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跨海隧道:2600亿的纸上谈兵?(提到了烟台和我上过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39:23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630
渤海跨海隧道:2600亿的纸上谈兵?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严定非 孙然 杨国要
2014-10-09 18:36:33 来源:南方周末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是否“纸上谈兵”? (何籽/图)
标签渤海跨海隧道山东辽宁
编者按

渤海跨海隧道甫一公开,争议接踵而来。项目组认为“一定要建设”,不少专家认为是“烧钱”、客流量不足;山东从民间到官方,一路追捧二十余年,辽宁则态度谨慎,“这些事都不好说”。

“比世界上最长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还要长近70公里”、“超过三峡工程投资”、“烟台到大连仅40分钟”……

规划在海底的跨海隧道——渤海跨海通道方案,俨然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巨无霸工程。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在《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这个源于20年前一位烟台市政府官员“头脑风暴”的产物,终于第一次闯进了现实。

而当所有的纪录“加冕”到同一个项目时,渤海跨海通道理所当然陷入到“超级”争议中。

“工程一定要建设”

“项目方案的简本去年就上报到国家发改委了,详本很快就要报到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山东省蓬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琪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按照即将上报的方案,渤海海峡将由一个跨海铁路隧道连通,隧道入口地点分别在大连旅顺和烟台蓬莱。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即烟大海底隧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组长。在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后,王梦恕对项目前景一片乐观:“方案以中国工程院的名义上报国务院。报告分咨询建议报告和工程方案报告,咨询建议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论证。”

2012年7月至今,由他率领的调研组曾数次赴大连、烟台实地调研考察。“(中国)工程院有这个责任,对重大项目进行提前研究,帮助(决策部门)更好地下决心。”

王的理由十分简单。第一,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铁路、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2006年,烟台和大连实现了铁路轮渡,两地交通时间为6个小时。

“这个项目东北得利最大,老工业区很快就会火起来。”王梦恕肯定地说,“东北的交通需要拉动,现在山海关的通道已经非常拥挤了,如果没有跨海隧道,走铁路要绕1600公里,走高速公路要绕1700公里,严重影响发展。国务院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加快项目的建设。”

第二,从经济上也完全可行。他曾表示,整体投资大约在2600亿元。建成后,大连到烟台最多只需要40分钟。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山东、辽宁两个省各出1000亿元的话,按照每年返利8%来计算,12年就差不多会收回成本,12年之后就是纯收益了。

他还预估过,建成后一年的收入会达到200亿元。“如果剔除返利的160亿,剩下的利润不能分,因为隧道的维修、维护等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可以确定地说,工程是一定要搞的。”王梦恕透露,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最终方案已经确定,即采用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车载运汽车通行,南北两端的接驳点、工程规模也已确定。

九年的民间游说

尽管身为项目组组长,直到2012年,王梦恕才参与这个“头脑风暴”产生的巨无霸项目。

1992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一直处于焦虑中,同样被困扰的还有烟台市的主要领导。烟台、青岛,这两座胶东半岛的城市一直暗中较劲,1990年,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完成复线改造,交通瓶颈疏通后,青岛很快甩掉烟台。

如何赶超青岛?在准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时,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和三位同事展开讨论。青岛的区位优势启发了他们,“如果能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烟台不就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柳曾对媒体透露。

柳此后的个人命运,完全紧贴着这个项目。2004年,柳转任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同年,由何益寿、董国贤、柳新华等近30名专家组成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专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

“研究是在国家还没做立项的时候就弄了。当时学校有点钱,就自己搞了个民间研究机构,开点小会。民间研究炒得差不多了以后,国家认可了,就安排立项给工程院院士做。”与该项目往来过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评价道。

另一支来自北京的团队也是该项目的重要支持者。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魏礼群的支持,“柳新华也应该弄不起来。”早在1992年,魏礼群担任国家计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时,就开始主持该课题研究。其在退休后,仍担任“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长。

不过,从1992年至2011年,项目一直尴尬地被看作民间学者的自发研究,并未被纳入国家战略。

2011年1月,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工作。随即,2012年国务院正式委托中国工程院对项目进行前期研究。

项目一下成了山东和东北区域经济的“救命稻草”,而更大的推力来自王梦恕。知情人士透露,王与项目结缘,源于他一位在鲁东大学任教的学生。2012年后,王梦恕在北京不遗余力游说,比如,联合十几名工程院院士上书中央,要求支持。

此外,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也组建了一个“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早在两年前就编制完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认为该通道的建设非常必要,并报国家发改委。

每年的全国两会,渤海海底隧道项目则成为地方推介的“固定节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经是第六次上全国‘两会’了。”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烟台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穆范敏说。他在《关于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议》中提出,国家有关部委尽快完成通道战略规划研究,争取将该工程列入环渤海区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中国或有近20条跨海通道 (李伯根/图)

客运量超京沪高铁?

超级项目,不可避免地产生“超级”争议。

比肩三峡工程的投资额,也是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多年来饱受争议的原因之一。据课题组估算,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2000亿-2600亿元资金。“很多人都愿意投资,现在钱不是大问题,以后可能还是以两个省投资为主。”王梦恕相信会产生巨大效益,“十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

大连海事大学杨忠振教授认为,山海关线路拥挤并不是修跨海隧道的必要理由,如果运输有压力,可以再修一条陆地铁路。选择修建跨海隧道的理由,是缩短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的距离,而值得讨论的关键是,花这么多钱修跨海隧道究竟值不值。

据他介绍,东北地区货运目前存在陆运和海运两条路线。陆运是通过锦州、山海关的京沈高速,往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地区运输。而海运是从大连下海,到达烟青威地区(烟台、青岛、威海等地),主要依托轮渡。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第一阶段设计的铁路轮渡,已于2006年投运,行驶路线为从大连到烟台,与跨海海底隧道基本相同。而近年以来,该轮渡一直存在运量不足的情况。

“这条水路是黄金线路,因为赚钱,一直在往这里投船,船上客座和车位都越来越多,所以出现了运力大于需求的现象。如果这个运力都用不完,那这条路线到底有多大需求就不知道了。”杨忠振解释。

大连海事大学靳志宏教授直言:“山东半岛和东北之间的物流量不提供支撑,没有那么大的客观需求,还要修海底隧道,实际上就是在烧钱。”

不过,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曾估算,目前海峡南北之间的潜在汽车日流量至少在3万-4万辆之间,预计到2015年超过10万辆。而烟大铁路轮渡设计未来最大能力为日运50列火车和2500辆汽车,加上其他烟大线上客货轮汽车轮渡,日运汽车不超过1万辆,很难适应南北两岸的货流需求。

据媒体报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曾对客运量做出预测:2020年,渤海海峡间潜在的客流量将达到3亿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担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将达到1.8亿-2.4亿人次。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这个预测极不现实。“京沪高铁已经开通了三年,客运量才2亿人次,大连和烟台间跨海线路的客流量能有京沪线的一半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达到1.5倍?”他认为课题组给出的客运量数据,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收益率倒推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需求量。

对这超级项目态度不一

而对于这个超级项目,辽宁和山东的利益并不完全吻合。

尽管王梦恕表示规划的隧道大连入口地点位于旅顺,不过9月12日当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大连市旅顺口区政府询问规划进程时,相关部门的表述则十分谨慎。“目前规划上已经有了一些意向,不过我们区要服从总体,而且出口的位置还没有最后定下来,现在这些事都不好说。”旅顺口区发改局一名官员透露。

相比山东人的热度,辽宁省的态度则很冷静。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函表示:“十分重视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意见,但对文件中关于跨海通道建设的部分,并没有特别注意,也未了解到省里相关部门已经开展项目工作。”

而大连市委新闻处相关人员介绍,项目目前属于国务院层面,大连尚未有实质性的操作,相关业务部门也没有进行研究,20年来的研究大多是民间学者做。

在杨忠振看来,辽宁方面采取冷静态度十分自然。“这个项目辽宁不积极,是因为不怎么受益,直接受益者是沈阳以南的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修隧道后,从大连到烟台这段路程会节省,但对于沈阳来说,路程没怎么绕远,时间和空间距离上节省有限。而大连也只是咽喉过道,留不住财。”

如果项目立项,烟台会是最大的赢家。烟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山东一直非常欢迎项目方案实施,对胶东半岛和山东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里是交通的末端,隧道打通后,烟台就会成为整个胶东半岛的桥头堡,成为连接东三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枢纽。”

尽管项目能否如愿在十年内收回投资尚未可知,但瞄准着隧道出入口地块的升值机会,不少房地产商已经蠢蠢欲动。几番交谈下来,两地政府对土地升值的迫切心情令王梦恕印象颇深:“现在两地的点(出入口)已经明确下来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好多房地产项目就可以开始规划了,希望尽早开工。”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630
渤海跨海隧道:2600亿的纸上谈兵?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严定非 孙然 杨国要
2014-10-09 18:36:33 来源:南方周末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是否“纸上谈兵”? (何籽/图)
标签渤海跨海隧道山东辽宁
编者按

渤海跨海隧道甫一公开,争议接踵而来。项目组认为“一定要建设”,不少专家认为是“烧钱”、客流量不足;山东从民间到官方,一路追捧二十余年,辽宁则态度谨慎,“这些事都不好说”。

“比世界上最长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还要长近70公里”、“超过三峡工程投资”、“烟台到大连仅40分钟”……

规划在海底的跨海隧道——渤海跨海通道方案,俨然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巨无霸工程。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在《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这个源于20年前一位烟台市政府官员“头脑风暴”的产物,终于第一次闯进了现实。

而当所有的纪录“加冕”到同一个项目时,渤海跨海通道理所当然陷入到“超级”争议中。

“工程一定要建设”

“项目方案的简本去年就上报到国家发改委了,详本很快就要报到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山东省蓬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琪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按照即将上报的方案,渤海海峡将由一个跨海铁路隧道连通,隧道入口地点分别在大连旅顺和烟台蓬莱。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即烟大海底隧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组长。在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后,王梦恕对项目前景一片乐观:“方案以中国工程院的名义上报国务院。报告分咨询建议报告和工程方案报告,咨询建议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论证。”

2012年7月至今,由他率领的调研组曾数次赴大连、烟台实地调研考察。“(中国)工程院有这个责任,对重大项目进行提前研究,帮助(决策部门)更好地下决心。”

王的理由十分简单。第一,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铁路、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2006年,烟台和大连实现了铁路轮渡,两地交通时间为6个小时。

“这个项目东北得利最大,老工业区很快就会火起来。”王梦恕肯定地说,“东北的交通需要拉动,现在山海关的通道已经非常拥挤了,如果没有跨海隧道,走铁路要绕1600公里,走高速公路要绕1700公里,严重影响发展。国务院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加快项目的建设。”

第二,从经济上也完全可行。他曾表示,整体投资大约在2600亿元。建成后,大连到烟台最多只需要40分钟。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山东、辽宁两个省各出1000亿元的话,按照每年返利8%来计算,12年就差不多会收回成本,12年之后就是纯收益了。

他还预估过,建成后一年的收入会达到200亿元。“如果剔除返利的160亿,剩下的利润不能分,因为隧道的维修、维护等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可以确定地说,工程是一定要搞的。”王梦恕透露,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最终方案已经确定,即采用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车载运汽车通行,南北两端的接驳点、工程规模也已确定。

九年的民间游说

尽管身为项目组组长,直到2012年,王梦恕才参与这个“头脑风暴”产生的巨无霸项目。

1992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一直处于焦虑中,同样被困扰的还有烟台市的主要领导。烟台、青岛,这两座胶东半岛的城市一直暗中较劲,1990年,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完成复线改造,交通瓶颈疏通后,青岛很快甩掉烟台。

如何赶超青岛?在准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时,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和三位同事展开讨论。青岛的区位优势启发了他们,“如果能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烟台不就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柳曾对媒体透露。

柳此后的个人命运,完全紧贴着这个项目。2004年,柳转任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同年,由何益寿、董国贤、柳新华等近30名专家组成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专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

“研究是在国家还没做立项的时候就弄了。当时学校有点钱,就自己搞了个民间研究机构,开点小会。民间研究炒得差不多了以后,国家认可了,就安排立项给工程院院士做。”与该项目往来过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评价道。

另一支来自北京的团队也是该项目的重要支持者。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魏礼群的支持,“柳新华也应该弄不起来。”早在1992年,魏礼群担任国家计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时,就开始主持该课题研究。其在退休后,仍担任“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长。

不过,从1992年至2011年,项目一直尴尬地被看作民间学者的自发研究,并未被纳入国家战略。

2011年1月,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工作。随即,2012年国务院正式委托中国工程院对项目进行前期研究。

项目一下成了山东和东北区域经济的“救命稻草”,而更大的推力来自王梦恕。知情人士透露,王与项目结缘,源于他一位在鲁东大学任教的学生。2012年后,王梦恕在北京不遗余力游说,比如,联合十几名工程院院士上书中央,要求支持。

此外,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也组建了一个“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早在两年前就编制完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认为该通道的建设非常必要,并报国家发改委。

每年的全国两会,渤海海底隧道项目则成为地方推介的“固定节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经是第六次上全国‘两会’了。”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烟台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穆范敏说。他在《关于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议》中提出,国家有关部委尽快完成通道战略规划研究,争取将该工程列入环渤海区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中国或有近20条跨海通道 (李伯根/图)

客运量超京沪高铁?

超级项目,不可避免地产生“超级”争议。

比肩三峡工程的投资额,也是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多年来饱受争议的原因之一。据课题组估算,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2000亿-2600亿元资金。“很多人都愿意投资,现在钱不是大问题,以后可能还是以两个省投资为主。”王梦恕相信会产生巨大效益,“十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

大连海事大学杨忠振教授认为,山海关线路拥挤并不是修跨海隧道的必要理由,如果运输有压力,可以再修一条陆地铁路。选择修建跨海隧道的理由,是缩短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的距离,而值得讨论的关键是,花这么多钱修跨海隧道究竟值不值。

据他介绍,东北地区货运目前存在陆运和海运两条路线。陆运是通过锦州、山海关的京沈高速,往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地区运输。而海运是从大连下海,到达烟青威地区(烟台、青岛、威海等地),主要依托轮渡。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第一阶段设计的铁路轮渡,已于2006年投运,行驶路线为从大连到烟台,与跨海海底隧道基本相同。而近年以来,该轮渡一直存在运量不足的情况。

“这条水路是黄金线路,因为赚钱,一直在往这里投船,船上客座和车位都越来越多,所以出现了运力大于需求的现象。如果这个运力都用不完,那这条路线到底有多大需求就不知道了。”杨忠振解释。

大连海事大学靳志宏教授直言:“山东半岛和东北之间的物流量不提供支撑,没有那么大的客观需求,还要修海底隧道,实际上就是在烧钱。”

不过,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曾估算,目前海峡南北之间的潜在汽车日流量至少在3万-4万辆之间,预计到2015年超过10万辆。而烟大铁路轮渡设计未来最大能力为日运50列火车和2500辆汽车,加上其他烟大线上客货轮汽车轮渡,日运汽车不超过1万辆,很难适应南北两岸的货流需求。

据媒体报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曾对客运量做出预测:2020年,渤海海峡间潜在的客流量将达到3亿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担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将达到1.8亿-2.4亿人次。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这个预测极不现实。“京沪高铁已经开通了三年,客运量才2亿人次,大连和烟台间跨海线路的客流量能有京沪线的一半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达到1.5倍?”他认为课题组给出的客运量数据,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收益率倒推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需求量。

对这超级项目态度不一

而对于这个超级项目,辽宁和山东的利益并不完全吻合。

尽管王梦恕表示规划的隧道大连入口地点位于旅顺,不过9月12日当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大连市旅顺口区政府询问规划进程时,相关部门的表述则十分谨慎。“目前规划上已经有了一些意向,不过我们区要服从总体,而且出口的位置还没有最后定下来,现在这些事都不好说。”旅顺口区发改局一名官员透露。

相比山东人的热度,辽宁省的态度则很冷静。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函表示:“十分重视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意见,但对文件中关于跨海通道建设的部分,并没有特别注意,也未了解到省里相关部门已经开展项目工作。”

而大连市委新闻处相关人员介绍,项目目前属于国务院层面,大连尚未有实质性的操作,相关业务部门也没有进行研究,20年来的研究大多是民间学者做。

在杨忠振看来,辽宁方面采取冷静态度十分自然。“这个项目辽宁不积极,是因为不怎么受益,直接受益者是沈阳以南的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修隧道后,从大连到烟台这段路程会节省,但对于沈阳来说,路程没怎么绕远,时间和空间距离上节省有限。而大连也只是咽喉过道,留不住财。”

如果项目立项,烟台会是最大的赢家。烟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山东一直非常欢迎项目方案实施,对胶东半岛和山东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里是交通的末端,隧道打通后,烟台就会成为整个胶东半岛的桥头堡,成为连接东三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枢纽。”

尽管项目能否如愿在十年内收回投资尚未可知,但瞄准着隧道出入口地块的升值机会,不少房地产商已经蠢蠢欲动。几番交谈下来,两地政府对土地升值的迫切心情令王梦恕印象颇深:“现在两地的点(出入口)已经明确下来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好多房地产项目就可以开始规划了,希望尽早开工。”
2600亿到时候够不够还是两说呢
xxg1017 发表于 2014-10-18 10:36
2600亿到时候够不够还是两说呢
工程这种事儿就两个特点:第一消耗时间比预定的长,第二花的钱肯定比预算要多……
距离太远,施工难度太大影响有限——估计20年内是不会实行的,就是怕烟台市以此为噱头,于是房地产商趁机炒作,烟台市出现房地产商的盛宴……保定的经验正好被烟台复制,唉……
84475.jpg84474.jpg当然别忘了文章的插图
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2004年,柳转任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同年,由何益寿、董国贤、柳新华等近30名专家组成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专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哈哈哈,都是人物呀,可惜我上学的时候整天浑浑噩噩了,嘿嘿,此外我的母校在二本里也属于不出名的那种,影响力有限啊624998e9tw1eleeiww4tkj21kw16okbr.jpg624998e9tw1eleej52f4tj21kw16odr7.jpg624998e9tw1eleej3v3wtj21kw16oqgv.jpg
距离太长,风险太高,万一碰上地震什么的,这么多投资可就打了水漂
不如发展轮渡
让烟台自己投资吧
先把台湾的海底通道修了吧
2600亿到时候够不够还是两说呢
我觉得不够。
100多公里隧道,通风是大问题。运行成本很高。
现在烟台大连滚装船买客票和车票不紧张,不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即使将来不够用,加船就好。

cnsdwsm 发表于 2014-10-18 14:35
我觉得不够。
100多公里隧道,通风是大问题。运行成本很高。
现在烟台大连滚装船买客票和车票不紧张, ...
我认为倒是方便了在大连打工的河南兄弟姐妹们,每年春节给他们买返乡票那个费劲啊。

PS,我感觉是感觉海底地震带也是个大问题,这100公里的路可不轻松。
烟台官员自己投资吧
GDI2000 发表于 2014-10-18 14:26
先把台湾的海底通道修了吧
那不现实 现实点的  先把琼州海峡 搞定吧

海南岛 不伦怎么着 也是一个省啊。通了铁路的意义不远比 这条重要
先修建琼州海峡隧道如何?实在不行,东北如果不愿投资,就允许其他富裕省份来投资,建成后分红嘛。
一条京沪高铁的投资 都没这一个隧道多(况且大家都心知肚明两千多亿根本就不够)。  要是地方出钱没意见。 要是国家出钱 建议 还是先把 琼州海峡搞定吧。 怎么看海南岛通铁路 也比这条隧道更急迫
好喝二锅头 发表于 2014-10-18 11:44
距离太远,施工难度太大影响有限——估计20年内是不会实行的,就是怕烟台市以此为噱头,于是房地产商趁机炒 ...
这个还真不是抄保定,因为已经吵吵N年了。。。

天降祥瑞 发表于 2014-10-18 15:16
先修建琼州海峡隧道如何?实在不行,东北如果不愿投资,就允许其他富裕省份来投资,建成后分红嘛。{ ...


分红? 一条京沪高铁 的投资都没 这一个隧道的建设成本高。你指望私人投资分红???

这条隧道的客货收入 得是京沪高铁的数倍恐怕才能靠分红收回投资。

这种攻城就别指望盈利。因受收费高了人家就绕渤海湾了 或者做渡轮。并非不可取代的路线
天降祥瑞 发表于 2014-10-18 15:16
先修建琼州海峡隧道如何?实在不行,东北如果不愿投资,就允许其他富裕省份来投资,建成后分红嘛。{ ...


分红? 一条京沪高铁 的投资都没 这一个隧道的建设成本高。你指望私人投资分红???

这条隧道的客货收入 得是京沪高铁的数倍恐怕才能靠分红收回投资。

这种攻城就别指望盈利。因受收费高了人家就绕渤海湾了 或者做渡轮。并非不可取代的路线
怎么也看不出效益,要速度乘飞机,要运能,火车轮渡随便挑。烟台大连都处于半岛尖上,腹地不大,决定双方人员货物运输量有限
这条隧道什么时候修好,什么时候天津彻底没落。。。东北,华北各条大通道枢纽的地位不复存在,大连港和山东的港口更借此可以取代天津港。。。。。。短期内这么重大的地缘经济改变,国家不会轻易决定
隧道是错误滴。必须搞大坝。把渤海变成领土。
隧道是错误滴。必须搞大坝。把渤海变成领土。
瞧你这点出息。。。填了渤海,中国岸线资源大大减少。。。有本事去日本海吹沙造岛。。。
真没必要,海运运力充足,公路运输成本太大
天津,秦皇岛,葫芦岛,锦州,联合起来,,,,会不会一起反对大连~~~
烟台师范学院多好听,什么鲁东大学,一听就像野鸡大学的名字
虽然我是南方的,但我认为意义重大,可以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xrx 发表于 2014-10-18 18:32
烟台师范学院多好听,什么鲁东大学,一听就像野鸡大学的名字
这个烟台大学是烟台市投资的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财大气粗,自然我的母校比不了,曾经想叫“胶东大学”——但是胶东仅仅局限于半岛地区所以后来不知谁起了这么个名字?但是烟威地区古代可是齐国的地盘和鲁国没关系,其实我觉得不如叫“东莱大学”——当年这里是古代东莱郡这名字不错……
1992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一直处于焦虑中,同样被困扰的还有烟台市的主要领导。烟台、青岛,这两座胶东半岛的城市一直暗中较劲,1990年,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完成复线改造,交通瓶颈疏通后,青岛很快甩掉烟台。


个人觉得青岛发展是从引黄济青开始的

qd-sigma 发表于 2014-10-18 20:25
1992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一直处于焦虑中,同样被困扰的还有烟台市的主要领导。烟台、青 ...


这个青岛市的基础本来就比烟台好,就像喝青岛啤酒的人本来就比喝张裕红酒的人多得多一样……
qd-sigma 发表于 2014-10-18 20:25
1992年,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一直处于焦虑中,同样被困扰的还有烟台市的主要领导。烟台、青 ...


这个青岛市的基础本来就比烟台好,就像喝青岛啤酒的人本来就比喝张裕红酒的人多得多一样……
这个青岛市的基础本来就比烟台好,就像喝青岛啤酒的人本来就比喝张裕红酒的人一样……
是啊,所以我觉得那人说烟台跟青岛暗中较劲就是个笑话

烟台城市太小了,95年左右,拿着把瓜子逛大马路,从电影院逛到华联,大马路走到头,瓜子没吃完

你哪年在烟台上学
qd-sigma 发表于 2014-10-18 20:49
是啊,所以我觉得那人说烟台跟青岛暗中较劲就是个笑话

烟台城市太小了,95年左右,拿着把瓜子逛大马路 ...
2002年-2006年,嘿嘿,已经接近10年了
2002年-2006年,嘿嘿,已经接近10年了
哦,我以前在虹口宾馆下面那个海军什么学院大院待过,离着海边真近,穿着游泳裤头过一条马路就是浴场
qd-sigma 发表于 2014-10-18 20:57
哦,我以前在虹口宾馆下面那个海军什么学院大院待过,离着海边真近,穿着游泳裤头过一条马路就是浴场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隧道是错误滴。必须搞大坝。把渤海变成领土。
想填渤海靠大坝可没用,上初中的时候地理老师就讲过渤海是一个地壳沉降地带,这里的地壳一直在下沉,否则几千年中黄河早就把渤海填平了,事实上渤海的成因就是地壳沉降
这个青岛市的基础本来就比烟台好,就像喝青岛啤酒的人本来就比喝张裕红酒的人多得多一样……
单纯就地理条件青岛就比烟台好太多。论历史基础不说近代德国的开发,从几千年前的齐国时代起即墨、琅琊就比蓬莱发达得多,较劲说挺好笑的,从来就没得比,说青岛一直跟济南较劲还差不多
这个烟台大学是烟台市投资的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财大气粗,自然我的母校比不了,曾经想叫“胶东大学”—— ...
烟台大学就在海边上,环境相当好。烟台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山东省内是前列的。


如果牵都烟台,四下里给中铁揽活的王大白话就不算空白话。

如果牵都烟台,四下里给中铁揽活的王大白话就不算空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