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赵括实为赵国第一名将,千古奇才,纸上谈兵乃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41:31


长平之败,非赵括之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对上党郡的争夺。秦国经过苦战,夺得韩国的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韩国无奈,将孤悬在外的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转献赵国,赵国接受上党,引发了秦赵大战,在大战初期,廉颇一败再败,将上党全部丢失,最后退守长平。引发了长平之战。
关于赵国是否应该接受上党郡,史学界多有争议。但在我看来,上党只是一个引子,在当时的情况下,秦赵的战略对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的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兵力强大,秦国与其几次交手都 没有占到便宜。赵国已成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所以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进行一场战略对决,已经是秦国必然的选择。我们看看秦国在长平大战前的几次作战成果就会发现,秦国已经对邯郸已经形成三面包围。秦国一旦占据上党,可以居高临下,直扑邯郸。其针对赵国的战略意图,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而赵国呢?赵国对这场战略对决,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概念。冯亭献上党,赵国庙堂争来争去,却无一人能对即将到来的秦赵战略对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目光全部局限在一城一地之得失。事实上,如果赵国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赵国就不应该在秦国攻韩的时候袖手旁观,如果赵国早些与韩国合力抗秦,又怎么会形成后来的被动局面。赵王接受上党,也完全是出于贪图小利,而根本没有做好倾全国之力与秦国的战略对决的准备,也没有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双方实力对比做清醒的估计。所以战争的早期,赵国一败再败,完全陷入被动。
目光短浅,庙算失误,此其必败一也。

秦赵大战,事实上是秦国为东出一统天下扫清障碍,而赵国,是当时唯一有能力和秦国对抗的强国。某种程度上,赵国是在为山东六国流血厮杀。赵国若败,六国也将难以幸免,这对于饱受秦国侵略之苦的楚,魏,韩尤其如此。因此在这场战争中,赵国应该最大限度的争取其余五国的支持,而其中的利害关系,各国也不可能完全不清楚。但是长平之战,从头到尾,都是赵国在孤军作战。其间赵国粮食耗尽,向齐国借粮,而齐国不许。这完全可以看出赵国外交的失败。赵国真的没有外交资源和能力吗?后来邯郸危急的时候,毛遂脱颖而出与楚国定盟。信陵君窃符救赵为赵国解围。更有长平战后,苏代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罢兵,给了邯郸以喘息的时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长平之战时期,赵国的外交没有这样的成绩呢?
更可笑的是,长平对峙后期,赵国竟然遣使赴秦国求和,这更是一大败笔。这不仅表明赵国依然未能认识到这是一场空前的生死战略对决,也使得自己处境更加孤立。秦王厚待赵使,使得各国疑虑,唯恐秦赵真的议和,更加不敢救援赵国。同时,这时候求和,无疑是向对方表明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秦国也已经很困难了,而赵国这样的表示,无疑是增加了秦国的信心和斗志。求和的结果,是坚定了对方不和的信心,这样的结果,岂非滑稽?
外交失败,孤军作战,其必败之二也。

长平之战,廉颇把双方拖进了一场消耗战,这场消耗战其实对双方都极为不利,消耗到最后的结果,往往败是惨败,胜是惨胜。所以秦国设计了反间计,使得赵括接任统帅。从这次反间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谍报系统的可怕能力。试想,在秦国已经能够对照过前线统帅的任命施加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赵国对秦国还有何秘密可言?反观赵国,连秦国换帅这样的大事都完全不清楚,直接导致了赵括的判断失误。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下,前线能打胜仗,那才奇怪。
内部***,不明敌情,其必败三也。

秦国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的持久能力远胜赵国。长平对峙后期,赵国国内粮草已经耗尽,向国外借粮而未成,其临阵换将选择主动进攻是非迫不得已。赵括被包围后,在困境中坚守待援46天,其间秦王亲自到河内地区,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而这时候赵国在做什么呢?整整46天,赵括没有得到后方的任何有效支援,如果此时赵国能够像秦国一样,动用起全部的战争能力,全力救援,与赵括里应外合,又怎至于全军覆没?邯郸围城,平原君散尽家财招募死士,将秦军杀退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挽狂澜于既倒。所有这些,都千古传诵。可是,在赵军被围困的46天里,这些人都在干嘛?赵括历尽千辛万苦争取来的整整46天的回旋时间里面,赵国到底在做什么?
国力不足,后援无力,其必败之四也!

秦国志在灭赵,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伐赵之前,秦王即遣使韩、魏,软硬兼施以使两国不敢救赵。当白起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秦昭襄王亲赴河内(黄河中游地区)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组成援军,并普赐民爵一级。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 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 守还消极避战。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 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可以看出,秦国攻赵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战略计划,是从君臣到子民的全面发动,从国力到外交 的系统出击;赵国的抵抗则是瞻前顾后、心存侥幸的战役安排,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基本都是以一将之力(包括资源调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倾国雄师。

综上所述,赵国高层在整个战争期间,重大战略决策的全盘失误,是长平大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岂是某个将领所能承担?

廉颇,老成持重,还是无能误国?

廉颇率领以战力强悍闻名的赵军,在有上党郡守动员当地力量全力配合情况下,屡战屡败。将整个上党全丢了,成了秦军的供应基地。退守长平,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廉颇老将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而赵军的作战能力天下闻名。防守一方一般占很大优势,所以军力赵军并不吃亏。但问题是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 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所以,廉颇的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对赵国来说,凭借军队的强悍战力速战速决是最佳的选择。 事实上,消耗到最后,秦国虽然有困难,但是赵国的困难更大,赵国已经陷入粮草耗竭的境地,向外国借粮不成,不得以又去秦国求和,皆因赵国已经山穷水尽,无力坚持。
廉颇的 “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空洞而不可行。就这么拖下去,“以老秦师”没实现,恐怕赵国已经先被拖垮了。
老成持重的廉颇虽然没有象赵括那样身败名裂,得以保全名声,但是其事实上终究误国不浅。 而后来赵括的主动进攻,虽然最后失败,却是赵国唯一的选择。赵国选择速战速决,是为了 避免国力耗尽后的惨败。秦国选择速战速决,是为了避免国力大耗后的惨胜。这一点上,双方的目标是共同的。

赵括何罪之有?

关于赵括的指责,大体有以下几点:

1.得到任命后,求田问舍,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这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赵括的老爸赵奢,也曾经在领兵出征时故意做出畏敌不前的样子麻痹敌军。秦国大将王翦受命灭楚前也是找秦王点名所要“美田宅”,为安秦王之心也。所以赵括这样的做法,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2.变更约束,易置军吏。
所谓的约束,是军队的指挥信号。这个约束该不该变更呢?我前面讲过,秦国的谍报系统能量之巨大,已经到了可以决定赵军统帅任命的地步。那么以前的安歇指挥信号,秦军岂不了若指掌?赵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上场是地方谍报系统工作的成绩,但是作为将领,其对地方间谍的渗透不可能毫无觉察,因此,这个变更约束,我觉得不是什么错误,而是极为必要的。
而易置军吏,更是再正常不过,既然整个战略要做大的调整,那么为了指挥方便,必然要变更部分下级军官,才能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这一点,又有什么错呢?

3.狂妄自大,主动出击。
赵括狂妄吗?赵括前面说的很清楚,如果对手是武安君白起,那么他只能打个平手,需要慎重对待。而如果对手不是白起,那么他可以放手一搏。而秦国,恰恰是偷偷换了白起为帅,在赵括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赵括致命一击。赵括对战局的判断并没有原则性错误,相反,他对双方指挥能力的判断可以说相当准确。很大程度上,赵括之所以失误,是因为他没有及时得到对方换将的消息。而当秦国的谍报系统能决定赵国将帅任命的时候,赵国的谍报系统却连地方统帅更换这样极其重要的情报都无法提供给统帅部。两相对比,如何能不败。

4.被围之后,坐以待毙。
赵括被围后,其实并非没有生机,60万人包围40万人,并不容易。秦军保卫赵军靠的是两个壁垒,而其中的西垒是位于赵括大军与赵国之间。秦军虽然采取偷袭方式夺取了西垒,但是西垒军队与秦军本部截断,已经成了孤军。这时候,如果赵国大本营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派出生力军与赵括内外夹击。当可反败为胜。甚至在秦军将两垒连接后,也并非没有解救赵括军队的机会。设若赵括不坚守的话,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丢弃辎重,全军分散,翻山越岭,突围回国。这样的话,在秦军的追杀下,必定伤亡惨重,成惨败之局面。而没有遭受太大损失的60万秦军也将立即兵发邯郸,赵国将有亡国之祸。赵括在困境中坚守46天,其实是为赵国坚守最后的胜利机会。而赵军最后给秦军造成的巨大伤亡,事实上也使得苏代后来说服秦国罢兵而没有立即进攻邯郸打下了基础。
但是,与秦王亲赴河内,征调全部十五岁以上男子不惜代价支援前线相比,赵国却没有给前线有力的支援,错失了挽回败局的良机。

赵括是否庸才?

秦国利用反间计让赵括为将,能说明赵括是庸才吗?

不能。首先,当时秦国和赵国都需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对赵国而言,国力已经到了极限,难以维持;而对秦国而言,也已经是非常困难,再消耗下去,即使能胜利,对国力的损耗过大,也会有很多隐患。但是秦国对这场战略对决的态度和决心是始终如一的,绝对不打算半途而废。所以,秦赵都需要一个主动进攻的将领来替代廉颇的乌龟战术,这一点上,双方一拍即合,这也是其反间计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而赵括的水平,至少是不会差,如果秦国真的推荐一个庸才,其反间计想成功也非常难。而赵括是否是英才,对秦国其实不是太重要的问题,因为赵括为将后,秦国对其下一步战略意图可以说是已经了若指掌,考虑到秦国谍报系统的巨大能量,赵括的战术安排恐怕也不是太难搞清楚的秘密,否则何以赵军一出,秦军就能抓住时机偷袭赵军壁垒成功?秦国秘密以白起为将,对赵军换将好偶的整个战略部署做了针对性的安排, 完全是以有心算无心,知己知彼。而赵括纵然天纵英才,也无法以个人之力短期内弥补秦赵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

赵括母亲反对赵括为将,能说明赵括是庸才吗?

同样不能。秦军号称虎狼之师,而秦国的综合国力以及长期支持战争的能力是赵国无法相比的,声名显赫的老将廉颇,除了困守之外无计可施,而赵国国力已经接近衰竭,到了崩溃的边缘。更不要提秦国政治清明,上下同欲,而赵国则始终在伐谋和伐交上处于劣势。这样的一个局面下,赵军统帅这一职务其实是个烫手的山芋。赵国必须以40万人,去击败秦国60万虎狼之师,而且必须是速战速决。这样一个任务的难度,可以想象。而如果任务不能完成,那么主帅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身败名裂。赵括母亲的做法,不过是不想儿子去接这个烫手山芋而已。

赵括到底是不是个纸上谈兵的徒有虚名之辈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战果。长平之战,秦军60万。而赵军总共出动45万,后来被廉颇的接连大败损失了5万,到赵括手里是40万。
双方伤亡呢?秦国60万人损失过半,也就是至少30万。而赵括战死后,赵军投降了20多万,也就是战死了不到20万。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不哗变,赵括是徒有虚名吗?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战,强攻对方壁垒,在各方面因素都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以20万人的损失,斩杀对方30万人,赵括是纸上谈兵吗?
即使将投降被杀的20万人算上。绝粮46天强攻壁垒,而伤亡比例为4:3,这个数字,有几个将领能做到?要知道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一般是1:2啊。

赵括与国无功吗?赵括虽然全军覆没,但是他给秦军造成了减员过半的巨大损失,幸存秦军也已经成为疲惫带伤之师。正是因为秦军损失惨重,所以秦王才在劝说下退兵,为赵国赢得了喘息时间。秦军损失之严重,使得几年来众志成城的秦国庙堂竟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赵括与国无功吗?而邯郸之战后,秦军数十年未能向山东六国大举用兵,难道 不是赵括在绝境中发挥绝世才华,带领军队奋力搏杀,将秦国举国之军歼灭半数的功劳吗?
  
文章为转

长平之败,非赵括之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对上党郡的争夺。秦国经过苦战,夺得韩国的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韩国无奈,将孤悬在外的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转献赵国,赵国接受上党,引发了秦赵大战,在大战初期,廉颇一败再败,将上党全部丢失,最后退守长平。引发了长平之战。
关于赵国是否应该接受上党郡,史学界多有争议。但在我看来,上党只是一个引子,在当时的情况下,秦赵的战略对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的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兵力强大,秦国与其几次交手都 没有占到便宜。赵国已成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所以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进行一场战略对决,已经是秦国必然的选择。我们看看秦国在长平大战前的几次作战成果就会发现,秦国已经对邯郸已经形成三面包围。秦国一旦占据上党,可以居高临下,直扑邯郸。其针对赵国的战略意图,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而赵国呢?赵国对这场战略对决,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概念。冯亭献上党,赵国庙堂争来争去,却无一人能对即将到来的秦赵战略对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目光全部局限在一城一地之得失。事实上,如果赵国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赵国就不应该在秦国攻韩的时候袖手旁观,如果赵国早些与韩国合力抗秦,又怎么会形成后来的被动局面。赵王接受上党,也完全是出于贪图小利,而根本没有做好倾全国之力与秦国的战略对决的准备,也没有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双方实力对比做清醒的估计。所以战争的早期,赵国一败再败,完全陷入被动。
目光短浅,庙算失误,此其必败一也。

秦赵大战,事实上是秦国为东出一统天下扫清障碍,而赵国,是当时唯一有能力和秦国对抗的强国。某种程度上,赵国是在为山东六国流血厮杀。赵国若败,六国也将难以幸免,这对于饱受秦国侵略之苦的楚,魏,韩尤其如此。因此在这场战争中,赵国应该最大限度的争取其余五国的支持,而其中的利害关系,各国也不可能完全不清楚。但是长平之战,从头到尾,都是赵国在孤军作战。其间赵国粮食耗尽,向齐国借粮,而齐国不许。这完全可以看出赵国外交的失败。赵国真的没有外交资源和能力吗?后来邯郸危急的时候,毛遂脱颖而出与楚国定盟。信陵君窃符救赵为赵国解围。更有长平战后,苏代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罢兵,给了邯郸以喘息的时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长平之战时期,赵国的外交没有这样的成绩呢?
更可笑的是,长平对峙后期,赵国竟然遣使赴秦国求和,这更是一大败笔。这不仅表明赵国依然未能认识到这是一场空前的生死战略对决,也使得自己处境更加孤立。秦王厚待赵使,使得各国疑虑,唯恐秦赵真的议和,更加不敢救援赵国。同时,这时候求和,无疑是向对方表明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秦国也已经很困难了,而赵国这样的表示,无疑是增加了秦国的信心和斗志。求和的结果,是坚定了对方不和的信心,这样的结果,岂非滑稽?
外交失败,孤军作战,其必败之二也。

长平之战,廉颇把双方拖进了一场消耗战,这场消耗战其实对双方都极为不利,消耗到最后的结果,往往败是惨败,胜是惨胜。所以秦国设计了反间计,使得赵括接任统帅。从这次反间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谍报系统的可怕能力。试想,在秦国已经能够对照过前线统帅的任命施加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赵国对秦国还有何秘密可言?反观赵国,连秦国换帅这样的大事都完全不清楚,直接导致了赵括的判断失误。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下,前线能打胜仗,那才奇怪。
内部***,不明敌情,其必败三也。

秦国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的持久能力远胜赵国。长平对峙后期,赵国国内粮草已经耗尽,向国外借粮而未成,其临阵换将选择主动进攻是非迫不得已。赵括被包围后,在困境中坚守待援46天,其间秦王亲自到河内地区,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而这时候赵国在做什么呢?整整46天,赵括没有得到后方的任何有效支援,如果此时赵国能够像秦国一样,动用起全部的战争能力,全力救援,与赵括里应外合,又怎至于全军覆没?邯郸围城,平原君散尽家财招募死士,将秦军杀退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挽狂澜于既倒。所有这些,都千古传诵。可是,在赵军被围困的46天里,这些人都在干嘛?赵括历尽千辛万苦争取来的整整46天的回旋时间里面,赵国到底在做什么?
国力不足,后援无力,其必败之四也!

秦国志在灭赵,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伐赵之前,秦王即遣使韩、魏,软硬兼施以使两国不敢救赵。当白起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秦昭襄王亲赴河内(黄河中游地区)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组成援军,并普赐民爵一级。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 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 守还消极避战。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 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可以看出,秦国攻赵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战略计划,是从君臣到子民的全面发动,从国力到外交 的系统出击;赵国的抵抗则是瞻前顾后、心存侥幸的战役安排,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基本都是以一将之力(包括资源调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倾国雄师。

综上所述,赵国高层在整个战争期间,重大战略决策的全盘失误,是长平大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岂是某个将领所能承担?

廉颇,老成持重,还是无能误国?

廉颇率领以战力强悍闻名的赵军,在有上党郡守动员当地力量全力配合情况下,屡战屡败。将整个上党全丢了,成了秦军的供应基地。退守长平,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廉颇老将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而赵军的作战能力天下闻名。防守一方一般占很大优势,所以军力赵军并不吃亏。但问题是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 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所以,廉颇的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对赵国来说,凭借军队的强悍战力速战速决是最佳的选择。 事实上,消耗到最后,秦国虽然有困难,但是赵国的困难更大,赵国已经陷入粮草耗竭的境地,向外国借粮不成,不得以又去秦国求和,皆因赵国已经山穷水尽,无力坚持。
廉颇的 “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空洞而不可行。就这么拖下去,“以老秦师”没实现,恐怕赵国已经先被拖垮了。
老成持重的廉颇虽然没有象赵括那样身败名裂,得以保全名声,但是其事实上终究误国不浅。 而后来赵括的主动进攻,虽然最后失败,却是赵国唯一的选择。赵国选择速战速决,是为了 避免国力耗尽后的惨败。秦国选择速战速决,是为了避免国力大耗后的惨胜。这一点上,双方的目标是共同的。

赵括何罪之有?

关于赵括的指责,大体有以下几点:

1.得到任命后,求田问舍,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这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赵括的老爸赵奢,也曾经在领兵出征时故意做出畏敌不前的样子麻痹敌军。秦国大将王翦受命灭楚前也是找秦王点名所要“美田宅”,为安秦王之心也。所以赵括这样的做法,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2.变更约束,易置军吏。
所谓的约束,是军队的指挥信号。这个约束该不该变更呢?我前面讲过,秦国的谍报系统能量之巨大,已经到了可以决定赵军统帅任命的地步。那么以前的安歇指挥信号,秦军岂不了若指掌?赵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上场是地方谍报系统工作的成绩,但是作为将领,其对地方间谍的渗透不可能毫无觉察,因此,这个变更约束,我觉得不是什么错误,而是极为必要的。
而易置军吏,更是再正常不过,既然整个战略要做大的调整,那么为了指挥方便,必然要变更部分下级军官,才能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这一点,又有什么错呢?

3.狂妄自大,主动出击。
赵括狂妄吗?赵括前面说的很清楚,如果对手是武安君白起,那么他只能打个平手,需要慎重对待。而如果对手不是白起,那么他可以放手一搏。而秦国,恰恰是偷偷换了白起为帅,在赵括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赵括致命一击。赵括对战局的判断并没有原则性错误,相反,他对双方指挥能力的判断可以说相当准确。很大程度上,赵括之所以失误,是因为他没有及时得到对方换将的消息。而当秦国的谍报系统能决定赵国将帅任命的时候,赵国的谍报系统却连地方统帅更换这样极其重要的情报都无法提供给统帅部。两相对比,如何能不败。

4.被围之后,坐以待毙。
赵括被围后,其实并非没有生机,60万人包围40万人,并不容易。秦军保卫赵军靠的是两个壁垒,而其中的西垒是位于赵括大军与赵国之间。秦军虽然采取偷袭方式夺取了西垒,但是西垒军队与秦军本部截断,已经成了孤军。这时候,如果赵国大本营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派出生力军与赵括内外夹击。当可反败为胜。甚至在秦军将两垒连接后,也并非没有解救赵括军队的机会。设若赵括不坚守的话,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丢弃辎重,全军分散,翻山越岭,突围回国。这样的话,在秦军的追杀下,必定伤亡惨重,成惨败之局面。而没有遭受太大损失的60万秦军也将立即兵发邯郸,赵国将有亡国之祸。赵括在困境中坚守46天,其实是为赵国坚守最后的胜利机会。而赵军最后给秦军造成的巨大伤亡,事实上也使得苏代后来说服秦国罢兵而没有立即进攻邯郸打下了基础。
但是,与秦王亲赴河内,征调全部十五岁以上男子不惜代价支援前线相比,赵国却没有给前线有力的支援,错失了挽回败局的良机。

赵括是否庸才?

秦国利用反间计让赵括为将,能说明赵括是庸才吗?

不能。首先,当时秦国和赵国都需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对赵国而言,国力已经到了极限,难以维持;而对秦国而言,也已经是非常困难,再消耗下去,即使能胜利,对国力的损耗过大,也会有很多隐患。但是秦国对这场战略对决的态度和决心是始终如一的,绝对不打算半途而废。所以,秦赵都需要一个主动进攻的将领来替代廉颇的乌龟战术,这一点上,双方一拍即合,这也是其反间计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而赵括的水平,至少是不会差,如果秦国真的推荐一个庸才,其反间计想成功也非常难。而赵括是否是英才,对秦国其实不是太重要的问题,因为赵括为将后,秦国对其下一步战略意图可以说是已经了若指掌,考虑到秦国谍报系统的巨大能量,赵括的战术安排恐怕也不是太难搞清楚的秘密,否则何以赵军一出,秦军就能抓住时机偷袭赵军壁垒成功?秦国秘密以白起为将,对赵军换将好偶的整个战略部署做了针对性的安排, 完全是以有心算无心,知己知彼。而赵括纵然天纵英才,也无法以个人之力短期内弥补秦赵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

赵括母亲反对赵括为将,能说明赵括是庸才吗?

同样不能。秦军号称虎狼之师,而秦国的综合国力以及长期支持战争的能力是赵国无法相比的,声名显赫的老将廉颇,除了困守之外无计可施,而赵国国力已经接近衰竭,到了崩溃的边缘。更不要提秦国政治清明,上下同欲,而赵国则始终在伐谋和伐交上处于劣势。这样的一个局面下,赵军统帅这一职务其实是个烫手的山芋。赵国必须以40万人,去击败秦国60万虎狼之师,而且必须是速战速决。这样一个任务的难度,可以想象。而如果任务不能完成,那么主帅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身败名裂。赵括母亲的做法,不过是不想儿子去接这个烫手山芋而已。

赵括到底是不是个纸上谈兵的徒有虚名之辈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战果。长平之战,秦军60万。而赵军总共出动45万,后来被廉颇的接连大败损失了5万,到赵括手里是40万。
双方伤亡呢?秦国60万人损失过半,也就是至少30万。而赵括战死后,赵军投降了20多万,也就是战死了不到20万。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不哗变,赵括是徒有虚名吗?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战,强攻对方壁垒,在各方面因素都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以20万人的损失,斩杀对方30万人,赵括是纸上谈兵吗?
即使将投降被杀的20万人算上。绝粮46天强攻壁垒,而伤亡比例为4:3,这个数字,有几个将领能做到?要知道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一般是1:2啊。

赵括与国无功吗?赵括虽然全军覆没,但是他给秦军造成了减员过半的巨大损失,幸存秦军也已经成为疲惫带伤之师。正是因为秦军损失惨重,所以秦王才在劝说下退兵,为赵国赢得了喘息时间。秦军损失之严重,使得几年来众志成城的秦国庙堂竟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赵括与国无功吗?而邯郸之战后,秦军数十年未能向山东六国大举用兵,难道 不是赵括在绝境中发挥绝世才华,带领军队奋力搏杀,将秦国举国之军歼灭半数的功劳吗?
  
文章为转
我就看看注册日期。
竟然用类似警长的号。。。
写这篇文章的人,到底是啥意思呢。这长平到底是该守啊,还是该出战呢?
再说回来,小赵同志接替廉颇工作,到最后完蛋,应该时间不长,硬说秦军的伤亡都是还是小赵同志造成的,也说不通啊。
纸上谈兵是括妈不愿儿子送死编出来,赵括在麦丘之战显得比他爹有韬略
长平之战后秦军紧接着就围韩丹了
好久不见警长!!
如果不是魏国信陵君盗虎符出兵相救
赵国就嗝屁了
纸上谈兵是括妈不愿儿子送死编出来,赵括在麦丘之战显得比他爹有韬略
麦邱之战只能证明,小赵适合做统战工作,没有证明小赵能打仗
赵括不差 只是碰上更nb的白起
历史定论就别新发明了。会误导中学生的。
是那个警长吗?
纸上谈兵是括妈不愿儿子送死编出来,赵括在麦丘之战显得比他爹有韬略
括妈不是说他为人不亲近将士,总是面东坐等人来拜,比较傲么?有说过他纸上谈兵么
成王败寇,你是几十万人的统帅,兵败导致灭国。说再多理由都没用!

国家主义 发表于 2015-2-23 23:27
写这篇文章的人,到底是啥意思呢。这长平到底是该守啊,还是该出战呢?
再说回来,小赵同志接替廉颇工作, ...


替赵括翻案的早有了。也有一定道理,关键是战国一开始战略搞得很孤立,从战术上来说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耗了好久也没耗出个结果来,眼看越耗越不利。如果还有一个诸侯国愿意发兵协助赵,至少赵就耗得起;如果战术上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能和秦国打个平局,也不至于赵括只能孤注一掷。赵括某种程度上只是个背黑锅的,至少他还给了秦国很大的杀伤。
国家主义 发表于 2015-2-23 23:27
写这篇文章的人,到底是啥意思呢。这长平到底是该守啊,还是该出战呢?
再说回来,小赵同志接替廉颇工作, ...


替赵括翻案的早有了。也有一定道理,关键是战国一开始战略搞得很孤立,从战术上来说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耗了好久也没耗出个结果来,眼看越耗越不利。如果还有一个诸侯国愿意发兵协助赵,至少赵就耗得起;如果战术上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能和秦国打个平局,也不至于赵括只能孤注一掷。赵括某种程度上只是个背黑锅的,至少他还给了秦国很大的杀伤。
败军之将不可言其勇,
赵括不差,可笑秦国使什么反间计,把一个屡战屡败的廉颇换上了英勇善战的赵括。被杀伤一半还不赶紧灰溜溜回国,竟然还差点围攻赵国都城。
不过要说交换比,还是楚霸王乌江边那十几个人厉害。
是不是武媚娘传奇看多了,以为历史都可以戏说了,娱乐一下还可以,千万别当真。
纸上谈兵是括妈不愿儿子送死编出来,赵括在麦丘之战显得比他爹有韬略
确实,纸上谈兵这个经典成语现在分析起来,怎么看都像是赵括父母发现时局不利,为了保护孩子而说出的推脱之辞,可惜让赵括背上了甩不掉的黑锅。
想想吧,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完全不懂统兵打仗的人,你把他丢过去带领40万人上战场,能带得动么?
确实,纸上谈兵这个经典成语现在分析起来,怎么看都像是赵括父母发现时局不利,为了保护孩子而说出的推脱 ...
结果在那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赵括不差 只是碰上更nb的白起
也没觉得赵括有多好,长平那个局面,明摆着就是秦军明显比赵军强大的多。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找个防线固守,要么就干脆撤退。赵括确选择了主动进攻,而且是正面进攻,说明,赵括可能有赵军实力在秦军之上的判断。要么就是纯粹赌一把的心态。
最无语的是,赵括进攻顾头不顾腚,竟然能让对手抄了后路,端了老窝,这点就是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
不无道理,去查资料
替赵括翻案的早有了。也有一定道理,关键是战国一开始战略搞得很孤立,从战术上来说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
赵括就是个背黑锅的。
秦赵之战,赵国失败,根据战斗结果来看根本就不是战役战术的失败,而是整个国家战略的失败,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各个系统都要负责,归根结底赵王才是罪魁祸首,但是那么多高层再加国王能够主动出来背这个锅吗?只能小赵同学背了。
结果在那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承认什么呢?承认赵括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这样的人被选为全国军队最高统帅,怎么看也是组织部的错吧?

实际上,赵括应该算是一个称职的将领,要评分的话至少还能得个良好,绝非无能之辈。当然也确实算不上什么特别优秀的名将,因为中国历史上声明显赫的名将们经常打出一些开外挂一样的战斗。

反正一提到长平之战就把责任全部推给赵括肯定是不合适的。
呵呵。赵公子的棋下得比常公公还臭。常公公还知道锦州事关重大,要放重兵集团,还叫战略预备队圣西尔大滚筒攻击支援。赵公子在很适合被包饺子的地形居然在大本营放一个降将和一群弱鸡,还不布置纵深和预备队,稀里糊涂带着几十万人冲进连兵力都展不开的包围圈里,这特么多宽的心啊。
说赵国耗不起,比得过官渡的老瞒?阿瞒粮仓都空了,还不是老老实实当乌龟,节节抗击等机会?本来就被动,正面野战也扛不过,还玩大举出击孤注一掷?这不是找死?
秦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损失也非常的严重
长平之战后秦军紧接着就围韩丹了
没有马上围,白起要围,秦王不让。是军队都回撤后围的,所以白起不干,认为已经失去意义,秦王派了王陵还是王乾去围的。
我记得当时是六十万对五十八万,赵国后面还有十万部队的
替赵括翻案的早有了。也有一定道理,关键是战国一开始战略搞得很孤立,从战术上来说廉颇在早有准备的情 ...
战略上,廉颇也只是个替赵王擦屁股的。这上党也不是廉颇要赵王拿的。上党原先不是赵地,赵军只能说是仓促进入战场作战,对地形的了解和秦军差不多,谈不上有多少优势。同时没有预设阵地,只能和秦军进行野战,吃了亏。廉颇认识到在上党地区是无法挡住秦军的,选择撤退是很明智的选择。这里提一下,能完成一次撤退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对面是秦军这样一支极富进攻精神的军队。
后来,能在长平挡住秦军数年,而赵括的自杀冲锋,也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廉颇的判断正确。
纸上谈兵是括妈不愿儿子送死编出来,赵括在麦丘之战显得比他爹有韬略
麦丘之战有出处吗?那本书上?
秦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损失也非常的严重
六十万秦军,从长平回来是三十余万左右,从邯郸回来涵谷关大概只有十万了,所以秦王叫白起去涵谷关杀出去,白起不同意。
呵呵。赵公子的棋下得比常公公还臭。常公公还知道锦州事关重大,要放重兵集团,还叫战略预备队圣西尔大滚筒 ...
曹操是多疑,但是却是个能撑到最后的主

WillSiegKane 发表于 2015-2-24 00:00
承认什么呢?承认赵括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这样的人被选为全国军队最高统帅,怎么看也是组织部 ...


注意看我的口形“结果”,听明白了?
WillSiegKane 发表于 2015-2-24 00:00
承认什么呢?承认赵括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这样的人被选为全国军队最高统帅,怎么看也是组织部 ...


注意看我的口形“结果”,听明白了?

赵括是战国第一名将!



麦丘之战有出处吗?那本书上?
看过刘得华演的那个墨攻吗,就是那个

也没觉得赵括有多好,长平那个局面,明摆着就是秦军明显比赵军强大的多。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找个防线 ...
廉颇被换是因为他“畏战”,所以换上的人必须主动出击,这也许只是赵王的意思,并非赵括的谋略,但作为后继者不得不做
廉颇被换是因为他“畏战”,所以换上的人必须主动出击,这也许只是赵王的意思,并非赵括的谋略,但作为后 ...
要是赵括明知出击是送死,没有任何胜算,仍然为了迎合君命出战,那就更加证明赵括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只能说他是一个批着军装的无耻政客
现在看来,当时赵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防线回撤几百里,使自己的补给线缩短几百里,使敌人的补给线延长几百里。
曹操是多疑,但是却是个能撑到最后的主
曹操多疑是心机重,心机重才能沉得住气
曹操多疑是心机重,心机重才能沉得住气
曹操唯一就是打张绣的时候亏得大,要是为了个黄花闺女那还算了!
现在看来,当时赵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防线回撤几百里,使自己的补给线缩短几百里,使敌人的补给线延长 ...
关键就是坚守,一拖待变。不变就一直拖,这叫尽人事,像赵括那样,就是不负责任。当然,最不负责任的就是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