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甲骨文原字,简单的理解下“禅让”本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3:19


      军事畅谈版里的http://lt.cjdby.net/thread-2047502-1-1.html讨论的不可开胶,提到了“禅让”引发了不同理解的坛友充分交换了意见。
      想到最近在网上翻看甲骨文,自个思索甲骨文的象形含义也有一段时间了,决定开帖和大家讨论“禅让”该如何理解.到底是尧舜禅让“传贤德”的说法,还是竹书纪年里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理解方式。以甲骨文对应的“禅让”原字来简单讨论下。
      禅让(shàn ràng),指上古政权的交接方式,这点应该没有异议。由于本人自小受教育对禅让的理解,习惯的把禅让理解成了礼让,传位给贤德兼备的继承人。但是零散读写历史书籍文章后发现,自古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孔孟墨的“传贤德”的说法和韩非子的“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这里引用一篇发表在网上的文章,叙述下春秋诸子百家时期对“禅让”的各自理解,省去自个班门弄斧的组词造句。 其实竹书纪年的出现也印证了春秋时期百家对“禅让”的含义就有了不同的理解。那么到底哪种理解更接近“禅让”的本意呢?
下面是从象形字网站截取的图片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884
禅.jpg示.jpg单.jpg
http://www.guoxue.com/lwtj/content/kongruizhi_xqrjsrsxyb.htm,引用原文于此。
      一、禅让史实与禅让观念

  唐虞之世,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都是通过禅让。不但儒家确信如此,[1]墨家、道家也都承认禅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墨子》书中说:

  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岛成。(《尚贤上》)

  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尚贤下》)[2]

  《庄子》在《逍遥游》和《让王》两篇里也都提到尧、舜要把天下让给他人的寓言故事。可以说在先秦时代,尧舜禅让的说法是非常流行的。及至后世《千字文》广为流传以后,“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几乎是在学会思考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它。

  然而同样在先秦时代,也存在着疑古的声音,认为禅让神话并非历史真相,尧到舜,舜到禹的权力交接不是那么和平而且无私的,而是暴力的甚至是血淋淋的。韩非子说:

  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然而韩非子本身对于唐虞古史的看法是混乱的,因为他在别的地方又说: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

  意思是:虽然古代有让天子之事,但是当时的天子供奉少而身多劳,本来就不值得羡慕,所以让天下的行为也并不值得赞美。一会儿说舜禹弒君,一会儿又承认让天子,若非有其它残存的古史数据左证,韩非子的说法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古史资料似乎都与古本《竹书纪年》有关:

  舜放尧于平阳。(刘知几《史通·疑古》引《汲冢琐语》文,一云《汲冢书》)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竹书》文)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同上)

  两派说法各执一词,本文既无意于调停,又无意于党同伐异。禅让作为一种上古政权交接的方式,也许是有的,也许没有,但不管怎么说,禅让的观念则是古代学者所共有的。本文无意于探讨尧舜究竟是禅让还是弒君,而是要研究在思想史上影响甚大的禅让思想在先秦时代的儒家学说中是如何演变的。

二、从《尧典》到《尧曰》:禅让说的滥觞

  根据《尚书》的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不但经过四岳的推荐,还经过三年的考察,又有舜让于德而不受,最后纔继承了帝位。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尧典》)

  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舜典》)[3]

  在以《诗》、《书》为教的春秋战国时代,尧把帝位禅让给舜的记载,在当时的学者之间代代相传。到孔子时代,禅让的观念进入这位儒门先师的视野,他这样对他的弟子们讲述唐虞之道: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此事的发挥。《尚书》的说法是,尧经过三年的考察,发现舜有美好的德行和优秀的政绩,所以决定禅让给舜。孔子则不然,认为尧禅让给舜是因为“天之历数”在于舜,换句话说,舜登天子位是天命所归。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首先,孔子这样说是与他的整体思想一贯的。在《论语》里面,孔子在很多地方提到“命”或者“天命”:“死生有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诸如此类。在孔子的观念里,人世间的大事都由天命作主,是人力所不可强违的。个人的生死尚且有命,更何况帝位的传递。

  其次,孔子以“天之历数”来解释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从而弱化了舜有美德与美政的事实,因此避免了有德行者即可得到天下国家的争论。根据孔子的主张,自天子至于诸侯,都应当努力培养自身的德行,对民众做出积极的示范,天下国家纔能达于治。在《论语》和先秦诸子所征引的孔子言论里,都找不到孔子主张有德行者即可以得到天下国家的证据。

  再次,《论语》里面不乏孔子对尧、舜的赞美,但“天之历数在尔躬”那一段是唯一一处明确提到禅让的。在这里孔子无非是把它当作一个历史事件来讲述,也许有讃美的意思,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读出有值得后世效法的意思,而且同在那一章里,紧接着尧舜咨命之下,就讲到汤武誓师,我们不能把它拆解开来,认为尧舜咨命是应该效法的,汤武誓师则不是。本章的宗旨或许正如朱熹《集注》所说:“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意,与夫施诸政事者,以明圣学之所传者,一于是而已。”

三、《唐虞之道》:儒家的激进派

  1993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向我们展示了一批战国时期的古钞本,其中多有不见诸传世文献者。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该墓下葬的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300年,与孟子卒年相近。作为简文中的一篇,《唐虞之道》的成篇年代很有可能比《孟子》的成书年代要早。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唐虞之道》更不可能晚于《孟子》,原因留待第五章分析。这一篇文章极具震撼力地鼓吹禅让,语势之雄强、主张之激进,传世文献无能出其右者。

  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

  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

  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举效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4]

  一句“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就把三代以来的圣王善政全部否定了。君王想要化民,就必须回到唐虞之世,行禅让之道。禅让的本质就是“利天下而弗利”,是“上德授贤”。如此激进的主张,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确属罕见。

  关于尧舜禅让的原因,则说:

  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此以知其弗利也。

  战国本来就是一个以力服人、争权夺利的社会,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说以禅让之道,必不为人主所喜。孔子以礼乐说春秋之君,已被认为不合时宜,更何况以禅让说战国之君。再者,与之类似的主张完全不见于传世儒家文献,因此这篇文章的学派归属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单就“利天下”、“上德授贤”这些观念来看,与墨家的常用术语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从关于“爱亲”与“尊贤”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墨家外表下的儒家内核。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

  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

  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

  爱亲和尊贤是两种美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爱亲强调的是孝,尊贤则要求禅而不传。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讲“禅而不传”的唐虞之道,所以突出地论述了尊贤的一面,但同时又能照顾到爱亲,讲到“舜孝”、“舜弟”、“舜慈”,尚且不失儒家本色。

  另外还有一些观念,看起来也是来自孔子。

  (舜)处草茅之中而不忧,知命也。

  《论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舜)方在下位,不以匹夫为轻,及其有天下也,不以天下为重。有天下弗能益,无天下弗能损,极仁之至。

  这几乎就是对《论语》:“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几句话的解释说明。因此我们可以说《唐虞之道》是一篇受到墨家思想影响的儒家著作。由于它极力宣扬禅让,处于战国之时而欲行唐虞之事,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激进派的代表。

四、《礼运》:儒家的温和派

  《礼记》之书,杂采诸说而成,其中各篇能确考其著作年代者很少。关于《礼运》篇,康有为认为是子游所作,梁涛先生则认为不当如此之早,当晚于《唐虞之道》,理由是在燕国的禅让实践失败之后,盛行一时的禅让思潮转衰,学者们逐渐放弃了激进的观点,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制作了《礼运》篇。本文姑从梁说,认为《礼运》是作为《唐虞之道》的对立面出现的,其成篇上限不早于《唐虞之道》,下限则未可遽断。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譲,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运》)

  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上古大同社会的景象。“天下为公”,郑玄注曰:“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天下为家”,注曰:“传为于子。”通读整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虽然极力赞美上古大同社会,但是既然现在大道已隐,天下为家,却也无可奈何。及至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譲,示民有常”,总算也还不至于太糟,也还算是小康社会,这相比于“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的尖锐批评,确实已经温和了不少了。

  在《唐虞之道》出土之前,学者难以理解为什么《礼运》的作者竟然把禹、汤、文、武等古代圣人所统治世界称为小康,故而只好用“错简”的说法强为之辞。对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样具有墨家倾向的说法更是感到困惑,现在我们知道儒墨两家作为当时的显学,互相影响其实是常见的事。

五、孟子与荀子:儒家的保守派

  孟子与荀子,在禅让的事情上,态度可谓相当保守。所谓保守,就是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已经完备,无需作大的变动甚至完全不必改变。保守不同于守旧。当时的政权交接方式是传子不传贤,孟子与荀子也都是不主张效法尧舜,而行禅让之事的。一方面要肯定这种“传而不禅”现有制度,另一方面又要赞美历来被视为上古圣人的尧舜,则不能不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以便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一)天意说

  孟子把尧舜禅让归结为天意的具体表现,天以天下与舜,尧则是天意的代言人。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己矣。”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以上见《万章上》)

  既然政权的交接是天意的具体表现,那么无论是尧、舜,还是后世的君王,都不能随便把天下让给别人,与贤也好,与子也好,都应该由天来决定。从这一点上来看,尧、舜传贤与三代传子,其内涵是一致的。

  孟子的这种主张一方面固然有来自于孔子成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把天命视为人间大事的决定力量,人应该敬畏它而不可以违背它。另一方面,就现实政治而论,儒家是讲究君臣大义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春秋战国又恰好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身份、地位、权力都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今天的臣子,明天也许可以为诸侯;今天的诸侯,说不定明天就沦为臣子:这种政治角色的急剧转变,在儒家的观念中是不允许的。

  (二)燕国的实践

  如果说尧舜禅让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阙失,人们仅能知其大略的话,那么发生在战国时期燕国的一次禅让实践,则给当时以及后世学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根据《史记》的记载,燕王哙之所以把燕国让给子之,完全是受到奸臣的蛊惑,其实整个事件就是一个篡国阴谋。

  首先,子之贿赂苏代,让他在燕王面前为自己进言,因此而得到重用。接下来又使说客两次游说燕王,诓骗燕王可以通过假装让国的方式,博取如尧、禹一样的美名。然而燕王没有料到的是事情最终竟然弄假成真,殊为可笑。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以上见《燕召公世家》)

  燕王哙之所以同意让国,无非是为了博得美名,而不是当真想把燕国托付给子之,其真正的用意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最终是要令太子自取之的。子之治国三年,国内大乱。后来又发生了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合谋除掉子之,结果不但子之没有被除掉,将军市被却反而掉头攻打太子平,打了几个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原本就是一个阴谋加上一场闹剧,结果却是如此的糟糕,孟子对此深恶痛绝,说:“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孟子·公孙丑下》)又劝齐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燕召公世家》)

  燕国的这次动乱充分说明,在战国时代,通过禅让实现政权交接是不可取的,这样做非但不能实现尊贤、举贤的目的,反而会为权臣篡国铺垫道路。这次禅让实践的失败,给人以很多启示,即便是原先积极主张推行唐虞之道的学者,现在恐怕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其现实可行性问题,继而会转向温和的或保守的主张。在这之后,很难再有人大力鼓吹“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的观点了。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把《唐虞之道》的著作年代定在燕王让国之前,纔是合理的。孟子全力反驳尧舜禅让的说法,其实就是在驳斥《唐虞之道》的主张。

  (三)尧舜禅让是虚言

  孟子把尧舜禅让视为天意,荀子则不然,直接否定世俗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5]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

  (天子)死则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

  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以上见《荀子·正论篇》)

  按荀子的说法,世俗所谓的禅让其实不能叫做禅让,因为没有人可以与天子相提并论,天子也无法把天下让给一个埶位不尊的人。那么尧、舜之间的政权交接应该怎么称呼呢?按荀子的意思,似乎应该叫做继任。舜之所以能够继尧之位而任天下,乃是因为舜本人也是“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的,换句话说,舜与尧一样,也是本来就应该做天子的。这其实与孟子的说法异曲而同工。

  再者,荀子也同样主张:传贤传子,其义不违。圣而在后子则传子,圣而在三公则传三公。杨倞曰:“尧、舜相承,但传位于贤而已,与传子无异”,可谓得之。

  天下有圣而在后子者,[6]则天下不离,朝不易位,国不更制,天下厌然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

  圣不在后子而在三公,则天下如归,犹复而振之矣,天下厌然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以上见《正论篇》)

  在《正论篇》里,荀子用了一大段文字来驳斥世俗所谓“老衰而擅”、“不堪其劳而休”的说法,明显是针对《唐虞之道》所谓“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而立论的。荀子以华美的文笔对天子饮食起居的排场进行铺陈渲染,意在说明:天子实在是天底下再安乐恬愉不过的人了,持老养衰,无能过于此者,不可能会因为衰老而让天下。

  尧舜时代天子的待遇,虽不至于像韩非子说的同于“监门之养,臣虏之劳”,却也必定不能如荀子所说的那样奢华。荀子甚至不惜歪曲史实也要痛批《唐虞之道》所代表的激进主张,说明在战国末年的学者眼中,这种主张已经显得完全不合时宜,完全不具可操作性,儒家对待政权交接方式问题的态度,由一度的激进转向温和甚至保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家学说正在变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远离原来的理想主义。

注释:

[1]儒家的说法将在下面详细论述,此处从略。

[2]《尚贤中》亦有此说,而文字小异。

[3]《舜典》其实是从《尧典》中分离出来的,在原始文本中,这段文字同样属于《尧典》。

[4]郭店楚简的文字释读,至今犹颇有争议,像《唐虞之道》这样既不见于传世文献,又不见于其它出土简帛文书的,争议尤大。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以李零先生《郭店楚简校读记》为本,不涉及文字释读方面的争论,抱着“虽不中,亦不远矣”的心态,研究其中包含的具有思想史意义的儒家精神。

[5]杨倞曰:“擅与禅同。”

[6]“子”字依俞樾说补。

发布日期:2008-05-09

      军事畅谈版里的http://lt.cjdby.net/thread-2047502-1-1.html讨论的不可开胶,提到了“禅让”引发了不同理解的坛友充分交换了意见。
      想到最近在网上翻看甲骨文,自个思索甲骨文的象形含义也有一段时间了,决定开帖和大家讨论“禅让”该如何理解.到底是尧舜禅让“传贤德”的说法,还是竹书纪年里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理解方式。以甲骨文对应的“禅让”原字来简单讨论下。
      禅让(shàn ràng),指上古政权的交接方式,这点应该没有异议。由于本人自小受教育对禅让的理解,习惯的把禅让理解成了礼让,传位给贤德兼备的继承人。但是零散读写历史书籍文章后发现,自古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孔孟墨的“传贤德”的说法和韩非子的“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这里引用一篇发表在网上的文章,叙述下春秋诸子百家时期对“禅让”的各自理解,省去自个班门弄斧的组词造句。 其实竹书纪年的出现也印证了春秋时期百家对“禅让”的含义就有了不同的理解。那么到底哪种理解更接近“禅让”的本意呢?
下面是从象形字网站截取的图片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884
禅.jpg示.jpg单.jpg
http://www.guoxue.com/lwtj/content/kongruizhi_xqrjsrsxyb.htm,引用原文于此。
      一、禅让史实与禅让观念

  唐虞之世,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都是通过禅让。不但儒家确信如此,[1]墨家、道家也都承认禅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墨子》书中说:

  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岛成。(《尚贤上》)

  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尚贤下》)[2]

  《庄子》在《逍遥游》和《让王》两篇里也都提到尧、舜要把天下让给他人的寓言故事。可以说在先秦时代,尧舜禅让的说法是非常流行的。及至后世《千字文》广为流传以后,“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几乎是在学会思考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它。

  然而同样在先秦时代,也存在着疑古的声音,认为禅让神话并非历史真相,尧到舜,舜到禹的权力交接不是那么和平而且无私的,而是暴力的甚至是血淋淋的。韩非子说:

  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然而韩非子本身对于唐虞古史的看法是混乱的,因为他在别的地方又说: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

  意思是:虽然古代有让天子之事,但是当时的天子供奉少而身多劳,本来就不值得羡慕,所以让天下的行为也并不值得赞美。一会儿说舜禹弒君,一会儿又承认让天子,若非有其它残存的古史数据左证,韩非子的说法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古史资料似乎都与古本《竹书纪年》有关:

  舜放尧于平阳。(刘知几《史通·疑古》引《汲冢琐语》文,一云《汲冢书》)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竹书》文)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同上)

  两派说法各执一词,本文既无意于调停,又无意于党同伐异。禅让作为一种上古政权交接的方式,也许是有的,也许没有,但不管怎么说,禅让的观念则是古代学者所共有的。本文无意于探讨尧舜究竟是禅让还是弒君,而是要研究在思想史上影响甚大的禅让思想在先秦时代的儒家学说中是如何演变的。

二、从《尧典》到《尧曰》:禅让说的滥觞

  根据《尚书》的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不但经过四岳的推荐,还经过三年的考察,又有舜让于德而不受,最后纔继承了帝位。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尧典》)

  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舜典》)[3]

  在以《诗》、《书》为教的春秋战国时代,尧把帝位禅让给舜的记载,在当时的学者之间代代相传。到孔子时代,禅让的观念进入这位儒门先师的视野,他这样对他的弟子们讲述唐虞之道: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此事的发挥。《尚书》的说法是,尧经过三年的考察,发现舜有美好的德行和优秀的政绩,所以决定禅让给舜。孔子则不然,认为尧禅让给舜是因为“天之历数”在于舜,换句话说,舜登天子位是天命所归。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首先,孔子这样说是与他的整体思想一贯的。在《论语》里面,孔子在很多地方提到“命”或者“天命”:“死生有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诸如此类。在孔子的观念里,人世间的大事都由天命作主,是人力所不可强违的。个人的生死尚且有命,更何况帝位的传递。

  其次,孔子以“天之历数”来解释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从而弱化了舜有美德与美政的事实,因此避免了有德行者即可得到天下国家的争论。根据孔子的主张,自天子至于诸侯,都应当努力培养自身的德行,对民众做出积极的示范,天下国家纔能达于治。在《论语》和先秦诸子所征引的孔子言论里,都找不到孔子主张有德行者即可以得到天下国家的证据。

  再次,《论语》里面不乏孔子对尧、舜的赞美,但“天之历数在尔躬”那一段是唯一一处明确提到禅让的。在这里孔子无非是把它当作一个历史事件来讲述,也许有讃美的意思,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读出有值得后世效法的意思,而且同在那一章里,紧接着尧舜咨命之下,就讲到汤武誓师,我们不能把它拆解开来,认为尧舜咨命是应该效法的,汤武誓师则不是。本章的宗旨或许正如朱熹《集注》所说:“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意,与夫施诸政事者,以明圣学之所传者,一于是而已。”

三、《唐虞之道》:儒家的激进派

  1993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向我们展示了一批战国时期的古钞本,其中多有不见诸传世文献者。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该墓下葬的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300年,与孟子卒年相近。作为简文中的一篇,《唐虞之道》的成篇年代很有可能比《孟子》的成书年代要早。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唐虞之道》更不可能晚于《孟子》,原因留待第五章分析。这一篇文章极具震撼力地鼓吹禅让,语势之雄强、主张之激进,传世文献无能出其右者。

  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

  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

  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举效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4]

  一句“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就把三代以来的圣王善政全部否定了。君王想要化民,就必须回到唐虞之世,行禅让之道。禅让的本质就是“利天下而弗利”,是“上德授贤”。如此激进的主张,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确属罕见。

  关于尧舜禅让的原因,则说:

  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此以知其弗利也。

  战国本来就是一个以力服人、争权夺利的社会,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说以禅让之道,必不为人主所喜。孔子以礼乐说春秋之君,已被认为不合时宜,更何况以禅让说战国之君。再者,与之类似的主张完全不见于传世儒家文献,因此这篇文章的学派归属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单就“利天下”、“上德授贤”这些观念来看,与墨家的常用术语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从关于“爱亲”与“尊贤”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墨家外表下的儒家内核。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

  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

  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

  爱亲和尊贤是两种美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爱亲强调的是孝,尊贤则要求禅而不传。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讲“禅而不传”的唐虞之道,所以突出地论述了尊贤的一面,但同时又能照顾到爱亲,讲到“舜孝”、“舜弟”、“舜慈”,尚且不失儒家本色。

  另外还有一些观念,看起来也是来自孔子。

  (舜)处草茅之中而不忧,知命也。

  《论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舜)方在下位,不以匹夫为轻,及其有天下也,不以天下为重。有天下弗能益,无天下弗能损,极仁之至。

  这几乎就是对《论语》:“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几句话的解释说明。因此我们可以说《唐虞之道》是一篇受到墨家思想影响的儒家著作。由于它极力宣扬禅让,处于战国之时而欲行唐虞之事,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激进派的代表。

四、《礼运》:儒家的温和派

  《礼记》之书,杂采诸说而成,其中各篇能确考其著作年代者很少。关于《礼运》篇,康有为认为是子游所作,梁涛先生则认为不当如此之早,当晚于《唐虞之道》,理由是在燕国的禅让实践失败之后,盛行一时的禅让思潮转衰,学者们逐渐放弃了激进的观点,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制作了《礼运》篇。本文姑从梁说,认为《礼运》是作为《唐虞之道》的对立面出现的,其成篇上限不早于《唐虞之道》,下限则未可遽断。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譲,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运》)

  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上古大同社会的景象。“天下为公”,郑玄注曰:“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天下为家”,注曰:“传为于子。”通读整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虽然极力赞美上古大同社会,但是既然现在大道已隐,天下为家,却也无可奈何。及至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譲,示民有常”,总算也还不至于太糟,也还算是小康社会,这相比于“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的尖锐批评,确实已经温和了不少了。

  在《唐虞之道》出土之前,学者难以理解为什么《礼运》的作者竟然把禹、汤、文、武等古代圣人所统治世界称为小康,故而只好用“错简”的说法强为之辞。对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样具有墨家倾向的说法更是感到困惑,现在我们知道儒墨两家作为当时的显学,互相影响其实是常见的事。

五、孟子与荀子:儒家的保守派

  孟子与荀子,在禅让的事情上,态度可谓相当保守。所谓保守,就是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已经完备,无需作大的变动甚至完全不必改变。保守不同于守旧。当时的政权交接方式是传子不传贤,孟子与荀子也都是不主张效法尧舜,而行禅让之事的。一方面要肯定这种“传而不禅”现有制度,另一方面又要赞美历来被视为上古圣人的尧舜,则不能不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以便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一)天意说

  孟子把尧舜禅让归结为天意的具体表现,天以天下与舜,尧则是天意的代言人。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己矣。”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以上见《万章上》)

  既然政权的交接是天意的具体表现,那么无论是尧、舜,还是后世的君王,都不能随便把天下让给别人,与贤也好,与子也好,都应该由天来决定。从这一点上来看,尧、舜传贤与三代传子,其内涵是一致的。

  孟子的这种主张一方面固然有来自于孔子成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把天命视为人间大事的决定力量,人应该敬畏它而不可以违背它。另一方面,就现实政治而论,儒家是讲究君臣大义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春秋战国又恰好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身份、地位、权力都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今天的臣子,明天也许可以为诸侯;今天的诸侯,说不定明天就沦为臣子:这种政治角色的急剧转变,在儒家的观念中是不允许的。

  (二)燕国的实践

  如果说尧舜禅让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阙失,人们仅能知其大略的话,那么发生在战国时期燕国的一次禅让实践,则给当时以及后世学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根据《史记》的记载,燕王哙之所以把燕国让给子之,完全是受到奸臣的蛊惑,其实整个事件就是一个篡国阴谋。

  首先,子之贿赂苏代,让他在燕王面前为自己进言,因此而得到重用。接下来又使说客两次游说燕王,诓骗燕王可以通过假装让国的方式,博取如尧、禹一样的美名。然而燕王没有料到的是事情最终竟然弄假成真,殊为可笑。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以上见《燕召公世家》)

  燕王哙之所以同意让国,无非是为了博得美名,而不是当真想把燕国托付给子之,其真正的用意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最终是要令太子自取之的。子之治国三年,国内大乱。后来又发生了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合谋除掉子之,结果不但子之没有被除掉,将军市被却反而掉头攻打太子平,打了几个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原本就是一个阴谋加上一场闹剧,结果却是如此的糟糕,孟子对此深恶痛绝,说:“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孟子·公孙丑下》)又劝齐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燕召公世家》)

  燕国的这次动乱充分说明,在战国时代,通过禅让实现政权交接是不可取的,这样做非但不能实现尊贤、举贤的目的,反而会为权臣篡国铺垫道路。这次禅让实践的失败,给人以很多启示,即便是原先积极主张推行唐虞之道的学者,现在恐怕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其现实可行性问题,继而会转向温和的或保守的主张。在这之后,很难再有人大力鼓吹“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的观点了。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把《唐虞之道》的著作年代定在燕王让国之前,纔是合理的。孟子全力反驳尧舜禅让的说法,其实就是在驳斥《唐虞之道》的主张。

  (三)尧舜禅让是虚言

  孟子把尧舜禅让视为天意,荀子则不然,直接否定世俗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5]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

  (天子)死则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

  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以上见《荀子·正论篇》)

  按荀子的说法,世俗所谓的禅让其实不能叫做禅让,因为没有人可以与天子相提并论,天子也无法把天下让给一个埶位不尊的人。那么尧、舜之间的政权交接应该怎么称呼呢?按荀子的意思,似乎应该叫做继任。舜之所以能够继尧之位而任天下,乃是因为舜本人也是“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的,换句话说,舜与尧一样,也是本来就应该做天子的。这其实与孟子的说法异曲而同工。

  再者,荀子也同样主张:传贤传子,其义不违。圣而在后子则传子,圣而在三公则传三公。杨倞曰:“尧、舜相承,但传位于贤而已,与传子无异”,可谓得之。

  天下有圣而在后子者,[6]则天下不离,朝不易位,国不更制,天下厌然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

  圣不在后子而在三公,则天下如归,犹复而振之矣,天下厌然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以上见《正论篇》)

  在《正论篇》里,荀子用了一大段文字来驳斥世俗所谓“老衰而擅”、“不堪其劳而休”的说法,明显是针对《唐虞之道》所谓“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而立论的。荀子以华美的文笔对天子饮食起居的排场进行铺陈渲染,意在说明:天子实在是天底下再安乐恬愉不过的人了,持老养衰,无能过于此者,不可能会因为衰老而让天下。

  尧舜时代天子的待遇,虽不至于像韩非子说的同于“监门之养,臣虏之劳”,却也必定不能如荀子所说的那样奢华。荀子甚至不惜歪曲史实也要痛批《唐虞之道》所代表的激进主张,说明在战国末年的学者眼中,这种主张已经显得完全不合时宜,完全不具可操作性,儒家对待政权交接方式问题的态度,由一度的激进转向温和甚至保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家学说正在变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远离原来的理想主义。

注释:

[1]儒家的说法将在下面详细论述,此处从略。

[2]《尚贤中》亦有此说,而文字小异。

[3]《舜典》其实是从《尧典》中分离出来的,在原始文本中,这段文字同样属于《尧典》。

[4]郭店楚简的文字释读,至今犹颇有争议,像《唐虞之道》这样既不见于传世文献,又不见于其它出土简帛文书的,争议尤大。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以李零先生《郭店楚简校读记》为本,不涉及文字释读方面的争论,抱着“虽不中,亦不远矣”的心态,研究其中包含的具有思想史意义的儒家精神。

[5]杨倞曰:“擅与禅同。”

[6]“子”字依俞樾说补。

发布日期:2008-05-09


     现在从甲骨文的角度讨论下“禅让”
     禅让中让的意思好理解,基本可以解释为把自身持有,占有的给予他人。“禅让”表示以“禅”的方式让出己所持有。所以觉得“禅”是理解“禅让”的关键一个字。
     
    在象形字网站上找到的“禅”没有甲骨文,最早的是金文。但是字体可以明显看到分为了“示”“单”。中文的造字方式使得我们可以用分解偏旁部首的方法来更深入的理解一个字在造字之初的一些含义。所以斗胆把禅分成“示”“单”两个字来理解各自含义,再合并理解“禅”的本意。虽然是暴力拆解加暴力解读,但是字体上不会偏离老祖们造字赋予的含义。这个拆解合并过程也符合本人的职业习惯。
   
或许有人不理解示的甲骨文。但是把,天,元,云,气,上,下这些结构类似的字体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发现“示”在甲骨文时期蕴含的意思了。
     甲骨文天天.jpg
     甲骨文元元.jpg
     甲骨文云云.jpg
     甲骨文气气.jpg
     甲骨文上上.jpg
     甲骨文下下.jpg
可以看到以上的甲骨文中有个共同的特点,两横笔画构成了这几个字的基础,也是这些字体结构相同和含义相近的地方。看“云”字的甲骨文容易想起08奥运会时候,李宁手持的云纹火炬,中国传统的云纹,在建筑,家具,服装上都有使用,甲骨文“云”字以接近素描的方式体现了先祖对云这个事物的理解。把两横理解成包裹在地球球体上的两层或者多层大气,电离气体,甚至更外层的磁场保护体,就会更形象的理解两横的含义了。云字下方的圆弧就是对云本身的描绘。两横表示云是大气层,电离层,磁场层包裹下产生的物体。这个两横实际也就隐含的“天,老天,上天“的意思了。
理解两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示“的甲骨文本意:天的展现,天的旨意,天的指示,或者是天之下,天下面的。
再来看“单”
    甲骨文单
单字找到的解释:单,甲骨文、在武器“干” 、的末端各加一个棱形圈,表示置于机械装置、用于发射的石球或石块。造字本义:冷兵器时代,古人用干戈、抛石机等器械攻城夺寨。有的甲骨文、将“戈”表示手柄的一横指事符号写成“口”或“日”,表示装石头的套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变形,“干”形消失。当“单”的“攻城阵地战”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弓”另造“弹”、加“戈”另造“戰”(战)代替。
==================================================================
把“示”和“单”合并后得到“禅”,通过甲骨文的含义可以大致理解点“禅”在上古时候的含义,以天的指示,旨意,发生的战斗,战争,武装对峙,武力威胁。
那么“禅让",我们就通过甲骨文的原意,粗略的推敲出其中的部分含义:在天的名义和旨意下,动用武力,以战争方式或者战争威胁使当权者让出政权。
也可以简单的理解:用”禅“使之”让“。
那么两横代表的天到底是什么东东呢,是科幻思维下的月亮?是科学角度的大气层,电离层,磁场层?还是人文角度的社会,世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者天包含了各种的意思,我们都可以用来理解天。
”禅“字,本人以粗暴的方式借甲骨文去推敲,以此抛砖引玉,一起讨论。

     现在从甲骨文的角度讨论下“禅让”
     禅让中让的意思好理解,基本可以解释为把自身持有,占有的给予他人。“禅让”表示以“禅”的方式让出己所持有。所以觉得“禅”是理解“禅让”的关键一个字。
     
    在象形字网站上找到的“禅”没有甲骨文,最早的是金文。但是字体可以明显看到分为了“示”“单”。中文的造字方式使得我们可以用分解偏旁部首的方法来更深入的理解一个字在造字之初的一些含义。所以斗胆把禅分成“示”“单”两个字来理解各自含义,再合并理解“禅”的本意。虽然是暴力拆解加暴力解读,但是字体上不会偏离老祖们造字赋予的含义。这个拆解合并过程也符合本人的职业习惯。
   
或许有人不理解示的甲骨文。但是把,天,元,云,气,上,下这些结构类似的字体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发现“示”在甲骨文时期蕴含的意思了。
     甲骨文天天.jpg
     甲骨文元元.jpg
     甲骨文云云.jpg
     甲骨文气气.jpg
     甲骨文上上.jpg
     甲骨文下下.jpg
可以看到以上的甲骨文中有个共同的特点,两横笔画构成了这几个字的基础,也是这些字体结构相同和含义相近的地方。看“云”字的甲骨文容易想起08奥运会时候,李宁手持的云纹火炬,中国传统的云纹,在建筑,家具,服装上都有使用,甲骨文“云”字以接近素描的方式体现了先祖对云这个事物的理解。把两横理解成包裹在地球球体上的两层或者多层大气,电离气体,甚至更外层的磁场保护体,就会更形象的理解两横的含义了。云字下方的圆弧就是对云本身的描绘。两横表示云是大气层,电离层,磁场层包裹下产生的物体。这个两横实际也就隐含的“天,老天,上天“的意思了。
理解两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示“的甲骨文本意:天的展现,天的旨意,天的指示,或者是天之下,天下面的。
再来看“单”
    甲骨文单
单字找到的解释:单,甲骨文、在武器“干” 、的末端各加一个棱形圈,表示置于机械装置、用于发射的石球或石块。造字本义:冷兵器时代,古人用干戈、抛石机等器械攻城夺寨。有的甲骨文、将“戈”表示手柄的一横指事符号写成“口”或“日”,表示装石头的套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变形,“干”形消失。当“单”的“攻城阵地战”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弓”另造“弹”、加“戈”另造“戰”(战)代替。
==================================================================
把“示”和“单”合并后得到“禅”,通过甲骨文的含义可以大致理解点“禅”在上古时候的含义,以天的指示,旨意,发生的战斗,战争,武装对峙,武力威胁。
那么“禅让",我们就通过甲骨文的原意,粗略的推敲出其中的部分含义:在天的名义和旨意下,动用武力,以战争方式或者战争威胁使当权者让出政权。
也可以简单的理解:用”禅“使之”让“。
那么两横代表的天到底是什么东东呢,是科幻思维下的月亮?是科学角度的大气层,电离层,磁场层?还是人文角度的社会,世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者天包含了各种的意思,我们都可以用来理解天。
”禅“字,本人以粗暴的方式借甲骨文去推敲,以此抛砖引玉,一起讨论。


             通过以上对对”禅让“的一种理解,可以延伸下禅让的让权者,和得权者。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是战争,武力的逼让。争夺的是统治天下的权力,发动战争的时候还要借用”天意“,不敢随意动用武力夺权。政权更迭还是在天的授意下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天的授意,能发动战争么?

             通过以上对对”禅让“的一种理解,可以延伸下禅让的让权者,和得权者。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是战争,武力的逼让。争夺的是统治天下的权力,发动战争的时候还要借用”天意“,不敢随意动用武力夺权。政权更迭还是在天的授意下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天的授意,能发动战争么?
请用三句话概括你的结论。
《竹书》更接近于内参、纪实之类的东西,更接近事和物。
《史记》许多内容来源于《尚书》,而《尚书》更接近于《中学历史课本》。中学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是经过执政者政治审核的,更接近于政治书而不是史书。
但是写《史记》没办法,因为他只能找到类似《尚书》这样的政治课本为素材,其他书被烧差不多了。
既然是部分内容有政治性,必然有舜被自己父亲和兄弟相害,尧把两个女儿当检测品德工具来给舜试婚,这样“太过”、“太作”的把戏。太过,就假了,这些内容不能当真。是当时统治者为了干预史书而做的东西。
就和郭沫若“屋内、屋外两个太阳”,这些不能当真,要抛弃。
而其它内容是可取的,要区分对待。
请问楼主,甲骨文时代有抛石机这玩意吗?


从黄帝第一次统一中国开始,无数的夺权都是用武力或(武力保障下用政治力夺权)。
纯粹的武力就好战争,是要杀人才能改朝换代。
武力保障下用政治力夺权就是禅让,留前朝皇、帝一条狗命。
天下更替,莫不如此。
黄帝之后1000年,舜、禹玩了一把,没把前人杀光,禅让啊,无期徒刑已经比杀头要仁慈了。有10个国王或天子的更换有9个靠杀人,只有1个靠禅让。对于好不容易的这一个,政治家和孔子当然要表扬了。
2000年后,曹丕、司马家等又玩了一把。
又过了2000年,又有人。


从黄帝第一次统一中国开始,无数的夺权都是用武力或(武力保障下用政治力夺权)。
纯粹的武力就好战争,是要杀人才能改朝换代。
武力保障下用政治力夺权就是禅让,留前朝皇、帝一条狗命。
天下更替,莫不如此。
黄帝之后1000年,舜、禹玩了一把,没把前人杀光,禅让啊,无期徒刑已经比杀头要仁慈了。有10个国王或天子的更换有9个靠杀人,只有1个靠禅让。对于好不容易的这一个,政治家和孔子当然要表扬了。
2000年后,曹丕、司马家等又玩了一把。
又过了2000年,又有人。
请问楼主,甲骨文时代有抛石机这玩意吗?
不要纠结于象形文网站上的解释,对于那里的很多解释个人不太认同。这里是为了借鉴。甲骨文时代有没有不知道,不妨碍我的思路。
从黄帝第一次统一中国开始,无数的夺权都是用武力或(武力保障下用政治力夺权)。
纯粹的武力就好战争,是 ...
禅让有个前提,是借天喻,天旨,配合武力,不是一方强盛就可以夺权,需要有正义性,有感召力,或许是孔孟解释,推荐让贤德的基础思想。孔孟处于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时代,谁家强盛就可以吞并弱小,发起战争原因不再是天旨了。所以孔圣对周礼的渴望包含了对一统的期待。
禅让和所谓丛林法则的夺舍是有本质的区别。
禅让有个前提,是借天喻,天旨,配合武力,不是一方强盛就可以夺权,需要有正义性,有感召力,或许是孔孟 ...
孔孟主要是对和平的期待。
有了政治统制力,什么天启、神喻都容易得很
替天行道或是源于此思想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07
禅让和所谓丛林法则的夺舍是有本质的区别。


禅让,恰恰是丛林法则的最高体现。
不战而区人之兵,不杀就改朝换代
只有具有超强的军力和政力,才能有舆论统治力,才能做到禅让
看看司马家做禅让多辛苦,花了三代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07
禅让和所谓丛林法则的夺舍是有本质的区别。


禅让,恰恰是丛林法则的最高体现。
不战而区人之兵,不杀就改朝换代
只有具有超强的军力和政力,才能有舆论统治力,才能做到禅让
看看司马家做禅让多辛苦,花了三代
最搞的是刘备和刘禅父子俩。一个是“备”,准备好。一个是“禅”,送出去。合起来就是“准备好,送出去。”看来名字里面都有预兆的。{:soso_e113:}
这也就是楼主的推测,还是要看考古佐证,陶寺古城三期的变化是有不同的,暴力,阶层,杀戮,不一而足。
尧舜应该是两个王朝,那么就无所谓禅让。
这也就是楼主的推测,还是要看考古佐证,陶寺古城三期的变化是有不同的,暴力,阶层,杀戮,不一而足。
嗯,也是一时兴起推测。期待以后通过考古能把三代和之前整清晰明了。
本人是希望能挖到补天和撞山的那段时间去。
说实话,现在迷上了远古~特指共工撞断不周山前。那神话搬的科技时代。
尧舜应该是两个王朝,那么就无所谓禅让。
或许是交替出现在同一个区域的政权,非汉和匈奴那样的不同区域的政权斗争。
最搞的是刘备和刘禅父子俩。一个是“备”,准备好。一个是“禅”,送出去。合起来就是“准备好,送出去。” ...
厉害,这都想到了。备禅,一语成畿
禅让,恰恰是丛林法则的最高体现。
不战而区人之兵,不杀就改朝换代
只有具有超强的军力和政力,才能 ...
那总要借天才出师如何理解?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49
那总要借天才出师如何理解?


控制了政治,控制了舆论,还有什么难的。
说地震、蝗灾是前朝的祸之类。
日食,是暴政,要变天之类。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49
那总要借天才出师如何理解?


控制了政治,控制了舆论,还有什么难的。
说地震、蝗灾是前朝的祸之类。
日食,是暴政,要变天之类。
控制了政治,控制了舆论,还有什么难的。
说地震、蝗灾是前朝的祸之类。
日食,是暴政,要变天之类。
古时讲正溯,现今舆论控制套用或许不妥。只有前朝过于衰败,德衰。才有代政的机会。


中国第一个要窜位,谋反的。
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第一个要窜位的还不是舜。
是左彻,黄帝的一个官员,没成功。做个假黄帝的木头身子当神位,操纵政权。被黄帝的一个孙子扳回来了

中国第一个要窜位,谋反的。
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第一个要窜位的还不是舜。
是左彻,黄帝的一个官员,没成功。做个假黄帝的木头身子当神位,操纵政权。被黄帝的一个孙子扳回来了
中国第一个要窜位,谋反的。
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韩非子· ...
你这一说,我想起皇帝作蚩尤像慑服其部了。
探讨下,黄帝是否也禅位登帝的。
古时讲正溯,现今舆论控制套用或许不妥。只有前朝过于衰败,德衰。才有代政的机会。
那都是往前朝最后一个帝或王扣屎盆子,不把他搞臭,怎好跟天下说换代呢。

但是一般来说,最后一代帝王往往不是最坏的,往往是历经图志的。但是前几代太差,情况已经很难挽回了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46
或许是交替出现在同一个区域的政权,非汉和匈奴那样的不同区域的政权斗争。
你说的有道理,可能陶寺遗址及周围就是唐尧、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联盟杂居的地方,各族轮流执政。
你这一说,我想起皇帝作蚩尤像慑服其部了。
探讨下,黄帝是否也禅位登帝的。
按现在的资料,还搞不清炎帝和蚩尤的关系,是不是同一个人,还不好说。
至少蚩尤被杀,是各种资料一致的。
反正各种手段就都是“阴险”的了。
如果战争打败的,抓住杀了,当然就不能算禅让了。
你说的有道理,可能陶寺遗址及周围就是唐尧、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联盟杂居的地方,各族轮流执政。
这个不清楚,等国内考古和以后南美探亲考古后横向看看能不能解答疑问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5:43
嗯,也是一时兴起推测。期待以后通过考古能把三代和之前整清晰明了。
本人是希望能挖到补天和撞山的那段 ...
一个字,难。
以前大会上和老前辈聊过,这方面考古史料和文献记载一方面少,一方面难以对应核实。
所以俺同学搞青铜器,总算有饭吃。
那都是往前朝最后一个帝或王扣屎盆子,不把他搞臭,怎好跟天下说换代呢。

但是一般来说,最后一代帝王 ...
各朝末期几代的社会已经乱了,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阶层,社会遇到灾难就成了催化剂,大家有力使不到一起。社会混乱没有秩序所以称为德衰,也有对一统的领袖的期待。
一个人的力量撑不住整体向坏的趋势,只有代。
你说的情况有点类似五代十国。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6:18
你说的有道理,可能陶寺遗址及周围就是唐尧、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联盟杂居的地方,各族轮流执政。


怎么可能轮流执政呢。
尧的父亲是喾
喾是黄帝的曾孙,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这是一家子,父传子,兄传弟。


有虞氏,舜是尧的女婿。


舜和禹祖上和黄帝他们可以有一定血缘关系或官员关系。但不是轮流执政,这是肯定的。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6:18
你说的有道理,可能陶寺遗址及周围就是唐尧、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联盟杂居的地方,各族轮流执政。


怎么可能轮流执政呢。
尧的父亲是喾
喾是黄帝的曾孙,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这是一家子,父传子,兄传弟。


有虞氏,舜是尧的女婿。


舜和禹祖上和黄帝他们可以有一定血缘关系或官员关系。但不是轮流执政,这是肯定的。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6:13
你这一说,我想起皇帝作蚩尤像慑服其部了。
探讨下,黄帝是否也禅位登帝的。
不用探讨,《史记·五帝本纪》载: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还没打呢,先和炎帝干了三次,禅让?炎帝势力投降了。
不用探讨,《史记·五帝本纪》载: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 ...
何以有作蚩尤像之说?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6:37
何以有作蚩尤像之说?


作木头身和作像,只是证明两者用的阶级统治手段类似,方式一样“阴险”。
但是不代表两者的政权更替方式?明白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例子,一个中学生和人打架,拿刀吓唬他同学。
另一个成人,拿刀子去珠宝店抢珠宝。
这两个人用的手段类似(都用刀吓唬),但是目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吓人破坏治安,一个是抢劫罪)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7-17 16:37
何以有作蚩尤像之说?


作木头身和作像,只是证明两者用的阶级统治手段类似,方式一样“阴险”。
但是不代表两者的政权更替方式?明白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例子,一个中学生和人打架,拿刀吓唬他同学。
另一个成人,拿刀子去珠宝店抢珠宝。
这两个人用的手段类似(都用刀吓唬),但是目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吓人破坏治安,一个是抢劫罪)
对于“禅让”这个话题。我以前的贴子也有所讨论,楼主可以看看。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23775
对于“禅让”这个话题。我以前的贴子也有所讨论,楼主可以看看。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 ...
好的,总觉你发言有些激进,只有黑白,没有中间过渡带。
ertert 发表于 2015-7-17 16:35
怎么可能轮流执政呢。
尧的父亲是喾
喾是黄帝的曾孙,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世系并不可靠。比如帝喾,他的名字出现很晚,大概是战国之初,学术界一般认为他是古代上帝的人格化的结果,并不是真有其人。周人对传说加以改造,才有后稷的母亲姜原为帝喾元妃,而把商人的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安排为帝喾次妃,明显有政治加工的痕迹。
徐旭生先生就曾说“除颛顼之为高阳,帝尧之为陶唐,帝舜之有虞,无大问题之外,太昊之为伏羲,少昊之为金天,帝喾之位高辛等,在古书中全未考出证据,均属可疑”。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7:22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世系并不可靠。比如帝喾,他的名字出现很晚,大概是战国之初,学术界一般认为他 ...


这些帝之间当然先后顺序,是父传子,还是父传孙当然可能存几个地方在偏差。但是总的路线“家天下”是无疑的。
根据甲骨文,史记记载的商王朝世系有两三个有偏差。更早五帝资料更少,偏差有可能,但一家子一代代传下来的总体形式是不会错的。
至于你后面引某某的内容,也说明不了什么。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7:22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世系并不可靠。比如帝喾,他的名字出现很晚,大概是战国之初,学术界一般认为他 ...


这些帝之间当然先后顺序,是父传子,还是父传孙当然可能存几个地方在偏差。但是总的路线“家天下”是无疑的。
根据甲骨文,史记记载的商王朝世系有两三个有偏差。更早五帝资料更少,偏差有可能,但一家子一代代传下来的总体形式是不会错的。
至于你后面引某某的内容,也说明不了什么。

ertert 发表于 2015-7-17 17:31
这些帝之间当然先后顺序,是父传子,还是父传孙当然可能存在偏差。但是总的路线“家天下”是无疑的。
至 ...
你不能停留在史记五帝本纪的水平啊,什么证据证明是父子相传?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7:34
你不能停留在史记五帝本纪的水平啊,什么证据证明是父子相传?


那里需要什么样的水平?挖出来一块五帝时的甲骨文来证明才行?
即使拿掉“喾”,不考虑他。之前的那些帝还是有血缘关系。
再换本书《竹书》有明确记载,”颛顼产伯鲧”,他们是血缘关系。
而《史记》也有这两个人记载,是不是可以互相印证一下。
superth 发表于 2015-7-17 17:34
你不能停留在史记五帝本纪的水平啊,什么证据证明是父子相传?


那里需要什么样的水平?挖出来一块五帝时的甲骨文来证明才行?
即使拿掉“喾”,不考虑他。之前的那些帝还是有血缘关系。
再换本书《竹书》有明确记载,”颛顼产伯鲧”,他们是血缘关系。
而《史记》也有这两个人记载,是不是可以互相印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