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MIG-23加一片8051,性能会有多大提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9:18
8051这样的芯片,加一套驱动电路,成本估计不到100美元。
如果用8051来控制变后掠翼角度,8051系统输入空速管数据,高度计,迎角传感器数据,来综合处理,算出最佳后掠角,并控制液压驱动到最佳角度。
MIG-23的狗斗能力会不会提升?8051这样的芯片,加一套驱动电路,成本估计不到100美元。
如果用8051来控制变后掠翼角度,8051系统输入空速管数据,高度计,迎角传感器数据,来综合处理,算出最佳后掠角,并控制液压驱动到最佳角度。
MIG-23的狗斗能力会不会提升?
{:soso_e140:}那是电传的吗?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16:06
那是电传的吗?
简单的飞控,软件复杂点也可以实现电传。
可以问问北航的单片机的老师
契卡人民委员会 发表于 2014-4-14 16:16
简单的飞控,软件复杂点也可以实现电传。

我意思是,mig23本来就不是电传的……你这是大改了吧……
鞭笞者原来就只有三档……
如果改成 飞行状态/角度 无级实时调整,VG最理想状态也不过如此了
那整套飞控写出来就不是简单了……
本来就不是线性的……
还得配合襟翼控制……
这比鸭翼还复杂……
恐怕1553b这么点带宽不大够……
光是加个芯片怕是不解决问题。米格-23的变后掠翼机构的液压系统功率似乎不大够,好像从最小后掠角转到最大后掠角需要19~32秒,整个过程中飞机过载还不能超2G。这样看来,还得同时升级它的液压系统。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16:36
我意思是,mig23本来就不是电传的……你这是大改了吧……
鞭笞者原来就只有三档……
如果改成 飞行状 ...

F-14也没有1553B……
ta15201 发表于 2014-4-14 16:48
F-14也没有1553B……
F14用的是独立的姿态控制……
如果照着F14改,那不是有点怪怪的吗?
模拟控制的襟翼,数字控制的后掠翼……
能否集到一起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会觉得带宽够呛……
得花上好几年测数据写飞控程序吧
算出最佳后掠角
这一步就能耗到三代机出现……
额。。。8051这种级别的下位机还是算了吧。。。。。我给四旋翼写飞控都是Avr起步的~~~~


AVR运算也就那样,虽然是RISC的,8051也要看哪种,比如单周期的增强型51或者16位的XA系列,总体来说,和AVR是一个级别的货,AVR最大优势是低功耗。

只控制个VG运算量其实很小,连额外的算法器都不用增加,但是考虑到时间,真用上这个等级的处理器至少是80年代中期以后了,至少I8751在那时还是高档货。

AVR运算也就那样,虽然是RISC的,8051也要看哪种,比如单周期的增强型51或者16位的XA系列,总体来说,和AVR是一个级别的货,AVR最大优势是低功耗。

只控制个VG运算量其实很小,连额外的算法器都不用增加,但是考虑到时间,真用上这个等级的处理器至少是80年代中期以后了,至少I8751在那时还是高档货。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16:36
我意思是,mig23本来就不是电传的……你这是大改了吧……
鞭笞者原来就只有三档……
如果改成 飞行状 ...
MIG23可以进行无级实时调整,只不过需驾驶员手工调整,在现实中只有极少数精英飞行员可以做到
米格23的舰载试验机有类似F14的自动调节。
米格23的舰载试验机有类似F14的自动调节。
那性能如何?
和所有的闭环控制系统一样,飞控的设计瓶颈从来都不是控制系统的运算能力。。。。而是描述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中众多的常数量和常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而这些东西到今天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试验和经验选定的。。。且不说目前就没有一个靠谱的可以直接计算的模型,
就算是有,数值模拟模型的方式参量少了模型精度不够,模拟精度提上去了运算量成爆炸性增加,而这不是飞控那个芯片应付的过来的。。。
Mig23的可变后掠翼可以停留在任何角度上,但是并不能保证任何角度下飞机的操稳特性都没问题,而确定各个角度下飞机的操稳特性需要耗资巨大的风洞试验和实机试飞,在3个角度基本够用的前提下,这样的投入和收益显然不成比例。
这样做的话还得考略到发动机的状态 还有当前飞机飞行状态 也许就用三档 综合起来看并不一定就比无极的差多少
无语泪千行。。。有个电脑就能飞控。。。那飞控也太简单了。。。
CD199104130 发表于 2014-4-14 19:09
那性能如何?
米格23无论怎么改都很烂格斗连米格21都难赢,无极调控也不可能超过原来的性能只是操控性变好些。
只懂卖芯片,膜拜技术牛人。
除非给23放宽静稳定度先,然后再无级变后掠角!那样的话23的高空性能得相当优秀!
zcxvty 发表于 2014-4-14 16:19
可以问问北航的单片机的老师
出书确实是专家,而且高产;但是用51搞简单飞控太科幻了吧。
不太了解飞控,不知道8051的性能够不够,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就是普通8051芯片肯定不行,而且100美元的成本绝对不够
楼主搞错了,米格23不能无级自动变化后略角不是硬件问题,而是软件问题,本质是没能建立起数学模型问题。
wddlmc 发表于 2014-4-14 22:56
不太了解飞控,不知道8051的性能够不够,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就是普通8051芯片肯定不行,而且100美元的 ...
100美元是肯定不够的,光驱动板都不止这点钱,8051倒是没啥问题,偶们的某火控就是用8051换下了之前的8080还是8085火控计算机。
怎么也来个STM32吧
汝将长眠 发表于 2014-4-14 18:56
MIG23可以进行无级实时调整,只不过需驾驶员手工调整,在现实中只有极少数精英飞行员可以做到
如果你说的情况是类似于F15无机翼降落的情况就算了……
非常态可能性太多了,特例就别说了……
不过MIG23的VG刚度并不好,过载还低,就算能无级可调,估计应用也打不到雄猫那货的水平。
发动机也不是特别给力,
也就那样了……
如果当初Q6 VG有大毛帮忙 上马了,我们现在了解会更多吧。
VG还是很强的……
CD199104130 发表于 2014-4-14 19:09
那性能如何?
性能就别指望了,MLD号称低空持续转弯率略好与米格21比斯,可以达到14.1度/秒,仅此而已。就算能上全自动VG,除了操作更为便捷,改善人机功效外,其余性能没什么可以提高的。
米格23的格斗性能很差吗
猴版mig23能打败F4E,MLD打败了幻影F1
veritas 发表于 2014-4-14 18:59
米格23的舰载试验机有类似F14的自动调节。
你这一说我想起来当年乌里扬诺夫斯克是准备上mg23的,有没有舰载版的科普啊
这个数学模型太复杂,估计不是一个小小的单片机就能解决的,而且可靠性有待验证,不同状况的控制律也不一样。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16:36
我意思是,mig23本来就不是电传的……你这是大改了吧……
鞭笞者原来就只有三档……
如果改成 飞行状 ...
襟翼和后掠一个MCU来统一控制,这种效果如何?至少可以不让飞行员在狗斗时手忙脚乱操纵后掠角。
长姿势~ 发表于 2014-4-14 18:46
额。。。8051这种级别的下位机还是算了吧。。。。。我给四旋翼写飞控都是Avr起步的~~~~
48M 8051,256K ROM,8K RAM,碾压大部分AVR
16M的AVR又能碾压70年代绝大多数计算机。
单片机软件成本可以忽略,就是拿一帮科学家去垒代码。相对模拟电路控制,数字电路控制能把需要好几公斤的控制电路,用几行代码搞定。
契卡人民委员会 发表于 2014-4-15 01:33
襟翼和后掠一个MCU来统一控制,这种效果如何?至少可以不让飞行员在狗斗时手忙脚乱操纵后掠角。
控制回路当然没问题,就是单独分开做也问题不大。
关键是这个飞控怎么写,需要大量的验证和试验……花的代价很大……
你就是做出来一套硬件也得有软件……软件可不是想当然就能写出来的……

最最严重的是这平台……要是能从波斯顺两台雄猫尸体回来还差不多。
VG传动机构MIG23明显比不上F14
发动机呢?怎样改?
jiangnanjita 发表于 2014-4-15 06:06
发动机呢?怎样改?
三哥的米格27试验过AL31.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23:12
如果你说的情况是类似于F15无机翼降落的情况就算了……
非常态可能性太多了,特例就别说了…… ...


发动机“也不是特别给力”?R35最大加力推力13000公斤,还有比这更给力的发动机吗?
knoxhehe 发表于 2014-4-14 23:12
如果你说的情况是类似于F15无机翼降落的情况就算了……
非常态可能性太多了,特例就别说了…… ...


发动机“也不是特别给力”?R35最大加力推力13000公斤,还有比这更给力的发动机吗?
枪管短后座 发表于 2014-4-14 23:25
米格23的格斗性能很差吗
猴版mig23能打败F4E,MLD打败了幻影F1
MLD的格斗性能优于F-4E和幼狮C2,ML性能优于幻影F1,MS、MF性能都不行。
veritas 发表于 2014-4-14 18:59
米格23的舰载试验机有类似F14的自动调节。
请问这个说法有出处吗?Yefim Gordon写的米格-23/27书里似乎只字未提自动调节后掠角的尝试,照理说这么重要的改进不应该被忽略呀,还是我看书不细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