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Avenger II(陈朴)(全文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1:20

通用动力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联合研制的A—12“复仇者”II隐身攻击机项目自 1991年1月 7日被取消后,其相关技术细节始终没有公开,人们对该机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猜测与想象的层面上……经过位于德克萨斯州福特沃斯(Fort Worth)的“航空遗产协会”(AHA)不懈努力,美国海军终于同意提供 A—12的全尺寸 FSD模型(FSD是EMD的旧称,即所谓“工程制造阶段”),以便在埃兰斯机场的“航空遗产博物馆”正式公开,虽然很多核心部件已被拆除,但毕竟使它摆脱了在“黑计划”雾霭里终老一生的命运。本文以A—12实体模型照片及同时解密的生产组装图为基础,点评该机的设计特点及实际下马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4 19:26:44编辑过]

通用动力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联合研制的A—12“复仇者”II隐身攻击机项目自 1991年1月 7日被取消后,其相关技术细节始终没有公开,人们对该机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猜测与想象的层面上……经过位于德克萨斯州福特沃斯(Fort Worth)的“航空遗产协会”(AHA)不懈努力,美国海军终于同意提供 A—12的全尺寸 FSD模型(FSD是EMD的旧称,即所谓“工程制造阶段”),以便在埃兰斯机场的“航空遗产博物馆”正式公开,虽然很多核心部件已被拆除,但毕竟使它摆脱了在“黑计划”雾霭里终老一生的命运。本文以A—12实体模型照片及同时解密的生产组装图为基础,点评该机的设计特点及实际下马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4 19:26:44编辑过]


“复仇者”II计划的始末
A—12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空军在1981~1982年进行的一个项目,当时通用动力公司自主开发了一种用于取代F—111的隐身战斗轰炸机,后得到空军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在考虑研发F—14和A—6的通用替代机种,但随之发现这种兼顾舰队防空和攻击能力的机型在经济和技术两方面均存在很大困难。于是在1983年将其分解为三个平行计划,即研发F—14改进型,以满足2000年以后的作战需求,该项目后来发展为F—14D“超雄猫”;对A—6进行现代化升级,满足2000年以前的近期需要,后来发展为A—6F;此外还有一个秘密计划——研制一种中程隐身攻击机,即所谓“先进战术攻击机”(ATA)。出于分担研制经费且扩大批量降低成本的考虑,ATA在1986年3月成为空、海军联合项目,预计总需求超过1,100架。


由于当时绝大多数隐身计划一般由空军出资进行,造成在此领域中领先的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以及后来居上的波音、通用动力和洛克威尔等公司,都不是海军的传统供应商,为了结合以前研制舰载机的经验,针对ATA项目进行了开发分组——诺斯罗普、LTV和格鲁曼组成第一方阵,麦·道和通用动力组成第二方阵。前者推出的方案实际就是一种缩小的B—2,后者则以通用动力的设计为基础。1987年,美国海军考虑ATA有可能在90年代中期服役,为此毅然终止了“旧瓶装新酒”的A—6F和F—14D,全力以赴地投入ATA,可见其舰载机更新换代的愿望多么迫切。
    1988年1月,麦·道和通用动人获得一份总价值47.8亿美元的ATA固定价格研制合同,项目正式命名为A—12“复仇者”II(纪念二战中的TBF/TBM),要求制造8架原型机,且于1994年实现全速量产(年产量48架)。但到1990年,空军在B—2A轰炸机上的负担越来越重,遂将A—12购买计划推迟到1997财年,具体定购数量也无法确定,这等于把这项目后继投资责任全部推给海军。
    海军权衡了手中的经费,决定将购买数量将从858架减至620架,年产量也相应降至36架,这导致单机价格突破l亿美元。与此同时,A—12在技术与管理方面也相继出现问题,如研制预算超支9亿美元、首飞和服役日期推迟18个月、原型机结构超重等……1991年l月5 日,五角大楼召开厂长达6小时的各方联席会议,最后,国防部长切尼拍板决定——放弃“复仇者”并在2天后正式对外公布。就此,美国海军舰载机的“隐身之梦”只能到20年以后才能实现(F—35海军型将在2010年以后服役)。
    虽然“复仇者”已成昨日黄花,但因为该机是与ATF(发展为今天的F—22)同等技术级别的先进战术飞机,且隐身特点与美国另外几种机型存在明显区别,所以今天仍有必要对其设计特点进行分析。
“复仇者”II的作战角色
美国空、海军对A—12任务要求有所不问。上下本要希望以之取代F—111,担当纵深遮断和战役级别高价值日标打击任务,具体而言就是在活动半径和载弹量方面介于F-117与B-2A之间。海军的要求就相对复杂一些:首先,在航母作战群执行海上控制任务时充当反舰角色;在对陆作战时,不仅需要攻击移动车辆的战术能力,同时应具备打击拥有严密防空保护的中远距离高价值目标的准战略能力,即兼顾A-6和A-7的功能;另外,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自卫空战;第四,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9.5吨,否则航母升降梯无法同时运载2架。
latter go on![em08]


美国空、海军对A-12也存在共同的要求,即强调该机低空进人能力,任务剖面为高-低-高或低-低-低形式,以便在目标上空实现目视识别和精确打击。形成上述要求的原因是:当时,美空军已经服役的F-117A与即将服役的B-2A都属于高空轰炸机种,取得攻击效果过分仰仗弹药的制导能力及事先对目标的侦察定位,作战灵活性和随机性不足,急需A-12弥补此项空白。美海军则由于历史传统(强调对登陆作战的近接支援)和自身技术特点(在航母平台上不能起降远程战略打击飞机)的影响,更加重视诸如战术打击和前沿空中管制(FAC)[注1]等任务,所以渴望A-12扮演“强击机”角色。
“复仇者”II的作战环境
二战后,各国防空预警雷达从VHF波段(米波雷达)逐步向高频演变,主要发展为分米波的L波段和厘米波的S波段雷达,战斗机火控雷达或对空导弹的制导雷达更集中在X、Ku波段[注2],这种变化目的有二——第一,大幅缩小天线体积,以便灵活安装在各种作战平台上;第二:,提高识别和精确定位能力(传统米波雷达只适合搜索,引导截击的误差很大)。但是,在作战飞机逐步实现喷气化后,人们发现上述高频雷达探测流线形高速飞机的能力相对减弱。原因在于螺旋桨飞机的金属桨叶和平直机翼已被喷气式飞机的内置发动机和后掠翼取代,雷达反时截面积(RCS)自然缩小。解决办法之一便是把分米/厘米波雷达恢复到二战时期的米波雷达,因为后者只对飞机的整体尺寸敏感,而对RCS的大小“无动于衷”。所以苏联虽然从P-20 雷达开始实现了高频化,但一直同步研制并使用米波雷达,如1950年生产的P-8(北约称“刀架”A,频率在0.07~0.073GHz)、1953年生产的 P-10(北约称“刀架”B,频率在0.083~0.093GHz)和1956年生产的P-12(北约称“匙架”,0.147~0.161GHz),三者都是车载移动式雷达,日后又生产了更大型的P-14(北约称“大话王”,频率在0.16~0.18GHz),但只能固定安装。


苏联在冷战时期大量军援上述雷达,而俄罗斯苦于外汇紧缺,也积极推销米波雷达,并自信地称之为“反隐身雷达”,从实用效果看,它们也确实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探测到隐身飞机[注3]。如第一次海湾战争中,F-117A曾不止一次遭到伊拉克“幻影”F.1EQ战斗机的追踪,而为其指引目标的就是苏制米波雷达,或是60年代初期服役的P-15(北约称“平脸”,它虽然在UHF频段工作,但波长达30~99厘米,性能接近米波雷达)。另外,在战争期间能够发现F-117A的还有中国制造的雷达,它们基本上也是P-8/10/12的改进型号,工作频段介于米波和分米波之间。
除地基雷达外,进攻性作战飞机还应考虑预警机的威胁。目前这类平台主要使用S波段搜索雷达(波长7.5~15厘米,2~4GHz),只有以色列的“法尔康”预警机是个例外,它的名字“PHALCON”就是“Phased Array L-band CONformal”的缩写,即“相控L波段共形阵”、波长15~30厘米,l~2GHz。美国海军使用的E-2A/B/C搭载的前后6种雷达全部在0.425GHz频率工作,波长约60厘米左右(与车载电话相仿)。
上述地基预警雷达已经广泛装备第二世界国家,而美国在局部战争中的主要对手也集中于此。另外,随着一些新兴强国的崛起,其空军开始考虑研制或购买预警机,以便完善空防体系。因此A-12在选择隐身方案时,需要在结合自身任务特征的同时,对各种威胁做出合理的回避。


苏联在冷战时期大量军援上述雷达,而俄罗斯苦于外汇紧缺,也积极推销米波雷达,并自信地称之为“反隐身雷达”,从实用效果看,它们也确实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探测到隐身飞机[注3]。如第一次海湾战争中,F-117A曾不止一次遭到伊拉克“幻影”F.1EQ战斗机的追踪,而为其指引目标的就是苏制米波雷达,或是60年代初期服役的P-15(北约称“平脸”,它虽然在UHF频段工作,但波长达30~99厘米,性能接近米波雷达)。另外,在战争期间能够发现F-117A的还有中国制造的雷达,它们基本上也是P-8/10/12的改进型号,工作频段介于米波和分米波之间。
除地基雷达外,进攻性作战飞机还应考虑预警机的威胁。目前这类平台主要使用S波段搜索雷达(波长7.5~15厘米,2~4GHz),只有以色列的“法尔康”预警机是个例外,它的名字“PHALCON”就是“Phased Array L-band CONformal”的缩写,即“相控L波段共形阵”、波长15~30厘米,l~2GHz。美国海军使用的E-2A/B/C搭载的前后6种雷达全部在0.425GHz频率工作,波长约60厘米左右(与车载电话相仿)。
上述地基预警雷达已经广泛装备第二世界国家,而美国在局部战争中的主要对手也集中于此。另外,随着一些新兴强国的崛起,其空军开始考虑研制或购买预警机,以便完善空防体系。因此A-12在选择隐身方案时,需要在结合自身任务特征的同时,对各种威胁做出合理的回避。


整体布局   
A-12的任务类型为低空突防,所以被地面雷达发现的可能性不大,故首先应该提高针对空中预警平台的隐身效果;其次为满足繁重的战术支援任务,必须成为类似A-6攻击机那样的“弹药卡车”,不能效仿F-117A——搭载2枚907公斤炸弹即告满足。因此,该机选择三角形飞翼布局再适当不过,原因有三点:
第一,沿有垂直尾翼,消除了受到侧向雷达照射时最强烈的反射回波,同时,由于上表面唯一的突起就是驾驶舱,对预警机下视雷达的隐身效果趋于完美;第二,等边三角形翼身使所有雷达反射波束只能汇聚在3个方向,即前缘垂直方向和正后方,最大限度减小了被发现概率(B-2A虽然也是飞翼布局,但后缘为锯齿状,拥有4个强反射方向,F-22更多达8个)。即使敌方雷达入射波偶尔与这3个方向重合,也只能在极短时间内探测到该机。伴随彼此位置相对移动,信号会迅速丢失,无法形成连续跟踪[注5]。第三,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飞翼布局的升阻比最高,且内部载荷空间比传统布局大出30%以上。这赋予A-12携带更多弹药或燃油的可能,该机主武器舱至少可以挂载3,000—3,500公斤弹药,自卫武器舱还能额外挂载 1,000公斤,不仅超出 F-117A约一倍,而且也胜过未来服役的FB-22,假如采用非隐身外挂方式,载弹量更足与A-6匹敌。
进气道和喷管
F-117A在进气口设置格栅,网眼尺寸为1.9~3.8厘米,频率高于S波段的雷达波几乎不能入射(少量人射波被发劝机风扇反射后将再次经过格栅过滤),衰减率接近20分贝/米2。据说“爱国者”地空导弹使用 C波段 AN/MPQ—53雷达只能在8~10公里距离发现该机,同理,使用厘米波雷达的俄罗斯S-300系统应该也不易探测到。
A-6与F-117A不同,进气口设置于翼身前下方,彻底提高了对付预警机的本领,但面对地基雷达的隐身性却很弱。除采用弯曲进气道和横置导流板尽量吸收反射波外,没有更高明的补救措施——这主要是因为A-12采取低空入侵方式,索性基本放弃了下方隐身保护。
在排气方面,美国多数隐身飞机都采用扁平的二元喷管,F-117A还在宽度方向加装了隔板,B-2A和F-22则将喷管上下缘设计为锯齿状,进一步降低反射信号。但实际应用并不理想,F-117A和B-2A都经常被E-3装载的S波段APY-l/2雷达探测到。也许出于上述原因,A-12的二元喷管设计得比较开放,以便获得更高排气效率,但相信必定装有冷空气引射降温装置,否则该机低空飞行时很容易遭到便携式红外寻的导弹的致命打击。


整体布局   
A-12的任务类型为低空突防,所以被地面雷达发现的可能性不大,故首先应该提高针对空中预警平台的隐身效果;其次为满足繁重的战术支援任务,必须成为类似A-6攻击机那样的“弹药卡车”,不能效仿F-117A——搭载2枚907公斤炸弹即告满足。因此,该机选择三角形飞翼布局再适当不过,原因有三点:
第一,沿有垂直尾翼,消除了受到侧向雷达照射时最强烈的反射回波,同时,由于上表面唯一的突起就是驾驶舱,对预警机下视雷达的隐身效果趋于完美;第二,等边三角形翼身使所有雷达反射波束只能汇聚在3个方向,即前缘垂直方向和正后方,最大限度减小了被发现概率(B-2A虽然也是飞翼布局,但后缘为锯齿状,拥有4个强反射方向,F-22更多达8个)。即使敌方雷达入射波偶尔与这3个方向重合,也只能在极短时间内探测到该机。伴随彼此位置相对移动,信号会迅速丢失,无法形成连续跟踪[注5]。第三,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飞翼布局的升阻比最高,且内部载荷空间比传统布局大出30%以上。这赋予A-12携带更多弹药或燃油的可能,该机主武器舱至少可以挂载3,000—3,500公斤弹药,自卫武器舱还能额外挂载 1,000公斤,不仅超出 F-117A约一倍,而且也胜过未来服役的FB-22,假如采用非隐身外挂方式,载弹量更足与A-6匹敌。
进气道和喷管
F-117A在进气口设置格栅,网眼尺寸为1.9~3.8厘米,频率高于S波段的雷达波几乎不能入射(少量人射波被发劝机风扇反射后将再次经过格栅过滤),衰减率接近20分贝/米2。据说“爱国者”地空导弹使用 C波段 AN/MPQ—53雷达只能在8~10公里距离发现该机,同理,使用厘米波雷达的俄罗斯S-300系统应该也不易探测到。
A-6与F-117A不同,进气口设置于翼身前下方,彻底提高了对付预警机的本领,但面对地基雷达的隐身性却很弱。除采用弯曲进气道和横置导流板尽量吸收反射波外,没有更高明的补救措施——这主要是因为A-12采取低空入侵方式,索性基本放弃了下方隐身保护。
在排气方面,美国多数隐身飞机都采用扁平的二元喷管,F-117A还在宽度方向加装了隔板,B-2A和F-22则将喷管上下缘设计为锯齿状,进一步降低反射信号。但实际应用并不理想,F-117A和B-2A都经常被E-3装载的S波段APY-l/2雷达探测到。也许出于上述原因,A-12的二元喷管设计得比较开放,以便获得更高排气效率,但相信必定装有冷空气引射降温装置,否则该机低空飞行时很容易遭到便携式红外寻的导弹的致命打击。


翼身材料  
按照公开的A-12工程图纸介绍,该机结构与蒙皮均大量使用碳基复合材料,其透波性使之必须进行隐身处理。B-2A的做法是将雷达吸波材料(RAM)与复合材料蒙皮一体化,F-117A则采用蒙皮之上粘贴RAM,两者都造成十分繁重的保养问题,每飞行小时维护时间超过48小时——这对使用固定基地的空军来说,也许还能忍受,但海军在有限空间的航母平台上不易操作,而且海上环境盐份很大,将迅速腐蚀RAM涂层并导致功能下降,修复工作量更加惊人,必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出击率。因此,在空军干1990年表露退出态度后,美海军结合自身作战特点,考虑了一种激进的方案——舍弃表面RAM处理,进一步加强雷达吸波结构(RAS)。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RAM与RAS的区别。典型的RAM为基铁,主要通过热转换吸收电磁脉冲,能制成可弯曲、折断和层叠的薄板粘贴在飞机蒙皮上;也可制成涂料形态。两种方法均不能超过一定厚度,否则不仅严重破坏气动外形,附加重量也令人无法忍受。但RAM的厚度又会影响吸波能力,较薄的涂层只能吸收波长较短的X、Ku波段。雷达吸波结构(RAS),则是在飞机结构件内部和蜂窝材料内填充RAM,其允许厚度较大,可吸收L、S波段雷达脉冲,甚至对米波雷达也有一定吸收能力。
A-12在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后,基本实现隐身效果与作战任务的合理取舍。据通用动力公司介绍,该机前向RCS约为0.03米2,略大于F-117A;上方RCS仅0.0015米2,优于B-2A的效果;下方RCS为0.5米2,与目前的F/A-18E/F相当。



“复仇者”II的航电遗产
A-12项目虽然夭折,但该机采用的多项先进技术仍然对日后战术飞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如现在F-16C/D block50/52安装的德州仪器ASQ-213 “哈姆”导弹定位系统,就是从A-12继承的。休斯公司为A-12设计的嵌入式大线(隐身效果好)后来也利用到JSF项目中。


A-12最大的遗产还是AN/APQ-183雷达。它最初由诺顿公司开发(曾生产A-6E使用的AN/APQ-156和A-6F的AN/APQ-173),到 1989年 4月,通用动力公司以“延误”为由解除合同,转而指定西屋公司继续开发[注6]。该雷达可在X/Ku波段工作,前者用于空空导弹制导,后者用于目标搜索/跟踪,天线形式与B-2A一样,两组分列于机翼前缘座舱两侧,但B-2A的AN/APQ-181雷达使用2台主机(在执行24~36小时的远程任务时,确保冗余度),A-12只使用1台主机。即便如此,APQ-183的可靠性仍较APQ-181更高,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与 F-22相同的“超可靠雷达模式”URR),无故障间隔高达4,000小时,同时借助固态相控阵技术保证在天线局部损坏情况下,整体功能并不完全丧失(但F-22装备的APG-77为有源相控阵,APQ-183为无源相控阵)。


隐身的另一层含义——“电磁隐身”也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各国都在探索被动雷达定位技术,以应对隐身飞机的威胁。为了降低被对方侦听、识别自身电磁辐射特征的可能,A-12在APQ-183雷达上大量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LPI),不仅通过相位控制大幅降低了旁瓣,还综合了“主适应信号控制”方法——具体说就是首先利用大功率搜索空中或地面目标,发现后立即降低功率并缩小扫描扇区,仅保持跟踪状态即可,假如与目标距离不断缩小,还会继续减小功率。另外,在采取低空地形跟踪/回避进入时,普通攻击机需要不断利用雷达测绘地图,以确定飞行高度和轨迹。APQ-183则将地图冻结功能与惯导系统交联,只需间隔一定时间发射一次短脉冲获得雷达地图,便可与惯导系统配合,完成近乎盲目状态下的复杂航线确定。上述两种方法使雷达在多数时间内实际处于“静默”(或局部扇区“静默”)状态,降低了被敌方截获的几率[注7]。
越先进的探测系统越需要功能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做为后台支撑。APQ-183雷达的处理器由IBM公司生产,与E—8“联合星”的系统类似,它采用并行结构(PMSP),由5个各重1.2公斤的计算模块组成,总浮点运算速度达到7.25亿次/秒,与80年代末美国用于气象分析的大型机能力接近。


为了弥补雷达工作间歇的信息搜集能力,西屋公司还为A一门开发了“先进多窗口被动传感系统”,它可将攻击用的前视红外(FLIR)、夜视导航、导弹接近警告系统及激光测距/指示等四类传感器实现一体化,比众所周知的“兰盾”吊舱提高一个技术层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红外观测窗口,其固定式球面阵具有360°视场,因此无须复杂的机械式扫描驱动装置,节约成本约60~70%。而根据西屋介绍,该系统针对米格-29的探测距离远达150公里,识别距离25公里以上。
红外扫描方式从机械旋转演变为固定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像APQ-183雷达的“电扫”一样.允许两名驾驶员分享探测视野,即前座飞行员可利用它监视空中目标并了解地表起伏,或根据导弹警告信息,施放ALE-50拖曳式干扰诱饵;后座武器控制官则可同时瞄准地面目标或完成投弹,作战效率空前提高。
好文!希望我们的新飞豹能够超越他!
怀念陈朴!
多好的文章多好的图啊!!
别告诉我他编译的,用了""别人的图"!有本事你也变一篇啊!
有一种能干就是别人做的就是你想做而做不到的!
怀念老陈!
[em11][em11][em11][em11][em11][em11]
这种飞翼式飞机如何在航母上降落才是大问题
[B]以下是引用[I]Battery[/I]在2005-8-28 8:18:00的发言:[/B][BR]这种飞翼式飞机如何在航母上降落才是大问题


没错!!
不过的确是好飞机!!
哪里买的到模型??


商业失误?军种竞争?还是思维转变?
集90年代先进技术于一身的A-12假如可以正常服役,按美国海军测算,其作战半径将较A-4E延长60%,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高4.3倍,维护工时缩短60%,整体作战效率增加5倍以上……然而,良好的愿望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伴随A-12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商业和政策因素,导致该机最终成为航空史上“堂皇的过客”。
在A-12设计方案竞标时,诺斯罗普/格鲁门/LTV集团的报价与海军预算非常接近,而通用动力/麦·道方案却显得有些奢侈。不过,后者仰仗原有研制基础,仅用1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原型机的工程设计,可以说达到破纪录水平。急切盼望舰载机更新换代的海军立即为之折服,匆忙放弃了进展缓慢的“小B-2”。这实际已经埋下了日后超支的祸根。


通用动力与麦·道成功中标后,两家出于平等原则,明确划分了各占50%的承包工程,要求所有部件先在德克萨斯的福特沃斯和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分别制造,最后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Tulsa)完成组装。但是,由于A-12机体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而通用动力在此方面并非强项,所以两家进度一直无法合拍。1990年10月,A-12的拖延已经引起各方面非议,通用动力面对窘境,决定与麦·道重新分配工作量,几乎将所有涉及翼衔、翼肋和蒙皮的制造任务(约占全机工程量的85%)全部推给后者。麦·道出于赢利目的,当然乐于照单全收,却也忽略了自己的消化能力。在这种不合理的研制管理体制下,A-12迎来了决定命运的1991年——当时,项目延期已经不可避免,且原型机自重超出设计指标3,630公斤。


不过,在美国军机开发史上,延期和超重并非值得大惊小怪之事,F-22和JSF都存在类似问题,但仍然延续至今。A-12如果气数不尽,照样可以继续发展。那么,究竟是什么断送“复仇者”II的前程?
首先便是军种竞争。美国空军在ATA立项之初,也曾怀有无限憧憬,如计划利用该机载荷能力衍生出替换EF-111A的电子战飞机、或专职的“野鼬鼠”飞机等;考虑为A-12更换与ATF相同的航电设备,换装普·惠 F100无加力型发动机,以便尽量与空军飞机实现通用性;甚至提出将A-12作为出口机种,争取成为欧洲国家“狂风”战斗机的继任者……既然提出上述设想,可见心存认真的态度。但是,当B-2A的预算与A-12发生冲突时,空军毅然抛弃海军,从计划中抽身而去——其动机也非常明显:一旦拥有B-2A这种隐身战略轰炸机,必将牢固确立空军的战略地位(即使只能购买区区20架),而研制A-12只会造成空、海两军攻击能力不分伯仲的局面[注8]。所以直到今天,美国海军仍有人抱怨:“我们A-12被葬送的结果,就是空军B-2得到拯救的原因。”


第二个因素来自海军自身,源于对装备思想的再认识。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海军舰载攻击机实现了喷气化,夹杂其间仍有一些螺旋桨攻击机表现出色,其续航力就是早期喷气机无法比拟的,如1945年3月首飞的A-1与1948年7月首飞的AJ-2。后者于1959年结束了短暂的服役历史,但A-1却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并送走了舰载攻击机的超音速时代(代表为A-5“民团团员”),迎来了亚音速时代(A-6和A-7)。舰载攻击机之所以从超音速退化为亚音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续航力和载弹量。


A-6A经过9个月的开发,于1960年4月首飞,它可视为A-1的涡喷化形式;1965年9月首飞的A-7则是A-1的涡扇化形式。而在美国海军舰载攻击机历史上,能够为人称道的,也就只有上述3种机型。假如仍然按照这种思路演变,A-12将兴之无愧地登上航母甲板。


可是,越南战争彻底改变了美国海军的思路。在这场残酷的局部战争中,亚音速舰载攻击机必须面对米格战斗机的空中威胁,有时还要参加格斗。较笨重的A-6在越战期间一共损失68架,而战斗机“出身”的A-7(由F-8“十字军战士”改进而来)只损失了11架,后者甚至可与米格-17一较高下[注9]。而当2架A-6A飞越中越边境,并被中国空军的米格-19击落后,美国海军开始认真考虑为A-6搭载“响尾蛇”导弹的可能,但因为此举将导致武器搭载量减少20~40%,所以最后没有实施(A-12如今采用了专门的自卫导弹舱)。


不过,为笨重的攻击机装载空空导弹只能充当权宜之计,根本解决自卫问题的方法还是提高空战能力,也就是发展“F/A型”攻击机。越战之后,美国海军之所以从“弃婴群”中将 YF-17提出,并改头换面成为 F/A-18,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一种身兼攻击与制空职能的多用途机型可以减少航母载机种类(等于减小后勤维护负担)并提高作战效率。
如果认同上述思路,就不难理解A-12最终下马的原因:该机从本质上说只是A-6的延伸型号(若溯本求缘,认为它是A-1的隐身化形式也不为过),无法担当起“A/F”的称谓。当初美国海军积极推进ATA项目,也许是过份热衷隐身性能的结果,冷静下来后,却终于做出明智的抉择。
上述推论也可以从“后A-12时代”得到佐证,如此后出现以F-117N为代表的AX项目,依然没有摆脱淘汰的命运,再后来的AFX则演变为F-35——该机隐身性能尚且不及A-12,但其兼备攻击与制空能力,恐怕无人质疑。F/A-18E/F从最初不被看好到今天顺利服役,似乎又是再恰当不过的证明。
[注1]——FAC主要包含对前线敌军进行随时的空中压制并为后续攻击机指示目标,可视为地面部队与空中支援间的重要中继。相应角色在越战期间由OV-IO担任,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为0A-10,阿富汗战争是F/A-18C/D,第二次海湾战争已经过渡到“捕食者”无人机。
[注2]——L波段波长25厘米,S波段10厘米、C波段10厘米、X波段3厘米、KU波段2厘米。
[注3]——米波雷达固然可以探测到隐身飞机,但导弹制导还需要精度更高X或KU波段雷达,所以击落隐身飞机依然很困难。而在强烈电磁干扰环境下,米波雷达的工作可靠性更需质疑。
[注4]——在针对伊拉克或南斯拉夫的轰炸中,由于对方没有空中预警平台,也就无须保持这种飞行高度,所以F-117A通常在3,000~4,000米进入。
[注5]——当今所有预警机的雷达信号处理方式如下,第一次扫描到目标信号后,不能立即辨认其真伪,因为很多复杂因素均可能制造假信号源,只有经过多次重复扫描确认,才可以推测其位置、高度及速度,再引导截击。即使是非隐身飞机,如果能在雷达两次扫描之间进行急剧的高度、位置或速度变化,雷达仍会将其判定为错误目标。
E-3的雷达天线军罩每分钟转动6周,在相隔周期内,A-12与预警机相对角度时刻都在变化,不能完成确定过程。“法尔康”预警机采用相控阵技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多次电扫描,当然能够立即确定A-12数据,但两者空间位置仍存在变换,同样马上丢失目标。
[注6]——1990年8月29日,AN/APQ-185交付之时,通用动力宣布收购西屋,可见当初解除诺顿的合同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注7]——美国军方在平时(即使在本土范围内)非常注重电磁隐蔽,如B-2A在每次飞行训练中,雷达开机次数和时间长短均受到严格控制,以免遭遇侦听而被掌握信号特征。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美国RC-135和EP-3等电子侦察机频繁出没别国领空周边,目的也是获取对方各种装备的信号特征和活动规律——这些平时积累的信息将在战时成为巨大的致胜财富。
[注8]——空军不在乎A-12的价钱,因为在海军独撑局面时,花费600亿美元也可以生产620架,单机成本不超过1亿美元,与ATF差别并不大。何况如果空军加入购买,批量会大幅增加,单价应该不足8,000万美元。
[注9]——越战王牌科宁汉就目睹过1架A-7不断追击米格-17的情景,他认为如果当时A-7挂有“响尾蛇”导弹,一定能够击落对方。
[注10]——有人认为A-12能够携带“先进空空导弹’或AIM-120(AAAM,AIM-54“不死鸟”的换代产品,后取消),空战能力已经很强,但作者认为仍然不够。这里有一个反例:道格拉斯曾为海军设计F-6D防空战斗机,可挂载当时极为先进的AAM-N-10空空导弹(射程160公里),但海军认为该机属于飞行性能很差的亚音速飞机,装备风险过高而未予采用。
全文完!
怀恋陈仆!![em14][em14][em14][em14]
陈朴=老Z吗???
够详细,好文章
梦想中的攻击机啊
[B]以下是引用[I]hhthht1976[/I]在2005-9-4 22:03:00的发言:[/B][BR]陈朴=老Z吗???

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