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8:03:15
《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


    《孙子兵法》共13篇,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有6000多字,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军事的方方面面,并且每一方面都有很深刻的见解。李德•哈特很推崇《孙子兵法》,在其书《战略论-间接路线》引用了13条孙子语录。作者在此选一部分进行讲解。
2.3.4.1 计篇
    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火攻篇: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道理。
    孙子说要对待战争要慎重,因为战争关系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战争不仅能毁灭人类文明(即人类创造的成果MV),更是毁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毁灭了F)。李德•哈特说:“战争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和平。”如果能通过其他办法维持和平,则绝对不应该选择战争。战争应该是最后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战争的目标就是追求双方战斗力的最大差额,而
    战斗力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
    与企业的利润=销售额-成本对比是一样的。稻盛和夫说企业要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这样就能获得最大利润。而军队应该追求我方战斗力最大化,敌方战斗力最小化,这样战斗力的差额最大,由兰切斯特法则可知,战斗力差额越大,士兵伤亡越小,成果越大。《战争论》主要以我方作为研究出发点,论述如何增加我方的战斗力;而李德•哈特主要以敌方作为研究出发点,论述如何降低敌方的战斗力;他们的目标都是追求战斗力差额最大化,只是论述的对象不同。兵者诡道这段话就是阐述如何减少敌人的战斗力,增加自己的战斗力,使战斗力差额最大。如“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四句是故意隐瞒自己的实力和动机,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促使敌人做出错误决策或没有准备,从而使敌人的战斗力下降。
2.3.4.2 作战篇
    作战篇: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要激发他们同仇敌忾的士气,要使他们威怒。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给士兵以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任用他们为己方作战。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变得日益强大的方法。
故杀敌者,怒也:两国交战时,许多时候两国士兵之间并没有仇恨,所以导致他们动力不足。通过激起他们的怒气,即可激发他们的力量F,从而增加我方的战斗力,使成果变大。
    取敌之利者,货也:以物质奖励来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吸引士兵去抢夺对方的军需物资,从而减少了对方的战斗力,使我方的战斗力差额变大。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这句话与火攻篇的话一起理解。
    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注释: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论功行赏巩固战果的,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做“费留”。
    上段话是说如果士兵战争中表现英勇,并且取得了成果,应该对士兵论功行赏,激发士兵继续奋斗的热情;而如果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巩固成果会很危险,因为士兵下一次不会如此努力去全力打仗,而现在所获得的成果会由于下一次士兵不努力而失去,是白费力气的。每个士兵也会权衡自己的得失,会根据自己的付出和得到来调整自己努力的程度。企业也是一样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企业却不按照员工的贡献给予奖励,则会失去民心。员工要么减少自己的付出以平衡自己所能获得的,要么离开企业。这样企业的战斗力就在下降,最后连已经得到的都失去了。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战争胜利,获得战利品和俘虏,战利品为己所用,归顺的俘虏增加了自己的兵力,从而增加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下一次胜利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战斗力不断增加的正反馈过程。

     假如某次我方失败,那么战利品和俘虏就是我方的损失,即战利品和俘虏前会是负号,我方的战斗力会下降,从而减少了胜利的可能性。所以,胜利的一方容易越战斗,战利品和俘虏获得越多,战斗力越强,胜利的可能性越大;而失败的一方容易越战斗,战利品和俘虏损失越多,战斗力越弱,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2.3.4.3 谋攻篇
    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战争是一个互相毁灭的过程,越大的战争毁灭性越大,如果不战争就使敌人屈服是最好的,这样也可以避免自己的士兵牺牲,物资耗损。
    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战国时期,弱小的郑国面对秦国和晋国两大强国的兵临城下,烛之武通过智谋说服秦国转而支持郑国,避免了郑国亡国,获得了胜利。
    谋攻篇: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释: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都必定必败。
    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注释: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无穷。
    注释:因此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取得胜利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克敌制胜就会无穷无尽。
谋攻篇与地形篇中都强调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还是引用作者所提出的战争简化公式:战斗力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知己就是了解自军队的实力,而知彼就是了解对方的实力,这样就能比较出我与敌方的战斗力对比。战斗力正差额越大,取胜的机会越大;战斗力的负差额越大,失败的机会越大。如何知道对方的军事实力呢?靠情报来分析,孙子在第13篇论述的就是情报。孙子说知道我与敌方的实力对比,而不知道地形限制,也可能会失败。将地形的概念广泛化,即地形泛指环境。环境也会对我方和敌方的战斗有影响。陆地战斗,海上战斗,空中作战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在企业竞争中,除了我方与竞争对手实力的对比,环境也会对竞争产生影响。比如当年微软的操作系统与苹果的操作系统以及UNIX操作系统竞争时,IBM,intel和兼容机厂商在他们的竞争中,对微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才使微软的操作系统最后打败所有其他的操作系统成为行业标准,这就是IBM,intel和兼容机厂商所代表的环境对微软及其竞争对手的影响。这个例子作者会在管理学通论那章详细讲解。
2.3.4.4 形篇
    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注释: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关键在与自己的努力;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注释: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虚实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注释: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孙子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及“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说自己能不能被打败取决于自己,而敌人能不能被打败取决于敌人。所以要首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然后再找到机会打败敌人。
   孙子说的“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善于打仗的人,能保证自己不被打败,而不能保证一定打败敌人。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是不能强求。而“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则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即使兵力与敌人相差很多,可以通过使敌人的军队无法有效参加战斗而战胜敌人。采用游击战的一方与敌人实力相差较大,但游击战通过分散自己的兵力使敌人找不到进攻点而不被敌人战胜;通过集中兵力,在局部战争中创造兵力优势,击败敌军。
   游击战是一种实力不如对手的一种弱者战略,通过分散自己的兵力,使敌人虽有兵力优势,却无法有效参加战斗,即孙子所说的“敌虽众,可使无斗。”
拿破仑俄国战役: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战前法国和俄国两国战前的军事力量对比:
    法国:作战兵力:61万,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分3个集团,共44.4万人,940门火炮;第二梯队17万人,432门火炮;
    俄国:西部边境军队22-24万,分3个集团,火炮942门。
    战争开始时,俄国由于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约24万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欧洲无敌的拿破仑军队,库图佐夫采取了撤退的策略,并沿途放火,实行焦土政策,把法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这一步打乱了拿破仑速战速决的原计划,也令拿破仑原本想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计划泡汤。拿破仑只好深入俄国境内,期望能占领俄国首都莫斯科,然后让俄国投降,以签署对自己有利的条约和获得食粮。
    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俄罗斯并未求和。进入10月后,天气越来越冷,俄罗斯的冬天就要到来了。拿破仑意识到再耽误下去只有坐以待毙,他终于下决心撤退。10月19日,拿破仑率10万法军和500多门火炮撤离莫斯科,临走时还带着上万辆满载劫掠物资的大车。回国途中,不断遭遇俄军伏击,加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无数士兵大批大批死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罗斯,但原来的61万大军,只剩下2万瘦弱的士卒了。
    俄法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的法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通过俄法战争和后来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终结。
    克劳塞维茨说:“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他说“我们把主动向本国腹地的退却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间接的抵抗方式,采用这种抵抗方式与其说是我们消灭敌人,还不如说是让敌人用劳累拖垮自己。因此,在向本国腹地退却的情况下,防御者根本不准备进行主力会战,或者把主力会战推迟到敌军的兵力已经大大削弱以后再进行。”
    俄国通过向腹地退却,以此来消耗敌人,减少敌人的战斗力,当兵力对比到均衡或逆转状态后,开始进攻,最终赢得胜利。正如孙子所说:“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俄国正是通过向腹地退却的战术使强大的法军无法有效参与战斗。通过环境对法军的消耗,减少法军的战斗力,最后俄军通过多次伏击,击败法国。在军事实力远不如敌军的情况下,通过谋略依然可以战胜敌国,这是“胜可为也”。
    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注释:不能被战胜的原因,是因为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可以战胜对方的原因,是因为具备了进攻的条件。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
    孙子说,自己的实力不足,就要做好防守而保证不被战胜;自己的实力强大,就要采用进攻的手段,获得胜利。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因为防御可以增加力量,有待敌之利和地形之利。
    形篇: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象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孙子这段话强调的就是创造我方与敌方战斗力的巨大对比,从而赢得战斗。
2.3.4.5 势篇
    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注释:一般成功的战争,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河一样永不枯竭。
    孙子强调要以奇兵取胜,这与克劳塞维茨的第3条原则“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是一样的。奇兵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兵,这样由于敌人没有准备而战斗力不足,而我方则是有准备的战斗,从而增加了战斗力的盈余。
    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注释: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孙子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说水的势能大,而使石头飘起来。这与广义动量MV是一样的。水不多不能激起漂石,水流速度不快,不能激起漂石,这里说的势是水的质量与水流速度的乘积。在军事上广义动量MV中的M强调的就是增加兵力和集中兵力,而V则强调是速度,这点作者在兵贵神速那节会讲解。“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强调的就是广义动量MV的作用点,这与力的作用点是一样的。“节”所指的就是弱点,就是要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全力进行打击。《五轮书》说“敌人之弱点务必洞悉,而后趁势彻底压垮。”对于雀鸟来说,弱点可能就是脖子。“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与《战争论》第2条原则“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是一样的,决定性打击点就是敌人的弱点。
    势篇: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注释: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用假象迷惑敌人,敌军就会跟据此这个假象听从调动;以利益来引诱敌人,敌人就会趋利而来。用利益和假象来调动敌人,用伏兵等待敌人进入圈套进而进行歼灭。
    战斗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战斗力差额,所以包括增加自己的战斗力和减少敌人的战斗力两方面。孙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通过假象和利益分散和调动敌人的军队,进入预设的埋伏,然后进行歼灭。即敌人兵力的分散可以通过假象和给予利益而达到,这是分散敌人的有效手段。
2.3.4.6 虚实篇
    虚实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注释: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安逸从容,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疲惫。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所以,对于安逸的敌人应该设法使其疲劳,对待粮食充足的敌人就应该设法使其饥饿,对待安稳的敌人就应使其移动。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以利益来吸引敌人,以害处来推动敌人,使敌人为我方所调动。通过利益和害处调动敌人,使其战斗力下降。
    虚实篇: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注释:我们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我们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我军要交战,敌人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与敌军交战,虽然只是在地上画出界限权作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原因是我们设法诱使敌人改变了他所要进攻的方向。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进攻时攻击敌人的弱点,敌人就无法抵御;撤退时快速,则敌军无法追赶。要与敌人作战时,就进攻敌人必救之处,迫使敌人出兵与我作战;我军不想作战,就要以利益诱使敌人改变他的进攻方向。
    围魏救赵就是攻其所必救的战例。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虚实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注释:所以,使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集中兵力于一处,而敌人分散为十处,我军就可以以十倍的兵力攻打敌人。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我军所攻击的敌军必然势单力薄。我军计划攻击的地方敌军不知道,他就会在许多地方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我军进攻所面对的敌军数量就越少。所以防备前面,则后面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后面,则前面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左方,则右方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右方,则左方兵力就减少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的兵力就都减少了。兵力缺少,全是因为要处处被动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处处分兵防御我。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使敌人分散兵力来防御我,从而形成局部地区的我众敌寡,从而各个分兵击破。可参见分兵次数与伤亡人数那节。
虚实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此段话前文已解释。
2.3.4.7 军争篇
    军争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注释: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酷爱《孙子兵法》,他说:“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孙正义以《孙子兵法》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看法,创造出他自己的“双乘兵法”。
    双乘兵法: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
    一流攻守群(身为领导者,应该攻守俱佳,群策群力,努力不懈)
    身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即应以成为“天下第一”为目标,洞察时势潮流,考虑攻守均衡。他参透了攻防的奥妙,有意识地收敛锋芒,加强联盟与合作,这就衍生他非常重要的一个经营思想“群”。单打独斗的阶段已经结束,必须群策群力,共同参加战斗。各群体拥有不同的决策能力,群体之间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产生加乘的效果。
    “群体”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产品群。若一味倚赖某些特定的畅销商品,一旦这些商品不再受到市场欢迎,公司也会面临关门的危机。一家公司如果一味倚赖强力商品,前途将随着商品的销售情况载浮载沉。
    单凭特定的商品当然有它的好处,可以借此迅速建立事业,只要公司将经营资源集中在这项商品上,就可以提升经营效率。卡西欧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它将资源集中在计算器上,达成迅速大幅成长的目标。
    但是,过于倚赖特定商品,一旦市场成熟后,公司的成长也会随之停滞。短期而言,它也许可以提升经营效率,就长期而言,企业的经营基础却显得相当脆弱。因此,想要建立企业长期经营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必须设法拥有一群企业群。
    道天地将法(道天地将法是致胜的五大条件)
    所谓道是指人道,不得逾越大义名分。做事不仅不可以违背道,更需取得天时、地利与人和,再积极建立或严守完备的法律规范。
    智信仁勇严(领导者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
    领导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崇尚信义,笃信仁爱,如此才能吸引许多追随者。此外,他也应该具备决断的勇气,维持某种程度的威严。
顶情略七斗(站在最高处环视四周的变化,尽可能搜集情报,研拟战略,只要有七成的胜算,立刻采取行动)
    当我在采取攻势时,首先站在山顶环视四周的变化,才不会“见树不见林”。掌握整体环境之后,再彻底搜集情报,拟定战略。等战略拟定后,只要有七成的胜算,便毅然投入战斗;若只有五六成的胜算,则不求战。只要我判断有七成的胜算,一定会投入战场。
2.3.4.8 九变篇
    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注释: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击,有些城池不要占领,有些地域不要争夺,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地形篇: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所以,根据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反命令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孙子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保全百姓,符合国家利益是决策的最高准则,所以在现实中不符合这些利益的事情就不应该去争取,国君的错误命令也不应该被执行。从这两段话衍生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因为前线的将领更了解对战的情况,比远在后方的国君更能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决策。
    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一定要兼顾到利和害的关系。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不利的因素,事情就能顺利发展,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利的因素有促进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利的因素有阻碍事物发展的作用。所以在考虑事情时,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都应该考虑到,使有利因素最大化,不利因素最小化,这样事物的成果就会最大化。
    九变篇: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注释:因此,要以祸患威逼敌国屈服,以各种他不得不做的事情来役使敌国,以各种利益诱使敌国归附。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手段使敌人的战斗力MV最小化。以广义动量定理来解释Fαt=MV,让敌人将力量F和时间t用在役以业和利害所驱使的方向α上,从而使敌人的战斗力MV最小化。
2.3.4.9 行军篇
    行军篇: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注释: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
    这段话的意思是作战要取得部下的信任,使部下发挥最大的战斗力,然后集中这些战斗力,打击在所判断的敌人的弱点上。与《战争论》第2条原则相同。
    行军篇: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互相信任。
    军队的战斗力是每个士兵战斗力相加的结果,每个士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军队就会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为了使每个士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就要用奖赏来团结士兵,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并且平时要严格执行,这样军队就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2.3.4.10 地形篇
    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据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违抗命令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地形篇: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注释:解释:因此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取得胜利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克敌制胜就会无穷无尽。
    这两段话强调的是地形的作用,即环境对敌我双方作战的影响。应该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增加自己的战斗力,减少敌军的战斗力。
2.3.4.11 九地篇
    九地篇: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注释: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
    孙子的意思是说作战与不作战的核心权衡因素就是利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善于指挥作战的人通过谋略使敌人的战斗力最小,如使“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等,从而使我方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九地篇: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注释: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关键和依仗的有利条件,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孙子说如何最有效的降低一个阵势严整的军队的战斗力,就是夺取这支军队最关键和依仗的有利条件。有的军队依仗的有利条件是人才,有的是武器。
    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徐庶帮助刘备打了2次漂亮的胜仗。而刘备是曹操的竞争对手,曹操通过计谋将徐庶骗到自己的营帐。虽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为曹操献一计,但曹操也达到了有效削弱刘备实力的目的。
    拿破仑也重视人才,有重要的言论为:“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著有《战争艺术概论》的瑞士军事学家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很受拿破仑的重视。
    二战时,德国依靠其科学家发明的坦克和飞机用于闪电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科学家就是德国战斗力的关键有利条件。二战后期。美国的“阿尔索斯”的谍报队抢夺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并将他们安全地带回美国,进而确保战后美国的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能够快速发展。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日本30多万人伤亡,直接导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美国打败日本所依仗的就是原子弹,而原子弹的核心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sup]2[/sup]。苏联为了获得原子弹的秘密,派遣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接近爱因斯坦,她使爱因斯坦与其相爱,并 从爱因斯坦那得到了研发原子弹的重要秘密。可见,减少对方的有利条件对战争胜负影响很大。
    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注释: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孙子说如何才能使全军上下团结如同一人呢?靠的是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就像上例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这是因为遇大风所产生的生存危机的重要性要超过两国人之间的互相仇视,所以决策的基准就改变了。
    日本稻盛和夫所创立的京瓷公司的哲学是将“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作为判断标准,这样就会超越个人的利益,超越部门之间的竞争矛盾,从而使企业所有人员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努力,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II》中写道:“IBM 的创办人托马斯•华特生常常给公司的员工讲述一个有关老人与野鹅的故事。有个老人傍。湖而居,每年野鹅南飞避冬时,都会在那个湖边稍作停留。有一年冬天,因为寒流来袭,几只野鹅被困在那儿,没有食物。老人很同情它们,就每天喂一点东西给它们吃。从此,每年冬天,都有越来越多的野鹅聚集在那儿。很快地,一整群的野鹅都忘记了南移,整年留在湖边靠这位老人养活。到了某一年的冬天,老人过世了,再也没有人喂这些野鹅了,数百只野鹅就这么饿死了。老人的同情就是一种“小爱”。大爱是要抗拒帮助少数的诱惑,这样到最后才能拯救一个群体。”
稻盛和夫强调要用更大的价值判断标准来决策行为,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九地篇: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注释: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得到地利。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王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意图。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部,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给予将士更多的利益诱使,就能使将士团结犹如一人。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将将士投入一个不得不奋力拼搏的环境,就会增加我方的战斗力,有利于战斗的胜利。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孙子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激发将士的生存需求,从而奋力战斗,发挥将士的最大战斗力,最后赢得战斗。
    秦朝末期,韩信布背水阵,击败实力强大的赵国,用的就是《孙子兵法》中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3.4.12 火攻篇
    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论功行赏巩固战果的,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做“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道理。
    这段在谋攻篇中讲过,孙子强调对待战争要谨慎,不可因为喜怒而引起战争,利益是最核心的决策考量因素。
2.3.4.13 用间篇
    用间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注释:所以,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孙子强调通过间谍来获得情报,这样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打败敌人。
    情报是做决策的基础,而利益是所要追求的目的。
    用间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注释: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挚,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孙子的意思是任用了解对手的智慧高超的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找到敌人的优势和弱点,从而避开敌人的优势,攻击敌人的弱点,有效的打败敌人。




摘自本人新书《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

    《孙子兵法》共13篇,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有6000多字,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军事的方方面面,并且每一方面都有很深刻的见解。李德•哈特很推崇《孙子兵法》,在其书《战略论-间接路线》引用了13条孙子语录。作者在此选一部分进行讲解。
2.3.4.1 计篇
    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火攻篇: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道理。
    孙子说要对待战争要慎重,因为战争关系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战争不仅能毁灭人类文明(即人类创造的成果MV),更是毁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毁灭了F)。李德•哈特说:“战争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和平。”如果能通过其他办法维持和平,则绝对不应该选择战争。战争应该是最后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战争的目标就是追求双方战斗力的最大差额,而
    战斗力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
    与企业的利润=销售额-成本对比是一样的。稻盛和夫说企业要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这样就能获得最大利润。而军队应该追求我方战斗力最大化,敌方战斗力最小化,这样战斗力的差额最大,由兰切斯特法则可知,战斗力差额越大,士兵伤亡越小,成果越大。《战争论》主要以我方作为研究出发点,论述如何增加我方的战斗力;而李德•哈特主要以敌方作为研究出发点,论述如何降低敌方的战斗力;他们的目标都是追求战斗力差额最大化,只是论述的对象不同。兵者诡道这段话就是阐述如何减少敌人的战斗力,增加自己的战斗力,使战斗力差额最大。如“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四句是故意隐瞒自己的实力和动机,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促使敌人做出错误决策或没有准备,从而使敌人的战斗力下降。
2.3.4.2 作战篇
    作战篇: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要激发他们同仇敌忾的士气,要使他们威怒。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给士兵以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任用他们为己方作战。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变得日益强大的方法。
故杀敌者,怒也:两国交战时,许多时候两国士兵之间并没有仇恨,所以导致他们动力不足。通过激起他们的怒气,即可激发他们的力量F,从而增加我方的战斗力,使成果变大。
    取敌之利者,货也:以物质奖励来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吸引士兵去抢夺对方的军需物资,从而减少了对方的战斗力,使我方的战斗力差额变大。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这句话与火攻篇的话一起理解。
    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注释: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论功行赏巩固战果的,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做“费留”。
    上段话是说如果士兵战争中表现英勇,并且取得了成果,应该对士兵论功行赏,激发士兵继续奋斗的热情;而如果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巩固成果会很危险,因为士兵下一次不会如此努力去全力打仗,而现在所获得的成果会由于下一次士兵不努力而失去,是白费力气的。每个士兵也会权衡自己的得失,会根据自己的付出和得到来调整自己努力的程度。企业也是一样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企业却不按照员工的贡献给予奖励,则会失去民心。员工要么减少自己的付出以平衡自己所能获得的,要么离开企业。这样企业的战斗力就在下降,最后连已经得到的都失去了。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战争胜利,获得战利品和俘虏,战利品为己所用,归顺的俘虏增加了自己的兵力,从而增加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下一次胜利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战斗力不断增加的正反馈过程。

战斗力正反馈.jpg (13.2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战斗力正反馈

2014-9-26 10:47 上传


     假如某次我方失败,那么战利品和俘虏就是我方的损失,即战利品和俘虏前会是负号,我方的战斗力会下降,从而减少了胜利的可能性。所以,胜利的一方容易越战斗,战利品和俘虏获得越多,战斗力越强,胜利的可能性越大;而失败的一方容易越战斗,战利品和俘虏损失越多,战斗力越弱,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2.3.4.3 谋攻篇
    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战争是一个互相毁灭的过程,越大的战争毁灭性越大,如果不战争就使敌人屈服是最好的,这样也可以避免自己的士兵牺牲,物资耗损。
    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战国时期,弱小的郑国面对秦国和晋国两大强国的兵临城下,烛之武通过智谋说服秦国转而支持郑国,避免了郑国亡国,获得了胜利。
    谋攻篇: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释: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都必定必败。
    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注释: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无穷。
    注释:因此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取得胜利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克敌制胜就会无穷无尽。
谋攻篇与地形篇中都强调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还是引用作者所提出的战争简化公式:战斗力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知己就是了解自军队的实力,而知彼就是了解对方的实力,这样就能比较出我与敌方的战斗力对比。战斗力正差额越大,取胜的机会越大;战斗力的负差额越大,失败的机会越大。如何知道对方的军事实力呢?靠情报来分析,孙子在第13篇论述的就是情报。孙子说知道我与敌方的实力对比,而不知道地形限制,也可能会失败。将地形的概念广泛化,即地形泛指环境。环境也会对我方和敌方的战斗有影响。陆地战斗,海上战斗,空中作战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在企业竞争中,除了我方与竞争对手实力的对比,环境也会对竞争产生影响。比如当年微软的操作系统与苹果的操作系统以及UNIX操作系统竞争时,IBM,intel和兼容机厂商在他们的竞争中,对微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才使微软的操作系统最后打败所有其他的操作系统成为行业标准,这就是IBM,intel和兼容机厂商所代表的环境对微软及其竞争对手的影响。这个例子作者会在管理学通论那章详细讲解。
2.3.4.4 形篇
    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注释: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关键在与自己的努力;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注释: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虚实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注释: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孙子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及“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说自己能不能被打败取决于自己,而敌人能不能被打败取决于敌人。所以要首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然后再找到机会打败敌人。
   孙子说的“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善于打仗的人,能保证自己不被打败,而不能保证一定打败敌人。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是不能强求。而“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则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即使兵力与敌人相差很多,可以通过使敌人的军队无法有效参加战斗而战胜敌人。采用游击战的一方与敌人实力相差较大,但游击战通过分散自己的兵力使敌人找不到进攻点而不被敌人战胜;通过集中兵力,在局部战争中创造兵力优势,击败敌军。
   游击战是一种实力不如对手的一种弱者战略,通过分散自己的兵力,使敌人虽有兵力优势,却无法有效参加战斗,即孙子所说的“敌虽众,可使无斗。”
拿破仑俄国战役: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战前法国和俄国两国战前的军事力量对比:
    法国:作战兵力:61万,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分3个集团,共44.4万人,940门火炮;第二梯队17万人,432门火炮;
    俄国:西部边境军队22-24万,分3个集团,火炮942门。
    战争开始时,俄国由于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约24万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欧洲无敌的拿破仑军队,库图佐夫采取了撤退的策略,并沿途放火,实行焦土政策,把法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这一步打乱了拿破仑速战速决的原计划,也令拿破仑原本想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计划泡汤。拿破仑只好深入俄国境内,期望能占领俄国首都莫斯科,然后让俄国投降,以签署对自己有利的条约和获得食粮。
    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俄罗斯并未求和。进入10月后,天气越来越冷,俄罗斯的冬天就要到来了。拿破仑意识到再耽误下去只有坐以待毙,他终于下决心撤退。10月19日,拿破仑率10万法军和500多门火炮撤离莫斯科,临走时还带着上万辆满载劫掠物资的大车。回国途中,不断遭遇俄军伏击,加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无数士兵大批大批死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罗斯,但原来的61万大军,只剩下2万瘦弱的士卒了。
    俄法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的法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通过俄法战争和后来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终结。
    克劳塞维茨说:“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他说“我们把主动向本国腹地的退却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间接的抵抗方式,采用这种抵抗方式与其说是我们消灭敌人,还不如说是让敌人用劳累拖垮自己。因此,在向本国腹地退却的情况下,防御者根本不准备进行主力会战,或者把主力会战推迟到敌军的兵力已经大大削弱以后再进行。”
    俄国通过向腹地退却,以此来消耗敌人,减少敌人的战斗力,当兵力对比到均衡或逆转状态后,开始进攻,最终赢得胜利。正如孙子所说:“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俄国正是通过向腹地退却的战术使强大的法军无法有效参与战斗。通过环境对法军的消耗,减少法军的战斗力,最后俄军通过多次伏击,击败法国。在军事实力远不如敌军的情况下,通过谋略依然可以战胜敌国,这是“胜可为也”。
    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注释:不能被战胜的原因,是因为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可以战胜对方的原因,是因为具备了进攻的条件。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
    孙子说,自己的实力不足,就要做好防守而保证不被战胜;自己的实力强大,就要采用进攻的手段,获得胜利。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因为防御可以增加力量,有待敌之利和地形之利。
    形篇: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象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孙子这段话强调的就是创造我方与敌方战斗力的巨大对比,从而赢得战斗。
2.3.4.5 势篇
    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注释:一般成功的战争,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河一样永不枯竭。
    孙子强调要以奇兵取胜,这与克劳塞维茨的第3条原则“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是一样的。奇兵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兵,这样由于敌人没有准备而战斗力不足,而我方则是有准备的战斗,从而增加了战斗力的盈余。
    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注释: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孙子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说水的势能大,而使石头飘起来。这与广义动量MV是一样的。水不多不能激起漂石,水流速度不快,不能激起漂石,这里说的势是水的质量与水流速度的乘积。在军事上广义动量MV中的M强调的就是增加兵力和集中兵力,而V则强调是速度,这点作者在兵贵神速那节会讲解。“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强调的就是广义动量MV的作用点,这与力的作用点是一样的。“节”所指的就是弱点,就是要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全力进行打击。《五轮书》说“敌人之弱点务必洞悉,而后趁势彻底压垮。”对于雀鸟来说,弱点可能就是脖子。“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与《战争论》第2条原则“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是一样的,决定性打击点就是敌人的弱点。
    势篇: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注释: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用假象迷惑敌人,敌军就会跟据此这个假象听从调动;以利益来引诱敌人,敌人就会趋利而来。用利益和假象来调动敌人,用伏兵等待敌人进入圈套进而进行歼灭。
    战斗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战斗力差额,所以包括增加自己的战斗力和减少敌人的战斗力两方面。孙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通过假象和利益分散和调动敌人的军队,进入预设的埋伏,然后进行歼灭。即敌人兵力的分散可以通过假象和给予利益而达到,这是分散敌人的有效手段。
2.3.4.6 虚实篇
    虚实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注释: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安逸从容,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疲惫。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所以,对于安逸的敌人应该设法使其疲劳,对待粮食充足的敌人就应该设法使其饥饿,对待安稳的敌人就应使其移动。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以利益来吸引敌人,以害处来推动敌人,使敌人为我方所调动。通过利益和害处调动敌人,使其战斗力下降。
    虚实篇: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注释:我们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我们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我军要交战,敌人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与敌军交战,虽然只是在地上画出界限权作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原因是我们设法诱使敌人改变了他所要进攻的方向。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进攻时攻击敌人的弱点,敌人就无法抵御;撤退时快速,则敌军无法追赶。要与敌人作战时,就进攻敌人必救之处,迫使敌人出兵与我作战;我军不想作战,就要以利益诱使敌人改变他的进攻方向。
    围魏救赵就是攻其所必救的战例。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虚实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注释:所以,使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集中兵力于一处,而敌人分散为十处,我军就可以以十倍的兵力攻打敌人。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我军所攻击的敌军必然势单力薄。我军计划攻击的地方敌军不知道,他就会在许多地方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我军进攻所面对的敌军数量就越少。所以防备前面,则后面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后面,则前面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左方,则右方兵力就减少了,防备右方,则左方兵力就减少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的兵力就都减少了。兵力缺少,全是因为要处处被动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处处分兵防御我。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使敌人分散兵力来防御我,从而形成局部地区的我众敌寡,从而各个分兵击破。可参见分兵次数与伤亡人数那节。
虚实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此段话前文已解释。
2.3.4.7 军争篇
    军争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注释: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酷爱《孙子兵法》,他说:“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孙正义以《孙子兵法》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看法,创造出他自己的“双乘兵法”。
    双乘兵法: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
    一流攻守群(身为领导者,应该攻守俱佳,群策群力,努力不懈)
    身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即应以成为“天下第一”为目标,洞察时势潮流,考虑攻守均衡。他参透了攻防的奥妙,有意识地收敛锋芒,加强联盟与合作,这就衍生他非常重要的一个经营思想“群”。单打独斗的阶段已经结束,必须群策群力,共同参加战斗。各群体拥有不同的决策能力,群体之间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产生加乘的效果。
    “群体”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产品群。若一味倚赖某些特定的畅销商品,一旦这些商品不再受到市场欢迎,公司也会面临关门的危机。一家公司如果一味倚赖强力商品,前途将随着商品的销售情况载浮载沉。
    单凭特定的商品当然有它的好处,可以借此迅速建立事业,只要公司将经营资源集中在这项商品上,就可以提升经营效率。卡西欧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它将资源集中在计算器上,达成迅速大幅成长的目标。
    但是,过于倚赖特定商品,一旦市场成熟后,公司的成长也会随之停滞。短期而言,它也许可以提升经营效率,就长期而言,企业的经营基础却显得相当脆弱。因此,想要建立企业长期经营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必须设法拥有一群企业群。
    道天地将法(道天地将法是致胜的五大条件)
    所谓道是指人道,不得逾越大义名分。做事不仅不可以违背道,更需取得天时、地利与人和,再积极建立或严守完备的法律规范。
    智信仁勇严(领导者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
    领导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崇尚信义,笃信仁爱,如此才能吸引许多追随者。此外,他也应该具备决断的勇气,维持某种程度的威严。
顶情略七斗(站在最高处环视四周的变化,尽可能搜集情报,研拟战略,只要有七成的胜算,立刻采取行动)
    当我在采取攻势时,首先站在山顶环视四周的变化,才不会“见树不见林”。掌握整体环境之后,再彻底搜集情报,拟定战略。等战略拟定后,只要有七成的胜算,便毅然投入战斗;若只有五六成的胜算,则不求战。只要我判断有七成的胜算,一定会投入战场。
2.3.4.8 九变篇
    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注释: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击,有些城池不要占领,有些地域不要争夺,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地形篇: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所以,根据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反命令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孙子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保全百姓,符合国家利益是决策的最高准则,所以在现实中不符合这些利益的事情就不应该去争取,国君的错误命令也不应该被执行。从这两段话衍生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因为前线的将领更了解对战的情况,比远在后方的国君更能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决策。
    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一定要兼顾到利和害的关系。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不利的因素,事情就能顺利发展,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利的因素有促进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利的因素有阻碍事物发展的作用。所以在考虑事情时,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都应该考虑到,使有利因素最大化,不利因素最小化,这样事物的成果就会最大化。
    九变篇: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注释:因此,要以祸患威逼敌国屈服,以各种他不得不做的事情来役使敌国,以各种利益诱使敌国归附。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手段使敌人的战斗力MV最小化。以广义动量定理来解释Fαt=MV,让敌人将力量F和时间t用在役以业和利害所驱使的方向α上,从而使敌人的战斗力MV最小化。
2.3.4.9 行军篇
    行军篇: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注释: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
    这段话的意思是作战要取得部下的信任,使部下发挥最大的战斗力,然后集中这些战斗力,打击在所判断的敌人的弱点上。与《战争论》第2条原则相同。
    行军篇: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互相信任。
    军队的战斗力是每个士兵战斗力相加的结果,每个士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军队就会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为了使每个士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就要用奖赏来团结士兵,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并且平时要严格执行,这样军队就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2.3.4.10 地形篇
    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据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违抗命令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地形篇: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注释:解释:因此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取得胜利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克敌制胜就会无穷无尽。
    这两段话强调的是地形的作用,即环境对敌我双方作战的影响。应该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增加自己的战斗力,减少敌军的战斗力。
2.3.4.11 九地篇
    九地篇: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注释: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
    孙子的意思是说作战与不作战的核心权衡因素就是利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善于指挥作战的人通过谋略使敌人的战斗力最小,如使“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等,从而使我方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九地篇: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注释: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关键和依仗的有利条件,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孙子说如何最有效的降低一个阵势严整的军队的战斗力,就是夺取这支军队最关键和依仗的有利条件。有的军队依仗的有利条件是人才,有的是武器。
    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徐庶帮助刘备打了2次漂亮的胜仗。而刘备是曹操的竞争对手,曹操通过计谋将徐庶骗到自己的营帐。虽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为曹操献一计,但曹操也达到了有效削弱刘备实力的目的。
    拿破仑也重视人才,有重要的言论为:“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著有《战争艺术概论》的瑞士军事学家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很受拿破仑的重视。
    二战时,德国依靠其科学家发明的坦克和飞机用于闪电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科学家就是德国战斗力的关键有利条件。二战后期。美国的“阿尔索斯”的谍报队抢夺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并将他们安全地带回美国,进而确保战后美国的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能够快速发展。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日本30多万人伤亡,直接导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美国打败日本所依仗的就是原子弹,而原子弹的核心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sup]2[/sup]。苏联为了获得原子弹的秘密,派遣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接近爱因斯坦,她使爱因斯坦与其相爱,并 从爱因斯坦那得到了研发原子弹的重要秘密。可见,减少对方的有利条件对战争胜负影响很大。
    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注释: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孙子说如何才能使全军上下团结如同一人呢?靠的是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就像上例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这是因为遇大风所产生的生存危机的重要性要超过两国人之间的互相仇视,所以决策的基准就改变了。
    日本稻盛和夫所创立的京瓷公司的哲学是将“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作为判断标准,这样就会超越个人的利益,超越部门之间的竞争矛盾,从而使企业所有人员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努力,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II》中写道:“IBM 的创办人托马斯•华特生常常给公司的员工讲述一个有关老人与野鹅的故事。有个老人傍。湖而居,每年野鹅南飞避冬时,都会在那个湖边稍作停留。有一年冬天,因为寒流来袭,几只野鹅被困在那儿,没有食物。老人很同情它们,就每天喂一点东西给它们吃。从此,每年冬天,都有越来越多的野鹅聚集在那儿。很快地,一整群的野鹅都忘记了南移,整年留在湖边靠这位老人养活。到了某一年的冬天,老人过世了,再也没有人喂这些野鹅了,数百只野鹅就这么饿死了。老人的同情就是一种“小爱”。大爱是要抗拒帮助少数的诱惑,这样到最后才能拯救一个群体。”
稻盛和夫强调要用更大的价值判断标准来决策行为,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九地篇: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注释: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得到地利。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王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意图。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部,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给予将士更多的利益诱使,就能使将士团结犹如一人。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将将士投入一个不得不奋力拼搏的环境,就会增加我方的战斗力,有利于战斗的胜利。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求层次.jpg (57.9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马斯洛需求层次

2014-9-26 10:54 上传


     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孙子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激发将士的生存需求,从而奋力战斗,发挥将士的最大战斗力,最后赢得战斗。
    秦朝末期,韩信布背水阵,击败实力强大的赵国,用的就是《孙子兵法》中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3.4.12 火攻篇
    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论功行赏巩固战果的,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做“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道理。
    这段在谋攻篇中讲过,孙子强调对待战争要谨慎,不可因为喜怒而引起战争,利益是最核心的决策考量因素。
2.3.4.13 用间篇
    用间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注释:所以,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孙子强调通过间谍来获得情报,这样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打败敌人。
    情报是做决策的基础,而利益是所要追求的目的。
    用间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注释: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挚,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孙子的意思是任用了解对手的智慧高超的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找到敌人的优势和弱点,从而避开敌人的优势,攻击敌人的弱点,有效的打败敌人。




摘自本人新书《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孙子兵法」的博弈精髓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其它的论述都是为了这个中心服务的。
爷爷兵法第一策:太长不看
全是翻译古文有意思么?
一点建议,深入古书可以,但也要走出古书呀。是不是这只是个纲要?
专门注册个号到CD为新书做宣传的?
“随机应变”这个词,研究兵法的人必须掌握。
不对吧,最重要的应该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二条吧。
致人而不致于人。
風輕揚 发表于 2014-9-26 12:00
「孙子兵法」的博弈精髓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其它的论述都是为了这个中心服务的。
胜、平、负,三种结果,追求必胜只有三分之一赢率,追求不败有三分之二赢率
“如果能通过其他办法维持和平,则绝对不应该选择战争。”这句话建议删掉吧,内涵指向模糊,原文没有。
豪歌向天涯 发表于 2014-9-26 15:35
不对吧,最重要的应该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二条吧。
基本原则应该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的都是从这一条出发,否则何来知道可胜、不可胜?从而保持自己主动选择权呢?
豪歌向天涯 发表于 2014-9-26 15:35
不对吧,最重要的应该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二条吧。
基本原则应该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的都是从这一条出发,否则何来知道可胜、不可胜?从而保持自己主动选择权呢?
通篇都是外国人的思路,看来我们的文化真的断根了
传说中的电路图?“敌人军队”与“战利品与俘虏”构成并联电路。对不对啊教练


霍去病发来贺电,每次都是劣势兵力死掐,还每次都赢了。
最夸张的是:首次带兵出征,连胜数仗后,战损超过85%。
在回归途中,遭遇敌数倍的兵力。丫竟然直接冲锋……这都赶上狼牙山五壮士了
结果,又赢了。这是真正的“十不存一”

霍去病发来贺电,每次都是劣势兵力死掐,还每次都赢了。
最夸张的是:首次带兵出征,连胜数仗后,战损超过85%。
在回归途中,遭遇敌数倍的兵力。丫竟然直接冲锋……这都赶上狼牙山五壮士了
结果,又赢了。这是真正的“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