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造大火箭大飞机核心部件 先进设备全球唯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5:59
民企造大火箭大飞机核心部件 先进设备全球唯一


2014-08-1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高辰


  你恐怕很难想象,一家员工仅120人左右的民营企业能参与运载火箭、大型飞机智能装备的制造。在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有许多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装配完毕后将销往航空、航天制造企业。这些装备中,有一台名为“整体壁板多头镜像铣削加工中心”,用于铣削大型飞行器的舱体壁板。本月30日,它将接受航天客户的验收。“这台设备全球唯一,是去年3月同事们喝咖啡时聊出来的创意。”总经理刘钢博士告诉记者。
  拓璞公司由多学科的博士团队于2007年创办,已向客户提供了国内首台五轴并联机床、国内首台运载火箭整体舱段自动钻铆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是什么让拓璞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民企代表?

  多元团队,高举高打

  8年前,几位上海交大博士作出决定:创办一家公司,把他们长期研究的五轴数控机床技术产业化。不过他们深知,技术专家创办的企业“九死一生”。“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大原因,是技术持有人不懂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和相关法律,国内又缺少把技术资本、管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机制。”刘钢说。
  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创业团队。团队中除技术人才外,还有律师和企业管理、投资专家。这使得拓璞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发展高新技术,人才为要。2012年起担任总经理的刘钢是机床刀具专家,曾在大型国企工作,也创过业,是复合型人才。其他几位参与创业的博士分别是机床设计专家、数控系统专家和五轴工艺软件专家。公司57%的员工是研发人员,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8人、博士9人。
  研发团队的强大,使拓璞无需像很多企业那样借助高校院所专家等“外脑”,大幅缩短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

  政府支持,助力梦想

  2011年获得风险投资后,拓璞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然而,由于研发投入过大,市场销售没跟上,公司在2012年初险些资金链断裂。
  得知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窘境,政府伸出了援手。市经信委启动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和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助力公司产品研发。2012年6月,市领导前往拓璞公司调研。同年9月,市科委拨款,在公司筹建“上海特种数控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启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闵行区科委也给予重点项目支撑。企业内外一同使力后,拓璞在2012年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2013年订单金额达1.9亿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实现今天的腾飞,谈何实现梦想!”刘钢感慨地说。他和同事们的梦想,是让拓璞成为提供轻合金和特殊材料制造系统及其技术服务的国际顶尖供应商,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突破禁运,叶轮领先

  拓璞团队在短短几年间打造了精密机械传动技术、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等3个技术平台,开发了近10项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截至今年6月,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24项。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拓璞的核心产品之一。这种机床用于加工复杂曲面,堪称机床制造业的“皇冠”,在航空、航天、核电能源、高精医疗设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美国、日本对我国实施禁运,欧洲企业尽管可以出口,但审批周期很长。
  拓璞成立前,交大团队在该领域已有七八年技术积累。而今,在市科委和市经信委的支持下,公司已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加工中心,用于生产飞机、火箭和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叶轮。明年,它将接受市科委验收,届时速度有望达到5分钟一件。有了这样的效率,叶轮就能实现国产化。
  凭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支撑,拓璞研制出了全自动钻铆装备。铆接是飞机、火箭制造过程中零件最多的工艺。“2012年,我们在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中胜出,拿到了国内大型运载火箭制造企业的全自动钻铆机订单。从那以后,我们的订单数飞涨。”刘钢说。为了拿到这张大订单,拓璞团队撰写了600多页的项目方案。更关键的是,他们自主研发的设备毫不逊色于国外产品,价格却仅为进口设备的1/5。

  瞄准高端,创新模式

  在拓璞公司厂房里,还有一台长40米、重260吨的“大家伙”——用于大型舱体总装的对接环缝搅拌摩擦焊。这种设备在国外属于禁售范围。去年3月,拓璞了解到国内企业对它的需求后,立志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他们广泛收集资料,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去年下半年,公司陆续拿到多份订单。
  从瞄准客户需求,到完成设计方案,再到拿到订单,拓璞的新产品开发周期通常在半年时间左右。为何具有这么高的产业化效率?在刘钢看来,不同于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的产业链模式是主要原因。
  据介绍,拓璞具有IT企业“基因”,将零部件加工、物流业务外包给了其他企业,自己只做客户需求开发、标准设计、总装调试、技术服务等四个环节。采用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不再像传统制造企业那样为重资产所累,而是成为像IT公司那样的轻资产企业,能通过与代工厂商的合作,快速更新换代产品。
  正因为将大量业务外包出去,拓璞这两年的发展也为供应商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年,他们在苏浙沪的采购费超过2亿元。
  “我们想参与建设上海高端装备制造的总部经济。”谈到企业发展规划,刘钢表示,拓璞想建立具有设计中心、核心制造示范中心、全球服务中心功能的总部基地,用自主创新为国内外客户带来价值。“预计用10年时间,我们能打造一个集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精密零件制造,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俞陶然)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8-12/6483542.shtml民企造大火箭大飞机核心部件 先进设备全球唯一


2014-08-1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高辰


  你恐怕很难想象,一家员工仅120人左右的民营企业能参与运载火箭、大型飞机智能装备的制造。在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有许多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装配完毕后将销往航空、航天制造企业。这些装备中,有一台名为“整体壁板多头镜像铣削加工中心”,用于铣削大型飞行器的舱体壁板。本月30日,它将接受航天客户的验收。“这台设备全球唯一,是去年3月同事们喝咖啡时聊出来的创意。”总经理刘钢博士告诉记者。
  拓璞公司由多学科的博士团队于2007年创办,已向客户提供了国内首台五轴并联机床、国内首台运载火箭整体舱段自动钻铆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是什么让拓璞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民企代表?

  多元团队,高举高打

  8年前,几位上海交大博士作出决定:创办一家公司,把他们长期研究的五轴数控机床技术产业化。不过他们深知,技术专家创办的企业“九死一生”。“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大原因,是技术持有人不懂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和相关法律,国内又缺少把技术资本、管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机制。”刘钢说。
  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创业团队。团队中除技术人才外,还有律师和企业管理、投资专家。这使得拓璞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发展高新技术,人才为要。2012年起担任总经理的刘钢是机床刀具专家,曾在大型国企工作,也创过业,是复合型人才。其他几位参与创业的博士分别是机床设计专家、数控系统专家和五轴工艺软件专家。公司57%的员工是研发人员,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8人、博士9人。
  研发团队的强大,使拓璞无需像很多企业那样借助高校院所专家等“外脑”,大幅缩短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

  政府支持,助力梦想

  2011年获得风险投资后,拓璞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然而,由于研发投入过大,市场销售没跟上,公司在2012年初险些资金链断裂。
  得知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窘境,政府伸出了援手。市经信委启动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和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助力公司产品研发。2012年6月,市领导前往拓璞公司调研。同年9月,市科委拨款,在公司筹建“上海特种数控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启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闵行区科委也给予重点项目支撑。企业内外一同使力后,拓璞在2012年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2013年订单金额达1.9亿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实现今天的腾飞,谈何实现梦想!”刘钢感慨地说。他和同事们的梦想,是让拓璞成为提供轻合金和特殊材料制造系统及其技术服务的国际顶尖供应商,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突破禁运,叶轮领先

  拓璞团队在短短几年间打造了精密机械传动技术、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等3个技术平台,开发了近10项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截至今年6月,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24项。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拓璞的核心产品之一。这种机床用于加工复杂曲面,堪称机床制造业的“皇冠”,在航空、航天、核电能源、高精医疗设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美国、日本对我国实施禁运,欧洲企业尽管可以出口,但审批周期很长。
  拓璞成立前,交大团队在该领域已有七八年技术积累。而今,在市科委和市经信委的支持下,公司已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加工中心,用于生产飞机、火箭和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叶轮。明年,它将接受市科委验收,届时速度有望达到5分钟一件。有了这样的效率,叶轮就能实现国产化。
  凭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支撑,拓璞研制出了全自动钻铆装备。铆接是飞机、火箭制造过程中零件最多的工艺。“2012年,我们在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中胜出,拿到了国内大型运载火箭制造企业的全自动钻铆机订单。从那以后,我们的订单数飞涨。”刘钢说。为了拿到这张大订单,拓璞团队撰写了600多页的项目方案。更关键的是,他们自主研发的设备毫不逊色于国外产品,价格却仅为进口设备的1/5。

  瞄准高端,创新模式

  在拓璞公司厂房里,还有一台长40米、重260吨的“大家伙”——用于大型舱体总装的对接环缝搅拌摩擦焊。这种设备在国外属于禁售范围。去年3月,拓璞了解到国内企业对它的需求后,立志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他们广泛收集资料,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去年下半年,公司陆续拿到多份订单。
  从瞄准客户需求,到完成设计方案,再到拿到订单,拓璞的新产品开发周期通常在半年时间左右。为何具有这么高的产业化效率?在刘钢看来,不同于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的产业链模式是主要原因。
  据介绍,拓璞具有IT企业“基因”,将零部件加工、物流业务外包给了其他企业,自己只做客户需求开发、标准设计、总装调试、技术服务等四个环节。采用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不再像传统制造企业那样为重资产所累,而是成为像IT公司那样的轻资产企业,能通过与代工厂商的合作,快速更新换代产品。
  正因为将大量业务外包出去,拓璞这两年的发展也为供应商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年,他们在苏浙沪的采购费超过2亿元。
  “我们想参与建设上海高端装备制造的总部经济。”谈到企业发展规划,刘钢表示,拓璞想建立具有设计中心、核心制造示范中心、全球服务中心功能的总部基地,用自主创新为国内外客户带来价值。“预计用10年时间,我们能打造一个集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精密零件制造,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俞陶然)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8-12/6483542.shtml
中国就是这类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太少   本质还是融资渠道不够
助力国防、高科技的民企应该支持。
中国就是这类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太少   本质还是融资渠道不够
确实,融资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小企业
中国就是这类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太少   本质还是融资渠道不够
从文章内容来看,有技术人才无管理人才和缺乏融资渠道都是根本问题
。。根本就是某些大学的几个博导的团队拉出来的公司,其实这类的高技术“私企”在军工口还是很多的。
那些拼命吹SpaceX,妄图瓜分国企的人会选择性无视这些的
高、小、灵、快。
很强大,希望爆张图片看看啊
还是要有钱有技术,政策支持力度跟上了就好办。
这个要多支持才好,
好多新产品的突破啊,想起了那个汉华重工
中国就是这类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太少   本质还是融资渠道不够
关键时刻还是政府伸出了援手。
真正有前途的私企,国家是会看到的。
AbanDoneeR 发表于 2014-8-12 17:03
。。根本就是某些大学的几个博导的团队拉出来的公司,其实这类的高技术“私企”在军工口还是很多的。
ls看来是明白人,这家企业貌似民营,其实研发费用和部分人力成本都摊到高校科研经费里面去了,好听点是借鸡生蛋,难听点就是。。。
ls看来是明白人,这家企业貌似民营,其实研发费用和部分人力成本都摊到高校科研经费里面去了,好听点是借 ...
这也没什么,老美家也有很多类似企业,只要能把成果运用于市场,科研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只要不是涉及军事机密!
行家办企业,就是牛
pasuka 发表于 2014-8-13 08:12
ls看来是明白人,这家企业貌似民营,其实研发费用和部分人力成本都摊到高校科研经费里面去了,好听点是借 ...
除了网络公司外,世界上几乎所有新技术的民企都是院校出身,否则你没技术又没钱,怎么开?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的,5轴机床,搅拌摩擦焊国内其他公司都有了,
民企是未来继续努力
2014-8-18 21:03 上传


并联机床在铝合金上雕刻的五角星



迫在眉睫的较量 发表于 2014-8-13 07:2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中国的绝大部分资本是被“官僚资本家”所掌控(就是国家银行),他们的贷款的原则是“官位+关系+指导....=政策盈利(非市场性盈利,比如大量印钞票等)”,小型企业根本贷不到款,中央台也报道过江浙一带大量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融资(无法在银行贷到款...关系部够???),大量拆借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 ,老板跑路喽!


中国的绝大部分资本是被“官僚资本家”所掌控(就是国家银行),他们的贷款的原则是“官位+关系+指导.... ...
银行不是慈善家  
pasuka 发表于 2014-8-13 08:12
ls看来是明白人,这家企业貌似民营,其实研发费用和部分人力成本都摊到高校科研经费里面去了,好听点是借 ...
不要小氣

只要能形成產業循環
帶動的廠家更多
這樣也能形成更大的動力

要是還有疑惑
應該去
看看DARPA怎麼移轉技術的
ZF其实完全可以成立市场化的风险科技投资公司,用于支持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攀登科技树。投资一百家,成功十家,填补了国外的封堵和国内的空白,就算是巨大成功!
懒人中国 发表于 2014-8-12 12:46
中国就是这类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太少   本质还是融资渠道不够
蒙皮镜像铣这个领域,最厉害的是一家国企。
docliu 发表于 2014-8-12 14:56
确实,融资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小企业
当地政府只知道吸引外资,对本地资本么各种压榨,当然民营企业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各种不健全,各种钻孔桩,双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