零零的一艘我方军舰正在巡航。突然在雷达屏幕上发现数十艘日军军舰,随即遭到三十多杖导弹的同时攻击。只见舰长气定神闲地给吓得瘫倒在地的朝鲜学员扔了一颗糖果。同时在电脑触屏上轻轻点了一下自动模式。舰首艉两端的730近防炮突然高速旋转起来,达到360度/每秒钟。在短短的一秒钟内就倾泄出200发30毫米口径的精确制导弹药。将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三十多杖反舰导弹全部击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朝鲜学员惊的眼珠突出,口水四溢---只见舰首舰尾的多部垂直发射系向外部一侧的舱盖同时打开,随着一阵剧烈的闷响,外侧的32杖导弹同时被以不同的角度冷发射出去,在空中点火,以天女散花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6秒钟后第二波次发射,接下来的短短的18秒钟内就有96杖导弹被发射出去,先行发射的第一波导弹绕了半个大弧形攻向敌人舰队后方,第二波和第三波导弹分别攻敌左右。96杖垂直发射导弹加4杖水平发射的导弹经过相控阵雷达的精密制导和协调,在1秒钟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同时到达日本舰队,随着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海面上升起团团浓烟,敌人的十几艘舰艇全部被击沉!场景二:藏南某地,我方与某国的激战正憨,在300*3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面战场上敌方乘着夜色和狂风暴雨的掩护正在紧张调动军队和设备。他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我方空军将完全失效,从而可以在恶劣天气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围歼我国在藏南的少数部队。孰不知,我方境内一侧数百公里纵深,一万多米高空的一架大型预警机正在默默地盘旋,观测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随着空警观测系统得出的数据不断刷新,地面散步在各处的三十多部改进型“卫士”火箭炮也在不停地移动炮口的指向和角度。X秒后,指令发出,众炮齐鸣,360发大口径火箭弹携带着众多制导子弹药倾斜而出,奔向300公里外的目标。在短短300秒钟不到的时间内,3000多个坦克、火炮、车辆、地面的移动、固定目标被悉数摧毁!这就是高频战争--以分钟,以秒钟来计算的未来战争!有人要说,这哪里是战争啊,不纯属科幻嘛。诚然当年杜黑提出“制空权”理论时飞机也只是刚刚出现,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他提出飞机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的论点在当时世人看来不也是科幻吗?而现在没有制空权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笔者提出的关于高频战争的三大技术支撑点在目前阶段都已经完全成熟。支撑高频战争的三大要素分别是:多目标侦测技术,多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和精确打击技术现在都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要想进行高频战争就必须能在一秒钟内发现多个目标并能跟踪处理相关数据。这是首要条件,否则目茫耳聋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多目标侦测能力在目前阶段只有相控雷达技术能做到。(虽然多波段凝视焦平阵列红外探测器技术和水声探测基阵也能做到对多个目标的发现,但受其性能限制,它们的探测距离远远比不上相控雷达,工作区域也受大气云雾雨露,水声环境折射对流等多种限制)相控雷达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AESA)或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PESA),是指一类通过改变天线表面阵列所发出波束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雷达。这种设计有别于机械扫描的雷达天线,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机械马达驱动雷达天线便可达到涵盖较大侦测范围的目的。(1)波束指向灵活,能实现无惯性快速扫描,数据率高;
(2)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
(3)目标容量大,可在空域内同时监视、跟踪数百个目标;

(4)对复杂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5)抗干扰性能好。全固态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相控阵技术,早在3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代相控阵雷达诞生。但由于采用机电移相器,雷达既笨重又复杂,数据率不高,未能发挥相控阵雷达的优越性。因此,只是作了原理性的验证。50年代后期,由于对洲际导弹防御的需要,而常规机械扫描雷达又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时候,当时的美苏相继研制成了一系列战略相控阵雷达,如美国的AN/FPS-46、PAR、铺路爪(PAVEPAWS),前苏联的“鸡笼”、“狗窝”等,这些固定式大型相控阵雷达占领了战略防御的重要地位。
美国是研制和使用舰载相控阵雷达最早的国家,不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装备的品种和数量上均领先和超过其它国家。1962年,美国首先把AN/SPS-32和AN/SPS-33相控阵雷达安装在“企业”号航空母舰和“长滩”号巡洋舰上,用以分别完成搜索和跟踪任务。受当时电子计算机技术水平限制,这两型雷达功能较少,成本昂贵,技术复杂,设备庞大,未能推广使用。另一“台风”计划中的舰载相控阵雷达AN/SPG-59,只作了样机试验,后因该雷达过于笨重,造价高、效率低,性能满足不了要求,故于1967年取消了该项目,这说明60年代战术相控阵雷达技术不够成熟,还不具备与常规雷达的竞争能力。美国海军随后开始了一个全新作战系统的概念设计,在1969年底将其定名为“宙斯盾”(AEGIS)系统(全称为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在历时10年,投入8亿多美元的巨额研制经费,经10万小时实验后,大名鼎鼎的“宙斯盾”系统研制成功。1982年美国将新研制的AN/SPY-1型舰载相控阵雷达正式装备在“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上,成为该舰“宙斯盾”武器系统的核心,并改进和装备到其他一些大型水面舰艇上。美军AN/SPY-1无 源 相 控 阵 雷 达 由 4面 各 涵 盖 90° 方 位 角 的 天 线 构 成 。 每 面 天 线 约 3.65米 见 方 , 含 4480个 天 线 单 元 ( 移 相 器 )为 兼 顾 侦 测 距 离 与 分 辨 率 , 使 用 折 衷 的 S波 段 。 对 高 空 目 标 的 侦 测 距 离 最 远 达 450千 米 , 可 同 时 追 踪 200个 以 上 的 目 标 。最 初 的 “ 宙 斯 盾 ” 系 统 配 备 AN/SPY-1A型 雷 达 , 它 工 作 在 S波 段 , 对 空 最 大 搜 索 距 离 为 400千 米 , 可 同 时 监 视 400个 目 标 , 并 自 动 跟 踪 其 中 的 100个
以SPY-1型舰载相控阵雷达为主体的”宙斯盾“舰是全球最大的防空舰家族,图为日本海自的”宙斯盾“驱逐舰
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舰载相控阵雷达,现已研制和装备了“天空哨兵”、CCB-33和CCB-501相控阵雷达。英国研制舰载相控阵雷达虽然比美、法、前苏联等国家较晚,但正在奋起直追,目前正在研制具有先进水平的MESAR SAMPSON有源相控阵雷达。其它国家和地区也都竞相研制和装备舰载相控阵雷达,如由荷兰、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共同开发的APAR、意大利的RAN-20S、日本的OPS-24、荷兰的SMART、瑞典的ELSA等。。在机载相控雷达方面各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全面成熟阶段,主要有大型机载的预警/对地监测相控雷达和战斗机载的小型火控雷达。如E-8“联合星”预警机JSTARS,,
E-8C飞机的前机身下部有一个12米长的独木舟形的雷达天线罩,里面装有一付APY-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该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意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250公里左右。在平面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60度;JSTARS可以发现机身任意一侧50000平方千米地面上种种目标E-8飞机在11000米高度飞行时,其机载雷达可探测250千米外的地面目标,能在全天候条件下,离前线100~200千米外的地方监视150千米×180千米(最大可达512千米×512千米)的大面积战场区域,能探测、定位、分类和跟踪固定目标和活动目标。APY—3相控阵雷达系统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广域活动目标监视指示模式(WAS/MTI)是该雷达的基本工作模式。用这种模式,可对地面机动目标和直升机等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通过信号分析处理,“联合星系统”可区分出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显示更加清晰。不但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用于对地面移动目标进行监视,并可为战斗部队制定进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这种模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如桥梁、港口、机场和静止车辆,以及诸如“飞毛腿”等导弹的发射架等,都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以很高的概率探测到,并获得高清晰度图像----------通过对其技术的改进升级完全可以为高频打击进行照射与制导。大型相控雷达尤其适合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精确打击。对空预警机使用相控雷达的则主要有我国的空警2000—200系类和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空警-2000”上装备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三坐标多普勒脉冲雷达,可进行全向探测,主要用于发现和跟踪空中与水面目标,工作频率为1200-1400兆赫。机载天线系统由三部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构成,设置在一个直径为 14米的固定天线罩中。其对空探测能力在620千米以上。以色列为印度制造的“费尔康”预警机系统的直径为11米)。每个相控阵天线的探测范围为120°,对空中目标的最探测距离为1000(高空)公里以上。该机的雷达系统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小型战机相控雷达则主要有美军的F22所装备的APG-77V2型雷达(有2200个发射接收单元作用距离: 160英里(迎头目标RCS5,+-60度,大范围搜索)TWS模式,多目标跟踪,超过120英里80英里(增强实波束地图测绘方式探测地面目标)40英里(用GMTI方式对陆地和海面目标)10英里(ACM方式自动锁定探测到的第1个目标)31英里(STT方式自动锁定第1个目标)跟踪目标数量:30(空中目标),16(地面目标)F-35上的APG-81 AESA雷达阵面尺寸较小,而且仅拥有1200个发射/接收模块)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初即研制出无源相控阵雷达,装备于米格31战斗机上,搜索距离200千米,对战斗机的跟踪距离达到90千米以上,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4个,天线直径1.1米,频带9~9.5千兆赫,跟踪距离90千米(目标为战斗机)。该雷达的北约绰号为“闪舞”,由潘左特龙公司研制,编号И007或С800。有“自动截获”和“手动截获”两种工作状态,波段9~9.5GHz,跳频抗干扰。其电子扫描的相控阵装有3000个铁氧体移相器,天线直径1.1米,搜索距离200千米,对预警机120千米,对战斗机(后半球)上视90千米、下视69千米,扫描范围方位140°或240°,高低-60°~+70°,扫描范围垂直方向+70°/-60°,水平方向120°(最大240°)。以边跟踪边扫描方式同时跟踪10个目标,由火控计算机选择出4个威胁最大的目标予以攻击。
“频率”是个广为人知的物理学概念频率,物质在1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u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 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和无线电技术中也常用。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电流的频率。和电磁学及声学频率有所不同的是,高频战争的频率是用来表示单件武器,或者整个武器装备系统在一秒钟内所能处理、打击的目标数量。比如一秒钟内打击一个目标就是1赫滋,一秒钟内打击10个目标就是10赫兹,如果1秒钟内能打击1000个目标那就是1000赫兹。在以往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单兵武器系统一秒钟内能处理打击一个目标就已经很迅捷了,而像双枪马老太那样能同时左右开弓双枪双发打击两个目标的毕竟是极其罕见的。前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导弹饱和美军航母”方案(苏军计划用167架超音速轰炸机各发射1杖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并在接下来的四个波次的攻击中从舰艇,潜艇等多个平台上向美军航母群发射600杖以上导弹进行饱和攻击)虽然具有高密度打击特性,但是还远不能称为高频战争--充其量只能称为火力覆盖,这和一个师的人每人同时开一枪形成的万发弹雨是一回事。因为高频战争是在一秒钟内对敌人发起的多次精确打击。高频战争有三特性和三大支撑点。第一特征是:单件兵器每秒钟内能打击两个或多个目标。并能将打击连续进行下去。第二特征是打击方式属于精确打击。既不论发生出去的弹丸上还是整体发射机构是否拥有制导系统,每次命中率都不得低于80%。这也是高频战争区别于普通的盲目火力覆盖或地毯式轰炸的最大特点。第三个特征就是随着打击频率的大幅提升,战争节奏加快。高频战争的整个过程一般在数天甚至数小时之内就能结束。总之进行高频战首先要眼尖目明--能够侦测发现众多目标。然后要心里清楚脑子迅急--能运算处理众多目标。这两个先决条件就注定了高频战首先要获得信息领域的控制权。能在与敌方的信息对抗中获得单方面透明的优势。才能进行下一步行动。高频战的第三点要求就是能打的出(射击高频化),能击的毁(射击精确化)。否则眼尖手不快,就是眼里看的见,心里清楚手脚跟不上或是打不中,一切也是枉然。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在1秒钟内实际打出100发小口径弹药,(即100赫兹)。在将来还可以借助于金属风暴技术达到单管1000赫兹的超高频射速。高频战的效能由三方面构成:频率*速度*当量=战斗力。频率有目标信息处理能力和射击频率两方面组成,能发现并同时处理的目标数量越多越好,而对应的单位时间内的打击频率越高越好。速度是指火力到达目标的投掷速度和武器平台移动速度,速度越快到达目标所需时间越短,目标逃逸的可能性就越低,相应的战争进行时间也就越短。从古代弓弩的120米/秒,到现代枪炮的1000-2000米/秒。再到电磁炮的几十上百公里/秒。乃至定向能武器的光速。火力投掷及平台移动速度越快越好,战争所进行的时间向来与火力投送及武器平台机动速度是成反比的。“当量”是套用核武器计算弹头威力的说法而来。用单位时间内投送到目标的弹头重量或枪口动能来衡量威力大小都是不精确的。也没有办法统一。因为前者是计算炮弹(弹头内TNT炸药重量)重量。后者是衡量子弹弹头的动能大小。套用核武器的当量一说也不是使用其“吨”级TNT当量。那个单位太大,而应该换算成“焦尔”或者是“公斤级TNT”以利于和定向能及其他武器统一换算设想几个场景:钓鱼岛附近海面上孤零零的一艘我方军舰正在巡航。突然在雷达屏幕上发现数十艘日军军舰,随即遭到三十多杖导弹的同时攻击。只见舰长气定神闲地给吓得瘫倒在地的朝鲜学员扔了一颗糖果。同时在电脑触屏上轻轻点了一下自动模式。舰首艉两端的730近防炮突然高速旋转起来,达到360度/每秒钟。在短短的一秒钟内就倾泄出200发30毫米口径的精确制导弹药。将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三十多杖反舰导弹全部击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朝鲜学员惊的眼珠突出,口水四溢---只见舰首舰尾的多部垂直发射系向外部一侧的舱盖同时打开,随着一阵剧烈的闷响,外侧的32杖导弹同时被以不同的角度冷发射出去,在空中点火,以天女散花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6秒钟后第二波次发射,接下来的短短的18秒钟内就有96杖导弹被发射出去,先行发射的第一波导弹绕了半个大弧形攻向敌人舰队后方,第二波和第三波导弹分别攻敌左右。96杖垂直发射导弹加4杖水平发射的导弹经过相控阵雷达的精密制导和协调,在1秒钟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同时到达日本舰队,随着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海面上升起团团浓烟,敌人的十几艘舰艇全部被击沉!场景二:藏南某地,我方与某国的激战正憨,在300*3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面战场上敌方乘着夜色和狂风暴雨的掩护正在紧张调动军队和设备。他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我方空军将完全失效,从而可以在恶劣天气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围歼我国在藏南的少数部队。孰不知,我方境内一侧数百公里纵深,一万多米高空的一架大型预警机正在默默地盘旋,观测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随着空警观测系统得出的数据不断刷新,地面散步在各处的三十多部改进型“卫士”火箭炮也在不停地移动炮口的指向和角度。X秒后,指令发出,众炮齐鸣,360发大口径火箭弹携带着众多制导子弹药倾斜而出,奔向300公里外的目标。在短短300秒钟不到的时间内,3000多个坦克、火炮、车辆、地面的移动、固定目标被悉数摧毁!这就是高频战争--以分钟,以秒钟来计算的未来战争!有人要说,这哪里是战争啊,不纯属科幻嘛。诚然当年杜黑提出“制空权”理论时飞机也只是刚刚出现,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他提出飞机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的论点在当时世人看来不也是科幻吗?而现在没有制空权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笔者提出的关于高频战争的三大技术支撑点在目前阶段都已经完全成熟。支撑高频战争的三大要素分别是:多目标侦测技术,多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和精确打击技术现在都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要想进行高频战争就必须能在一秒钟内发现多个目标并能跟踪处理相关数据。这是首要条件,否则目茫耳聋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多目标侦测能力在目前阶段只有相控雷达技术能做到。(虽然多波段凝视焦平阵列红外探测器技术和水声探测基阵也能做到对多个目标的发现,但受其性能限制,它们的探测距离远远比不上相控雷达,工作区域也受大气云雾雨露,水声环境折射对流等多种限制)相控雷达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AESA)或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PESA),是指一类通过改变天线表面阵列所发出波束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雷达。这种设计有别于机械扫描的雷达天线,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机械马达驱动雷达天线便可达到涵盖较大侦测范围的目的。(1)波束指向灵活,能实现无惯性快速扫描,数据率高;
(2)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
(3)目标容量大,可在空域内同时监视、跟踪数百个目标;

(4)对复杂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5)抗干扰性能好。全固态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相控阵技术,早在3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代相控阵雷达诞生。但由于采用机电移相器,雷达既笨重又复杂,数据率不高,未能发挥相控阵雷达的优越性。因此,只是作了原理性的验证。50年代后期,由于对洲际导弹防御的需要,而常规机械扫描雷达又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时候,当时的美苏相继研制成了一系列战略相控阵雷达,如美国的AN/FPS-46、PAR、铺路爪(PAVEPAWS),前苏联的“鸡笼”、“狗窝”等,这些固定式大型相控阵雷达占领了战略防御的重要地位。
美国是研制和使用舰载相控阵雷达最早的国家,不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装备的品种和数量上均领先和超过其它国家。1962年,美国首先把AN/SPS-32和AN/SPS-33相控阵雷达安装在“企业”号航空母舰和“长滩”号巡洋舰上,用以分别完成搜索和跟踪任务。受当时电子计算机技术水平限制,这两型雷达功能较少,成本昂贵,技术复杂,设备庞大,未能推广使用。另一“台风”计划中的舰载相控阵雷达AN/SPG-59,只作了样机试验,后因该雷达过于笨重,造价高、效率低,性能满足不了要求,故于1967年取消了该项目,这说明60年代战术相控阵雷达技术不够成熟,还不具备与常规雷达的竞争能力。美国海军随后开始了一个全新作战系统的概念设计,在1969年底将其定名为“宙斯盾”(AEGIS)系统(全称为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在历时10年,投入8亿多美元的巨额研制经费,经10万小时实验后,大名鼎鼎的“宙斯盾”系统研制成功。1982年美国将新研制的AN/SPY-1型舰载相控阵雷达正式装备在“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上,成为该舰“宙斯盾”武器系统的核心,并改进和装备到其他一些大型水面舰艇上。美军AN/SPY-1无 源 相 控 阵 雷 达 由 4面 各 涵 盖 90° 方 位 角 的 天 线 构 成 。 每 面 天 线 约 3.65米 见 方 , 含 4480个 天 线 单 元 ( 移 相 器 )为 兼 顾 侦 测 距 离 与 分 辨 率 , 使 用 折 衷 的 S波 段 。 对 高 空 目 标 的 侦 测 距 离 最 远 达 450千 米 , 可 同 时 追 踪 200个 以 上 的 目 标 。最 初 的 “ 宙 斯 盾 ” 系 统 配 备 AN/SPY-1A型 雷 达 , 它 工 作 在 S波 段 , 对 空 最 大 搜 索 距 离 为 400千 米 , 可 同 时 监 视 400个 目 标 , 并 自 动 跟 踪 其 中 的 100个
以SPY-1型舰载相控阵雷达为主体的”宙斯盾“舰是全球最大的防空舰家族,图为日本海自的”宙斯盾“驱逐舰
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舰载相控阵雷达,现已研制和装备了“天空哨兵”、CCB-33和CCB-501相控阵雷达。英国研制舰载相控阵雷达虽然比美、法、前苏联等国家较晚,但正在奋起直追,目前正在研制具有先进水平的MESAR SAMPSON有源相控阵雷达。其它国家和地区也都竞相研制和装备舰载相控阵雷达,如由荷兰、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共同开发的APAR、意大利的RAN-20S、日本的OPS-24、荷兰的SMART、瑞典的ELSA等。。在机载相控雷达方面各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全面成熟阶段,主要有大型机载的预警/对地监测相控雷达和战斗机载的小型火控雷达。如E-8“联合星”预警机JSTARS,,
E-8C飞机的前机身下部有一个12米长的独木舟形的雷达天线罩,里面装有一付APY-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该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意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250公里左右。在平面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60度;JSTARS可以发现机身任意一侧50000平方千米地面上种种目标E-8飞机在11000米高度飞行时,其机载雷达可探测250千米外的地面目标,能在全天候条件下,离前线100~200千米外的地方监视150千米×180千米(最大可达512千米×512千米)的大面积战场区域,能探测、定位、分类和跟踪固定目标和活动目标。APY—3相控阵雷达系统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广域活动目标监视指示模式(WAS/MTI)是该雷达的基本工作模式。用这种模式,可对地面机动目标和直升机等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通过信号分析处理,“联合星系统”可区分出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显示更加清晰。不但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用于对地面移动目标进行监视,并可为战斗部队制定进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这种模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如桥梁、港口、机场和静止车辆,以及诸如“飞毛腿”等导弹的发射架等,都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以很高的概率探测到,并获得高清晰度图像----------通过对其技术的改进升级完全可以为高频打击进行照射与制导。大型相控雷达尤其适合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精确打击。对空预警机使用相控雷达的则主要有我国的空警2000—200系类和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空警-2000”上装备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三坐标多普勒脉冲雷达,可进行全向探测,主要用于发现和跟踪空中与水面目标,工作频率为1200-1400兆赫。机载天线系统由三部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构成,设置在一个直径为 14米的固定天线罩中。其对空探测能力在620千米以上。以色列为印度制造的“费尔康”预警机系统的直径为11米)。每个相控阵天线的探测范围为120°,对空中目标的最探测距离为1000(高空)公里以上。该机的雷达系统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小型战机相控雷达则主要有美军的F22所装备的APG-77V2型雷达(有2200个发射接收单元作用距离: 160英里(迎头目标RCS5,+-60度,大范围搜索)TWS模式,多目标跟踪,超过120英里80英里(增强实波束地图测绘方式探测地面目标)40英里(用GMTI方式对陆地和海面目标)10英里(ACM方式自动锁定探测到的第1个目标)31英里(STT方式自动锁定第1个目标)跟踪目标数量:30(空中目标),16(地面目标)F-35上的APG-81 AESA雷达阵面尺寸较小,而且仅拥有1200个发射/接收模块)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初即研制出无源相控阵雷达,装备于米格31战斗机上,搜索距离200千米,对战斗机的跟踪距离达到90千米以上,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4个,天线直径1.1米,频带9~9.5千兆赫,跟踪距离90千米(目标为战斗机)。该雷达的北约绰号为“闪舞”,由潘左特龙公司研制,编号И007或С800。有“自动截获”和“手动截获”两种工作状态,波段9~9.5GHz,跳频抗干扰。其电子扫描的相控阵装有3000个铁氧体移相器,天线直径1.1米,搜索距离200千米,对预警机120千米,对战斗机(后半球)上视90千米、下视69千米,扫描范围方位140°或240°,高低-60°~+70°,扫描范围垂直方向+70°/-60°,水平方向120°(最大240°)。以边跟踪边扫描方式同时跟踪10个目标,由火控计算机选择出4个威胁最大的目标予以攻击。
 目前世界上另一种装机实用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日本F-2战斗机所采用的火控雷达,这反映了日本在电子工业上的技术实力。该雷达包含800个T/R组件,公开的探测距离为80KM(中等战斗机目标)。我国战机上也装备了先进的相控雷达。例如歼-16进行的最重要的升级就是增加了“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歼10B也使用了固定阵面的相控阵机载雷达。--所以说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完全可以在战机上实现4到10赫兹的空战高频打击任务。由此可见,目前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高频战争打技的技术要求。至于多目标处理运算能力方面,及C4ISR系统从1945年发展起来的电脑计算机技术经过70年的发展,到现在为止不仅能够实现每秒钟百万亿次的超高频运算,还逐步迈入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全智能化时代,每秒钟处理相控阵雷达所发现的成千上万个目标自是不在话下。完全可以支持高频战每秒钟10到1000赫兹的技术要求(即每秒钟打击10到1000个目标)。至于高频战的精确打击技术,也已经完全进入普及化时代。精确制导技术。人类第一款制导武器要追溯到二战间德国研制出的第一枚无线电制导滑翔炸弹。当时德国还研制成功了HS-293和辅里兹-X(SD-140OX)两种炸弹。美军的“滑翔炸弹”类似于德军的Hs-293A制导炸弹,初期研制于1940年至1941年即已展开1944年初,美陆航第八航空队曾在轰炸德国科隆时少量试用。其后期型还使用了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寻的和电视成像等多种制导方式。与“滑翔炸弹”相比,美军的“垂直炸弹”系统的技术更为成熟。该型制导炸弹的研发早在1942年即已开始,它非常类似于德军的弗里茨-X炸弹。其基本结构是在一枚M-44 450公斤标准航弹上加装陀螺稳定系统的尾翼组件、一副活动舵面和曳光指示剂。由于这种炸弹只能左右调整方位,所以又被称为阿松(AZON)炸弹(azimuth only的缩略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E.施泰因霍夫和T.布赫霍尔德设计的 V-2导弹的制导系统,是惯性制导系统的雏形。在此期间,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还研制过多种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虽然都没有达到实用阶段,但证明了导弹可用雷达波束导引。同时,研究了用于空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上的光学瞄准的有线指令制导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是
/德国人还首先研制出世界第一枚空地导弹,它的主要设计者是赫伯特?A?瓦格纳博士。1940年7月,瓦格纳等人在SC─500型普通炸弹的基础上,研制了装有弹翼、尾翼、指令传输线和制导装置的HS─283A─0,它可看作是最早的空地导弹,于1940年12月7日发射试验成功。1943年7月无线电遥控的HS─293A─1型导弹研制成功。8月27日,德国飞机发射HS─293A─1击沉了美国 “白鹭”号护卫舰,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沉敌舰,它也是最早的空对舰导弹。反坦克导弹,1943年,纳粹德国陆军为了抵挡苏联红军军强大的坦克优势,在空军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方案的基础上,研制了专门打坦克的X─7型导弹。1944年9月,X─7基本研制成功,但未及投入使用就战败投降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导武器的发展则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炸弹,1972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作战效能约比无制导武器高百倍,西方称之为“灵巧炸弹”。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的苏制雷达制导SA-6地空导弹和有线制导AT-3反坦克导弹,以色列使用的美制电视制导的“小牛”空地导弹和有线制导“陶”式反坦克导弹,作战效果引人注目。
西方国家为抵消苏联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等武器装备上的数量优势,非常重视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美国装备的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 命中目标的圆公算偏差均已减小到2米左右。1981年装备的“铜斑蛇”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弹,由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发射,最大射程17公里,直接命中概率达80%以上。随着光电器件、微波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制成了各种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导系统。它们可装在弹体很小的导弹、炮弹和炸弹上,使打击面目标的无制导弹药变为能攻击点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制导方式,已采用的有:有线指令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微波雷达制导等。射程较远的则通常采用复合制导,先用精度较低的制导系统把武器引导到目标附近,后用高精度末制导系统引向目标。80年代初使用的精确制导系统,在全天候、自主寻的制导、抗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今后将在改进现有制导系统的同时,发展综合性能较完善的由红外成像、毫米波和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器等构成的制导系统。制导武器武器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常规普及时代,它将对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运用,武器系统的发展和装备体制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高频战争。通过以上介绍,就可以看出笔者所提出的高频战争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完全成熟,高频战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幻想梦呓。而是切切实实,呼之欲出的下一代战神。实际上自从1973年美军装备具有同时与6个目标作战能力的F-14雄猫战机开始,人类就已经具有高频作战的萌芽了。到了1983美军第一代宙斯盾系统服役开始,高频战所需的多目标数据的处理能力就已经完全成熟,再到现在的微型制导弹药的出现(美军已经能够制造出12.7毫米激光制导子弹),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高频战争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它将完全成熟和实用,并在战场上峥嵘毕露。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频战在各个战场的表现:一陆基高频战。陆基高频战大体上可分为两种,1是空中制导的对陆打击。就像前文所描述的空中预警/对地观测系统提供目标信息并进行制导。地面火力武器发出高频打击。此类方式一般都是远距离,大口径,重型火器攻击。例如使用300毫米口径的改进型卫士系列火箭炮,射程200到300公里。只要30辆发射车一次就可以发射360杖火箭弹,每发火箭弹携带10杖20公斤重的制导弹药(激光/红外/半主动毫米波雷达或者是GPS)那么一次就可以打出3600发弹药,在空基预警/观测机的高精制导下就可以对300*3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目标实现高频打击。其具体打击频频取决于预警/观测机的多目标运算处理能力,如果我们拥有能够同时处理2000个目标的空警/观测系统(目标观测数量达到E-2C水平,类似于E-8联合星的对地观测飞机)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短短数秒钟时间内,制导控制3600发弹药打掉3000多个目标--以0.9的命中率来计算。保守一点估算,考虑到各个发射平台远近距离不同和发射间隔,导弹到达目标上空有一定时间差异,打击时间延长到300秒钟。那么空警/观测系统的实际目标处理能力最多只要达到600赫兹/每秒就可以了--即每秒钟能跟踪处理600个目标。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至于大口径火器的发射频率问题则有点困难。现在陆军大口径身管火炮如122/155毫米火炮最大射也只在8发/每分钟。折算成打击频率也只是0.125赫兹。速射炮如奥托76毫米快炮每分钟也能达到90发。折合1.5赫兹。而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能在20秒内把40发弹药尽数发射出去,折2赫兹。由此可以看出陆基大口径身管火炮并不太适合于高频作战,而多管火箭炮由于射速快、射程远、炮管多、加速度均匀(利于装载制导设备)、弹药载荷大的特点而具有高频作战的潜力。在现阶段可以通过多炮齐射,发射集束式弹头的方式来实现高频作战。在未来则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改进使之单炮射速达到10赫兹的水平,以完成独立的高频战---火箭炮由于身管众多,齐射时各发火箭弹在管内并不相互影响,而出膛以后由于密度太大容易在膛外发生碰撞,所以才采用间隔发射的方法来保证发射的安全。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错速发射)可以让火箭弹在一秒钟内齐射而不相互干扰。以122火箭炮为例,其发射管分为上下4排,每排10管,平时发射时上下排10管次第发射,以间隔发射方式来发射火箭弹而避免相互干扰。而采用“错速”发射则是10管同时打开同时点火击发,从左1号管到右9号管内的火箭弹下面各加有不同装药的火箭助推装置。而10号管内的火箭弹则不加任何辅助推进器。这样的话从1号管到9号管内的火箭弹因为助推器的不同,出管的速度各不相同,初速从高到低次第排列每管相差数10米每秒钟。而10号发射管内的火箭弹因为没有助推器完全靠自身在管内点火发射,所以初速最低。这样虽然10个发射管同时点火发射,却因为火箭弹出管速度不同而不会相互干扰碰撞。在到达目标上空时其速度差也只在10米/每秒钟左右。几乎是同时到达!如果觉得10赫兹的频率还不够的话还可以采用“二次错速”的方法来发射,即第1,2,3,4排发射管内的所有火箭弹底部各加一个不助推器,除了与自己同一排的火箭弹拉开速度差之外还要下面其他3排各拉开10米每秒左右的速度差,这样的话可以4排40管同时点火击发。打击频率可以达到40赫兹!卫士系列大口径火箭炮也可以采用同样技术方法来进行改进。这样的话30部火箭炮的360发火箭弹就能在同一秒钟内发射出去从而完成高频打击任务。打击频率可以提升到3600赫兹!陆基高频战的第二种模式就是自导作战,即武器系统自身携带发射、制导系统。全部打击过程在一个平台上完成。由于受地面起伏不平的环境影响,一般单平台直接作战范围都是在目视距离内完成,不超过5公里。在此距离内坦克炮和小口径机关炮将发挥主导作用。大口径的坦克炮如何完成高频作战任务下文会有相关讨论。目前的陆军小口径机炮的单管射速一般在300到800发每分钟。空军的30毫米单管转膛机关炮能达到1800发每分钟。(那些射速达到6000发每分钟的多管转膛机炮过于笨重,不适于轻型车载系统。)都已经达到高频作战的射速要求。如果步兵战车使用600发每分钟的30毫米机关炮,那么对应作战频率为10赫兹,相应的火控雷达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就要达到30赫兹--具有同时搜索、跟踪、处理各10个目标的能力。机关炮每秒钟打出的10发精确制导小口径炮弹可以是半主动激光、毫米波雷达制导。也可以是发射后不管的红外制导方式。在火控系统的导引下扑向四面八方突然出现的目标。由于是制导打击,所以发射时炮管只要大概地朝着目标方向就行,而不用精确地瞄准。假如目标是突然出现在各个方向--即360度范围内。那就要求炮塔旋转速度要达到360度/每秒。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这点,过快的转速会把驱动电机烧毁。笔者在此提出一个新技术方案,或能解决炮塔转速问题:在炮管外套上一个菱形外套,可以起到,1对雷达的隐身作用。2对炮管的保温隔热。3同时加强身管强度--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接下来要4。在炮口处设置矢量推进器,即在炮口最外围对称地设置多个大小不一的喷孔,通过电磁控制阀来开关,如果要快速旋转炮塔而电机又无法做到,那就可以利用第一发炮弹打出去的后座力(炮口焰或高压气体)来从矢量孔喷出,从而推动整个炮管及炮塔高水平速旋转、假如多个目标处于不同距离,就会使炮口在进行相应射击时处于不同高度/仰角。这时还可以利用矢量喷孔来快速调节炮口高度。即整个炮管可以利用炮口气体动能在1秒钟内完成360度水平旋转,同时连续进行10次高低不同的仰角调整!矢量喷孔产生的巨大力矩被菱形支架吸收,不损伤到炮管本身。当然整个复杂的三维运动过程将由火控系统来计算来完成,凭人工是无法做到这点的(有点像现代战机上复杂的电传操控系统必须由电脑操控一样)。通过上述种种技术手段就能够使车载小口径机炮系统实现高频作战需求。一般陆军战斗系统的频率控制在10赫兹左右的范围就足够了。太高的频率会使火控系统的造价过于昂贵。而且陆军的战场环境过于复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一但遭遇突然出现单兵的狙击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拥有过高频率战斗能力的陆军武器平台并不实用。二海基高频战。1海基高频战可以直接使用小口径速射炮来进行高频反导、防空任务。现有的“密集阵”、“守门员”、“卡什坦”及我国的“730”近防系统都是很好的选择。之所以坚持采用小口径高(高射/高速)炮而不完全使用“海拉姆”或是FN-3000导弹来替代完全是因为效费比问题。小口径高炮可以发射制导弹药,也可以发射普通弹药,可以对付各种空中、海面、陆上目标效费比非常高,虽然有效射程仅在3000米左右,但其战斗速度可以达到100赫兹(100发每秒)甚至更高。可以同时抗击敌方的超高频导弹打击。这点是“海拉姆”等近防导弹系统无法做到的-即使它们采用错速发射技术同样达到100赫兹的战斗频率也会因为整个系统的庞大体积和高昂造价而败下阵来。海拉姆导弹45万美元一发。而制导小口径弹药不超过1万美元一发。最好的方法是近防导弹与小口径高炮配合使用。前者远攻,后者近防。或是集合、拆分给不同武器平台使用从而发挥最佳效费比。2关于高频导弹攻击问题,前文已经描绘过如何在极短时间内由单舰打出100杖反舰导弹的场景。具体又是如何能做到这点呢?众所周知现在先进的舰艇导弹发射方式莫过于垂直发射技术。VSL。而垂直发射技术又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苏俄的冷发射和美英的热发射为代表的两大类。。简单来说:热射就是导弹依靠自身动力飞出发射筒;冷射就是用弹射装置把导弹射出后,导弹再在空中点火。
    热射要设置燃气导管,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但对导弹结构强度要求小,通用性好,可以发射结构强度相对较小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另外热射对于哑弹的处理较简便。
    冷射不用设置燃气导管,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对导弹结构强度要求高,通用性较差,为了避免哑弹回落到舰体,一般冷射的发射管都向舷外倾斜一定角度,让哑弹落到海里。
    所谓热发射就是导弹在发射器里垂直贮存,进行发射准备和点火发射,反应速度快,因舰体要承受发动机排出的火焰和高温燃气的影响,故称为热发射。但热发射不存在导弹升空后不点火,燃气发生器意外点火,危及舰艇及舰面设备的缺点,更不存在哑弹砸舰的危险,但需设置复杂的燃气排导系统。

    冷发射也称弹射式发射系统。导弹采用冷发射,取消了热发射采用的复杂的排导系统,冷发射的弹射装置是提拉活塞式结构,置于模块内的导轨上,由活塞,活塞杆,气缸,主燃气发生器,副燃发生器,提弹梁及支座组成。其工作过程是副燃发生器解锁后产生的高温燃气将导弹解锁,冲破易粹盖,并接通主燃发生器电路使其点火,主燃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进入气缸推动活塞并带动活塞杆向上运动,产生向上的强大动力,将导弹弹出发射筒。
    由于在热射时燃气温度高,速度大,对舰面及相关设备的损害也要大,且还要设计一套复杂的喷水系统,不适应吨位较小的舰艇。但冷发射时,导弹弹出后有可能不点火,因此为防止导弹不能点火砸向舰体,冷发射装置成一定的倾角近似垂直发射,其导弹发射的速度也比热发射要慢,且通用性较差。
.第一种垂直发射系统是前苏联的“里夫”垂直发射系统。里夫防空导弹系统是陆基S-300PMU的舰射型(北约编号SA-N-6雷声),这是一种远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首先装备于前苏联基洛夫巡洋舰上,搭配基洛夫的雷达构成前苏联版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一套典型的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包括1部目标搜索雷达,1部导弹制导雷达和8个发射单元(64枚导弹)。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此后,垂直发射的优点很快显露出来,与倾斜发射相比,垂直发射有以下优点:一是发射井布置紧凑,载弹量大;二是攻击目标时舰艇不用再转向,可进行全方位打击;三是导弹发射装置位于甲板以下,可降低舰艇重心,也有利于隐身。很快,美军也展开了对舰艇的导弹垂直发射的研究,并于1986年将这一命名为“MK-41”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首先安装在“提康德罗加” 美海军装备的MK-41采用热发射方式,它是目前最先进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它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由8个或4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又由8个模件组成,每个模件含8个导弹发射箱,由于起重机占去了3个发射箱空间,所以MK-41储存导弹的总数是61枚或29枚,即8的倍数减去3,MK-41一个模块的总高度为7.67米,长为3.16米,宽为2米;二是MK-41的兼容性非常强,除了四联装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Seasparrow)外,MK-41还可与下列导弹系统相配用:“标准”SM-2 Block Ⅱ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以及“北约海麻雀”导弹。另外,它还可以与下列系统兼容:宙斯盾MK8型作战系统、加拿大“部落”级驱逐舰的MK-14武器指挥系统、荷兰的“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的水雷作战控制系统以及澳大利亚海军的CT-9LV-3作战系统。

MK-48是美军另一种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该系统也出口到**、韩国及北约组织各国的海军舰艇上,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系统已装舰40多套,它可用于发射北约的“海麻雀”及改进型“海麻雀”对空点防御导弹。目前,用于发射“海麻雀”导弹的MK-48垂直发射系统有4种配置形式:MK-48-0型适装在不同舰艇的装板上,现已装备在加拿大巡逻护卫舰和**海上自卫队的“村雨”级驱逐舰;MK48-1型发射装置适装于舱壁上(例如舰载直升机机库一侧),已装备在荷兰皇家海军的“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MK48-2型发射装置通常装在舰艇的上层建筑内,已装备在希腊海军“海德拉”级护卫舰和韩国的KDX驱逐舰;MK48-3型发射装置小巧紧凑,主要用于一些小型舰艇,已装备在丹麦的SF-300型多用途巡逻艇。级巡洋舰上,以后又安装在“阿利?伯克”级与“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等水面舰艇上。英国海军在八十年代初的马岛海战结束之后,将其舰载“海狼”防空导弹的6联装倾斜发射装置改造成垂直发射装置。“海狼”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在设计上最具特色之处的是燃气排导系统,它与储运发射箱是一体的,即它的4个排气道分布在导弹的4个弹翼之间,发射击筒的底部是密封的,上端盖采用玻璃易碎盖,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流在发射筒底部拐180度弯后从发射筒上端盖排出。这种设计与美国的MK-41系统截然相反。MK-41是在发射筒的下方专门设计燃气排放系统,以排导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该系统已经装备于英国的23型护卫舰上。而法国的VT-1型“响尾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则是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采用冷气弹射技术发射。垂直发射的响尾蛇导弹装入四个发射隔舱模块中,每一隔舱可备弹8枚、16枚、24枚。由于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发射装置之外点火,不需要排导燃气气流,所以该系统的主要优点就是发射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巧且容易安装。该发射装置可搭载8个导弹,其底面积为1.3米×0.9米,高为2.6米,包括导弹在内总重不超过2吨。“响尾蛇”VT-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既适合在大型舰艇上安装,也适合在500吨级的小型舰艇上安装。美军的宙斯盾系统虽然理论上能同时跟踪处理500个目标及打击136个目标。但它单舰发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信息处理速度。虽然采用了多通道的垂直热发射方式,也只能最快每秒钟发射一发导弹。远远无法完成高频打击任务。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热发射技术比冷发射技术占有通用化程度高的优势,但为了达到高频打击速度还是必须采用冷发射方式--和苏俄的转轮式单通道冷发射不同,这种冷发射是类似于美国的多通道矩形阵列,假设我军未来重型驱逐舰采用8*8的布局方式。艏艉各一座发射系统共128个发射单元。一个发射系统靠近舰舷外侧的两边共8*2=16个发射单元同时打开。那么全舰就可以同时打开32个发射单元。同时使用错速加错位的冷发射方式来进行高频打击。错位是指靠舰舷一侧的1到8号发射单元向外倾斜角度各不相同,稍微错开。(比如1号89度、2号88度、3号87度、4号86度、5号85度、6号86度、7号87度、8号88度)因为发射角度和出管初速各不相同,所以在同一秒钟内可以打出32发重型导弹而不相互碰撞。如果采用美式热发射就会无法拉开出管的速度差。再在相控雷达的控制下各自空中点火,四面八方地散开,按预订路径同时向目标汇合。。。这种打击方式将会对发射与火控系统提出很高要求。但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国未来的垂直发射系统应该拥有更好的通用性,即在预留有导排系统的矩形热发射模块内可以插入冷发射桶,也可以插入其他方式的发射单元。在冷发射状态下还可以发射各类不同的导弹。从而做到最佳的通用性3。舰炮问题。虽然国外海军电磁炮的研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并且可能很快就能列装阶段。但笔者预见,即使电磁炮进入全面成熟大规模列装的时代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化学能源的火炮,因为普通火炮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极为可靠。对外界能源依赖可有可无。这点是需要大量电能的新型火炮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笔者建议在我军新型军舰上不但要装备电磁炮,还要研发新型大口径常规火炮--最好移植陆军的155毫米或203毫米火炮上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其射速达到30赫兹,即30发每秒。从而满足成高频作战需求。陆军203毫米火炮爆发射速2发每分钟。持续射速1发每分钟。而以往战列舰上所装备的自动装填双管203毫米火炮射速也只有十几发每分钟。(目前美海军MK45型127毫米舰炮射速也只有20发每分钟。意大利“奥托”127毫米舰炮为40发每分钟。俄罗斯海军AK-130。130毫米双管舰炮则为单管45发每分钟)要达到30赫兹的作战频率必须采用特别措施。即采用单管多膛的转轮发射方式。在直径3米的炮塔内布置30个转膛。同时使用无壳或半可燃药桶的整装直列弹药。使用双重电击发点火方式。第一发炮弹击发以后利用导气原理推动整个转轮旋转,各个弹膛依次击发,根据战场情况可快可慢,可以每秒钟1发也可以30发每秒钟。弹膛内打空以后在炮口矢量推进装置的控制下,身管及整个炮塔能在3秒内由最大射击角度强行恢复到装弹位置。并由甲板下升起来的同样直径的30发装填弹环在3秒钟内由气动装置把全部弹药推入炮膛。接下来复位,调整。一个轮次射击过程在10秒钟左右。理论上一分钟射速可以达到180发!连续作战频率3赫兹,爆发频率30赫兹。当然以此技术每秒1赫兹的射速还是可以保证的,而30赫兹就相当危险了。一但发生意外就会导致整个炮塔内的所有弹药全部殉爆。唯一的结果就是舰艇沉没。所以对火炮击发系统的可靠性,转轮的抱死刹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但击发就必须使用一切方法把炮弹打出去,没有退膛的余地。高风险与高回报是成正比的,各位可以设想一下:我们的孤零零的一艘军舰一秒钟内就可以同时打掉四面八方的30个远距离海上,陆上,空中目标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同样转膛发射技术也可以用在陆军大口径火炮和坦克炮上。基于陆军机动平台自身的限制。大口径火炮的战斗频率不宜超过10赫兹,坦克炮不超过4赫兹--前提是还要采用无人炮塔才能容纳下巨大的转轮炮膛。三空基高频战。空中高频战主要包涵空对空/空对地两个方面。空对地模式可以使用1小口径高炮以30--100赫兹(1800到6000发每分钟)的频率对地攻击。也可以使用集束式制导航弹或撒布器完成对特定区域的高频攻击。2对地/空高频打击还可以使用到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来完成,美军现已经在空军使用激光器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美军空基激光武器;。虽然美军的ABL的发展以失败告终,但是化学激光器仍然是激光武器中最成熟的类型。同样是氧碘激光器的先进战术激光器(ATL)仍在继续发展。该项目由波音公司负责,预定由NC-130H平台搭载进行高能激光试验,2006年交付了ATL载机。2009年9月ATL进行了首次空对地高能激光打击,摧毁了一辆无人车辆,此前同年6月,ATL首次在空中发射激光。根据气候条件和各地环境的不同,ATL的有效射程区别很大,最好时能超过30公里,而最差时有效射程不足8公里。固体激光器前些年的发展速度也很快,2009年1月是实现了105千瓦的输出,达到第三阶段100千瓦功率的目标。100千瓦功率一向被视为武器级高能激光的门槛,JHPSSL达到这一目标,预示着固体激光器距离实际的激光武器又近了一步。JHPSSL项目中达到105千瓦功率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激光器由7个15千瓦的FireStrike激光模块组成。根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资料说明FireStrike激光模块性能相当不错,输出功率15千瓦光束质量达1.5倍衍射极限;启动也很快,从停机到全功率输出只需要0.5秒;可靠性也很好。其激光输出时间只受到输入能量和冷却系统的限制。这样的体积重量和性能,已经具备实战能力。目前美军还在加紧研究自由电子激光器,并也将进入实战应用阶段。我国对激光武器的研究起步与世界各强国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技术上发展出了高能的激光反导和反卫星技术。,先后研制了“神光”1型、“神光”2型大型固态强激光发生装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又在四川绵阳建成了“神光”3高功率激光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加快中国的下一代热核武器发展、推进中国的强激光武器的发展计划起到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神光-Ⅲ激光装置是一台输出48束、三倍频激光能量达到60kJ/1ns与180kJ/3ns的巨型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建成后其总体规模与综合性能将大于美国NOVA和OMEGA装置,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1年7月14日,在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在光束口径为360mm×360mm、脉冲宽度为3ns条件下,获得了单束输出激光波长为1053nm、脉冲调制度1.5:1、激光能量为7988焦耳的实验结果,这一重大进展也是继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2009年12月29日实现“真空靶室吊装就位”、2011年1月17日实现“首束出光”之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目标。这一重要进展不仅标志着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束全系统联调圆满成功,也首次验证了主机装置基频光设计输出能力。同时创造了我国激光驱动器单束输出激光束通量的新纪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据报道2009年9月,新疆天山某基地,中国用高能固态激光炮击中来袭的火箭弹,经过0.075秒的持续高能能量照射,将火箭弹在飞行途中引爆自毁。在此同时,中国国防光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上海光机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正加紧攻关,将其移植到891试验舰上,拟定2011年下旬进行首次舰载火力拦截试验。争取在2014年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为战术激光武器的量产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陆军方面我们在车载实用化强激光武器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这套高能激光器依靠电能运转,连接到车载发电机,燃料电池或电池组上之后,此套固态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以超过100千瓦。2009年9月,在新疆天山某基地进行了实弹测试,在距离激光炮6~9千米之外成功拦截来袭的两枚122毫米火箭炮。火箭弹是使用81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进行发射(81式122毫米轮式火箭炮最大射程:20.6千米)。这套高能激光设备除了能够在6~9千米处的122毫米火箭炮弹,同时还能在更远的距离让敌方的光电及红外战场探测设备失效。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机载、舰载、以及车载激光武器方面已近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步,完全可以随时投入实战化装备,用在高频战争也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
使用激光武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速度快只要瞄准目标就会击中。基本上是等于打静止目标。所以在制导成本方面要远胜过其他高频(携带一次性制导元件的)打击方式。例如ABL每次射击仅需要1000美元左右的工质费用,这比高速拦截导弹动辄数百上千万美元的单价可谓天壤之别。而且激光武器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可分离性。就是一束激光不但可以根据目标软硬性质不同使用不同功率而且还可以一分为二或是一分为十分别打击不同目标。例如大型飞机上携带的2兆瓦级别的氧碘化学激光器或自由电子激光器既可以全功率打击一杖600公里外的远程导弹。也可以一分为十以200KW的功率高频打击10个几十公里外的中距离空中目标,更可以一分为百以20KW的功率打击100个10公里的地面单兵软目标。把一束大功率激光一分为多束很容易做到,而把多束小功率激光分别导向不同目标就需要有极其复杂的技术支持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复眼式红外跟踪感应装置在这一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多个独立的跟踪单元将多束激光分别导向不同目标,既可以以低功率状态来为其他激光制导武器导引目标,也可以用高功率来直接杀伤摧毁目标。使用激光武器来进行高频打击低成本优势是其最大特点。化学氧碘燃料激光器可以在真空或大气稀薄环境中使用,其成本相对一次性的制导武器便宜很多。而使用电力(可以利用航空燃气轮机作为动力,带动体积很小的超导体发电机)作为能源的二氧化炭或自由电子激光器使用成本则更低。再加上其可分离性的技术优势,激光武器将会在未来的高频战争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空基高频导弹打击方式。小口径高(速)炮有效射程太近,激光武器受其功率和外界大气环境影响太大。所以常规空对空、空对面导弹将是空基高频战的必备手段之一。为了能够尽量多携带导弹并最大幅度提高发射速度。空基导弹应该全部采用管式发射技术(即弹翼折叠,完全能装在圆形发射管内-像便携式防空导弹那样)这一点我们在FN-3000近防导弹,和“前卫”系列便携防空导弹上已有一定技术积累。如果要在大型近/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上发展出此类弹型还要进行深入研发。可以通过矢量控制推进技术来弥补因为便于折叠而采用的小型鸭翼控制面带来的气动缺陷。也可以采用更具创新性的记忆合金折叠弹翼技术-可以用记忆合金制造成弹翼任意折叠后紧贴在弹体表面,发射出管后通电使弹翼伸展到正常状态。这里可能要涉及到一个气动加热问题,记忆合金制造的弹翼是靠通过温度变化来施行形状变化的。导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会由于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而对记忆合金产生影响。所以在记忆合金的种类选择,材料配比,及导致形状变化的临界温度点上都要进行严格控制。一但把导弹装进圆形发射管就可以采取前文所说过的错位或错速发射技术进行高频作战了。采用管式发射可以大大提高空对空导弹的携带量,以目前近程、中远程导弹重量分别100Kg和250kg计算,一架现代战机一次可以至少携带24杖近程和10杖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远远超过普通战机所携带的2近4远的导弹数量。完全可以发挥出先进战机相控雷达的最高性能,从而达到10赫兹的作战频率。四:信息高频战。高频战不仅仅体现在陆、海、空等方面。还包含了其他一切领域。信息战则是所有战斗取胜的前提条件。高频战在信息领域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述,支持一切高频战的第一前提就是多目标的发现侦测能力和云海量信息的计算处理能力。由于高频打击时要在一秒钟内侦测发现成千上万个目标,并及时跟踪处理,还要制导相应数量的弹药进行打击,所以要求其C4ISR系统拥有必须足够的能力和强度来完成作战需求。为了更加快捷有效安全地传输和处理数据信息就必须拥有更宽的网络,更隐蔽的通讯技术。在带宽上至少要达到430mb/s,---(达到美军未来计划发射的高极极高频卫星的带宽水平),最好是能达到目前世界顶级的339Gbps在通讯技术上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无线电/网络技术之外还要开发出可靠的声波/激光/量子通讯技术。使得信息传输手段多元化,网络带款极速化。至于传统的网络病毒,黑客对抗反而不是高频战争在信息领域的最主要特征。高频战在信息领域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极速的网络带宽或比特率,2极高频率的攻击能力。即每秒钟内能多次发动攻击能力,使的敌方即使能化解单次攻击带来的破坏,也因为不堪服务器/通信信道的拥挤堵塞而导致整个系统过载崩溃。速度就是战斗力,每秒钟内发起的多次(轻微穿透力的)高频打击也能产生严重毁伤力3高频的实质硬杀伤,即在单位时间内对传统的信息C4ISR。系统的硬杀伤能力。包括反辐射导弹,微波炸弹,电磁脉冲弹,以及其他所有的硬杀伤手段方式。。结束语:通过前文种种描述,各位读者可能觉得笔者所讲的高频战与其说是一种战术倒不如说是一种技术。在笔者的眼中战术与技术其实就是一回事,只是其依附对象和表现的软硬程度不同罢了。战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能量,而技术则又能牵引和带动相关战术的发展。有了高频战的技术基础。人们在战场上自然会发展出对应的战术:随着单个武器平台拥有高精度,高频(同时与多目标)作战能力。登上战场的武器平台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对军事后勤系统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同样道理由于一线作战平台的减少,其战斗打击的突发性和隐蔽性也将大幅度提升。当然由于高频战斗平台的信息化程度极高,其整体造价也将数倍于以往的普通战斗平台。总体上现代武器的发展趋势都结构日趋复杂,造价日益攀升,但其威力也日进千里。威力与成本是成正比的,那种用大刀长矛的造价打赢战争的年代永远是一去不复返了。最后要强调一点的是,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已经拥有3-3-3的高频战打击能力。既在300公里半径内用300秒钟打掉3000个目标的能力。而在将来的发展趋势则是5-5-5打击能力。既5000公里半径范围内在50秒钟内打击5000个目标。即便如此,高频战阵也只是能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摧毁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军事/国防抵抗潜力。而不是完全终结战争,特别是遇到游击战一类的非对称战术。(除非使用核武器和灭绝性生物武器)但它无疑将革命性地改变未来战争的面貌和进程。
----------------------------------------------
好长啊 楼主发完了么?
看开头感觉比较跳。
科幻小说么?楼主加油
以前经常在天涯看见这样的,不管怎么说,楼主加油。
粗略看来一下,楼主还知道思路穿越
这排版....
    好长,先顶一下。战术动作的高频,对应的可能是战略动作的低频。只是个人对古老哲学的感觉。
高频战争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作战平台在一秒钟同时精确内打击多个目标,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和频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