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一片文章看(不作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49:49
老实说,在转文章的时侯,我并没有读完,但视野和角度极新,曾经有人讲,现在有人在作此事的思靠,包括一些受冲击的人.对此文不作评论,只给大家看











吕加平
(2003年8月18日)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玉泉山路)普安店66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 82595702  
吕加平个人主页: http://kk8259.39ok.com  http://kk8259.w3.to
电子信箱:jiapin_1@sina.com
-----------------------------------------------------------------------------------------

                   前   言
 
    毛泽东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一件是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另一件就是他发动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对于前者,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他创造与总结的“毛泽东兵法”(亦称“毛子兵法”)举世公认;对于后者,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决议》中已作了全面的批判和全盘的否定,其结论是:“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因此它“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并“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要是因为“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注1】由此也使人们都认为毛泽东专制独裁、专断独行,使中国遭受到了空前的大动乱、大灾难、大浩劫,也使正可大发展的我国经济建设突然停滞、混乱和破坏,使综合国力下降、倒退和削弱,以至延误了宝贵的时间而落后于世界。因此,毛泽东过错、甚至“罪行”也是世所公认。

  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16日《通知》开始,8月公布关于开展文革的决定并全面发动红卫兵运动,直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去世一个月后粉碎由他生前定性为宗派集团“四人帮”的王、江、张、姚“上海帮”反党反革命集团,历时整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发动到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的三年为最重要。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把这段时间称为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也有人称它为“主体阶段”。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认为“文化大革命是大致从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的一次超级大革命。”【注2】

    之所以说文革的这第一阶段最为重要,是因为在这三年时间内,尤其1966年8月掀起大规模“造反有理”、“揪斗打倒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踢开党委闹革命”的红卫兵造反运动以后,毛泽东使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各级领导、组织和政府全面瘫痪,甚至被打倒推翻,使派斗激烈,武斗兴起,全面内战,天下大乱,国民经济从全面停顿瘫痪到全国范围的下降倒退。到1969年4月时,我国整体国力看起来已经削弱到了如文革结束后一些领导人和媒体所宣传的几乎“崩溃“的边缘,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延误。

 但是,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呢?他在全国解放以后曾不遗余力地领导共产党和人民大搞经济建设,甚至不惜以“超英赶美”的左倾冒进去争时间抢速度,并使我国抢先掌握了核武器。可是在1966年我国已经克服了苏联的压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正在全面实施三届人大所确定的“四化强国”路线而可以使我国经济大发展大起飞的关键时刻,他却不顾党中央一线全体领导的反对,无视全党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求发展经济、尽快使我国强大起来的强烈愿望和干劲,以他独自一人反对全体的最强硬态度和措施,突然发动了一下子把全国搞乱搞弱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延误了宝贵的发展和强大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毛泽东这前后判若两人的非常做法,这种逆大好潮流和众人意志的独断专行,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像他这样的伟人连弱了就会挨打、只有强大了才不会受人欺侮这样一个最为简单的常识性道理都不懂吗?老实说,在转文章的时侯,我并没有读完,但视野和角度极新,曾经有人讲,现在有人在作此事的思靠,包括一些受冲击的人.对此文不作评论,只给大家看











吕加平
(2003年8月18日)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玉泉山路)普安店66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 82595702  
吕加平个人主页: http://kk8259.39ok.com  http://kk8259.w3.to
电子信箱:jiapin_1@sina.com
-----------------------------------------------------------------------------------------

                   前   言
 
    毛泽东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一件是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另一件就是他发动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对于前者,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他创造与总结的“毛泽东兵法”(亦称“毛子兵法”)举世公认;对于后者,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决议》中已作了全面的批判和全盘的否定,其结论是:“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因此它“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并“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要是因为“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注1】由此也使人们都认为毛泽东专制独裁、专断独行,使中国遭受到了空前的大动乱、大灾难、大浩劫,也使正可大发展的我国经济建设突然停滞、混乱和破坏,使综合国力下降、倒退和削弱,以至延误了宝贵的时间而落后于世界。因此,毛泽东过错、甚至“罪行”也是世所公认。

  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16日《通知》开始,8月公布关于开展文革的决定并全面发动红卫兵运动,直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去世一个月后粉碎由他生前定性为宗派集团“四人帮”的王、江、张、姚“上海帮”反党反革命集团,历时整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发动到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的三年为最重要。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把这段时间称为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也有人称它为“主体阶段”。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认为“文化大革命是大致从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的一次超级大革命。”【注2】

    之所以说文革的这第一阶段最为重要,是因为在这三年时间内,尤其1966年8月掀起大规模“造反有理”、“揪斗打倒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踢开党委闹革命”的红卫兵造反运动以后,毛泽东使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各级领导、组织和政府全面瘫痪,甚至被打倒推翻,使派斗激烈,武斗兴起,全面内战,天下大乱,国民经济从全面停顿瘫痪到全国范围的下降倒退。到1969年4月时,我国整体国力看起来已经削弱到了如文革结束后一些领导人和媒体所宣传的几乎“崩溃“的边缘,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延误。

 但是,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呢?他在全国解放以后曾不遗余力地领导共产党和人民大搞经济建设,甚至不惜以“超英赶美”的左倾冒进去争时间抢速度,并使我国抢先掌握了核武器。可是在1966年我国已经克服了苏联的压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正在全面实施三届人大所确定的“四化强国”路线而可以使我国经济大发展大起飞的关键时刻,他却不顾党中央一线全体领导的反对,无视全党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求发展经济、尽快使我国强大起来的强烈愿望和干劲,以他独自一人反对全体的最强硬态度和措施,突然发动了一下子把全国搞乱搞弱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延误了宝贵的发展和强大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毛泽东这前后判若两人的非常做法,这种逆大好潮流和众人意志的独断专行,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像他这样的伟人连弱了就会挨打、只有强大了才不会受人欺侮这样一个最为简单的常识性道理都不懂吗?
当然不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要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他在解放以后如此急切地发展经济,甚至不惜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原子弹去与美苏双强争个高低等等,都表明毛泽东是一心要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这正如胡绳所说的:“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 【注3】

    既然这样,那么他发动这场有意使天下大乱,有意压制经济建设,有意不使我国尽快强大的自乱自压自弱式文化大革命,具体地说,即是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其真正的动机和意图又究竟是什么呢?作为一生都在与战争打交道的政治军事战略家,以弱克强“毛泽东兵法”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他这样做,有没有从军事战略、战争谋略和兵家战法角度去考虑的因素呢?如果有,他又是为了达到什么军事战略目的呢?其作用、效果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文革十年的结论中,对于毛泽东发动文革在国内所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作了全盘的否定和斥责,但对于他在保卫国家安全上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却是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决议》说:“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了正确的对外政策。”

    《决议》的这段话所指的应该是苏联在文革期间对我国不断加剧边境武装冲突和战争威胁,并在1969年8月28日要对我国发动一场货真价实的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侵略战争,但被毛泽东所提前警觉识破和实际挫败了,终于使这场比文革内乱的破坏损失和牺牲不知要大多少倍的核战争灾难没有发生,使我国免除了一场特大的、甚至可以把中国毁灭的核浩劫而转危为安,并终于实现中美关系改善而使中国开始走出封闭迈向世界。
 
    既然毛泽东有如此重大的功劳,那么是不是他在发动文化大革命时,就已经预见到我国必将会面临这场苏联对华核战争的巨大危险,并早已提前作好了防范和避免它发生的计划和部署了呢?如果是,他又是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谋略和方法策略予以实现的呢?他断然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否正是他为了避免中国遭受核战争和地面入侵的大劫难所必须采取的避战部署和反战行动呢?是否正因为他通过文革方式正确执行了对外政策,所以才顶住和挫败了外敌对中国的核进攻,做到了维护我国安全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恰恰证明了毛泽东发动文革是救了中国和中华民族,救了中国的经济和包括千百万知识青年在内的无数人的生命吗?也岂不是说毛泽东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而发动的这场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什么过错,反而是做得很对,非常正确、功德无量、贡献巨大了?如果果真如此的话,文革第一阶段的这点为了避免核灾难而暂时性的并且以后完全可以恢复的破坏、损失和牺牲,比起核战争的破坏损失和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文革前期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倒退和延误与中国国家被核战争和外敌大规模入侵所毁灭、经济被摧毁的破坏和再难恢复的损失与倒退相比,更又算得了什么呢?

    笔者在文革前曾是一名在北京军区服役的军人,1966年文革开始时正25岁,有幸以一个成熟青年的状态,在北京和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全程参加了十年文革,在文革中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并促使笔者开始自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钻研军事战略。文革结束以后,当1980年全国二战史研究会在昆明军区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时参加了此会,成为首批会员。从那时起,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理性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是笔者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历次重大战争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战略关系,以及美国在肯尼迪被剌后战略东移扩大越战所造成的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新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试图从反核战的战争角度,从毛泽东兵法的谋略、战略和策略的兵家战法角度,去重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发动的那场波澜壮阔、震惊世界、并改变中国命运和世界格局的文化大革命。

    【注1】解放军政治学院资料室和解放军报编辑部编写:《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20-29页。长征出版社1981年8月出版
  【注2】、【注3】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第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
--为避免和挫败先美后苏两次对华核战争危险的中国国家战略大退却


                    目 录

    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1、美国的“新月型包围圈”与苏联的背信弃义
      2、肯尼迪因下令从越南撤军被极右翼暗杀与约翰逊紧急扩大越战而将战略东移
      3、苏联对欧洲意欲将守转攻
      4、美国扩大越战与麦氏欲登陆北越
      5、美国进攻北越必会导致第二次中美战争
      6、对越“秃鹰”核战计划与准备对华发动核战争
      7、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二、1966年我国的国内形势
      1、一切为了准备打仗的备战型准军事战时体制的国家计划经济
      2、落后的热兵器时代与先进的热核兵器时代
      3、中国爆炸成功原子弹一步跨入热核兵器时代
      4、三届人大的“四化强国”建设路线

    三、我国抗美援越的国际主义义务
      1、新中国援越抗法赢得印支三国独立
      2、“中国人民绝不会坐视不救”、“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3、“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尽力援助”的援越抗美

    四、与我国关系重大的抗美援越战争
      1、有求必应的承诺与无限援助的负担
      2、中国援越拖美给苏联争夺欧洲帮了大忙
      3、美国进退两难的困境
      4、美国为胜越保亚守欧只有对中国动核武
      5、同时实施强国路线和无限援越对中国的灾难性后果

    五、美国对中国的核战争政策与具体核打击计划
      1、朝鲜战争中美国对中朝的“奥普兰8-52”核作战计划
      2、1955年第一次金门、马祖危机时美国对华核打击企图
      3、第二次金马危机时美国再次准备对华核打击
      4、六十年代针对中国的两次核战争演习
      5、肯尼迪力阻中国拥有核武器
      6、中国爆炸原子弹后美国更想摧毁中国核力量

    六、我国能够打赢这场越南战争和核战争吗?
      1、“小孩同大人打架”、“乞丐与龙王比宝”的强弱悬殊之比
      2、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了
      3、拼死硬打和妥协退让都行不通
 
    七、斯大林苏联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中的宝贵经验
      1、朝战越战的相同之处与不同特点
      2、斯大林的不承诺式间接援助国际路线及其理由
      3、未强时尽快强大尽量避战、战争时以强克弱的斯大林战法
      4、受援者不要依赖外援和援助者避免包办支援
      5、中国忽视斯大林苏联不承诺式间接国际援助经验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6、是进是退的如何选择将决定中国生死存亡的命运
 
    八、发动战略退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唯一可以避免核战争劫难的生存发展之路
      1、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形成的战略进攻总路线
      2、中国必须实行由强变弱的退却战略
      3、难以做到的中国国家战略退却
      4、变“水涨船高”为“水落船低”,由“停顿削弱”取代“四化强国”
      5、肯尼迪被暗杀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外部起始之因
 
    九、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避美核战的战略、谋略和方法及策略
      1、 虚张声势,示弱避敌,半宴撤席,水落石出
     2、 水落船低,示难避索,引友求富,另辟门路
      3、 提前守瓜,乱贼阵脚,调虎离山,引虎斗熊
      4、 借友请君,补炭抽薪,请君入瓮,拖熊斗虎
      5、 退主为客,知难而退,三十六计“走为上”
      6、 虚实真假,兵不厌诈,瞒天过海,暗渡陈仓
      7、 自己打烂自己的的“坛坛罐罐”

    十、毛泽东一人力挽狂澜
      1、列宁一人反对全体挽救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毛泽东因一人反对全体进攻打鼓新场而被迫辞职遭罢免
      3、毛泽东判断和决定的正确挽救了中共和中央红军
      4、第二次鸭溪会议确立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真正的历史转折点
      5、毛泽东以一人反对全体断然发动文化大革命

    十一、中国国家战略大退却--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
      1、由“四化强国”国力增长到下降倒退由强变弱的国家战略大转变
    2、 我国方面
      3、 美国方面
      4、 苏联方面
      5、 越南方面
      6、 苏联被“拖”出来援越
      7、 中国终于“走”掉

    十二、毛泽东论示弱的战略退却
      1、流动性或较流动性退却与不流动性退却相结合的文革方式国家战略退却
      2、强了不一定不挨打,弱了不是一定会挨打
      3、及时变弱或示弱才能走得掉
      4、毛刘最后的会晤与刘少奇对“水落船低”不得要领

   十三、又一场来自苏联的核战争和常规入侵战争的巨大危险
     1、苏联不断加剧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和“珍宝岛事件”
     2、震惊世界的新疆塔城“8·13”流血事件
      3、文化大革命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1969年8月28日一场倾刻之间就要对中国发动的核战争
      4、只要尼克松点头同意,苏联对中国的核战争就会立刻发生

    十四、苏联早就准备对中国动核武了
      1、如果此事真的发生对我国将造成的后果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尼克松会同意吗?

    十五、尼克松说:不!---美国救了中国
      1、勃列日涅夫相信尼克松会点头同意
      2、尼克松断然拒绝立即曝光
      3、美国阻止了苏联对中国立刻就要发动的核打击
     4、神州大地全面备战
      5、美国政府说:对于苏联的行动,美国将对苏联采取同样的行动
      6、美国在关键时刻救了中国
      7、中国的盟友苏联为什么要打中国?中国的敌人美国为什么要救中国?
以下内容的章节正在修改整理)
     1、 中国先退一步,利用和制造苏美各自战略需要的时间差及出现的矛盾,“上楼撤梯”拖苏制美与“水落船低”调美制苏,制止了先美后苏的对华核战争。
     2、 美国人民的反战怒潮几乎引发美国国内革命暴动。
     3、如果没有毛泽东发动中国文革,中国核劫难逃,美国必败无疑,中美会两败俱伤,社会帝国主义的苏联则“渔翁得利”,成为世界霸主。
     4、文革第一阶段后期,苏联要打中国时,美国从要打中国变成要救中国的战略转化及其因果关系。
     5、毛泽东为避免先美后苏两次对华核战争危险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先见之明、提前准备的“庙堂”战略之算。
     6、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救了中国自己,也救了美国和欧洲,又调动美国化敌为友,反过来救了中国,却把苏共和苏联拖入了失败之途。
     7、从避免核战争的战争角度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发动第一阶段文化大革命的惊人作用和巨大威力:通过文革使中国制止了先美后苏的两次核战争灾难而获得了国家安全,并使中国冲出苏共阵营,终于打破坚冰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与西方关系改善而相互接近。中国由此开始走出封闭,迈向世界,并成为世界独立一极而与美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也为以后能够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8、国家战略退却的文革第一阶段结束后转入战略防御的反攻阶段,即文革第二阶段。
     9、毛泽东论战略防御中的由退却转向反攻。
     10、文化大革命-―一场在当时条件下除毛泽东一人以外无人知晓和懂得的毛泽东兵法“谋略战争”。


           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1、美国的“新月型包围圈”与苏联的背信弃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遭到了以美国及其盟友在南面一线的全面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战争威胁,形成了一道北起阿留申群岛,向南经由琉球群岛、台湾直到菲律宾的弧形防线,即“新月型的包围圈”。美国不仅扶植日本、韩国,发动了旨在威胁我国的侵朝战争,还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又鼓动国民党蒋介石唆使大陆反革命举行全国性暴乱,迫使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进行镇反运动和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与美国和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直接战争对抗,失去了改善关系迈向世界的可能而只能封闭在苏联集团的范围内。但由于当时苏联仍是遏制美国侵略扩张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国际战略上我国处于世界反帝斗争的第二线。在土改、镇反、恢复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以后,尤其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我国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和平的环境之中,并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当时还是社会主义盟邦的斯大林苏联,不仅在第一线顶住美国,而且对我国建设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援和帮助,所以1953年至1956年是新中国最好的发展时期。

    但是从1956年苏共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共领导集团背弃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又企图把中共和中国变成它的儿子党和卫星国。这个阴谋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坚决抵制下失败后,又背信弃义地采取种种打击报复和高压手段试图压服中共和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煽动和支持反华反共浪潮。与此同时,苏联对美国作放弃原则的妥协退让,大肆宣扬“苏美合作”的“戴维营精神” 和“三和一少”、“三无世界”,以取悦美国。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它先冒险主义后投降主义地做了屈辱性妥协,就此降下反美旗帜,这样就使美国得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2、肯尼迪因下令从越南撤军而被极右翼暗杀与约翰逊紧急扩大越战而将战略东移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肯尼迪,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也最有作为的总统。他在1000天的任职内振兴了美国经济科技,鼓舞起了美国的自信心和奋发精神,把已使美国陷入困境的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战略”由“灵活反应战略”相取代。肯尼迪始终把遏制苏联确保欧洲安全作为战略重点,并成功地处理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遏制住了苏联。虽然他在1961年上台后不久就在越南南方进行了为消灭越共游击队的“灌木林火式战争”即“特种战争”试验,但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后依然主张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继续遏制苏联。而且他认为美国是不可能取得越战胜利的,美国应该撤出越南,否则“在付出了鲜血的惨重代价后,坚守到那里最终也会得到同样的(撤出越南)结果”。【注1】因此他“断然拒绝批准美军的介入”【注2】,决心撤出越南,并在1963年10月3日作出了美国从南越撤军而结束越战的决定,下令在两年内撤走在越的全部16300名美军(当年撤出1000人,1965年年底前全部撤完)。10月11日,他签署了《第263号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正式赋于此项撤军令的法律效力,并命令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立即予以执行。11月2日,为了扫除美国从越撤军的障碍,他下令中央情报局发动了推翻南越吴庭艳政府的军事政变,并枪杀了吴氏兄弟。
很早就看过了。不过我觉得大家也不妨一读。
然而美国军事工业集团和极右翼势力以及他们在共和民主两党内和政府机构的代表人物(包括前总统、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现任副总统、民主党人约翰逊,现任国防部长、共和党人麦克纳马拉,和继续听命于艾森豪威尔的军方参联会、国防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各关键部门的头头)却都认为苏联已被遏制,美国应该转兵亚洲,扩大越战,把对付苏联的欧洲重点战略转变成为对付南北越共和中国的亚洲重点战略,于是就和主张仍全力对付苏联并已下令从越撤军的肯尼迪发生了激烈的对立和冲突。他们为了阻止执行肯尼迪从越南撤军结束越战的命令,达到扩大越战战略东移的目的,便于11月22日在达拉斯暗杀了肯尼迪,由副总统约翰接任总统。约翰逊大权在握后仅4天,立即以“即使美国提供训练和后勤支援,事实证明,南越也无保卫自己的能力”为由【注3】,紧急终止和取消了肯尼迪生前的撤军计划和命令,取而代之的是更大地参与越南战争,下令向南越大举增兵,使侵越战争迅速升级扩大。并以此为起点,很快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在朝鲜战争结束多年后又卷土重来。

    (根据笔者研究,密谋策划暗杀肯尼迪总统的主谋嫌疑人是艾森豪威尔、麦克纳马拉和约翰逊。这是一起因战略路线分歧而由共和、民主两党中坚决主张战略东移、扩大越战、遏制中国的极右翼强硬主战派搞的政治谋杀案。其中军方和中央情报局的太上皇、前总统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是策划该暗杀事件的总后台 ,以伪装手段骗取肯尼迪信任的右翼主战派、共和党人麦克纳马拉,是直接谋划指挥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一批杀手枪杀肯尼迪的具体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阻挠执行肯尼迪撤军命令和在肯尼迪死后成为扩大越战的首要人物,越南战争因此被命名为“麦克纳马拉战争”。以肯尼迪总统的鲜血换取总统宝座的民主党人、副总统约翰逊是他们的助手和帮凶。详情请阅笔者专著、由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阴谋与抗争-肯尼迪总统被刺案起因剖析:猪湾事件》)。

    1964年初,约翰逊政府开始向南越增派军队,当时南越陆军有19.2万人,另外有地方武装18.1万人,美国顾问被派到南越政权的县和营级单位,除了咨询、训练、装备和扩充当地的军队外,还提供主要是直升飞机的战斗支援【注4】。1964年7月底和8月初,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从砚港驶出的一群南越炮艇直驶北部湾,向越南两个小岛进行扫射攻击。8月2日,“马多克斯”号舰同越南海军的3艘鱼雷快艇交火,并将其击退和重创。接着,约翰逊宣布美空军轰炸越南北方的命令。8月5日美国出动大批飞机疯狂轰炸、扫射越南北方鸿基、禄昭、福利、广溪等四个鱼雷快艇基地和油库,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又宣布采取一系列加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兵力的步骤,这包括把一个攻击航空母舰特混群调到西太平洋,把截击机和战斗轰炸机调到南越,把战斗轰炸机调到泰国,把反潜艇特种部队调到南中国海,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进入警戒状态,随时准备出动。这就是美国制造的“北部湾事件”。【注5】

    过了5天,即1964年的8月10日,美国驻南越大使泰勒建议约翰逊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连续轰炸,约翰逊也准备把越南战争升级。而根据一次哈里斯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约翰逊制造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后和随后将要进行的战争升级行动,美国人民的支持率由42%提高到了72%,这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热衷于对外扩张而好战,都支持扩大侵越战争。在美国民众如此巨大的支持下,约翰逊调整和增加了南越伪军,要求一些仆从国出兵出力,又向南越增派了7000名军事顾问,使侵越美军在1964年底达到了23300人。从1965年初开始,韩国派出了2000名军事顾问,泰国、菲律宾甚至台湾蒋介石也准备了类似的部队,澳大利亚成了应急基地。

    由于苏联降下反帝反美大旗,促使美国以杀害肯尼迪和扩大越战为起点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到了亚洲,也就“祸水东引”地把我国强行推到了世界反帝反美斗争的第一线,苏联则缩居第二线。这正如1965年美国参议员盖耳·麦吉在国会发言时所说的:“战后同苏联经过多次较量才使它受到遏制,现在的指挥中心正转移到北京。”【注6】自此后,美国在扩大越战之时,又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和东南亚反共势力,血腥镇压屠杀和消灭印尼共产党,印共和华侨被杀者达60余万人。并与苏共遥相呼应,掀起反华反共恶浪, 把侵略控制亚洲和对付中国作为主要目标,这使我国与北面苏联的关系日趋恶化,南面美国对我国的战争威胁也越来越大。

    3、苏联对欧洲意欲将守转攻

    苏联退出反帝反美第一线的“祸水东引”行径,使自己获得了喘息时间和发展机会,到赫鲁晓夫下台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尤其在远程战略核力量方面又向前跨了一步,已经基本达到可以与美国作些正面较量的地步。苏联军工经济、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的大幅度增强,使它有了可以向外扩张争夺的实力本钱。这时,赫鲁晓夫后期对美国妥协退让的守势战略已经不再能适应苏联可以向外争夺扩张的需要,而要开始采取与美国进行世界霸权尤其欧洲霸权真正争夺的新的攻势战略。正是这个原因,以强硬路线为代表的勃列日涅夫通过政变取代了赫鲁晓夫,并开始加快扩军备战和发展“快而远”战略核力量的步伐,到1966年站稳脚跟时,苏联的常规军力和战略核力量已经可以与美国相抗衡了。在此实力基础上,它利用美国战略东移使欧洲防务力量削弱之机,加紧了对欧洲的争夺,又试图以“经互会”、“有限主权”等手段去进一步地控制东欧各国,以便把东欧变成它夺取欧洲的前沿阵地。

    苏联本身就是个欧洲国家,西欧发达中心近在咫尺。欧洲各国虽有北约组织相维系,但内部矛盾重重,又有法国分庭抗礼,而美国此时的战略重心又已转移于亚洲。它扩大侵越战争,遭到了得到北越和中国全力支援的南越人民的顽强抵抗,陷入了战争泥潭。这对苏联向欧洲进行争夺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趁美国无暇顾及西线的机会去完全控制掌握住东欧各国,也就可以开始将守势战略转变为与美国争夺欧洲的攻势战略。
、美国扩大越战与麦氏欲登陆北越

    苏联意欲抄美国的后路争夺欧洲,这使美国极为敏感和担心,但此时它已深陷越南战场,很难再转兵西向。为了要趁苏联还只刚开始显露出对欧洲实施攻势战略的苗头、但还未及准备好之前,达到既要取胜越战不丢失对亚洲的控制、又可以在欧洲打压苏联不让它把守势转为攻势的双重战略目的,便采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即加大侵越战争的规模,企图以此一举消灭南越人民武装斗争,并用武力迅速压服北越和阻止中国援越,然后腾出手来回师欧洲,全力对付企图攻欧的苏联和华约。于是约翰逊不仅于1965年2月上旬实施“滚雷行动”,出动大批空军连续大规模轰炸北越,并在3月8日派出3500人的美国战斗队从南越砚港登陆。还以南越无力保卫自己的能力“更为明显”为由,于6月8日公然宣布美军直接参战,实行战争“美国化”,遂使这场“代理人战争”变成了美国的战争。为了阻止北越对南越游击队的支援,美国还企图仿效法国侵越战争时法军在海防登陆和侵朝战争时美军仁川登陆那样,派军队直接登陆和占领北越。

    美国在出兵南越、轰炸北越后企图继续扩大战争、甚至准备侵略北越的心理和动向,当时表现得十分明显和露骨。比如美国驻南越大使亨利·洛奇在一篇题为《我们在越南能够获胜》的文章中说:“如果北越胜利,中国的做法将会被证明是正确的。苏联也会被迫采取更好战的立场。盟国将不再相信美国的保证,国内也将要退出世界而实行固守‘美国堡垒’的战略。美国只要坚持下去,是能够胜利的。”“撤出南越正同把越南交给共产党人一样。这种做法不仅是轻率的,而且也是非常危险的。”“在地理上,越南处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广大地区--东南亚的中心,这个地区拥有2.4亿人口, 从北到南计2300英里。湄公河,世界16条最大河流之一,在南越入海。在越南保持或具有影响的人,能够影响下列各地的前途:东边是菲律宾和台湾,西边是泰国和缅甸以及它们大量的大米剩余,南边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它们的橡胶,石油和锡。如果南越共产主义化,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将先后深深感到不安。”【注7】

    既是肯尼迪政府的又是约翰逊内阁的国防部长、也是暗杀肯尼迪总统的主要嫌疑人之一麦克纳马拉,他不仅以阻挠肯尼迪从越撤军命令力主扩大越战而著称,而且此时更“觉得空中轰炸仅能减缓北越的支援,而不能切断这种支援。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出兵从北越登陆,占领河内,彻底摧毁北越基地。麦克纳马拉脑海中曾多次浮现麦克阿瑟当年在朝鲜战场的危急关头,果断派兵从仁川登陆切断金日成部队的后勤补给,南北夹击十几万北朝鲜军队,并迅速向三八线推进的情形。”又“想到1945年9月23日,法军军舰运载两万军队在北越海防登陆,不久进入河内,把刚刚宣布成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官员赶到了越北山区的情景。”他认为,“总统6月8日在电视中宣布美军在越南直接参战,并没有说不包括在北越登陆。为了平息越共的进攻,我们必须当机立断。”对此,“麦克纳马拉曾多次向总统建议,实施这一计划。”【注8】

    5、美国进攻北越必会导致第二次中美战争

    但是麦克纳马拉的登陆北越计划立刻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忧虑,他们认为这会促使中国像朝鲜战争时出兵参战一样又会出兵援越发生第二次中美战争。前美国国务院顾问汉斯·摩根索在1965年4月8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说:“美国试图在外围对中国实行军事遏制,结果必然导致中美战争。那时美国的核力量和海空优势都不会越决定性作用,势必要派几百万地面部队到亚洲去。”【注9】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些高级将领们也认为,“只要美国军队接近越中边境,肯定会引起中国的干预。”【注10】

    但是强硬主战派却认为,美国的力量已今非昔比,而且苏联并不完全站在中国一边,美国应该在越南坚持打下去,并阻止中国援越,甚至不惜与其一战,将其遏制。对此早有准备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1965年5月的檀香山军政头目会议上就说:如果不打败越共的南方势力,“中国的势力、苏俄的势力势必南下,共产党国家的军事力量就可能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道--马六甲海峡,美利坚合众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将蒙受重大损失。到那时再下决心与共产党争夺,调整军事部署,对付共产党势力的扩张,对付苏俄在亚太地区的进攻性策略,就为时太晚了……。”【注11】他在1965年5月3日的一次演说中还说, “共产党中国希望战争继续下去,不管盟友支付什么代价。”【注12】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美国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和美国驻南越大使亨利·洛奇相继发言或写文章,坚持要在越南打下去。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华尔特·李普曼也著文说:“根据所谓多米诺骨牌的理论,如果美国在同中国共产主义对抗的时候显示出自己是一只纸老虎,而不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就会丧失亚洲各国对它的尊敬和支持。”【注13】美国陆军在新闻界最权威的代言人、《纽约时报》军事编辑汉斯·鲍德温则说:“哪怕是中国以最大的力量打击我们,我们也能在南越和老挝打赢一场朝鲜式的战争。”他要求“继续对北越和老挝的越共供应线、兵站等等进行猛烈海空袭击”,“对北越进行无情的大规模的轰炸(包括工业目标),并以海军和陆军炮击辅助空中轰炸。”【注14】

  为此,美国专门制定了登陆北越的入侵计划。在约翰逊宣布美国直接出兵南越参战后的第9天,即1965年6月17日,伦敦《每日快报》驻华盛顿记者首先透露出这项重要决定:“这项计划将重复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将军的做法,当时麦克阿瑟将军决定仁川登陆,切断北朝鲜的通路。……对于这项计划,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得到了美国参谋长的支持,而且已经提交约翰逊总统。”【注15】麦克纳马拉甚至叫嚷道,在越南战争中不存在朝鲜战争的“庇护所”,美国军队将实行“穷追”,矛头直指中国。

    6、对越“秃鹰”核战计划与准备对华发动核战争

  除了这些扩大越南战争、准备入侵北越和与中国交战的动向外,为确保胜利,美国甚至还准备在越南发动核战争。

    早在1954年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时,美国为了帮助法国阻止越人民军进攻,打击中国援越,挽救侵越法军的失败,在4月8日由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署制定代号为“秃鹰行动”的秘密核作战计划,准备在“黎明时分由海军航母战斗机投掷2-6枚3.1万吨级原子弹取得优势。”美国陆军情报局还对在越南境内使用战术核武器所要打击的目标进行了精心研究,并分析了诱发中国人进行干预而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可能性。4月10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派国务卿杜勒斯和海军上将雷德福前往巴黎和伦敦,提出最后建议,即以两枚原子弹去拯救被围在奠边府的3000名法军,求得欧洲盟国对“秃鹰行动”核打击计划的支持。部署在越南海域的美国海军航母此时则已经全部装载了原子弹,随时准备派机到北越投掷。后来因为英国的反对和越人民军在中国支持下很快消灭了奠边府法军和伪军,才使“秃鹰”核打击计划未能实施【注16】
事隔11年后美国又一次地准备对越南动核武,是想继续实施这项“秃鹰行动”秘密核作战计划。侵朝战争时期担任副师长、军副参谋长、后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军事编辑的马克斯·约翰逊退休少将著文,主张靠核武器取胜,说对付南越战场,最有效的是战术核武器;在老挝边界一带,可以用三到四个师进行封锁,也可以搞一个‘核化地带’,而不必派出大量兵力;对北越,单是空中轰炸不解决问题,必须入侵,但也可以用有控制有选择的核轰炸作代替办法。”【注17】麦克纳马拉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报告说:“‘南越是东南亚反共斗争的基石,是中共理论的决定性考验的对象’;美国应执行现有计划,不能采取别的做法”。他鼓吹战争进一步升级,承认要爆发核大战,并说美国在这场核大战中将死亡1.5亿人。【注18】

    7、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在此背景下,美国进一步扩大针对中国的侵越战争,约翰逊主张对中国先来点挑衅性的“毛毛雨”,而且要逐步升级,然后看中国反应,再做进一步考虑。于是便从1965年7月11日开始,美国派飞机侵犯中国云南领空,在越南的轰炸地区也不断北移,同时对中越边境、海南岛沿岸和北部湾中国南部沿海的侦察、游猎活动骤增,“擦边”进行武装挑衅事件逐渐增多。【注19】

    1966年1月,美国《幸福》杂志发表题为《太平洋的战略》一文透露,美国这时正在加紧把主要军事力量从欧洲大西洋地区转到亚洲太平洋地区,改变它在全世界侵略体系的战略重点,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该文说:“若干月来,美国正在以变得几乎惊人的规模把它的军事部队中的主要力量从大西洋地区转移到太平洋。美国的军事机构从一个面对俄国的,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中心的战略,正在转变为一个面对中国的,以夏威夷为中心的战略”。美国从1965年2月扩大侵越战争以来,“紧急调往太平洋的部队,在大多数方面已经比十年多来美国为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在欧洲保持的部队强大得多。”美国的这种军事调动是和一个“新的战略体系”相结合的。它的目的不仅要扩大侵越战争,长期赖在越南不走,以确保对东南亚的控制,并妄图“遏制”中国,使自己不致在越南失败,“并且防止在中国周围的遏制之墙上再发生这种令人震惊的裂痕。”

    文章还透露,美国正在积极拉拢英国来为它的这个“遏制战略”作帮凶,并强调利用日本和台湾蒋介石集团作为此战略支柱。因为美国认为,日本和台湾“除了是一项遏制系统中必要的建筑材料外,还是进入亚洲其余地区--包括中国大陆--的潜在桥梁”,英国政府也“逐渐同意美国这样的主张”。美国希望日本扩军备战。文章鼓吹“最理想的是,在若干年内,日本连同南朝鲜、台湾、泰国和南海的英联邦伙伴在东北部结成一个重要的弧形,成为对赤色中国周围的新月形遏制圈”。【注20】

   1966年3月,约翰逊下令对北越的轰炸升级,当月出动飞机多达4484架次, 4月则超过5000架次,越南海防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5月12日又派5架美国战斗机偷袭中国训练中的飞机,用导弹击落中国飞机1架。同年8月29日炸沉炸伤中国货船各1艘,打死中国船员9人,打伤7人。【注21】到当年年底,侵越美军已从年初时的22300人,猛增至184300人,一举扩大了8倍。到1966年年底时,侵越美军又扩大了1倍多,急增至38.35万人,而且对位于河内市区的中国大使馆发射了空对地导弹。因此到1966年时,我国已经受到了美国侵略的严重威胁,尤其是核战争的危险。

             二、1966年我国的国内形势

     1、一切为了准备打仗的备战型准军事战时体制的国家计划经济

   我国在解放后为了准备抗击美国的侵略战争,需要使自己的经济军事力量尽快发展起来,既能保证人民生活,又有实力和能力对付侵略,实行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及其体制。这是一种保障供给、准备打仗的备战型准军事战时经济体制,其特点是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政企高度集中统一,按照将国防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的国家指令性经济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它是从斯大林苏联那里学习来的、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当年苏共和苏联人民就是按照这种准备打仗的备战型准军事战时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和苏共的领导下,加紧建设,奋发图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使自己的工业、国防和科技等各方面力量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能够迅速地将它转变为实战型战时体制。尽管战争初期因疏于警惕防备而损失惨重,但仍然能够充分保证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物质供应能力。因此,这种一切为了抗击外敌侵略和国家安全而随时准备打仗的备战型准军事战时计划经济及其运行体制,是初建的社会主义弱国在帝国主义、资本主义重重封锁、包围和侵略战争威胁之下能够创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物质基础和进行反侵略战争所行之有效的经济体制。
我国按照这种为一切为了准备打仗的苏联模式备战型社会主义准军事战时计划经济体制,也使自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较快地创建和发展起了工业、国防和科技体系,打下了国有经济基础。在苏共领导集团背叛以后,“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对内克服了自己的困难,对外顶住了苏联领导集团的压力,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军火债款)并大力支援了许多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注22】 1964年10月16日,也就是在赫鲁晓夫下台以后的第三天,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后两年又爆炸了四颗原子弹。

    2、落后的热兵器时代与先进的热核兵器时代

    人类社会自诞生战争以来,共经历了三个兵器时代:第一个是延绵数千年先铜后铁以刀矛弓箭车马等为标志的冷兵器时代;第二个是先枪炮炸弹后兵舰坦克飞机等为标志的热兵器时代;第三个是1945年二次大战后期以美国首次试制成功并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作实战使用的原子弹和随后的氢弹、中子弹等以及导弹发射工具为武器的热核兵器时代。每一个兵器时代的出现,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而每一阶段的新兵器,由于它的威力和作用比上一阶段兵器要大得多,所以掌握并能生产制造者必定能够战胜处于落后兵器时代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之所以被西方列强所打败,受尽侵略、掠夺和欺压和凌辱,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还处在冷兵器时代而没有进入热兵器时代,没有先进的热兵器和相应的经济生产能力,落后的封建主义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无法制造出各种先进的热兵器。解放前中共和军队是依靠“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人民战争中从敌人手中夺取枪炮等热兵器才打赢国内外敌人的,这实际也是因为用这种方法使自己拥有了热兵器,是一种以热兵器对热兵器的作战,尽管是“小米加步枪”。如果我军仍然依靠大刀长矛弓箭车马的冷兵器,不去夺来“枪炮”等热兵器,那么肯定会像手持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的清兵、太平军、捻军、义和团等等中国军队和农民起义军一样,被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飞机坦克兵舰等热兵器像捻蚂蚁、割芥草那样的轻易击败和屠杀,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美洲、澳洲、非洲等各洲过去那些更为落后的国家、民族和部族,不就是因为仍持原始冷兵器,才被那些掌握洋枪洋炮等热兵器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所大批屠杀,有的甚至被斩尽杀绝,灭洲、灭国、灭种、灭族,才成为白种人为所欲为的天下的吗?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依靠备战型准军事战时经济体制所建立的计划经济的工业基础,终于能够生产制造各种热兵器了,但此时的美苏却都已进入了更为先进的热核兵器时代,而且都还具备了远程发射攻击的战略能力。与美苏相比,我国在六十年代初期不仅没有热核兵器,就连热兵器都还是属于低水平落后层次,根本无法与美苏比较。在现代战争中,是否拥有核力量,将对战争胜负和自己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好像热兵器时代的枪炮炸弹坦克兵舰飞机对冷兵器时代的刀矛弓箭车马骑射的威力和作用一样。由于核武器的破坏力杀伤力极大,放射性污染极强,又可以远距离发射,机动性、准确性和隐蔽性极高,发射进攻只是举手之劳,可以在倾刻间一举摧毁遥远他国的军事、工业基地、政治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使之顿时瘫痪和毁灭。如果这个国家没有核武器和先进的核防卫抗击系统,它只能去打热兵器装备的常规战争,而不能打热核战争。即使与对方打常规战争可以取得胜利,但只要对方使用核武器来进攻,自己就没有任何能够防范和反击能力,其常规战争的作用和胜利也就会随之丧失殆尽,或者被对方的核威慑吓住,只得在其核讹诈下被迫屈服认输而受其宰割,或者在对方核轰击下被打败和毁灭, 对方却不会有丝毫损伤。再者,热核兵器是现代最高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产物,热兵器持有者无法用“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战争方式去夺取。即使夺到,也不会制造。

    因此,我国要想防御和抗拒美苏超级核霸的核讹诈和核进攻,要想不受人家欺负,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只有使自己也掌握核技术,拥有能够与之相抗的原子弹、氢弹竺核弹和各种距离的发射工具,使之有“弹”又有“枪”,进入比热兵器时代更为先进的热核兵器时代,否则就根本站不住脚,也根本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发展。

    3、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一步跨入热核兵器时代

    也正是这个原因,尽管我国解放后还相当落后,连起码的工业基础也才刚刚建立,具有宏大长远战略眼光的毛泽东却决意要制造超出于中国实际经济能力和科学水平的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核导弹等热核兵器来,使中国进行超前的兵器时代跨越。他不仅亲自鼓励钱学森等科学家,而且还以罕见的热情告诉外国来宾:哪怕勒紧裤腰带,中国也一定要造出原子弹来。1955年1月15日,也就是新中国建立刚刚五年零三个月,毛泽东在他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掌握核武器的战略决策。1958年,毛泽东在谈到核武器对中国的潜在意义时说:没有原子弹和氢弹,“其他人不会认为我们说话有份量”。2月22日,毛泽东又以中央军委主席名义亲自签发了组建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试验基地的命令。5月17日,他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中国为了发展核武器,在50年代初期曾请求苏联给予援助。当时中苏关系属正常化时期,苏联给予了中国某些援助,但这种援助是有保留的,提供的也不是军事方面的援助,而赫鲁晓夫企图通过这种不能造原子弹的核援助控制中国,让中国服从他的指挥棒。到1959年,由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坚决抑制,使苏联的这个要把中国成为它的儿子党和卫星国的企图挫败,赫鲁晓夫恼羞成怒,便背信弃义,撕毁合同。苏共中央于1959年6月20日致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是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赫鲁晓夫还扬言,要把已经向中国提供的设备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他还恶狠狠地说:“有些人不愿意参加(苏联的)核保护伞,要自己搞,我看不仅得不到原子弹,到头来连裤子都穿不上。”【注23】

    但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不怕打击和压力,从这时起,我国以无人可比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超前的智慧和能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959年春夏之交试制成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现代火箭。当年9月10日,即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第17天,又发射成功国产燃料的地对地弹道导弹。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两弹一星”专门委员会,并发射成功了完全国产的、射程590公里的P-2地对地导弹。1964年6月29日,地对空导弹试制成功。【注24】更重要的是,10月16日我国终于爆炸成功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尽管这仅是初步阶段,却使我国进入了代表社会和世界最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热核兵器时代,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在它们面前争得了可以挺直腰杆的发言权、主动权和发展权。这以后,我国只要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也就有能力可以大力发展中远程核力量,美苏就不敢对中国发动核进攻,无法进行核讹诈。

    因此,我国解放后仅用了短短十五年时间,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就掌握了导弹核技术、拥有了核武器,提前从还是落后初级的热兵器时代一跃跨入先进的热核兵器时代,这是解放以后所取得的一个最具重大意义的伟大胜利,也正如美国朝野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所一致认为的“60年代最大的事件,也许是中国试爆核武器。”这为以后使我国成为能与美苏相匹敌的世界独立一极和步入世界最强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三届人大的“四化强国”建设路线

     在我国爆炸了原子弹以后不久,“1964年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又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注25】

    按照三届人大这个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四化强国”路线,到1966年时已经全面付诸实施了近两年,并取得了很大成绩。1966年1月6日,我国第一枚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试验成功。7月1日,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即战略导弹部队成立。当年上半年,经济建设的发展非常顺利,仍保持60年代前半期调整国民经济的好势头,全年的经济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我国又在10月27日发射成功了第一枚核导弹。

     我国在顶住了苏联压力、克服了人为的和自然的困难以后,又掌握了导弹核武器,确定了“四化强国”路线,并已全面实施,使国力顿时大大增长,全党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干劲冲天。只要按照三届人大这条建设四个现代化“四化强国”路线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增长速度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可以预见,不出十年,我国将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军事的较强国,其导弹核武器方面也会得到更大发展,并将会拥有战略核力量和宇航能力,到那时候也就不会害怕美苏对我国进行核威胁和发动核战争了。

   三、我国援越抗美的国际主义义务

    1、新中国援越抗法赢得印支三国独立

   三届人大全面发展经济的“四化强国”建设路线,使我国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美国却在与我国相邻的越南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为了履行反美斗争的国际主义义务和防止美国对我国的侵略,我国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给予了大量援助。

  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越共和人民在抗法战争中就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支援。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才四个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胡志明就秘密来华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尽管中国百废待兴,面临很多困难,中'国党和政府仍然作出果断决定:从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各选一个师包括师、团、营三级的全套顾问以及一个顾问团团部人员、一个军官学校的全套顾问及教员援助越南,并在中国境内训练越南几个师的部队。毛泽东主席亲自选派陈赓将军率领奔赴越南,拟订反法战争方案,顾问团人员直接下到参战部队,协助战前准备和指挥作战。经过七昼夜激战,得到我军帮助的越军全歼了法军精锐3000余人,取得了边界战役的胜利。陈赓回国后,由韦国清将军接替,协助越军指挥了红河中游战役、东北战役、宁平战役、上寮战役等一系列大小战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尤其奠边府战役,一举围歼法军、伪军1.6万人,宣告了法国侵越战争的彻底失败,促使日内瓦会议胜利结束。1954年7月 20日,法军被迫撤出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印支三国终于赢得了独立。【注26】

     2、“中国人民绝不会坐视不救”、“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1956年,当美国取代法国开始侵越,以及后来肯尼迪在南越实行“灌木林火式”特种战争时,经越南政府要求,我国又继续给予了大量援助。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被美国极右势力暗杀,他的从越南撤军结束越战的命令被新总统约翰逊取消,越南战争随之急速扩大,我国更是大力援越,助越抗美。1964年4月27日,我国根据中越协定,帮助在河内以北地区修建铁路、公路项目达100多项。
在“北部湾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即1964年8月6日,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美国点起了侵略战火,越南民主共和国就取得了反侵略的行动权力,一切维护日内瓦协议的国家也取得了支援越南民主共和国反侵略的行动权力。越南民主共和国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坐视它遭受侵略。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绝不会坐视不救。”

      8月8日,北京举行百万人声援大游行。8月10日,又举行10万人盛大集会,周恩来总理出席了集会【注27】。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极大地震动了正在扩大越战的美国。

    1965年2月上旬,美国实施“滚雷行动”和扩大对北越的轰炸。由于此时中国已经有了原子弹,所以反美态度也更强硬起来。2月10日,北京150万人集会示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北京军民一道声讨美国的侵略罪行,中国政府庄严声明:

    “中国将给予越南人民一切必要的物资援助,还准备在越南人民需要的时候,派遣自己的人员同越南人民共同战斗。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国土是越南人民可靠的后方。中国人民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甚至不惜民族牺牲,竭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进行到底。”【注28】

     当美国继续扩大轰炸和侵犯中国领空领海以及美军登陆南越砚港之时,中国政府在 3月12日又发表了措词更为强硬的声明:

   “中国人民不怕这一套。我们是有准备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支持越南人民和印度支那人民,把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斗争进行到底!”

    接着,周恩来总理还请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给美国总统约翰逊带去四句话:
    (1)、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美国的战争;
    (2)、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如果亚非和世界任何国家遭到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一定要给予支持和支援的。如果由于这种正义行动引起美国侵犯中国,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奋起抵抗,战斗到底;
      (3)、中国是做了准备的。如果美国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不论它来多少,用什么武器,包括原子弹在内,可以肯定地说,它将进得来,出不去;
      (4)、战争打起来,就没有界限。【注29】

     3、“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尽力援助”的援越抗美

     我国领导人对援助越南有求必应的承诺是说到做到的。在1965年4月美国直接参战前两个月,胡志明等越南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相继来华要求扩大 援越规模,并向越南派出工程兵、铁道兵、高炮部队等。4月8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向越共第一书记黎笋和国防部长武元甲等明确表示:援越抗美是国际主义义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方针是:“凡是你们需要,我们这里有的,我们尽力援助;你们不请我们不去,你们请我们哪一部分,我们就那部分去。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你们手里。”【注30】5月,毛泽东主席在长沙会见胡志明时说:“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不要客气。”并且由中央军委组建中国援越部队一、二、三支队、两个高炮师和一个高炮加强团,以及后备的四、五、六支队公路指挥部,于约翰逊宣布美军直接出兵参加越南战争的第二天,即6月9日开始开赴越南,后援的四、五、六支队公路指挥部也于6月底赴越。中国大批援越部队秘密抵达越南北方,使北方能够抽调出大批部队和青壮年有组织地开赴老挝和越南南方,拓宽“胡志明小道”,奔赴抗美战场,大批中国解放牌汽车急运军火物资到南方,有力地支援了南方解放战争。【注31】

     由于说过中国还准备“派遣自己的人员同越南人民共同战斗”,所以我国大量援越和出兵支援,这是公开的秘密。“不久,西贡电台广播‘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军开进越南北方,进驻东北群岛,接管了北越各岛屿和沿海的防御。’这一消息使美军不敢轻易实施原定在越南北方沿海岛屿登陆的计划了。”【注32】

     约翰逊对中国支援修复了越南的补给线,并且把越南军队和给养运送到了南方极为恼火,虽然不敢入侵北越,却扩大对北越的轰炸,企图阻止中国援越,但我国仍坚定地大力支援越南进行抗美救国战争。1966年夏,即中国文革前夕,当越共第一书记黎笋来华要求增加援助时,周恩来总理向他们重申了毛泽东主席的话:“凡是越南南方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他又多次重申:“要把援助越南南方的问题看作我国援外工作中头等重要的事情。” 【注33】
四、与我国关系重大的的援越抗美战争

     1、有求必应的承诺与无限援助的负担

   美国不断扩大侵越战争,我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这本是履行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但是,由于对越南的援助有了有求必应的承诺,甚至准备不惜出兵参战与美国再打一仗的坚定承诺,那么只要这场战争越加扩大地打下去,越南也就始终会要求我国给予支援。战争有多大,进行得有多长时间,越南的要求就会有多大和多长,我国有求必应的援助也得有多大多长。如果一直打下去,我国也就要始终援助下去。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1965年6月,即在美国直接出兵越南以后,我国在越南领导人的紧急要求下给予了大量支援。到年底,我国名为秘密实为半公开的赴越各兵军种部队就达10万余人,为同期侵越美军的一半以上。为此,我国政府和军队专门成立了由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总政、总后、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总参作战部等21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专门成立了援越协调机构,由杨成武、李天佑两位上将担任正副组长,另由李先念、薄一波、罗瑞卿、刘晓、杨成武、李强、李天佑等七人组成领导小组,专事援越工作。【注34】1965年以前援越物资的70%靠我国从海上运输。

      1966年5月以后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我国对越南的援助并未停止,前期反有增加。1967年到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使国内经济停顿下降和倒退,国家陷于严重困难,但越南的援助要求仍是有增无减。我国节衣缩食给予支援,赴越参战的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讯兵、海军、空军、后勤运输等兵军种作战部队多达30余万人,高炮部队先后派去7个师 、26个团、8个营、 9个探照灯营和14个雷达连参战。【注35】

      根据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越南经济》一书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尽管在进行使经济下降削弱的文化大革命,但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经济和外汇方面的无偿援助和无息援助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包括足够装备200多万人的陆海空军部队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339个建设项目,3亿多米的布匹,3万多辆汽车,几百公里的铁路和全部钢轨、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000公里以上的油管,几亿美元的现汇以及2万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其中援助越南的武器装备有:各种枪支177万支,火炮3万余门,坦克装甲车810辆,飞机165架,舰艇177艘,汽车1.5万辆,地对空导弹系统3套,雷达260部,无线电台3.2万部,有线电台4.9万部,工程机械4834部,舟桥15套,各种枪弹10.4亿发,炮弹1660万发,地雷19万个,炸药1.5万吨,避弹衣8万套,以及大量的防化、观测、侦察器材和其他军需物资。此外,从1960年至1977年中国还无偿援助老挝各种枪支11.5万支,火炮2780门,坦克装甲车34辆,各种枪弹1.7亿发,炮弹267万余发,手榴弹92万枚,地雷25.4个,无线电台2530部,有线电台2654部,汽车773台,炸药958吨 ,军服257万套,主副食品771吨。越南南方部队身上穿的衣服,手中拿的武器,基本上都是中国提供的【注36】。毛泽东主席像对待自己的官兵那样特别关心越南战士,他专门嘱咐有关部门“一定要为越南战士配备蚊帐,给他们制做的压缩干粮要分量轻,营养好。”为了满足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急需,中国军工部门还专门研究生产了专打直升飞机的20毫米高射炮,为汽车通过弹坑而铺设的轻便 及排队磁性炸弹装置等,这些在南方战场上均发挥了很好的效用【注37】。
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曾3次派周恩来到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周总理甚至还亲自过问运往越南南方战场的武器装备的包装,具体要求有关部门“要便于运输、便于携带、便于使用、便于隐蔽。”针对越南人的身体和体力提出了弹药包装箱最大重量也不能超过50公斤,大米包装每袋50公斤。不仅如此,他还特地把负责援越问题的方毅和李强派到越南视察,布置任务说:“完不成任务,就不要回来见我!”方、李冒着美国飞机轰炸的危险,行程数千里,实地查看了越南中部和胡志明小道,征求越方意见,改进援越工作。李强甚至还冒险到了南方前线实地考察战争情况。周总理考虑到越南多由妇女担负运输任务,指示每件物资重量不得超过30公斤。【注38】

     我国在1969年3月以后虽然撤出了援越部队,但应越南政府紧急请求,又在5月再次开通海上通道向越南运送粮食和其他急需物资。我军三个汽车团装运大量军火物资不仅开往北越,还直接开到南越。我海军还协助越军扫雷、抢建输油管道等。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海军扫雷部队尽快进行破雷调查,摸清海区和美军布雷情况,亲自下达命令,由19个省、市和军队的130多家工厂通力协作,赶制出急需的新式扫雷艇具,送到中国扫雷部队。

     在援越抗美期间,我国向越南提供了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的武器装备,而在1966年8月以后所提供的,都还是在文革动乱使我国极为困难情况下紧急动员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节衣缩食给省出来的。这一批批援越物资,大都是经由“胡志明小道”,通过穆嘉山口运到了越南南方。【注39】从1972年5月28日起到1973年8月27日这一年零3个月里,中国扫雷部队共出海586次,总航程2.78万海里,扫除了各种水雷,相继扫通了北越最大的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条航线,总清扫面积达210平方海里,打破了美军海上封锁。【注40】我高炮部队和各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在越南3年零9个月的作战中,共对敌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国飞行员42名【注41】,中国空军有280人英勇牺牲,1166人负伤【注42】。除此之外,为了援越需要,我国在国内也修建了许多相应配套设施,比如在湖南邵阳的邵东县,就花巨资修建了一个当时中国南方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军用机场(此机场在越战结束后被搁置而无用)等等。

     从以上这些还只是被公开的数字来看,越南要求我国援助的胃口是相当大的,我国给予越南援助所承受的负担也是极为巨大和沉重的,而且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正如毛泽东和刘少奇所承诺的,“凡是越南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凡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尽力援助;……你们请我们那一部分,我们就那一部分去。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你们手里。”
于是也就可以肯定,如果美国出兵入侵北越,越南必定也会要求我国公开出兵支援,我国也必须要像当年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那样,公开出兵正式参战进行抗美援越战争,去与美国直接大打,中美间的第二次大战就会爆发。仗打得越大,美国增兵就越多,越南要求我国物资和出兵的援助也越大,尽管负担更加沉重,我国也必须给予增援,这是义不容辞、顺理成章的。而且已经有过应邀出兵朝鲜参战的先例,更是有样可学、有章可循、理所当然的。因此,我国实际上已经与越南战争紧紧地捆在了一起,而且这个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越南手里:我国必须听令于越南的无止尽的要求,无条件地给它无偿和无限援助。它需要,就得给;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就得给多少;要多久,就得给多久。要我国公开出兵去打,我军也必须要公开出兵去打,无法推辞。
2、中国援越拖美给苏联争夺欧洲帮了大忙

     我国支援越南的抗美战争,口称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越南人民抗法战争期间只通过中国给过极少的间接援助。越南抗美战争开始后也没有给过什么像样的援助,只是后来才给了一点点与自己国力极不相称的、还是非常不情愿的少量支援,而且根本没有给予有求必应的承诺,更没有派出参战部队赴越。在1969年初,它始终躲在反美斗争和援越抗美战争的后面,我国则处在第一线,对越南抗美战争承担了最大的国际主义责任和物资保证,但是这却给坐观其变的苏联带来了大可利用的绝好机会和条件:

     我国全力援越抗美,把美国牢牢拖住在越南战场,这使苏联正好可以利用美国被陷在越南无法脱身而造成欧洲方面力量削弱的机会,依仗自己已经扩充起来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战术、战略核力量,可以去进一步全面控制东欧各国,然后再把对欧美的战略守势转变为战略攻势,对欧洲进行华约西扩的全面争夺。勃列日涅夫正是为达此目的,使用政变手段推倒已不适应苏联对欧洲战略守攻转换变化的赫鲁晓夫才上台的。

     到1966年,尽管苏联在欧洲的这种由守转攻战略的变化迹象还只是刚刚开始显露出来,但其发展趋势却使美国极为敏感,感了潜在的巨大威胁。美国不能不考虑到自己兵力和重心已被拖住在了越南,手里就只有一张战略核优势王牌可以对抗苏联,而苏联这时的战略核力量并不比美国差,在欧洲的常规军事力量和近中程核力量方面又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它可以用战略核盾牌顶住美国的战略核长矛,然后以强大雄厚的常规军事力量和近中程核力量作攻击锐器,以东欧各国作前进阵地,将战略守势转为战略攻势,对西欧各国发起步步紧逼的强劲争夺,逐渐蚕食鲸吞,甚至用武力横扫欧洲,予以占领。

     西欧各国这时一方面由于美国已被拖住在越南,无法抽出力量来增援,所以在整体军事实力上不如苏联华约集团;另一方面由于各国之间利益矛盾纷争,很易被苏联所利用,苏联可以对它们拉出去,打进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再方面,如果真的在欧洲打起来,甚至打起核战争来,西欧各国的经济中心将被摧毁,损失和伤亡太大,所以很害怕再在这里发生核战争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也就对这个核军事“俄国熊”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于是,在美国基本缺位的情况下它们也就会顶不住苏联的争夺攻势和战争威胁,被迫之下只得妥协退让,苏联趁虚而攻,很易得手。这与二战时德国趁美国保守退缩、英法虚弱胆怯之时加强西线攻势而步步得手并轻易夺取大半个欧洲的情况相类似。

     而且,苏联在这种攻势争夺中其常规军力和战略核力量也会进一步得到扩充和加强,对美国将更具有对抗力和威慑力。从1966年以后的发展情况来看也确是如此,苏联到70年代初就已取得了对美国的核均势地位。【注43】而这都与中国无限援越拖住美国,使它无法转兵西向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援越拖美,给苏联由守转攻地争夺欧洲帮了大忙。

     由此也可以看到,肯尼迪生前之所以不愿意扩大越战,执意要从越南撤军,尽快结束越战,甚至自知这样做有被对手暗杀的危险,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尽管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退缩了回去,但它的常规的和热核的军事力量仍在加紧扩充,如果因它的暂时退却而放松对它的遏制,尤其如果在亚洲继续越战,一旦因为中国援越而把美国拖住,苏联就会趋欧洲空虚之机转守为攻争夺欧洲,此时的美国就会抵挡不住。因此肯尼迪认为,美国如果不撤出越南,把力量全部转到欧洲集中对付苏联,这就等于自己放弃阵地,放苏联虎归山。勿庸置疑,肯尼迪这个先见之明的判断和把战略重点继续放在欧洲而撤出越南放弃亚洲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他比艾森豪威尔、麦克纳马拉、约翰逊和中央情报局及美国军方等高明的地方。但由于他已经死于非命 ,由短视的既得利益集团强行改变了美国的战略重点方向,所以当出现这种严重后果的前景时,美国已经陷入了战略被动而似乎有些来不及了。

     3、美国进退两难的困境

     苏联对欧洲逐渐加大的军事压力,美国由于已经被陷在越南战争中无法转兵增援去保住西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得寸进尺、步步得手,这种发展趋势,美国是无法接受。因此,它必须要赶在苏联在欧洲完成战略的由守转攻以前尽快打赢越战,好使自己能够腾出手来转到欧洲去顶住苏联,不让它把守势转为难以对付的攻势。

     但是美国却无法打赢这场侵越战争,正如肯尼迪早就预料到的,即使美国“在付出了鲜血的惨重的代价后,坚守在那里最终会得到(撤出越南)同样的结果”。这是因为南北越南人民反对侵略、英勇抗战,把侵越美军打得焦头烂额,使美国陷于危机。又因为我国按照三届人大“四化强国”路线全面发展经济,使国力大增,由此对越南有求必应的援助也会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大幅度增加,越南人民在我国这种源源不断又越加增大的援助之下,必定会把美国及其走狗打得更惨。这样一来,原本想速战速决打赢这场侵越战争尽快转兵西向的美国,反而被拖得越牢,陷得越深,既赢不了,又退不出,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这种被动态势对于美国来说:
如果以常规战方式不断增派军队扩大战争,甚至不惜入侵北越,不仅会激起南北越南人民更为猛烈的抗战和中国更加巨大的援越,而且还会迫使中国应越南要求公开出兵、直接参战,导致中美在越南发生第二次大规模常规战争。可是美国在朝鲜战争时已经做过中国的手下败将,这次又将会重蹈失败的复辙。这样也就会陷得更深,更脱不出身来转兵欧洲,国内人民也会更加反战,苏联却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将守势转为攻势去大夺欧洲,这是美国最所不愿意看到的;

       2)、如果美国被越南、中国打败,美国就会丢失越南和东南亚,并会出现它所担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危及在亚洲的利益,不仅暴露了纸老虎的虚弱本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更加高涨的反美斗争和美国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战运动,还会在盟友中丧失威信而陷于孤立。苏联也就更可以抓住美国的失败而只剩下一张核牌的弱点和世界各国的反美形势,很快转守为攻,大举与美国争夺欧洲甚至世界的霸权。这使美国既会丢失亚洲、又会不保欧洲,造成“扁担没扎,两头失塌”,只有实行如亨利·洛奇所说的“退出世界而实行固守‘美国堡垒’的战略”,这也是美国绝不愿意的;

       3)、如果想在继续保持南越反动统治的前提下去与越南“和谈”,“体面”地撤出越南,退出战争,越南人民不会答应,一定要美军全部撤出越南;而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南越走狗必败无疑,这又迫使它不敢放弃援助南越甚至由美国来包打天下的无限“承诺”,必须要硬着头皮打下去;但如果这样强打下去,结果却又是攻又攻不下,守又守不住,越拖越牢,越打越败,越加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苏联更能获得时间和机会可以在欧洲转为战略攻势,轻易得手。

      4、美国为胜越保亚守欧只有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在这种两头为难情况下,对于既要胜越保亚又要顶苏守欧的美国来说,权衡之下,只有趁苏联在欧洲还未及转入攻势之前就打赢越战为上策,但这又很难做到。而造成它不能取胜的最重要原因恰恰在于中国因实施“四化强国”路线使国力加速增强和由此对越南越来越大的援助,甚至可以公开出兵相助。因此,要想打赢越战,就必须集中力量对付越南的后台中国,堵塞中国的援越通道。如果这也无法奏效,就只有对北越、老挝使用战术核武器,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军事编辑马克?约翰逊所说的,发动“有控制的和有选择的核轰炸”,搞一个“核化地带”,封锁中越、中老边境,阻断中国援越。

      但是,中国也已经有了核武器,如果美国扩大战争,甚至要对越、老发动战术核打击、核封锁,越南也就会要求中国进行战术核反击的支援。已经有了有求必应援助承诺的中国在越南的要求下必定也会在越南对美国进行战术核反击,使美国仍然难以取胜。

      美国必须要尽快打赢越战才能保住亚洲和去欧洲顶住苏联,而中美在越南的战争和核战争对抗,只会使双方把仗越打大,停不下来,这也使双方不可能做到像朝鲜停战谈判那样可以坐下来谈判议和停战,更不可能改善关系,这又怎么办呢?对于美国来说,其最后的选择只有对中国本土动用核武器,把中国打成瘫痪并夺取北越以后,再转兵欧洲去逼退苏联。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1965年5月给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报告中要求全力对付中共,提出与中国发生核战争的作战计划,承认爆发核大战,甚至准备美国要死许多人。

      5、同时实施强国路线和无限援越对中国的灾难性后果

      由此可见,造成美国必定会不断升级地扩大越南战争,甚至会对我国进行核进攻,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国因“四化强国”路线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与此同时又对援助越南作了有求必应无限承诺,由此必须对越南进行与国力增强相称的甚至包括战术核支援的大量援助;另一个是苏联利用中国大力援越抗美而使美国难以在越南脱身之机要将对欧洲的战略守势转变战略攻势。这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推动的,这就促使美国必须要尽快地逼退或打败中国才能赢得越战,保住亚洲,并可以提前赶往欧洲去遏制住苏联的守攻转变,于是就是会对我国发动能够打成瘫痪的核战争,不使中国再把它拖住,使它可以腾出手来。

      然而,我国三届人大所确定的并已经全面实施的“四化强国”国内建设路线,使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对越南有求必应支援承诺的国际援助路线,又是绝对不可能反悔和背弃的,而且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对越南援助也会“水涨船高”地随之加大,这也已经成为不可抗拒之势;中美因战争对抗使双方都不可能做到谈判停战或改善关系,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导致美国对越战的更加扩大和对我国发动核战争,也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
由此可见,越南战争是一场与我国关系重大的战争,它完全不同于战争主动权和领导权始终掌握在我国手中、又可以在当时斯大林苏联调停下去和美国谈判议和停战的朝鲜战争。它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我国完全被卷入进去并最终会发生中美全面常规战争和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战争。

          五、美国对中国的核战争政策与具体核打击计划

     1、朝鲜战争中准备对中朝实施的“奥普兰8-52”核作战计划

     其实,美国早在1950年10月就准备要对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实施核打击了。

     当时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派出志愿军越界抗美援朝,把已经进攻到鸭渌江边的美军和联合国军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使美国远东军司令和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吹嘘为“圣诞节凯旋”陷于窘境。为挽救失败,麦克阿瑟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一个月后,即11月28日, 美国海军少将莱勃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呈送了一份秘密电文,请求参联会建议“以原子弹的可能使用作为阻滞(中国军队)干涉和掩护美军从朝鲜撤离的一种手段。”两天以后,即11月30日,也就是战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秋津水库向志愿军投降之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紧急会议,宣称要“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去对付当前的军事形势”,并“对于原子弹的使用已经给予了积极的考虑。”12月6日,志愿军解放平壤并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时,杜鲁门批准将原子弹的构件贮存在美国海军“富兰克林、罗斯福”巡洋舰上,以便随时可以开到朝鲜海域对中朝发动核攻击。1951年1月11日,前空军部长和国家安全资源委员会主席赛明顿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要求对中国实施原子弹攻击,在向总统提交的国家安全委员会100号文件中所制定的计划是:对中国实施出其不意的原子打击,以便最终导致其共产党政权的瓦解,然后对苏联下达最后通牒,也准备对苏进行核打击。当年美国已可以用280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马克-4”型和“W-19”型战术核武器大量装备部队,并准备将它用于朝鲜战场。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2月11日,他同意参联会关于在朝鲜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建议,指出:“在朝鲜,只要需要,就使用原子弹。”而且由于开城地区“现在已经挤满了军队和物资”,他接受莱德雷将军的建议,认为可以考虑在开城地区使用战术原子弹,因为该地区为使用这类武器提供了很好的打击目标。5月6日,他在参加国安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甚至还亲自参与选定在朝鲜境内原子弹突击的目标,认为有4个机场可以作为核打击效应的目标。5月19日,参联会更是主张使用原子弹进行大规模进攻,并把战争扩展到朝鲜以外的中国境内。艾森豪威尔和国安会对参联会的这个核战计划表示同意,参联会继续筹划在朝鲜可能动用核武器的方案,立即着手修订朝鲜战争可能升级为核战争的秘密作战计划,即被称为“奥普兰8-52”核作战秘密计划,并指示把此决定通知到战区各级指挥官。

       然而就在这时,美国和中国之间关于交换战俘和停战的谈判因中国方面的让步而出现突破,双方首次开始大规模交换战俘,这使双方紧张态势趋向缓和,敌对情绪和战争空气大大下降,美国也就从准备对朝鲜、中国和苏联使用核武器的核战争边缘后撤了回来。两个月后,即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就此结束。【注44】

      2、1955年第一次金门、马祖危机时美国对华核打击企图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越南抗法战争时准备对北越实施“秃鹰行动”的核打击计划,并企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此事刚过不久,它再一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1954年,蒋介石开始了大规模“反攻大陆”的武装行动,并对金门、马祖大量增兵。为了对蒋军的挑衅作出反应,中国政府在9月开始对金、马等岛屿进行炮击。美国参联会立即作出反应,于9月12日向国务卿杜勒斯建议,美国应该向中国大规模投掷核武器以进行报复。曾坚决主张在越南实施“秃鹰”核打击计划的雷德福海军上将及空军和海军参谋长也一起要求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对中国的战略目标进行原子打击和派美军进驻金门和马祖。

      1955年1月18日,我军进行解放一江山岛战役。2月22日,一江山岛和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我军开始实施福建沿海的作战计划,准备解放金门、马祖等岛屿。蒋介石惊恐万分,美国政坛也一片混乱,要蒋介石放弃金、马。美国之所以要动员蒋介石放弃金、马,其用意是扩大台湾与大陆的距离,以便于日后分裂中国。但主张一个中国的蒋介石却不同意,为了把美国人拉入中国内战,拒绝撤出金、马。这迫使美国考虑如果金、马战事一起,蒋军必然不敌,美国如果坐视不救,必将在盟友面前失信。但是如果插手中国内战,则就要冒同中共军队发生直接冲突而可能爆发中美战争的危险。美国刚刚在朝鲜战争中败于中国手下,记忆犹新,谈虎色变,很为惧怕。蒋介石坚持反攻大陆,拒撤金、马,艾森豪威尔总统无法说服。无奈之下,最后只得支持蒋介石的意见,坚守金、马,但也作好了与中国开打的准备。
月3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赴台湾同蒋介石密谈,回国后即同艾森豪威尔总统商讨保卫金、马问题,防止中共进一步攻打台湾。据美国日后销密的历史挡案来看,美国当局为了保卫金、马,曾经决定不惜采取使用原子弹在内的一切打击手段。3月10日,杜勒斯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了他和总统的意见,提出了使用原子弹的问题。他警告说,美国已作好了对中国进行原子打击的准备,并说:“我们将不得不使用原子武器。只有它们能有效对付中国大陆的机场。”3月15日,在总统的允许下,他又公开宣称:“我们可能利用某些小型战术原子武器。”而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尼克松副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暗示,美国可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这使得美国国内和世界舆论都对可能发生对中国核战争的台湾海峡危机前景感到十分紧张。与美国人心情不同的倒是,蒋介石因为有了美国人这种准备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战争的撑腰,口气也硬了起来。

       3月11日,美军战略空军司令勒梅将军给空军司令纳森发报说:“已经制定了计划。准备用驻在关岛的B-36型飞机立即执行任务,以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与共产党中国的冲突。一架正在关岛待命,另外两架在美国,也处于警戒状态以准备执行这次任务。……关岛有容纳60架13-36型飞机的能力。这将马上使我们具备作战能力,……已与其他部队协调选定了轰炸目标,并已告之了B-36机组”。第二天,美国18架飞机以四个不同波次侵入中国北部和南部领空。3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卡尔内海军上将向报界透露说,美国已经拟定了一个向中国发起全面进攻的计划,并可能在4月15日万隆会议召开前爆发。卡尔内又透露,美国军方正在制定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核攻击的计划。3月28日,杜勒斯和他的高级顾问及他的弟弟、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准备封锁整个中国沿海,又提出只要中国进攻金、马,美国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就马上对中国进行“全面进攻”,以毁灭中国的能源,交通和铁路线,并对金、马两岛投掷核弹。而美国驻台“大使”和军援团长则敦促华盛顿授权国民党轰炸大陆机场和封锁沿海水上通道,杜勒斯向总统提出应在台湾岛上安置核武器,以“显示美国的决心”。4月11日美蒋特务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企图暗害周恩来总理和破坏万隆会议。

    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侵占台湾和分裂中国的阴谋,对国民党的骚扰破坏予以惩罚。但是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核武器, 无力胜任美国对中国的核进攻,不可能与美国作核对抗,因此不能因解放金、马而引发包括核战争在内的中美全面战争。而当时中国需要尽快经济建设,所以就决定停止进攻金、马,延缓解放台湾,并适时地采取了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4月23日,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声明说:“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美国见中国暂不准备解放金、马、澎、台,也就松了一口气,并作出了积极响应。4月26日,杜勒斯表示美国准备同中国谈判。5月中旬,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马,美国分裂中国和准备对中国动核武的阴谋即被挫败。台湾在美国的核庇护下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偏安海岛的局面,大陆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注45】。毛泽东决定停攻金、马,是他向美国核战争威胁所作出的一次在不失反美蒋原则下以不战而避核战的“水落船低”式妥协退让,也是一次很巧妙又理由充足的战略退却。

      3、第二次金、马危机时美国再次准备对华核打击

      然而,在两年以后,美国在第二次金、马危机时再一次准备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1957年上半年,当时美国在台湾部署了“斗牛士”导弹,又在韩国派遣了装备有核武器的部队,中国首次受到战术核武器的具体威胁。7月至10月,美国出兵黎巴嫩,又积极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台湾出动飞机轰炸福建,骚扰浙江,窜到云、贵、川、西康、青海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美国则增派大批军舰飞机到台湾地区活动,美军方和杜勒斯又都扬言要进犯中国大陆。1958年4月,蒋介石为要“反攻大陆”,在金门、马祖部署了相当于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一即10万人。我军为了灭其气焰,于7月中旬开始,前线部队集中炮兵、海空军对金门蒋军进行全面压制和封锁,又经4次空战,夺得福建地区制空权。8月23日对金门进行猛烈炮击,一举毙伤金门防卫部三个中将副司令、少将参谋及以下官兵600余人,击伤一艘运输舰。8月24日击沉和重创蒋军两艘军舰 。

      美国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立即作出了反应,9月2日,杜勒斯和参联会又要求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艾森豪威尔批准了一份绝密文件,接受对华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9月6日,美国向台湾提供了能发射核弹头的8英寸榴弹炮,参联会甚至要求总统授给第7舰队司令可以下令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攻击的权力。但由于毛泽东采用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向美蒋表示解放军并不准备进攻金、马、澎、台,而且可以同美国谈判,这使美国放了心,遂化解了这场已到边缘的核战争危机。
、六十年代针对中国的两次核战争演习

      第二次金、马危机之后,到六十年代肯尼迪当政时,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又进行过两次针对中国的核战争演习。

     “高跟1”核战争演习:

     1961年9月6日,全球美军进入3级戒备状态,两天后,美第7舰队进入戒备状态,12小时后,驻太平洋地区美军接到核攻击命令,台湾的美军基地发射了6枚“斗牛士”核导弹,飞向中国大陆的预定目标。1小时后驻韩美军紧急动员、地面部队集结于三八线,美第7舰队舰载攻击机和“大狮星”导弹潜艇发射的导弹直扑中国的机场、基地、桥梁、通信设施,轰炸持续4天,随后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北部和中国大陆;;

      “高跟2”核战争演习

      1962年9月,美军设想由朝鲜战争引发亚洲战争,又扩大到了欧洲。9月11日至12日,朝鲜半岛发生武装冲突,在进行39天零18小时的常规战争后,美军地面部队因不敌中、朝部队而突然使用战术核武器,全球美军进入一级戒备。22日开始,在北约军队对华约国家发起突袭的同时,驻台湾美军对中国大陆战略目标实施核突袭,攻击3天后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注46】

      5、肯尼迪力阻中国拥有核武器

     美国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在朝鲜战争、越南抗法战?


ps:暂时张贴部分内容!
详细的可以在中国鹰派联盟之中国安全文化网找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www.chinawill.com/forums/index.php?showforum=14
3月3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赴台湾同蒋介石密谈,回国后即同艾森豪威尔总统商讨保卫金、马问题,防止中共进一步攻打台湾。据美国日后销密的历史挡案来看,美国当局为了保卫金、马,曾经决定不惜采取使用原子弹在内的一切打击手段。3月10日,杜勒斯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了他和总统的意见,提出了使用原子弹的问题。他警告说,美国已作好了对中国进行原子打击的准备,并说:“我们将不得不使用原子武器。只有它们能有效对付中国大陆的机场。”3月15日,在总统的允许下,他又公开宣称:“我们可能利用某些小型战术原子武器。”而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尼克松副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暗示,美国可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这使得美国国内和世界舆论都对可能发生对中国核战争的台湾海峡危机前景感到十分紧张。与美国人心情不同的倒是,蒋介石因为有了美国人这种准备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战争的撑腰,口气也硬了起来。

       3月11日,美军战略空军司令勒梅将军给空军司令纳森发报说:“已经制定了计划。准备用驻在关岛的B-36型飞机立即执行任务,以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与共产党中国的冲突。一架正在关岛待命,另外两架在美国,也处于警戒状态以准备执行这次任务。……关岛有容纳60架13-36型飞机的能力。这将马上使我们具备作战能力,……已与其他部队协调选定了轰炸目标,并已告之了B-36机组”。第二天,美国18架飞机以四个不同波次侵入中国北部和南部领空。3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卡尔内海军上将向报界透露说,美国已经拟定了一个向中国发起全面进攻的计划,并可能在4月15日万隆会议召开前爆发。卡尔内又透露,美国军方正在制定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核攻击的计划。3月28日,杜勒斯和他的高级顾问及他的弟弟、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准备封锁整个中国沿海,又提出只要中国进攻金、马,美国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就马上对中国进行“全面进攻”,以毁灭中国的能源,交通和铁路线,并对金、马两岛投掷核弹。而美国驻台“大使”和军援团长则敦促华盛顿授权国民党轰炸大陆机场和封锁沿海水上通道,杜勒斯向总统提出应在台湾岛上安置核武器,以“显示美国的决心”。4月11日美蒋特务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企图暗害周恩来总理和破坏万隆会议。

    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侵占台湾和分裂中国的阴谋,对国民党的骚扰破坏予以惩罚。但是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核武器, 无力胜任美国对中国的核进攻,不可能与美国作核对抗,因此不能因解放金、马而引发包括核战争在内的中美全面战争。而当时中国需要尽快经济建设,所以就决定停止进攻金、马,延缓解放台湾,并适时地采取了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4月23日,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声明说:“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美国见中国暂不准备解放金、马、澎、台,也就松了一口气,并作出了积极响应。4月26日,杜勒斯表示美国准备同中国谈判。5月中旬,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马,美国分裂中国和准备对中国动核武的阴谋即被挫败。台湾在美国的核庇护下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偏安海岛的局面,大陆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注45】。毛泽东决定停攻金、马,是他向美国核战争威胁所作出的一次在不失反美蒋原则下以不战而避核战的“水落船低”式妥协退让,也是一次很巧妙又理由充足的战略退却。

      3、第二次金、马危机时美国再次准备对华核打击

      然而,在两年以后,美国在第二次金、马危机时再一次准备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1957年上半年,当时美国在台湾部署了“斗牛士”导弹,又在韩国派遣了装备有核武器的部队,中国首次受到战术核武器的具体威胁。7月至10月,美国出兵黎巴嫩,又积极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台湾出动飞机轰炸福建,骚扰浙江,窜到云、贵、川、西康、青海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美国则增派大批军舰飞机到台湾地区活动,美军方和杜勒斯又都扬言要进犯中国大陆。1958年4月,蒋介石为要“反攻大陆”,在金门、马祖部署了相当于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一即10万人。我军为了灭其气焰,于7月中旬开始,前线部队集中炮兵、海空军对金门蒋军进行全面压制和封锁,又经4次空战,夺得福建地区制空权。8月23日对金门进行猛烈炮击,一举毙伤金门防卫部三个中将副司令、少将参谋及以下官兵600余人,击伤一艘运输舰。8月24日击沉和重创蒋军两艘军舰 。

      美国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立即作出了反应,9月2日,杜勒斯和参联会又要求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艾森豪威尔批准了一份绝密文件,接受对华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9月6日,美国向台湾提供了能发射核弹头的8英寸榴弹炮,参联会甚至要求总统授给第7舰队司令可以下令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攻击的权力。但由于毛泽东采用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向美蒋表示解放军并不准备进攻金、马、澎、台,而且可以同美国谈判,这使美国放了心,遂化解了这场已到边缘的核战争危机。

      4、六十年代针对中国的两次核战争演习

      第二次金、马危机之后,到六十年代肯尼迪当政时,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又进行过两次针对中国的核战争演习。

     “高跟1”核战争演习:

     1961年9月6日,全球美军进入3级戒备状态,两天后,美第7舰队进入戒备状态,12小时后,驻太平洋地区美军接到核攻击命令,台湾的美军基地发射了6枚“斗牛士”核导弹,飞向中国大陆的预定目标。1小时后驻韩美军紧急动员、地面部队集结于三八线,美第7舰队舰载攻击机和“大狮星”导弹潜艇发射的导弹直扑中国的机场、基地、桥梁、通信设施,轰炸持续4天,随后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北部和中国大陆;;

      “高跟2”核战争演习

      1962年9月,美军设想由朝鲜战争引发亚洲战争,又扩大到了欧洲。9月11日至12日,朝鲜半岛发生武装冲突,在进行39天零18小时的常规战争后,美军地面部队因不敌中、朝部队而突然使用战术核武器,全球美军进入一级戒备。22日开始,在北约军队对华约国家发起突袭的同时,驻台湾美军对中国大陆战略目标实施核突袭,攻击3天后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注46】

      5、肯尼迪力阻中国拥有核武器

     美国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在朝鲜战争、越南抗法战?
一位军队老干部的读后感:
……粗读一遍,让人感动不已。尽管我脱不了孤陋寡闻,我认为如此评说,您是全球第一人;我几乎没读当代国际上的东西,我敢说,起码说,您是中国如此伟大发现的第一人。这一发现,是发现伟大,伟大发现。无伟大见识不可能有伟大发现。由于您的发现,如果说这一伟人原高3000尺,今后他将是5000尺;这一发现是人类智慧、人类智谋、谋略的最高峰。什么“三国演义”、什么大帝、大征服者(与这位伟人相比)统统都是小小丘陵,有名或无名高地……
您这篇长文引用的史实,我十分信服,它们都极有历史的分量,具有肯定的权威性,因为我亦是这其中的过来人,差不多间接或直接经历过。您的逻辑严谨,像求证一道道几何题一样,丝丝入扣。读后,就文字语言说,我有一个深深的感受是:尽管其中重复的话比比皆是,但绝无罗嗦、多余的感觉,而是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一个个结论、判断都是加减乘除的和差积商。证明它是科学,不是人的情绪。人可以不信迷信,不信说教,不信强词夺理的宣传,但得信科学。您通篇都是进行的科学论证。我想您讲的是科学的历史,历史将来总是要认这个账的!
真理是绝对不可能不招来谬种们的激烈反对的,我想您是会有充分思想准备!即如内心同意您的发现的人,处在今天的大气候,也许还不敢朗声回应的人不少,行为持重的人总是大有人在,他们从不急于表态。我想您已是经历较大风波的人,忍受孤独亦早已百炼成钢了!
因为是粗读,还谈不了许多。我同有关同仁商量,计划复印若干,以让更多的人参予研讨……这里,既祝您把这一命题以及其他重要课题深入再深入,亦祝您多多自我保重,健康愉快!
……                    8.26

破解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军事战略之谜

(十六至十八章)

吕加平
二00三年九月整理于北京香山普安店
===========================================================
目录

十六、美国人民的反战怒潮
1、肯尼迪侵越与美国人开始反战
2、约翰逊败绩与反战浪潮兴起
3、尼克松扩战与反战武装暴动
十七、四大压力和互动关系与对华核战争
1、美国受到四大压力
2、四大压力的互动关系和发展进程
3、关键在于中国国力日增加大援越
4、麦克纳马拉的证词
5、麦氏预计会对中国动核武
十八、没有中国文革中美两伤俱败苏联渔翁得利
1、美国必须阻华援越
2、周恩来拒绝乃讪的约翰逊总统美中沟通口信
3、只有同中国再打一场常规战
4、平常人与拳击冠军打个平手的朝鲜战争
5、常规战争美国不是中国对手
6、好戏还在后头
7、“高跟3”、“马球帽”与对华核战争的后果
(1)、对中国打核战的两个方案
(2)、“高跟3”对华核战争演习
(3)、美国将领可以不经总统批准自行决定使用核武器
(4)、“马球帽”对华核战争演习
(5)、中国是个核弱国
8、中美两伤俱败与苏联渔利夺霸


    十六、美国人民的反战怒潮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美国人民对这场越南战争的态度 。

    1、肯尼迪侵越与美国人开始反战

    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始于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支持法国的侵越战争,当时主要向法国提供战争费用,到1954年5月法军在奠边府失败时,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负担了法国全部军费的80%。1956年法国按照《日内瓦协定》从越南撤军和解散法军侵越司令部时,美国却在越的邻国举行军事演习,召开专门针对中国的《马尼拉条约》组织会议,怂恿南越吴庭艳政权恣意破坏《日内瓦协定》,在刺刀、皮鞭、冲锋枪的威逼下搞单方面所谓选举,扶植吴庭艳成为南越总统,造成南北分裂的两个越南。接着美国增加对吴政权的军援,支持其拒绝南北统一的协商,企图长期分割越南,把南越当成美国反共反华的军事基地。
但是使美国真正卷入越南战争的却是肯尼迪民主党政府。肯尼迪年轻时曾支持越南人民的反法斗争,后来却一反以往立场,转而相信“多米诺骨牌”理论,支持前任艾森豪威尔共和党政府的杜勒斯对越政策。尤其认为“中国的领土是如此之大,就像一个巨大的庞然之物一样,屹立在边境之外,如果南越倒向他们,那将不仅会为他们在马来西亚开展游击战争提供有利的地理位置,而且也会给人们造成深刻印象:东南亚的发展趋势将掌握在中国和共产党人之手中。”[注83]因此他在上台前就已决意卷入越南,以对付他所谓的中国南下。戴高乐总统根据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曾劝告他说:“我预计不论你花多少人力和财力,你将一步一步地陷入无底的军事和政治泥潭里。”但肯尼迪不听,认为美国“别无选择”。

    年仅43岁的肯尼迪在1961年1月20日就任总统后,于当年5月制定了以“阻止共产党统治南越”为目标的《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并宣称如有必要,他将考虑动用美国军队,“帮助南越军队抵抗共产党的压力”。这以后他大力扶植吴庭艳政权,决定进行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12月,肯尼迪下令逐步加强在南越的美国兵力,批准空袭越共游击队基地,投掷可以紧沾在人的皮肤上燃烧的凝固汽油弹,并且进一步作出把大批军事顾问派往南越以帮助训练南越军队的决定,开始进行这场“灌木林火式”的“特种战争”。

    1962年年初,美国派到南越的军事人员是4000人。到7月,增加到8500人,11月为1.1万人,1963年1月26日时,已有1.2万人,到肯尼迪被刺前,侵越美军已增至1.63万人。这其中除3000多名军事顾问外,主要是4500多名绿色贝雷帽分队即特种部队、突击队,1500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6000多名空军和370架作战飞机,500艘大小舰艇。赴越美军不仅随同南越军队直接参与围剿越共的战斗,而且还帮助吴庭艳建立起了20.5万人的正规军,各10万人的民卫队和“共和 青年”组织,8.5万人的保安队,和摩托化部队、工兵部队和别动队,使其空军增加1倍。1963年4月,美国把主力部队25步兵师一部运往南越,并大搞集中营式的“战略村”。美吴军加紧对南方人民武装进行全方位“清剿”,发动各种军事恐怖行动和扫荡战役,甚至大规模投撒化学毒剂,毒杀人畜,毁灭庄稼农田,仅1962年就杀死毒毙居民3万多人。1964年建立了4000个“战略村”,囚禁了39%的南越人民,血腥镇压了包括佛教徒在内的各界民众的抗议示威,还动用7000人的兵力进攻在柬埔寨境内的越共游击队。
但是,美吴军的清剿和镇压,激起了南越人民的剧烈反抗,人们纷纷拿起武器抗击敌人。1962年美吴军队被南方人民武装毙伤50165人,被俘5064人,逃跑或投诚的达3.6万人。数以千计的 “战略村”被捣毁,有400多万人举行各种游行集会,抗议美国侵越和投撒化学毒剂。1963年第一季度中,被击毙的美伪军有9460人,击伤7355人,击落敌机43架。西方舆论界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侵越已陷入一个“肮脏的泥坑”,“这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

    美国人民也开始起来反对这场战争。1963年3月1日,有62名美国知名人士挺身而出,首次挑头反战,发表了致肯尼迪总统的公开信,谴责肯尼迪政府违反《日内瓦协定》卷入越南战争,指出美国不可能打败越来越强的越共游击队。4月,美国青年反对越战,在纽约各大学校散发传单,要求美国军队立即撤出南越回国。5月8日,北越胡志明主席严厉谴责美国侵越行径。5月23日,纽约人民高举“美军撤出越南”的标语和横幅第一次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从此后美国人民上街反战行动此起彼伏,持续不断。

    美吴军队在南越的失败和美国国内人民日益高涨的反战运动,使肯尼迪回 忆起戴高乐的劝告,逐渐认识到“那里的战争是赢不了的”。他说:“目前,我们将要争取的目标是将美国人撤回家乡。”所以决定“不管情况是好还是坏”,他都将在1965年从越南撤出全部美军,结束越战,于是他在10月3日下达了撤军命令。由于“担心其他人会试图让他撤销这一决定”,[注84]他敦促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公开宣布。11月2日,他又命令中央情报局发动政变搞掉吴庭艳,以扫除撤军障碍。

    2、约翰逊败绩与反战浪潮兴起

    然而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肯尼迪在11月22日突然被暗杀,接任的原副总统约翰逊在就职后48小时就宣布对西贡军政府实行军事援助,并紧急终止和取消肯尼迪从越南撤军计划和命令,下令向南越增兵。1964年5月,威廉?威斯特摩兰被任命为侵越美军司令。此时,北越人员开始越过17度线向受到重大压力的南越人民武装运送武器和人员,大大加强了南方游击队的战斗力。1964年上半年,南方人民武装共进行战斗1.3万余次,歼灭和瓦解敌人7.1万多人,相当于1963年全年的战果。着了急的约翰逊政府便根据麦克纳马拉的建议,制定将战争推向北方以阻其援助南方的具体计划。于是美国在8月2日制造了美国驱逐舰“遭北越攻击”而“迫使”美国进行“反击”的“北部湾事件”,以欺骗国内外舆论和美国公众。8月5日,美国出动大批飞机对越南北方狂轰滥炸和扫射。麦克纳马拉趁机下令增兵,把一个攻击航母特混群调到西太平洋,把大量截击机和战斗轰炸机调到南越、泰国和太平洋前进基地,把反潜艇特种部队调入南中国海,命令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进入临战状态,并对北越连续轰炸,使越南战争升级。由于约翰逊政府这种贼喊捉贼、倒打一耙欺骗伎俩的作用,竟使大部分美国民众信以为真,都以为美国轰炸北越是反击北越“战争挑衅”的“正义”行为,纷纷赞赏约翰逊处理“北部湾危机”(亦称“东京湾危机”)的勇气和坚定,支持率从42%猛升至72%,这也促使了约翰逊政府准备进一步把战争升级。
但是南越人民武装在北越有力的支持支援下越打越勇,战果菲然,北越也不怕轰炸,全民抗战,达200万青年要求参加战斗。约翰逊政府只得加大增兵和轰炸,南朝鲜、泰国、菲律宾甚至台湾蒋政权也都派出军事人员参与越战,澳大利亚成为应急基地。1965年3月1日,美国赴越部队已超过2万人。3月8日,美国3500人的第一支战斗部队在南越岘港登陆参战,为时10年由美国直接参战的越南战争就此正式开始。

    当年7月,侵越美军的作战部队已猛增至8.14万人,而南越人民武装在北越全力援助下也把仗越打越大,先后取得了平也、符美、巴拉、巴嘉、波来古、东帅、保邦、文相和十九号公路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从1964年11月到1965年9月底的10个月中,南方军民共打死打伤美军近6000名,全歼南越军主力部队达28个营,击落敌机1000架。1965年10月以后战争更是激烈,美军和南越军的损失更是惨重,到12月时,被打死的美军已达1594人,伤者数万人。这引发了美国社会工人运动、黑人运动和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的反战运动。由于一部分工人和黑人相继加入反战行列,使得这场反侵越运动的规模和声势特别浩大。

    1965年初,美国“全国学生协调委员会”带头抵制征兵,号召黑人青年不要应征,成为第一个公开反对美国侵越的美国黑人组织。接着,密执安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法罗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的教师们进行了停课抗议行动。4月中旬,“学生争取民主会”动员2万多名学生组织第一次“向华盛顿进军”,高呼“我们决不到越南去作战”等口号,围绕白宫游行,抗议侵越战争升级,游行者和一些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纷纷焚烧征兵证。美国国会匆忙通过法案,规定焚烧征兵证的人要坐牢5年,罚款5000美元。这反而激起了公众更大的愤怒,焚烧征兵证的学生越来越多,迅速遍及全国。

    但是,坚决主张扩大越战的约翰逊认为:“苏联和中国正在全力以赴地实现其霸主地位”,如果南越落入共产党人手中,就会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会使美国“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他“决心阻止这一格局的出现”而“赢得这场战争”,“他将优先考虑军事行动”。[注85]于是他不顾美国人民的反对,继续使战争升级。1965年7月27日,约翰逊做出重大决定,在东南亚地区进行范围更大的地面战争。越南政府紧急请求中国支援,中国空军和大批部队赴越相助,使侵越美军损失更重,也激起了美国人民更大的反战斗争。

    1965年10月中旬,美国几十个城市有近10万人参加了第一次“国际抗议日”活动,纽约市有1万人在曼哈顿岛上示威,奥克兰有几千人包围了一个陆军基地。11月2日下午,有一位贵格会教徒莫里森在五角大楼麦克纳马拉的办公室窗外40英尺处自焚抗议。当月,反战者又举行了第二次“向华盛顿进军”运动,5万群众将白宫团团包围,吓得约翰逊仓忙出逃,躲藏起来。11月27日,由“稳健核政策委员会”组织的3.5万人到白宫抗议示威。几天后又有不少全国闻名的专家、博士、教授举行游行,种种示威接连不断。1966年,反战学生占领芝加哥大学的行政大楼,开创了学生占领学校的先例。当年3月下旬,有20万人参加第二次“国际抗议日”活动。1967年4月中旬,又有50万人参加 了第三次这种活动。10月下旬,反战学生又组织了一次“向华盛顿进军”行动,十几万人把五角大楼团团围困,同军警展开激烈搏斗。许多中老年人以及教授、学者和作家也参加了“五角大楼之战”的大搏斗,有600多人被捕。11月21日,又有成千上万名愤怒的反战示威者在五角大楼前游行,并“决心要关闭它”。当时在冥思湖边“聚集了5万多人,他们很有秩序,主要由各院校的学生组成。第二部分集中在五角大楼前。这群人数较少,据五角大楼报导有2万人左右,它的前列有3000人,由一些闹事者组成。”“他们使用各种手段企图迫使军队使用武力。一些年轻的女人用她们的前胸去冲撞肩背来福枪笔直站立的士兵,有些甚至解开了她们上衣的纽扣,士兵们没有动。示威者向士兵们投掷泥团、袖标、传单、木棍和石块,士兵们仍站在原地不动。一群示威者想冲破防线,士兵们退到五角大楼的门前,内院的增援部队冲出来帮助他们挡住示威者。几个示威者想进入大楼,但立刻被驱赶出来。人群开始逐渐散去,还有几十人 逗留到深夜,他们在楼前的地上燃起了火。”[注86]

    美国许多著名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反对美国的侵越政策,专栏作家华尔特·李普曼著文说:“今天的美国不仅是孤立的,而且遭到亚洲每个主要国家的反对。”“我们可以随意大谈我们如何为越南人的自由而战斗,但对亚洲各国人民来说,这显然主要是一场美国人对一个亚洲国家人民进行的战争。”[注87]前美国国务院顾问汉斯·摩根索说:“这将是美国最大的悲剧。”他希望美国政府从现实出发,以免“把我们从今天所陷入的死胡同引向深渊的边缘。”[注88]美国参议员魏恩·莫尔斯说:“这个战争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只要我们在那里,并由我们选择西贡的统治者,就总会引起反抗。”他警告说:“越南战争再也不能打下去了。在此以前,为了试图拨回时钟,我们将浪费多少鲜血和金钱啊!”[注89]但是美国政府和主战派仍以所谓阻止中国南下、阻止共产党势力的胜利、保卫美国等等谎言为由,坚持侵越,并大肆镇压美国人民的反战斗争。

    可是美国在越战中的困难和损失却是越来越大,到1967年12月时,美军阵亡人数已由1965年12月的1594人猛增到15979人。进入1968年后美国的战争开支骤增,每周死亡人数达200多人.,飞机损失达5000架,还有数不清的“失踪人员”。战争的失败迫使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于2月29日辞职,也使威斯特摩兰司令十分悲伤,他经常吟咏英国诗人吉卜林的诗句:

            战斗的尽头是白色的墓碑,
            把新逝者的名字刻上,
            还有那阴沉的铭文:
            “这里躺着一个傻瓜,
            他曾想夺取东方。”
由于美国政府在1968年继续增加侵越兵力,也更增加了伤亡人数,引起了美国全国的反战斗争更加广泛激烈,并且日益摆脱“非暴力主义”和“改良主义”束缚,采取了以暴力对暴力的斗争方式。当年4月,在短短一周时间里,美国黑人武力抗暴,反战浪潮席卷了一百几十个城市,使美国许多大城市陷于一片混乱。美国军政头目们惊恐不安,约翰逊总统吓得日夜不寐,并推迟了在檀香山的侵越会议,美国国防部也被迫宣布暂缓执行向越南增兵的计划。美国学生运动在黑人武力抗暴的影响下,也越加富 有战斗性。广大工人纷纷罢工示威,位于东海岸的纽约市和西海岸的旧金山市尤为激烈。11月,美国投票选举总统,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工人举行大示威,号召美国人民抵制美国统治集团的总统选举把戏。反战斗争影响了大选,导致约翰逊政府下台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汉弗莱选举失败,使得口口声声讲和平以博得反战人心、捞取选票的共和党人尼克松夺得了总统宝座。可是到12月31日时,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死亡人数已高达30568人,比1967年几乎多了1倍。[注90]

    3、尼克松扩战与反战武装暴动

    尼克松咀上高喊和平,实际上却要继续扩大战争。在他就职仪式上,华盛顿上万群众高举“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举行大示威,吓得他只好躲在防弹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1969年3月18日,尼克松下达了入主白宫后的第一道扩大越战的命令,美国B-52战略轰炸机轰炸柬埔寨。而自尼克松上台后的3个月中,侵越美军又有3000多人丧命,到3月底时,美军阵亡人数已达3.3万人。尼克松的倒行逆施使美国人民的反战斗争有增无减,而尼克松政府对反战者的镇压也变本加厉,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火上加油。

    4月5日,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三大城市的民众同时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纽约有20万人参加,芝加哥有10万人,旧金山有2万人,许多与会者戴着黑袖章,袖章上写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33000-这是不久前官方公布的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死亡人数。第二天复活节,反战游行的规模比前一天更大,旧金山达10--20万人,游行队伍排满了15个街区,行进到西海岸美国陆军总部门前举行抗议活动时,同前来镇压的大批军警展开了激烈搏斗,美国其他一些城市也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活动。纽约州康奈大学和南卡罗来纳州伍希斯学院的黑人学生,在大批白人学生的支持下,持枪占领了学校大楼。在一所学校里,学生还放火烧掉了“后备军官学校训练队”的建筑物。在工人斗争中,罢工工人也曾多次同武装军警展开激烈搏斗。7月2日,纽约的反战妇女烧毁了征兵的档案材料。7月6日,两个城镇的市长向总统请愿,要求停止把青年派往越南送死。7月15日,路易斯堡的示威群众发动一次向政府的武装模拟进攻。在五角大楼前每周都有许多人示威,还有人把鲜血洒在台阶上,以表示对征兵侵越的强烈抗议。

    在被强征入伍当炮灰的美国士兵中,反战情绪和拒绝打仗的人越来越多。在南越岘港附近有一连美军士兵曾两次拒绝执行“作战命令”,有些士兵“正在把军队中的自动武器偷运回国内,以便在他们回国时为他们的权力而战斗。”

    这使美国统治集团内部非常紧张,惊呼“这是一个(会引发国内革命和武装暴动的)可怕的问题”,于是对反战的美国士兵予以严厉打击和法西斯镇压,被关进监狱的美国士兵多达1万多人。美国各个陆军监狱塞满了反战士兵政治犯,有的监狱本来只能关258人,现在却一下子塞进了900人。军事当局用各种残酷手段折磨虐待反战士兵,如长时间曝晒,不给水喝,野蛮殴打和单独囚禁等,有的士兵被枪击致死。各个监狱中反战士兵的激烈反抗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新泽西州狄克斯堡陆军监狱被关的数百名反战士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暴动,当局出动大批军警,使用刺刀、催泪弹进行血腥镇压。这使得侵越美军士兵认识到美国统治集团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更坚决地拒战反战。深受迫害的黑人士兵走在反战反迫害斗争最前列,南越岘港美军监狱中300名士兵举行暴动,领导者全是黑人士兵。有的士兵组织表示:“我们能取得真正胜利的唯一途径是群众的全面革命”。这预示着美国因反战而会出现愈加激烈的社会大动乱、大斗争,有些地方发生了局部武装暴动,全国局势已经不可收拾,几乎达到了要发生内战和革命的边缘。对于这种反战会引发内乱和革命的征兆,正如基辛格后来所记述的:“后代的人们可能难以想象越南战争在国内引起的动乱。”[注91]

    七、四大压力和互动关系及对华核战争

    1、美国受到的四大压力

    前面已经讲过,美国极右翼主战势力以暗杀肯尼迪总统为转折契机,约翰逊刚接位就任总统,就迅速取消了肯尼迪生前下达的美军全部撤出南越结束越战的命令,换成为增兵南越、直接参战、轰炸北越、逐步升级地扩大越战,把越南战争由肯尼迪的“越南化”变成约翰逊的“美国化”,甚至变成为以麦克纳马拉为命名的战争,从而改变了肯尼迪继续遏制苏联的欧洲大西洋重点战略,变成为通过越战集中对付中国和镇压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亚洲太平洋重点战略。然而这种战略重点东移的扩大战争,使美国受到了四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第一个压力来自越南,即来自南越人民及武装在北越全力支持下的殊死抵抗,和北越的全民抗美救国斗争;

    第二个压力来自以有求必应承诺全力援越抗美的中国;

    第三个压力来自美国各界人民和侵越士兵日益高涨的反战斗争;

    第四个压力来自趁美国战略东移被陷入越战泥潭之机准备抄美后路发动对欧争夺攻势的苏联。

    2、四大压力的互动关系和发展进程

    这来自南北越南、中国、美国人民和苏联的四大压力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推动促进并越来越大地压向美国的:

    (1)、美国扶植南越反动政权,直接参与越南战争,使之“美国化”。可是南方人民武装的抗美伪斗争不仅得到 南越民众的支持,也得到了北越的支援,大批武器、装备、物资和人员源源 不断运到南方,大大提高了南方人民武装的战斗力,使美伪军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伤亡。于是美国就对北越实行连续不断的狂轰滥炸,企图把北越炸垮、炸服,切断其援助南方的通道,企图完全控制南越;
(2)、如果南越人民武装和北越没有持续有力的外援相助,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其战胜而赢得南北统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越南因为有中国的全力支持援助,情况就完全不相同了。
中国为了履行反帝斗争的国际主义义务和防止遭受外来侵略,不仅在抗法战争中应越方请求给予越南以大量物资援助和军事支援,而且在美国扩大越战和轰炸北越以后,应北越不断紧急请求,更向越南发出了“中国人民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甚至不惜民族牺牲,竭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斗争进行到底”的有力誓言,和“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尽力援助”、“凡是越南南方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的有求必应的支援承诺,给越南以全力以赴的援助供给,甚至出兵相助。

    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已经克服了苏联的压力和各种灾害困难,爆炸成功了原子弹,研制和发射成功了导弹,并且在三届人大上确定了全力发展经济的“四化强国”建设路线,全国上下正鼓足干劲,加紧建设,使国力日益增强。因此,中国对于南北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的援助,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强而会“水涨船高”地大幅度增加;

    (3)、越南在得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持续不断援助后,南方人民武装因为有了充足的军用物资供应而能更有力地进行战斗。北方由于有了充分的物资援助、恢复能力和守卫力量,也就不怕被炸,更不怕美国越界进攻和登陆侵犯,可以拿出更多的东西支援南方兄弟,也能够抽调出大批人员和军队奔赴南方战场,增援和壮大南越人民武装。于是也就会在南方把仗打得更大,歼敌更多;

    (4)、这就使美国在越南战场上遭受更重的失败,造成更多的伤亡,迫使美国政府要增派更多的军队参战和加大轰炸北方,切断援南通道。但是这种逐步升级的南打北炸,因为越南有中国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和军队相助,北方可以继续调集大批物资人员通过胡志明小道增援南方,使越南军民有强大后盾地放手大打,越战越勇,这会使美国的打南炸北计划遭受严重挫折,美国官兵的伤亡数字也会急速增加;

    (5)、美国人对政府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如果节节胜利且又伤亡不大,所获得的大大高于所失去的,也就不会有什么不满和反对之意。但是如果久战不胜,败绩累累,伤亡惨重,失大于得;或者已经看到再打下去会损失巨大,必败无疑,白去送死丢钱,就会不满、反对,掀起反战运动大闹特反。朝鲜战争是这样,越南战争也是这样。

    美国的反战运动是在肯尼迪时期美军伤亡和战争支出不断增加而这场战争又没有获胜希望的情况下发生并发展起来的。约翰逊扩大越战后,美国侵越士兵的伤亡人数越来越大,到1968年12月31日约翰逊即将下台时,美军在越南的伤亡人数从1965年的1594人猛增至30568人,三年增加了整整19倍。尼克松上台后继续扩大战争,每月死亡1000人。这也就使美国人民和军人的反战斗争越加激烈起来,以制止这场把美国士兵白白送死的侵略战争。如果美国政府逆人民的反战意志一意孤行,进一步增兵扩战,使更多的美国士兵伤亡,那么美国反战的民众和军人就会掀起内乱暴动,甚至起义革命,起来推翻美国政府和垄断财团;

    (6)、然而对美国安全存亡有更严重威胁的是苏联的乘虚而攻。

    原先,由于肯尼迪坚决贯彻实行欧洲大西洋战略重点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振兴美国、摒除僵化、压制苏联的有力措施,终于在同苏联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使其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败阵认输。但是肯尼迪深知,苏联当时所拥有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力量并不比美国差多少,而且具备有比美国强的“快而远”核打击优势和宇航空间优势。虽然它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作了屈辱性退让,但这种被遏制是暂时的,只要它获得喘息时间再努力一把,就又会很快崛起,敢于同美国在欧洲进行更为激烈的争夺较量。因此肯尼迪仍然坚决主张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以便再接再厉,乘胜追击,加大对苏联的打击遏制和对苏东集团的分化瓦解。

    肯尼迪曾制订了“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美国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进行两场大战,间或还可以同时打一场局部小战,越南战争就是局部性的半个战争。他扶植南越吴庭艳政权,实行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企图一举消灭南越人民武装,把南越变成阻止南北统一和共产党人南下的反共反华基地。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结果却使他大失所望,腐败反动的吴庭艳政权根本扶不起来,不仅无法战胜越共和抵挡北越渗透,而且连自身都难以保住。而如果美国出兵直接参战,发展下去的结果必会招来中国的全力援越,就会使美国与中国在越南迎面“相撞”,可能又会发生一次中美大战,把美国牢牢地拖住在越南和亚洲,这将极有害于美国在欧洲对苏联的遏制和防范。这个失败现实和发展趋势使他认识到美国根本没有这种实力和能力可以同时打“两个半战争”,而且因为战线太长,顾此失彼,甚至同苏联或同中国只打一个战争都很困难。于是,为了避免与中国在越南发生中美战争而使美国出现两线作战危险,他搁置了“两个半战争”战略,不惜下令美军撤出越南,结束战争,避免与中国作战争对抗,以集中力量于西线对付苏联及其华约集团,防止它重又勃发而起,把对欧美的战略守势转变为战略攻势而可以横扫欧洲,直逼美国。
破解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军事战略之谜
(第十九章)
吕加平
(2003年10月04日)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玉泉山路)普安店66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 82595702  
吕加平个人主页: http://kk8259.39ok.com  http://kk8259.w3.to
电子信箱:jiapin_1@sina.com
-----------------------------------------------------------------------------------------

     
目录


十九、中美避战后苏联要打中国与美国要救中国的原因
1、文革救了中国自己和越南,也救了美国和欧洲
2、前门刚拒“虎” 后门又来“熊”
3、苏联为什么要打中国?
4、美国为什么要救中国?
5、这一切是否是毛泽东预先计算和调度的结果?


   十九、中美避战后苏联要打中国与美国要救中国的原因

   1、文革救了中国自己和越南,也救了美国和欧洲

   本著的前面十八章一再重复阐述所要论证的主要论点之一是,如果没有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中国在“四化强国”建设路线的指引推动下,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将会持续不断地迅速增长,中国会很快强大起来,并可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时间。也就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十年文革的结论所说的:“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因为没有文革“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而在国内建设事业上可以“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所会带来更大的后果却是招致美国对中国发动核进攻和常规入侵的战争灾难,而且成就越大,中国越强,国力增长得越快,这种灭顶之灾的核战祸来得也会越快越大越猛。

   这是因为如前面再三反复指出的,高举反帝反美大旗的中国对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有有求必应援助的承诺,中国因全面贯彻实行“四化强国”建设路线使综合国力不断增长,也就必然要水涨船高地加大对越支援,增加援越兵力,从而形成对已经战略东移的美国实施以弱对强的主动攻势战略。这迫使美国为了阻断中国援越,也要水涨船高地加速增兵扩战和增加伤亡,这样就会加剧对美国的四大压力,即来自南北越的顽强抗美、中国的无限援越、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和苏联华约准备趁机西扩争夺欧洲的对美压力。美国为了克服这恶性循环越来越大的四大压力,尤其克服致命的中国援越巨压,必须要炸断中国援助通道,甚至要出兵入侵越南,这就会迫使中国公开出兵参战而引发中美继朝鲜战争之后的又一次直接大战。

   但是美国知道,如果要同中国打常规战争美国必败无疑,而且中国也已有了核武器,如果在越南进行战术核打击,反而会招来中国相应的战术核反击。因此要在避免自己失败的前提出下尽快赢得越战,减少伤亡,摆脱困境,平息国内反战动乱和提前顶住苏联华约在欧洲的争夺攻势,就一定要在与中国大打之前对中国本土发动大规模核进攻和地面入侵战争,或对中国实施摧毁其核力量、核设施的核摘除突袭,一举将中国打瘫打垮,使之失去核防御反击能力而一蹶不振,也不能再行援越。也就是如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所说的:要打败越南和越共,必须要“使战争大规模升级”,“把地面行动范围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境内;对北越进行规模更大的轰炸和破坏;考虑水陆并进入侵非军事以北地区”,“加强轰炸包括炸断从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线”。“这个计划需要动用预备役人员和(美国)国家的全部军事能力,包括使用核武器。这些行动可能使我们在东南亚或其他地区与中国(或)苏联发生冲突”。而“如果中国人在越南或朝鲜参战,如果美国的损失非常巨大而常规战争不能达成预期的目的时,肯定会有人建议(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放射性武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
而由于中国的经济力量与美国相比实在太为落后薄弱,核武力量也才刚刚起步,太为弱小,虽然在常规战争上美国不是对手,但在核力量上却无力同美国进行有必胜把握的核战对抗,所以很难避免这场来自美国、甚至来自美苏两面夹击的核攻击和地面入侵战争。这必然会使中国国家和中华民族遭受核战浩劫和常规战祸,越南也会大受其害,再难胜利。而美国虽然可以把中国打瘫打垮,自己却也会在中国的核报复反击中遭到惨重的破坏和伤亡,甚至很可能会受到苏联趁火打劫的核威逼和核攻击而在劫难逃,欧亚阵地会全部丢光,国内反战暴动起义和革命内战也会骤起,最后必定会是中美两伤皆败,越、欧随之遭殃,苏联渔利夺霸。

   由此可见,如果因为没有文革而使中国经济建设事业取得比有文革“大得多的成就”,会给中、越、美、欧和整个世界带来的必然是核战争的危害和灾难。

   然而万幸的是,在1966年以后,中国和美国既没有在越南发生常规战争和战术核对抗,又没有发生美国对华核战争。美国政府决策者害怕因要阻断中国援越而会同中国发生常规战争,又害怕打不过中国而要对中国发动核进攻却使美国也会遭受核灾难,但是这种预计和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苏联也没有机会可以坐收渔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从1966年开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以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公布关于文革决定的《十六条》和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百万红卫兵为“内乱”起点的文化大革命,其第一阶段的特征正如前面所述的,在于以踢开党委闹革命、全面批斗走资派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全国性造反、动乱和全面夺权甚至武斗内战的方式,由“下降倒退”取代“四化强国”,将正在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予以一段时间的暂时停顿和中断,造成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急速下降削弱和倒退而无力再可无限援外,由此将“水涨船高”的进攻性国际战略转换成为“水落船低”的防御性退却战略。这样一来,就使中国对越南不断增大的无底洞似的援助甚至不断增兵的参战相助之事,可以在不违背承诺的情况下有充足理由“水落船低”地减少下来,并把苏联拖来顶替中国大宗援越,直至1969年2月中国撤出全部援越军队。

   中国通过示弱变弱的文革方式先退一步,又借友请君地拉苏援越,既保证了越南可以继续获援进行能够取得胜利的大规模抗美战争,又避免了中美会在越南“相撞”发生直接常规战争和战术核战争,也就使已经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的美国可以停止增兵扩战和减少伤亡,有时间撤出越南去抽身顶苏,国内反战运动也会平缓下来。而中国又把苏联拖进了越战与美对抗,使它不再能利用中越抗美拖美而抄美后路对欧洲实行攻势争夺,大大缓减了对美的西线重压。于是美国也就不再需要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略核进或外科手术式核摘除了,也不用进行地面入侵了,这场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而本该发生的中美相战、两伤俱败和祸及越欧、苏联渔利的核战和常规战浩劫就此得以平静消除。而这一切的得来,恰恰是因为中国通过自乱自弱方式的文化大革命提前主动地把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退却、把无限援越参与越战转变为有限支持减援撤军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的文革既救了中国自己和盟友越南,也救了美国和欧洲,却使企图趁火打劫、欲夺世界霸权的苏联未能得逞。 
          

   2、前门刚拒“虎” 后门又来“熊”

   以1969年2月17日中国32万人的援越部队全部撤出越南和4月1日中共召开“九大”为标志,尽管此时和以后一段时间中国仍然给予越南可观的无偿物资援助和协助扫雷等,但中国准备在美国一旦入侵越南时就在越南同美大打一仗的参战援助方式即告结束。而中国因文革“内乱”使国力大降而只能“水落船底”地大幅度减少援越物资也表明,中国已经不准备继续无限援越去与美国对抗了。

   实际上这是中国在以对越减援和全部撤军的具体行动明确告诉尼克松政府,中国要退出越南不参与越战了,中国不会也不愿像朝鲜战争那样再同美国发生战争对抗了。而尼克松在1969年1月20日上台后虽然因北越军队依托柬埔寨基地向美伪军发起大规模新的进攻而下令轰炸柬埔寨,继续扩大越战,却也于6月8日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000人。”这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也是自肯尼迪因下令从越南撤军而被刺的五年半以来美国首次宣布从越撤军。 6月18日,前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著文提出1969年年底以前先撤出10万人,到1970年年底以前撤出美国在越南的全部地面部队。尼克松则在第二天即6月19日的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说:“战争的‘美国化’破坏了越南人的士气,战争的长期化又破坏了美国人的士气”,所以他本人“已经开始向撤军的方向前进,并且希望能够超过克利福德提出的时间表”。[注108]
由此可见,进入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以后,这种中国先行一步对越减援和撤军,不久美国也宣布开始从越撤军,表明中美在越南已经打不起来,因此美国要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和地面入侵战争也已不再可能发生。中国终于以自乱自弱战略退却的文革(第一阶段)方式避免了来自美国的核战灾祸。

   然而,前门刚拒“美洲虎”,后门又来“北极熊”。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因中国减援撤军而不要打中国,可是苏联这时却要打中国了。而且在8月28日即美军2.5万人开始撤出越南的几乎同时,勃列日涅夫竟然决定对中国的核基地和首都北京及其他重要城市发动核攻击,并命令已处于一级战略进攻状态的庞大百万苏军机械化部队随时准备大规模入侵中国。

   苏联替代美国要打中国的这种战争角色变化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有了核武器以后到1969年2月的四年半时间里,苏联挑起的苏中边界事件达4189件,而苏联在中国从越南撤军的几乎同时,就制造了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在“8.28”要对中国核打击的前半个多月,即8月13日,苏联又在新疆制造了塔城“8.13”流血事件,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而此时苏联已在苏中、蒙中边境屯兵120余万人,还部署了大量可射向中国战略重地、中心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核导弹和可向中国投掷氢弹的战略轰炸机。因此勃列日涅夫决定要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和地面入侵战争也是在所必然的事情。

   中苏“8.28”核大战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勃列日涅夫的手指已经放在了核按纽上,只要尼克松点头同意或默认,即就可以动手向中国开战了。现在也就可以回答本著十五章第7节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国的敌人美国不想打中国了,而中国的盟友苏联却要打中国了呢?

   3、苏联为什么要打中国?

   如果撇开中苏间在国际共运问题上的矛盾分歧不谈,单就两国关系恶化后所出现严重军事对抗的战争关系来看,在中国军队全部撤出越南、美国也已宣布从越撤军、中美已不战之后,苏联却要对中国发动核攻击和地面入侵双管齐下的大规模战争。苏联这样做,与二战时德国席卷欧洲后正要大举西进时突然回师东击侵略苏联的情形有些相似。

   当时德国已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大陆,并把英军打得惨败而逃,又持续轰炸英伦三岛,准备实施“海狮计划”渡海攻英。就在这时,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攻英,转师东向,集中300万大军实施“巴巴罗沙计划”大举侵苏,准备在三个月内即冬季到来之前速战速决地打败和占领苏联。希特勒这样回师东击的主要考虑是:只要德国真去大规模进攻英国和遍及世界的英联邦集团,必定会招来支持英国的美国与之为战。而德国在经济军事实力、资源人口、人心向背等各个方面与庞大的英美集团相比并不占优势,德国倾力西线而战,将很难作长期支撑。尤其重要的是,处于德国东部的社会主义苏联是当时世界第二强国,它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充足,军事力量强大。尽管德国与它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如果德国倾巢西进全力击英打美,把战线扩展到大西洋、非洲、中东、西亚、印度洋、中亚、南亚和南北美洲等世界各地,必会使兵力大大分散,国内后方空虚,东部防线将更加薄弱。一旦战事吃紧,或有败迹,或美英要与苏联合作等,强大而又处于主动地位的苏联都可以轻易抄其后路,攻入德国和占领欧洲,德国也就会陷于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之中而无力抗拒,必会失败。因此为了以后能全力西出南下和东向去攻打英美集团,夺取世界霸权,就必须要在此之前就打掉背部的苏联,提前除去这个可怕的后顾之患。

   这次苏联在中美不可能在越南发生战争以后之所以要打中国,主要也是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而提前消除中国这个背部之敌。

   美国战略东移、扩大越战和中国无限援越、派军相助,使美国和中国的战略重心和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东南亚越南战场。美国因此削弱了在欧洲的对苏防御,中国的军事部署重点也放在南方,这给苏联西出夺欧和南攻中国创造了最佳机会和条件。尤其如果中美在越南发生常规战争,或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坐观其斗而处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利位置的苏联可以轻易地直取西欧和入侵中国,也可以与美国联手瓜分中国。苏联也正是充分利用了中美在越南互被拖牢的有利条件,于1968年8月先下手为强地侵占了捷克,为下一步进军西欧直逼美国做好了由守转攻的战略准备;同时也趁中国忙于援越和准备与美一战之际,很快将百万大军和导弹核武器云集于苏中边境,以备日后随时可以南下入侵中国所用。

   但是中国通过文革实现了对越南的减援,更撤出了全部援越部队,不久美国也宣布要从越撤军,从而使中美两国难以再战。这顿时打破了苏联企图“蚌鹬相争,渔翁得利”的美梦,使原来对苏最为有利的战略态势变得对苏大为不利起来:
(1)、使美国缓解了后顾之忧,可以抽出力量来加强欧洲防务,抵挡苏联攻欧。如果苏联再想转守为攻,西扩夺欧,就会与美国直接相碰,甚至可能会与美欧发生战争。而中国此时也已把苏联拉入了援越,使苏在越与美争夺相抗,发展下去,苏美也很可能会在越南发生军事冲突。这就使苏联在西线欧洲和东线亚洲都会同美国对抗,甚至发生战争冲突;

   (2)、但是夺欧和争亚不能兼顾,两相比较,前者对苏联更为重要和吃紧,因此它必须把战略重点和主要战争方向放在欧洲大西洋方面,而这样做将会减弱它东部战线的力量。这时中美在继不战以后又可能会相互接近,联起手来,中国可以在苏联西进夺欧时配合美国,攻其薄弱东部,使它陷于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危险之中;

   (3)、因此,苏联就像二战时德国在攻英美之前要回师侵苏一样,在要与美国大举争夺欧洲和世界霸主地位可能发生大战战争冲突甚至世界之前,必须要首先打掉中国,尤其要摘除对它最具威胁力的核武力量,及早消除中国这个后顾之忧,背部大患,以提前防止腹背挨打、两面受敌的危局出现;

   (4)、那么勃列日涅夫在决定要对中国发动核进攻时又为什么要去征求美国同意呢?他这样做的用意之一是警告和威胁美国:苏联要趁美国还没有来得及转兵回欧时就准备对欧发动战略攻势,因此必须先期打掉中国而除背部之敌,使美国不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阻苏西进。也就是苏联在向美国发出如下恐吓:如果美国此时要去与中国接近而联手抗苏,苏联就马上摧毁中国核力量,把中国“打回石器时代”后立即攻欧,叫美国既失去可攻苏后方的中国帮手,又来不及赴欧顶苏,造成两头打塌,以此迫使美国惧怕而必须对苏妥协让步;

   其用意之二是拉拢美国:苏美在欧洲大西洋加剧争夺甚至发生战争,不论苏联或美国,其背部防务都会薄弱,这给中国既可攻苏又可打美创造了最佳条件和机会。此时对于苏美来说,在双方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发生西线大战前都应该首先除掉中国,尤其要摧毁中国的核武力量。因此苏联希望美国同意它对中国进行核摘除,并共同将其瓜分,从而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双方都是后顾之忧的背部之患,然后再来进行既勾结又争夺的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争霸战;

   其用意之三是:如果美国同意与苏联打中国,或愿意同苏联一道打中国,也就试探出美中不可能接近,不会联合抗苏,勃列日涅夫也就可以放心地击欧打华逼美交出霸权了。

   4、美国为什么要救中国?

   在搞清楚了苏联为什么要打中国的问题以后,现在又该回答本著第十五章第7节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了,即美国在苏联要对中国核打击的紧急时刻,为什么要挺身而出阻止苏联动手坚决救助中国呢?

   按理说,苏联要对中国发动核进攻,并且希望美国在它将中国的核武器摘除以后同它一道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地面入侵,予以南北夹击瓜分,这对美国来说,应该是高兴的,欢迎的,同意的。因为美国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始终企图将其打垮、颠覆和助蒋反攻占领,曾制定了多个对华核攻击计划和进行多次核战争演习,时时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中国拥有核武器并全力援越后,更是想对它发动核战争和进行地面入侵,并又进行了对华核战演习,以扫除越南抗美的强大后盾。现在既然苏联要对中国发动核攻击了,而且苏联要求美国准许它这样做,这表明美国在苏联对中国核突袭时不用担心苏联也会对美动核武。而且只要美国点头允许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摘除,中国的核武力量会立即被摧毁,即使有少量幸存核导弹进行反击,也只会对苏联发射而不会对美国报复;再则,苏联在摧毁中国核能力后大举侵华时,美国不仅可以趁势打败越共、占领越南,也可以利用中国全力抗击北方苏联而造成南线单薄之际趁机轻易从南登陆入侵,与苏对其南北夹击,就像二战时美国利用苏德在东线鏖战使德国西线薄弱之际轻易登陆欧洲和攻入德国,与苏对德进行东西夹击的情况一样。因此,对于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美国又何乐而不为呢?而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要将“8.28”对中国核攻击的决定秘密告诉美国政府,并强烈要求尼克松点头同意,也是因为觉得苏联这样做对苏美都有好处,认为美国应该是会同意的,尤其认为极端反共又特别反华的尼克松更是会欣然点头或默许认可的。

   但是使勃列日涅夫和反华主战派将领们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和尼克松总统在得知苏联要在8月28日发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解除中国的核武器”的消息后,不仅大惊失色,坚决说不,而且马上透露给了媒体,向全世界公开曝光,以引起世界的警惕和反对,同时也用此法通知中国作好躲避和抗击苏联核攻击的准备。美国迅速反应的及时曝光,使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既得不到美国的支持,又失去了偷袭作用,勃列日涅夫只得既气愤又懊丧地缩回了放在核按钮上的手指,被迫取消了这次“8.28”对华核突袭和常规战入侵。过了48天,即10月15日,美国政府又发表正式声明,义正词严、铿锵有力地表示:中美利益密切相关,美国对于苏联的行动不能坐视不管。战争一旦爆发,美国认为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而也将会对苏联采取同样的核打击行动。而核战争必然会产生污染,危及美国军人生命和破坏全球生态平衡,美国对此不能容忍。一句话,如果苏联要对中国核打击,美国也要对苏联动核武,以保护中国安全,免遭核浩劫之难。
美国之所以改变以前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态度,要不惜与苏决一核战去救助中国,其实理由非常简单:此时因双方已在越南撤军使中美不会再战,美国已没有必要再对中国发动核进攻。而中国是个经济底子薄弱的核弱国,根本抗拒不了超级核强国苏联大批大当量核导弹、氢弹的连续轰击。一旦苏联对中国动手,中国弱小的核力量核设施就会荡然无存,苏联背部的核威胁就此被解除。而此时美国的兵力仍被拖陷在越南和东南亚,根本来不及把军事重心转移到欧洲。于是苏联一方面可用核利剑顶住美国的核盾牌,使美不敢动弹,另一方面可趁美国仍被拖住在越南之际,用其占有绝对优势的庞大常规军事力量从东欧各国出发,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向美欧发起战略攻势,拿下西柏林,横扫全欧洲,直逼美国及后院。

   也就是说,由于中美已经不战,中国已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和敌人,倒是在侵捷以后随时可以西进夺欧的苏联已上升为头等大敌。中国保存有核武力量,美国就可以利用中国从东线牵制苏联,使其难顾两头,腹背受敌。但是如果中国失去了核力量,也就使美国失去了可以从苏背部对其进行牵制甚至攻击的决定性力量,苏联就可以不必担心背部威胁去对欧美大举争夺,甚至大打出手,夺得霸权。中国及其核武的存在与增强,对美国能够利用来牵制苏联攻欧的这种重大作用,使美国深感美中在对付苏联扩张上有着密切相关的共同利益和利害关系。因此美国不能让苏联摘掉中国的核武器去大打中国,而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保住中国,尤其保住中国的核武力量。

   实际上美国这个保华行动与二战中德国打苏时英美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有相似之处。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德国突然袭击下惨败而退,伤亡被俘巨大,破坏损失惨重,德军攻城掠地,推进神速,直扑首都莫斯科。英美见苏联已岌岌可危,害怕它败亡后德国因消除了背部之敌就会趁胜转兵西向,无后顾之忧地攻英打美和扑向亚非拉,英美肯定难以招架,大祸临头。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苏联一倒自己完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可怕后果,以前一贯仇苏反苏的英美也就只得改变对苏态度,绝对不能让德国打败苏联。积极表示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主动去与苏谈判结盟,并在物资上大力援苏。以后又开辟第二战场,尽力利用苏联在东线牵制和削弱德国。可以说,如果没有英美在苏联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救助苏联,或者此时英美反而去助德打苏,苏联肯定会被德国消灭,接着英美也会被德日意所亡,所以此时英美必须救苏联,而它们救苏的根本目的更在于要救自己。

   这个二战经验现在又用到了因越战而出现的中苏美三角关系上了。这正是,中国通过文革方式对越减援和全部撤军避免了中美大战,不仅救了自己,而且也救了美国;美国在中国生存安全最危险的时候反过来救了中国,而美国救中国更是为了救自己。

   5、这一切是否是毛泽东预先计算和调度的结果?

   在本著第15章第7节还有第三个问题:美国原先因为中国无限援越而要打中国,后来中国通过文革第一阶段的战略退却方式对越减援撤军而先退一步后,美国也开始撤军,以表示美国不要打中国了。可是中美互退不战后反而使苏联要打中国,而美国则要救中国了。如此一来苏联也就既打不成中国,又夺不了西欧,还被拖入越战,使其坐收渔利轻易夺霸的美梦破产。这种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战略变化和使先美后苏对中国发动核战争的计划都归于失效,从而使中国不动声色地躲过了来自美、苏的两次核战争浩劫,也使越南美欧和世界避免了核灾难,这一切是否都是毛泽东通过“庙堂”之宏大战略预见和精确慎密计算所预先策划和调度的结果呢?或者说这一切是否毛泽东早就知道,而且都是他事先精心谋划、精密安排好了并通过文革的准确实施而来实现的呢?他又是怎样通过文革做到这一切的呢?

    欲知奥秘如何,且看下章破解。
详细的可以在中国鹰派联盟之中国安全文化网找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www.chinawill.com/forums/index.php?showforum=14


妈呀,累死我了
保存下来,放大字号慢慢看。
有新意!
这种文章应该让那些整天批判文革如何伤害了他的人看看,比起个人,民族生存是更重要的事
分析的確實很有新意哦
有意思
表达了另外一层含义~
???????????????????????????????????????????
!!!!!!!!!!!!!!!!!!!!!!!!!!!!!!!!!!!!!!!!!!!!!!!!!!!!!!!!!!!!!!!!
我认为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功大于过
毛主席萬歲!!!!!!
以下是引用ahkin在2003-11-7 19:30:00的发言:
我认为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功大于过


9494[em09][em09][em09][em09]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