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从恃才傲物的三国大将魏延说开了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0:07:18
作者:桂向明
  魏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党内斗争中,某公称彭德怀为“魏延”,其实不是;也有论者替魏延打抱不平,断言“魏延之乱始于诸葛”,是耶?非耶?谨申管见,就正于广大读者。
       作为蜀国大将,魏延智勇兼备,战功不在关羽、张飞之下。史书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只有长史杨仪不买账,“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但杨仪非寻常之辈,刘备同他“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魏延也确实过分,两人争论激烈,“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这便埋下冤冤相报的种子。帐下文武不和,诸葛亮既“深惜(杨)仪之才干”,又“凭魏延之骁勇”,而“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时军中司马费领会主帅意旨,每当魏、杨发生争执,即“入坐其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匡救之力也”。
  到诸葛公病殁,魏延和杨仪矛盾激化,“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一员沙场勇将竟至于众叛亲离,身首异处,诚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言:“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至于说魏延后脑有反骨,诸葛临终授计,那是小说家虚构,和诸葛亮无关。
  值得一说的是,“建兴十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并“遣琰还成都”。刘琰不同于杨仪,他“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是无足轻重的角色,故坚决调离。由此可见,诸葛平生谨慎,思虑周密,一切从大局出发。
  应当指出,诸葛亮并不偏袒杨仪,他密表后主,认为杨性狷狭,不宜重用。后“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杨仪自以为“年宦先(蒋)琬,才能逾之”,而位在蒋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之后上书诽谤,“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也是悲剧人物。
  魏延恃才傲物,喜欢闹独立,“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诸葛亮对他心存戒备,建兴十二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料事如神,“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健)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跋扈骄横之态跃然纸上,陈寿言信不诬也。说“魏延之乱始于诸葛”,却找不到半点事实根据,学术讨论的基本原则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切忌信口开河,妄下断语。
  魏延、杨仪搞“窝里斗”,均不得善终,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我以为,关键是摆正个人在事业中的位置,诸葛亮功高并不震主,因为他没有私心和野心,“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武侯祠原是昭烈庙,但在后人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高于刘备,就把这个皇帝挤到偏殿去了。陈毅游武侯祠后写道:“孔明反胜昭烈,其故何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
  平心而论,魏延有才有志,只是人格尚有缺欠,现在某些文坛勇士今天批评这个,明天批评那个,和魏延争强好胜的心态毫无二致,迟早要摔跟头。
  看看鲁迅大师吧,先生对冯雪峰说:“我想,做一个小兵还是胜任的,用笔。”作者:桂向明
  魏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党内斗争中,某公称彭德怀为“魏延”,其实不是;也有论者替魏延打抱不平,断言“魏延之乱始于诸葛”,是耶?非耶?谨申管见,就正于广大读者。
       作为蜀国大将,魏延智勇兼备,战功不在关羽、张飞之下。史书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只有长史杨仪不买账,“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但杨仪非寻常之辈,刘备同他“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魏延也确实过分,两人争论激烈,“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这便埋下冤冤相报的种子。帐下文武不和,诸葛亮既“深惜(杨)仪之才干”,又“凭魏延之骁勇”,而“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时军中司马费领会主帅意旨,每当魏、杨发生争执,即“入坐其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匡救之力也”。
  到诸葛公病殁,魏延和杨仪矛盾激化,“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一员沙场勇将竟至于众叛亲离,身首异处,诚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言:“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至于说魏延后脑有反骨,诸葛临终授计,那是小说家虚构,和诸葛亮无关。
  值得一说的是,“建兴十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并“遣琰还成都”。刘琰不同于杨仪,他“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是无足轻重的角色,故坚决调离。由此可见,诸葛平生谨慎,思虑周密,一切从大局出发。
  应当指出,诸葛亮并不偏袒杨仪,他密表后主,认为杨性狷狭,不宜重用。后“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杨仪自以为“年宦先(蒋)琬,才能逾之”,而位在蒋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之后上书诽谤,“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也是悲剧人物。
  魏延恃才傲物,喜欢闹独立,“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诸葛亮对他心存戒备,建兴十二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料事如神,“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健)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跋扈骄横之态跃然纸上,陈寿言信不诬也。说“魏延之乱始于诸葛”,却找不到半点事实根据,学术讨论的基本原则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切忌信口开河,妄下断语。
  魏延、杨仪搞“窝里斗”,均不得善终,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我以为,关键是摆正个人在事业中的位置,诸葛亮功高并不震主,因为他没有私心和野心,“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武侯祠原是昭烈庙,但在后人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高于刘备,就把这个皇帝挤到偏殿去了。陈毅游武侯祠后写道:“孔明反胜昭烈,其故何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
  平心而论,魏延有才有志,只是人格尚有缺欠,现在某些文坛勇士今天批评这个,明天批评那个,和魏延争强好胜的心态毫无二致,迟早要摔跟头。
  看看鲁迅大师吧,先生对冯雪峰说:“我想,做一个小兵还是胜任的,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