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小飞猪:合成孔径雷达与我国空军对地攻击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09:36


近日,航空报报道了曹正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其中提到以他为首的团队研制成功合成孔径雷达,为提供我国空军作战飞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合成孔径雷达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发展的一个重点,它解决了机载雷达对地探测问题,是提高作战飞机对地攻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知道雷达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大约与信号波长、距离呈现正比,与天线长度成反比,因此为了提高较高的分辨率需要采取加大天线尺寸的办法,但是对于雷达来说,考虑到成本、费用等关系,它的天线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以普通机载火控雷达常用的X波段为例,它的波长大约是3厘米,如果想探测坦克这样大小的目标,需要实现1.5米的分辨率,如果采用传统真实波束绘图模式,那么天线长度高达400米左右,这样大的天线不但飞机上难以安装,就是地面也无法实现。
这样合成孔径雷达就出现了,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工作时按一定的重复频率发、收脉冲,真实天线依次占一虚构线阵天线单元位置。把这些单元天线接收信号的振幅与相对发射信号的相位叠加起来,便合成一个等效合成孔径天线的接收信号。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
早期合成孔径雷达没有对阵列各单元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所以阵列长度受到限制,所以出现了对天线单元之间相位差进行补偿的聚集阵列,它的特点就是实天线长度越小,分辨能力反而越高,这是因为实天线口径越小,波束越宽,聚集阵列的长度越大,所以精度反而更高。
合成孔径雷达这种以小天线取得高分辨率的特点,为战斗机扩展对地攻击能力打下了基础,实际上我们看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火控雷达或者老雷达升级,几乎都增加了合成孔径模式,这是因为在这个模式下,机载火控雷达就成了一部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探测到地面小型目标,结合飞机的导航系统就可以得到目标的坐标,这样飞机就可以对目标进行攻击,尤其是JDAM这样的卫星制导武器普及,可以让战斗机迅速、廉价的获得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
不过合成孔径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对于信号/数据处理要求高,合成孔径雷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到90年代才在机载火控雷达上面应用,就是这个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只能侧视、探测固定目标,因此机载雷达拥有SAR模式的同时,同时可能还会有多普勒锐化-DBS和地面目标指示-GMTI这两个模式,前者用于前视或者前斜视探测地面目标,后者用于探测地面目标,在对付海上舰船方面,还有一个逆合成孔径雷达模式(ISAR),同时各个国家还在大力发展能够前斜视的合成孔径雷达,并且采用干涉合成孔径模式来探测地面慢速目标的图像,它的原理是用多次观测时的高度差或者位置差信息,获得地面目标的三维雷达图像,同时也可以消除地面静止目标较生的回波,从而获得地面慢速移动目标的信息。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合成孔径雷达,在1979年获得了我国第一张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实现了从单一波段到L、S、X、Ku波段的系列发展,目前拟进一步拓展到其它波段;从单极化到多极化;分辨率从最初的几十米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仍在开展更高分辨率的研究;从单一条带模式发展到条带、聚束、扫描等模式;特别是完成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和试验飞行,实现了我国雷达图像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测绘带宽度从几公里发展到几十公里,并能保证长时间连续大面积的成像。到上世纪初国产合成孔雷达的分辨率已经达到1.5米,到了新世纪,国产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提高到0.5米,研制成功制成功了X波段、条带模式分辨率达0.32m×0.46m、聚束模式分辨率0.3m×0.3m、并具有50km远距离成像能力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目前我国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已经达到5CM。
从海外的资料来看,我国机载火控雷达已经具备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如出口到巴基斯坦JF-17上面配备的国产KLJ-7就有这样的模式,加上我国北斗二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所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模块,我国空军大量库存的普通炸弹十分方便的升级为精确制导武器,从而迅速、经济的让我国空军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巴基斯坦或者其他国家的普通炸弹进行这样的升级,配合机载雷达的SAR模式,这样也可以让这些国家迅速、经济具备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这样既可以让这些国家摆脱对于GPS系统的依赖,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出口能力。应该是我国未来军贸重点拓展的领域。
爪机转帖,无法上链接,求斑竹放一马。


近日,航空报报道了曹正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其中提到以他为首的团队研制成功合成孔径雷达,为提供我国空军作战飞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合成孔径雷达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发展的一个重点,它解决了机载雷达对地探测问题,是提高作战飞机对地攻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知道雷达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大约与信号波长、距离呈现正比,与天线长度成反比,因此为了提高较高的分辨率需要采取加大天线尺寸的办法,但是对于雷达来说,考虑到成本、费用等关系,它的天线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以普通机载火控雷达常用的X波段为例,它的波长大约是3厘米,如果想探测坦克这样大小的目标,需要实现1.5米的分辨率,如果采用传统真实波束绘图模式,那么天线长度高达400米左右,这样大的天线不但飞机上难以安装,就是地面也无法实现。
这样合成孔径雷达就出现了,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工作时按一定的重复频率发、收脉冲,真实天线依次占一虚构线阵天线单元位置。把这些单元天线接收信号的振幅与相对发射信号的相位叠加起来,便合成一个等效合成孔径天线的接收信号。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
早期合成孔径雷达没有对阵列各单元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所以阵列长度受到限制,所以出现了对天线单元之间相位差进行补偿的聚集阵列,它的特点就是实天线长度越小,分辨能力反而越高,这是因为实天线口径越小,波束越宽,聚集阵列的长度越大,所以精度反而更高。
合成孔径雷达这种以小天线取得高分辨率的特点,为战斗机扩展对地攻击能力打下了基础,实际上我们看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火控雷达或者老雷达升级,几乎都增加了合成孔径模式,这是因为在这个模式下,机载火控雷达就成了一部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探测到地面小型目标,结合飞机的导航系统就可以得到目标的坐标,这样飞机就可以对目标进行攻击,尤其是JDAM这样的卫星制导武器普及,可以让战斗机迅速、廉价的获得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
不过合成孔径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对于信号/数据处理要求高,合成孔径雷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到90年代才在机载火控雷达上面应用,就是这个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只能侧视、探测固定目标,因此机载雷达拥有SAR模式的同时,同时可能还会有多普勒锐化-DBS和地面目标指示-GMTI这两个模式,前者用于前视或者前斜视探测地面目标,后者用于探测地面目标,在对付海上舰船方面,还有一个逆合成孔径雷达模式(ISAR),同时各个国家还在大力发展能够前斜视的合成孔径雷达,并且采用干涉合成孔径模式来探测地面慢速目标的图像,它的原理是用多次观测时的高度差或者位置差信息,获得地面目标的三维雷达图像,同时也可以消除地面静止目标较生的回波,从而获得地面慢速移动目标的信息。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合成孔径雷达,在1979年获得了我国第一张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实现了从单一波段到L、S、X、Ku波段的系列发展,目前拟进一步拓展到其它波段;从单极化到多极化;分辨率从最初的几十米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仍在开展更高分辨率的研究;从单一条带模式发展到条带、聚束、扫描等模式;特别是完成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和试验飞行,实现了我国雷达图像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测绘带宽度从几公里发展到几十公里,并能保证长时间连续大面积的成像。到上世纪初国产合成孔雷达的分辨率已经达到1.5米,到了新世纪,国产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提高到0.5米,研制成功制成功了X波段、条带模式分辨率达0.32m×0.46m、聚束模式分辨率0.3m×0.3m、并具有50km远距离成像能力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目前我国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已经达到5CM。
从海外的资料来看,我国机载火控雷达已经具备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如出口到巴基斯坦JF-17上面配备的国产KLJ-7就有这样的模式,加上我国北斗二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所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模块,我国空军大量库存的普通炸弹十分方便的升级为精确制导武器,从而迅速、经济的让我国空军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巴基斯坦或者其他国家的普通炸弹进行这样的升级,配合机载雷达的SAR模式,这样也可以让这些国家迅速、经济具备昼夜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这样既可以让这些国家摆脱对于GPS系统的依赖,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出口能力。应该是我国未来军贸重点拓展的领域。
爪机转帖,无法上链接,求斑竹放一马。
5cm啊,那不是地上放一条枪都能发现?
我兔真是突飞猛进啊!
为啥不上卫星呢,这次马航搜寻中国就没有合成孔径卫星
为啥不上卫星呢,这次马航搜寻中国就没有合成孔径卫星
饭要一口一口吃…
上课睡觉 发表于 2014-4-28 11:40
饭要一口一口吃…
要快些,现在的局势不等人呀
先顶一下二师兄,慢慢学习。
5cm......以后能发展到1cm吗?
题目似乎漏了个字---孔(径)
也就是说现在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完全可以兼顾对地额,探测地面慢速移动目标完全无压力
题目似乎漏了个字---孔(径)
谢谢提醒,以改。
二师兄到底是干什么的?
5CM,以后想打野的人要小心了!
5cm......以后能发展到1cm吗?
和波长有关
SOARMAN 发表于 2014-4-28 14:59
也就是说现在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完全可以兼顾对地额,探测地面慢速移动目标完全无压力
前两年法国空袭利比亚的时候,在高空利用无动力制导的弹药,对付地面上的低速移动目标,就缺乏有效杀伤
fg223 发表于 2014-4-28 17:39
5CM,以后想打野的人要小心了!
瞄准棍状目标绝不会打到洞库目标?
fg223 发表于 2014-4-28 17:39
5CM,以后想打野的人要小心了!
打野没被发现是该哭还是该笑?
“ 在对付海上舰船方面,还有一个逆合成
孔径雷达模式(ISAR) ”

——逆合成孔径雷达能对海上舰船目标?
钱邓袁 发表于 2014-4-28 23:14
“ 在对付海上舰船方面,还有一个逆合成
孔径雷达模式(ISAR) ”
同问,逆合成是什么概念,有科普吗?
同问,逆合成是什么概念,有科普吗?
^_^
低调低调,不敢科普。
rianter321 发表于 2014-4-29 10:10
同问,逆合成是什么概念,有科普吗?
  我简单说下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吧:

  雷达的孔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当然是镜头越大,拍摄质量越高,只是加大镜头不那么容易,雷达增大天线尺寸更是不容易。但如果雷达是移动的,你通过软件把拍摄的连续画面合成,就能起到虚拟的更大尺寸的雷达的作用,合成一个更大的孔径,也即小飞猪说的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其好处不仅是通过提高分辨率,还能通过运动得到目标的三维图像,更有趣的是可以穿透地面一定厚度,使我们看到一定深度地下物体,比如敌地下掩体或者古代墓穴啥的。

  上述合成孔径雷达是通过雷达自身移动来获得合成出来的大孔径的。而逆合成孔径正相反,它自身不需要动,只是针对移动的目标连续拍摄,同样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合成出一个更大的孔径。只是因为把合成孔径的方式从动对静改为静对动,所以叫逆合成孔径雷达。

  很显然,合成孔径雷达适合装在飞机或卫星等移动平台下,用来观测相对固定的地面目标。而逆合成孔径雷达则更适合固定在地面上,用来观测飞机、卫星等各类移动目标。后者装在飞机上也是可以的,这是个软件问题。并且据我所知,它也能用来观测快速运动中的军舰。

  附图是兔子的地面逆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的国际空间站的画面,考虑到目标在四百多公里高的太空,这个画面清晰度已经相当惊人了。
ktgbhuang 发表于 2014-4-28 11:33
为啥不上卫星呢,这次马航搜寻中国就没有合成孔径卫星
早就上星了,而且大SAR和小SAR都有。

但它不合适普查,而只适合对已知目标的详查。
打野没被发现是该哭还是该笑?
有内涵!妥妥的!
妥妥的黑科技,不知道MD会不会说山寨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fg223 发表于 2014-4-28 17:39
5CM,以后想打野的人要小心了!
大哥,那是雷达。除非MM是钢做的。。。
话说X波段雷达回不回干扰到IEEE802.11b协议的wifi通信?来自: iPhone客户端
  我简单说下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吧:

  雷达的孔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当然是镜头越大,拍摄质量 ...
能穿透地面是什么原理呢?
我突然想到了倒斗……………
同问,逆合成是什么概念,有科普吗?
雷达不动目标动……
能穿透地面是什么原理呢?
我突然想到了倒斗……………
波的入射……
科普的好,以前老是听说合成孔径雷达也没了解工作原理,现在明白了,还知到分辨率能到5cm啊,不错,加油。
kulbit 发表于 2014-4-30 08:42
雷达不动目标动……
这么简单?大道至简还是言简意赅?
驭风 发表于 2014-4-30 00:15
大哥,那是雷达。除非MM是钢做的。。。
联想到成像雷达就可以了嘛!
驭风 发表于 2014-4-29 19:13
  我简单说下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吧:

  雷达的孔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当然是镜头越大,拍摄质量 ...
受教了,谢谢指点!
这么简单?大道至简还是言简意赅?
目标不动天线动是SAR,天线不动目标动是ISAR
fg223 发表于 2014-4-30 09:38
联想到成像雷达就可以了嘛!
成像雷达只是因为分辨率很高,远远超过目标的尺寸,所以才能成像。但它毕竟也是雷达,遇到金属等导电物体才会有较强的反射。如果遇到人身都会完美地反射回来,那就无法实现我马上要讲的穿地探测能力了。所以没事的兄弟,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吧!{:soso_e144:}
chris165 发表于 2014-4-30 01:31
能穿透地面是什么原理呢?
我突然想到了倒斗……………
    雷达波本身就是遇到金属之类高导电性的物体才有很好的反射呀,它对非导电的物体是有一定穿透力的,你想想X光是如果穿过贵三围而直取贵骨骼就明白了。许多合成孔径雷达是微波低端的VHF或UHF频段,这个波长要比可见光与红外频段更容易穿透土壤。特别是合成孔径原理的雷达是反复对同一目标连续照射后合成一个更大孔径的,它的分辨率要比一般雷达高得多,其能量穿透土壤的能力也会更强些。

    当然,合成孔径雷达的穿地透视能力也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比如前面小飞猪提到过,我们的合成孔径雷达现在能做成许多不同波段的,其中那些高频段的,比如X波段甚至Ku波段的,其探测精度很高,但穿地性能就不会很好。另外土壤的质地也很重要,越干燥的土壤越容易穿透,很潮湿的就不灵了,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导电性能不同的区别。第三个因素是入射角,如果飞机那样斜射的雷达波,穿透能力就差,而卫星上那样几乎垂直下来的,穿透能力就更强。

    不知我说明白了吗?
雷达波本身就是遇到金属之类高导电性的物体才有很好的反射呀,它对非导电的物体是有一定穿透力的,你 ...
恩,已经回答的很清楚了,谢谢
突飞锰进的能力!
驭风 发表于 2014-5-1 18:14
成像雷达只是因为分辨率很高,远远超过目标的尺寸,所以才能成像。但它毕竟也是雷达,遇到金属等导电物体 ...
谢谢兄弟科普,该怎样干还是怎样干!
果然是高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