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老电影《大进军——解放大西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29:53


《大进军》是继《大决战》之后的又一解放战争系列电影,与《大转折》系列同时在1995年前后开拍,仍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出品人是王晓棠。《大进军》共有四部,分别是《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大战宁沪杭》。其中《解放大西北》最先摄制完成并上映。该片导演韦林玉,是八一厂的老摄影师,曾参与拍摄过《五朵金花》、《东进序曲》、《农奴》、《苦菜花》、《奸细》、《风雨下钟山》等影片。应该说,这些片子都是几代电影观众非常熟悉的。

顾名思义,影片《解放大西北》讲述了在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率军挺进大西北,长驱4000公里,歼敌30万,先后解放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个省,使占中国三分之一面积的广大国土回到了人民怀抱。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中,尤以击破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扶眉战役、粉碎地方军阀马步芳集团的兰州战役最为关键激烈,因而成为了全片重点围绕的故事内容。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9年5月时,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已形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大陆残余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最后一击。然而,在辽阔的西北战场上,局势还不是很明朗。当时,在西北的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三块:陕西的胡宗南集团,有20余万人;青海的马步芳(简称青马)、宁夏的马鸿逵(简称宁马)等地方军阀集团,人称“马家军”,约有18万人;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麾下还有各派系国民党军队7万余人。而负责解放西北的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在1949年初经过整编后,辖第一、第二兵团的6个军,共15.5万人,兵力较当面国民党军明显处于劣势。为此,毛泽东将华北军区的第十八、第十九兵团20万人调归彭德怀指挥,协同第一野战军完成解放大西北的任务。对此,毛泽东的预计比较谨慎,料敌从严,并没有要求在1949年全部解放大西北。正如片头所述,毛泽东给彭德怀的命令是在年底以前打几个大仗,先占领甘肃、宁夏、青海。而彭德怀的决心是先打西安、咸阳,然后视胡宗南与马步芳、马鸿逵的动向,先打好打的敌人。

影片开头,面对第一野战军大兵临近,胡宗南下令将主力部队撤出西安、咸阳等陕中地区,退到了汉中。这样一来,即将陇东和陕甘公路完全暴露,甘肃、宁夏、青海门户洞开,解放军就能从西安沿公路直扑兰州。而这三省向来是地方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地盘,户破堂危,这两位想坐也坐不住了。像影片中蒋经国判断的那样,如果胡宗南独立在前边抵挡彭德怀,二马只会看热闹,胡宗南即使求他们也未必相援。而胡宗南一撤,二马着了急,就只能向胡宗南求援。这样,胡宗南在大厦将倾之际也就有了点可以腾挪的余地。要知道,在乱世,有枪才是草头王,手里要是没了人马,谁都不会鸟你的。胡宗南为保存实力的撤退之举,正是他的聪明之处。然而,蒋介石是希望胡宗南在西北打几仗以振军心的,并不满意他的不战而退。正好,这时马鸿逵来电,恳请蒋介石阻止胡宗南继续南撤,说是他愿意和马步芳一起配合胡宗南部夺回西安。要知道,自从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率代表团去北平参加和平谈判后,这一职位就一直没有人选正式接任。而二马皆觊觎此职,为此矛盾急剧上升,都争相找国民党上层进行活动。影片中蒋介石为了鼓励马鸿逵领衔与彭德怀一战,才主张给马鸿逵一张委任状,任命他为西北军政长官。不过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任命权在广州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的手上。李宗仁在和手下分析后,认为马鸿逵向来狡猾,给他西北军政长官做他也不会卖命打仗。而马步芳实力更强,得意之下是可以出来拼几仗的。于是,1949年5月18日,马步芳被任命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同时还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下马步芳得意极了,认为终于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西北王”宝座。而马鸿逵则极为恼怒,大骂道:“这一回老子败在小崽子的手上了!”历史上马鸿逵年长马步芳11岁,从辈份上说,马步芳要称马鸿逵为“老爸爸”。纵然如此,面对危局,二马还是要坐到一起共商出兵与解放军作战之事,只不过是各有鬼胎罢了。

马步芳一坐上西北军政长官的位子,立即进行了改组,任命自己的儿子马继援为青海、宁夏部队的总指挥,统一指挥前线作战。这个马继援当时只有28岁,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第82军军长,挂衔中将。他读过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算得上是个高学历人才。不过马继援非常狂傲,认为共军一直就是马家军的手下败将,如今再战西北,正是马家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决心乘解放军华北部队未到西北之时,率青海、宁夏的联军猛扑上去,迅速击溃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夺回西安和咸阳。为此,经过协商后,一举出动了宁马的第11军、第128军和青马的第82军等精锐主力,由马继援自己亲自督战。影片中饰演马继援的是青年演员陈锐,曾在电影《叱咤香洲叶剑英》中出演过青年叶剑英,并先后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乾隆王朝》、《隋唐演义》、《和平年代》等中饰演过重要角色,颇为观众所熟悉。陈锐塑造的马继援形象既英武倜傥,又骄狂傲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不过,马继援虽然决心很大,但同盟军可并不给力。在陕南的胡宗南虽因蒋介石的命令而不得不出兵配合二马作战,但实不愿为马家军火中取栗,他命令手下部队在西安以南一线沿渭河缓慢东进,并不急着与解放军发生接触。而老奸巨滑的马鸿逵也命令手下部队决不要打头阵,存心要看马继援的热闹。

说到马家军,特别是其中的青马,与中共领导的军队可是有着血海深仇。马步芳出身于西北的封建世袭家族,所统率的军队也是封建世袭性质的地方军事集团,民族和血缘是将其紧密联结的纽带。青马部队的士兵主要来自于甘肃、青海交界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后来也加入了部分改信伊斯兰教的汉族人。在多年的地区争权和民族仇杀中,青马部队养成了野蛮、骁勇、残忍好杀的风格,且内部凝聚力相当高,因而在对外征战时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青马部队的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但非常重视骑兵,编制中有大量的骑兵,既能集中使用,又可步骑双用,在作战时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西北地域开阔,草原和戈壁多,非常适合骑兵作战。加上在多年里作战双方往往都不具备较强的火力,因而骑兵冲锋的威力倍增,砍杀凶猛,常能决定战斗的胜负。青马部队的骑兵可谓身经百战,非常勇悍顽强,尤其擅长偷袭和反袭战术,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在历史上,中共领导的军队曾与其多次交手,吃亏不小。在红军时期,1936年底,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改编成的西路军远征河西走廊,与青马部队血战4个多月,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大量红军指战员遭到了青马军的野蛮屠杀,铸成了中共军队战史上罕见的惨痛失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率部在津浦路以西与国民党军汤恩伯部进行了3个多月的激战,史称路西反顽斗争。当时青马麾下的骑兵第8师参加抗战,归汤恩伯指挥,也与新四军交手。在大小营集战斗中,新四军第4师11旅32团和师直属队一部遭到了骑兵第8师的突袭,新四军指战员们尽管顽强应战,但抵挡不住青马骑兵的猛烈砍杀,最终被冲散,伤亡失踪300余人。因敌强我弱,这次反顽斗争终告失败,新四军第4师损失惨重,彭雪枫被迫率部退到津浦路以东,丢失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后来彭雪枫痛定思痛,专门成立了新四军的骑兵团,严加训练,并亲自设计出了骑兵用刀“雪枫刀”,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凶兵利器。在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与青马部队一战合水,因不适应敌骑兵冲击,伤亡较大;再战陇东,不但未能吃掉青马一部,自己反而被缠住,加上胡宗南主力也尾追过来,只得奋力突围,总算脱险而归。青马军在历史上与中共军队作战屡占便宜,也难怪马继援狂妄自大,甚至喊出了“活捉彭德怀”的豪言。相对而言,宁马部队战斗力较差,在与中共军队作战中少有胜绩。1935年10月,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等率红军陕甘支队北上到达吴起镇后,马鸿逵奉蒋介石电令派骑兵尾追而来。为不把敌人带进陕北苏区,毛泽东指示彭德怀打退追敌。彭德怀当即指挥部队摆了一个口袋阵,宁马骑兵一钻进来就遭到了痛打,溃败而去。红军俘敌人、马各数百及枪支一批,大获全胜。毛泽东非常高兴,赋诗一首赠与彭德怀,这就是那首著名的: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一野战军一口气解放了西安、咸阳及宝鸡以东的渭河南北地区,而胡马集团此时已颇有联合东进反扑之势。彭德怀原来设想是以一部阻击胡宗南部,以主力歼击马继援部。然而胡马兵力越靠越紧,在宝鸡南北两侧呼应东进,一打就成了决战的架势。鉴于一野现在的兵力还不足以与胡马同时决战,彭德怀改变决心,以少数兵力在西兰公路两侧阻击敌人,而将野战军主力东移,准备等华北2个兵团到达后再集中兵力与胡马决战。影片中彭德怀要再给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加压力,要他们迅速西进。这时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说道:“他们已经赶得很紧,兄弟部队嘛。”彭德怀则一脸严肃地说:“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讲客气,命令就是命令!”饰演彭德怀的是演员吕晓禾,曾在著名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出演了9连连长梁三喜,以深沉、质朴的表演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吕晓禾生就一副典型的农民形象,板起脸来威风凛凛,将彭德怀演绎得颇为到位。

在彭德怀的督促下,华北2个兵团加快了开进速度。1949年6月7日,第十八兵团第61军先遣师率先赶到西安。还未等全军收拢,彭德怀又来了命令,咸阳方向军情紧急,要第61军火速进至咸阳布防。第61军军长韦杰二话不说,即令181师先行赶往咸阳,军其他部队随后车运跟进。这个181师不同凡响,前身是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旅长就是著名战将皮定均。在1946年6月的中原突围时,皮定均率领全旅担任掩护军区主力西进转移的任务,于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堵下穿梭作战,辗转24个昼夜,行程1500余里,大小战斗23次,冲破敌军封锁胜利突围,安全到达了苏皖解放区。此时第1旅仍有5000多人,“还是一个旅”,创造了一个光辉战例。战后,该旅就以“皮旅”之称而闻名全军。接到出击命令后,181师师长王诚汉即率部队出发,抢先进至咸阳设下了防线。彭德怀也亲临咸阳前线,当面向王诚汉交代了作战任务。影片中乘火车到西安灞桥车站后再跑步赶到咸阳城外设防的解放军部队,就是181师。

影片中的第一幕战斗上演了。青马骑兵挥舞着马刀向咸阳城猛扑,遭到了解放军轻重机枪火力和炮火的猛烈阻击,死伤遍地,无法前进。马鸿逵的部队见势不妙,悄悄后撤了50公里,晾了马继援。解放军发起冲锋,马继援大败而归。大个子连长在作战中非常英勇,脸上被马家军的马刀破了相。他气愤不过,枪毙了两名俘虏,遭到彭德怀当面严厉批评,被降为了排长。

要说这马继援也确实太过狂妄,他见当面的解放军一时示弱,争功之心大起,竟然率领第82军3个师突出在前,率先从北侧向咸阳发起猛攻。马继援自认必胜,发出了“咸阳不下马,西安吃早饭”的狂言。这一次,又是骑兵打头阵,以密集队形实施集群冲锋。12年前,在河西走廊上,英勇的红军西路军将士与马家军骑兵多次激战,虽予敌以重大杀伤,但最后仍悲壮失败。归结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火力太弱,弹药无着,根本压制不住马家军骑兵。而一旦发生短兵相接的战斗,步兵是根本打不过骑兵的,只能遭到其疯狂砍杀。如今在咸阳城下,马家军终于遇到了克星。此时的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步兵自动火器和火炮皆大量装备,弹药充裕,火力非常猛烈。马家军的骑兵再搞集群冲锋,结果就只能是肉包子打狗了。双方在咸阳城下打了一昼夜,青马部队先后伤亡2000余人,根本无法前进。而马鸿逵的亲信卢忠良则奉命耍了滑头,带着第128军悄悄撤了,扔下了马继援。南面的胡宗南部进到渭河边,见马继援受阻,即停步不前,只是胡乱打炮。马继援屡攻不克,既恼怒又窝火。后来他从一个逃回来的俘虏口中得知解放军华北部队已赶到西安、咸阳一线,不禁大惊,急忙命令第82军向北撤退。胡宗南部一看马继援跑了,便也在坦克掩护下全线撤退。结果,这次声势浩大的胡马联合反攻只打了几天就偃旗息鼓了。第61军181师在咸阳城下首战建功,获得了彭德怀的表扬,西安人民还自发送给了第61军一面“百战百胜”锦旗。

影片中,彭德怀向中央军委建议,因二马主力已后撤,他准备集中3个兵团先打二马,得手后再进攻胡宗南。毛泽东则认为应该考虑以3个兵团先吃掉胡宗南,以1个兵团钳制二马。争取在秦岭以北消灭胡宗南主力,不使其退入四川,这样对准备进军大西南的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部较为有利。而二马因思乡心切,怎么打也舍不得离开西北,不急着攻歼。周恩来建议给贺龙发个电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彭德怀仍在思考先打哪一坨敌人,贺龙和习仲勋来到,分析利弊,最后彭德怀决定先打胡宗南。

应该说,历史上胡宗南的布阵确实犯了兵家大忌。在联合二马反攻失利后,按照他原来保存实力的初衷,既不能打,那就只能走,退守秦岭以南,随时准备入川,以免遭到聚歼。然而胡宗南却把部队撤到了武功以西的渭河两岸守备,他判断彭德怀在打完西安、咸阳后,怎么也得休整个把月后再西进,因此还想伺机占点便宜。更要命的是,他将自己的4个军和马步芳部陇南兵团1个军共7万人马部署于东起武功,西至扶风、眉县的渭河南北两侧方圆50多公里地带,并排靠拢,抱团设防,形成了一堆一堆的阵势。当时就有人戏称其为“羊拉屎”阵地。胡宗南可能认为以前部队经常遭到解放军的分割包围,这回摆成纵横交错的集团阵势,互为犄角,解放军无法包围,自己却进退自如。然而彭德怀、贺龙等人却不这样看。他们发现二马北撤后将兵力摆在了麟游、永寿一线的泾河以西地域,与西面胡宗南集团之间的漆水河一线有较大空隙,易遭楔入割裂。而胡宗南将主力放在一线抱团部署,纵深却空虚,没有预备队,一旦遭到分割包围则无兵可援。因此,他们决心以第十九兵团在北侧钳制二马,集中第一、二、十八兵团以猛鹰搏兔之势发起攻击,首先以1个兵团从胡宗南与二马之间楔入,迂回到胡宗南集团侧后,断敌退路,然后配合正面的2个兵团东西夹击,分割围歼,一举吃掉胡宗南集团主力。

胡宗南其人出身于黄埔一期,深受蒋介石信任,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升到陆军上将的。然而他除了早年在新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四方面军时打了几个好仗外,后来官越做越大,仗却越打越差,以致落了个志大才疏的名声,连蒋介石都对他彻底泄了气。影片中胡宗南不去研究怎么打仗,却偏偏对彭德怀的履历感兴趣,还发到部下手中让他们阅读背诵,自觉得成竹在胸,实属极不着调。他认为彭德怀还没有一下吃掉他5个军的胃口,而彭德怀则已经张大了嘴。饰演胡宗南的是老戏骨杜雨露,将这位志大才疏的典型演绎得入木三分。

7月10日,扶眉战役拉开了序幕。杨得志率第十九兵团首先行动,进至野战军主力北翼的乾县、醴泉以北一带,构筑工事,摆出佯攻态势,钳制二马。驻守西安的第61军向南侧子午镇方向出击,歼灭了南逃的胡南宗部第17军12师1000余人,保障了野战军主力的翼侧安全。而许光达率第二兵团于当日晚秘密出动,越过漆水河迅速西进,从胡宗南与二马集团之间的100多公里空隙中楔入,迂回至胡宗南集团靠北部署的第十八兵团第38军、第65军和青马第119军侧后,于12日拂晓先后攻占罗局镇、益店镇和眉县火车站,截断了该敌沿陇海铁路的退路。影片中胡宗南部第38军军长李振西接到部下发现附近有解放军活动的报告后,打电话给上司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而李振正在玩牌九,手气很好,对李振西的报告不以为然,认为其他几个军也有类似的报告,解放军不可能深入这么远,不过是一些地方武装的骚扰。李振西问能不能报告一下坐镇宝鸡指挥的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长官裴昌会,然而这位裴司令很有毛病,从不夜间接电话,于是也没成。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解放军对他们形成了包围。

7月11日拂晓,彭德怀一声令下,正面的王震第一兵团、周士第第十八兵团在炮火掩护下,并肩自东向西同时发起攻击。影片中胡宗南得知各军同时遭到解放军炮击后,认为彭德怀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即使是成规模的进攻也一时啃不动他的5个军。于是仍固执己见,不听部下谏阻,命令部队原地固守,不许后退。结果解放军正面攻击兵团进展迅速,一天之内就歼灭了胡宗南集团靠南部署的第90军大部和第36军一部,胡部2个军残余人马向南逃入了秦岭山区。随后第一、第十八兵团继续猛进,从北面和东面插入敌纵深,协同第二兵团从东、西、南三面形成包围,将胡部第十八兵团部及第38军、第65军、第119军压缩在罗局镇以东、午井镇以南的渭河河滩上。胡宗南此时才发觉大势不妙,命令李振率部沿陇海铁路向宝鸡撤退。然而,为时已晚。

影片中出现了一幕壮怀激烈的战斗:大个子连长率全连坚守罗局镇,面对企图夺路西逃的大股国民党军,反复与敌肉搏厮杀,拼死争夺,坚守住了阵地,一直支撑到了主力部队赶到,全歼了敌人。最后,全连打到只剩下6个人,其中还包括一名随军特派女记者。

在真实的历史上,彭德怀于战前会议上曾特别提醒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要求该兵团务必要抢先占领罗局镇、益店镇,切断陇海铁路,不使胡军主力西逃。影片中彭德怀还专门敲打了第4军军长王世泰:“西府战役,4军没有打好,事后我是发了火的。我彭德怀本事不大,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次,再给你们4军一个机会。要是再卡不住闸门,脑壳我还是要砍的哟!”

彭德怀说这番话当然是有原因的。在一年多以前,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长驱插入敌纵深,一举打下了重镇宝鸡,缴获了大量辎重物资。这时,胡宗南和青马联手发动反击,集结重兵分别从北侧和东侧沿公路、铁路扑了过来。彭德怀命令主力迅速抢运物资,然后撤出宝鸡,向北转移,继续收复陇东。然而,负责在宝鸡以东杏林、扶风一线阻击胡宗南部裴昌会兵团的第4纵队警3旅没有挡住敌人,被迫撤出了阵地。第4纵队司令员王世泰率主力退到青化镇后,又没有挡住裴昌会兵团,只好继续后撤,以致扶风、岐山接连失守。第4纵队的连续撤退既没有请示西北野战军总部,也没有告知在其右翼阻击敌人的友邻部队第2纵队独6旅,致使攻克宝鸡的西野主力门户洞开,产生了巨大的危机。被迫之下,彭德怀只好命令将大量来不及带走的缴获物资销毁,主力撤出宝鸡向北转移。当时彭德怀坚持等到各纵队都接到命令相继转移后自己才撤走。因周围情况紧急,彭德怀把平时由警卫员保管的手枪都要来了,打算万一与部队被打散了就带警卫营上山打游击。

西北野战军主力转移到陇东后,马继援率青马部队又扑了过来,将西野先头的第6纵队司令部及教导旅包围在了屯字镇。彭德怀急派第1、第4纵队前去增援,然而此时裴昌会兵团已从后边紧紧追了上来,配合青马夹击西野。第1、第4纵队分别与青马军和胡军作战,未能协同一致,虽反复冲击,还是没有打开屯字镇之围。最后,第6纵队司令部奉彭德怀命令率教导旅分散突围,损失惨重。打到这时,彭德怀认识到胡宗南与青马这次的联合非常积极,敌强我弱,收复陇东的计划已难以实现,遂决定率野战军主力向东转移,先摆脱敌军,再寻机歼敌。他命令王世泰率第4纵队沿屯字镇到肖金镇公路实施机动防御,掩护主力在南庄李家集结后向东转移;张宗逊率第2纵队控制荔镇,夺取肖金镇,保障主力东移。

全军行动后,王世泰率第4纵队搜索开路,越过南庄李家,进到了三不同至肖金镇西南一线。后边跟随的第6纵队新4旅进至马头坡时,突然与南下的马继援第82师直属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彭德怀率主力随后抵达集结点南庄李家时,听到前方马头坡方向枪炮声激烈,知道遇到了敌人,即派参谋去召机动防御的第4纵队迅速支援新4旅,打通撤往肖金镇的道路。然而第4纵队已越过了南庄李家远远东去了,彭德怀不由火冒三丈。因部队行进时电话和电台都未开通,他又派人持手书命令去追赶第4纵队,要该部返回南庄李家,当晚在此宿营,修筑工事,准备抗击敌人。好不容易找到了第4纵队,传达了命令,王世泰即命走在最后的警3旅返回执行任务。当警3旅的前卫第5团快到南庄李家时,听到那里枪声大作,即停止了前进。团长郭应春找到了几名逃跑的老百姓询问,听到反映说南庄李家已被马家军占领。警3旅旅长黄罗斌接到报告后,判断再去那里宿营执行任务已没有可能,于是率领部队再次回头原路返回。王世泰知道后也没有对之进行核实,就让该旅向三不同撤退。这下坏了,把彭德怀带领的主力给落在了胡马即将合拢的包围圈里。久等第4纵队不来,前边的新4旅打得伤亡惨重,而周围的敌情则越来越严重,形势非常危急。这是彭德怀一生中最难决断的时刻之一,真是生死悬于一线。他凭着身经百战的丰富经验,从四面枪炮声中判断,前方东侧打不通道路,后面西侧胡马军已追了上来,唯有东南侧的荔镇方向最有可能是第2纵队还在阻击敌人。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部队交替掩护,沿东南绕道向第2纵队靠拢。

彭德怀的判断果然准确,张宗逊率第2纵队在控制了荔镇后,本欲夺取肖金镇,那里却已被青马部队占领,双方发生战斗。这时,胡宗南部的整编第36师突然进至荔镇,向第2纵队后卫发起攻击。南北两面受敌,第2纵队的态势也很不利。当时多数人建议按照总部原来的部署,放弃荔镇全力攻击肖金镇。然而张宗逊坚决反对,认为从屯字镇方向东撤的总部和野战军主力尚无消息,如放弃荔镇,一时又拿不下肖金镇,第2纵队尚有向肖金镇东南打出去的可能,而总部和野战军主力则要被敌人封死于荔镇、肖金镇以西的重围之中。这个责任太大了!他力排众议,指挥全纵队人员南敌北拒,苦苦支撑着荔镇这个东撤的唯一通道。彭德怀的决断,张宗逊的坚持,终于挽救了全军。西野主力与第2纵队会合后,在左右阻击部队护卫下,经肖金镇东南向三不同转移。胡马军在后穷追不舍,西野主力又与敌连续激战,好不容易经宁县、良平、正宁撤回了发起战役时的边区根据地。彭德怀和习仲勋坚持随最后一批撤退部队行动,一路部署阻击敌人,也多次面临了危险。后来马继援吹嘘说这一仗“差点活捉了彭德怀”,倒也不算全是妄言。至此,胡马部队才停下了脚步各自返回。

西府战役,陇东突围,是彭德怀自认的一生几个败仗之一。西北野战军虽歼敌2.19万人,自己也伤亡了1.49万人,占野战军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战损比例太不合算,且失掉了费尽努力得来的大部分战果。战后,全军上下总结了经验教训,彭德怀带头作自我批评。第4纵队司令员王世泰遭到了彭德怀的雷霆训斥,而警3旅旅长黄罗斌和第5团团长郭应春则被撤职。正是因为这一重大教训,彭德怀才在扶眉战役前敲打由第4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军。

回到扶眉战役,第4军知耻而后勇,在第2兵团序列内勇猛西进,奔袭70余公里先后抢占罗局镇、益店镇和清化镇、眉县火车站,切断了胡马3个军西逃的退路。兵团主力继续南进,连克扶风县城、午井镇、高王寺诸要点,配合正面进攻的2个兵团完成了对胡马3个军的包围。直到7月12日拂晓,李振才指挥被包围的第38、第65军全力向西突围,企图经罗局镇撤向宝鸡。第4军全体将士高喊着“堵住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坚守阵地,与国民党军进行了10多轮反复争夺。影片中坚守罗局镇的部队,就是第4军10师。全师官兵坚决卡住罗局镇、眉县火车站,反复与突围之敌拼杀,没有丢失寸土。激战中部队伤亡严重,连师长刘懋功都全身多处挂彩,头部还留下了一块弹片。战后,10师打出了1个英雄团、2个英雄营、5个英雄连。影片中大个子连长的连队打到剩下5个人是有原型的(周洁饰演的特派女记者不算),就是10师29团 5连,只剩下 5名战士仍然坚守住了阵地。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在影片前面的咸阳战斗时,大个子连长是第61军181师的,到了罗局镇战斗中又变成了第4军10师的。可以看出来,就如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面的夏默、田源一样,大个子连长是作为虚构的线索人物出现在影片中的。饰演大个子连长的是演员傅英,曾在著名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出演了小庚,后来又在电视剧《沙场点兵》中出演过基地司令陆元衡。因为在影片《解放大西北》中成功诠释了大个子连长一角,傅英还荣获了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以及1998年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第4军没有辜负彭德怀的期望,一战洗雪了西府战役中的耻辱。各兵团分进合击,战斗至7月12日午夜终于全歼了被包围在渭河北岸的胡马3个军。此后野战军主力乘胜西进,连克蔡家坡、岐山、凤翔、宝鸡、益门等城镇,胜利结束了战役。在北侧的二马看到如此好戏,不敢轻易淌进这票混水里,而是返身撤回了扼守陕甘宁三省咽喉的平凉地区,企图据险顽抗。整个战役中,第一野战军歼灭胡宗南集团3个军和青马1个军共4.4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解放了9座县城和陕中广大地区,完全割裂了胡宗南集团与二马集团之间的联系,彻底掌握了西北战场的主动权。应该说,在此之前,第一野战军还从没打过规模这么大的歼灭战,可以说是取得了西北战场的空前胜利。然而,这个胜利是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的。影片中出现了战后埋葬烈士的画面,那一排排的烈士遗体震撼人心!周洁饰演的特派女记者为一个牺牲的解放战士擦拭着遗体,因为这个烈士是战斗前一天才解放的,所以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彭德怀走过来了解了情况,为这名烈士取名“胜利”。周洁是著名的国家一级舞蹈演员,曾在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饰演了丽妃,荣获1983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后来又在影片《杨贵妃》 饰演了杨玉环,荣获了第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四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周洁多才多艺,在影片《解放大西北》中还担任了歌曲独唱。

影片中接下来出现了胡宗南和二马应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阎锡山之邀,共赴广州参加西北联防会议,讨论“兰州决战计划”的一幕。在真实的历史上,实际上前边还有一段戏,就是所谓的“平凉会战”。

扶眉战役后,胡宗南集团剩下的10余万人退到秦岭山区,犹豫徘徊。二马则陈兵平凉,还未遭严重打击。彭德怀判断,解决西北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二马,而胡宗南现在已是惊弓之鸟,把他逼急了就可能退入四川,对二野下一步进军西南不利。于是,他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一部在南边钳制胡宗南,以主力西进打二马。毛泽东赞同彭的决心,但他担心二马要比胡宗南难打得多,因此提醒彭德怀,打二马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价,且千万不可麻痹轻敌。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彭德怀即行部署,以第十八兵团的2个军牵制胡宗南部,集中第一、第二、第十九兵团及第十八兵团第62军共10个军,西进直取平凉。
另一边,为鼓励马步芳在西北战场继续卖命,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式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这下马步芳着了急,好不容易连正式的位子都坐上了,这要是挡不住共产党,自己就得像胡宗南长官那样流浪去了。于是,他在甘肃静宁召开了作战会议,邀请马鸿逵参加。马鸿逵正因中央没任命他当甘肃省主席而恼火,就多了个心眼没去,让自己的亲信卢忠良去参加会议。会上通过了马步芳制定的“平凉会战计划”,其中规定以宁马军主力于平凉以东、以南布防,在正面抗击解放军;青马军主力则转移至六盘山区,准备向解放军的侧翼实施迂回打击。同时联系胡宗南部,从秦岭后方向解放军出击。马步芳想让别人打头阵,自己保存实力,但这出玩得太小儿科了。马鸿逵是何等老油条,他根本没客气,秘令卢忠良:撤!结果卢忠良带着2个军6个师人马忽喇一下就撤到了平凉以北,把青马军给暴露出来了。马步芳一看,得,耍心眼没成,当然不能自己吃亏,于是留下第82军骑兵14旅防守固关,将主力也后撤到了静宁地区。

彭德怀眼见二马分别后撤,即敌变我变,改一举歼灭为各个击破,命第十九兵团追击宁马军,第一、第二兵团追击青马军,不分昼夜,务必抓住敌人。7月28日,双方终于在固关正面遭遇。青马骑兵14旅旅长马成贤非常骄横,认为这下建功的机会来了,决心利用固关只有一条山谷可通的有利地形,集合骑兵来个猛冲,要给共军一点颜色看看。对于这一仗,彭德怀也非常慎重,特别电示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要千万小心对方的骑兵。而王震则胸有成竹,他已从当地一个老乡那里了解到了14旅的防御阵形和指挥所位置。遂命令贺炳炎的第1军加第7军20师,兵分三路从南、北、中同时发起攻击。战斗一打响,炮兵第一炮就瞄准了马成贤的旅指挥所,当即给掀了盖,炸飞了马成贤的左臂。重伤的马成贤随即被手下抬着逃走了。因14旅的指挥所被打掉,通信中断,各部在解放军的猛烈炮击下陷入了混乱状态。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青马骑兵虽然机动力强,东冲西突,但在这种情况下已是无用武之地。然而青马军确实很顽强,敢于阵前反击,与解放军反复争夺要点,也给解放军造成了较大伤亡。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固关之战整整消灭了青马军1个骑兵旅,这种事在以前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当初在陇东突围时,第1军的前身西野第1纵队被青马骑兵追得丢盔卸甲,这一次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此后至8月11日,第一、第二兵团并肩挺进,连克天水、秦安、庄浪、通渭诸城,马继援被迫带着青马主力退向了定西;第十九兵团出击宁马,击溃宁马主力第11军、第81军5个团,横扫平凉,控制了六盘山。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此时,马继援认为定西的地形很有利,保兰州就必须要守定西,他打算在这里与彭德怀决战。然而在兰州的马步芳派人到定西召开了军事会议,宣布要退守兰州。马继援对此很不赞同,认为那样就打烂了,再没有后路,因而不想撤兵。马步芳则考虑总要在西北与解放军来一次决战,要在定西打就只有青马自己上阵,宁马和胡宗南都不会帮忙。而只有在兰州打,没有退路了,广州国民政府才好压马鸿逵出兵,一起同解放军打。而且兰州外围多山,防御坚固,易守难攻,交通和物资条件都较好。经过他的严令及亲信劝说,马继援终于带着主力撤回了兰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有了前面阎锡山急召二马和胡宗南去广州参加西北联防会议的一幕。

影片中的这次会议很滑稽。二马在会上逢场作戏,当着与会众人的面假惺惺地抹眼泪,表示一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协同胡宗南在兰州城下与彭德怀决战。商定会后马鸿逵直接和马步芳去兰州调兵遣将。然而正像蒋介石所指出的那样,“这个二马是很会作戏的,我不信回回军能有回天之力”,马鸿逵果然又耍了滑头。他担心去了兰州后有可能会被马步芳扣为人质,逼他出兵,于是当天晚上就带着儿子马敦静不辞而别飞回了银川。马步芳得知后气得大骂马鸿逵,阎锡山和胡宗南也哭笑不得,摇头叹气。

就这样,因为马鸿逵将主力缩回了宁夏,二马携手与彭德怀决战的计划胎死腹中。而胡宗南则已奉蒋介石命令准备退守西南,更无心管西北的事了。马步芳只有把赌注押在兰州与彭德怀决一胜负。对于如何歼灭二马,毛泽东早有指示,应区别对待,其核心是打击青马。对于宁马,在军事打击下,尽量争取用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只要消灭了青马,即可基本上解决西北问题。对于马步芳主动要求决战,毛泽东和彭德怀都非常欢迎。他们不怕青马打,只怕青马跑,万一跑到青海草原去打游击,解决起来就要大费周折,西北解放的时间也要推迟。至于是在哪里进行决战,毛彭都希望是在平凉或定西打,早打早解决。因为二马连连退却,这一仗就只有在兰州见分晓了。8月4日,彭德怀下达了战役命令,集中第二、第十九兵团的5个军15万人分两路杀向兰州;王震率第一兵团2个军加第十八兵团1个军,从左翼渡黄河直取西宁,端掉马步芳的老窝;第十八兵团2个军加第一兵团1个军继续钳制陕南的胡宗南集团,保障野战军主力的左翼及后方安全;第十九兵团1个军钳制宁马,保障野战军主力的右翼安全。部署完毕之后,各路大军相继出动。8月19日,一野前锋已至兰州。

兰州确实是个形胜之地,其北临黄河,三面环山,城西有一座铁桥连接两岸,是当时黄河上游价值巨大的交通要道。要想拿下兰州,只有先打下南山各外围阵地,舍此别无他途。马继援以青马主力第82军、第129军共5万人马守卫兰州,并将其中最精锐的3个师摆在了南山阵地上。各主要阵地上都修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山体也被削成峭壁,上面密布机枪掩体,外面挖有壕沟,沟内有暗堡和机枪工事,各壕沟间有暗沟相通,外围还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马继援对于守住兰州信心满满,狂劲又上来了,恨不得马上就与彭德怀决一死战。正如影片中马继援对全体将官狂吹的那样:“我们要以兰州的胜利为起点,把共军,把彭德怀,全部消灭在大西北!”当马步芳从广州飞回兰州时,解放军已兵临城下了。

影片中解放军对兰州进行夜间火力侦察和发起第一次总攻时,遭到了南山阵地上青马军各明暗火力点的猛烈射击,伤亡惨重,很多战士牺牲在了插满木尖桩的壕沟里。首战失利,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检查,并当着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的面骂自己。马继援则得意的不知东西南北了,在电话里对他爹一个劲地吹昏话:“彭德怀已在我们脚下碰得头破血流”、“青海的马,一万年也变不了”、“当前,我最担心的,是怕彭德怀跑了”、“我现在为难的是,将来这十几万共产党的俘虏,我怎么处理呀!”

在真实的历史上,一野主力两路人马刚刚在兰州城下会合,彭德怀就下令发起了总攻。他这时担心的倒不是胡宗南和马鸿逵来增援马步芳,而是怕马步芳、马继援顶不住跑回西宁,那就不好打了。8月21日,彭德怀命令第二、第十九兵团抽出4个军的9个团,向兰州发起攻击,重点是拿下南山阵地和夺取黄河铁桥。然而大军初到,还没有将青马军的防御部署和火力分布搞清楚就开始进攻,明显是有些轻敌了。结果就像影片中的那样,解放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对深藏于掩体、壕沟内的青马军伤害不大。等解放军发起冲击时,青马军纷纷钻出来,占领阵地居高临下以火力猛烈阻击。阵地前沿地雷密布,此起彼伏的爆炸,也给攻击部队造成了巨大威胁。这样打了一天,解放军竟然连一个阵地也没拿下来,自己却伤亡2500余人,还消耗了大量弹药。当时杨得志就恨恨地说:“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我们华北部队还从没有碰到过!”彭德怀觉得不对劲了,果断下令全线停止攻击。事后,从兵团到参战的各军、师、团领导都来检讨,彭德怀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要大家好好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重新进行攻击准备。同时他致电毛泽东作了检讨,并要求再攻兰州。毛泽东对于打马家军的态度一向持重,他回电要彭德怀用一星期或更多时间来进行再攻的准备,一次打不开就用二次、三次攻击,直到打下兰州。就在这个时候,8月22日,王震的第一兵团攻占了甘肃临夏,击溃了新编的青马骑兵军约2万人,兰州右翼门户洞开。临夏是马步芳的出生地,由此可直扑他的老窝西宁。马步芳急了,立即从兰州抽调了2个骑兵旅回防西宁,这样就减弱了兰州的防御力量。别看马步芳力主要在兰州进行决战,到这个时候也犯了嘀咕。他急电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其火速督催胡宗南、马鸿逵出兵解围。同时又派亲信飞到银川去请求马鸿逵援助。自然,除了打哈哈外,不会有他想要的结果。无奈之下,马步芳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让儿子马继援坚守兰州,自己飞回了老窝西宁,一面准备跑,一面遥控进行指挥。

彭德怀没有用更长的时间进行准备,他从各部队的总结中及侦察员的侦察中基本了解了青马军的兵力、工事、火力情况,决心尽快再攻兰州。而各部队也抓紧时间进行动员,研究了战术,并将大量物资器材运上了一线。影片中彭德怀、张宗逊等总部领导亲自和指战员们一起推火炮上山,就是当时历史的反映。彭德怀于8月24日致电毛泽东,请求25日就再攻兰州,再晚了恐宁马增援兰州,且攻城部队粮食不足,运输线太长,拖下去更不利。毛泽东虽觉得彭德怀有些急,但他充分尊重一线将领的意见,同意了彭德怀的攻城请求。彭德怀决定25日攻击一下拉上去4个军,从东、中、西三段全线猛攻南山阵地。为不使马继援逃回青海和西宁,又命令王震第一兵团迅速渡过黄河,迂回到兰州后方,切断兰州通往青海和新疆的公路。

血与火的最后决战到来了。

(待续)

《大进军》是继《大决战》之后的又一解放战争系列电影,与《大转折》系列同时在1995年前后开拍,仍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出品人是王晓棠。《大进军》共有四部,分别是《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大战宁沪杭》。其中《解放大西北》最先摄制完成并上映。该片导演韦林玉,是八一厂的老摄影师,曾参与拍摄过《五朵金花》、《东进序曲》、《农奴》、《苦菜花》、《奸细》、《风雨下钟山》等影片。应该说,这些片子都是几代电影观众非常熟悉的。

顾名思义,影片《解放大西北》讲述了在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率军挺进大西北,长驱4000公里,歼敌30万,先后解放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个省,使占中国三分之一面积的广大国土回到了人民怀抱。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中,尤以击破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扶眉战役、粉碎地方军阀马步芳集团的兰州战役最为关键激烈,因而成为了全片重点围绕的故事内容。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9年5月时,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已形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大陆残余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最后一击。然而,在辽阔的西北战场上,局势还不是很明朗。当时,在西北的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三块:陕西的胡宗南集团,有20余万人;青海的马步芳(简称青马)、宁夏的马鸿逵(简称宁马)等地方军阀集团,人称“马家军”,约有18万人;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麾下还有各派系国民党军队7万余人。而负责解放西北的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在1949年初经过整编后,辖第一、第二兵团的6个军,共15.5万人,兵力较当面国民党军明显处于劣势。为此,毛泽东将华北军区的第十八、第十九兵团20万人调归彭德怀指挥,协同第一野战军完成解放大西北的任务。对此,毛泽东的预计比较谨慎,料敌从严,并没有要求在1949年全部解放大西北。正如片头所述,毛泽东给彭德怀的命令是在年底以前打几个大仗,先占领甘肃、宁夏、青海。而彭德怀的决心是先打西安、咸阳,然后视胡宗南与马步芳、马鸿逵的动向,先打好打的敌人。

影片开头,面对第一野战军大兵临近,胡宗南下令将主力部队撤出西安、咸阳等陕中地区,退到了汉中。这样一来,即将陇东和陕甘公路完全暴露,甘肃、宁夏、青海门户洞开,解放军就能从西安沿公路直扑兰州。而这三省向来是地方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地盘,户破堂危,这两位想坐也坐不住了。像影片中蒋经国判断的那样,如果胡宗南独立在前边抵挡彭德怀,二马只会看热闹,胡宗南即使求他们也未必相援。而胡宗南一撤,二马着了急,就只能向胡宗南求援。这样,胡宗南在大厦将倾之际也就有了点可以腾挪的余地。要知道,在乱世,有枪才是草头王,手里要是没了人马,谁都不会鸟你的。胡宗南为保存实力的撤退之举,正是他的聪明之处。然而,蒋介石是希望胡宗南在西北打几仗以振军心的,并不满意他的不战而退。正好,这时马鸿逵来电,恳请蒋介石阻止胡宗南继续南撤,说是他愿意和马步芳一起配合胡宗南部夺回西安。要知道,自从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率代表团去北平参加和平谈判后,这一职位就一直没有人选正式接任。而二马皆觊觎此职,为此矛盾急剧上升,都争相找国民党上层进行活动。影片中蒋介石为了鼓励马鸿逵领衔与彭德怀一战,才主张给马鸿逵一张委任状,任命他为西北军政长官。不过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任命权在广州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的手上。李宗仁在和手下分析后,认为马鸿逵向来狡猾,给他西北军政长官做他也不会卖命打仗。而马步芳实力更强,得意之下是可以出来拼几仗的。于是,1949年5月18日,马步芳被任命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同时还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下马步芳得意极了,认为终于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西北王”宝座。而马鸿逵则极为恼怒,大骂道:“这一回老子败在小崽子的手上了!”历史上马鸿逵年长马步芳11岁,从辈份上说,马步芳要称马鸿逵为“老爸爸”。纵然如此,面对危局,二马还是要坐到一起共商出兵与解放军作战之事,只不过是各有鬼胎罢了。

马步芳一坐上西北军政长官的位子,立即进行了改组,任命自己的儿子马继援为青海、宁夏部队的总指挥,统一指挥前线作战。这个马继援当时只有28岁,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第82军军长,挂衔中将。他读过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算得上是个高学历人才。不过马继援非常狂傲,认为共军一直就是马家军的手下败将,如今再战西北,正是马家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决心乘解放军华北部队未到西北之时,率青海、宁夏的联军猛扑上去,迅速击溃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夺回西安和咸阳。为此,经过协商后,一举出动了宁马的第11军、第128军和青马的第82军等精锐主力,由马继援自己亲自督战。影片中饰演马继援的是青年演员陈锐,曾在电影《叱咤香洲叶剑英》中出演过青年叶剑英,并先后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乾隆王朝》、《隋唐演义》、《和平年代》等中饰演过重要角色,颇为观众所熟悉。陈锐塑造的马继援形象既英武倜傥,又骄狂傲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不过,马继援虽然决心很大,但同盟军可并不给力。在陕南的胡宗南虽因蒋介石的命令而不得不出兵配合二马作战,但实不愿为马家军火中取栗,他命令手下部队在西安以南一线沿渭河缓慢东进,并不急着与解放军发生接触。而老奸巨滑的马鸿逵也命令手下部队决不要打头阵,存心要看马继援的热闹。

说到马家军,特别是其中的青马,与中共领导的军队可是有着血海深仇。马步芳出身于西北的封建世袭家族,所统率的军队也是封建世袭性质的地方军事集团,民族和血缘是将其紧密联结的纽带。青马部队的士兵主要来自于甘肃、青海交界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后来也加入了部分改信伊斯兰教的汉族人。在多年的地区争权和民族仇杀中,青马部队养成了野蛮、骁勇、残忍好杀的风格,且内部凝聚力相当高,因而在对外征战时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青马部队的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但非常重视骑兵,编制中有大量的骑兵,既能集中使用,又可步骑双用,在作战时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西北地域开阔,草原和戈壁多,非常适合骑兵作战。加上在多年里作战双方往往都不具备较强的火力,因而骑兵冲锋的威力倍增,砍杀凶猛,常能决定战斗的胜负。青马部队的骑兵可谓身经百战,非常勇悍顽强,尤其擅长偷袭和反袭战术,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在历史上,中共领导的军队曾与其多次交手,吃亏不小。在红军时期,1936年底,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改编成的西路军远征河西走廊,与青马部队血战4个多月,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大量红军指战员遭到了青马军的野蛮屠杀,铸成了中共军队战史上罕见的惨痛失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率部在津浦路以西与国民党军汤恩伯部进行了3个多月的激战,史称路西反顽斗争。当时青马麾下的骑兵第8师参加抗战,归汤恩伯指挥,也与新四军交手。在大小营集战斗中,新四军第4师11旅32团和师直属队一部遭到了骑兵第8师的突袭,新四军指战员们尽管顽强应战,但抵挡不住青马骑兵的猛烈砍杀,最终被冲散,伤亡失踪300余人。因敌强我弱,这次反顽斗争终告失败,新四军第4师损失惨重,彭雪枫被迫率部退到津浦路以东,丢失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后来彭雪枫痛定思痛,专门成立了新四军的骑兵团,严加训练,并亲自设计出了骑兵用刀“雪枫刀”,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凶兵利器。在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与青马部队一战合水,因不适应敌骑兵冲击,伤亡较大;再战陇东,不但未能吃掉青马一部,自己反而被缠住,加上胡宗南主力也尾追过来,只得奋力突围,总算脱险而归。青马军在历史上与中共军队作战屡占便宜,也难怪马继援狂妄自大,甚至喊出了“活捉彭德怀”的豪言。相对而言,宁马部队战斗力较差,在与中共军队作战中少有胜绩。1935年10月,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等率红军陕甘支队北上到达吴起镇后,马鸿逵奉蒋介石电令派骑兵尾追而来。为不把敌人带进陕北苏区,毛泽东指示彭德怀打退追敌。彭德怀当即指挥部队摆了一个口袋阵,宁马骑兵一钻进来就遭到了痛打,溃败而去。红军俘敌人、马各数百及枪支一批,大获全胜。毛泽东非常高兴,赋诗一首赠与彭德怀,这就是那首著名的: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一野战军一口气解放了西安、咸阳及宝鸡以东的渭河南北地区,而胡马集团此时已颇有联合东进反扑之势。彭德怀原来设想是以一部阻击胡宗南部,以主力歼击马继援部。然而胡马兵力越靠越紧,在宝鸡南北两侧呼应东进,一打就成了决战的架势。鉴于一野现在的兵力还不足以与胡马同时决战,彭德怀改变决心,以少数兵力在西兰公路两侧阻击敌人,而将野战军主力东移,准备等华北2个兵团到达后再集中兵力与胡马决战。影片中彭德怀要再给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加压力,要他们迅速西进。这时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说道:“他们已经赶得很紧,兄弟部队嘛。”彭德怀则一脸严肃地说:“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讲客气,命令就是命令!”饰演彭德怀的是演员吕晓禾,曾在著名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出演了9连连长梁三喜,以深沉、质朴的表演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吕晓禾生就一副典型的农民形象,板起脸来威风凛凛,将彭德怀演绎得颇为到位。

在彭德怀的督促下,华北2个兵团加快了开进速度。1949年6月7日,第十八兵团第61军先遣师率先赶到西安。还未等全军收拢,彭德怀又来了命令,咸阳方向军情紧急,要第61军火速进至咸阳布防。第61军军长韦杰二话不说,即令181师先行赶往咸阳,军其他部队随后车运跟进。这个181师不同凡响,前身是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旅长就是著名战将皮定均。在1946年6月的中原突围时,皮定均率领全旅担任掩护军区主力西进转移的任务,于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堵下穿梭作战,辗转24个昼夜,行程1500余里,大小战斗23次,冲破敌军封锁胜利突围,安全到达了苏皖解放区。此时第1旅仍有5000多人,“还是一个旅”,创造了一个光辉战例。战后,该旅就以“皮旅”之称而闻名全军。接到出击命令后,181师师长王诚汉即率部队出发,抢先进至咸阳设下了防线。彭德怀也亲临咸阳前线,当面向王诚汉交代了作战任务。影片中乘火车到西安灞桥车站后再跑步赶到咸阳城外设防的解放军部队,就是181师。

影片中的第一幕战斗上演了。青马骑兵挥舞着马刀向咸阳城猛扑,遭到了解放军轻重机枪火力和炮火的猛烈阻击,死伤遍地,无法前进。马鸿逵的部队见势不妙,悄悄后撤了50公里,晾了马继援。解放军发起冲锋,马继援大败而归。大个子连长在作战中非常英勇,脸上被马家军的马刀破了相。他气愤不过,枪毙了两名俘虏,遭到彭德怀当面严厉批评,被降为了排长。

要说这马继援也确实太过狂妄,他见当面的解放军一时示弱,争功之心大起,竟然率领第82军3个师突出在前,率先从北侧向咸阳发起猛攻。马继援自认必胜,发出了“咸阳不下马,西安吃早饭”的狂言。这一次,又是骑兵打头阵,以密集队形实施集群冲锋。12年前,在河西走廊上,英勇的红军西路军将士与马家军骑兵多次激战,虽予敌以重大杀伤,但最后仍悲壮失败。归结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火力太弱,弹药无着,根本压制不住马家军骑兵。而一旦发生短兵相接的战斗,步兵是根本打不过骑兵的,只能遭到其疯狂砍杀。如今在咸阳城下,马家军终于遇到了克星。此时的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步兵自动火器和火炮皆大量装备,弹药充裕,火力非常猛烈。马家军的骑兵再搞集群冲锋,结果就只能是肉包子打狗了。双方在咸阳城下打了一昼夜,青马部队先后伤亡2000余人,根本无法前进。而马鸿逵的亲信卢忠良则奉命耍了滑头,带着第128军悄悄撤了,扔下了马继援。南面的胡宗南部进到渭河边,见马继援受阻,即停步不前,只是胡乱打炮。马继援屡攻不克,既恼怒又窝火。后来他从一个逃回来的俘虏口中得知解放军华北部队已赶到西安、咸阳一线,不禁大惊,急忙命令第82军向北撤退。胡宗南部一看马继援跑了,便也在坦克掩护下全线撤退。结果,这次声势浩大的胡马联合反攻只打了几天就偃旗息鼓了。第61军181师在咸阳城下首战建功,获得了彭德怀的表扬,西安人民还自发送给了第61军一面“百战百胜”锦旗。

影片中,彭德怀向中央军委建议,因二马主力已后撤,他准备集中3个兵团先打二马,得手后再进攻胡宗南。毛泽东则认为应该考虑以3个兵团先吃掉胡宗南,以1个兵团钳制二马。争取在秦岭以北消灭胡宗南主力,不使其退入四川,这样对准备进军大西南的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部较为有利。而二马因思乡心切,怎么打也舍不得离开西北,不急着攻歼。周恩来建议给贺龙发个电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彭德怀仍在思考先打哪一坨敌人,贺龙和习仲勋来到,分析利弊,最后彭德怀决定先打胡宗南。

应该说,历史上胡宗南的布阵确实犯了兵家大忌。在联合二马反攻失利后,按照他原来保存实力的初衷,既不能打,那就只能走,退守秦岭以南,随时准备入川,以免遭到聚歼。然而胡宗南却把部队撤到了武功以西的渭河两岸守备,他判断彭德怀在打完西安、咸阳后,怎么也得休整个把月后再西进,因此还想伺机占点便宜。更要命的是,他将自己的4个军和马步芳部陇南兵团1个军共7万人马部署于东起武功,西至扶风、眉县的渭河南北两侧方圆50多公里地带,并排靠拢,抱团设防,形成了一堆一堆的阵势。当时就有人戏称其为“羊拉屎”阵地。胡宗南可能认为以前部队经常遭到解放军的分割包围,这回摆成纵横交错的集团阵势,互为犄角,解放军无法包围,自己却进退自如。然而彭德怀、贺龙等人却不这样看。他们发现二马北撤后将兵力摆在了麟游、永寿一线的泾河以西地域,与西面胡宗南集团之间的漆水河一线有较大空隙,易遭楔入割裂。而胡宗南将主力放在一线抱团部署,纵深却空虚,没有预备队,一旦遭到分割包围则无兵可援。因此,他们决心以第十九兵团在北侧钳制二马,集中第一、二、十八兵团以猛鹰搏兔之势发起攻击,首先以1个兵团从胡宗南与二马之间楔入,迂回到胡宗南集团侧后,断敌退路,然后配合正面的2个兵团东西夹击,分割围歼,一举吃掉胡宗南集团主力。

胡宗南其人出身于黄埔一期,深受蒋介石信任,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升到陆军上将的。然而他除了早年在新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四方面军时打了几个好仗外,后来官越做越大,仗却越打越差,以致落了个志大才疏的名声,连蒋介石都对他彻底泄了气。影片中胡宗南不去研究怎么打仗,却偏偏对彭德怀的履历感兴趣,还发到部下手中让他们阅读背诵,自觉得成竹在胸,实属极不着调。他认为彭德怀还没有一下吃掉他5个军的胃口,而彭德怀则已经张大了嘴。饰演胡宗南的是老戏骨杜雨露,将这位志大才疏的典型演绎得入木三分。

7月10日,扶眉战役拉开了序幕。杨得志率第十九兵团首先行动,进至野战军主力北翼的乾县、醴泉以北一带,构筑工事,摆出佯攻态势,钳制二马。驻守西安的第61军向南侧子午镇方向出击,歼灭了南逃的胡南宗部第17军12师1000余人,保障了野战军主力的翼侧安全。而许光达率第二兵团于当日晚秘密出动,越过漆水河迅速西进,从胡宗南与二马集团之间的100多公里空隙中楔入,迂回至胡宗南集团靠北部署的第十八兵团第38军、第65军和青马第119军侧后,于12日拂晓先后攻占罗局镇、益店镇和眉县火车站,截断了该敌沿陇海铁路的退路。影片中胡宗南部第38军军长李振西接到部下发现附近有解放军活动的报告后,打电话给上司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而李振正在玩牌九,手气很好,对李振西的报告不以为然,认为其他几个军也有类似的报告,解放军不可能深入这么远,不过是一些地方武装的骚扰。李振西问能不能报告一下坐镇宝鸡指挥的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长官裴昌会,然而这位裴司令很有毛病,从不夜间接电话,于是也没成。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解放军对他们形成了包围。

7月11日拂晓,彭德怀一声令下,正面的王震第一兵团、周士第第十八兵团在炮火掩护下,并肩自东向西同时发起攻击。影片中胡宗南得知各军同时遭到解放军炮击后,认为彭德怀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即使是成规模的进攻也一时啃不动他的5个军。于是仍固执己见,不听部下谏阻,命令部队原地固守,不许后退。结果解放军正面攻击兵团进展迅速,一天之内就歼灭了胡宗南集团靠南部署的第90军大部和第36军一部,胡部2个军残余人马向南逃入了秦岭山区。随后第一、第十八兵团继续猛进,从北面和东面插入敌纵深,协同第二兵团从东、西、南三面形成包围,将胡部第十八兵团部及第38军、第65军、第119军压缩在罗局镇以东、午井镇以南的渭河河滩上。胡宗南此时才发觉大势不妙,命令李振率部沿陇海铁路向宝鸡撤退。然而,为时已晚。

影片中出现了一幕壮怀激烈的战斗:大个子连长率全连坚守罗局镇,面对企图夺路西逃的大股国民党军,反复与敌肉搏厮杀,拼死争夺,坚守住了阵地,一直支撑到了主力部队赶到,全歼了敌人。最后,全连打到只剩下6个人,其中还包括一名随军特派女记者。

在真实的历史上,彭德怀于战前会议上曾特别提醒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要求该兵团务必要抢先占领罗局镇、益店镇,切断陇海铁路,不使胡军主力西逃。影片中彭德怀还专门敲打了第4军军长王世泰:“西府战役,4军没有打好,事后我是发了火的。我彭德怀本事不大,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次,再给你们4军一个机会。要是再卡不住闸门,脑壳我还是要砍的哟!”

彭德怀说这番话当然是有原因的。在一年多以前,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长驱插入敌纵深,一举打下了重镇宝鸡,缴获了大量辎重物资。这时,胡宗南和青马联手发动反击,集结重兵分别从北侧和东侧沿公路、铁路扑了过来。彭德怀命令主力迅速抢运物资,然后撤出宝鸡,向北转移,继续收复陇东。然而,负责在宝鸡以东杏林、扶风一线阻击胡宗南部裴昌会兵团的第4纵队警3旅没有挡住敌人,被迫撤出了阵地。第4纵队司令员王世泰率主力退到青化镇后,又没有挡住裴昌会兵团,只好继续后撤,以致扶风、岐山接连失守。第4纵队的连续撤退既没有请示西北野战军总部,也没有告知在其右翼阻击敌人的友邻部队第2纵队独6旅,致使攻克宝鸡的西野主力门户洞开,产生了巨大的危机。被迫之下,彭德怀只好命令将大量来不及带走的缴获物资销毁,主力撤出宝鸡向北转移。当时彭德怀坚持等到各纵队都接到命令相继转移后自己才撤走。因周围情况紧急,彭德怀把平时由警卫员保管的手枪都要来了,打算万一与部队被打散了就带警卫营上山打游击。

西北野战军主力转移到陇东后,马继援率青马部队又扑了过来,将西野先头的第6纵队司令部及教导旅包围在了屯字镇。彭德怀急派第1、第4纵队前去增援,然而此时裴昌会兵团已从后边紧紧追了上来,配合青马夹击西野。第1、第4纵队分别与青马军和胡军作战,未能协同一致,虽反复冲击,还是没有打开屯字镇之围。最后,第6纵队司令部奉彭德怀命令率教导旅分散突围,损失惨重。打到这时,彭德怀认识到胡宗南与青马这次的联合非常积极,敌强我弱,收复陇东的计划已难以实现,遂决定率野战军主力向东转移,先摆脱敌军,再寻机歼敌。他命令王世泰率第4纵队沿屯字镇到肖金镇公路实施机动防御,掩护主力在南庄李家集结后向东转移;张宗逊率第2纵队控制荔镇,夺取肖金镇,保障主力东移。

全军行动后,王世泰率第4纵队搜索开路,越过南庄李家,进到了三不同至肖金镇西南一线。后边跟随的第6纵队新4旅进至马头坡时,突然与南下的马继援第82师直属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彭德怀率主力随后抵达集结点南庄李家时,听到前方马头坡方向枪炮声激烈,知道遇到了敌人,即派参谋去召机动防御的第4纵队迅速支援新4旅,打通撤往肖金镇的道路。然而第4纵队已越过了南庄李家远远东去了,彭德怀不由火冒三丈。因部队行进时电话和电台都未开通,他又派人持手书命令去追赶第4纵队,要该部返回南庄李家,当晚在此宿营,修筑工事,准备抗击敌人。好不容易找到了第4纵队,传达了命令,王世泰即命走在最后的警3旅返回执行任务。当警3旅的前卫第5团快到南庄李家时,听到那里枪声大作,即停止了前进。团长郭应春找到了几名逃跑的老百姓询问,听到反映说南庄李家已被马家军占领。警3旅旅长黄罗斌接到报告后,判断再去那里宿营执行任务已没有可能,于是率领部队再次回头原路返回。王世泰知道后也没有对之进行核实,就让该旅向三不同撤退。这下坏了,把彭德怀带领的主力给落在了胡马即将合拢的包围圈里。久等第4纵队不来,前边的新4旅打得伤亡惨重,而周围的敌情则越来越严重,形势非常危急。这是彭德怀一生中最难决断的时刻之一,真是生死悬于一线。他凭着身经百战的丰富经验,从四面枪炮声中判断,前方东侧打不通道路,后面西侧胡马军已追了上来,唯有东南侧的荔镇方向最有可能是第2纵队还在阻击敌人。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部队交替掩护,沿东南绕道向第2纵队靠拢。

彭德怀的判断果然准确,张宗逊率第2纵队在控制了荔镇后,本欲夺取肖金镇,那里却已被青马部队占领,双方发生战斗。这时,胡宗南部的整编第36师突然进至荔镇,向第2纵队后卫发起攻击。南北两面受敌,第2纵队的态势也很不利。当时多数人建议按照总部原来的部署,放弃荔镇全力攻击肖金镇。然而张宗逊坚决反对,认为从屯字镇方向东撤的总部和野战军主力尚无消息,如放弃荔镇,一时又拿不下肖金镇,第2纵队尚有向肖金镇东南打出去的可能,而总部和野战军主力则要被敌人封死于荔镇、肖金镇以西的重围之中。这个责任太大了!他力排众议,指挥全纵队人员南敌北拒,苦苦支撑着荔镇这个东撤的唯一通道。彭德怀的决断,张宗逊的坚持,终于挽救了全军。西野主力与第2纵队会合后,在左右阻击部队护卫下,经肖金镇东南向三不同转移。胡马军在后穷追不舍,西野主力又与敌连续激战,好不容易经宁县、良平、正宁撤回了发起战役时的边区根据地。彭德怀和习仲勋坚持随最后一批撤退部队行动,一路部署阻击敌人,也多次面临了危险。后来马继援吹嘘说这一仗“差点活捉了彭德怀”,倒也不算全是妄言。至此,胡马部队才停下了脚步各自返回。

西府战役,陇东突围,是彭德怀自认的一生几个败仗之一。西北野战军虽歼敌2.19万人,自己也伤亡了1.49万人,占野战军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战损比例太不合算,且失掉了费尽努力得来的大部分战果。战后,全军上下总结了经验教训,彭德怀带头作自我批评。第4纵队司令员王世泰遭到了彭德怀的雷霆训斥,而警3旅旅长黄罗斌和第5团团长郭应春则被撤职。正是因为这一重大教训,彭德怀才在扶眉战役前敲打由第4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军。

回到扶眉战役,第4军知耻而后勇,在第2兵团序列内勇猛西进,奔袭70余公里先后抢占罗局镇、益店镇和清化镇、眉县火车站,切断了胡马3个军西逃的退路。兵团主力继续南进,连克扶风县城、午井镇、高王寺诸要点,配合正面进攻的2个兵团完成了对胡马3个军的包围。直到7月12日拂晓,李振才指挥被包围的第38、第65军全力向西突围,企图经罗局镇撤向宝鸡。第4军全体将士高喊着“堵住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坚守阵地,与国民党军进行了10多轮反复争夺。影片中坚守罗局镇的部队,就是第4军10师。全师官兵坚决卡住罗局镇、眉县火车站,反复与突围之敌拼杀,没有丢失寸土。激战中部队伤亡严重,连师长刘懋功都全身多处挂彩,头部还留下了一块弹片。战后,10师打出了1个英雄团、2个英雄营、5个英雄连。影片中大个子连长的连队打到剩下5个人是有原型的(周洁饰演的特派女记者不算),就是10师29团 5连,只剩下 5名战士仍然坚守住了阵地。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在影片前面的咸阳战斗时,大个子连长是第61军181师的,到了罗局镇战斗中又变成了第4军10师的。可以看出来,就如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面的夏默、田源一样,大个子连长是作为虚构的线索人物出现在影片中的。饰演大个子连长的是演员傅英,曾在著名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出演了小庚,后来又在电视剧《沙场点兵》中出演过基地司令陆元衡。因为在影片《解放大西北》中成功诠释了大个子连长一角,傅英还荣获了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以及1998年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第4军没有辜负彭德怀的期望,一战洗雪了西府战役中的耻辱。各兵团分进合击,战斗至7月12日午夜终于全歼了被包围在渭河北岸的胡马3个军。此后野战军主力乘胜西进,连克蔡家坡、岐山、凤翔、宝鸡、益门等城镇,胜利结束了战役。在北侧的二马看到如此好戏,不敢轻易淌进这票混水里,而是返身撤回了扼守陕甘宁三省咽喉的平凉地区,企图据险顽抗。整个战役中,第一野战军歼灭胡宗南集团3个军和青马1个军共4.4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解放了9座县城和陕中广大地区,完全割裂了胡宗南集团与二马集团之间的联系,彻底掌握了西北战场的主动权。应该说,在此之前,第一野战军还从没打过规模这么大的歼灭战,可以说是取得了西北战场的空前胜利。然而,这个胜利是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的。影片中出现了战后埋葬烈士的画面,那一排排的烈士遗体震撼人心!周洁饰演的特派女记者为一个牺牲的解放战士擦拭着遗体,因为这个烈士是战斗前一天才解放的,所以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彭德怀走过来了解了情况,为这名烈士取名“胜利”。周洁是著名的国家一级舞蹈演员,曾在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饰演了丽妃,荣获1983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后来又在影片《杨贵妃》 饰演了杨玉环,荣获了第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四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周洁多才多艺,在影片《解放大西北》中还担任了歌曲独唱。

影片中接下来出现了胡宗南和二马应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阎锡山之邀,共赴广州参加西北联防会议,讨论“兰州决战计划”的一幕。在真实的历史上,实际上前边还有一段戏,就是所谓的“平凉会战”。

扶眉战役后,胡宗南集团剩下的10余万人退到秦岭山区,犹豫徘徊。二马则陈兵平凉,还未遭严重打击。彭德怀判断,解决西北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二马,而胡宗南现在已是惊弓之鸟,把他逼急了就可能退入四川,对二野下一步进军西南不利。于是,他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一部在南边钳制胡宗南,以主力西进打二马。毛泽东赞同彭的决心,但他担心二马要比胡宗南难打得多,因此提醒彭德怀,打二马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价,且千万不可麻痹轻敌。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彭德怀即行部署,以第十八兵团的2个军牵制胡宗南部,集中第一、第二、第十九兵团及第十八兵团第62军共10个军,西进直取平凉。
另一边,为鼓励马步芳在西北战场继续卖命,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式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这下马步芳着了急,好不容易连正式的位子都坐上了,这要是挡不住共产党,自己就得像胡宗南长官那样流浪去了。于是,他在甘肃静宁召开了作战会议,邀请马鸿逵参加。马鸿逵正因中央没任命他当甘肃省主席而恼火,就多了个心眼没去,让自己的亲信卢忠良去参加会议。会上通过了马步芳制定的“平凉会战计划”,其中规定以宁马军主力于平凉以东、以南布防,在正面抗击解放军;青马军主力则转移至六盘山区,准备向解放军的侧翼实施迂回打击。同时联系胡宗南部,从秦岭后方向解放军出击。马步芳想让别人打头阵,自己保存实力,但这出玩得太小儿科了。马鸿逵是何等老油条,他根本没客气,秘令卢忠良:撤!结果卢忠良带着2个军6个师人马忽喇一下就撤到了平凉以北,把青马军给暴露出来了。马步芳一看,得,耍心眼没成,当然不能自己吃亏,于是留下第82军骑兵14旅防守固关,将主力也后撤到了静宁地区。

彭德怀眼见二马分别后撤,即敌变我变,改一举歼灭为各个击破,命第十九兵团追击宁马军,第一、第二兵团追击青马军,不分昼夜,务必抓住敌人。7月28日,双方终于在固关正面遭遇。青马骑兵14旅旅长马成贤非常骄横,认为这下建功的机会来了,决心利用固关只有一条山谷可通的有利地形,集合骑兵来个猛冲,要给共军一点颜色看看。对于这一仗,彭德怀也非常慎重,特别电示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要千万小心对方的骑兵。而王震则胸有成竹,他已从当地一个老乡那里了解到了14旅的防御阵形和指挥所位置。遂命令贺炳炎的第1军加第7军20师,兵分三路从南、北、中同时发起攻击。战斗一打响,炮兵第一炮就瞄准了马成贤的旅指挥所,当即给掀了盖,炸飞了马成贤的左臂。重伤的马成贤随即被手下抬着逃走了。因14旅的指挥所被打掉,通信中断,各部在解放军的猛烈炮击下陷入了混乱状态。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青马骑兵虽然机动力强,东冲西突,但在这种情况下已是无用武之地。然而青马军确实很顽强,敢于阵前反击,与解放军反复争夺要点,也给解放军造成了较大伤亡。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固关之战整整消灭了青马军1个骑兵旅,这种事在以前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当初在陇东突围时,第1军的前身西野第1纵队被青马骑兵追得丢盔卸甲,这一次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此后至8月11日,第一、第二兵团并肩挺进,连克天水、秦安、庄浪、通渭诸城,马继援被迫带着青马主力退向了定西;第十九兵团出击宁马,击溃宁马主力第11军、第81军5个团,横扫平凉,控制了六盘山。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此时,马继援认为定西的地形很有利,保兰州就必须要守定西,他打算在这里与彭德怀决战。然而在兰州的马步芳派人到定西召开了军事会议,宣布要退守兰州。马继援对此很不赞同,认为那样就打烂了,再没有后路,因而不想撤兵。马步芳则考虑总要在西北与解放军来一次决战,要在定西打就只有青马自己上阵,宁马和胡宗南都不会帮忙。而只有在兰州打,没有退路了,广州国民政府才好压马鸿逵出兵,一起同解放军打。而且兰州外围多山,防御坚固,易守难攻,交通和物资条件都较好。经过他的严令及亲信劝说,马继援终于带着主力撤回了兰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有了前面阎锡山急召二马和胡宗南去广州参加西北联防会议的一幕。

影片中的这次会议很滑稽。二马在会上逢场作戏,当着与会众人的面假惺惺地抹眼泪,表示一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协同胡宗南在兰州城下与彭德怀决战。商定会后马鸿逵直接和马步芳去兰州调兵遣将。然而正像蒋介石所指出的那样,“这个二马是很会作戏的,我不信回回军能有回天之力”,马鸿逵果然又耍了滑头。他担心去了兰州后有可能会被马步芳扣为人质,逼他出兵,于是当天晚上就带着儿子马敦静不辞而别飞回了银川。马步芳得知后气得大骂马鸿逵,阎锡山和胡宗南也哭笑不得,摇头叹气。

就这样,因为马鸿逵将主力缩回了宁夏,二马携手与彭德怀决战的计划胎死腹中。而胡宗南则已奉蒋介石命令准备退守西南,更无心管西北的事了。马步芳只有把赌注押在兰州与彭德怀决一胜负。对于如何歼灭二马,毛泽东早有指示,应区别对待,其核心是打击青马。对于宁马,在军事打击下,尽量争取用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只要消灭了青马,即可基本上解决西北问题。对于马步芳主动要求决战,毛泽东和彭德怀都非常欢迎。他们不怕青马打,只怕青马跑,万一跑到青海草原去打游击,解决起来就要大费周折,西北解放的时间也要推迟。至于是在哪里进行决战,毛彭都希望是在平凉或定西打,早打早解决。因为二马连连退却,这一仗就只有在兰州见分晓了。8月4日,彭德怀下达了战役命令,集中第二、第十九兵团的5个军15万人分两路杀向兰州;王震率第一兵团2个军加第十八兵团1个军,从左翼渡黄河直取西宁,端掉马步芳的老窝;第十八兵团2个军加第一兵团1个军继续钳制陕南的胡宗南集团,保障野战军主力的左翼及后方安全;第十九兵团1个军钳制宁马,保障野战军主力的右翼安全。部署完毕之后,各路大军相继出动。8月19日,一野前锋已至兰州。

兰州确实是个形胜之地,其北临黄河,三面环山,城西有一座铁桥连接两岸,是当时黄河上游价值巨大的交通要道。要想拿下兰州,只有先打下南山各外围阵地,舍此别无他途。马继援以青马主力第82军、第129军共5万人马守卫兰州,并将其中最精锐的3个师摆在了南山阵地上。各主要阵地上都修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山体也被削成峭壁,上面密布机枪掩体,外面挖有壕沟,沟内有暗堡和机枪工事,各壕沟间有暗沟相通,外围还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马继援对于守住兰州信心满满,狂劲又上来了,恨不得马上就与彭德怀决一死战。正如影片中马继援对全体将官狂吹的那样:“我们要以兰州的胜利为起点,把共军,把彭德怀,全部消灭在大西北!”当马步芳从广州飞回兰州时,解放军已兵临城下了。

影片中解放军对兰州进行夜间火力侦察和发起第一次总攻时,遭到了南山阵地上青马军各明暗火力点的猛烈射击,伤亡惨重,很多战士牺牲在了插满木尖桩的壕沟里。首战失利,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检查,并当着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的面骂自己。马继援则得意的不知东西南北了,在电话里对他爹一个劲地吹昏话:“彭德怀已在我们脚下碰得头破血流”、“青海的马,一万年也变不了”、“当前,我最担心的,是怕彭德怀跑了”、“我现在为难的是,将来这十几万共产党的俘虏,我怎么处理呀!”

在真实的历史上,一野主力两路人马刚刚在兰州城下会合,彭德怀就下令发起了总攻。他这时担心的倒不是胡宗南和马鸿逵来增援马步芳,而是怕马步芳、马继援顶不住跑回西宁,那就不好打了。8月21日,彭德怀命令第二、第十九兵团抽出4个军的9个团,向兰州发起攻击,重点是拿下南山阵地和夺取黄河铁桥。然而大军初到,还没有将青马军的防御部署和火力分布搞清楚就开始进攻,明显是有些轻敌了。结果就像影片中的那样,解放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对深藏于掩体、壕沟内的青马军伤害不大。等解放军发起冲击时,青马军纷纷钻出来,占领阵地居高临下以火力猛烈阻击。阵地前沿地雷密布,此起彼伏的爆炸,也给攻击部队造成了巨大威胁。这样打了一天,解放军竟然连一个阵地也没拿下来,自己却伤亡2500余人,还消耗了大量弹药。当时杨得志就恨恨地说:“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我们华北部队还从没有碰到过!”彭德怀觉得不对劲了,果断下令全线停止攻击。事后,从兵团到参战的各军、师、团领导都来检讨,彭德怀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要大家好好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重新进行攻击准备。同时他致电毛泽东作了检讨,并要求再攻兰州。毛泽东对于打马家军的态度一向持重,他回电要彭德怀用一星期或更多时间来进行再攻的准备,一次打不开就用二次、三次攻击,直到打下兰州。就在这个时候,8月22日,王震的第一兵团攻占了甘肃临夏,击溃了新编的青马骑兵军约2万人,兰州右翼门户洞开。临夏是马步芳的出生地,由此可直扑他的老窝西宁。马步芳急了,立即从兰州抽调了2个骑兵旅回防西宁,这样就减弱了兰州的防御力量。别看马步芳力主要在兰州进行决战,到这个时候也犯了嘀咕。他急电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其火速督催胡宗南、马鸿逵出兵解围。同时又派亲信飞到银川去请求马鸿逵援助。自然,除了打哈哈外,不会有他想要的结果。无奈之下,马步芳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让儿子马继援坚守兰州,自己飞回了老窝西宁,一面准备跑,一面遥控进行指挥。

彭德怀没有用更长的时间进行准备,他从各部队的总结中及侦察员的侦察中基本了解了青马军的兵力、工事、火力情况,决心尽快再攻兰州。而各部队也抓紧时间进行动员,研究了战术,并将大量物资器材运上了一线。影片中彭德怀、张宗逊等总部领导亲自和指战员们一起推火炮上山,就是当时历史的反映。彭德怀于8月24日致电毛泽东,请求25日就再攻兰州,再晚了恐宁马增援兰州,且攻城部队粮食不足,运输线太长,拖下去更不利。毛泽东虽觉得彭德怀有些急,但他充分尊重一线将领的意见,同意了彭德怀的攻城请求。彭德怀决定25日攻击一下拉上去4个军,从东、中、西三段全线猛攻南山阵地。为不使马继援逃回青海和西宁,又命令王震第一兵团迅速渡过黄河,迂回到兰州后方,切断兰州通往青海和新疆的公路。

血与火的最后决战到来了。

(待续)
赞一个给楼主!写的不错,继续继续
一直认为解放战争才是五千年历史里最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历史,可现在大部分人却一看是解放战争就觉得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过家家,国民党肯定输,共党肯定赢
却不知战争不是儿戏,都要有伤亡,更何况是上百万部队的交战碰撞,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先顶后看,楼主文笔不错,请继续!
全看完了,谢的不错!
大进军系列我都看了好几遍,应该说西北战场是打的最惨烈的。解放兰州时马家军丧心病狂的火攻,楼主文中写的彭总亲临前线布置181师迎敌的细节,以大个子连长为代表的部队指战员艰苦作战连续行军,最后活活渴死的细节,还有一个解放战士,还是个孩子,刚被解放就参加战斗牺牲了,连名字都没有,还是彭总亲自取名“解放”。诸多场景历历在目,一野无愧第一野战军的称号!
算是报仇了,胡宗南,陈诚,这俩货
蒋公云娘希屁胡宗南无能之辈
胡宗南到底指挥能力如何?看目前的史料似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战役不行,战术也不行
胡能受蒋信任更多的是老乡关系吧!见面可以说说家乡土话!感觉很亲切!共产党这边林,徐3几年就能当方面军司令员当校长!这靠的是实力啊!
胡宗南在黄埔时的名气远不如三杰,甚至不如许继慎、黄鳌、杨其纲等人。没有蒋介石的提拔,哪有他的发达。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4-12-3 09:14
胡宗南到底指挥能力如何?看目前的史料似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战役不行,战术也不行


胡宗南纠缠红四方面军突围入陕及阻止红一、红四北上时,部署还算得当,尤其是非常顽强,令得毛都指示要避开胡敌走。只是,自从凇沪会战他挨了日本人的痛打后,指挥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4-12-3 09:14
胡宗南到底指挥能力如何?看目前的史料似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战役不行,战术也不行


胡宗南纠缠红四方面军突围入陕及阻止红一、红四北上时,部署还算得当,尤其是非常顽强,令得毛都指示要避开胡敌走。只是,自从凇沪会战他挨了日本人的痛打后,指挥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咸阳一战干掉马家军一批锐士,一骨干师长阵亡,然后就是一路撤退到兰州决战,结果一战溃散,大批骨干不是战死就是淹死,为了保存力量,只好带这批尕娃先顺从大军了,以后再徐徐图之,结果就是三年西北剿匪收工。
当年最可惜的就是,让这帮家伙起义了。失去了全歼的机会,也给以后埋下了祸根。
马家军在那个年代,对于红军, 就是德国装甲军对波兰步兵的存在, 相当难打。  但是后期随着我军数量的充足, 火力的提高,  骑兵的集体冲锋接近于送死, 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露珠,自从你开了老电影系列贴,这次终于赶上趟了--上礼拜已经重温了一遍《解放大西北》。
不错写的希望楼主继续。
小时候看过皮旅这部电视剧
关于马家军覆灭后  其残部在西北有没有参加过各类叛乱 的资料  有具体点的吗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4-12-3 15:31
咸阳一战干掉马家军一批锐士,一骨干师长阵亡,然后就是一路撤退到兰州决战,结果一战溃散,大批骨干不是战 ...
马家队伍在西北与日本鬼子没两样,日本鬼子干过的坏事马家队伍基本都干过(除了不烧房子)。
daneimitan008 发表于 2014-12-3 16:58
露珠,自从你开了老电影系列贴,这次终于赶上趟了--上礼拜已经重温了一遍《解放大西北》。
目前是打算写一个系列:

1.《上甘岭》(1956)
2.《黑山阻击战》(1958)
3.《战上海》(1959)
4.《英雄坦克手》(1962)
5.《红日》(1963)
6.《南海风云》(1976)
7.《飞虎》(1978)
8.《挺进中原》(1979)
9.《济南战役》(1979)
10.《大渡河》(1980)
11.《长排山之战》(1981)
12.《南昌起义》(1981)
13.《西安事变》(1981)
14.《四渡赤水》(1983)
15.《血战台儿庄》(1986)
16.《大决战——辽沈战役》(1991)
17.《大决战——淮海战役》(1991)
18.《大转折——鏖战鲁西南》(1996)
19.《大进军——解放大西北》(1996)
20.《太行山上》(2005)
21.《喋血孤城》(2010)
22.《惊沙》(2011)
山雨层云 发表于 2014-12-3 18:30
目前是打算写一个系列:

1.《上甘岭》(1956)
这个好!正好按照列表,把以前落下的补齐。露珠偶支持你!
支持楼主,赶快把本篇写完。
某魔法的一存 发表于 2014-12-3 17:38
关于马家军覆灭后  其残部在西北有没有参加过各类叛乱 的资料  有具体点的吗
参考西北大剿匪的青海甘肃篇,那些抓住的资料都有,直接镇压的资料比较少,后者如韩起功之流。
对付骑兵,用炮击和空袭最有效。
骑兵的优点是战术机动性强,一千米的距离一两分钟就冲到眼前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经不住炮击。步兵在遇到炮击时可以卧倒,骑兵就不行,而且骑兵本身就骑在马上。因此,炮火对骑兵的杀伤力比对步兵大得多。打个比方,一发76榴弹对卧倒状态的步兵的杀伤半径是10m,对站立、行走或奔跑状态的步兵的杀伤半径是20m,对骑兵的杀伤半径可能就有40m~50m。(数据是估计的)。
楼主写得好,看的也有味道。楼主继续啊!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4-12-3 09:14
胡宗南到底指挥能力如何?看目前的史料似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战役不行,战术也不行
胡宗南的指挥是很让人喷饭的。带着30万打西北野战军的3万,让人家一个歼灭战接一个歼灭战的虐。

他手下都是嫡系,没有指不动的问题。战区狭小,四面几乎合围,补给充足,有空中优势,装备优势啥就都不提了。都这种情况了,然后在战场上别说打赢了,连招架都做不到。

他最逗的是作秀。一堆大捷报上去了,实际根本没打着共军。于是他让手下冒充被俘虏的共军高官,把自己部队的武器收集起来,摆出来说是缴获共军的,还让一大堆记者来参观采访。更逗的是作秀还露底了。。。。。。。。。最最逗的是,过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作秀还把好多公知精英给骗高潮了。
目前是打算写一个系列:

1.《上甘岭》(1956)

非常期待,《解放石家庄》,《济南战役》,《董存瑞》,《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都写写吧,经典!!
胡宗南在黄埔时的名气远不如三杰,甚至不如许继慎、黄鳌、杨其纲等人。没有蒋介石的提拔,哪有他的发达。
跟陈赓、蒋先云在讲台上抢话筒,然后打起来的家伙,能没有名气吗?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4-12-3 09:14
胡宗南到底指挥能力如何?看目前的史料似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战役不行,战术也不行
所以现在有人怀疑这厮才是最大的共谍······
大进军系列我都看了好几遍,应该说西北战场是打的最惨烈的。解放兰州时马家军丧心病狂的火攻,楼主文中写的 ...
马家军守兰州时,层层设防,城里城外到处密布火力点和壕沟、铁丝网、鹿柴等障碍,甚至把数枚航空炸弹绑在一起构成子母连环炸弹埋在地下,杀伤力很大。我军在攻城时,马家军不要命的疯狂抵抗和兰州强大的防御体系给我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是打算写一个系列:

1.《上甘岭》(1956)

很好啊,八九十年代放过的老电影回顾我也在整理,不过放在讨论畅谈,欢迎你来顶,我已经整理出来很多了,都是自己弄的。楼主辛苦了,加油啊,要是有人帮你就好了。

某魔法的一存 发表于 2014-12-3 17:38
关于马家军覆灭后  其残部在西北有没有参加过各类叛乱 的资料  有具体点的吗


甚至原子弹爆炸前还有马匪残余部队在试验区沙漠深处活动。

89年的时候拍过一个电视剧《原子弹爆炸前的秘闻》,那部片子后来资源怎么也没再找到,电视台好像也只放了一遍。估计内容才残忍或被遗忘了,原版拷贝可能就一直在央视或地方电视台仓库里某个角落睡大觉。小时候大概九几年看的。

本片大致内容是:在原子弹准备实施爆炸的区域,一支女子小分队(叫彩虹小分队,不到十个队员的样子)在巡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群蓬头垢面的骑马武装人员,其实这些人是马匪残余部队,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女兵全部为其擒获。(马队将她们团团围住)女兵们向马匪解释原子弹即将爆炸,让他们赶快撤离,但那些土匪早就脱离尘世多年,连话都讲不好了,(不过我记得好像是匪首为控制这群手下将他们都下药变成了哑巴)根本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另外马匪好像很久没见过外面世界的人和事物了,他们对女兵们的衣着和武器(56冲)很好奇。

  到了晚上,土匪们把女兵分配QJ,有几个比较刚烈的努力反抗,强奸未遂,被毒打一顿,但也有几个胆小的就半推半就了。这几个胆小的回来以后还被性格刚烈的讥讽嘲笑。但最后好像性子刚烈的还是被轮X了,镜头最后她的表情已经麻木了,那些女兵被X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尖叫声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让人非常难过。

  其中领头的女兵队长在战斗中负了伤,后来伤情恶化,土匪们嫌她是个累赘,就在行进途中把她活埋了……再之后就讲的是部队基地发现女兵失踪,派出了很多侦察队到处搜寻,最终部队发现马匪踪迹,交火中击毙了一些马匪,并且喊话让他们投降,最后马匪中一个被解放军救治的哑女孕妇抱着刚分娩的婴儿出现在他们面前,许多马匪被打动了,纷纷投降。接着所有人被迅速被转移到直升机上带离了核试验区(这部分和后来的电影《飞越绝境》类似),彩虹小分队除了几个人幸存外都死了。这个剧里女兵遭遇特别悲惨,那时都不忍心看下去,觉得那些匪徒太野蛮太没人性,恨不得拿起冲锋枪把这群畜生不如的东西全突突了。
某魔法的一存 发表于 2014-12-3 17:38
关于马家军覆灭后  其残部在西北有没有参加过各类叛乱 的资料  有具体点的吗


甚至原子弹爆炸前还有马匪残余部队在试验区沙漠深处活动。

89年的时候拍过一个电视剧《原子弹爆炸前的秘闻》,那部片子后来资源怎么也没再找到,电视台好像也只放了一遍。估计内容才残忍或被遗忘了,原版拷贝可能就一直在央视或地方电视台仓库里某个角落睡大觉。小时候大概九几年看的。

本片大致内容是:在原子弹准备实施爆炸的区域,一支女子小分队(叫彩虹小分队,不到十个队员的样子)在巡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群蓬头垢面的骑马武装人员,其实这些人是马匪残余部队,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女兵全部为其擒获。(马队将她们团团围住)女兵们向马匪解释原子弹即将爆炸,让他们赶快撤离,但那些土匪早就脱离尘世多年,连话都讲不好了,(不过我记得好像是匪首为控制这群手下将他们都下药变成了哑巴)根本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另外马匪好像很久没见过外面世界的人和事物了,他们对女兵们的衣着和武器(56冲)很好奇。

  到了晚上,土匪们把女兵分配QJ,有几个比较刚烈的努力反抗,强奸未遂,被毒打一顿,但也有几个胆小的就半推半就了。这几个胆小的回来以后还被性格刚烈的讥讽嘲笑。但最后好像性子刚烈的还是被轮X了,镜头最后她的表情已经麻木了,那些女兵被X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尖叫声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让人非常难过。

  其中领头的女兵队长在战斗中负了伤,后来伤情恶化,土匪们嫌她是个累赘,就在行进途中把她活埋了……再之后就讲的是部队基地发现女兵失踪,派出了很多侦察队到处搜寻,最终部队发现马匪踪迹,交火中击毙了一些马匪,并且喊话让他们投降,最后马匪中一个被解放军救治的哑女孕妇抱着刚分娩的婴儿出现在他们面前,许多马匪被打动了,纷纷投降。接着所有人被迅速被转移到直升机上带离了核试验区(这部分和后来的电影《飞越绝境》类似),彩虹小分队除了几个人幸存外都死了。这个剧里女兵遭遇特别悲惨,那时都不忍心看下去,觉得那些匪徒太野蛮太没人性,恨不得拿起冲锋枪把这群畜生不如的东西全突突了。
不知有没有人看过我在33楼提到的片子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4-12-4 08:57
不知有没有人看过我在33楼提到的片子
好老的片子呀,看过的还能记住至少要改开前出生的。还记得哑巴给他怀孕的媳妇弄了一听午餐肉罐头,孕妇吃完后他拿手指抠残渣吃的片段。
lijie8257 发表于 2014-12-3 16:03
当年最可惜的就是,让这帮家伙起义了。失去了全歼的机会,也给以后埋下了祸根。
呵呵,起义的大部分高层后来密谋叛乱给镇压了,底层贼马倒是漏网不少
楼主高人!一般人不了解这些也就只能是看个热闹罢了。
山雨层云 发表于 2014-12-3 18:30
目前是打算写一个系列:

1.《上甘岭》(1956)
期待山雨兄的大作。结合历史写影评,虚实结合。另外,大进军中,我觉得沪宁杭的方式,挺不错的,采取的是回忆叙述式的描写。有点和兄弟连类似。但大进军可比兄弟连早好几年呢。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4-12-4 08:49
甚至原子弹爆炸前还有马匪残余部队在试验区沙漠深处活动。

89年的时候拍过一个电视剧《原子弹爆炸前 ...
这就是那时候的商业剧,胡编乱造的产物,当时有不少这类的影视剧大打擦边球,色情暴力一大堆的。真实故事在回忆录里都有,哪来的女子小分队啊,就是神剧的源头,当时清理试验场,的确有马匪残余,全部赶出来安置完毕,哪来的伤亡?笑死人啊。
lifechaser 发表于 2014-12-4 09:33
呵呵,起义的大部分高层后来密谋叛乱给镇压了,底层贼马倒是漏网不少
就是底层的才麻烦,人多啊。高层就那么几个,总能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