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老电影《上甘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8:09:41
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以其恢弘的战争画面和动听的主题歌而深深吸引了观众,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影大片的概念,如果有的话,《上甘岭》可堪称为当之无愧的史诗大片,深深地铭刻在了几代观众的记忆之中。

众所周知,电影《上甘岭》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以艺术形式再现了真实历史上的惊天大战。应该说,在上世纪50年代发生于朝鲜半岛上的那场地区性热战,卷入了20余个国家和地区,几百万不同肤色的军人于同一战场殊死厮杀,在战争史上书写了独特的一笔。如果不以意识形态色彩来进行评价的话,那么必须承认,参战各方军人在战场上都表现了罕见的英勇,忠实地履行了使命,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无愧于军人的荣誉。以主要参战的中、美、朝、韩四国军队为例,都曾打出过著名的经典战例,也使代表该次战斗的地理名称闪耀军史,成为了各自国家的时人与后代所热情讴歌的英雄主义象征:中国是上甘岭,美国是砥平里,朝鲜是1211高地,韩国是白马山。相比较而言,1211高地、白马山战斗均属于战术性质的局部争夺;砥平里战斗对于整个战役的转折起过重要作用;但从战略角度看,上述几次战斗均不及上甘岭战役具有决定性的大势影响力。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具有全新意义的战争,即是两大社会阵营进行冷战对抗历史背景下的一场有限性的局部地区热战。参战的主要国家不能像以往的战争那样动员全部的国家资源以争取胜利,而是在重重的政治、军事限定下不得不边打边寻求妥协,努力想达到的目标不过是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从而出现了零和博弈之外的另一种结局。在此之后,这种地区性有限战争成为了20世纪下半页国家间战争的主要形式。

正是在这种冷战阵营对峙的大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却囿于战略考量,不能倾其能力打击新生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只能局限在朝鲜半岛上打一场束手束脚的有限战争。也因为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对于对手中国和朝鲜拥有巨大优势,使得其在结束战争的问题上抛不开面子,打打谈谈,反反复复,客观上更加延长了战争。上甘岭战役的历史意义,便在于使这场有限战争的结构更加固定化,令美国更加看清了战争前景,从而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了战争结束的到来。

电影《上甘岭》摄制完成于1956年,距朝鲜战争结束也只有3年时间。早在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毛泽东就曾表示过,希望能将这样一部英雄主义史诗拍成电影,让国内的广大人民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这一光荣的任务后来交给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来完成,该厂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组建,曾在非常简陋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和译制了新中国的七个“第一部”影片,如《民主东北》、《皇帝梦》、《留下他打老蒋》、《桥》、《普通一兵》等,因此被誉为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接到任务后,东北电影制片厂就组成了创作班子,于1954年前往朝鲜前线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对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官兵进行了广泛采访。经过先后几次到朝鲜前线深入生活,于充分积累了材料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然后挑选演员进入拍摄阶段。在导演兼编剧沙蒙、林杉及全体摄制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多创作和拍摄终于完成了这一史诗级巨片,并与全国广大电影观众见面。在此期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电影《上甘岭》并没有全景式的展现历史上的上甘岭战役,而是以参加战役的志愿军某部8连为切入点,描写了该连从接防阵地,最初进行防御战斗,转入坑道作战,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坚守24天,直到配合主力参加反攻收复阵地的战斗过程。以一个连队、一条坑道的独特视角,以小见大,对真实历史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刻画和渲染,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困难,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的英雄主义事绩。
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以其恢弘的战争画面和动听的主题歌而深深吸引了观众,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影大片的概念,如果有的话,《上甘岭》可堪称为当之无愧的史诗大片,深深地铭刻在了几代观众的记忆之中。

众所周知,电影《上甘岭》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以艺术形式再现了真实历史上的惊天大战。应该说,在上世纪50年代发生于朝鲜半岛上的那场地区性热战,卷入了20余个国家和地区,几百万不同肤色的军人于同一战场殊死厮杀,在战争史上书写了独特的一笔。如果不以意识形态色彩来进行评价的话,那么必须承认,参战各方军人在战场上都表现了罕见的英勇,忠实地履行了使命,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无愧于军人的荣誉。以主要参战的中、美、朝、韩四国军队为例,都曾打出过著名的经典战例,也使代表该次战斗的地理名称闪耀军史,成为了各自国家的时人与后代所热情讴歌的英雄主义象征:中国是上甘岭,美国是砥平里,朝鲜是1211高地,韩国是白马山。相比较而言,1211高地、白马山战斗均属于战术性质的局部争夺;砥平里战斗对于整个战役的转折起过重要作用;但从战略角度看,上述几次战斗均不及上甘岭战役具有决定性的大势影响力。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具有全新意义的战争,即是两大社会阵营进行冷战对抗历史背景下的一场有限性的局部地区热战。参战的主要国家不能像以往的战争那样动员全部的国家资源以争取胜利,而是在重重的政治、军事限定下不得不边打边寻求妥协,努力想达到的目标不过是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从而出现了零和博弈之外的另一种结局。在此之后,这种地区性有限战争成为了20世纪下半页国家间战争的主要形式。

正是在这种冷战阵营对峙的大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却囿于战略考量,不能倾其能力打击新生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只能局限在朝鲜半岛上打一场束手束脚的有限战争。也因为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对于对手中国和朝鲜拥有巨大优势,使得其在结束战争的问题上抛不开面子,打打谈谈,反反复复,客观上更加延长了战争。上甘岭战役的历史意义,便在于使这场有限战争的结构更加固定化,令美国更加看清了战争前景,从而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了战争结束的到来。

电影《上甘岭》摄制完成于1956年,距朝鲜战争结束也只有3年时间。早在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毛泽东就曾表示过,希望能将这样一部英雄主义史诗拍成电影,让国内的广大人民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这一光荣的任务后来交给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来完成,该厂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组建,曾在非常简陋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和译制了新中国的七个“第一部”影片,如《民主东北》、《皇帝梦》、《留下他打老蒋》、《桥》、《普通一兵》等,因此被誉为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接到任务后,东北电影制片厂就组成了创作班子,于1954年前往朝鲜前线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对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官兵进行了广泛采访。经过先后几次到朝鲜前线深入生活,于充分积累了材料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然后挑选演员进入拍摄阶段。在导演兼编剧沙蒙、林杉及全体摄制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多创作和拍摄终于完成了这一史诗级巨片,并与全国广大电影观众见面。在此期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电影《上甘岭》并没有全景式的展现历史上的上甘岭战役,而是以参加战役的志愿军某部8连为切入点,描写了该连从接防阵地,最初进行防御战斗,转入坑道作战,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坚守24天,直到配合主力参加反攻收复阵地的战斗过程。以一个连队、一条坑道的独特视角,以小见大,对真实历史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刻画和渲染,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困难,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的英雄主义事绩。


下面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上甘岭战役之所以发生的历史背景。实际上,上甘岭争夺是从营连级的小规模战斗逐渐发展成集团军级规模战役的,并不在当初的发动者所预料之中。战役结束后的战线与战役前相差无几,而双方则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而,这场惨烈的厮杀到底该不该发生,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

在中国加入朝鲜战争后,双方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运动攻防战,逐渐将战线固定在了三八线南北一带。就中国和朝鲜一方来说,因国力军力较弱,实际战争能力有限,能达到这样一个结果,是以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代价的,已经很难再进一步。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方来说,本来拥有可以将战线推进到鸭绿江的巨大国力军力优势,但因为政治限定,不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更大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人员的过大损失,便只能逐渐转攻为守,追求以强化目前战线为基础来达成停战的目标。双方进入了长时间进展艰难的打打谈谈之中。而中朝一方由此获得了喘息之机,加强了部队调整、阵地防御和后勤输送,战斗力得到了恢复。进入1952年秋季后,为使换防部队得到实战锻炼,并争取战场主动,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战术反击。联合国军一时被打得手忙脚乱,士气陷于低落。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联合国军总部为了报复中朝军队的战术反击,扭转目前战局,同时改善阵地防御态势,并在政治上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因而发动了旨在夺取朝鲜中部上甘岭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据守的两个前沿阵地的小规模战术行动,代号“摊牌行动”。

应该说,对于实现上述作战目标,联合国军还是颇有底气的。自从第四次、第五次战役阶段联合国军发起全线反击开始,在一年多时间里,不论是稳扎稳打,还是机械化突进,也不论是志愿军的阵地,还是朝鲜人民军的阵地,只要联合国军想夺取的目标,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基本都能打下来。如著名的第四次战役汉江两岸阻击战、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1951年夏秋季“血岭”和“伤心岭”争夺战、1951年秋季中部战线拉锯战等,联合国军最终都推进到了想达到的战线。在作战模式上,联合国军于进攻时最大限度地集中空地优势火力,不吝惜弹药量,首先以猛烈的火力突击大量杀伤进行防御的中朝方军队,然后步兵再向前推进打扫战场,清除对方的歼余防守力量并巩固阵地。如步兵遇到中朝军队的火力阻击,即停止推进,空地火力再行对防守方实施摧毁杀伤,达到效果后步兵继续向前推进。如此程序性作业,周而复始,以熟练的多兵种协同战法稳扎稳打,保障了最终能够夺取敌方阵地并付出较小的伤亡。比较典型的是1951年秋季的金城以南地区拉锯战斗。美第9军指挥美韩军4个步兵师,并有200余辆坦克、14个炮兵营和100余架飞机的火力支援,沿自西向东的24公里正面,向志愿军第67军防守的金城以南阵地发起了猛攻。仅在进攻第二天美军就向志愿军阵地发射了10万发炮弹,飞机整日轰炸并投掷凝固汽油弹,其火力之猛烈可见一斑。经过10昼夜浴血争夺,美韩军向北推进了6~9公里,夺取了金城以南的大片地区。防守一方的志愿军第67配属第68军203师,虽经逐山逐水的运动防御,在劣势火力下打得非常英勇,但仍然难以阻止美韩军推进,只好不断收缩防线,丢掉了上百平方公里土地。

关于这次战斗的双方伤亡统计也很值得留意一下。志愿军统计杀伤美韩军2.3万余人,击毁坦克39辆,击伤8辆,己方伤亡1.03万人;美第9军统计己方阵亡710人,负伤3714人,失踪73人,共损失4497人,同时击毙志愿军2.9万人,俘虏1022人。应该说,双方对于自己的伤亡统计是比较准确的,但对于杀伤对方的战果则水分很大。在美第9军的统计中,仅击毙志愿军就达2.9万人,要是按照通常死一伤三的战场伤亡比算,志愿军负伤者就得有8、9万人,加一起等于消灭了志愿军3个军。而实际上参战的志愿军第67军只有4万人左右,加上配属的第68军203师也不过5万多人,不到美方统计战果的半数。志愿军一方统计的问题也很大。在杀伤美韩军2.3万余人的总战果中,战斗头3天就统计毙伤敌1.7万余人,这也就是第67军军史上倍感自豪的“三天歼敌一万七”荣誉的由来。这一战绩当时被宣扬为创造了朝鲜战场日歼敌的最高纪录,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通电表扬。然而,对照一下美韩方的伤亡统计,双方数字实在差得太远。或许,当年第67军参谋长刘苏将军在日记中的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真实:“10月13日~22日,67军金城南抗击歼敌数字原来上报为39000,但美军和南朝鲜军4个师合计也就是5万人上下,如此则应将敌大部歼灭,不再有战斗力。而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夸张不老实的作风,是不好的。”最后,战史中记载歼敌23000人,是经过大力压缩上报数字后形成的。如果单就双方统计的各自伤亡数字进行对比的话,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交换比是2.3: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战斗力。

之所以把上述双方的战果和伤亡统计展开了一下,是因为到了上甘岭战役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这个容当后述。就联合国军一方来说,能够将战线向北推进多远,不是由中朝一方力量所决定的,而是意味着美国及仆从国要继续向朝鲜战场投入多少武装力量和承受多少伤亡数字的问题。恰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战略受到了冷战大形势的重重制约。如果不能扩大战争范围全面打击中国和朝鲜,仅仅靠占领个别高地或在局部推进到某一条战线的小打小闹,是无助于解决朝鲜问题的。对此,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评价道:“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继麦克阿瑟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也承认:“对当时军事上的情况有着清醒认识的人,没有谁会相信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儿有限的兵力,能够赢得什么全面胜利。”

也正是囿于朝鲜战场的这种特殊形势,美国军政高层形成共识,继续付出人员伤亡而仅夺取战线上的某一块地段是不值得的。因此从1951年底开始,联合国军转攻为守,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此期间,雄心勃勃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多次制定了发动地面攻势的计划,但都被李奇微及其后任克拉克认为是冒险无益而否决。直到进入1952年秋季,中朝军队发起全线战术反击,联合国军总部为了扭转战局,同时配合国际上和停战谈判的政治需要,必须向中朝方施加军事压力以表示态度,这才批准了范佛里特的建议,有了“摊牌行动”的出台。由防守铁原至金化一线的美第9军执行此攻击任务,目标是五圣山前沿志愿军据守的两个高地。按照以往的经验,联合国军一方认为,在100多架飞机和16个炮兵营280余门重炮的优势火力支援下,动用2个营兵力进攻,此次行动将需要5天时间,步兵不会遇到很大障碍,只要付出200人的伤亡代价就可达到目的。同样,以往中朝方面对在劣势火力下坚守住阵地的信心并不足,因而主要原则是每次防御作战都依托既设阵地给敌军以较大杀伤,并实施运动防御,节节迟滞,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直到使敌军失去进攻动力为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

在历史上,上甘岭战役是以作战地域之狭窄,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战斗之残酷激烈,火力之猛烈,伤亡之惨重而著称于世的。交战双方反复争夺的地域,仅仅是朝鲜中部战略要点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即597.9高地(联合国军称为“三角形山”)和537.7高地北山(联合国军称为“狙击兵岭”),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双方投入的兵力,按照各自的统计,志愿军方面参战隶属2个野战军3个步兵师的9个团加补充兵力共计步兵4.3万余人,另有配属炮兵11个营、高炮2个团各一部和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民工6万余人;联合国军方面参战2个步兵师的7个团加补充兵力共约步兵3万人,另参战炮兵18个营、坦克2个营和航空兵1个大队。双方从1952年10月14日一直激战到11月25日,共43天,联合国军仅夺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志愿军两个班级阵地。据中方统计,参战志愿军部队依托坑道阵地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先后打退敌营以上规模冲击25次、营以下规模冲击653次,牢牢地钉在阵地上,创造了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战役期间志愿军总计参战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以及火箭炮24门、高炮47门、迫击炮292门,共发射各种炮弹35万余发,是解放军建军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个野战军级战斗所消耗的炮弹量;联合国军则投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100余架,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0余枚。战斗最激烈时,联合国军一天就消耗炮弹30万发、航空炸弹500余枚。就双方伤亡而言,志愿军方面统计共杀伤联合国军2.5万余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己方伤亡11529人,其中阵亡4838人,负伤6691人;美军战史资料称杀伤志愿军1.9万人,己方伤亡9000余人(美军约2000人,韩军7000余人),其中阵亡和失踪1609人。若按照前述1951年秋季金城以南地区拉锯战斗的计算方式,只统计双方各自公布的伤亡,则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交换比为1.28:1,双方大致接近。在仅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地域内双方就倒下了2万名军人,其中有6000余人永远将生命留在了上甘岭上,可见这场战役是如何之惨烈。当时,美联社就称其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林彪元帅后来形容的更加冷酷:“未来的防御战,要像上甘岭上打肉磨子”。

对于中国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联合国军原本打算只用5天左右时间,付出200人伤亡就能攻占上甘岭的两个高地。结果打了40多天,伤亡近万人,却只夺取了其中一个高地的一小部分,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我们有超过8000人以上的伤亡,大部分为大韩民国官兵,与我们所得相比较,这种损失是不成比例的大。敌人损失至少比我们多一半,不过我认为这次作战并不成功。”连敌人都承认的失败,更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浴血奋战的价值。此后,中朝军队大大增强了坚守信心,不再轻易放弃防御阵地。联合国军则失去了在正面战线取得胜利的信心,不敢再进行这种徒然耗费人命的无谓争夺,从而彻底打消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企图。上甘岭之战后不久,范佛里特即退休回国,挂冠而去,恐怕就是在如此战场形势下的无奈选择。此后双方攻守易势,中朝军队得以腾出手来大力加强了东西海岸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并由阵地防御逐步转为从战术到战役性的大规模阵地进攻。回过头来看,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之始,就一直力争在战场上大量杀伤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从而使美国人无法承受损失,不得不主动退出战争。然而战争一打就是两年,双方持续纠缠,直到上甘岭战役后,才算是基本实现了这个目的。上甘岭,从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牺牲奉献,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图腾。

之所以发生上甘岭大厮杀,从历史的高度看,正是形势比人强,往往不由当时主导者的意志为转移。战争这个机器一旦发动,必然是泥沙齐下,玉石俱焚。

下面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上甘岭战役之所以发生的历史背景。实际上,上甘岭争夺是从营连级的小规模战斗逐渐发展成集团军级规模战役的,并不在当初的发动者所预料之中。战役结束后的战线与战役前相差无几,而双方则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而,这场惨烈的厮杀到底该不该发生,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

在中国加入朝鲜战争后,双方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运动攻防战,逐渐将战线固定在了三八线南北一带。就中国和朝鲜一方来说,因国力军力较弱,实际战争能力有限,能达到这样一个结果,是以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代价的,已经很难再进一步。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方来说,本来拥有可以将战线推进到鸭绿江的巨大国力军力优势,但因为政治限定,不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更大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人员的过大损失,便只能逐渐转攻为守,追求以强化目前战线为基础来达成停战的目标。双方进入了长时间进展艰难的打打谈谈之中。而中朝一方由此获得了喘息之机,加强了部队调整、阵地防御和后勤输送,战斗力得到了恢复。进入1952年秋季后,为使换防部队得到实战锻炼,并争取战场主动,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战术反击。联合国军一时被打得手忙脚乱,士气陷于低落。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联合国军总部为了报复中朝军队的战术反击,扭转目前战局,同时改善阵地防御态势,并在政治上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因而发动了旨在夺取朝鲜中部上甘岭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据守的两个前沿阵地的小规模战术行动,代号“摊牌行动”。

应该说,对于实现上述作战目标,联合国军还是颇有底气的。自从第四次、第五次战役阶段联合国军发起全线反击开始,在一年多时间里,不论是稳扎稳打,还是机械化突进,也不论是志愿军的阵地,还是朝鲜人民军的阵地,只要联合国军想夺取的目标,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基本都能打下来。如著名的第四次战役汉江两岸阻击战、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1951年夏秋季“血岭”和“伤心岭”争夺战、1951年秋季中部战线拉锯战等,联合国军最终都推进到了想达到的战线。在作战模式上,联合国军于进攻时最大限度地集中空地优势火力,不吝惜弹药量,首先以猛烈的火力突击大量杀伤进行防御的中朝方军队,然后步兵再向前推进打扫战场,清除对方的歼余防守力量并巩固阵地。如步兵遇到中朝军队的火力阻击,即停止推进,空地火力再行对防守方实施摧毁杀伤,达到效果后步兵继续向前推进。如此程序性作业,周而复始,以熟练的多兵种协同战法稳扎稳打,保障了最终能够夺取敌方阵地并付出较小的伤亡。比较典型的是1951年秋季的金城以南地区拉锯战斗。美第9军指挥美韩军4个步兵师,并有200余辆坦克、14个炮兵营和100余架飞机的火力支援,沿自西向东的24公里正面,向志愿军第67军防守的金城以南阵地发起了猛攻。仅在进攻第二天美军就向志愿军阵地发射了10万发炮弹,飞机整日轰炸并投掷凝固汽油弹,其火力之猛烈可见一斑。经过10昼夜浴血争夺,美韩军向北推进了6~9公里,夺取了金城以南的大片地区。防守一方的志愿军第67配属第68军203师,虽经逐山逐水的运动防御,在劣势火力下打得非常英勇,但仍然难以阻止美韩军推进,只好不断收缩防线,丢掉了上百平方公里土地。

关于这次战斗的双方伤亡统计也很值得留意一下。志愿军统计杀伤美韩军2.3万余人,击毁坦克39辆,击伤8辆,己方伤亡1.03万人;美第9军统计己方阵亡710人,负伤3714人,失踪73人,共损失4497人,同时击毙志愿军2.9万人,俘虏1022人。应该说,双方对于自己的伤亡统计是比较准确的,但对于杀伤对方的战果则水分很大。在美第9军的统计中,仅击毙志愿军就达2.9万人,要是按照通常死一伤三的战场伤亡比算,志愿军负伤者就得有8、9万人,加一起等于消灭了志愿军3个军。而实际上参战的志愿军第67军只有4万人左右,加上配属的第68军203师也不过5万多人,不到美方统计战果的半数。志愿军一方统计的问题也很大。在杀伤美韩军2.3万余人的总战果中,战斗头3天就统计毙伤敌1.7万余人,这也就是第67军军史上倍感自豪的“三天歼敌一万七”荣誉的由来。这一战绩当时被宣扬为创造了朝鲜战场日歼敌的最高纪录,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通电表扬。然而,对照一下美韩方的伤亡统计,双方数字实在差得太远。或许,当年第67军参谋长刘苏将军在日记中的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真实:“10月13日~22日,67军金城南抗击歼敌数字原来上报为39000,但美军和南朝鲜军4个师合计也就是5万人上下,如此则应将敌大部歼灭,不再有战斗力。而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夸张不老实的作风,是不好的。”最后,战史中记载歼敌23000人,是经过大力压缩上报数字后形成的。如果单就双方统计的各自伤亡数字进行对比的话,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交换比是2.3: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战斗力。

之所以把上述双方的战果和伤亡统计展开了一下,是因为到了上甘岭战役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这个容当后述。就联合国军一方来说,能够将战线向北推进多远,不是由中朝一方力量所决定的,而是意味着美国及仆从国要继续向朝鲜战场投入多少武装力量和承受多少伤亡数字的问题。恰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战略受到了冷战大形势的重重制约。如果不能扩大战争范围全面打击中国和朝鲜,仅仅靠占领个别高地或在局部推进到某一条战线的小打小闹,是无助于解决朝鲜问题的。对此,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评价道:“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继麦克阿瑟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也承认:“对当时军事上的情况有着清醒认识的人,没有谁会相信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儿有限的兵力,能够赢得什么全面胜利。”

也正是囿于朝鲜战场的这种特殊形势,美国军政高层形成共识,继续付出人员伤亡而仅夺取战线上的某一块地段是不值得的。因此从1951年底开始,联合国军转攻为守,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此期间,雄心勃勃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多次制定了发动地面攻势的计划,但都被李奇微及其后任克拉克认为是冒险无益而否决。直到进入1952年秋季,中朝军队发起全线战术反击,联合国军总部为了扭转战局,同时配合国际上和停战谈判的政治需要,必须向中朝方施加军事压力以表示态度,这才批准了范佛里特的建议,有了“摊牌行动”的出台。由防守铁原至金化一线的美第9军执行此攻击任务,目标是五圣山前沿志愿军据守的两个高地。按照以往的经验,联合国军一方认为,在100多架飞机和16个炮兵营280余门重炮的优势火力支援下,动用2个营兵力进攻,此次行动将需要5天时间,步兵不会遇到很大障碍,只要付出200人的伤亡代价就可达到目的。同样,以往中朝方面对在劣势火力下坚守住阵地的信心并不足,因而主要原则是每次防御作战都依托既设阵地给敌军以较大杀伤,并实施运动防御,节节迟滞,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直到使敌军失去进攻动力为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

在历史上,上甘岭战役是以作战地域之狭窄,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战斗之残酷激烈,火力之猛烈,伤亡之惨重而著称于世的。交战双方反复争夺的地域,仅仅是朝鲜中部战略要点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即597.9高地(联合国军称为“三角形山”)和537.7高地北山(联合国军称为“狙击兵岭”),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双方投入的兵力,按照各自的统计,志愿军方面参战隶属2个野战军3个步兵师的9个团加补充兵力共计步兵4.3万余人,另有配属炮兵11个营、高炮2个团各一部和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民工6万余人;联合国军方面参战2个步兵师的7个团加补充兵力共约步兵3万人,另参战炮兵18个营、坦克2个营和航空兵1个大队。双方从1952年10月14日一直激战到11月25日,共43天,联合国军仅夺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志愿军两个班级阵地。据中方统计,参战志愿军部队依托坑道阵地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先后打退敌营以上规模冲击25次、营以下规模冲击653次,牢牢地钉在阵地上,创造了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战役期间志愿军总计参战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以及火箭炮24门、高炮47门、迫击炮292门,共发射各种炮弹35万余发,是解放军建军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个野战军级战斗所消耗的炮弹量;联合国军则投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100余架,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0余枚。战斗最激烈时,联合国军一天就消耗炮弹30万发、航空炸弹500余枚。就双方伤亡而言,志愿军方面统计共杀伤联合国军2.5万余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己方伤亡11529人,其中阵亡4838人,负伤6691人;美军战史资料称杀伤志愿军1.9万人,己方伤亡9000余人(美军约2000人,韩军7000余人),其中阵亡和失踪1609人。若按照前述1951年秋季金城以南地区拉锯战斗的计算方式,只统计双方各自公布的伤亡,则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交换比为1.28:1,双方大致接近。在仅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地域内双方就倒下了2万名军人,其中有6000余人永远将生命留在了上甘岭上,可见这场战役是如何之惨烈。当时,美联社就称其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林彪元帅后来形容的更加冷酷:“未来的防御战,要像上甘岭上打肉磨子”。

对于中国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联合国军原本打算只用5天左右时间,付出200人伤亡就能攻占上甘岭的两个高地。结果打了40多天,伤亡近万人,却只夺取了其中一个高地的一小部分,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我们有超过8000人以上的伤亡,大部分为大韩民国官兵,与我们所得相比较,这种损失是不成比例的大。敌人损失至少比我们多一半,不过我认为这次作战并不成功。”连敌人都承认的失败,更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浴血奋战的价值。此后,中朝军队大大增强了坚守信心,不再轻易放弃防御阵地。联合国军则失去了在正面战线取得胜利的信心,不敢再进行这种徒然耗费人命的无谓争夺,从而彻底打消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企图。上甘岭之战后不久,范佛里特即退休回国,挂冠而去,恐怕就是在如此战场形势下的无奈选择。此后双方攻守易势,中朝军队得以腾出手来大力加强了东西海岸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并由阵地防御逐步转为从战术到战役性的大规模阵地进攻。回过头来看,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之始,就一直力争在战场上大量杀伤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从而使美国人无法承受损失,不得不主动退出战争。然而战争一打就是两年,双方持续纠缠,直到上甘岭战役后,才算是基本实现了这个目的。上甘岭,从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牺牲奉献,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图腾。

之所以发生上甘岭大厮杀,从历史的高度看,正是形势比人强,往往不由当时主导者的意志为转移。战争这个机器一旦发动,必然是泥沙齐下,玉石俱焚。


上甘岭战役爆发于1952年10月14日拂晓。对此影片开头用一页战斗日记作了叙述:“十月十四日,美国侵略者为了破坏和平,扩大战争,他们在板门店拒绝了和平谈判以后,就在今天早晨六时十五分向我上甘岭地区两个山头阵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随后影片并没有展现当天的战斗,而是直接将战斗日记番到了10月18日:“在敌人有充分准备的大规模进攻面前,我军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战斗十分激烈和残酷。今天是第五天。”

在历史上,10月14日拂晓,联合国军以先攻之利,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30余辆坦克和40余架飞机的优势火力,出动3个营兵力,突然向上甘岭前沿志愿军两个连级高地发起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防守五圣山、西方山地区的是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5军,军长就是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秦基伟。对于当时的战场形势,秦基伟实际上是出现了误判。他认为联合国军不进攻第15军防区则已,一进攻就必然会以主要力量突击其右翼的西方山平康谷地方向,因为那里地形平坦,便于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行动。而五圣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大规模突破不易。因此,他将第15军最强的44师和主要炮兵力量部署在西方山平康谷地方向,将非主力的45师和部分炮兵配置于五圣山方向。谁也没想到,范佛里特恰恰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五圣山方向作为攻击目标。

因前沿阵地的所有通讯工具全部遭到联合国军炮火破坏,志愿军防御部队根本呼叫不通后方,45师指挥所对一线情况一无所知。以致在当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前沿部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炮火支援。好在一线坚守部队非常顽强,顶住了联合国军的第一天突袭,14日全天即毙伤联合国军上千人,自己伤亡约550人,坚守住了两个高地。范佛里特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为了面子,他命令继续投入力量进行争夺。结果上甘岭地区的激战足足进行了3天,45师已经在两个高地上投入了15个步兵连,每天都要拼掉2、3个连队,伤亡最重的连队打到只剩下了几个人。45师师长崔建功是当年直罗镇战役中被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士兵,后来成长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他咬牙指挥部队在上甘岭硬顶联合国军的凶猛攻势,但已经感到非常吃力了。另一边的范佛里特这时也已打红了眼,原来预备200人的伤亡,没想到却填进去了几千美韩军人的生命,这一仗要不见个结果就没法交待。他命令联合国军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中国人从两个高地上赶出去。而秦基伟则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在上甘岭地区要打大仗了,遂命令所属炮兵部队全部转用于五圣山方向,并迅速组织预备队和弹药、给养。同时命令45师,坚决守住阵地!就这样,双方咬住劲拼死厮杀,反复争夺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

影片开头的上甘岭战役第五天时,联合国军依托已占领的阵地进行扩张,以美军1个团进攻597.9高地,韩军1个团进攻537.7高地北山,在优势火力支援下连续猛攻,将已打得筋疲力尽的志愿军坚守部队全都赶进了坑道里。至此,上甘岭表面阵地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全部失守。

影片中表现的是志愿军某部7连坚守上甘岭主峰阵地,在18日与敌激战中连长牺牲,孟指导员双目被弹片击中失明,全连最后剩下不到1个排,但主峰阵地寸土未失。而某部8连在连长张忠发率领下星夜驰援主峰,接过7连阵地后即与蜂拥而上的美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在19日上阵地还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连续打退了美军一次比一次疯狂的进攻达23次。因敌众我寡,火力相差悬殊,8连伤亡较大,苦苦支撑。这时美军已向上甘岭增兵,后方炮弹又运不上来,最后8连奉师首长命令撤进坑道内继续坚守。这段情节与真实历史显然是有一段距离的。历史上,18日上午美韩军即已全部攻占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因摄于联合国军的空地火力优势,志愿军白天无法进行运动和反击。崔建功和政委聂济峰决定18日晚先不进行反击,而是将45师最后的预备队6个步兵连全部投入,乘夜暗秘密向上甘岭前沿地区集结,准备于19日晚发起反击一举收复已失阵地。19日白天上甘岭地区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片中的情节属于艺术化的渲染铺垫。

影片中的8连也是有真实原型的,就是45师134团3营8连。该连被誉为是45师的王牌连、拳头连。只要有8连上,那就是非赢不可的仗。19日夜,8连在连长李宝成率领下秘密向上甘岭597.9高地运动,成功闯过敌人火力封锁线进入了1号主坑道。与此同时,其他4个连队也分别秘密运动到了上甘岭阵地前沿集结。19日太阳刚落入地平线,45师就集中了46门90毫米以上火炮和24门16管132毫米火箭炮,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行了猛烈的火力突袭。这是上甘岭战役开战以来第15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炮击,一举摧毁了美韩军75%的防御工事。紧接着45师秘密潜伏的5个步兵连协同在坑道内坚守的2个连队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反击。经过一夜血战,全部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和部分夺回了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其中134团8连3次攻上597.9高地主峰3号阵地,又3次被美军反击下来,很遗憾地未能于当夜全部收复597.9高地。

也就是在这一夜,诞生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仅有的两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的黄继光烈士。他在反击597.9高地战斗中舍身堵枪眼的故事广为人知,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志愿军进行大反击时,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而牺牲的8连通信员杨德才,就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历史上的黄继光是45师135团2营6连通信员,他牺牲后,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黄继光连”。至今,“黄继光连”仍然是第15空降军45师的尖刀连。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该连紧急向灾区驰援,150名官兵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的光荣传统,克服恶劣气候条件的限制强行伞降汶川,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抢险救灾任务。这就是部队荣誉传承的力量,是可以谓之为军魂的那种东西!

20日天亮后,美韩军在炮火、坦克和飞机支援下再次发动反扑。45师坚守部队经连续作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又丢掉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最后只守住了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4个阵地。打到这时,45师已先后投入了21个步兵连,伤亡达3500余人,其中主力团134团、135团打得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实际上全师已失去了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存力量,第15军军部命令阵地上的部队全部转入坑道实施坚守。

影片中当通信员杨德才听说营长命令8连全部撤入坑道后,着急地叫道:“嘿,这下子我们8连丢人了!”连长张忠发得知后,也狠狠地对杨德才嚷道:“传错了命令,我杀你的头!” 历史上的134团8连命运亦如此,首战上甘岭即折戟,没能夺回阵地,在残酷的争夺战中伤亡过大,连同连长李宝成在内只剩下16人,其中战斗员仅4人,只好撤入了597.9高地1号主坑道中坚守。至此,上甘岭战役的第一个高潮已经过去,转入了坑道斗争阶段。


上甘岭战役爆发于1952年10月14日拂晓。对此影片开头用一页战斗日记作了叙述:“十月十四日,美国侵略者为了破坏和平,扩大战争,他们在板门店拒绝了和平谈判以后,就在今天早晨六时十五分向我上甘岭地区两个山头阵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随后影片并没有展现当天的战斗,而是直接将战斗日记番到了10月18日:“在敌人有充分准备的大规模进攻面前,我军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战斗十分激烈和残酷。今天是第五天。”

在历史上,10月14日拂晓,联合国军以先攻之利,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30余辆坦克和40余架飞机的优势火力,出动3个营兵力,突然向上甘岭前沿志愿军两个连级高地发起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防守五圣山、西方山地区的是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5军,军长就是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秦基伟。对于当时的战场形势,秦基伟实际上是出现了误判。他认为联合国军不进攻第15军防区则已,一进攻就必然会以主要力量突击其右翼的西方山平康谷地方向,因为那里地形平坦,便于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行动。而五圣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大规模突破不易。因此,他将第15军最强的44师和主要炮兵力量部署在西方山平康谷地方向,将非主力的45师和部分炮兵配置于五圣山方向。谁也没想到,范佛里特恰恰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五圣山方向作为攻击目标。

因前沿阵地的所有通讯工具全部遭到联合国军炮火破坏,志愿军防御部队根本呼叫不通后方,45师指挥所对一线情况一无所知。以致在当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前沿部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炮火支援。好在一线坚守部队非常顽强,顶住了联合国军的第一天突袭,14日全天即毙伤联合国军上千人,自己伤亡约550人,坚守住了两个高地。范佛里特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为了面子,他命令继续投入力量进行争夺。结果上甘岭地区的激战足足进行了3天,45师已经在两个高地上投入了15个步兵连,每天都要拼掉2、3个连队,伤亡最重的连队打到只剩下了几个人。45师师长崔建功是当年直罗镇战役中被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士兵,后来成长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他咬牙指挥部队在上甘岭硬顶联合国军的凶猛攻势,但已经感到非常吃力了。另一边的范佛里特这时也已打红了眼,原来预备200人的伤亡,没想到却填进去了几千美韩军人的生命,这一仗要不见个结果就没法交待。他命令联合国军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中国人从两个高地上赶出去。而秦基伟则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在上甘岭地区要打大仗了,遂命令所属炮兵部队全部转用于五圣山方向,并迅速组织预备队和弹药、给养。同时命令45师,坚决守住阵地!就这样,双方咬住劲拼死厮杀,反复争夺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

影片开头的上甘岭战役第五天时,联合国军依托已占领的阵地进行扩张,以美军1个团进攻597.9高地,韩军1个团进攻537.7高地北山,在优势火力支援下连续猛攻,将已打得筋疲力尽的志愿军坚守部队全都赶进了坑道里。至此,上甘岭表面阵地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全部失守。

影片中表现的是志愿军某部7连坚守上甘岭主峰阵地,在18日与敌激战中连长牺牲,孟指导员双目被弹片击中失明,全连最后剩下不到1个排,但主峰阵地寸土未失。而某部8连在连长张忠发率领下星夜驰援主峰,接过7连阵地后即与蜂拥而上的美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在19日上阵地还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连续打退了美军一次比一次疯狂的进攻达23次。因敌众我寡,火力相差悬殊,8连伤亡较大,苦苦支撑。这时美军已向上甘岭增兵,后方炮弹又运不上来,最后8连奉师首长命令撤进坑道内继续坚守。这段情节与真实历史显然是有一段距离的。历史上,18日上午美韩军即已全部攻占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因摄于联合国军的空地火力优势,志愿军白天无法进行运动和反击。崔建功和政委聂济峰决定18日晚先不进行反击,而是将45师最后的预备队6个步兵连全部投入,乘夜暗秘密向上甘岭前沿地区集结,准备于19日晚发起反击一举收复已失阵地。19日白天上甘岭地区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片中的情节属于艺术化的渲染铺垫。

影片中的8连也是有真实原型的,就是45师134团3营8连。该连被誉为是45师的王牌连、拳头连。只要有8连上,那就是非赢不可的仗。19日夜,8连在连长李宝成率领下秘密向上甘岭597.9高地运动,成功闯过敌人火力封锁线进入了1号主坑道。与此同时,其他4个连队也分别秘密运动到了上甘岭阵地前沿集结。19日太阳刚落入地平线,45师就集中了46门90毫米以上火炮和24门16管132毫米火箭炮,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行了猛烈的火力突袭。这是上甘岭战役开战以来第15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炮击,一举摧毁了美韩军75%的防御工事。紧接着45师秘密潜伏的5个步兵连协同在坑道内坚守的2个连队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反击。经过一夜血战,全部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和部分夺回了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其中134团8连3次攻上597.9高地主峰3号阵地,又3次被美军反击下来,很遗憾地未能于当夜全部收复597.9高地。

也就是在这一夜,诞生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仅有的两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的黄继光烈士。他在反击597.9高地战斗中舍身堵枪眼的故事广为人知,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志愿军进行大反击时,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而牺牲的8连通信员杨德才,就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历史上的黄继光是45师135团2营6连通信员,他牺牲后,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黄继光连”。至今,“黄继光连”仍然是第15空降军45师的尖刀连。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该连紧急向灾区驰援,150名官兵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的光荣传统,克服恶劣气候条件的限制强行伞降汶川,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抢险救灾任务。这就是部队荣誉传承的力量,是可以谓之为军魂的那种东西!

20日天亮后,美韩军在炮火、坦克和飞机支援下再次发动反扑。45师坚守部队经连续作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又丢掉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最后只守住了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4个阵地。打到这时,45师已先后投入了21个步兵连,伤亡达3500余人,其中主力团134团、135团打得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实际上全师已失去了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存力量,第15军军部命令阵地上的部队全部转入坑道实施坚守。

影片中当通信员杨德才听说营长命令8连全部撤入坑道后,着急地叫道:“嘿,这下子我们8连丢人了!”连长张忠发得知后,也狠狠地对杨德才嚷道:“传错了命令,我杀你的头!” 历史上的134团8连命运亦如此,首战上甘岭即折戟,没能夺回阵地,在残酷的争夺战中伤亡过大,连同连长李宝成在内只剩下16人,其中战斗员仅4人,只好撤入了597.9高地1号主坑道中坚守。至此,上甘岭战役的第一个高潮已经过去,转入了坑道斗争阶段。


影片中,美军第二天继续向五圣山发起了进攻。张忠发指挥坑道中的8连并协同其他坑道中的坚守人员,从高地各反斜面坑道口以机枪火力猛烈侧击敌人,配合五圣山方向的部队粉碎了美军的进攻。师长接到报告后,连称是“奇迹”。他更加明确了这个仗该怎么打,在和政委商量后,决心放弃对表面阵地的争夺,以坑道内的坚守部队拖住和消耗攻占两个高地的敌人,同时从后方调动兵力和囤积弹药,最后发起一个决定性的反击全部收复阵地。

历史上联合国军并没有对五圣山发起攻击,这确实不是“摊牌行动”所包含的内容。而利用上甘岭两个高地粘住和消耗敌人,则确实是志愿军司令部的意图。10月21日,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在电话中指示秦基伟:目前敌人成营成团地向我阵地冲击,这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是歼灭敌人的良好时机。应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杀伤敌人。我继续坚决地斗争下去,可置敌于死地。

据此,秦基伟调整了部署,决定分别从军预备队、军直属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45师,继续与敌争夺下去。坑道中的坚守人员以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和疲惫敌人,为主力准备大规模反击争取时间。为支持第15军,志愿军第三兵团也进行了部署调整,将第12军部队调归第15军指挥作为预备队,并将大量炮兵调往上甘岭方向。上甘岭争夺至此已惊动了兵团和志愿军司令部,成为了整个战线上的胶着热点。

影片中8连在坑道中坚守,除了缺水之外,生活还比较不错。坑道内干净宽敞,大家的仪表还算整洁,情绪乐观,能躺着睡觉、看报、下棋、打扑克、吹笛子,还能唱歌和抓小松鼠。真实的历史则要比电影中残酷得太多。因为大量人员涌入狭窄的坑道内,士兵、伤员、弹药、物资、烈士遗体,所有东西都只能挤在一起,人往往连坐下来都不能,只有一个挨一个地站着,伤员站不住,就半躺或斜倚在别人身上,那种痛苦殊难想像。因为人太多,坑道又不通风,温度足足超过了40度,连氧气都不够吸,加上吃喝拉撒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污垢遍地,每个人都脏得不行,味道更是想像不出的难闻。在这种环境里,人的思维都已经麻木,用参战志愿军老兵后来的话说,“能不死,那就算上帝保佑了。”很多伤员坚持到死都不吭一声,用无声的行动最后鼓舞了活着的战友们。很多志愿军老兵看了电影《上甘岭》后,都认为离真实的历史还很远。而对于影片中较为浪漫的表现手法,电影主创人员则认为艺术真实应该高于生活真实,不能用生活真实损害人物性格,不能给观众刺激的镜头,而要用漂亮、美好的镜头来让观众记住人物,留下回忆。

影片中张忠发组织战士们在夜间以小分队出击,炸碉堡,摸岗哨,搅得敌人不得安宁。而美军也竭力想摧毁志愿军据守的坑道,又是枪炮打,又是炸药包炸,双方持续进行着斗智斗勇。历史上,坑道内的志愿军坚守部队组织了大小158次出击,不断给阵地上的敌人以杀伤。如134团8连在连长李保成、指导员王土根指挥下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14昼夜,先后补充了来自16个连队的335人,组织了大小105次出击,有力牵制和消耗了高地上的美韩军;597.9高地2号坑道内的80名坚守人员在134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指挥下,先后组织夜袭11次,也给了美韩军一定的打击。为了破坏坑道,消灭坑道内的志愿军,美韩军亦使尽了种种手段:用飞机、大炮炸;用炸药爆破;向坑道口内投掷炸弹、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汽油弹、毒气弹,或用火焰喷射器喷烧;用石土、麻包、成捆铁丝和铁丝网封堵坑道口;组织兵力、火力封锁坑道口;在坑道口建碉堡,设障碍,断绝坑道内外交通等,给坚守部队造成了极大威胁。五圣山方向的第15军主力也加入了战斗,专门部署炮兵保护两个高地的各主要坑道口,随时打击企图接近坑道口的美韩军。与此同时,组织部队在炮兵支援下协同坑道内部队进行反击,恢复了部分阵地,并利用反击的机会向坑道内输送物资及轮换坑道内的坚守人员。为此,45师不断抽调各单位人员增援坑道以补充伤亡,几乎把师团两级机关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

影片中表现坑道内缺水,大家焦渴得不行,张忠发不得多次组织人员强行下山去抢水。后方也连续组织运输队向上甘岭阵地输送给养,但大多数人都牺牲在了美军的炮火封锁线上。后来有运输人员闯过封锁线进入8连坑道,除了罐头、萝卜等物资外,还送上来了师长特意带给张忠发的两个苹果。大家你推我让,最后切成小片分着吃了。在真实的历史上,坑道内缺食品,缺弹药,缺医药,最要命的就是缺水。人没有食物能支撑着活7天,可没水却只能活3天。坑道里少量的水早就喝光了,战士们开始吃牙膏,然后是舔潮湿的洞壁,甚至喝自己的尿,最后只能不顾生命危险地摸出去抢几壶水。秦基伟等15军首长也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运输队向坑道内运送物资。然而联合国军的炮火把来回的路线封得死死的,大量的运输员伤亡在路上。往往派出去几十人,最后只能有2、3个冲进坑道里,连秦基伟的警卫连都大部分牺牲在了炮火封锁线上。运水容易在路上被打漏,运萝卜战士们吃了烧心拉稀,最后就运苹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几个苹果送进了坑道内,焦渴难耐的战士们你推我让,20几个人轮了一圈也没把苹果吃完。

就是在这样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坑道内的志愿军坚守部队顽强撑住了,为大部队发起反击赢得了时间。

打到10月24日,45师伤亡已达到了4000人。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非常震惊,他告诉秦基伟,经过数日战斗已给美韩军以重大杀伤,上甘岭两个高地打成了一片焦土,有的阵地已基本不复存在,第15军既可以打下去,也可以视情况适时后撤。秦基伟则完全没有撤的意思,他认为现在就是较劲的时候,我们困难,敌人可能更困难。在上甘岭坚决把敌人的气焰打下去,这是朝鲜战场全局的需要。王近山和志愿军司令部坚决支持了秦基伟的决定,除抽调大口径火炮增援上甘岭作战,命令后勤部门全力保障第15军的作战需要外,又将第12军全部调往五圣山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加入战斗。志愿军司令部还命令秋季战术反击延长到11月底,前沿各军全线出击,对上甘岭作战进行战役配合。此时,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已在国内掀起了报道上甘岭战役的热潮,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朝鲜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上。

在影片的最后部分,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志愿军大反击,历经苦难之后,激动人心的胜利到来了!这段电影情节充满了象征意义,如将主峰阵地象征为整个上甘岭阵地;将志愿军反击部队相继进展至5号、4号、3号、2号地区象征为一一收复了上甘岭各表面阵地;将杨德才舍身堵枪眼象征为在上甘岭上英勇献身的无数志愿军烈士;将带有弹洞的军旗插上主峰阵地象征着终于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将8连还剩下的最后9名官兵象征着胜利是用无数烈士生命换来的;将小松鼠放回大自然象征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要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片中的战地日志到11月11日戛然而止,“我们终于胜利了。敌人又要在板门店坐下来,他们不能不坐下来!”张忠发和他的8连浴血奋战了24天,胜利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在真实的历史上,上甘岭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残酷的战斗仍在继续。10月25日,范佛里特判断“摊牌行动”有可能成为拼消耗的持久战,不愿让美军承受更大的损失,就命令将进攻597.9高地的美7师撤到后方休整,由主攻537.7高地北山的韩2师全部负责夺取上甘岭两个高地的任务,并调刚刚在白马山战胜志愿军第38军的韩9师到后方休整转为预备队。对于这一命令,韩国人极为不满,并将腹诽写入了后来编撰的《韩国战争史》中。此时秦基伟也作出了决定,先集中兵力反击比较关键的597.9高地,将其巩固后再争夺537.7高地北山。

在经过了充分准备后,志愿军集结到上甘岭地区的火炮数量与美军相比,已从战役初期的1:10缩小到了1:4,在炮火组织指挥上也有了很大进步。10月30日中午,第15军集中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4个多小时,大量摧毁了高地上的韩军工事设施。此后炮火又多次实施真假延伸射击,将阵地上的韩军打得死伤惨重。深夜时,45师和29师出动10多个步兵连,在坑道坚守部队的配合下,向597.9高地发起了多路多波次的猛烈反击。激战到31日凌晨,反击部队收复了主峰和大部分表面阵地,歼灭韩军守备部队4个连。31日拂晓,韩军就在炮火支援下向597.9高地发起了反扑。转入坚守的志愿军部队在无工事依托的情况下顽强进行防御,于阵地上多置火器,少放人员,边打边补,激战9个半小时,硬是打垮了韩军的反扑,第一次在白天守住了阵地。当日第15军消耗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创造了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记录。11月1日,志愿军继续在白天守住了597.9高地,并于2日凌晨夺回了全部表面阵地。打到这时,45师历经多次整补已伤亡6000余人,实在无力全部守住阵地。秦基伟非常想让自己的部队打完上甘岭战役全程,但确实有心无力,只好命令调归第15军指挥的第12军31师91团进入597.9高地与45师协同进行防御。  

第12军是二野中的王牌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劲。31师91团上阵地后即初显身手,充分运用了迫击炮的威力,在11月2日先后击退了韩军的数十次冲击,坚守住了阵地,以小的代价大量杀伤了敌军。11月3日、4日、5日,韩军反复进攻597.9高地仍不能得手,反扑的时间越打越短。实际上,因为久攻597.9高地不克,只有徒增伤亡,美国人不愿意再打下去了。11月5日,美第9军军长詹金斯少将下令停止了对“三角形山”的攻击。同在5日,奉志愿军第三兵团命令,由第12军部队接替第15军在上甘岭地区的防务,战场统一指挥仍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负责。至此,在上甘岭上反复与敌血战了23昼夜的第15军部队光荣撤出了战场。特别是45师,第一波迎接敌人的猛攻,顽强坚守坑道,先后组织了两次阵地大反击,为整个战役的胜利立下了首功。要说战斗紧张到何种程度,最后大反击时连师长崔建功都是被人从指挥坑道中搀扶出来的。按照战后最保守的统计,45师在战役中共伤亡5681人,其中牺牲2849人,负伤2832人,占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总数的49%。当坚守坑道14昼夜的134团8连下阵地后,只剩下了8个人,这与影片中的情节是一致的(影片中8连剩下的9人中有一名是艺术添加的女卫生员)。而原属战前8连编制的,只有连长李宝成、指导员王土根和通信员3人。要知道,8连在战前有135人,坚守坑道时又先后补充了其他连队的335人!战后,8连荣立集体特等功,被誉为“钢8连”。李宝成等人从上甘岭上带下来了一段树干和一面军旗,其中树干上密密麻麻嵌有100多枚子弹头和炮弹片,军旗上则打出了381个焦糊的弹洞。后来,这两件珍贵的战争见证物被分别收藏在了第15空降军军史展览馆和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11月6日,美第8集团军新闻发布官向外界宣布:“到此为止,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好在,“狙击兵岭”还在韩军手里,算是保住了“摊牌行动”的一点面子。历史证明,中国军队连这点面子也没给他们。11月11日,上甘岭地区已是雨雪交加,美军飞机不能出动,坚守的韩军也纷纷躲进了地堡里。黄昏时,秦基伟一声令下,第12军31师92团在94门火炮支援下突然发起反击,仅激战一个半小时就全部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此后,第12军部队反复与韩军争夺537.7高地北山,战斗打得非常残酷激烈。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担负前敌指挥,先后拉上去了31师92团、93团、34师106团,一直打到11月25日,经多次整补的韩2师终于打不动了,不得不撤出战场。此时,537.7高地北山各阵地中,除了7号和8号阵地实在不好坚守外,其余全部掌握在第12军部队手中。在中国军队战史上,将这一天作为了上甘岭战役的结束日。后来韩9师又调上来接着攻打537.7高地北山,均被第12军34师106团守备部队挫败,不得不主动停止了争夺。537.7高地北山除7号、8号阵地外,终于全部巩固住了。惊天动地的上甘岭大战,至此算是落下了帷幕。

上甘岭战役的主角第15军,原是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军区武装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主力部队。用老政委邓小平的话说,是个“敲边鼓的角色”。经过上甘岭的战火洗礼,终于脱胎换骨,一跃成为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劲旅。日后,更是被改编成了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支空降兵部队,装备精良,素质优秀,快速反应,成为了中央军委手中的“杀手锏”。

和第15军相比,第12军是老大哥部队,作风优良,历史战绩更为出色。其接替第15军打完了上甘岭战役的后半程,攻强守固,同样立下了殊勋。因为战后第15军打上甘岭被宣传得厉害,第12军的光辉却埋没了很多,以致坊间多有人替第12军抱不平。实际上只要稍微仔细点读读上甘岭战史,就能知道第12军的表现是如何的,想埋没也埋没不了。而上甘岭战役始终是由第15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的,第12军是配属给了第15军担任二梯队,这同样是历史事实。不妨这样说:第15军开头,第12军收官,打断骨头连着筋,英雄要数哥俩。

指挥第15军血战上甘岭的军长秦基伟,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以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向军委主席邓小平报告,一时万众瞩目。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秦基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秦基伟的对手范佛里特虽然没能在上甘岭上赢得荣誉,但他以坚决有力的反击在第五次战役中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和严重威胁,此后又怀锐意进取之志,尽管因政治所限未能一展抱负,仍然不失为朝鲜战争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美军名将之一。另外范佛里特倾力帮助韩国军队提高指挥和协调能力,还自己筹款建立了一所陆军士官学校,使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后期战斗力大步跃进,因而获得了韩国军界的集体尊敬。要说范佛里特这人活得也真够长,1892年出生,1992年去世,正好101岁。在他100岁的时候,美国新闻界曾鼓捣着给他祝过寿,致敬曰:在自由世界遇到威胁的时候,您去了欧洲,打赢了。您去了朝鲜,又打赢了……云云。

在43天时间里,双方军队于上甘岭各阵地上反复鏖战,使这里成为了步兵武器的试验场。影片中也展现了双方的很多步兵武器。如美军装备使用的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勃朗宁重机枪、勃朗宁轻机枪和巴祖卡火箭筒等。片中美军以猛烈火力封锁志愿军坑道的,主要是勃朗宁轻重机枪。志愿军使用的则有50式冲锋枪、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等。张忠发指挥坑道部队与美军对射的,就是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和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的搭配火力。而张忠发本人也多次亲自操纵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猛射群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重机枪从二战到朝鲜战争历经战火检验,火力可靠,深受部队信任。后来中国军工部门根据该枪仿制出了53式重机枪,装备给了部队,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直用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又是屡立功勋。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因为美韩军多以集团冲锋,攻防转换速度快,志愿军的步兵武器压制对方较困难,损坏率很高。如战役第一天,45师2个连守备部队就打坏了10挺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占到全部武器数量的80%以上。打到后来,志愿军守备部队最青睐的就是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仅45师部队进行防御的23天中,就消耗了10.65万颗手榴弹、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还不包括缴获和搜集的敌人的手榴弹、手雷。比较典型的是在10月26日战斗中,45师133团6连12名战士坚守537.7高地北山7号阵地,除了一名机枪手打出了700多发子弹外,其他人就用手榴弹、手雷与敌战斗,一天打出了800多颗,硬是打垮了韩军2个连的进攻。有人说上甘岭战役最终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弹,确非虚言。

为了能拍好电影《上甘岭》,导演兼编剧沙蒙、林杉带着摄制组人员几次到朝鲜实地进行考察,采访了上百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官兵,写下了大量的笔记素材。沙蒙当时心脏有点问题,却坚持和大家一起登上了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亲自俯瞰战场,体味战火遗迹,酝酿剧本构思。电影拍了两年多,考察创作和体验生活就有一半时间,这就是那一代电影人的情怀,不能不令后人肃然起敬。演员高保成饰演了片中的8连连长张忠发,其在阵地上操纵重机枪横扫敌军的虎将形象深入人心。应该说,8连的原型取自于坚守597.9高地坑道14昼夜的134团特功8连,而张忠发的主要原型则是沙蒙、林杉采访过的135团7连连长张继发,他在10月30日的决定性大反击及其后巩固阵地的作战中表现非常出色。饰演通信员杨德才的是演员张亮,当时才21岁。片中杨德才最后舍身睹枪眼前回过头一望并高喊了一声“连长”,这个镜头令很多观众多年难以忘怀。饰演孟指导员的是演员徐林格,后来还出演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柳堡的故事》等影片。有意思的是,他在这几部片子里都是以连队指导员形象出现的,因而被喜欢他的观众称为“中国银幕第一指导员”。可惜,徐林格因肝癌英年早逝,时年只有40岁。片中的师长以45师崔建功师长为原型,由演员李树楷饰演。李树楷在片中沉谋雄断,爽朗英风,成功塑造了志愿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特别是影片结尾他检阅从阵地上撤下来的8连9名官兵时,想勉励几句却欲言又止,目光沉重,最后只说了一句:“快下去休息吧。”这个镜头拍得非常成功,带给观众以深深的思索。卫生员王兰由演员刘玉茹饰演,这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王兰的原型取自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女护士王清珍,同时也综合了不顾危险抢救护理伤员的众多志愿军女卫生员形象。而担任影片军事顾问的,就是坚守过597.9高地2号坑道的134团4连指导员、特等功臣赵毛臣。为了再现战场实录,在拍摄过程中赵毛臣亲自操纵机枪射击录音,甚至打着了片场的山坡。正是有了《上甘岭》摄制组全体人员怀着高度责任感的共同努力,才为观众们留下了这部史诗杰作。

最后不能忘了影片中那首广为传唱的主题歌《我的祖国》。实际上,直到影片拍摄杀青,摄制组仍未能解散,因为主题歌还没有写出来。当时28岁的乔羽接下了写歌词的任务,他苦思冥想,一直难以下笔,因为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样的歌词能衬托出这样一场宏大的战争。到最后被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却灵光忽现,毅然脱离了战争的范畴,纵笔描写了一条大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并以家喻国,从中映衬出了志愿军战士为祖国而战,志在捍卫和平的朴素情怀和乐观精神。导演沙蒙拿到歌词后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一拍大腿:“哎,就它了!” 接着,作曲家刘炽受命紧急上阵,经过了比乔羽还难熬的等待,终于拿出了一首意境优美的乐曲。沙蒙又找来了时年27岁的歌剧演员郭兰英演唱录音。于是,一番天作之合后,传唱天下近60年的《我的祖国》诞生了。

这就是上甘岭的故事。最后,用崔永元制作的《电影传奇》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上甘岭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上甘岭的故事从1955年重新开始,一部电影将它长久地保留在我们的视野和我们的记忆之中。”

(全文完)


影片中,美军第二天继续向五圣山发起了进攻。张忠发指挥坑道中的8连并协同其他坑道中的坚守人员,从高地各反斜面坑道口以机枪火力猛烈侧击敌人,配合五圣山方向的部队粉碎了美军的进攻。师长接到报告后,连称是“奇迹”。他更加明确了这个仗该怎么打,在和政委商量后,决心放弃对表面阵地的争夺,以坑道内的坚守部队拖住和消耗攻占两个高地的敌人,同时从后方调动兵力和囤积弹药,最后发起一个决定性的反击全部收复阵地。

历史上联合国军并没有对五圣山发起攻击,这确实不是“摊牌行动”所包含的内容。而利用上甘岭两个高地粘住和消耗敌人,则确实是志愿军司令部的意图。10月21日,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在电话中指示秦基伟:目前敌人成营成团地向我阵地冲击,这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是歼灭敌人的良好时机。应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杀伤敌人。我继续坚决地斗争下去,可置敌于死地。

据此,秦基伟调整了部署,决定分别从军预备队、军直属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45师,继续与敌争夺下去。坑道中的坚守人员以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和疲惫敌人,为主力准备大规模反击争取时间。为支持第15军,志愿军第三兵团也进行了部署调整,将第12军部队调归第15军指挥作为预备队,并将大量炮兵调往上甘岭方向。上甘岭争夺至此已惊动了兵团和志愿军司令部,成为了整个战线上的胶着热点。

影片中8连在坑道中坚守,除了缺水之外,生活还比较不错。坑道内干净宽敞,大家的仪表还算整洁,情绪乐观,能躺着睡觉、看报、下棋、打扑克、吹笛子,还能唱歌和抓小松鼠。真实的历史则要比电影中残酷得太多。因为大量人员涌入狭窄的坑道内,士兵、伤员、弹药、物资、烈士遗体,所有东西都只能挤在一起,人往往连坐下来都不能,只有一个挨一个地站着,伤员站不住,就半躺或斜倚在别人身上,那种痛苦殊难想像。因为人太多,坑道又不通风,温度足足超过了40度,连氧气都不够吸,加上吃喝拉撒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污垢遍地,每个人都脏得不行,味道更是想像不出的难闻。在这种环境里,人的思维都已经麻木,用参战志愿军老兵后来的话说,“能不死,那就算上帝保佑了。”很多伤员坚持到死都不吭一声,用无声的行动最后鼓舞了活着的战友们。很多志愿军老兵看了电影《上甘岭》后,都认为离真实的历史还很远。而对于影片中较为浪漫的表现手法,电影主创人员则认为艺术真实应该高于生活真实,不能用生活真实损害人物性格,不能给观众刺激的镜头,而要用漂亮、美好的镜头来让观众记住人物,留下回忆。

影片中张忠发组织战士们在夜间以小分队出击,炸碉堡,摸岗哨,搅得敌人不得安宁。而美军也竭力想摧毁志愿军据守的坑道,又是枪炮打,又是炸药包炸,双方持续进行着斗智斗勇。历史上,坑道内的志愿军坚守部队组织了大小158次出击,不断给阵地上的敌人以杀伤。如134团8连在连长李保成、指导员王土根指挥下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14昼夜,先后补充了来自16个连队的335人,组织了大小105次出击,有力牵制和消耗了高地上的美韩军;597.9高地2号坑道内的80名坚守人员在134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指挥下,先后组织夜袭11次,也给了美韩军一定的打击。为了破坏坑道,消灭坑道内的志愿军,美韩军亦使尽了种种手段:用飞机、大炮炸;用炸药爆破;向坑道口内投掷炸弹、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汽油弹、毒气弹,或用火焰喷射器喷烧;用石土、麻包、成捆铁丝和铁丝网封堵坑道口;组织兵力、火力封锁坑道口;在坑道口建碉堡,设障碍,断绝坑道内外交通等,给坚守部队造成了极大威胁。五圣山方向的第15军主力也加入了战斗,专门部署炮兵保护两个高地的各主要坑道口,随时打击企图接近坑道口的美韩军。与此同时,组织部队在炮兵支援下协同坑道内部队进行反击,恢复了部分阵地,并利用反击的机会向坑道内输送物资及轮换坑道内的坚守人员。为此,45师不断抽调各单位人员增援坑道以补充伤亡,几乎把师团两级机关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

影片中表现坑道内缺水,大家焦渴得不行,张忠发不得多次组织人员强行下山去抢水。后方也连续组织运输队向上甘岭阵地输送给养,但大多数人都牺牲在了美军的炮火封锁线上。后来有运输人员闯过封锁线进入8连坑道,除了罐头、萝卜等物资外,还送上来了师长特意带给张忠发的两个苹果。大家你推我让,最后切成小片分着吃了。在真实的历史上,坑道内缺食品,缺弹药,缺医药,最要命的就是缺水。人没有食物能支撑着活7天,可没水却只能活3天。坑道里少量的水早就喝光了,战士们开始吃牙膏,然后是舔潮湿的洞壁,甚至喝自己的尿,最后只能不顾生命危险地摸出去抢几壶水。秦基伟等15军首长也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运输队向坑道内运送物资。然而联合国军的炮火把来回的路线封得死死的,大量的运输员伤亡在路上。往往派出去几十人,最后只能有2、3个冲进坑道里,连秦基伟的警卫连都大部分牺牲在了炮火封锁线上。运水容易在路上被打漏,运萝卜战士们吃了烧心拉稀,最后就运苹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几个苹果送进了坑道内,焦渴难耐的战士们你推我让,20几个人轮了一圈也没把苹果吃完。

就是在这样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坑道内的志愿军坚守部队顽强撑住了,为大部队发起反击赢得了时间。

打到10月24日,45师伤亡已达到了4000人。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非常震惊,他告诉秦基伟,经过数日战斗已给美韩军以重大杀伤,上甘岭两个高地打成了一片焦土,有的阵地已基本不复存在,第15军既可以打下去,也可以视情况适时后撤。秦基伟则完全没有撤的意思,他认为现在就是较劲的时候,我们困难,敌人可能更困难。在上甘岭坚决把敌人的气焰打下去,这是朝鲜战场全局的需要。王近山和志愿军司令部坚决支持了秦基伟的决定,除抽调大口径火炮增援上甘岭作战,命令后勤部门全力保障第15军的作战需要外,又将第12军全部调往五圣山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加入战斗。志愿军司令部还命令秋季战术反击延长到11月底,前沿各军全线出击,对上甘岭作战进行战役配合。此时,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已在国内掀起了报道上甘岭战役的热潮,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朝鲜上甘岭地区的两个高地上。

在影片的最后部分,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志愿军大反击,历经苦难之后,激动人心的胜利到来了!这段电影情节充满了象征意义,如将主峰阵地象征为整个上甘岭阵地;将志愿军反击部队相继进展至5号、4号、3号、2号地区象征为一一收复了上甘岭各表面阵地;将杨德才舍身堵枪眼象征为在上甘岭上英勇献身的无数志愿军烈士;将带有弹洞的军旗插上主峰阵地象征着终于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将8连还剩下的最后9名官兵象征着胜利是用无数烈士生命换来的;将小松鼠放回大自然象征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要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片中的战地日志到11月11日戛然而止,“我们终于胜利了。敌人又要在板门店坐下来,他们不能不坐下来!”张忠发和他的8连浴血奋战了24天,胜利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在真实的历史上,上甘岭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残酷的战斗仍在继续。10月25日,范佛里特判断“摊牌行动”有可能成为拼消耗的持久战,不愿让美军承受更大的损失,就命令将进攻597.9高地的美7师撤到后方休整,由主攻537.7高地北山的韩2师全部负责夺取上甘岭两个高地的任务,并调刚刚在白马山战胜志愿军第38军的韩9师到后方休整转为预备队。对于这一命令,韩国人极为不满,并将腹诽写入了后来编撰的《韩国战争史》中。此时秦基伟也作出了决定,先集中兵力反击比较关键的597.9高地,将其巩固后再争夺537.7高地北山。

在经过了充分准备后,志愿军集结到上甘岭地区的火炮数量与美军相比,已从战役初期的1:10缩小到了1:4,在炮火组织指挥上也有了很大进步。10月30日中午,第15军集中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4个多小时,大量摧毁了高地上的韩军工事设施。此后炮火又多次实施真假延伸射击,将阵地上的韩军打得死伤惨重。深夜时,45师和29师出动10多个步兵连,在坑道坚守部队的配合下,向597.9高地发起了多路多波次的猛烈反击。激战到31日凌晨,反击部队收复了主峰和大部分表面阵地,歼灭韩军守备部队4个连。31日拂晓,韩军就在炮火支援下向597.9高地发起了反扑。转入坚守的志愿军部队在无工事依托的情况下顽强进行防御,于阵地上多置火器,少放人员,边打边补,激战9个半小时,硬是打垮了韩军的反扑,第一次在白天守住了阵地。当日第15军消耗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创造了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记录。11月1日,志愿军继续在白天守住了597.9高地,并于2日凌晨夺回了全部表面阵地。打到这时,45师历经多次整补已伤亡6000余人,实在无力全部守住阵地。秦基伟非常想让自己的部队打完上甘岭战役全程,但确实有心无力,只好命令调归第15军指挥的第12军31师91团进入597.9高地与45师协同进行防御。  

第12军是二野中的王牌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劲。31师91团上阵地后即初显身手,充分运用了迫击炮的威力,在11月2日先后击退了韩军的数十次冲击,坚守住了阵地,以小的代价大量杀伤了敌军。11月3日、4日、5日,韩军反复进攻597.9高地仍不能得手,反扑的时间越打越短。实际上,因为久攻597.9高地不克,只有徒增伤亡,美国人不愿意再打下去了。11月5日,美第9军军长詹金斯少将下令停止了对“三角形山”的攻击。同在5日,奉志愿军第三兵团命令,由第12军部队接替第15军在上甘岭地区的防务,战场统一指挥仍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负责。至此,在上甘岭上反复与敌血战了23昼夜的第15军部队光荣撤出了战场。特别是45师,第一波迎接敌人的猛攻,顽强坚守坑道,先后组织了两次阵地大反击,为整个战役的胜利立下了首功。要说战斗紧张到何种程度,最后大反击时连师长崔建功都是被人从指挥坑道中搀扶出来的。按照战后最保守的统计,45师在战役中共伤亡5681人,其中牺牲2849人,负伤2832人,占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总数的49%。当坚守坑道14昼夜的134团8连下阵地后,只剩下了8个人,这与影片中的情节是一致的(影片中8连剩下的9人中有一名是艺术添加的女卫生员)。而原属战前8连编制的,只有连长李宝成、指导员王土根和通信员3人。要知道,8连在战前有135人,坚守坑道时又先后补充了其他连队的335人!战后,8连荣立集体特等功,被誉为“钢8连”。李宝成等人从上甘岭上带下来了一段树干和一面军旗,其中树干上密密麻麻嵌有100多枚子弹头和炮弹片,军旗上则打出了381个焦糊的弹洞。后来,这两件珍贵的战争见证物被分别收藏在了第15空降军军史展览馆和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11月6日,美第8集团军新闻发布官向外界宣布:“到此为止,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好在,“狙击兵岭”还在韩军手里,算是保住了“摊牌行动”的一点面子。历史证明,中国军队连这点面子也没给他们。11月11日,上甘岭地区已是雨雪交加,美军飞机不能出动,坚守的韩军也纷纷躲进了地堡里。黄昏时,秦基伟一声令下,第12军31师92团在94门火炮支援下突然发起反击,仅激战一个半小时就全部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此后,第12军部队反复与韩军争夺537.7高地北山,战斗打得非常残酷激烈。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担负前敌指挥,先后拉上去了31师92团、93团、34师106团,一直打到11月25日,经多次整补的韩2师终于打不动了,不得不撤出战场。此时,537.7高地北山各阵地中,除了7号和8号阵地实在不好坚守外,其余全部掌握在第12军部队手中。在中国军队战史上,将这一天作为了上甘岭战役的结束日。后来韩9师又调上来接着攻打537.7高地北山,均被第12军34师106团守备部队挫败,不得不主动停止了争夺。537.7高地北山除7号、8号阵地外,终于全部巩固住了。惊天动地的上甘岭大战,至此算是落下了帷幕。

上甘岭战役的主角第15军,原是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军区武装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主力部队。用老政委邓小平的话说,是个“敲边鼓的角色”。经过上甘岭的战火洗礼,终于脱胎换骨,一跃成为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劲旅。日后,更是被改编成了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支空降兵部队,装备精良,素质优秀,快速反应,成为了中央军委手中的“杀手锏”。

和第15军相比,第12军是老大哥部队,作风优良,历史战绩更为出色。其接替第15军打完了上甘岭战役的后半程,攻强守固,同样立下了殊勋。因为战后第15军打上甘岭被宣传得厉害,第12军的光辉却埋没了很多,以致坊间多有人替第12军抱不平。实际上只要稍微仔细点读读上甘岭战史,就能知道第12军的表现是如何的,想埋没也埋没不了。而上甘岭战役始终是由第15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的,第12军是配属给了第15军担任二梯队,这同样是历史事实。不妨这样说:第15军开头,第12军收官,打断骨头连着筋,英雄要数哥俩。

指挥第15军血战上甘岭的军长秦基伟,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以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向军委主席邓小平报告,一时万众瞩目。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秦基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秦基伟的对手范佛里特虽然没能在上甘岭上赢得荣誉,但他以坚决有力的反击在第五次战役中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和严重威胁,此后又怀锐意进取之志,尽管因政治所限未能一展抱负,仍然不失为朝鲜战争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美军名将之一。另外范佛里特倾力帮助韩国军队提高指挥和协调能力,还自己筹款建立了一所陆军士官学校,使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后期战斗力大步跃进,因而获得了韩国军界的集体尊敬。要说范佛里特这人活得也真够长,1892年出生,1992年去世,正好101岁。在他100岁的时候,美国新闻界曾鼓捣着给他祝过寿,致敬曰:在自由世界遇到威胁的时候,您去了欧洲,打赢了。您去了朝鲜,又打赢了……云云。

在43天时间里,双方军队于上甘岭各阵地上反复鏖战,使这里成为了步兵武器的试验场。影片中也展现了双方的很多步兵武器。如美军装备使用的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勃朗宁重机枪、勃朗宁轻机枪和巴祖卡火箭筒等。片中美军以猛烈火力封锁志愿军坑道的,主要是勃朗宁轻重机枪。志愿军使用的则有50式冲锋枪、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等。张忠发指挥坑道部队与美军对射的,就是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和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的搭配火力。而张忠发本人也多次亲自操纵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猛射群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重机枪从二战到朝鲜战争历经战火检验,火力可靠,深受部队信任。后来中国军工部门根据该枪仿制出了53式重机枪,装备给了部队,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直用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又是屡立功勋。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因为美韩军多以集团冲锋,攻防转换速度快,志愿军的步兵武器压制对方较困难,损坏率很高。如战役第一天,45师2个连守备部队就打坏了10挺苏制杰格佳廖夫轻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占到全部武器数量的80%以上。打到后来,志愿军守备部队最青睐的就是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仅45师部队进行防御的23天中,就消耗了10.65万颗手榴弹、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还不包括缴获和搜集的敌人的手榴弹、手雷。比较典型的是在10月26日战斗中,45师133团6连12名战士坚守537.7高地北山7号阵地,除了一名机枪手打出了700多发子弹外,其他人就用手榴弹、手雷与敌战斗,一天打出了800多颗,硬是打垮了韩军2个连的进攻。有人说上甘岭战役最终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弹,确非虚言。

为了能拍好电影《上甘岭》,导演兼编剧沙蒙、林杉带着摄制组人员几次到朝鲜实地进行考察,采访了上百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官兵,写下了大量的笔记素材。沙蒙当时心脏有点问题,却坚持和大家一起登上了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亲自俯瞰战场,体味战火遗迹,酝酿剧本构思。电影拍了两年多,考察创作和体验生活就有一半时间,这就是那一代电影人的情怀,不能不令后人肃然起敬。演员高保成饰演了片中的8连连长张忠发,其在阵地上操纵重机枪横扫敌军的虎将形象深入人心。应该说,8连的原型取自于坚守597.9高地坑道14昼夜的134团特功8连,而张忠发的主要原型则是沙蒙、林杉采访过的135团7连连长张继发,他在10月30日的决定性大反击及其后巩固阵地的作战中表现非常出色。饰演通信员杨德才的是演员张亮,当时才21岁。片中杨德才最后舍身睹枪眼前回过头一望并高喊了一声“连长”,这个镜头令很多观众多年难以忘怀。饰演孟指导员的是演员徐林格,后来还出演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柳堡的故事》等影片。有意思的是,他在这几部片子里都是以连队指导员形象出现的,因而被喜欢他的观众称为“中国银幕第一指导员”。可惜,徐林格因肝癌英年早逝,时年只有40岁。片中的师长以45师崔建功师长为原型,由演员李树楷饰演。李树楷在片中沉谋雄断,爽朗英风,成功塑造了志愿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特别是影片结尾他检阅从阵地上撤下来的8连9名官兵时,想勉励几句却欲言又止,目光沉重,最后只说了一句:“快下去休息吧。”这个镜头拍得非常成功,带给观众以深深的思索。卫生员王兰由演员刘玉茹饰演,这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王兰的原型取自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女护士王清珍,同时也综合了不顾危险抢救护理伤员的众多志愿军女卫生员形象。而担任影片军事顾问的,就是坚守过597.9高地2号坑道的134团4连指导员、特等功臣赵毛臣。为了再现战场实录,在拍摄过程中赵毛臣亲自操纵机枪射击录音,甚至打着了片场的山坡。正是有了《上甘岭》摄制组全体人员怀着高度责任感的共同努力,才为观众们留下了这部史诗杰作。

最后不能忘了影片中那首广为传唱的主题歌《我的祖国》。实际上,直到影片拍摄杀青,摄制组仍未能解散,因为主题歌还没有写出来。当时28岁的乔羽接下了写歌词的任务,他苦思冥想,一直难以下笔,因为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样的歌词能衬托出这样一场宏大的战争。到最后被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却灵光忽现,毅然脱离了战争的范畴,纵笔描写了一条大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并以家喻国,从中映衬出了志愿军战士为祖国而战,志在捍卫和平的朴素情怀和乐观精神。导演沙蒙拿到歌词后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一拍大腿:“哎,就它了!” 接着,作曲家刘炽受命紧急上阵,经过了比乔羽还难熬的等待,终于拿出了一首意境优美的乐曲。沙蒙又找来了时年27岁的歌剧演员郭兰英演唱录音。于是,一番天作之合后,传唱天下近60年的《我的祖国》诞生了。

这就是上甘岭的故事。最后,用崔永元制作的《电影传奇》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上甘岭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上甘岭的故事从1955年重新开始,一部电影将它长久地保留在我们的视野和我们的记忆之中。”

(全文完)
英雄的故事。
对比现在的国产影视,我们说什么好呢
这是英雄的赞歌
好帖子
15军改编空降兵,上甘岭战役是最主要原因,秦基伟将军1984年任阅兵总指挥时看到自己的老部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上甘岭是一种精神,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每一个穿过解放军军装的人都应该铭记,
前排,难得的好文章
这种就是能够融化钢铁的意志,这士气完全是爆表的,现在蓝星上任何军队只要有这一半士气都能妥妥的碾压对手
现在中国有电影吗? 有也是声色犬马,根本没有艺术家了。


好片好导好演员,好贴好文奠英烈!

好片好导好演员,好贴好文奠英烈!
这个影片我看过,太感人了!永生难忘!“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非常真实,现在看不到这样好的影片了!
这种就是能够融化钢铁的意志,这士气完全是爆表的,现在蓝星上任何军队只要有这一半士气都能妥妥的碾压对手
没有苏式火炮的钢铁和炸药,再多一倍士气也要败下阵来。
这片子从小就看,很吸引人,没有“前辈的英勇牺牲,奉献。”就没有现在的生活。
看了冯的集结号,整一悲哀埋怨,为什么让他们营断后牺牲,为什么不让其它营去断后,真的PLA要是这样还打个屁仗,冯就一GZJY观点来拍志愿军
上甘岭战役功劳最大的是12军,但却给15军抢了名头,15军只是付出牺牲更多
有知情的还可以《南征北战》拉出来说说,也是一部真实背景题材的恢宏巨著。
海纳 发表于 2014-11-22 10:04
上甘岭战役功劳最大的是12军,但却给15军抢了名头,15军只是付出牺牲更多
不能这么说,万事开头难,第一个上的是最难的。15军是在上级甚至军长自己都不知情、不重视的情况下,顶住优势敌人的进攻,否则就没有什么上甘岭了。的确就作战水平而言12军打得更好,最后致胜的一击也是12军打的,但如果没有15顽强12军再厉害也是于是无补的,所以15军列首功当之无愧。
f22 发表于 2014-11-22 09:58
没有苏式火炮的钢铁和炸药,再多一倍士气也要败下阵来。
是,对于这一点我绝对承认,而且我们不妨说得更大点,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整个抗美援朝都打不赢。

但是问题在于你把这什么苏联的钢铁美国的炸药给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支军队,你看他们打得赢不?历史上美国苏联支持的国家多了去了,你看他们打仗打成个什么样子?面对真正强国的时候基本上都败得一沓糊涂。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人!毛主席的这句话没听哪个美国人说过,但他们自己都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唯一没有打赢的战争,甚至他们被打得很惨的越南战争他们也认为是政治上的失策而不是军事上的失败,美国人更没有说过什么他们是败给了苏联的钢铁这类话,他们承认的是败给了人--中国人。所以从美国人行动来看他们是非常认同毛主席这句话的。
不是要拍抗美援朝的电影么,有集结号的水平我就满意了
15军改编空降兵,上甘岭战役是最主要原因,秦基伟将军1984年任阅兵总指挥时看到自己的老部队,不知道是什么 ...
英雄的部队,殊荣当之无愧!
冯导好像要拍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正在筹备中
上甘岭战役功劳最大的是12军,但却给15军抢了名头,15军只是付出牺牲更多
我想当时12军可没认为是15军抢了功。接敌顺序换作12军先,15军完成最后一击,头功给12,15军也同样不会有被抢功的想法。当时大家并肩作战,心中所想,唯有杀敌,哪有空考虑谁功大谁功小。。。
美军的伤亡统计里面包括韩军吗?
记得当时有大量韩军配属给美军进攻。有的营几天下来就剩下几个人。
钢铁意志铸就的不朽军魂,志愿军战士英勇奋战所取得的战绩是对一个积弱已久的国家的人民最好的鼓舞!
好像还没有一部国产战争片,能超越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镜头,不是坑道作战和没水喝,
而是最后战争结束时,大家一起放生了那只小松鼠。
诠释了战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和平。
那个时候的PLA,连续打了10多年的仗,单兵的战斗素养个人认为在那个时候的蓝星是数一数二的,使用的战术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国)一直无法有效对付。
海纳 发表于 2014-11-22 10:04
上甘岭战役功劳最大的是12军,但却给15军抢了名头,15军只是付出牺牲更多
历史自有公论
一顿饭吃掉10碗,15军贡献出8碗。
好文,赞!  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只看过【英雄儿女】,里面王成牺牲前那句”向我开炮!” 永远铭记于心!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无人理他,才知自讨没趣。
我说的是楼上某鸟人。
美国佬获得了宝贵经验:强行推塔是不行的,压制,让对方丢人头丢到崩溃。 地图换到越南,怎么敌人越打越多,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再也没见过这么壮美的歌词
现在的国产战争电影怎么就拍不出当时的感人和震撼的效果果?可能是现在的人多了浮躁和膩气,少了朴实和真诚
新人表示没看过有机会去看下
其实电影《英雄儿女》拍的很不错的,可以与之比肩。看一次流一次泪,这是为什么???
秦基伟说:“上甘岭战役我们是打精神,打意志。“我们军队现在现代化,搞信息化建军,搞wargame,搞兵棋推演,像上甘岭战役这种兵棋推演能推出来吗?把力量对比一输入,一推我们就完,但是我们打下来了,靠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和意志。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