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官方未留存 明代《武备志》有记录(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8:37
郑和航海图官方未留存 明代《武备志》有记录(图)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江南时报 



  明代《武备志》插图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是历朝历代航行中距离最远、次数最多、途经停留国家最多的。但是如果没有今天介绍的这部传世名著推荐书目,郑和航海的很多细节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明代《武备志》知名度不算高,但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书中更是存录有《郑和航海图》等罕见资料。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部200万字巨著,竟然是400年前生活在南京的一个小伙子编撰而成的。
  江南时报记者 黄勇
  A
  囊括春秋到明代
  兵学知识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兵书中,《武备志》能够得到公认,是因为这本书囊括了从春秋到明代兵学的各个方面,为学习兵法的后来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军事知识。
  “明代,北方的蒙古、女真,东南沿海的倭患,西南地区的土司叛乱,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压力。外患下,各种私家撰述的兵书大量涌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介绍,《武备志》历时15年成书,汇集各种兵法、术数书达2000余种,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百科全书”。“该书虽不是茅元仪所原创,但是悉心搜罗各种兵法、术数书编撰而成,而且作者对于古代兵书、战例进行评议,不少很有见地。书里除了把中国古代各种兵器、舟车器具都收录得很详细外,还配上插图,让后代学习兵法的人读后一目了然。”
  《武备志》编成之后,受到海内外的广泛重视,几经翻刻,明清两代产生了多种刻本,日本也有全文覆刻本,流传很广。
  祖孙三代
  厚积薄发成书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考古部主任祁海宁认为,《武备志》的完成,可以说是祖孙三代厚积薄发的成果。茅元仪的祖父茅坤文武双全,同时还是明代著名藏书家,在家乡创建了“白华楼”,不仅藏书数量庞大,其中还有任职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及胡宗宪幕府期间有意收集的大量与军事相关的内府档案和情报。而茅元仪的父亲茅国缙曾任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同样能文重武,著作等身。
  茅元仪也一度因功升至副总兵之职,从小就“喜读兵农之道”的他,想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报效国家,但是明末政治实在是太过黑暗。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因纵酒忧愤而亡,年仅47岁。《武备志》天启元年初刻本首页的版心下方,题有刻工姓名:“秣陵章弼写,高梁刻”,说明该书是在南京刊刻完成的。
  B
  240万字《武备志》究竟写了啥
  书里含有《郑和航海图》等罕见资料
  六个世纪前,曾经风光一时的郑和,奉明成祖之命踏浪西洋,后因浪费国库,朝廷反对之声剧增,又被明成祖下令停止。之后,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担心后人步郑和后尘,甚至把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资料付之一炬。这项大明皇帝的形象工程,因此竟然没能留下任何官方文献。直至郑和死去200多年以后,《郑和航海图》才出现在《武备志》中。
  这张《郑和航海图》在《武备志》中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前有一个142字的序言,但《武备志》对此图出自何时、何人,是抄本还是改写本等,都没有交待。《郑和航海图》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我国东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从图中所列地点来看,该图应该绘制于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麻林地(今肯尼亚蒙巴萨、马林迪)——这也是多数学者赞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东非肯尼亚的主要证据。
  这张海图的数学精度很低,但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海图也折射出了古代中国航海科技的光辉,经过后来历代中外学者的研究,终于名噪天下。
  诸葛亮发明连弩,一弩连发十支箭
  八百里外杀鬼子的神剧剧情固然不可信,不过在现代的热兵器时代,最有效率的枪中之王——狙击枪最远已经可以射杀2000多米外的人。而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作为远距离射杀敌方的利器,弓无疑排第一。明朝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弓者,器之首也。故言武事者,首曰弓矢。”
  后来中国又发明了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的弩。这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身)、弩弓(弩翼)、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对使用者的要求要低。
  后来诸葛亮发明了连弩,装有比较大的矢弹匣,一弩可以连发许多矢,射向很多人。《武备志》中就提到:“东南人喜用之,然力轻而不能伤人。”、“此弩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守其城,一弩连发十矢,铁簇涂以射虎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便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执以冲突,但矢力轻必藉药耳。”
  明代及以前,中国火器达180余种
  在《武备志》中,茅元仪介绍的火器达180余种,这一方面说明茅元仪对于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敏锐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早在明代及以前,中国能人志士们就已经意识到火器在战争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武备志》记载,火枪,以长竹竿制造,可先用喷筒轮番点放伤敌,后作为冷兵器用于攻防。类似一物两用的还有神机万胜火龙刀、倒马火蛇神棍等。
  神机箭,可以单独使用,箭体又可为集束火箭,“用之水战能燔舟篷,用之陆战能毁巢穴,中毒必死”。
  飞空击贼震天雷炮,是有翼火箭。它用竹篾编造,中间装一火药筒,其余部分装满火药,两旁各安风翅一扇,“如攻城,顺风点信,直飞入城”,令对手防不胜防。“翅膀”借助风力,增大了火箭飞行高度和距离。
  对可以多发齐射的火箭,《武备志》中记载更是有十几种。其中,如“火龙箭”,可以一次发射20支;“一窝蜂”,可一次发射32支;“百虎齐奔箭”,可一次发射100支。这些火箭的药线都连在一根总线上,装在一个筒形容器内,作战时常并架数十桶至百桶,“总线一燃,众矢齐发,龙腹内装火箭数支。势若雷霆之击,莫敢当其锋者”。
  大明水师海战几乎都用火器
  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明代海军战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时提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在嘉靖年间,明军的战船一半以上的战斗人员都使用火器,而到了万历年间,比例达到了最高,有99%。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中国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有人统计,明朝水师实力综合作战能力全球应该都属于前列,嘉靖到万历年间,仅仅在江浙一带,战船的型号就达到了21种,如果加上福建和两广,型号更是繁多。然而,中国航海到了靠骑术打天下的清代,却很快便陷入衰落。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5-29/7310330.shtml


郑和航海图官方未留存 明代《武备志》有记录(图)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江南时报 



  明代《武备志》插图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是历朝历代航行中距离最远、次数最多、途经停留国家最多的。但是如果没有今天介绍的这部传世名著推荐书目,郑和航海的很多细节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明代《武备志》知名度不算高,但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书中更是存录有《郑和航海图》等罕见资料。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部200万字巨著,竟然是400年前生活在南京的一个小伙子编撰而成的。  江南时报记者 黄勇  A  囊括春秋到明代  兵学知识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兵书中,《武备志》能够得到公认,是因为这本书囊括了从春秋到明代兵学的各个方面,为学习兵法的后来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军事知识。  “明代,北方的蒙古、女真,东南沿海的倭患,西南地区的土司叛乱,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压力。外患下,各种私家撰述的兵书大量涌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介绍,《武备志》历时15年成书,汇集各种兵法、术数书达2000余种,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百科全书”。“该书虽不是茅元仪所原创,但是悉心搜罗各种兵法、术数书编撰而成,而且作者对于古代兵书、战例进行评议,不少很有见地。书里除了把中国古代各种兵器、舟车器具都收录得很详细外,还配上插图,让后代学习兵法的人读后一目了然。”  《武备志》编成之后,受到海内外的广泛重视,几经翻刻,明清两代产生了多种刻本,日本也有全文覆刻本,流传很广。  祖孙三代  厚积薄发成书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考古部主任祁海宁认为,《武备志》的完成,可以说是祖孙三代厚积薄发的成果。茅元仪的祖父茅坤文武双全,同时还是明代著名藏书家,在家乡创建了“白华楼”,不仅藏书数量庞大,其中还有任职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及胡宗宪幕府期间有意收集的大量与军事相关的内府档案和情报。而茅元仪的父亲茅国缙曾任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同样能文重武,著作等身。  茅元仪也一度因功升至副总兵之职,从小就“喜读兵农之道”的他,想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报效国家,但是明末政治实在是太过黑暗。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因纵酒忧愤而亡,年仅47岁。《武备志》天启元年初刻本首页的版心下方,题有刻工姓名:“秣陵章弼写,高梁刻”,说明该书是在南京刊刻完成的。  B  240万字《武备志》究竟写了啥  书里含有《郑和航海图》等罕见资料  六个世纪前,曾经风光一时的郑和,奉明成祖之命踏浪西洋,后因浪费国库,朝廷反对之声剧增,又被明成祖下令停止。之后,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担心后人步郑和后尘,甚至把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资料付之一炬。这项大明皇帝的形象工程,因此竟然没能留下任何官方文献。直至郑和死去200多年以后,《郑和航海图》才出现在《武备志》中。  这张《郑和航海图》在《武备志》中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前有一个142字的序言,但《武备志》对此图出自何时、何人,是抄本还是改写本等,都没有交待。《郑和航海图》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我国东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从图中所列地点来看,该图应该绘制于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麻林地(今肯尼亚蒙巴萨、马林迪)——这也是多数学者赞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东非肯尼亚的主要证据。  这张海图的数学精度很低,但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海图也折射出了古代中国航海科技的光辉,经过后来历代中外学者的研究,终于名噪天下。  诸葛亮发明连弩,一弩连发十支箭  八百里外杀鬼子的神剧剧情固然不可信,不过在现代的热兵器时代,最有效率的枪中之王——狙击枪最远已经可以射杀2000多米外的人。而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作为远距离射杀敌方的利器,弓无疑排第一。明朝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弓者,器之首也。故言武事者,首曰弓矢。”  后来中国又发明了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的弩。这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身)、弩弓(弩翼)、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对使用者的要求要低。  后来诸葛亮发明了连弩,装有比较大的矢弹匣,一弩可以连发许多矢,射向很多人。《武备志》中就提到:“东南人喜用之,然力轻而不能伤人。”、“此弩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守其城,一弩连发十矢,铁簇涂以射虎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便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执以冲突,但矢力轻必藉药耳。”  明代及以前,中国火器达180余种  在《武备志》中,茅元仪介绍的火器达180余种,这一方面说明茅元仪对于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敏锐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早在明代及以前,中国能人志士们就已经意识到火器在战争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武备志》记载,火枪,以长竹竿制造,可先用喷筒轮番点放伤敌,后作为冷兵器用于攻防。类似一物两用的还有神机万胜火龙刀、倒马火蛇神棍等。  神机箭,可以单独使用,箭体又可为集束火箭,“用之水战能燔舟篷,用之陆战能毁巢穴,中毒必死”。  飞空击贼震天雷炮,是有翼火箭。它用竹篾编造,中间装一火药筒,其余部分装满火药,两旁各安风翅一扇,“如攻城,顺风点信,直飞入城”,令对手防不胜防。“翅膀”借助风力,增大了火箭飞行高度和距离。  对可以多发齐射的火箭,《武备志》中记载更是有十几种。其中,如“火龙箭”,可以一次发射20支;“一窝蜂”,可一次发射32支;“百虎齐奔箭”,可一次发射100支。这些火箭的药线都连在一根总线上,装在一个筒形容器内,作战时常并架数十桶至百桶,“总线一燃,众矢齐发,龙腹内装火箭数支。势若雷霆之击,莫敢当其锋者”。  大明水师海战几乎都用火器  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明代海军战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时提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在嘉靖年间,明军的战船一半以上的战斗人员都使用火器,而到了万历年间,比例达到了最高,有99%。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中国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有人统计,明朝水师实力综合作战能力全球应该都属于前列,嘉靖到万历年间,仅仅在江浙一带,战船的型号就达到了21种,如果加上福建和两广,型号更是繁多。然而,中国航海到了靠骑术打天下的清代,却很快便陷入衰落。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5-29/7310330.shtml


为“一带一路”找寻自古以来的依据,郑和下西洋值得炒作
我国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早期下西洋,源自西汉时期,武力统一南方几个诸侯国后,即在广东出发。 初次试验因无经验,只走到马六甲附近即返回,后经多次试验,在西汉末年或东汉初期之前,已经走通。

唐朝文物保存有明确的官员下西洋的外交活动记载。  中世纪阿拉伯邪教起家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来自于中国,贩卖黑奴的水手来自于东南亚。

现在的马达加斯加,印度半岛南部的古代小国(斯里兰卡等几个),都是中世纪黑奴贸易的主要中转站,黄种人与黑奴混血导致当地人肤色较黑。
明代不但有准确的海图,而且是世界海图。

明代源自郑和时代的世界海图,先后复刻过多个版本,大量流散于世界各地。 阿拉伯人,波斯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保存有不同版本的明代世界海图。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对外殖民,学习之中国,用的是中国海图,后来在当地取的地名也大多沿袭了中国海图的记载(音译为洋文)。

明代世界海图,在国内至少流传至清初。 所谓明代官僚毁掉下西洋资料完全是满清的造谣,实际是从清代中期开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