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论老三篇之-装备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9:22
2014。1。8序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民间谚语。半军之力出其刃--笔者。开宗明义,本文在此着重讨论的是现代作战条件下,及未来数十年内我国军工体系发展思想和兵器装备指导方略。鉴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若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在此只能作抛砖引玉之说,希望能引来大家评点指导。一:装备工业体系战略指导思想。我国军事工业体系的建立早在西周以前就有之。远在夏代末期,青铜兵器便装备军队作战,自商代早期开始,在其都城周围已经设有规模较大的青铜兵器冶铸作坊,为商军铸造数量较多的兵器.到了周朝建立后,便已经专门委任官员司空兼管兵器制造之事。当时记录手工业工艺的《考工记•金有六齐》是我国2500多年前兵器制造工艺的创造性成果,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春秋时期,不但已经积累了制造优质青铜兵器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掌握了兵器的相关制造工艺和理论。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始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张之洞大力创办,他的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他的起点却比较高。他从涉足清廷“自强新政”始,便在着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纺织工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人近代钢铁工业的创办。他认为要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都离不开钢铁。这样,他就抓住了发展近代工业的关键,并不畏艰险,毅然创办钢铁企业。在这一点上,他的见识、胆略和魄力,实高出李鸿章、左宗棠一筹。。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建立近代兵工厂29 个(其中3个主要制造和修理舰艇,兼造兵器),分布在沿海和内地的17个省。1864年至1873年间,在海防和边防地区摸索建立了苏州炮局、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西安机器局、福建机器局、天津行营制造局、广东机器局等8个著名的近代兵工厂和近代舰艇制造厂。清政权结束时尚存15个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苏联帮助下,我们建立了独立完善的现代军事工业体系,一五”计划时期,由苏联援建的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为150个,军工企业占了44个,包括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1](P297)其它施工项目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国防工业相配套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机械。
并在当时整个国家工业体系落后工业化国家数百年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近世界常规武器最先进水平。其后虽然因为国际国内政局变幻影响而导致了将近长达二十年的发展停滞期。在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接触到西方国家先进的军工生产管理技术又重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89年以后虽然中断了和欧美国家的技术蜜月交流,但随即又重新和苏俄开始了军事技术贸易,长时间的外部交流使我们的的军事科技水平得到极大发展,经过六十多年的厚积薄发刻苦努力,现在我国的军事科技水平和军工体系已经达到和接近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纵观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有两弹一星成功经验,也有文革期间种种失败教训。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有多个五年期长远发展规划:某个时期装备四代机,某个阶段配备航母,何时达到和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等等。在微观层面上有各种军工产业体系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如周总理对核工业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16字要求.这些目标规划和规章制度对我国兵工体系和军事装备技术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但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还有所欠缺:新时期下,我们如何运作军事工业体系?我们对武器选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落实到具体细节上武器又有什么样的特性?有人要提出疑问了:不就是赶超世界最强,最先进水平吗,还要什么事具体原则?错,最先进水平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和目标,而不是具体方式和途径。我们现缺少的正是极度精确的超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从军事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层面上来讲,未来我国的军工体系应该朝着:独立,完善,精干,创新四个方面发展。1独立。任何国家都需要独立的军工产业体系,特别是我们这样的世界级大国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完全独立发展的道路,国防现代化是不能完全靠金钱买来的,小国如阿根庭在和平时期虽然能购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却在马岛战争时期被西方同盟国制裁,捣鬼,卡了脖子结果一败涂地。大国如印度,虽然几十年来一直拥有较好的国际政治大环境,能同时买到东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却也因此导致了国防工业发展的惰性。成了长不大的畸形儿,常年靠万国牌奶粉来维持生存。既昂贵又不可靠。被俄罗斯用免费的二手航母痛宰几十亿美金成了国际笑话。再如我们:被赫鲁晓夫制裁一下,搞出了两弹一星,被美国封锁一下弄出了空警-2000预警机。封锁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封锁固然会对装备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却也能刺激自力更生精神。当你没有时人家就卡你脖子。当你有了自己的同类装备时人家就会主动上门来推销先进产品,(到时你就可以买几个样品来研究分析改进自己的装备了)由此可见完全独立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已经拥有独立的军工体系,但从更深层次来分析我们却丧失了至少一半的军事工业独立性:信息独立权!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全球进入信息化高速时代。人类信息感知能力发生了自蒸汽机时代以后第二次大革命。信息处理效率得以万亿倍速度提升。而互联网的基础完全由美国所掌控,美国在全球互联网空间中占据霸主地位,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美国中央处理器产量占92%。系统软件产量占86%,全球13台主根服务器中10台在美国。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我国核心网络体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网络安全设备和关键安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主流防火墙技术和杀毒技术大都来自国外,重要企业的高精度数控设备,生产线的数据普遍与国外联网。更有甚者,美国的,思科,谷歌,高通,英特尔,萍果,甲骨文,微软。等大公司竟然全面渗透到我国电信,金融,石油等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网络基础设施,占据了中国联通169骨干网的81%金融业的70%和电视传媒业的80%。2013年5月份的棱镜门事件暴露出了我国网络时刻都在被美国进行渗透过滤和监控之下。我们就像上了美国人的免费贼船一样,人家随时可以把你扔进太平洋!由此可见我们已经丧失至少一半的军事工业独立性的结论绝非虚言。既然主根服务器的制造技术不是我国做不到,那又为什么不建立我国的自己完全独立的服务器和互联网系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因为图便宜而把自己的神经系统寄生在不稳定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那样迟早有一天会被敌人打回到80年代以前的!2014年1月21日上午9时左右发生的对我国网络的攻击(DNS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导致互联网导航系统全面中断混乱,使国内所有通用顶级域解析异常)就在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建立自己的纯华文域名和完全独立的主根服务器来维护军事(信息工业)安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联合其他不愿受制于美国的国家建立全球信息网来取代目前的互联网。就是不能完全取代它也要与之并驾齐驱,就像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一样。军事信息工业的独立性关系到未来国家的存亡。就是割裂目前的互联网也在所不惜。2完善。完善这个词从字面上来分析就可以解读为完备和改善两个意思。从完备性来说,我们国家巨大规模就决定了我国军事工业系统必须完整全面,面面俱到。从大头钉到宇宙飞船,核弹,航母都要能够自己制造,不能依赖别人。即使适当购买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也只能是出于刺激和促进国内装备体系发展,平衡国际政治关系的目的,不能成为常态和依赖。完善就是要人有我有,人精我强的基础上强化功能提高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国内军工产业的弱项,想必各位是心知肚明:中国航空工业发动机的研制一直制约中国空军的发展,是中国战斗机乃至民用飞机研制开发的一个短板,而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中国的战机不仅跟不上世界战机的开发步伐,而且大大限制了中国战机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中国战机的“心脏病”由来已久,在中国战机其他装备部件突飞猛进的今天,发动机却还是让我军工人员最头痛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说明了我们的工业技术水平还是离世界发达国有相当一段距离,我们的材料科学和国外发到国家相比还差人家一大截,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重型运载火箭方面比较落后。我国载人航天总体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广大民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海军方面还不具备有效反潜作战能力;短期内不太可能拥有隐型飞机;没有美、俄、以色列等国早已拥有的外红引导超高速空空导弹;缺乏美国空军所装备的高精度空对地攻击弹药等等
所以强化弱项完善功能是我国军工系统的第二大任务3精干。建立一个精练强干的军工生产管理系统是所有国家的追求目标。这里的精干不仅仅指提高生产效率,精简人员数量,引入多元化竞争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还包括国防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军工企业不能只能靠军事顶单维持生存。还需要发展多元化民用产品,以促进其市场活力,刺激其技术革新。同时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军民通用型国防工业是世界军工企业的总发展趋势,自冷战结束以后,军工企业国家订单委缩,产能过剩。状态萎迷,很多企业生存都成问题。所以转型成了必须和迫切的任务。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主要国家为力争在今后的全球战略格局中赢得先机,分别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国防科技战略、军事工业政策和军事工业改革规划,力图充分发挥军事工业在本国战略力量中的先导作用和潜力基础。美国政府提出了21世纪初期“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这一军事战略明确了军事工业作是“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在其2002年10月公布的军事工业政策中也表明,一个充满生机、富于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军事工业对于英国的国防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各国在21世纪发展军事工业的目标,不仅是要使军事工业为武装部队提供高质量的装备和保障,同时,还要求军事工业为国家经济和科学与技术基础的发展服务,推动一个有高技术含量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的形成。而军事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和两用产品上经过连续多年的投入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前,军事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既要削减过剩的一般能力又要维持有效竞争和创新能力。为此,美国和欧洲军事工业结构和能力的重组将在实现集团化的基础上追求大规模的专业化,俄罗斯将结合专业化重组超大型的国防科研生产综合体,显示世界军事工业集团化、专业化的结构调整还将继续进行。而为了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各国军事工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一些军事工业产权以国有制为主的国家,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将继续推进国有军工企业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
近两年,美国和欧洲系统主承包商一层的大型企业继续通过并购组成规模更大的跨行业巨型企业集团,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入进行内部重组,剥离非核心的业务,增强在主要优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某些分系统承包商和另部件/材料供应商则是在专业化重组的同时,通过并购向集团化发展。更多的中小转包商和供应商则突出专业化,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2002年收购TRW公司后,成为跨舰船、军用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全球第二大军事工业企业。在这一收购过程中,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出售了TRW公司的航空系统业务和汽车业务,以加强其在导弹防御及相关空间系统、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等领域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集团的竞争能力。美国雷声公司在出售剥离飞机综合系统公司后对国防业务重新调整、定位,将原电子系统与指挥、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两部分业务整合分立为综合防务系统等7个部分。俄罗斯在今后几年也将以集团化、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军事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俄罗斯2001~2006年军事工业改革与发展规划》规定,俄将根据武器装备的类型,以各行业的核心设计局和工厂为主体,组建科研生产综合体的军事工业结构。现有1700多家军工企业将按3个方向合并重组为36家超大? 凸?揽蒲猩??酆咸澹?2家武器装备总装企业,主要生产飞机、直升机、航天器、坦克舰船等装备;13家武器系统生产企业;11家动力和其它配套设备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雷达、发动机、电子仪器、弹药等。军事工业的国际化正在模糊以往对其产权所有国构成的界定,而外资对本国军事工业的投入将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为本国带来效益。为了长期从国外向本国的投入中获益,英国、印度等国制定了有利于将外资吸引到本国军事工业的政策,这将促进军事工业企业产权国际化的发展。英国在其最新的军事工业政策中表明,军事工业企业“所有权或控股权的国籍已经远不象以往那样重要或具有战略性意义”。英国政府已经取消了外资所持英国军事工业企业股份不得超过50%的限制,同时为防止军事工业企业被国外个人或单一机构完全控制,保留了每个国外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15%的限制。2002年,印度政府决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允许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印度军事工业,并限制外资控股的比例不得超过26%。当然,军事工业事关国家安全,其国际化发展还有一定限度。法国明确表示,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的核武器及其相关技术装备,必须保持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研制、生产和开发能力;某些涉及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技术领域,适当地考虑与盟国合作,但必须保持独立研制和发展的能力和技术优势;其他主要的常规武器装备均可以考虑同欧洲盟国分享技术成果和共同研制;普通的共同性常规武器装备则充分实 行来源多元化。?
在军事工业以国有制为主的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将逐步推进军事工业的产权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程。法国将在股份制大型军事工业企业中逐步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出于对私有化利弊的不同考虑,这些国家进一步实施军事工业私有化的态度相对谨慎,因而私有化的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各国军事工业的私有化将从两个方面继续进行:一是国有制的军事工业企业实行私有或私营,如法国在混合所有制的大型国防企业中逐步减少国有股份的比例;二是允许以前军事工业以外的私有企业和部门进入军事工业。
由于军民两用技术、两用产品经过10多年不断发展取得的成果,军事工业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及新的产品供应商进入军事工业领域,预计军事工业产品中的民品比例,将在21世纪初约50%的基础是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核和电子等行业民品产品比例增长将更为明显。
随着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高新武器装备需求的增长,新的军事战略、国防转型政策对军事工业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各国国防预算、国防研究与发展(R&D)和武器装备费的增长,主要国家军事工业的军品产品的研制、生产,有望改变冷战后约10年的下降趋势,进入一个近10年的小幅增长时期。冷战结束后各国军费逐年缩减的状况到世纪交替之际已开始改变,从2000年以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国家的国防预算已相继逐年增长。在国防预算增长的同时,各国国防研究与发展(R&D)费和武器装备采购费在国防预算中的比例一般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使R&D费和武器装备采购费随国防预算同步增长。根据美、英、法等国的国防预算长期计划,预计主要国家国防预算增长的趋势将延续到2008年以至2008年以后。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发展,主要军事强国将有新的采购需求,军贸市场的交易也会趋于活跃。所以,预计军事工业在武器装备的军品研制生产方面将有一个约10年的持续小幅增长期。到那时军事工业可进入下一个发展纪元。

发展特点集中化美国武器采办和军事工业基础转型态势 ,)美军事装备技术发展由传统观念上的单一国家的发展模式向跨国化模式转变。美国军火公司由国内兼并向跨国联合组成国际军火集团的趋势发展,并逐步形成一批跨国化的军工联合体,军事转型武器的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军用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和信息战技术能力,成为美军火公司寻求合作者的基本着眼点。军火公司的任务范围由“研制生产”向更为广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领域拓展,灵活反应的政府政策为美军事装备采购跨国化提供便利环境。日本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先见之明,反而是当初战败后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把军事工业拆解隐藏于民用企业中才歪打正着顺应了时代潮流。我国在这这方面做的比较早,也比较成功。从六七十年代的百万军工人员到现在的11家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成绩斐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从而拉开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军民结台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工业在调整、改造和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普遍进行了军转民,涌现了一大批军转民企业和军转民技术成果国防工业的军转民成果,已经或正在成为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比如,陕西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电子城、航天城、飞机城等高技术密集区域;四川的军工涉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国防工业的军转民有力地促进民用航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汽车和零部件等领域的发展,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新十六字发展方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把国防科研生产植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在1998年实行的新体制下国防工业的企业结构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机构重组。在旧的体制下,航空、核、太空、舰船等武器工业分别由一个独立的大型企业集团控制,这些企业集团构成了10家国有企业,每个工业部门有2家企业,以此来促进竞争。每家企业由几十个分公司组成,每个公司约有几十万名员工。2001年建立了第11家企业,用以监督国防电子工业。这些企业集团进行了结构重组,并改进了生产线,封闭了大部分严重负债和亏损的公司,裁减了过剩的员工,面对新形势,我国国防工业主要进行如下方面改革和发展,市场化 ,产权多元化,规模化 ,集中化,国际化,、。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首先从数量上来看,除了核工业以外,每种技术方向的生产企业都有2家,从而形成了初步竞争的态势。这点固然可喜,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达到真正的强烈竞争,每种装备的生产商视需求市场总额情况而定,最少应该有三家以上十家以下的规模。两家明显是太少了,不能形成有效竞争,更没有淘汰的余地。(美国军事工业生产商就已经处于过度集中的境地,从而陷入了竞争力退化的亚垄断窘境)有了多家生产商,我们就可以采用平行竞争,同步淘汰的方式来对军工产业结构进行洗牌重组。时刻保持着竞技场上有三家以上或十家以下的生产企业。让优者生,劣者死(死者死而复生,员工下岗裁撤,淘汰全部领导层后进行重组再生)保持数量,保持竞争,让同类装备市场永远处于战国的群雄争霸状态,最起码也要处于三国相争时代才可以。其次,从采购目标上来说。要开对所有人放市场,向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广泛招标。降低国家对军工产业的绝对依赖资本的(纯国企)投入,使政治,经济效率最大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军装备技术的发展。但这一过程和采购比例要在国家智库的严密监控下进行以确保国家机密和产业结构的安全,可以把这一行为概括为引狼政策或鲶鱼行动。再次要大批引进具有精悍能力的管理者,他们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全局观念,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运筹帷幄的指挥才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谁愿意把一部强大的战斗机器能交给一套混乱低效的软件来控制?即使做不到前面几点最起码也要有提携能者包容后进的宰相海量。否则那些尸踞高位者将成为国防军事工业前进发展的最大障碍,就像国产某型常规潜艇设计师在接受相关刊物专访时竟然表示现代作战条件下的常规潜艇不需要AIP系统一样,而他在九十年代设计的新型潜艇居然还带着靴形的上层指挥塔!师之其人,国以何堪!4创新。创新这个话题中央提出了好多年,下面有很多人也只是跟着喊喊口号而已。究竟创新的重要性如何,他们其实未必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喊喊口号,捞捞钞票,足矣)商业上有个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商品产生百分之八十的利益。而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商品只能产生百分之二十的利益。偏偏这两类商品谁也缺少不了谁,互为陪衬互为依赖。现实社会中也是这样,这个工业社会也是由百分之八十的人(生产人员)支撑,百分之二十的人(设计师)来推动。而这百分之二十设计人员中也有八成只能是简单模仿改进,剩下的那些精英才能进行原创设计。可以说,创新就是根本,创新就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世界上那样技术不是创造发明出来的?当我们的国防工业完成以人为师的成长学习阶段以后就得进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原创发展层次。否则只能踏着别人的脚印,步步落后于人步步受制于人。按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和路径去行动。谈到创造力,笔者在此还有以下建议:1武器设计互动原则。任何武器装备系统都是为用户服务的,所以武器设计过程中要引入互动原则,采用3山6水1份田的设计理念。即整个全设计过程开始以后30%由设计人员决定,60%由用户要求决定,最后的10%才由决策层拍板(主要是经费支持)。一个新武器系统研发出来以后投入部队使用只能算是完成一半过程。还要经过使用者的长时间互动反馈改进后才能完全定型。2任何武器系统的设计要另外引入三师原则。即除了主设计师以外,另增加节能设计师,人机工程设计师,创意设计师这三个辅助设计师。这在大型武器装备设计上犹为重要。比如潜艇,舰船。大型飞机上--安排多少个窗口,多少个楼梯,多少道门,台阶多大角度,多少盏灯,甚至舱门把手的大小,材质,灯光功率都很有讲究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节约每一瓦电,每一克重量,每一颗螺丝都是成功。即使每项武器装备工程节省1 %甚至0,1%的费用也是重大胜利!每艘军舰数以十亿元造价节约下来的费用就可达到成百万上千万元!如果设计合理的话能使全寿命期间运作费用再节约1%到3%的,那也是很可观的的收益。几百亿美金的航母群节约3%是什么概念?所以节能设计师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人机工程师的引入也很重要。小到刺刀大到航母,只要是人使用的装备都要考虑到人体力学,生理心理学,甚至民族习惯。要让使用者感到称手,顺手得心应手。真正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而不是别手,扭手甚至是命丧其手。举例来说,小到匕首的握把是否长短合适把持舒适,枪械的枪托能否在折叠状态下正常射击,坦克兵有没有调节体温的空调背心,驾驶员的座椅有没有减震悬挂减轻疲劳的功能,战斗机飞行员有没有进食排泄装置,潜艇中有没有提高人员情绪的仿生的草原绿地的背景图案。。。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人机工程师的使命就是要让兵器装备最大限度地迎合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习惯。达到最舒适,最合理,发挥最大效能,的最佳人机状态。至于创意设计师的作用则更加巨大了,创意师起的是画龙点睛,使虎添翼的作用。他要在整个工程陷入技术难关的困境时独辟奇径,出奇兵,展奇谋,而得奇效。一个合格的创意师犹如治金过程中的稀土元素一样,加入点滴就可以使整个材料特性发生质的变化。而一个优秀的创意师作用就像注入核反应堆中的氦3一样,能数倍提升反应堆功率。甚至能取代主设计师!节能师与人机师可以通过培养普通工程师来进行,只要经历短期培训和一两个工程就能获得相关经验。而创意师则要求头脑中拥有众多奇思妙想,非常规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的天赋。还要拥有相关的扎实专业知识基础。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从装备选项的具体指导层面上来讲,可以罗列出四大原则:实用,好用,耐用,通用。实用,实用是一切武器装备的第一原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项要求。只要能从技术性能上,经济效益上达到我们的要求就可以,不要追求那些华而不实,虚而不当的东西,不要好高鹜远贪高求尖--像印度那样。样样追求最高最尖,结果处处不着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外部环境来确定装备发展方向。举例来说,缅甸有3亿美金用来采购战斗机,那是买1架F22呢?还是10架枭龙呢?或是说让目不识丁的塔利班战士使用美军最先进的数字式单兵武器系统而抛弃他们最顺手的AK47,他们会如何抉择呢?很显然是后者。所以说最贵的武器未必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在使用者手上能发挥最大效能的装备才是最好的。就像美军到现在还在保留使用磁石电话机一样--基于实用。谈到实用这里不能不多说几句,中国人最要面子,不讲求实用。在武器装备上也常犯同样的错。像海空军装备都使用明亮的银灰色涂装,即醒目又不耐脏。为什么不采用完全和背景环境融为一体的绝对隐身迷彩?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的,莫非那种涂装材料是纳米吸波的,非得用银白色?再如,潜艇的指挥塔,苏俄的阿库拉级,美国的海狼级,甚至德国的214级常规潜艇都使用半水滴形结构,最少也在指挥塔与艇体之间采用弧形连接以利于流体通过,减少阻力降低噪声那样明显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大国有精品,小邦也有亮点,就像捷克的CZ75,瑞典的RBS-70激光制导防空导弹。比利时的FN机枪那都是好东西,所以只要实用,只要你做出来的比不上人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当然要进行适应性改良)切莫做那些要脸不要肉,要皮不要骨头的事。好用,好用是武器装备的第二原则。它包括良好的技术战术性能,优异的人机功效,杰出的勤务性。在技术上应该处于领先或至少不弱于敌方最先进装备的水平。起码能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人机功效上要做到操作简便,把握舒适,反应迅捷。不要开个机需要数十个动作,枪栓还没拉开就被人家打成马蜂窝了。勤务性上要做到维修间隔时间最长,保养最简便。例如坦克,飞机,舰艇的发动机应该设置安装在模块化动力舱里或舱板上,舱口盖尽可能地少用螺丝螺栓以方便打开。动力舱与整机之间采用多个记忆合金制造的铆钉连接,舱底也由记忆合金弹簧支撑。维修时只要打开舱盖一通电一阵抖动后上百颗记忆合金铆钉自动与整机脱离并迅速托起发动机升到舱外,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使发动机的维修更换时间大大缩短。3耐用,耐用就是可靠,就是皮实,就是泼辣。就是能经得住所有最恶劣的环境。最好所有的武器都像Ak47步枪,T34坦克那样可信可靠。(当然如果精度像德国武器那样就更好了)。高度的可靠性是武器的第一原则。操作者把生命都托付给他手中的装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东西方武器在精度和可靠性上的侧重点有差异是有着其不同原因而造成的。但都是基于其需要而决定。像德国处于西欧平原地带自然环境湿润寒冷但空气清洁沙尘少,加之操作人员普遍具有相当学历素质。所以他们的武器可以做的非常精细,对可靠性要求不是太高,平常通过规范化的保养就可以保证不发生故障。而精度却是世界领先。苏俄横跨欧亚大陆,地里环境复杂,从极寒的西伯利亚到极热的中亚沙漠地带。再加上兵员素质不高,因此对武器可靠耐用性,操作简便性要求就放在首位。而我国的地理范围跨度和人员情况与苏俄相似,所以对耐用性的要求同样应该放在首要位置。4通用,自德国在二战中帅先开发出MG42通用机枪引入陆军通用化概念以来,武器通用化一直是世界兵器装备的发展大趋势。通用的最大好处就是简化后勤保障难度,降低武器装备采购维护费用。如果海陆空三军同时使用一种装备,那样就可以使研发成本降到最低,生产费用也因为采购数量的增加而大幅降低。从苏俄陆军的S-300防空导弹上舰服役,到美国AIM-120远程空对空导弹和我国的SD-10A空空导弹以及以色列的“斯派德”导弹系统都变身下地充当地对空武器。各国都在努力使武器装备走向通用化。但从总体而言他们所做的通用化努力都是被动的,大都是等某种武器出现以后才想方设法让它变成多面手。而没有在设计之初就按着通用功能定位。(虽然也有极少数是按多功能武器来设计的,例如现代的通用机枪,“阿达茨”防空/反坦克导弹。但比例还是过小)我们要尽量多设计开发一些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的通用化武器,可能在现在这些装备的表现不是太好,但一定要坚持下去,要有超长期的战略性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成熟我们终将大受益处的。2014。1。8序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民间谚语。半军之力出其刃--笔者。开宗明义,本文在此着重讨论的是现代作战条件下,及未来数十年内我国军工体系发展思想和兵器装备指导方略。鉴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若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在此只能作抛砖引玉之说,希望能引来大家评点指导。一:装备工业体系战略指导思想。我国军事工业体系的建立早在西周以前就有之。远在夏代末期,青铜兵器便装备军队作战,自商代早期开始,在其都城周围已经设有规模较大的青铜兵器冶铸作坊,为商军铸造数量较多的兵器.到了周朝建立后,便已经专门委任官员司空兼管兵器制造之事。当时记录手工业工艺的《考工记•金有六齐》是我国2500多年前兵器制造工艺的创造性成果,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春秋时期,不但已经积累了制造优质青铜兵器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掌握了兵器的相关制造工艺和理论。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始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张之洞大力创办,他的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他的起点却比较高。他从涉足清廷“自强新政”始,便在着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纺织工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人近代钢铁工业的创办。他认为要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都离不开钢铁。这样,他就抓住了发展近代工业的关键,并不畏艰险,毅然创办钢铁企业。在这一点上,他的见识、胆略和魄力,实高出李鸿章、左宗棠一筹。。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建立近代兵工厂29 个(其中3个主要制造和修理舰艇,兼造兵器),分布在沿海和内地的17个省。1864年至1873年间,在海防和边防地区摸索建立了苏州炮局、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西安机器局、福建机器局、天津行营制造局、广东机器局等8个著名的近代兵工厂和近代舰艇制造厂。清政权结束时尚存15个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苏联帮助下,我们建立了独立完善的现代军事工业体系,一五”计划时期,由苏联援建的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为150个,军工企业占了44个,包括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1](P297)其它施工项目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国防工业相配套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机械。
并在当时整个国家工业体系落后工业化国家数百年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近世界常规武器最先进水平。其后虽然因为国际国内政局变幻影响而导致了将近长达二十年的发展停滞期。在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接触到西方国家先进的军工生产管理技术又重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89年以后虽然中断了和欧美国家的技术蜜月交流,但随即又重新和苏俄开始了军事技术贸易,长时间的外部交流使我们的的军事科技水平得到极大发展,经过六十多年的厚积薄发刻苦努力,现在我国的军事科技水平和军工体系已经达到和接近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纵观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有两弹一星成功经验,也有文革期间种种失败教训。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有多个五年期长远发展规划:某个时期装备四代机,某个阶段配备航母,何时达到和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等等。在微观层面上有各种军工产业体系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如周总理对核工业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16字要求.这些目标规划和规章制度对我国兵工体系和军事装备技术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但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还有所欠缺:新时期下,我们如何运作军事工业体系?我们对武器选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落实到具体细节上武器又有什么样的特性?有人要提出疑问了:不就是赶超世界最强,最先进水平吗,还要什么事具体原则?错,最先进水平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和目标,而不是具体方式和途径。我们现缺少的正是极度精确的超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从军事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层面上来讲,未来我国的军工体系应该朝着:独立,完善,精干,创新四个方面发展。1独立。任何国家都需要独立的军工产业体系,特别是我们这样的世界级大国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完全独立发展的道路,国防现代化是不能完全靠金钱买来的,小国如阿根庭在和平时期虽然能购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却在马岛战争时期被西方同盟国制裁,捣鬼,卡了脖子结果一败涂地。大国如印度,虽然几十年来一直拥有较好的国际政治大环境,能同时买到东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却也因此导致了国防工业发展的惰性。成了长不大的畸形儿,常年靠万国牌奶粉来维持生存。既昂贵又不可靠。被俄罗斯用免费的二手航母痛宰几十亿美金成了国际笑话。再如我们:被赫鲁晓夫制裁一下,搞出了两弹一星,被美国封锁一下弄出了空警-2000预警机。封锁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封锁固然会对装备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却也能刺激自力更生精神。当你没有时人家就卡你脖子。当你有了自己的同类装备时人家就会主动上门来推销先进产品,(到时你就可以买几个样品来研究分析改进自己的装备了)由此可见完全独立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已经拥有独立的军工体系,但从更深层次来分析我们却丧失了至少一半的军事工业独立性:信息独立权!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全球进入信息化高速时代。人类信息感知能力发生了自蒸汽机时代以后第二次大革命。信息处理效率得以万亿倍速度提升。而互联网的基础完全由美国所掌控,美国在全球互联网空间中占据霸主地位,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美国中央处理器产量占92%。系统软件产量占86%,全球13台主根服务器中10台在美国。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我国核心网络体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网络安全设备和关键安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主流防火墙技术和杀毒技术大都来自国外,重要企业的高精度数控设备,生产线的数据普遍与国外联网。更有甚者,美国的,思科,谷歌,高通,英特尔,萍果,甲骨文,微软。等大公司竟然全面渗透到我国电信,金融,石油等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网络基础设施,占据了中国联通169骨干网的81%金融业的70%和电视传媒业的80%。2013年5月份的棱镜门事件暴露出了我国网络时刻都在被美国进行渗透过滤和监控之下。我们就像上了美国人的免费贼船一样,人家随时可以把你扔进太平洋!由此可见我们已经丧失至少一半的军事工业独立性的结论绝非虚言。既然主根服务器的制造技术不是我国做不到,那又为什么不建立我国的自己完全独立的服务器和互联网系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因为图便宜而把自己的神经系统寄生在不稳定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那样迟早有一天会被敌人打回到80年代以前的!2014年1月21日上午9时左右发生的对我国网络的攻击(DNS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导致互联网导航系统全面中断混乱,使国内所有通用顶级域解析异常)就在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建立自己的纯华文域名和完全独立的主根服务器来维护军事(信息工业)安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联合其他不愿受制于美国的国家建立全球信息网来取代目前的互联网。就是不能完全取代它也要与之并驾齐驱,就像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一样。军事信息工业的独立性关系到未来国家的存亡。就是割裂目前的互联网也在所不惜。2完善。完善这个词从字面上来分析就可以解读为完备和改善两个意思。从完备性来说,我们国家巨大规模就决定了我国军事工业系统必须完整全面,面面俱到。从大头钉到宇宙飞船,核弹,航母都要能够自己制造,不能依赖别人。即使适当购买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也只能是出于刺激和促进国内装备体系发展,平衡国际政治关系的目的,不能成为常态和依赖。完善就是要人有我有,人精我强的基础上强化功能提高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国内军工产业的弱项,想必各位是心知肚明:中国航空工业发动机的研制一直制约中国空军的发展,是中国战斗机乃至民用飞机研制开发的一个短板,而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中国的战机不仅跟不上世界战机的开发步伐,而且大大限制了中国战机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中国战机的“心脏病”由来已久,在中国战机其他装备部件突飞猛进的今天,发动机却还是让我军工人员最头痛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说明了我们的工业技术水平还是离世界发达国有相当一段距离,我们的材料科学和国外发到国家相比还差人家一大截,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重型运载火箭方面比较落后。我国载人航天总体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广大民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海军方面还不具备有效反潜作战能力;短期内不太可能拥有隐型飞机;没有美、俄、以色列等国早已拥有的外红引导超高速空空导弹;缺乏美国空军所装备的高精度空对地攻击弹药等等
所以强化弱项完善功能是我国军工系统的第二大任务3精干。建立一个精练强干的军工生产管理系统是所有国家的追求目标。这里的精干不仅仅指提高生产效率,精简人员数量,引入多元化竞争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还包括国防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军工企业不能只能靠军事顶单维持生存。还需要发展多元化民用产品,以促进其市场活力,刺激其技术革新。同时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军民通用型国防工业是世界军工企业的总发展趋势,自冷战结束以后,军工企业国家订单委缩,产能过剩。状态萎迷,很多企业生存都成问题。所以转型成了必须和迫切的任务。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主要国家为力争在今后的全球战略格局中赢得先机,分别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国防科技战略、军事工业政策和军事工业改革规划,力图充分发挥军事工业在本国战略力量中的先导作用和潜力基础。美国政府提出了21世纪初期“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这一军事战略明确了军事工业作是“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在其2002年10月公布的军事工业政策中也表明,一个充满生机、富于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军事工业对于英国的国防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各国在21世纪发展军事工业的目标,不仅是要使军事工业为武装部队提供高质量的装备和保障,同时,还要求军事工业为国家经济和科学与技术基础的发展服务,推动一个有高技术含量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的形成。而军事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和两用产品上经过连续多年的投入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前,军事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既要削减过剩的一般能力又要维持有效竞争和创新能力。为此,美国和欧洲军事工业结构和能力的重组将在实现集团化的基础上追求大规模的专业化,俄罗斯将结合专业化重组超大型的国防科研生产综合体,显示世界军事工业集团化、专业化的结构调整还将继续进行。而为了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各国军事工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一些军事工业产权以国有制为主的国家,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将继续推进国有军工企业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
近两年,美国和欧洲系统主承包商一层的大型企业继续通过并购组成规模更大的跨行业巨型企业集团,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入进行内部重组,剥离非核心的业务,增强在主要优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某些分系统承包商和另部件/材料供应商则是在专业化重组的同时,通过并购向集团化发展。更多的中小转包商和供应商则突出专业化,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2002年收购TRW公司后,成为跨舰船、军用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全球第二大军事工业企业。在这一收购过程中,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出售了TRW公司的航空系统业务和汽车业务,以加强其在导弹防御及相关空间系统、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等领域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集团的竞争能力。美国雷声公司在出售剥离飞机综合系统公司后对国防业务重新调整、定位,将原电子系统与指挥、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两部分业务整合分立为综合防务系统等7个部分。俄罗斯在今后几年也将以集团化、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军事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俄罗斯2001~2006年军事工业改革与发展规划》规定,俄将根据武器装备的类型,以各行业的核心设计局和工厂为主体,组建科研生产综合体的军事工业结构。现有1700多家军工企业将按3个方向合并重组为36家超大? 凸?揽蒲猩??酆咸澹?2家武器装备总装企业,主要生产飞机、直升机、航天器、坦克舰船等装备;13家武器系统生产企业;11家动力和其它配套设备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雷达、发动机、电子仪器、弹药等。军事工业的国际化正在模糊以往对其产权所有国构成的界定,而外资对本国军事工业的投入将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为本国带来效益。为了长期从国外向本国的投入中获益,英国、印度等国制定了有利于将外资吸引到本国军事工业的政策,这将促进军事工业企业产权国际化的发展。英国在其最新的军事工业政策中表明,军事工业企业“所有权或控股权的国籍已经远不象以往那样重要或具有战略性意义”。英国政府已经取消了外资所持英国军事工业企业股份不得超过50%的限制,同时为防止军事工业企业被国外个人或单一机构完全控制,保留了每个国外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15%的限制。2002年,印度政府决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允许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印度军事工业,并限制外资控股的比例不得超过26%。当然,军事工业事关国家安全,其国际化发展还有一定限度。法国明确表示,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的核武器及其相关技术装备,必须保持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研制、生产和开发能力;某些涉及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技术领域,适当地考虑与盟国合作,但必须保持独立研制和发展的能力和技术优势;其他主要的常规武器装备均可以考虑同欧洲盟国分享技术成果和共同研制;普通的共同性常规武器装备则充分实 行来源多元化。?
在军事工业以国有制为主的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将逐步推进军事工业的产权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程。法国将在股份制大型军事工业企业中逐步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出于对私有化利弊的不同考虑,这些国家进一步实施军事工业私有化的态度相对谨慎,因而私有化的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各国军事工业的私有化将从两个方面继续进行:一是国有制的军事工业企业实行私有或私营,如法国在混合所有制的大型国防企业中逐步减少国有股份的比例;二是允许以前军事工业以外的私有企业和部门进入军事工业。
由于军民两用技术、两用产品经过10多年不断发展取得的成果,军事工业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及新的产品供应商进入军事工业领域,预计军事工业产品中的民品比例,将在21世纪初约50%的基础是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核和电子等行业民品产品比例增长将更为明显。
随着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高新武器装备需求的增长,新的军事战略、国防转型政策对军事工业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各国国防预算、国防研究与发展(R&D)和武器装备费的增长,主要国家军事工业的军品产品的研制、生产,有望改变冷战后约10年的下降趋势,进入一个近10年的小幅增长时期。冷战结束后各国军费逐年缩减的状况到世纪交替之际已开始改变,从2000年以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国家的国防预算已相继逐年增长。在国防预算增长的同时,各国国防研究与发展(R&D)费和武器装备采购费在国防预算中的比例一般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使R&D费和武器装备采购费随国防预算同步增长。根据美、英、法等国的国防预算长期计划,预计主要国家国防预算增长的趋势将延续到2008年以至2008年以后。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发展,主要军事强国将有新的采购需求,军贸市场的交易也会趋于活跃。所以,预计军事工业在武器装备的军品研制生产方面将有一个约10年的持续小幅增长期。到那时军事工业可进入下一个发展纪元。

发展特点集中化美国武器采办和军事工业基础转型态势 ,)美军事装备技术发展由传统观念上的单一国家的发展模式向跨国化模式转变。美国军火公司由国内兼并向跨国联合组成国际军火集团的趋势发展,并逐步形成一批跨国化的军工联合体,军事转型武器的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军用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和信息战技术能力,成为美军火公司寻求合作者的基本着眼点。军火公司的任务范围由“研制生产”向更为广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领域拓展,灵活反应的政府政策为美军事装备采购跨国化提供便利环境。日本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先见之明,反而是当初战败后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把军事工业拆解隐藏于民用企业中才歪打正着顺应了时代潮流。我国在这这方面做的比较早,也比较成功。从六七十年代的百万军工人员到现在的11家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成绩斐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从而拉开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军民结台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工业在调整、改造和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普遍进行了军转民,涌现了一大批军转民企业和军转民技术成果国防工业的军转民成果,已经或正在成为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比如,陕西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电子城、航天城、飞机城等高技术密集区域;四川的军工涉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国防工业的军转民有力地促进民用航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汽车和零部件等领域的发展,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新十六字发展方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把国防科研生产植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在1998年实行的新体制下国防工业的企业结构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机构重组。在旧的体制下,航空、核、太空、舰船等武器工业分别由一个独立的大型企业集团控制,这些企业集团构成了10家国有企业,每个工业部门有2家企业,以此来促进竞争。每家企业由几十个分公司组成,每个公司约有几十万名员工。2001年建立了第11家企业,用以监督国防电子工业。这些企业集团进行了结构重组,并改进了生产线,封闭了大部分严重负债和亏损的公司,裁减了过剩的员工,面对新形势,我国国防工业主要进行如下方面改革和发展,市场化 ,产权多元化,规模化 ,集中化,国际化,、。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首先从数量上来看,除了核工业以外,每种技术方向的生产企业都有2家,从而形成了初步竞争的态势。这点固然可喜,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达到真正的强烈竞争,每种装备的生产商视需求市场总额情况而定,最少应该有三家以上十家以下的规模。两家明显是太少了,不能形成有效竞争,更没有淘汰的余地。(美国军事工业生产商就已经处于过度集中的境地,从而陷入了竞争力退化的亚垄断窘境)有了多家生产商,我们就可以采用平行竞争,同步淘汰的方式来对军工产业结构进行洗牌重组。时刻保持着竞技场上有三家以上或十家以下的生产企业。让优者生,劣者死(死者死而复生,员工下岗裁撤,淘汰全部领导层后进行重组再生)保持数量,保持竞争,让同类装备市场永远处于战国的群雄争霸状态,最起码也要处于三国相争时代才可以。其次,从采购目标上来说。要开对所有人放市场,向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广泛招标。降低国家对军工产业的绝对依赖资本的(纯国企)投入,使政治,经济效率最大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军装备技术的发展。但这一过程和采购比例要在国家智库的严密监控下进行以确保国家机密和产业结构的安全,可以把这一行为概括为引狼政策或鲶鱼行动。再次要大批引进具有精悍能力的管理者,他们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全局观念,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运筹帷幄的指挥才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谁愿意把一部强大的战斗机器能交给一套混乱低效的软件来控制?即使做不到前面几点最起码也要有提携能者包容后进的宰相海量。否则那些尸踞高位者将成为国防军事工业前进发展的最大障碍,就像国产某型常规潜艇设计师在接受相关刊物专访时竟然表示现代作战条件下的常规潜艇不需要AIP系统一样,而他在九十年代设计的新型潜艇居然还带着靴形的上层指挥塔!师之其人,国以何堪!4创新。创新这个话题中央提出了好多年,下面有很多人也只是跟着喊喊口号而已。究竟创新的重要性如何,他们其实未必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喊喊口号,捞捞钞票,足矣)商业上有个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商品产生百分之八十的利益。而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商品只能产生百分之二十的利益。偏偏这两类商品谁也缺少不了谁,互为陪衬互为依赖。现实社会中也是这样,这个工业社会也是由百分之八十的人(生产人员)支撑,百分之二十的人(设计师)来推动。而这百分之二十设计人员中也有八成只能是简单模仿改进,剩下的那些精英才能进行原创设计。可以说,创新就是根本,创新就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世界上那样技术不是创造发明出来的?当我们的国防工业完成以人为师的成长学习阶段以后就得进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原创发展层次。否则只能踏着别人的脚印,步步落后于人步步受制于人。按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和路径去行动。谈到创造力,笔者在此还有以下建议:1武器设计互动原则。任何武器装备系统都是为用户服务的,所以武器设计过程中要引入互动原则,采用3山6水1份田的设计理念。即整个全设计过程开始以后30%由设计人员决定,60%由用户要求决定,最后的10%才由决策层拍板(主要是经费支持)。一个新武器系统研发出来以后投入部队使用只能算是完成一半过程。还要经过使用者的长时间互动反馈改进后才能完全定型。2任何武器系统的设计要另外引入三师原则。即除了主设计师以外,另增加节能设计师,人机工程设计师,创意设计师这三个辅助设计师。这在大型武器装备设计上犹为重要。比如潜艇,舰船。大型飞机上--安排多少个窗口,多少个楼梯,多少道门,台阶多大角度,多少盏灯,甚至舱门把手的大小,材质,灯光功率都很有讲究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节约每一瓦电,每一克重量,每一颗螺丝都是成功。即使每项武器装备工程节省1 %甚至0,1%的费用也是重大胜利!每艘军舰数以十亿元造价节约下来的费用就可达到成百万上千万元!如果设计合理的话能使全寿命期间运作费用再节约1%到3%的,那也是很可观的的收益。几百亿美金的航母群节约3%是什么概念?所以节能设计师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人机工程师的引入也很重要。小到刺刀大到航母,只要是人使用的装备都要考虑到人体力学,生理心理学,甚至民族习惯。要让使用者感到称手,顺手得心应手。真正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而不是别手,扭手甚至是命丧其手。举例来说,小到匕首的握把是否长短合适把持舒适,枪械的枪托能否在折叠状态下正常射击,坦克兵有没有调节体温的空调背心,驾驶员的座椅有没有减震悬挂减轻疲劳的功能,战斗机飞行员有没有进食排泄装置,潜艇中有没有提高人员情绪的仿生的草原绿地的背景图案。。。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人机工程师的使命就是要让兵器装备最大限度地迎合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习惯。达到最舒适,最合理,发挥最大效能,的最佳人机状态。至于创意设计师的作用则更加巨大了,创意师起的是画龙点睛,使虎添翼的作用。他要在整个工程陷入技术难关的困境时独辟奇径,出奇兵,展奇谋,而得奇效。一个合格的创意师犹如治金过程中的稀土元素一样,加入点滴就可以使整个材料特性发生质的变化。而一个优秀的创意师作用就像注入核反应堆中的氦3一样,能数倍提升反应堆功率。甚至能取代主设计师!节能师与人机师可以通过培养普通工程师来进行,只要经历短期培训和一两个工程就能获得相关经验。而创意师则要求头脑中拥有众多奇思妙想,非常规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的天赋。还要拥有相关的扎实专业知识基础。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从装备选项的具体指导层面上来讲,可以罗列出四大原则:实用,好用,耐用,通用。实用,实用是一切武器装备的第一原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项要求。只要能从技术性能上,经济效益上达到我们的要求就可以,不要追求那些华而不实,虚而不当的东西,不要好高鹜远贪高求尖--像印度那样。样样追求最高最尖,结果处处不着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外部环境来确定装备发展方向。举例来说,缅甸有3亿美金用来采购战斗机,那是买1架F22呢?还是10架枭龙呢?或是说让目不识丁的塔利班战士使用美军最先进的数字式单兵武器系统而抛弃他们最顺手的AK47,他们会如何抉择呢?很显然是后者。所以说最贵的武器未必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在使用者手上能发挥最大效能的装备才是最好的。就像美军到现在还在保留使用磁石电话机一样--基于实用。谈到实用这里不能不多说几句,中国人最要面子,不讲求实用。在武器装备上也常犯同样的错。像海空军装备都使用明亮的银灰色涂装,即醒目又不耐脏。为什么不采用完全和背景环境融为一体的绝对隐身迷彩?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的,莫非那种涂装材料是纳米吸波的,非得用银白色?再如,潜艇的指挥塔,苏俄的阿库拉级,美国的海狼级,甚至德国的214级常规潜艇都使用半水滴形结构,最少也在指挥塔与艇体之间采用弧形连接以利于流体通过,减少阻力降低噪声那样明显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大国有精品,小邦也有亮点,就像捷克的CZ75,瑞典的RBS-70激光制导防空导弹。比利时的FN机枪那都是好东西,所以只要实用,只要你做出来的比不上人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当然要进行适应性改良)切莫做那些要脸不要肉,要皮不要骨头的事。好用,好用是武器装备的第二原则。它包括良好的技术战术性能,优异的人机功效,杰出的勤务性。在技术上应该处于领先或至少不弱于敌方最先进装备的水平。起码能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人机功效上要做到操作简便,把握舒适,反应迅捷。不要开个机需要数十个动作,枪栓还没拉开就被人家打成马蜂窝了。勤务性上要做到维修间隔时间最长,保养最简便。例如坦克,飞机,舰艇的发动机应该设置安装在模块化动力舱里或舱板上,舱口盖尽可能地少用螺丝螺栓以方便打开。动力舱与整机之间采用多个记忆合金制造的铆钉连接,舱底也由记忆合金弹簧支撑。维修时只要打开舱盖一通电一阵抖动后上百颗记忆合金铆钉自动与整机脱离并迅速托起发动机升到舱外,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使发动机的维修更换时间大大缩短。3耐用,耐用就是可靠,就是皮实,就是泼辣。就是能经得住所有最恶劣的环境。最好所有的武器都像Ak47步枪,T34坦克那样可信可靠。(当然如果精度像德国武器那样就更好了)。高度的可靠性是武器的第一原则。操作者把生命都托付给他手中的装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东西方武器在精度和可靠性上的侧重点有差异是有着其不同原因而造成的。但都是基于其需要而决定。像德国处于西欧平原地带自然环境湿润寒冷但空气清洁沙尘少,加之操作人员普遍具有相当学历素质。所以他们的武器可以做的非常精细,对可靠性要求不是太高,平常通过规范化的保养就可以保证不发生故障。而精度却是世界领先。苏俄横跨欧亚大陆,地里环境复杂,从极寒的西伯利亚到极热的中亚沙漠地带。再加上兵员素质不高,因此对武器可靠耐用性,操作简便性要求就放在首位。而我国的地理范围跨度和人员情况与苏俄相似,所以对耐用性的要求同样应该放在首要位置。4通用,自德国在二战中帅先开发出MG42通用机枪引入陆军通用化概念以来,武器通用化一直是世界兵器装备的发展大趋势。通用的最大好处就是简化后勤保障难度,降低武器装备采购维护费用。如果海陆空三军同时使用一种装备,那样就可以使研发成本降到最低,生产费用也因为采购数量的增加而大幅降低。从苏俄陆军的S-300防空导弹上舰服役,到美国AIM-120远程空对空导弹和我国的SD-10A空空导弹以及以色列的“斯派德”导弹系统都变身下地充当地对空武器。各国都在努力使武器装备走向通用化。但从总体而言他们所做的通用化努力都是被动的,大都是等某种武器出现以后才想方设法让它变成多面手。而没有在设计之初就按着通用功能定位。(虽然也有极少数是按多功能武器来设计的,例如现代的通用机枪,“阿达茨”防空/反坦克导弹。但比例还是过小)我们要尽量多设计开发一些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的通用化武器,可能在现在这些装备的表现不是太好,但一定要坚持下去,要有超长期的战略性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成熟我们终将大受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