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评价“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57:15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

    1966年至197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各个领域造成了严重混乱,
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应当看到,“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了巨大损
失,但仍然取得了发展。对此,曾经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一种通行的说法是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最早见于1978年2 月26日华国锋在第五届全国
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从1974年到1976年……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
的边缘。”这种说法以后被不少著作和文章沿用,并发展为“文革”时期的10年
“从总体上看,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的评价,而且至今仍有人使
用。

    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甚至用“经济的崩溃”作
为标题来述说“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另一种说法是:整个“文革”10年,经
济是有发展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只是指动乱最严重的1967、1968年。薄
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指出:“综观1966至1970年这五年乃至
1966至1975年这10年的情况,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革”时期“我国
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这两种说法之间的
差异显然是较大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当然谈不上发展,并且涉及到“文
革”10年经济建设的基本状况。因此,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今天,
有必要根据准确的历史事实做出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

    首先,必须搞清楚,“文革”和“文革”时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革”
是一场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而“文革”时期,是这场运动发生的历
史时间和空间,这一时期既发生了种种严重错误,也存在抵制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斗争,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困难条件下努力进行的经济建设。因此,彻底否定
“文革”并不等于要否定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历史。同样,肯定“文革”时期
经济、外交方面的发展,也不等于要肯定“文革”本身的错误。胡绳很早就指出,
要把“文革”和“文革”时期区别开来。(见《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4 期第11
页。)应当说,这是我们正确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阶段历史的基本准则。
(周问:同理,是否也要把改革和改革时期区别开来?)从“文革”后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上看,“文革”时期的经济取得了发展,是明显的事实。

    关于年平均增长率,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1966年因经济领域尚未受到
“文革”较大影响,故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
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 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
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 其余各
年均为正增长。关于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
社会总产值增长77.4% ,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关于生产
水平,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 ,原煤增长91.7% ,原
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
棉布增长20.9% ,粮食增长33.8% ,油料增长61.6%.(《中国统计年鉴(1993)
》,第57、50、33、444 —447 、364 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需要说
明的是,有人提出“文革”时期的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
成瑞的文章回答说:“现在公布的十年内乱期间的数字,尽管有若干估算成分,
但数字来之有据,又经过反复核对,可以说是基本可靠的。”(李成瑞:《十年
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经济研究
》1984年第1 期。)

    从各个经济部门情况看,10年中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工业交通方面,1965年
开始并持续到70年代末期的三线建设,历时三个“五年”计划,投资2050亿元,
使国家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建立起攀枝花钢铁公司、六盘水
工业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钢铁、机器制造、能源、飞机、汽车、
航天、电子工业基地和成昆、湘黔、川黔等重要铁路干线,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
工业交通和科研水平低下的布局不合理状况,形成有较大规模、门类齐全、有较
高科研和生产能力的战略后方体系,促进了内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到70年
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建设前的292 亿元增加到1543亿元,增长4.28
倍,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职工人数由325.65万增加到1129.5万,增长2.46
倍。工业总产值由258 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增长3.92倍。1972年以后,以毛泽
东、周恩来批准的“四三方案”为中心,投资几十亿美元和200 亿人民币,从国
外引进了26个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北京石化总厂、上海石化总厂、武钢
一米七轧机工程等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周注:我现在所在的工厂,
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向国家上缴5 亿元的利税),基本满足了国家对这些部门的
需要,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文革”时期,石油工业得到飞跃发展,
陆续开发和兴建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大型油田,克拉玛依和吉林扶余油田生产
能力也得到大的提高,还先后在四川、江汉、陕甘宁组织了三个大石油勘探会战,
探明和建成辽河、任丘、江汉、长庆油田。

    从1966年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 的速度增长,1978年突
破1 亿吨,使中国由“贫油国”跃居世界第8 产油大国,原油加工量比1965年增
加了5 倍多。农业方面,除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国以来成就最大的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1976年与1965年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 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
长4.7 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 倍,农用化肥每亩施用量增长2.1
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
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643 %;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
长935.89%。(水利电力部编:《中国农田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第
25-43 页。)抗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
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9%。(国家统计局编:《建国三十
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第74页。)这些农田灌溉和排涝条件的较大改善, 为以
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经营方式抗御旱涝灾害的侵袭,提供了重要的保
证。尤其是80年代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资相对较少并逐年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
70年代的投资在发挥效益。至今我们的水利设施的80% 还是7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
(见新华社2000年6 月5 日报道)。(周问:说现在吃文革老本,至少在水利建
设这一点来说,就是不错的吧?)

    科学技术方面,这一时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特别是国防尖端技术得到了
空前的突破。1966年5 月9 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
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1967年6 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
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70年4 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1973年8 月26日,第一台每秒百万次集
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5年11月28日,第一次回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
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1975年10月20日,
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经过推广后一般提高产量20% ,
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果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
世界先进水平,准备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正如邓小平1988年所说:“如果六十年
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文选》,第279 页,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周问:现在拿得出手的科技成就,与文革时期相比,到底如何?巨人
脑黄金?或中华鳖精?)

    那么,又如何看待“文革”时期的巨大经济损失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
行分析。首先,是政治动乱冲击和破坏生产建设,造成了直接的巨大物质损失。
如大串连、“停产闹革命”使铁路运输中断、停工停产;武斗、造反、打砸抢毁
坏大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设施等等。这些有形的损失,虽然无法计算总量,却是
有目共睹的。(周注:确是文革的错误,应该否定,但这些错误在文革中就已被
纠正。)其次,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没有在应有发展速度下取得大的成就。这
一时期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速度和“文革”之前的14年(1953年至1966
年)和之后的6 年(1977年至1982年)平均速度相比,是比较缓慢的。社会总产
值年增长率6.8 %分别低于前者的8.2 %和后者的8.9 %,国民收入年增长率4.9
%分别低于前者的6.2 %和后者的7.5 %。如果能够持续“文革”前的国民收入
增长速度,这10年国民收入应该多增长2793亿元。(有的著作认为“如果按照正
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10年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这种说法
值得商榷,因为百元应增效益还要受到基数、部门构成等影响,不可简单比较。
如90年代上述效益比“文革”时期就有下降,决不能说90年代比“文革”时期损
失更大。(呵呵!))

    此外,从计划指标本身看,“文革”时期的“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虽
然得到完成,但确定的指标并不算高,“三五”计划本可以提前两年完成,“四
五”计划原定指标较高,后来也大大压缩。(对比现在,去年保8 ,今年保7 ,
不知如何?)再次,是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十年中,国民经济总量虽然有增加,
但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破坏也使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增大,浪费严重。许多重大项
目的完成是靠多投资、“大会战”和多消耗取得的,时间也大为延长。大中型建
设项目周期,“一五”时期为6.5 年,“三五”和“四五”时期分别延长到8.8
年和10.7年。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率也由“一五”时期的15.5%下降到“三五”、
“四五”时期的11.5%和9.4 %。最后,是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 斤,低于1952年的395 斤。到1978年,全国
农村还有2.5 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下降,只在1971年对少
部分人提高过一次工资。住宅、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造成了严重欠账。
“文革”前经过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市居民供应的商品本来已经有不少取消了
配给票证,“文革”时期又不得不恢复甚至增加。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当
然是“文革”的动乱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

    此外,还有些因素是我们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时应该考虑进去的。

    一、为实现工业化目标而预付的代价。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个五年
计划的时间,在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
业国的转变。为此,在投资中必须优先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后才考虑农
业和轻工业;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必须保证提高积累率来发展生产资料
的生产,然后才能适当考虑提高人民生活的消费需要。这个原则既是中国工业落
后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的共同道路。“一五”计划即是
照此安排的。但由于“大跃进”冲掉了“二五”计划,造成了经济困难局面,不
得不暂时停止工业化进程,降低积累率,优先解决吃穿用问题。经过1962年至1965
年的三年调整,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1966年至1975年执行的“三五”、“四五”
计划,实际即承担了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后两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到1978年,我国
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已经从1952年的43.1:56.9,变为75.2:24.8
(国家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可以说初步
实行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也有人认为1975年即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见《
党的文献》2000年2 期田松年文)。

    因此,“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投资积累率高、消费率低,重工业投资大、农
业轻工业投资少,生产性项目多、生活性项目少,投资效益低、见效慢,实际上
是实现工业化目标中进行基础建设阶段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为以后发展预
付的代价,和单纯的损失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说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
381 斤,低于1952年的395 斤的例子,常常被用来说明“文革”经济的“崩溃”。
实际上,即使在人口失控、增长很快的“文革”时期,粮食也是持续增长的,全
国人均占有量从1965年的544 斤提高到1976年的615 斤。至于人均消费量降低,
主要是当时“备战备荒”政策的需要,和经济无直接关系。(雅科夫老弟应好好
看看!)

    二、在特殊国际环境下保证自身安全必付的代价。60年代前期,中国周边形
势十分严峻。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半月形”封锁,1961年至1968年在台湾海峡
先后举行了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三次核战争演习,而且在越南发动大规模侵
略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北部的苏联也陈兵百万,把核导弹瞄准中国。1964
年和1969年,美国和苏联都曾向中国发出使用核打击的战争威胁。在这样的形势
下,进行三线建设,加强国防建设是必须的,决不能用大规模战争至今没有爆发
的事后估计,来判断当时的战备是否有必要,更不能用通常情况下的价值准则来
判断三线建设和发展国防建设是否“合算”。有些人批评当时只发展核武器,不
发展核电站,这是脱离历史条件的不负责任的指责。事实上,正是当年的这些建
设,为我国以后的和平发展赢得了保证。正如江泽民最近所指出:如果没有毛主
席、周总理当年在非常困难条件下搞成的原子弹、氢弹,我们就没有今天这样的
安全局面,恐怕早就挨打了。同样,这一时期的外援,也带有改善自身环境、扼
止霸权主义扩张的作用。如援越抗美战争,中国付出了200 亿美元,大多数是在
“文革”时期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
有的提高,包含有为维护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所付出的牺牲。(所以说:毛泽东、
周恩来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调整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原有的工
业交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地基础十分薄弱。这是国家经济
建设中迟早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下决心进行三线建设的重要
原因。1964年,毛泽东在作出三线建设决策时就指出: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
是一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也就是沿海支援内地,使内地逐
步赶上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针对有些人认为大规模战争打不起来的看法,他说
:“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做两手准备的。”(毛泽东:《
在打仗问题上要有两手准备》,《党的文献》1995年3 期。)今天回过头来看,
如果没有当年三线建设改善了内地的工业交通和科技状况,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期
要提高中西部的经济水平,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所以江泽民同志1991
年4月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当年三线重
点工程时说: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至于这一方面的浪费和经济效益损失,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别关注这样的见
解: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也类似于马克思所说
的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不妨把一定历史背
景下的三线建设带来的因资源配置不经济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损失,计入工业和
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社会成本中。这一部分成本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
出成本,是一种必要的扣除,何况从经济发展的后续性看,落后地区的开发一旦
进入收获期,原来的投入将会在或长或短的时期里得到补偿。在这一点上,三线
建设中的一部分效率、效益损失是暂时性的,与纯粹为预防灾害而垫付的那一部
分成本又是不同的,同纯粹的军费开支也是不同的。(马泉山:《新中国工业经
济史(1966-1978 )》,第3 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从以上分析我们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
发展,并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这并不是要肯定
“文革”本身,而是要对党和国家、全国人民在困难条件下节衣缩食、自力更生
进行的建设给予足够的估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持续进行的经济建设和
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予全面的、正确的评价!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

    1966年至197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各个领域造成了严重混乱,
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应当看到,“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了巨大损
失,但仍然取得了发展。对此,曾经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一种通行的说法是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最早见于1978年2 月26日华国锋在第五届全国
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从1974年到1976年……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
的边缘。”这种说法以后被不少著作和文章沿用,并发展为“文革”时期的10年
“从总体上看,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的评价,而且至今仍有人使
用。

    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甚至用“经济的崩溃”作
为标题来述说“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另一种说法是:整个“文革”10年,经
济是有发展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只是指动乱最严重的1967、1968年。薄
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指出:“综观1966至1970年这五年乃至
1966至1975年这10年的情况,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革”时期“我国
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这两种说法之间的
差异显然是较大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当然谈不上发展,并且涉及到“文
革”10年经济建设的基本状况。因此,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今天,
有必要根据准确的历史事实做出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

    首先,必须搞清楚,“文革”和“文革”时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革”
是一场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而“文革”时期,是这场运动发生的历
史时间和空间,这一时期既发生了种种严重错误,也存在抵制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斗争,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困难条件下努力进行的经济建设。因此,彻底否定
“文革”并不等于要否定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历史。同样,肯定“文革”时期
经济、外交方面的发展,也不等于要肯定“文革”本身的错误。胡绳很早就指出,
要把“文革”和“文革”时期区别开来。(见《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4 期第11
页。)应当说,这是我们正确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阶段历史的基本准则。
(周问:同理,是否也要把改革和改革时期区别开来?)从“文革”后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上看,“文革”时期的经济取得了发展,是明显的事实。

    关于年平均增长率,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1966年因经济领域尚未受到
“文革”较大影响,故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
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 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
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 其余各
年均为正增长。关于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
社会总产值增长77.4% ,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关于生产
水平,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 ,原煤增长91.7% ,原
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
棉布增长20.9% ,粮食增长33.8% ,油料增长61.6%.(《中国统计年鉴(1993)
》,第57、50、33、444 —447 、364 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需要说
明的是,有人提出“文革”时期的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
成瑞的文章回答说:“现在公布的十年内乱期间的数字,尽管有若干估算成分,
但数字来之有据,又经过反复核对,可以说是基本可靠的。”(李成瑞:《十年
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经济研究
》1984年第1 期。)

    从各个经济部门情况看,10年中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工业交通方面,1965年
开始并持续到70年代末期的三线建设,历时三个“五年”计划,投资2050亿元,
使国家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建立起攀枝花钢铁公司、六盘水
工业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钢铁、机器制造、能源、飞机、汽车、
航天、电子工业基地和成昆、湘黔、川黔等重要铁路干线,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
工业交通和科研水平低下的布局不合理状况,形成有较大规模、门类齐全、有较
高科研和生产能力的战略后方体系,促进了内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到70年
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建设前的292 亿元增加到1543亿元,增长4.28
倍,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职工人数由325.65万增加到1129.5万,增长2.46
倍。工业总产值由258 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增长3.92倍。1972年以后,以毛泽
东、周恩来批准的“四三方案”为中心,投资几十亿美元和200 亿人民币,从国
外引进了26个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北京石化总厂、上海石化总厂、武钢
一米七轧机工程等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周注:我现在所在的工厂,
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向国家上缴5 亿元的利税),基本满足了国家对这些部门的
需要,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文革”时期,石油工业得到飞跃发展,
陆续开发和兴建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大型油田,克拉玛依和吉林扶余油田生产
能力也得到大的提高,还先后在四川、江汉、陕甘宁组织了三个大石油勘探会战,
探明和建成辽河、任丘、江汉、长庆油田。

    从1966年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 的速度增长,1978年突
破1 亿吨,使中国由“贫油国”跃居世界第8 产油大国,原油加工量比1965年增
加了5 倍多。农业方面,除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国以来成就最大的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1976年与1965年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 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
长4.7 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 倍,农用化肥每亩施用量增长2.1
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
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643 %;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
长935.89%。(水利电力部编:《中国农田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第
25-43 页。)抗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
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9%。(国家统计局编:《建国三十
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第74页。)这些农田灌溉和排涝条件的较大改善, 为以
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经营方式抗御旱涝灾害的侵袭,提供了重要的保
证。尤其是80年代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资相对较少并逐年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
70年代的投资在发挥效益。至今我们的水利设施的80% 还是7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
(见新华社2000年6 月5 日报道)。(周问:说现在吃文革老本,至少在水利建
设这一点来说,就是不错的吧?)

    科学技术方面,这一时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特别是国防尖端技术得到了
空前的突破。1966年5 月9 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
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1967年6 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
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70年4 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1973年8 月26日,第一台每秒百万次集
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5年11月28日,第一次回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
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1975年10月20日,
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经过推广后一般提高产量20% ,
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果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
世界先进水平,准备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正如邓小平1988年所说:“如果六十年
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文选》,第279 页,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周问:现在拿得出手的科技成就,与文革时期相比,到底如何?巨人
脑黄金?或中华鳖精?)

    那么,又如何看待“文革”时期的巨大经济损失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
行分析。首先,是政治动乱冲击和破坏生产建设,造成了直接的巨大物质损失。
如大串连、“停产闹革命”使铁路运输中断、停工停产;武斗、造反、打砸抢毁
坏大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设施等等。这些有形的损失,虽然无法计算总量,却是
有目共睹的。(周注:确是文革的错误,应该否定,但这些错误在文革中就已被
纠正。)其次,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没有在应有发展速度下取得大的成就。这
一时期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速度和“文革”之前的14年(1953年至1966
年)和之后的6 年(1977年至1982年)平均速度相比,是比较缓慢的。社会总产
值年增长率6.8 %分别低于前者的8.2 %和后者的8.9 %,国民收入年增长率4.9
%分别低于前者的6.2 %和后者的7.5 %。如果能够持续“文革”前的国民收入
增长速度,这10年国民收入应该多增长2793亿元。(有的著作认为“如果按照正
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10年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这种说法
值得商榷,因为百元应增效益还要受到基数、部门构成等影响,不可简单比较。
如90年代上述效益比“文革”时期就有下降,决不能说90年代比“文革”时期损
失更大。(呵呵!))

    此外,从计划指标本身看,“文革”时期的“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虽
然得到完成,但确定的指标并不算高,“三五”计划本可以提前两年完成,“四
五”计划原定指标较高,后来也大大压缩。(对比现在,去年保8 ,今年保7 ,
不知如何?)再次,是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十年中,国民经济总量虽然有增加,
但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破坏也使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增大,浪费严重。许多重大项
目的完成是靠多投资、“大会战”和多消耗取得的,时间也大为延长。大中型建
设项目周期,“一五”时期为6.5 年,“三五”和“四五”时期分别延长到8.8
年和10.7年。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率也由“一五”时期的15.5%下降到“三五”、
“四五”时期的11.5%和9.4 %。最后,是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 斤,低于1952年的395 斤。到1978年,全国
农村还有2.5 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下降,只在1971年对少
部分人提高过一次工资。住宅、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造成了严重欠账。
“文革”前经过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市居民供应的商品本来已经有不少取消了
配给票证,“文革”时期又不得不恢复甚至增加。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当
然是“文革”的动乱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

    此外,还有些因素是我们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时应该考虑进去的。

    一、为实现工业化目标而预付的代价。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个五年
计划的时间,在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
业国的转变。为此,在投资中必须优先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后才考虑农
业和轻工业;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必须保证提高积累率来发展生产资料
的生产,然后才能适当考虑提高人民生活的消费需要。这个原则既是中国工业落
后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的共同道路。“一五”计划即是
照此安排的。但由于“大跃进”冲掉了“二五”计划,造成了经济困难局面,不
得不暂时停止工业化进程,降低积累率,优先解决吃穿用问题。经过1962年至1965
年的三年调整,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1966年至1975年执行的“三五”、“四五”
计划,实际即承担了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后两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到1978年,我国
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已经从1952年的43.1:56.9,变为75.2:24.8
(国家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可以说初步
实行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也有人认为1975年即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见《
党的文献》2000年2 期田松年文)。

    因此,“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投资积累率高、消费率低,重工业投资大、农
业轻工业投资少,生产性项目多、生活性项目少,投资效益低、见效慢,实际上
是实现工业化目标中进行基础建设阶段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为以后发展预
付的代价,和单纯的损失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说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
381 斤,低于1952年的395 斤的例子,常常被用来说明“文革”经济的“崩溃”。
实际上,即使在人口失控、增长很快的“文革”时期,粮食也是持续增长的,全
国人均占有量从1965年的544 斤提高到1976年的615 斤。至于人均消费量降低,
主要是当时“备战备荒”政策的需要,和经济无直接关系。(雅科夫老弟应好好
看看!)

    二、在特殊国际环境下保证自身安全必付的代价。60年代前期,中国周边形
势十分严峻。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半月形”封锁,1961年至1968年在台湾海峡
先后举行了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三次核战争演习,而且在越南发动大规模侵
略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北部的苏联也陈兵百万,把核导弹瞄准中国。1964
年和1969年,美国和苏联都曾向中国发出使用核打击的战争威胁。在这样的形势
下,进行三线建设,加强国防建设是必须的,决不能用大规模战争至今没有爆发
的事后估计,来判断当时的战备是否有必要,更不能用通常情况下的价值准则来
判断三线建设和发展国防建设是否“合算”。有些人批评当时只发展核武器,不
发展核电站,这是脱离历史条件的不负责任的指责。事实上,正是当年的这些建
设,为我国以后的和平发展赢得了保证。正如江泽民最近所指出:如果没有毛主
席、周总理当年在非常困难条件下搞成的原子弹、氢弹,我们就没有今天这样的
安全局面,恐怕早就挨打了。同样,这一时期的外援,也带有改善自身环境、扼
止霸权主义扩张的作用。如援越抗美战争,中国付出了200 亿美元,大多数是在
“文革”时期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
有的提高,包含有为维护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所付出的牺牲。(所以说:毛泽东、
周恩来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调整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原有的工
业交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地基础十分薄弱。这是国家经济
建设中迟早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下决心进行三线建设的重要
原因。1964年,毛泽东在作出三线建设决策时就指出: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
是一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也就是沿海支援内地,使内地逐
步赶上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针对有些人认为大规模战争打不起来的看法,他说
:“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做两手准备的。”(毛泽东:《
在打仗问题上要有两手准备》,《党的文献》1995年3 期。)今天回过头来看,
如果没有当年三线建设改善了内地的工业交通和科技状况,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期
要提高中西部的经济水平,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所以江泽民同志1991
年4月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当年三线重
点工程时说: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至于这一方面的浪费和经济效益损失,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别关注这样的见
解: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也类似于马克思所说
的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不妨把一定历史背
景下的三线建设带来的因资源配置不经济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损失,计入工业和
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社会成本中。这一部分成本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
出成本,是一种必要的扣除,何况从经济发展的后续性看,落后地区的开发一旦
进入收获期,原来的投入将会在或长或短的时期里得到补偿。在这一点上,三线
建设中的一部分效率、效益损失是暂时性的,与纯粹为预防灾害而垫付的那一部
分成本又是不同的,同纯粹的军费开支也是不同的。(马泉山:《新中国工业经
济史(1966-1978 )》,第3 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从以上分析我们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
发展,并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这并不是要肯定
“文革”本身,而是要对党和国家、全国人民在困难条件下节衣缩食、自力更生
进行的建设给予足够的估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持续进行的经济建设和
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予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好文!!此文改变了我的许多观点,而且论据充足,有较大的信服度。相信更多的朋友在看过此文之后也会有与我相仿的观点改变!
客观和深刻,留下的有:数不尽的山头、没有沟通的科研单位,肥大臃肿的军工国企,和连年的自然灾害。
文革中的经济成就,绝不能为文革翻案
知道毛让邓小平二次复出是为了什么嘛?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了!
以下是引用rien在2003-7-28 11:47:00的发言:
客观和深刻,留下的有:数不尽的山头、没有沟通的科研单位,肥大臃肿的军工国企,和连年的自然灾害。


  别信口开河,想当然了。

    你把改革前后的山头作个比较。你就会发现,改革开放后砍的树远远大于改
革前。如果你没资料对比的话。你不妨拍拍自己的良心,然后抬头看看天,低头
看看地。

    你就会发现十年前的夜还是星光灿烂,透彻无比,现在的夜已是乌漆嘛黑,
只能看见月亮和几颗大的星星了。十年前的城市,在早晨和傍晚,就可看见成群
结队的小鸟在大街,公园的树上欢雀跳跃,长鸣不衰。现在的城市,难闻鸟鸣雀
跃之生久矣。十年前的空气是清新怡人,现在的空气则是怪味杂陈。
以下是引用kelly在2003-7-28 16:05:00的发言:
文革中的经济成就,绝不能为文革翻案
知道毛让邓小平二次复出是为了什么嘛?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了!


   被称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究竟谁的责任?

    七五年,中央经毛泽东提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军委就给他在地安门修房
子,花了百万元,万寿山禁园,尽他一家人畅游。真是摆尽了“谱”。这也还不
足道,一上台,借“整顿”,大反“文革”新生事物,为走资派们“反攻倒算”。

    后“批邓”,被“解放”的一些“老干部”心里有怨气。对于“文革新生事
物”

    挑三检四,不满情绪。对于“文革”的认识,邓小平的态度是“我也是”桃
花源“中人”,不便说,既使这样毛泽东还是视为“人才”。后主持中央工作,
被解放的老干部对文革新生“老、中、青”三结合政权基本大权在握,形成旧官
僚势力“回潮”,全面否定文革成果。毛泽东说:“死不悔改”,不得不批邓。
既使那时,提出的思想口号也是“抓革命、促生产”,批林批孔、批判资产阶级
思想路线的“回潮”,被解放的老干部在批邓中大多“撂挑子”,这个时期才产
生了经济自文革以来的衰退,后来被称为所谓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究竟
谁的责任?
文革好文革妙文革呱呱叫
文革是人类历史上最光明伟大最卓有成效最完美无缺的







屠杀和浩劫
以下是引用穿红短裤的蛋蛋在2003-7-29 7:41:00的发言:
文革好文革妙文革呱呱叫
文革是人类历史上最光明伟大最卓有成效最完美无缺的







屠杀和浩劫

你除了会呻吟,还会什么?
支持贴主!
应该要有不同声音的出现!
不要都是反文革总司令部的大字报么~
看看这里的论坛,似乎都是大字报~
下面是[B][化西][/B]说的东西
你除了会呻吟,还会什么?


我会数文革掉了多少人头
我会算文革造了多大的孽
我会反省历史的伟大错误
唯一不会的就是和你一样做个保皇派和,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又以吃肉骂娘的态度对待历史,错了就是错了,管你怎么美化都是错的,再好的苍蝇也只是一只苍蝇罢了.
以下是引用化西在2003-7-29 7:28: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kelly在2003-7-28 16:05:00的发言:
文革中的经济成就,绝不能为文革翻案
  知道毛让邓小平二次复出是为了什么嘛?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了!


    被称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究竟谁的责任?

     七五年,中央经毛泽东提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军委就给他在地安门修房
子,花了百万元,万寿山禁园,尽他一家人畅游。真是摆尽了“谱”。这也还不
足道,一上台,借“整顿”,大反“文革”新生事物,为走资派们“反攻倒算”。

     后“批邓”,被“解放”的一些“老干部”心里有怨气。对于“文革新生事
物”

     挑三检四,不满情绪。对于“文革”的认识,邓小平的态度是“我也是”桃
花源“中人”,不便说,既使这样毛泽东还是视为“人才”。后主持中央工作,
被解放的老干部对文革新生“老、中、青”三结合政权基本大权在握,形成旧官
僚势力“回潮”,全面否定文革成果。毛泽东说:“死不悔改”,不得不批邓。
既使那时,提出的思想口号也是“抓革命、促生产”,批林批孔、批判资产阶级
思想路线的“回潮”,被解放的老干部在批邓中大多“撂挑子”,这个时期才产
生了经济自文革以来的衰退,后来被称为所谓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究竟
谁的责任?
[/quote]
噢?我倒是要向你请教了,俗话说的好“有因才有果” 你一句轻描淡写的“75年,经毛泽东提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你倒是说说看,毛为何要让这个“棉里藏针的钢铁公司”让这个被打倒的“党内走资派”复出?想来你也是没有胆量说出这个“因”的,还是我替你说了吧,就是因为毛的文革从66年开始的大乱,全国生产陷入瘫痪,全国经济一片混乱,毛不得不被迫起用邓小平来给他“揩屁股”!!!
邓小平在当时的全国经济整顿过程中,解放了了大批的老干部,迅速的恢复国家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持续,全国的经济形势一度有了好转,人们开始正常的建设和生产,自然“革命造反”的热情就低了,这被毛认为是邓否定文革,直接导致了邓小平的再次下台,此后全国再次混乱,直到万恶的文革寿终正寝!!!
你却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昧着良心为毛所发动的文革喊冤叫屈,使尽歪曲事实真相之能事,你不觉得脸红嘛?
我看你还是多摆些正确的事实做论据,少喊些“文革口号”的好,否则,我还真的以为那个被历史遗弃的“文革垃圾堆”里会有木乃伊的蠢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