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个人对效能费用比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11:21

一、所谓的效费比到底应该怎么看

在讨论武器装备时都离不开所谓效能费用比,尤其是中重之争中很多话题都来源于此。那么所谓效能到底是啥,费用到底该如何算,军迷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后再下结论。

1、首先说效能:

真正的效能来源于针对任务需求的评估,而任务需求则是多种多样,不同环境、不同对手、不同的技战术对效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何以前战场上出现多种飞机的缘故,也是后来F-35想要取代一大批不同军种和不同使用要求的飞机的缘故。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飞机干好这些事情,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2、接下来再看费用:

如果不考虑费用,那么全用高端货估计谁都愿意。打个比方,如果钱不是问题,那么估计家用轿车大家可能都选择高档车了,但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钱是个问题,而就算是亿万富翁,如果不是考虑家用而是要开个租车公司,如果不是专门面对高端客户的租车公司,那么面对大众需求就会是高低档车都有,而不是都用高端车。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就是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高档车才能办妥,如果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还要买高档车,其结果就是买得起用不起。

3、把效费比结合到一起看:

把效能和费用结合起来再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多数任务执行的时候什么算够的问题,譬如在南海中美飞机靠近的时候,J-11B也就挂载也就2中2近,并没有满挂。J-10早期也是2中2近,后来搞了复合挂架后才到4中2近。这说明一个问题,在很多任务中,并不是满载荷执行,这就好比家用汽车,虽然是标准的5人座,但很多时候就司机一人人上下班开车,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又出现了SMART这种两人座的车,原因就在于使用成本的问题。而很多网友常常比较的是采购价格中四研制费用均摊,但并没有考虑到长期使用费用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一下,在国内计算飞机全寿命周期费用时,使用费用中已经包含了地勤人员、车辆等的工资。而机场设施等恐怕不好就算作投入,因为机场打仗时面临被攻击的可能,总归是要有备用机场,而且机场是多年投入,单算到某个机型身上也不合适。

4、再看数量方面的要求:

另外在执行任务上,有时候只有质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数量。简单一个比方,所有飞机都有妥善率的问题,不是任何时候所有飞机都能升空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在多个方向上需要24小时执行任务,那么这个时候会发现有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北京汽车尾号限行,如果家里就一辆车,碰到尾号限行就没辙了,而如果有两辆车,即便一辆不怎么样的车,但不限制你仍然可以办事。

5、再综合来效率费用比:

显然战场上有很多不是非重四不可的任务,如果用重四执行,就存在浪费问题。打个比方,用奔驰拉货不是不能拉,但显然有点浪费;或者说就1-2个人上下班开车,开个豪华奔驰S系列当然也可以,但SMART也足够。而另外一方面飞机、飞行员都不可能长久留在空中,必须持续待机或者轮换,探测发现目标范围总归有限,就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其最终衡量的要求就是用多少东西干多少活最划算。

二、重四/重三和重四/中四是搭配还是过渡

任何国家武器装备都不会在一夜间之间替换掉,都是逐步替换,替换的速度和替换情况依赖于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钱的情况。像美国基本就是三代机全部替换掉二代机,F-16生产没有多久F-4就停产。而F-4延迟停产基本上是为其他国家生产,老美自己使用的F-4比较早就不采购了。在老美那里,出现二代三代同时使用属于过渡状态,说搭配也可以,但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刻意的搭配。同样在四代机时代老美F-22投产前自用的F-15也停产,F-35在投入生产前美国的F-16也停止采购多年。这算是有钱有能力的是这么做的。

对于没钱和没能力的,譬如我们国家以前,甚至包括现在。J-10开始生产后还生产了部分歼七和歼八,当然数量都不多,但这属于没办法,原因在于我们三代机也刚开始上手,三代机生产线和生产数量(包括J11系列)还满足不了要求,而部队又不能没有飞机可用,所以必须有一些飞机填补空缺,否则连正常的训练都保证不了,何谈什么战斗力。而我们国家未来的生产规模和数量也还需要继续突破,现代飞机越来越复杂,在这方面不突破那么满足不了军队正常的换装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简单估计一下,国内战斗机总数量即便少也应该到美国战斗机总数量的一半为合适,再少就无法保证我们未来要超越美国的全世界第一GDP的安全。美国的战术飞机数量,F-22和F-35先后要生产2600架左右,我们四代机总共得1300架比较合适,而如果飞机寿命是30年,算30年把飞机全换完,那么每年生产量至少得40架。实际飞机生产并不是平均的,F-35大量生产时年产量会达到200架,而不是90架,对于我们而言换装1300架高峰年产要100架可能是合适的,这是我们当前可能都达不到的。这也就是网络传出在制造方面一些地方正在筹划要突破的原因。

对于西方国家,分两种,一种是完全采购美军体系的,基本上和美军同步换装,因为飞机寿命就那么多,飞机也像车一样使用时间久了维护费用高,还容易出问题。另外一种是具有自行开发能力的,替换的时候是根据自己机群的寿命周期去替换,当然有很多飞机是要用到足够寿命才会替换,毕竟再便宜的战斗机也是战斗机,动辄都是上千万的资产,所以有些飞机我们看到还在执行特别的任务,算是物尽其用。而老美在物尽其用上比其他国家财大气粗,虽然有些飞机还可以使用但也退役,但老美退役后并不是拆解卖了废品,而是保存到沙漠中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们要区分开正常替代过程和真正的搭配使用。

三、我们面临的情况:国家尚未统一、周边领土争端未解决,周边却四代云集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可以说过去三十多年我们整体上获得了比较平稳的发展机遇,期间也碰到了很多事情,但总体上来说都还不是老美军事上关注的重要对象。譬如到2000年我们的GDP还在第6-7位,在2000年以前我们发展速度也是很高,但说实话起点太低。而几次老美想对付我们的时候,正好有其他事情吸引其注意力,譬如91年萨达姆入侵伊拉克、2001年的911事件。到2010年老美开始回过味来,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提出空海一体战,而这几年就开始在我们周边闹事。而目前能够使用常规武器威胁到我们的,基本上就是老美,其他国家则仗着老美的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而这个势中,政治、经济是一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我们和老美差距到今天仍然很大,而国际政治遵从的丛林法则,则是弱肉强食,我们国家18-19世纪被持续的侵略和作为半殖民地,都是与这个有关。我们面临的未来发展时,即便我们自己不想当霸主,但我们的经济规模已经到举足轻重的时候,不管愿意不愿意,都逐步到了舞台中央,一个国际会议上如果没有中国参与,这个会议的影响力就大大缩小。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最终手段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与经济相匹配的的地位,那么经济力量可能也会大大受到限制,在一些事情上损害我们的利益。

所以,如果要维护我们的利益,我们首先是要统一国家维持周边的稳定,在没有走出第一岛链就说我们在世界上如何如何,这些都显得很空。我们现在的反介入策略也是先要解决国家统一和走出第一岛链问题。等到第一岛链问题解决好后,我们就去掉了勒在脖子上的绳索,能够展开手脚做些事情,但仍然难以说是全球行动的力量,要达到全球行动,估计得三十年后了,譬如三十年后我们的经济是美国的1.5倍,我们的军费按照2%的GDP能够有美国的70-80%(美国军费长期占美GDP的4%左右)。但在这之前,我们的军费仍然有限,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要反介入和稳定周边,在在这个力量拉锯战中,面比实际上任何国家周边都要有更多四代机的情况下,我们的四代机数量必须到一定程度。

在周边四代机的数量方面,大家可能还得去再考虑考虑我们面临的情况,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周边四代机最多的国家,周边情况比任何国家都复杂:
就老美自己来说,加拿大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州,用的是F-35,根本无法威胁美国,墨西哥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很弱。通过白令海峡能够威胁到美国的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而西伯利亚本身俄罗斯防御都很是问题,而四代机能够威胁老美的也只是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还远着呢。

俄罗斯在东部是中国,在南部都是以前的加盟共和国,在西边是欧洲小国,装备的就是数量不多的F-35。美国长期驻扎F-22的阿拉斯加,面临的也只是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而日本面临能够威胁到俄罗斯的,也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样距离俄罗斯的核心地带远得很。

日本的东边是大洋,除了美国能够威胁到他们外,除非是有另外海洋大国威胁他们,否则他们东边是相对安全的。如果我们不从东北去威胁日本,日本西边面临的是朝鲜和俄罗斯,朝鲜没四代机,俄罗斯未来几十年就是守成而已。

印度北边靠着我们算一个军事上的对手,西边的巴基斯坦其实威胁不到美国多少。南边是大洋,东边是东南亚国家,所以四代机对他们的威胁,除了我们和我们可能卖给巴基斯坦外,基本上空中威胁不大。

我们就不同了,北边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不适合人类居住但用作打仗并不是多大问题,苏联时期在我们边境陈兵百万可不是闹着玩的。今后几十年其是守成策略,但俄罗斯这个民族和国家向来对领土贪婪,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真正有问题时其不会背后来一刀,我们国家丢失最多的领土就是被俄罗斯占有。所以这个国家是不得不防的国家,即便是现在面临老美压力时双方不得不靠近,但最终仍然是各有所图。我们西南边印度仍然和我们有领土争端,1962年还打过仗,我们打赢了仗还让领土争端持续,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力量也只是那个时候能够暂时到喜马拉雅山以南,不能维持长期。那么如果我们虚弱时就有被印度掠取更多领土的可能。而东边我们即便不考虑韩国,日本和我们又钓鱼岛争端,虽然打仗的可能性不大,但谁有能保证完全没有打仗的可能。另外美军在日本有大量军事基地,驻扎在冲绳的基地离我们的经济核心就很近。

所以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周边最为复杂的国家,而我们自己的任务又很重,国家需要统一,领土争端需要解决,过去那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实属实力不济的缓兵之策,实际上这个缓兵之策也基本没用,大家也就是打打口水仗,都像自己单独弄。东海油气田和日本谈不上个啥,钓鱼岛本身作为岛屿没啥资源,但作为领土分界和周边海域资源就不容小瞧。争钓鱼岛不是为了岛屿本身,而是岛屿后面代表的更多利益。同样在南海也是如此,南海作为我们的近海,是实际上主要的海运通道,资源被周边小国掠取,而我们自己还要花大价钱从别的地方采购,我们对自己宣称的国土和利益都不能保护,何谈保证海外利益。当然我们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解决与老美的军事力量对比问题,当我们的军事力量在亚洲能够对老美形成优势时,一些东西就会被扭转,但我们并不能穷兵黩武,还得保证军费开支不能影响长久发展。

我们的军事力量要保证能够在这个复杂周边环境中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就要在对付一方时要防备其它方的背后下黑手。这个可不是个危言耸听,我们现在的领土争端本身就是我们虚弱时候造成的。我们以前的策略是等待实力和时机,而如果实力增强后不去解决,那么就永远失去部分领土了。

四、到底该怎么搭配

大家都知道我的观点,这里还是再说说:

军事装备上未来老美会以我们作为假想敌,其本身是要延续他们在亚洲的主导地位,目的是减缓我们的发展,利用我们周边的领土争端来制造事端给我们找麻烦。我们虽然口头上说欢迎老美在亚洲其作用,但周边的领土争端中在亚太地区可以说是一山不容二虎,现在的欢迎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缓兵之计,或者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未来不管如何,都是要把老美力量往外挤,除非老美变成对我们合作伙伴,否则力量上的对抗将为常态。上个月的南海军机接近事件背后还是有很深的东西的,据说与跟踪我们的核潜艇有关。而最近凤凰网上也报道老美核潜艇在东海和南海活动,这说明老美已经把核潜艇这种装备游弋在我们家门口,而要反潜艇有利的手段反潜机则需要制空权的保护。

那么我们靠什么来保护我们周边的制空权,靠全重型四代机,想想也不大可能。靠重四加部分重三,话说重三怎么才能面对代差情况下能够打掉对方,这个始终是个问题。所以周边有足够多的四代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足够多的四代机。至于周边四代机的数量多少,话说最大变数是美国人计划投入多少四代机,还有我们为其他方向预留多少四代机。

我曾经问过认为应该用重四的人到底我们要多少重四,到目前尚未有谁给出明确的说法。譬如300架重四够不够?显然大家会觉得300架重四少了点,印度据说采购200多架四代机,日本未来可能装备超过100架F-35四代机,F-35并不是为了取代F-15的,日本自己还在研制属于自己的四代机,最近那个心神验证机的视频中说日本要在今后几年谈四代机发展事情,显然日本想摆脱老美的控制走自己的路,而那个四代机更多是取代F-15,如果不能独立发展,很有可能再多采购F-35。而从日本的军费开支来看,空军今后维持超过100架或者更多的四代机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至于美国投入到我们周边的四代机,就是把F-16和部分F-15在寿命到期后替代掉,怎么也会有100架以上,再加上其在紧张时能够做到的兵力投入,四代机很容易就能达到500架以上。

那么我们投入400架的重四是不是可以解决问题。不排除到400架以后在面上会好看,但我们的经济中心都在别人的武器威胁下,这四百架要维持足够的制空权,是不是还有点少啊。那么到500架以上,我们的军费能够支持那么多飞机么?恐怕很难。尤其是更多的重四意味着更高的运营费用,所谓买车容易养车难,同样买飞机容易养飞机也是个难事,正是基于这个老美才搞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的理论。

所以我们未来面对的都是几个排名世界前几的空中力量装备,而这些国家或多或少与我们都有领土争端或者不是一条心,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碰到这个事情的确是个问题,我们不像美国那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收到太多的干扰。所以我们的四代机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从稳定周边来看,还需要针对单个国家具有相当的优势,对于老美如果投入重兵要能够抗衡他(不要忘了老美在朝鲜、越南打了两仗,也不要忘了老美在欧洲为了对抗苏联投入重兵,在亚洲老美投入重兵完全是可能的事),这就决定我们要在无法支撑起足够数量的全重四情况下投入相对费用较少的中四,这个中四的作战能力却不是重三所能够弥补的。


五、小结

  效费比是个很综合的事情,效果要根据作战任务来衡量,而作战任务要根据多种情况和对手来衡量,如果针对这个没有真正的深入分析,那么计算公式中的分子的事情搞不清楚,效费比也算不对。
  费用是分母,费用要和效果匹配,而且要把不同的任务的效果带进去。
  在这种效果和费用的限制下,尤其是费用的限制下,而我们却有世界最复杂的周边形势,有国家尚未统一,领土争端尚未解决,周围却是四代机云集,我们过去是把问题压着等待今后有实力去解决,可不是永远不去解决,永远不去解决意味着永远失去控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全生命周期费用低廉与解决国家统一和领土争端的高要求进行平衡,进而走出第一岛链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未来二十年之内必须考虑的事情,不能再往后推了。不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永远难说崛起。

   在这种限制和要解决的问题情况下,几乎可以说重中搭配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是基于这个认知,我敢和别人打赌。

   各位如果要反驳这个看法,那么希望也从上述方面进行讨论。我想看看不同意见。

   注意不要随意指责他人,军迷不是专业人士,有非专业看法纯属正常。

一、所谓的效费比到底应该怎么看

在讨论武器装备时都离不开所谓效能费用比,尤其是中重之争中很多话题都来源于此。那么所谓效能到底是啥,费用到底该如何算,军迷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后再下结论。

1、首先说效能:

真正的效能来源于针对任务需求的评估,而任务需求则是多种多样,不同环境、不同对手、不同的技战术对效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何以前战场上出现多种飞机的缘故,也是后来F-35想要取代一大批不同军种和不同使用要求的飞机的缘故。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飞机干好这些事情,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2、接下来再看费用:

如果不考虑费用,那么全用高端货估计谁都愿意。打个比方,如果钱不是问题,那么估计家用轿车大家可能都选择高档车了,但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钱是个问题,而就算是亿万富翁,如果不是考虑家用而是要开个租车公司,如果不是专门面对高端客户的租车公司,那么面对大众需求就会是高低档车都有,而不是都用高端车。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就是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高档车才能办妥,如果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还要买高档车,其结果就是买得起用不起。

3、把效费比结合到一起看:

把效能和费用结合起来再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多数任务执行的时候什么算够的问题,譬如在南海中美飞机靠近的时候,J-11B也就挂载也就2中2近,并没有满挂。J-10早期也是2中2近,后来搞了复合挂架后才到4中2近。这说明一个问题,在很多任务中,并不是满载荷执行,这就好比家用汽车,虽然是标准的5人座,但很多时候就司机一人人上下班开车,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又出现了SMART这种两人座的车,原因就在于使用成本的问题。而很多网友常常比较的是采购价格中四研制费用均摊,但并没有考虑到长期使用费用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一下,在国内计算飞机全寿命周期费用时,使用费用中已经包含了地勤人员、车辆等的工资。而机场设施等恐怕不好就算作投入,因为机场打仗时面临被攻击的可能,总归是要有备用机场,而且机场是多年投入,单算到某个机型身上也不合适。

4、再看数量方面的要求:

另外在执行任务上,有时候只有质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数量。简单一个比方,所有飞机都有妥善率的问题,不是任何时候所有飞机都能升空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在多个方向上需要24小时执行任务,那么这个时候会发现有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北京汽车尾号限行,如果家里就一辆车,碰到尾号限行就没辙了,而如果有两辆车,即便一辆不怎么样的车,但不限制你仍然可以办事。

5、再综合来效率费用比:

显然战场上有很多不是非重四不可的任务,如果用重四执行,就存在浪费问题。打个比方,用奔驰拉货不是不能拉,但显然有点浪费;或者说就1-2个人上下班开车,开个豪华奔驰S系列当然也可以,但SMART也足够。而另外一方面飞机、飞行员都不可能长久留在空中,必须持续待机或者轮换,探测发现目标范围总归有限,就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其最终衡量的要求就是用多少东西干多少活最划算。

二、重四/重三和重四/中四是搭配还是过渡

任何国家武器装备都不会在一夜间之间替换掉,都是逐步替换,替换的速度和替换情况依赖于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钱的情况。像美国基本就是三代机全部替换掉二代机,F-16生产没有多久F-4就停产。而F-4延迟停产基本上是为其他国家生产,老美自己使用的F-4比较早就不采购了。在老美那里,出现二代三代同时使用属于过渡状态,说搭配也可以,但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刻意的搭配。同样在四代机时代老美F-22投产前自用的F-15也停产,F-35在投入生产前美国的F-16也停止采购多年。这算是有钱有能力的是这么做的。

对于没钱和没能力的,譬如我们国家以前,甚至包括现在。J-10开始生产后还生产了部分歼七和歼八,当然数量都不多,但这属于没办法,原因在于我们三代机也刚开始上手,三代机生产线和生产数量(包括J11系列)还满足不了要求,而部队又不能没有飞机可用,所以必须有一些飞机填补空缺,否则连正常的训练都保证不了,何谈什么战斗力。而我们国家未来的生产规模和数量也还需要继续突破,现代飞机越来越复杂,在这方面不突破那么满足不了军队正常的换装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简单估计一下,国内战斗机总数量即便少也应该到美国战斗机总数量的一半为合适,再少就无法保证我们未来要超越美国的全世界第一GDP的安全。美国的战术飞机数量,F-22和F-35先后要生产2600架左右,我们四代机总共得1300架比较合适,而如果飞机寿命是30年,算30年把飞机全换完,那么每年生产量至少得40架。实际飞机生产并不是平均的,F-35大量生产时年产量会达到200架,而不是90架,对于我们而言换装1300架高峰年产要100架可能是合适的,这是我们当前可能都达不到的。这也就是网络传出在制造方面一些地方正在筹划要突破的原因。

对于西方国家,分两种,一种是完全采购美军体系的,基本上和美军同步换装,因为飞机寿命就那么多,飞机也像车一样使用时间久了维护费用高,还容易出问题。另外一种是具有自行开发能力的,替换的时候是根据自己机群的寿命周期去替换,当然有很多飞机是要用到足够寿命才会替换,毕竟再便宜的战斗机也是战斗机,动辄都是上千万的资产,所以有些飞机我们看到还在执行特别的任务,算是物尽其用。而老美在物尽其用上比其他国家财大气粗,虽然有些飞机还可以使用但也退役,但老美退役后并不是拆解卖了废品,而是保存到沙漠中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们要区分开正常替代过程和真正的搭配使用。

三、我们面临的情况:国家尚未统一、周边领土争端未解决,周边却四代云集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可以说过去三十多年我们整体上获得了比较平稳的发展机遇,期间也碰到了很多事情,但总体上来说都还不是老美军事上关注的重要对象。譬如到2000年我们的GDP还在第6-7位,在2000年以前我们发展速度也是很高,但说实话起点太低。而几次老美想对付我们的时候,正好有其他事情吸引其注意力,譬如91年萨达姆入侵伊拉克、2001年的911事件。到2010年老美开始回过味来,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提出空海一体战,而这几年就开始在我们周边闹事。而目前能够使用常规武器威胁到我们的,基本上就是老美,其他国家则仗着老美的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而这个势中,政治、经济是一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我们和老美差距到今天仍然很大,而国际政治遵从的丛林法则,则是弱肉强食,我们国家18-19世纪被持续的侵略和作为半殖民地,都是与这个有关。我们面临的未来发展时,即便我们自己不想当霸主,但我们的经济规模已经到举足轻重的时候,不管愿意不愿意,都逐步到了舞台中央,一个国际会议上如果没有中国参与,这个会议的影响力就大大缩小。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最终手段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与经济相匹配的的地位,那么经济力量可能也会大大受到限制,在一些事情上损害我们的利益。

所以,如果要维护我们的利益,我们首先是要统一国家维持周边的稳定,在没有走出第一岛链就说我们在世界上如何如何,这些都显得很空。我们现在的反介入策略也是先要解决国家统一和走出第一岛链问题。等到第一岛链问题解决好后,我们就去掉了勒在脖子上的绳索,能够展开手脚做些事情,但仍然难以说是全球行动的力量,要达到全球行动,估计得三十年后了,譬如三十年后我们的经济是美国的1.5倍,我们的军费按照2%的GDP能够有美国的70-80%(美国军费长期占美GDP的4%左右)。但在这之前,我们的军费仍然有限,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要反介入和稳定周边,在在这个力量拉锯战中,面比实际上任何国家周边都要有更多四代机的情况下,我们的四代机数量必须到一定程度。

在周边四代机的数量方面,大家可能还得去再考虑考虑我们面临的情况,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周边四代机最多的国家,周边情况比任何国家都复杂:
就老美自己来说,加拿大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州,用的是F-35,根本无法威胁美国,墨西哥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很弱。通过白令海峡能够威胁到美国的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而西伯利亚本身俄罗斯防御都很是问题,而四代机能够威胁老美的也只是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还远着呢。

俄罗斯在东部是中国,在南部都是以前的加盟共和国,在西边是欧洲小国,装备的就是数量不多的F-35。美国长期驻扎F-22的阿拉斯加,面临的也只是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而日本面临能够威胁到俄罗斯的,也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样距离俄罗斯的核心地带远得很。

日本的东边是大洋,除了美国能够威胁到他们外,除非是有另外海洋大国威胁他们,否则他们东边是相对安全的。如果我们不从东北去威胁日本,日本西边面临的是朝鲜和俄罗斯,朝鲜没四代机,俄罗斯未来几十年就是守成而已。

印度北边靠着我们算一个军事上的对手,西边的巴基斯坦其实威胁不到美国多少。南边是大洋,东边是东南亚国家,所以四代机对他们的威胁,除了我们和我们可能卖给巴基斯坦外,基本上空中威胁不大。

我们就不同了,北边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不适合人类居住但用作打仗并不是多大问题,苏联时期在我们边境陈兵百万可不是闹着玩的。今后几十年其是守成策略,但俄罗斯这个民族和国家向来对领土贪婪,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真正有问题时其不会背后来一刀,我们国家丢失最多的领土就是被俄罗斯占有。所以这个国家是不得不防的国家,即便是现在面临老美压力时双方不得不靠近,但最终仍然是各有所图。我们西南边印度仍然和我们有领土争端,1962年还打过仗,我们打赢了仗还让领土争端持续,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力量也只是那个时候能够暂时到喜马拉雅山以南,不能维持长期。那么如果我们虚弱时就有被印度掠取更多领土的可能。而东边我们即便不考虑韩国,日本和我们又钓鱼岛争端,虽然打仗的可能性不大,但谁有能保证完全没有打仗的可能。另外美军在日本有大量军事基地,驻扎在冲绳的基地离我们的经济核心就很近。

所以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周边最为复杂的国家,而我们自己的任务又很重,国家需要统一,领土争端需要解决,过去那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实属实力不济的缓兵之策,实际上这个缓兵之策也基本没用,大家也就是打打口水仗,都像自己单独弄。东海油气田和日本谈不上个啥,钓鱼岛本身作为岛屿没啥资源,但作为领土分界和周边海域资源就不容小瞧。争钓鱼岛不是为了岛屿本身,而是岛屿后面代表的更多利益。同样在南海也是如此,南海作为我们的近海,是实际上主要的海运通道,资源被周边小国掠取,而我们自己还要花大价钱从别的地方采购,我们对自己宣称的国土和利益都不能保护,何谈保证海外利益。当然我们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解决与老美的军事力量对比问题,当我们的军事力量在亚洲能够对老美形成优势时,一些东西就会被扭转,但我们并不能穷兵黩武,还得保证军费开支不能影响长久发展。

我们的军事力量要保证能够在这个复杂周边环境中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就要在对付一方时要防备其它方的背后下黑手。这个可不是个危言耸听,我们现在的领土争端本身就是我们虚弱时候造成的。我们以前的策略是等待实力和时机,而如果实力增强后不去解决,那么就永远失去部分领土了。

四、到底该怎么搭配

大家都知道我的观点,这里还是再说说:

军事装备上未来老美会以我们作为假想敌,其本身是要延续他们在亚洲的主导地位,目的是减缓我们的发展,利用我们周边的领土争端来制造事端给我们找麻烦。我们虽然口头上说欢迎老美在亚洲其作用,但周边的领土争端中在亚太地区可以说是一山不容二虎,现在的欢迎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缓兵之计,或者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未来不管如何,都是要把老美力量往外挤,除非老美变成对我们合作伙伴,否则力量上的对抗将为常态。上个月的南海军机接近事件背后还是有很深的东西的,据说与跟踪我们的核潜艇有关。而最近凤凰网上也报道老美核潜艇在东海和南海活动,这说明老美已经把核潜艇这种装备游弋在我们家门口,而要反潜艇有利的手段反潜机则需要制空权的保护。

那么我们靠什么来保护我们周边的制空权,靠全重型四代机,想想也不大可能。靠重四加部分重三,话说重三怎么才能面对代差情况下能够打掉对方,这个始终是个问题。所以周边有足够多的四代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足够多的四代机。至于周边四代机的数量多少,话说最大变数是美国人计划投入多少四代机,还有我们为其他方向预留多少四代机。

我曾经问过认为应该用重四的人到底我们要多少重四,到目前尚未有谁给出明确的说法。譬如300架重四够不够?显然大家会觉得300架重四少了点,印度据说采购200多架四代机,日本未来可能装备超过100架F-35四代机,F-35并不是为了取代F-15的,日本自己还在研制属于自己的四代机,最近那个心神验证机的视频中说日本要在今后几年谈四代机发展事情,显然日本想摆脱老美的控制走自己的路,而那个四代机更多是取代F-15,如果不能独立发展,很有可能再多采购F-35。而从日本的军费开支来看,空军今后维持超过100架或者更多的四代机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至于美国投入到我们周边的四代机,就是把F-16和部分F-15在寿命到期后替代掉,怎么也会有100架以上,再加上其在紧张时能够做到的兵力投入,四代机很容易就能达到500架以上。

那么我们投入400架的重四是不是可以解决问题。不排除到400架以后在面上会好看,但我们的经济中心都在别人的武器威胁下,这四百架要维持足够的制空权,是不是还有点少啊。那么到500架以上,我们的军费能够支持那么多飞机么?恐怕很难。尤其是更多的重四意味着更高的运营费用,所谓买车容易养车难,同样买飞机容易养飞机也是个难事,正是基于这个老美才搞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的理论。

所以我们未来面对的都是几个排名世界前几的空中力量装备,而这些国家或多或少与我们都有领土争端或者不是一条心,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碰到这个事情的确是个问题,我们不像美国那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收到太多的干扰。所以我们的四代机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从稳定周边来看,还需要针对单个国家具有相当的优势,对于老美如果投入重兵要能够抗衡他(不要忘了老美在朝鲜、越南打了两仗,也不要忘了老美在欧洲为了对抗苏联投入重兵,在亚洲老美投入重兵完全是可能的事),这就决定我们要在无法支撑起足够数量的全重四情况下投入相对费用较少的中四,这个中四的作战能力却不是重三所能够弥补的。


五、小结

  效费比是个很综合的事情,效果要根据作战任务来衡量,而作战任务要根据多种情况和对手来衡量,如果针对这个没有真正的深入分析,那么计算公式中的分子的事情搞不清楚,效费比也算不对。
  费用是分母,费用要和效果匹配,而且要把不同的任务的效果带进去。
  在这种效果和费用的限制下,尤其是费用的限制下,而我们却有世界最复杂的周边形势,有国家尚未统一,领土争端尚未解决,周围却是四代机云集,我们过去是把问题压着等待今后有实力去解决,可不是永远不去解决,永远不去解决意味着永远失去控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全生命周期费用低廉与解决国家统一和领土争端的高要求进行平衡,进而走出第一岛链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未来二十年之内必须考虑的事情,不能再往后推了。不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永远难说崛起。

   在这种限制和要解决的问题情况下,几乎可以说重中搭配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是基于这个认知,我敢和别人打赌。

   各位如果要反驳这个看法,那么希望也从上述方面进行讨论。我想看看不同意见。

   注意不要随意指责他人,军迷不是专业人士,有非专业看法纯属正常。


先顶。。。。。。。。。。

未来吗,战斗机至少1500架,歼20不可能造1500架。




直升机至少1500架,无人机就多了,,,,,1000,,2000,还是3000??

特种机至少300架,运输机至少300架,

先顶。。。。。。。。。。

未来吗,战斗机至少1500架,歼20不可能造1500架。




直升机至少1500架,无人机就多了,,,,,1000,,2000,还是3000??

特种机至少300架,运输机至少300架,
你说的太专业了。我个人觉的通俗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重四加重三点五才是正道,你没看现在发展10B/C和16/11D四款三代半吗,另外还在谈苏35,而中四验证机只有一架而已
先进中推的进度太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我觉得吧,楼主漏掉了两个我看来比较关键的问题:
第一、20的采购、维护费用到底有多高?是不是高到TG无法承受400架甚至更多的地步。
第二、四代机,大家都在讲体系作战。我个人觉得战后到今天,几代空军战机的变迁,本身就是作战样式的变迁。比如朝鲜战争中的高速机炮战,二代机的地面引导下的空空导弹战;三代机的数据链和预警指挥模式下的视距外作战。从这一点看,四代机的作战样式必然是和三代机不同,更别提四代机全面部署应该是考虑的10年后的技术环境。
基于上述两点,我觉得吧,20、骨头鹰应该就是不同种类的东西,所以采购时应该不会有高低配的说法。两机的采购和部署数量应该是和任务定位相关的。至于费用问题,可以直接决定采购、换装的速度,但不是两机采购比例的主要原因
这些网络形成了一个有效整体,其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个体。在这个综合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所提供的进攻、防御、攻击和瞄准信息可被广泛分发和实时共享。但是,网络作战也有其潜在的弱点。即使是最先进的网络也会受到干扰和破坏,而且对网络的依赖性越大,在网络出问题时其后果越严重。为降低风险,海军正在通过额外的空间能力、现有的舰队数据网络(如Link-16)和新的多层改型、新型战术瞄准网络技术(TTNT)来积极建立系统冗余和恢复能力 。这些投资是个明确的信号,即:海军很重视综合作战网的发展,并会将其作为未来冲突中攻防能力固有的一部分。
呵呵,这样看效费比似乎更有意义
我觉得吧,楼主漏掉了两个我看来比较关键的问题:
第一、20的采购、维护费用到底有多高?是不是高到TG无法 ...
发个美国空军2012年的飞行小时费用,做个参考吧 。

F-15C Eagle Fighter — $41,921
F-16C Viper Fighter — $22,514
F-22A Raptor Fighter — $68,362


先进中推的进度太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如果真有rd33尺寸的四代先进中推,那做出来的中四飞行性能可比F35好太多了。目前31从尺寸和构型看目标发动机就是三代三代改中推。
这些网络形成了一个有效整体,其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个体。在这个综合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
你这段引用很有针对性,网络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战斗力远超个体,这不就是用有数量优势的中四组网的合理性的体现吗?
如果真有rd33尺寸的四代先进中推,那做出来的中四飞行性能可比F35好太多了。目前31从尺寸和构型看目标发 ...
双中推方案必然会短腿
双中推方案必然会短腿
为什么?
航程与载油系数 巡航升阻比和巡航耗油率有关,和单发还是双方关系并不大。
你这段引用很有针对性,网络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战斗力远超个体,这不就是用有数量优势的中四组网的合理性 ...
呵呵,提出理论的美国海军很中意超虫
而且这个理论的要点是F/A-XX战斗机可能更多地像挂载“有效载荷”的“货车”,而非类似“超级大黄蜂”或F-35的完整的一体化武器平台,一体化的武器平台可以独立完成发现、确认、跟踪、瞄准、交战和评估全部环节。

    这样的概念符合海军作战部长乔恩格林纳特上将“有效载荷在平台上。”的说法。

重系统而轻平台,注重一个大系统的建设而不是执着于攒四代
又是一长篇。TSQ太牛了。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速度就不会那么快了。
事实上,这十年的发展,多赖于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
再一个十年还不能转型的话,就堪忧了。
因此,说30年中国GDP能达到美国多少倍。反正我不信。
另外GDP指数,不能单纯地拿来做一个国家的富裕指标。得拿资本来衡量。
比如现在很多合资汽车制造厂。其生产总值全计入GDP。但是利润得让外资拿走一半。
国内除了一半利润,也就挣些人工费和税收。
这样的合资车企,还要采购外资的零配件。这些钱也被外资赚取。

所以,土鳖要变土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20:17
这些网络形成了一个有效整体,其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个体。在这个综合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
这段话来自《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智库的文章,提供了在经费压缩情况下的多种选择方向,其中背景是F/A-18E/F要在2015年左右停产,2020年左右F-35C投产,而海军比较青睐F-35C,希望F-35C到位尽早到位。
在经费不足和F-35C在2020年服役情况下,建议下加强网络中心战力量,但并非不要F-35C,而是F-35C不可取代。另外认为F/A-18E/F可以改成先进大黄蜂,不过这个方案文章作者自认为被接受度可能有问题。
文章总归给了6种左右选择,每种都给出了所谓的优缺点,但没有给最终结论。
文章的总体是针对中国的,就是要解决反介入和区域阻止策略。文章核心认为解决反介入/区域阻止的办法是用F-35C突破,无人机是第二位的选择,而不是首要选择。
所以,四代机能早换还是早换吧。大黄蜂使用年限也就是到2035年,而F-35C也要生产到2030年。我们是四代机投产三代机还在生产,三代机如果2020年生产,按照30年寿命算,要用到2050年,要比老美替换F/A-18E/F晚15年。如果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还要生产20年,那么2034年停产,飞机要用到2064年,真的不敢想象这会是怎么一种情况。三代机再生产10年,真的就应该停了。
呵呵,提出理论的美国海军很中意超虫
而且这个理论的要点是F/A-XX战斗机可能更多地像挂载“有效载荷”的 ...
你这篇文显然没有引用全,海军未来的F/A-XX显然还是要注重隐身能力而不会退回到三代不隐身时代。

注重单机性能的J20明显比31更不符合美国海军炸弹卡车思路,难道J20的研制思路这就过时了?
这段话来自《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智库的文章,提供了在经费压缩情况下的多种选择方向 ...
所以,哪怕是美国也不排斥用三代机,三代改,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让新装备革命性的提高,也让老装备换发火力
更何况还要生产十年以上的三代机,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新装备
现代空战早不是拼数量了。
四代机的先进,就体现在可以控制更广大的空域。
也就是说,同样大的空域,所需四代机的数量少于三代机。
所以,四代机不会去追求三代机的数量。就像三代机不跟二代机比数量一样。
从这点上来说虽然四代机很贵,但因为所需数量少了。实际花费不一定比三代机贵太多。
F-22现役187架。美军的F-15C/D也不过250架。歼20会装备多少?300架其实已经很多了。

再说东南沿海的防空形势。东海防空区,怕是容不下多于10架歼20同时在天上。因此,总数量不一定需要很多。
如果300架歼20还保护不了东南沿海的领空,那么再多也没什么意义了吧?应该想别的办法了。
当然300架不是精确数字。
你这篇文显然没有引用全,海军未来的F/A-XX显然还是要注重隐身能力而不会退回到三代不隐身时代。

注重 ...
什么叫注重单机性能?这说明你还是没看明白这篇文章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21:01
所以,哪怕是美国也不排斥用三代机,三代改,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让新装备革命性的提高,也让老装备换发火力 ...
我并没有排斥三代机服役到2050年,到2020年我们生产三代机,退役时间已经远远晚于2035年F/A-18E/F了。

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是要破解我们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所以进一步证明了老美是怎么想的,还有准备怎么办:用更多隐形力量来对付我们。

难道,我们准备用不隐形的力量来应对老美的隐形力量的攻击?所以换代的迫切性还是很高的。
所以,哪怕是美国也不排斥用三代机,三代改,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让新装备革命性的提高,也让老装备换发火力 ...
你是在偷换概念,美国用三代机是使用原来三代机的剩余寿命而不是新造三代机,你和某些网友的重四搭配三代可是要继续生产三代10年甚至20年,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伪军迷 发表于 2014-9-15 21:02
现代空战早不是拼数量了。
四代机的先进,就体现在可以控制更广大的空域。
也就是说,同样大的空域,所需 ...
双方都是四代机,四代机对四代机发现目标距离缩短,预警机对四代机发现目标也缩短,那么四代机怎么能够控制更大区域不让其它国家的四代机渗透进来?

如果四代机能够这么容易被发现,那么所谓隐形技术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

至于300架保护东南沿海,如果要攻击出去呢?如果东部遭到重大损失而别的方向的地方趁火打劫蠢蠢欲动呢?

说白了,我们国家在2030年左右在GDP排到第一的时候,必须得考虑解决国家统一和周边领土争端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始终走不出亚太,始终被别人掐着脖子。
你是在偷换概念,美国用三代机是使用原来三代机的剩余寿命而不是新造三代机,你和某些网友的重四搭配三代 ...
呵呵,美国人的超虫貌似还在生产吧
10B. 10C. 11D. 15  16苏三五联合发来贺电
你是在偷换概念,美国用三代机是使用原来三代机的剩余寿命而不是新造三代机,你和某些网友的重四搭配三代 ...
你有点上纲上线啊,美国人不排斥用三代机就叫偷换概念?
这是什么逻辑?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21:01
所以,哪怕是美国也不排斥用三代机,三代改,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让新装备革命性的提高,也让老装备换发火力 ...
一个回复被审核了。
这里再换个说法:
我不排除对三代半的生产和改进,但这个时间不能拖太长。
另外那篇文章的背景是解决反介入和区域拒止,其解决办法是投入更多隐形力量,这就是美国F-35对于我们的威胁。所以面临更多隐形力量的攻击不是我们的瞎想,而是美国佬在筹划的事情。

对于更多隐形攻击,难道我们计划用三代半来对付?我们还是要缩短代差。
什么叫注重单机性能?这说明你还是没看明白这篇文章
???
我发现你的理解能力相当有问题,不过分注重单机性能而把单机作为网络的节点难道不是美国海军的思路吗?J20相比31可是更注重单机性能啊。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21:10
呵呵,美国人的超虫貌似还在生产吧
10B. 10C. 11D. 15  16苏三五联合发来贺电
超虫计划2015年停产。

而F-35C计划2019年或者2020年后投产。到那个时候,美国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都是先停了三代机生产后再生产四代机。我们是三代机和四代机一起生产,这是因为我们生产能力还不足,而又要尽快缩短差距的缘故。

今后四代机生成规模上去了,三代机真的该停了。三代机生产十年,也差不多了。
呵呵,美国人的超虫貌似还在生产吧
10B. 10C. 11D. 15  16苏三五联合发来贺电
中俄现在高速生产三代机,其实已经跟美国拉开了差距,现在美国只是低速生产咆哮虫,正在为全速生产35做准备,相反中国现在正发展10B/C和16/11D,俄罗斯正发展苏30SM/34/35和米格35,这就是代差的表现
呵呵,美国人的超虫貌似还在生产吧
10B. 10C. 11D. 15  16苏三五联合发来贺电
美国的超虫貌似自用的貌似只有咆哮虫还维持少量生产吧。

中俄的那些所谓三代半你不觉得是短期拿不出四代机的妥协的产物吗?挺可悲的一件事居然被你用来发贺电,呵呵,你不可以这样嘲笑中国的航空工业。
一个回复被审核了。
这里再换个说法:
我不排除对三代半的生产和改进,但这个时间不能拖太长。

F-35C具有隐身性能,不加油飞行距离更远,其分布式合成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整合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当F-35C的内置弹舱携带两枚“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和两枚1000磅“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JDAM)时,其作战半径为600海里——这超过了自从A-6“入侵者”中型轰炸机以来的所有舰载攻击机(包括F/A-18E/F“超级大黄蜂”)的作战半径,更重要的是,它属于全隐身配置 。它不仅是一种“战争第一天”平台、作战距离更远而且能突破严密防守的空域,其传感器和网络装置还将使航母战斗群获得前所未有的目标定位信息并能与所有作战网“射手”共享。
投送更多的隐身力量,看法太片面了
你有点上纲上线啊,美国人不排斥用三代机就叫偷换概念?
这是什么逻辑?
美国不排斥用三代机一是因为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入役的四代机,二是因为美国的三代机还有剩余寿命,你用美国现在还用有剩余寿命的三代机去论证中国未来继续生产三代机的合理性,你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
超虫计划2015年停产。

而F-35C计划2019年或者2020年后投产。到那个时候,美国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 ...
今后是多久难以预计,不过看看广大的二代机队
全四代为时尚早
F-35C具有隐身性能,不加油飞行距离更远,其分布式合成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整合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舰载 ...
重要的是F35C仍然是一款中型舰载机。
美国不排斥用三代机一是因为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入役的四代机,二是因为美国的三代机还有剩余寿命,你用美 ...
一是因为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入役的四代机

胡扯吧,美国怎么没有入役的四代机?
后面几条更是胡扯了,一点逻辑都没有
重要的是F35C仍然是一款中型舰载机。
呵呵,然后呢?
美国的超虫貌似自用的貌似只有咆哮虫还维持少量生产吧。

中俄的那些所谓三代半你不觉得是短期拿不出四 ...
你就继续嘲笑吧,中俄都心安理得的换装三代
我们还笑美国自动减赤呢
一是因为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入役的四代机

胡扯吧,美国怎么没有入役的四代机?

你不但理解能力有问题,连中国字都看不懂。
看清楚了我说的是 :因为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入役的四代机 。
除了美国,有没有看清楚?
再重复一遍, 除了美国。

中俄现在高速生产三代机,其实已经跟美国拉开了差距,现在美国只是低速生产咆哮虫,正在为全速生产35做准 ...
差距不是在1945或者1975或者1990拉开的吗
MD原来就有一大堆三代机,继续生产干嘛?不过并不代表MD不会三四代混用,否则就不用大尺度放宽延寿标准。另外组网并不是万能膏药,否则预警机加远程弹再组网岂不无敌于天下。
用隐形机携带无人机打击机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前突的肥电,组网的肥电大队仍然无法正确获取隐形机的真正位置。
呵呵,然后呢?
应该是我问你才对,你引用文里的F35C这么牛逼,然后呢,你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