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成功就是美國的威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38:31
新新闻/南方朔
  買賣從來就不祇是簡單的交易行為而已,有些買賣還是權力和意識形態。在這個權力和意識形態並不對等的世界,有些買賣即難免在權力和意識形態作祟下,衍生出「買賣戰爭」。
  美國曾讓日本經濟崩盤
  這種事情,日本人當有最沉痛的經驗,祇是他們自己大概已經忘光了,因此今天他們才會陷入敵友不分、找不到國家立場和世界角色的困境中。猶憶一九六○至七○年代,日本在戰後復興之初,由於尚未挑戰到美國的霸權,因而美國遂出現以哈佛學者傅高義為主的「日本第一論」;但到了一九八○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日本公司及個人攜帶著大量美元,前往美國收購土地、大樓、公司的股權,甚至天價的藝術品,尤其是買下了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這些買賣雖然祇是簡單的交易,但在有些美國人自我中心和自我優越的世界觀裡,「祇有我買你的分,那輪得到你來買我?」於是,日本的「買美國」,遂掀起了排山倒海的「修理日本運動」(Japan-bashing)。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以連載方式對日本的威脅展開圍剿,國會和其他媒體跟進,甚至著名的大眾小說作家克萊奇頓(Michael Crichton)也寫了一部︽旭日東升》暢銷小說。把到美國的日本商人描寫成貪婪、腐敗、好色、偷竊美國科技、與黑道掛鉤、犯罪、造假的妖魔。該部小說後來改編成暢銷電影,對「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之發揮了極大吹風煽火的作用。而煽起「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 藉著醜化對手,而可以合理化自己向對手所做的一切打擊。於是,在這樣的操作下,迫使日圓大幅升值的廣場協議,以及一系列打擊日本的動作遂告展開,非把日本搞到經濟崩盤、房地產市場成為泡沫為止。
  布希再以中國為假想敵
  而除了經濟打擊外,當時的美國中情局局長是羅伯.蓋茲(Robert Gates),在他手上,中情局也完成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職權調整,那就是把外國經濟視為「國家安全事務」,蓋茲當時還表示,特務系統監控外國政府及公司的活動,把情報交給本國公司分享,並非違法。於是,人們所謂的「軍─產複合體」,進一步演變為所謂的「軍─特─產複合體」。它最佳的表現,乃是美國國安局透過代號Echlon的監控計畫,知道沙烏地阿拉伯正和法國洽購價逾六十億美元幻象機的計畫,於是搶下這筆生意,法國事後指責,美國惡言相向,對美法關係的惡化,這件事情可算里程碑。而除了監控和偷竊商機外,外國公司經常被特務假冒的人員拜訪,謊稱要推銷科技機密,勾引對方中計的「設局」(Trapping),也開始成為一種例行手法。
  而今,「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早已在日本對打回原形後煙消雲散,而新一波完全如法炮製的「中國威脅論」和「妖魔化中國」,則正在加工製造中。
  [B]近代學者,無論從歷史或理論上來研究,早已證實了一個鐵律──那就是「民主必須要有敵人」。當有了敵人,民主所釋放出來的衝突能量,才可以被導向到外部,而不會在自己家裡引爆。因此,民主的花朵從來都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灌溉。這種「民主必須要有敵人」的操作模式,早已成了美國的基本邏輯之一,這也是在後冷戰時代,以前的敵人蘇聯早已瓦解,美國已必須尋找新敵人的原因,否則即不能合理化它那經過精算後,每年事實上為七千六百億軍費的原因,布希第一任就職後的三個月內,即通過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軍事發展計畫,並在南海軍機誤撞事件上達到衝突邊緣。祇是以軍機事件為動武藉口,形同侵略,美國才在後來自行收斂。接著的「九一一」,美國打擊目標轉移,美中關係始告緩和。但到了二○○四年底,由於大體上美國已征服並震懾住了中東,並且靠著在東歐、波羅的海,以及裏海的擴張,有效圍堵住了俄羅斯,於是更有計畫地對付中國遂告展開。包括以中國為目標的新航空母艦和戰術核子武器已開始著手建造;五角大廈、國會、右翼智庫如藍德公司、傳統基金會等,加上極右媒體如華盛頓時報的動員等都已從二○○四年底起就開始為「中國威脅論」加溫,有關人民幣升值、紡品設限,以及炒做間諜案等,都是這波「中國威脅論」大合唱的一部分。 [/B]
  媒體已被美國政府收編
  美國在歐盟解除戰禁上施壓,目的也是在替將來入侵時,不致遭遇到致命反抗營造有利條件。美日強化軍事同盟,也同樣是這種布局的一部分。美國在一九七○年代後期,曾對媒體做了一次大整編,以「軍產複合體」為核心,透過股權交換與企業聯姻,將原本具有獨立性的媒體全部收編。最近人們談「水門案」、「深喉嚨案」、「五角大廈密件案」,其實都疏忽了一個關鍵,那就是這些代表了新聞自由黃金時代的案件,都是美國新聞及司法進步時代的產物,[B]到了今天,由於媒體和司法皆已被收編,這類案件已不可能再出現,媒體已不再是表達自由的「第四權」,而是國家「製造同意」的意識形態機器,這也是美國每次一決定找誰當敵人,即可以立即展開動員和群眾思想教育,讓這個敵人很快就變成真正敵人的原因。 [/B]
  在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和「妖魔化中國」已如排山倒海般展開之際,兩起中國的公司對美國企業的購併案,當然成了「證明」「中國威脅論」的樣板。儘管就公司購併的角度而言,它祇能算是中小型的案件。這兩起案件分別是:
  其一,乃是中國最大的家電製造商「海爾集團」的美國公司,出資十二‧八億美元,要購買美國家電大廠「美泰」(Maytag)。海爾的出價為每股十六美元,比對手Ripplewood Holding 出價每股十四美元,整整多了兩美元。
  其二,則是中國在香港上市的「中海油」(CNOOC),擬出價一百八十五億美元,購併以加州為基地的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Unocal),而它的競標對手,美國第三大的「雪佛龍」(Chevron)則出價一百六十四億美元。
  企業購併變成意識形態
  這兩起購併案,在國際每一季動輒千億美元以上的購併市場上,祇能算是小案,就以今年第一季的亞洲購併市場而言,購併金額即已達一千一百九十億美元,但購併和入股乃是一種意識形態,例如最近美國銀行入股大陸的「中國建設銀行」,乃就不是問題,但若中資進入美國銀行,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前述兩起購併案,引起超過了它規模的注意,即是權力和意識形態在作祟。
  自從二○○○年上半年起,一方面由於自有企業已成長到一個高峰,必須追求進一步的國際化,以學習大市場的操作與管治,另一方面也可藉此消化外匯,減少人民幣促升的壓力,於是北京遂大幅放鬆企業的對外投資,包括種類、標準、金額、審核時間等皆大幅鬆綁。於是,中國遂由吸收外資的階段,跨到了一個新的資本輸出的階段,在過去這一年多裡,中國企業對外的購併極多,如「上海汽車」購併南韓第四大的「雙龍汽車」和收購 M.G. Rover的智慧財產權、華為電訊公司入股英國Marconi、電視公司TCL收購法國Alcatel手機廠和Thomson電視公司;有許多大購併案,則雖提出,卻未成功,例如要以六十餘億美元購併加拿大最大的礦產公司Noranda,「中國移動」要以十四億美元購買巴基斯坦通訊公司等。
  而在稍早前的購併案裡,最重要的當屬聯想集團以十七‧五億美元收購IBM的個人電腦部門了。該案發生時,「中國威脅論」的大合唱尚未全面展開,但它卻仍被用「國家安全」的理由,嚴密的審核拖延三個月以上。以前都是「美國買中國」,現在變成中國也可以買美國,這種心理障礙已大到必須用「國家安全」這個理由,始能加以平衡。
  正因為有著這重障礙,在「中國威脅論」大合唱已展開的此刻,海爾及中海油的購併案就變得更複雜且困難了。新新闻/南方朔
  買賣從來就不祇是簡單的交易行為而已,有些買賣還是權力和意識形態。在這個權力和意識形態並不對等的世界,有些買賣即難免在權力和意識形態作祟下,衍生出「買賣戰爭」。
  美國曾讓日本經濟崩盤
  這種事情,日本人當有最沉痛的經驗,祇是他們自己大概已經忘光了,因此今天他們才會陷入敵友不分、找不到國家立場和世界角色的困境中。猶憶一九六○至七○年代,日本在戰後復興之初,由於尚未挑戰到美國的霸權,因而美國遂出現以哈佛學者傅高義為主的「日本第一論」;但到了一九八○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日本公司及個人攜帶著大量美元,前往美國收購土地、大樓、公司的股權,甚至天價的藝術品,尤其是買下了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這些買賣雖然祇是簡單的交易,但在有些美國人自我中心和自我優越的世界觀裡,「祇有我買你的分,那輪得到你來買我?」於是,日本的「買美國」,遂掀起了排山倒海的「修理日本運動」(Japan-bashing)。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以連載方式對日本的威脅展開圍剿,國會和其他媒體跟進,甚至著名的大眾小說作家克萊奇頓(Michael Crichton)也寫了一部︽旭日東升》暢銷小說。把到美國的日本商人描寫成貪婪、腐敗、好色、偷竊美國科技、與黑道掛鉤、犯罪、造假的妖魔。該部小說後來改編成暢銷電影,對「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之發揮了極大吹風煽火的作用。而煽起「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 藉著醜化對手,而可以合理化自己向對手所做的一切打擊。於是,在這樣的操作下,迫使日圓大幅升值的廣場協議,以及一系列打擊日本的動作遂告展開,非把日本搞到經濟崩盤、房地產市場成為泡沫為止。
  布希再以中國為假想敵
  而除了經濟打擊外,當時的美國中情局局長是羅伯.蓋茲(Robert Gates),在他手上,中情局也完成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職權調整,那就是把外國經濟視為「國家安全事務」,蓋茲當時還表示,特務系統監控外國政府及公司的活動,把情報交給本國公司分享,並非違法。於是,人們所謂的「軍─產複合體」,進一步演變為所謂的「軍─特─產複合體」。它最佳的表現,乃是美國國安局透過代號Echlon的監控計畫,知道沙烏地阿拉伯正和法國洽購價逾六十億美元幻象機的計畫,於是搶下這筆生意,法國事後指責,美國惡言相向,對美法關係的惡化,這件事情可算里程碑。而除了監控和偷竊商機外,外國公司經常被特務假冒的人員拜訪,謊稱要推銷科技機密,勾引對方中計的「設局」(Trapping),也開始成為一種例行手法。
  而今,「日本威脅論」和「妖魔化日本」,早已在日本對打回原形後煙消雲散,而新一波完全如法炮製的「中國威脅論」和「妖魔化中國」,則正在加工製造中。
  [B]近代學者,無論從歷史或理論上來研究,早已證實了一個鐵律──那就是「民主必須要有敵人」。當有了敵人,民主所釋放出來的衝突能量,才可以被導向到外部,而不會在自己家裡引爆。因此,民主的花朵從來都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灌溉。這種「民主必須要有敵人」的操作模式,早已成了美國的基本邏輯之一,這也是在後冷戰時代,以前的敵人蘇聯早已瓦解,美國已必須尋找新敵人的原因,否則即不能合理化它那經過精算後,每年事實上為七千六百億軍費的原因,布希第一任就職後的三個月內,即通過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軍事發展計畫,並在南海軍機誤撞事件上達到衝突邊緣。祇是以軍機事件為動武藉口,形同侵略,美國才在後來自行收斂。接著的「九一一」,美國打擊目標轉移,美中關係始告緩和。但到了二○○四年底,由於大體上美國已征服並震懾住了中東,並且靠著在東歐、波羅的海,以及裏海的擴張,有效圍堵住了俄羅斯,於是更有計畫地對付中國遂告展開。包括以中國為目標的新航空母艦和戰術核子武器已開始著手建造;五角大廈、國會、右翼智庫如藍德公司、傳統基金會等,加上極右媒體如華盛頓時報的動員等都已從二○○四年底起就開始為「中國威脅論」加溫,有關人民幣升值、紡品設限,以及炒做間諜案等,都是這波「中國威脅論」大合唱的一部分。 [/B]
  媒體已被美國政府收編
  美國在歐盟解除戰禁上施壓,目的也是在替將來入侵時,不致遭遇到致命反抗營造有利條件。美日強化軍事同盟,也同樣是這種布局的一部分。美國在一九七○年代後期,曾對媒體做了一次大整編,以「軍產複合體」為核心,透過股權交換與企業聯姻,將原本具有獨立性的媒體全部收編。最近人們談「水門案」、「深喉嚨案」、「五角大廈密件案」,其實都疏忽了一個關鍵,那就是這些代表了新聞自由黃金時代的案件,都是美國新聞及司法進步時代的產物,[B]到了今天,由於媒體和司法皆已被收編,這類案件已不可能再出現,媒體已不再是表達自由的「第四權」,而是國家「製造同意」的意識形態機器,這也是美國每次一決定找誰當敵人,即可以立即展開動員和群眾思想教育,讓這個敵人很快就變成真正敵人的原因。 [/B]
  在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和「妖魔化中國」已如排山倒海般展開之際,兩起中國的公司對美國企業的購併案,當然成了「證明」「中國威脅論」的樣板。儘管就公司購併的角度而言,它祇能算是中小型的案件。這兩起案件分別是:
  其一,乃是中國最大的家電製造商「海爾集團」的美國公司,出資十二‧八億美元,要購買美國家電大廠「美泰」(Maytag)。海爾的出價為每股十六美元,比對手Ripplewood Holding 出價每股十四美元,整整多了兩美元。
  其二,則是中國在香港上市的「中海油」(CNOOC),擬出價一百八十五億美元,購併以加州為基地的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Unocal),而它的競標對手,美國第三大的「雪佛龍」(Chevron)則出價一百六十四億美元。
  企業購併變成意識形態
  這兩起購併案,在國際每一季動輒千億美元以上的購併市場上,祇能算是小案,就以今年第一季的亞洲購併市場而言,購併金額即已達一千一百九十億美元,但購併和入股乃是一種意識形態,例如最近美國銀行入股大陸的「中國建設銀行」,乃就不是問題,但若中資進入美國銀行,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前述兩起購併案,引起超過了它規模的注意,即是權力和意識形態在作祟。
  自從二○○○年上半年起,一方面由於自有企業已成長到一個高峰,必須追求進一步的國際化,以學習大市場的操作與管治,另一方面也可藉此消化外匯,減少人民幣促升的壓力,於是北京遂大幅放鬆企業的對外投資,包括種類、標準、金額、審核時間等皆大幅鬆綁。於是,中國遂由吸收外資的階段,跨到了一個新的資本輸出的階段,在過去這一年多裡,中國企業對外的購併極多,如「上海汽車」購併南韓第四大的「雙龍汽車」和收購 M.G. Rover的智慧財產權、華為電訊公司入股英國Marconi、電視公司TCL收購法國Alcatel手機廠和Thomson電視公司;有許多大購併案,則雖提出,卻未成功,例如要以六十餘億美元購併加拿大最大的礦產公司Noranda,「中國移動」要以十四億美元購買巴基斯坦通訊公司等。
  而在稍早前的購併案裡,最重要的當屬聯想集團以十七‧五億美元收購IBM的個人電腦部門了。該案發生時,「中國威脅論」的大合唱尚未全面展開,但它卻仍被用「國家安全」的理由,嚴密的審核拖延三個月以上。以前都是「美國買中國」,現在變成中國也可以買美國,這種心理障礙已大到必須用「國家安全」這個理由,始能加以平衡。
  正因為有著這重障礙,在「中國威脅論」大合唱已展開的此刻,海爾及中海油的購併案就變得更複雜且困難了。
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施压确实存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中国需要好好应对,不能屈服于这种压力。只要经济保持高增长,同时加速军队现代化,靠近欧洲,绑禁俄罗斯,就不需要怕它美国佬。
欣赏这句"民主必须有敌人"
尤其是对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来说
绝对是“经典理论”,我们应该好好学学,将来时机成熟,我们也用这招对付老美。
呵呵,说的好!
2楼说的对
美国佬真是不厚道……
南方朔的文章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