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ICW的再思考和YY手动带弹仓的OICW。(新思路在6楼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41:54



讨论某个武器要先了解一下历史,看其发展脉络,然后再看未来会如何变化,这样才能把一些事情看的更明白。


一、关于OICW的历史演变

   美国陆军有时候挺保守,有时候又挺激进。在二战结束后对于新的步枪的研制,美陆军很保守搞了个M14,并强制要求北约各个国家都使用7.62mm北约弹,虽然那个时候所谓“齐射”理论已经提出,北约国家也提出了新口径或者中间威力弹药,但老美还是一意孤行。后来到越南吃了亏,急急忙忙上马M16,终于把“齐射”理论用到实际中去了。当然,老美陆军的各个研究机构那个时候也没闲着,对弹药,对榴弹发射器等等之类的方案很多,后来也有一个经典的武器问世,就是M203榴弹发射器,从此M16+M203成为那个时代的新标准,老美陆军装备体系走到世界的前头,世界各国跟进,引领了新的风骚。

   当世界各国都搞出小口径加榴弹发射器这种标准配置后,老美就动心思想士兵的武器和对手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势,这样作战时未必能够依靠武器占什么光,所以不甘心就想提高枪的作战效能,所以在80年代搞了个先进战斗步枪(Advanced Combat Rifle——ACR),用不同的弹药不同的枪企图把“齐射”理论发挥到极致让枪的命中率比M16提高100%,后来测试来测试去还是发现无法达成这个目标,所以ACR项目就此结束。而原苏联则在同样思路下搞所谓“阿巴甘”,搞了AN-94和AEK-971。

    ACR项目结束后,到90年代初期左右,老美看看枪上动脑筋不好办,就开始动榴弹发射器的脑筋,因为M16+M203是个经典配置,干脆把这两个东西合二为一,枪负责近的点目标,榴弹负责远的点和面目标,作战范围能够达到1000米,如果能够实现绝对是对敌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并称其为OICW,接着项目为XM29。由于M16和M203本身可以拆开用,所以对OICW也提出榴弹发射器和枪能分开用。美陆军当年估计的比较乐观,计划成为班组的标准作战武器,后来发现其其复杂且笨重,所以变成是火力支援小组组长的武器,一个步兵班配2把,并不全配。

   老美提出这个理念行不行不好说,世界各国然后跟风,欧洲的法国、澳大利亚、北欧瑞典和芬兰、韩国、中国等都跟进搞OICW,德国HK是OICW的合作伙伴,没有看到俄罗斯和英国搞OICW。

   世界各国跟着老美搞OICW时候,老美自己的OICW出现了麻烦,重量和体积太重怎么也搞不定,老美后来就求其次先把榴弹搞好再说,毕竟榴弹是新武器需要突破的东西,然后把XM29的拆成两个,枪是XM8,榴弹发射器时XM25,XM8到伊拉克进行了测试,XM25也进行了测试。XM8经过测试后偃旗息鼓,XM25有好评也有差评,后来在阿富汗训练中出现爆炸问题然后就被撤回。在撤回之前有说比较好用,压制塔利班的机枪打几发就能让其灭火,也有说太重在演习时都没有想起要用。不过不管怎么样通过试用后还是觉得其有一定价值,所以虽然在阿富汗撤回分析爆炸原因外,仍然计划进行进一步测试。

   世界各国其实也意识到这种麻烦,然后是对OICW的各种枪与榴弹结合方案做各种测试和调整,最后拿出真正可以用的实物的不是传统轻武器强国欧洲国家,而是亚洲的韩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韩国其实也意识到榴弹和枪绑在一起体积大重量重,为了降低体积和重量将榴弹发射器搞成是栓动的,不过其重量还是重,最后虽然装备了据说也被收回了。可以说老美走的磕磕绊绊,其他国家干脆还达不到韩国这个程度。而传统的轻兵器大厂FN公司,搞了个F2000体系,是把传统的榴弹发射器和枪融合的更好,并配上简单火控系统来达到提高作战效能的目的,算是OICW理念的另外一种实现,而这个实现策略技术风险不大,所以也就成功的卖出了产品。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国内现在这个OICW,即栓动的单打一的体积比较小的理想战斗武器,总的来说基本解决了重量和体积问题,但火力到底如何受到一定的质疑。其实国内在OICW上也是经历过多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基本和老美的OICW方案相当,网络上也曾经流传出来过,体积大,显然重量也不轻,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根据部队要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虽然现在看上去我们的OICW显得比老美、韩国等国的OICW要更为紧凑去摸爬滚打,但究竟作战效果如何可能还得实战检验。

二、关于OICW的再思考

   这里的OICW的再思考其实是我个人的再思考。在2010年以前我一直痴迷于轻武器,那个时候还写了一篇关于轻兵器发展的长文,其中就谈到对OICW的思考,认为体积和重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榴弹口径和编程空炸技术则不是很看好,因为编程空炸技术必须火控支持,在但是的火控体积都非常大,这让整个武器系统重量难以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降低,难说能满足摸爬滚打的要求,所以建议榴弹加大口径到30mm,然后简化火控,减少弹药到3发,降低整体体系重量和体积来实用化。其实法国人的做法几乎是我这个思路。

   随着国内OICW的露面以及美国XM25的试用,加上这些年电子技术的进展,让我逐渐改变了看法:大家可以试想现在的手机芯片功能远远超过2000年的台式计算机,而火控计算根本都用不了手机芯片这么强的计算能力,而像激光测距等产品也进一步小型化,我们也能直观的看出这些年来OICW上的火控系统的变化,即从原来庞大的体积逐步变的小巧,占用枪上体积越来越小,这就使得OICW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得以实用,譬如国内新的OICW上的火控系统不装瞄准镜时体积就不大,估计重量也不是很重。而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三防技术也再发展,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可以耐住几十米深的水压,而这些还是民用的东西。另外还有就是电子元器件的成本降低很快,让装备OICW不再还有个让人生畏的高昂成本,虽然现在成本也不低,这与产量小有很大关系,如果产量提高其价格显然能够降低。当然不会像步枪那么低,但还不至于就一定装备不起。

   由于上述的改变,这让OICW更接近实用,那么该如何实用就需要做新的探讨。而新的探讨中,作为手持武器的OICW仍然需要考虑定位和作战使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体积和重量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1、OICW的定位问题

   老美在提出OICW时是希望成为作战标准配置,也就是说是战斗人员人手一支,后来由于重量和体积问题变成了火力组组长配置,一个班配两个,再然后就是把榴弹单独拆出来搞成XM25,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老美的榴弹发射器始终是半自动的,也就是说老美追求这个武器的火力持续性,而配备使用基本能够看出其当做火力压制武器来用,为了达到火力压制的作用还把口径扩大到25mm。
   我们的OICW的发展过程目前透露出来的不多,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来看,似乎没有出现将榴弹发射器单独拆开使用的信息。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测试,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而已。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榴弹发射器从半自动变成了单打一,显然是降低火力持续性来降低体积和复杂性满足携带要求,似乎向替代传统步枪的角度去的,有点象老美对OICW刚开始的定位,即作战人员的基本武器。

  这两种思路不能说谁绝对的对或者错,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在战场上实用过:老美也只是匆匆试验了不长时间由于出问题就撤回来,根本达不到实战考验的效果。我们国家也是多年未打仗,也只能是训练场上测试,而训练场则和生死之争的战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能否满足实战要求的确不好说。

  而从单纯的纸面上来看,老美将具有半自动功能的榴弹发射器集中到两个人,然后其他人继续使用传统的M203,在超过400米距离时只有两个人发射榴弹,其他人更多用传统枪弹,其火力强度未必比多个单发榴弹发射器的火力强,因为这样远距离榴弹发射器需要测距和弹道计算,发射速度能到多快是个问题,而我们可以实现多打一。不过需要注意老美的榴弹威力较大,毕竟25mm虽然直径只大了5mm,但榴弹的截面积则大了56%,威力还是有所不同。而到了400米范围,等到M203可以发挥威力时,老美的火力就会大大增强,而我们的班火力则基本不变。这样看似乎就是远距离沾光,近距离吃亏。当然这样的纸面比较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不过也能简单看出火力发挥时的不同。

2、关于重量和体积以及实战要求的关系

  作为手持武器如果重量和体积大那么实战效果难说多好,毕竟带不动的武器在战场上无法发挥作用;但一味的向重量和体积妥协那么实战效果也难说如何,因为重量和体积的降低很多时候是以损失火力为代价的,那么如果能够做到重量和体积小巧而火力还大,那肯定是让人乐不可支的事情。那么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个人琢磨了琢磨,感觉也还是有这种可能,就YY了一种OICW组成方案,这里提出供大家参考。


三、YY的手动带弹仓的OICW

1、考虑的事项:
   手动带多发弹显然能够增加火力,不过这当然也增加了体积和重量,所以要在中间找平衡。个人认为带弹数量不必到6发那么多,因为要到6发必须用弹匣,而弹匣在OICW上布置只能是无托结构的小握把后面,在小握把前面就无法保证榴弹发射管的长度。如此一来体积和重量都比较难以降低。那么可以考虑将榴弹数量缩减到一半即3发,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火力持续性,同时也能用管状弹仓,这样就可以让总体的体积得以缩小。
   带3发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火力,那么抛壳和在此进弹发射的时间就应该再缩短,而目前韩国和我国OICW的栓动方式都要求右手要离开小握把去拉拉机柄解锁、抛壳、推弹入膛和闭锁,然后再返回小握把去发射榴弹,虽然时间看上去不太长,但还是和半自动有不小差距。那么针对这个最好是能够左手操作,这样右手就不必离开握把,可以一直维持瞄准状态,节省时间。
   从我们目前的OICW来看,左手负责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右手少,因为目前看左手大拇指附近有很多按钮,这些按钮与火控系统相关,所以如果左手操作拉机柄会增加左手工作量,那么如何减少左手工作量让左手工作效率更高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扳机如何区分到底是在发射榴弹状态还是在发射枪弹的状态,在没有明显的区别时人在紧急状态下很容易操作失误,这个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有很多人机功效的问题。

2、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方案

   前面提出榴弹是用管状弹仓,那么3发榴弹管状弹仓的长度就要到300mm左右,因为管状弹仓不光要考虑容纳弹药还得考虑推动弹药移动到进弹口的弹簧所占据的体积。这个300mm的管状弹仓可选的位置是有托结构的枪托下面,无托和有托结构的正上方。位于有托结构的枪托位置下虽然看上去利用了枪托的空间,但在那个位置看装填不是很好装填,操作不是很便利,所以选择放在榴弹发射器的上方。现在我国OICW榴弹发射器上面是火控系统,如果管状弹仓要装在这个位置,那么火控系统就需要重新找地方。就目前看国外在处理这个时可选的位置是前护木下面,譬如法国的方案就放在哪个地方,而新加坡的SAR-21步枪也把类似设备放在护木下,这说明这个位置是可以利用的。那么管状弹仓可以放在这个位置。另外瞄准镜是必须在正上方,所以管状弹仓外面可以做上皮卡汀尼导轨用来装瞄准镜,这样让空间更有效的利用。
   接下来的问题是左手装填榴弹,传统的思路是搞个装填杆连到后面枪机实现手动操作动作,但显然这样结构会复杂,左手得离开护木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再抓握护木,虽然有可能比右手快,但也快不到哪里,尤其是左手还要操作不少按钮,左手一会离开护木一会返回护木,也不见得返回就立刻能够按上合适的按钮进行操作。在这里个人有个创新思路,就是不是枪机在动而是枪管在动,即拉机柄装在枪管上,枪管旋转开锁,然后枪管向前运动抛壳,然后枪管后退从弹仓中装入一发弹,然后枪管旋转闭锁,操作有点类似传统枪挂榴弹发射器,但比传统枪挂榴弹发射器多了旋转动作。这样调整思路后,就可以将拉机柄做大并和护木相连,让护木成为拉机柄的,这样左手就不必离开护木进行拉机操作,解决不改变瞄准基本姿势快速装填的问题。
  对于如何区别是扳机在发射榴弹和发射枪弹,可以参考法国OICW的方案,其在护木下方有个长条握把,据说这个长条握把扳开时是榴弹发射状态,而收回时是发射枪弹状态,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挺好,操作便利且指示明显,即便是漆黑的夜晚也不会无法识别武器的状态,所以可以借鉴,做适当的调整来满足我们的要求。

   综合上面解决思路后的OICW示意图如下:
OICW1.jpg
OICW2.jpg
OICW3.jpg
   
   如上图所示,在发射榴弹时扳下下面的那个模块,这个模块让护木和枪下面结构脱离关系,同时让扳机与枪的击发结构脱离关系而与榴弹发射器击发机构关联,这样对于武器是发射枪弹还是榴弹就非常清楚。而当下面模块扳上收回时,护木被紧固在枪上,同时让扳机与榴弹发射器的击发机脱离关系并锁定保险,而让扳机与枪的击发机结合,这样实现对枪弹的击发。

   火控系统安装在护木下,在对榴弹发射器进行开锁抛壳和推弹入膛等过程中左手始终不离开火控系统按钮附近,所以当重新装填好时左手不必再找位置。

   当然这样做也有问题,就是抓握护木左右运动时有可能导致开锁,通过在大拇指位置设置一个按钮或许可以解决这问题,即大拇指按下按钮后可以让护木转动,不按下按钮不能转动。或者是让护木下的结构可以在一个小角度范围内可以转动,当往下转时可以让护木绕枪管左右转动,同时装一个弹簧让护木回到枪管正下方时能够一个卡笋固定住。

   另外这个方案还有一个问题是光学瞄具和火控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估计有关系,但并不清楚是不是有信号线路和电路连接,如果有的话,我的这个设想就有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据说当前OICW与头盔有连线,如果是火控系统与头盔连的话,那么这样也会有问题。

四、小结:

   上面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想法,目的是让榴弹发射器比半自动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没有复进簧,枪机固定结构简单),能够装3发弹,再次装填速度快,可左右手都不用离开握把和护木可以保持瞄准姿势,发射榴弹和发射枪弹状态好识别,操作更为便利。

  如果上面想法可行的话,那么我们装备多个OICW会比老美从远到近在榴弹火力上都超过他们,而且枪和榴弹切换速度快也不宜出错。

   当然上面想法也有不少漏洞,也不太成熟,只是供大家参考,拓展拓展思路。

   


讨论某个武器要先了解一下历史,看其发展脉络,然后再看未来会如何变化,这样才能把一些事情看的更明白。


一、关于OICW的历史演变

   美国陆军有时候挺保守,有时候又挺激进。在二战结束后对于新的步枪的研制,美陆军很保守搞了个M14,并强制要求北约各个国家都使用7.62mm北约弹,虽然那个时候所谓“齐射”理论已经提出,北约国家也提出了新口径或者中间威力弹药,但老美还是一意孤行。后来到越南吃了亏,急急忙忙上马M16,终于把“齐射”理论用到实际中去了。当然,老美陆军的各个研究机构那个时候也没闲着,对弹药,对榴弹发射器等等之类的方案很多,后来也有一个经典的武器问世,就是M203榴弹发射器,从此M16+M203成为那个时代的新标准,老美陆军装备体系走到世界的前头,世界各国跟进,引领了新的风骚。

   当世界各国都搞出小口径加榴弹发射器这种标准配置后,老美就动心思想士兵的武器和对手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势,这样作战时未必能够依靠武器占什么光,所以不甘心就想提高枪的作战效能,所以在80年代搞了个先进战斗步枪(Advanced Combat Rifle——ACR),用不同的弹药不同的枪企图把“齐射”理论发挥到极致让枪的命中率比M16提高100%,后来测试来测试去还是发现无法达成这个目标,所以ACR项目就此结束。而原苏联则在同样思路下搞所谓“阿巴甘”,搞了AN-94和AEK-971。

    ACR项目结束后,到90年代初期左右,老美看看枪上动脑筋不好办,就开始动榴弹发射器的脑筋,因为M16+M203是个经典配置,干脆把这两个东西合二为一,枪负责近的点目标,榴弹负责远的点和面目标,作战范围能够达到1000米,如果能够实现绝对是对敌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并称其为OICW,接着项目为XM29。由于M16和M203本身可以拆开用,所以对OICW也提出榴弹发射器和枪能分开用。美陆军当年估计的比较乐观,计划成为班组的标准作战武器,后来发现其其复杂且笨重,所以变成是火力支援小组组长的武器,一个步兵班配2把,并不全配。

   老美提出这个理念行不行不好说,世界各国然后跟风,欧洲的法国、澳大利亚、北欧瑞典和芬兰、韩国、中国等都跟进搞OICW,德国HK是OICW的合作伙伴,没有看到俄罗斯和英国搞OICW。

   世界各国跟着老美搞OICW时候,老美自己的OICW出现了麻烦,重量和体积太重怎么也搞不定,老美后来就求其次先把榴弹搞好再说,毕竟榴弹是新武器需要突破的东西,然后把XM29的拆成两个,枪是XM8,榴弹发射器时XM25,XM8到伊拉克进行了测试,XM25也进行了测试。XM8经过测试后偃旗息鼓,XM25有好评也有差评,后来在阿富汗训练中出现爆炸问题然后就被撤回。在撤回之前有说比较好用,压制塔利班的机枪打几发就能让其灭火,也有说太重在演习时都没有想起要用。不过不管怎么样通过试用后还是觉得其有一定价值,所以虽然在阿富汗撤回分析爆炸原因外,仍然计划进行进一步测试。

   世界各国其实也意识到这种麻烦,然后是对OICW的各种枪与榴弹结合方案做各种测试和调整,最后拿出真正可以用的实物的不是传统轻武器强国欧洲国家,而是亚洲的韩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韩国其实也意识到榴弹和枪绑在一起体积大重量重,为了降低体积和重量将榴弹发射器搞成是栓动的,不过其重量还是重,最后虽然装备了据说也被收回了。可以说老美走的磕磕绊绊,其他国家干脆还达不到韩国这个程度。而传统的轻兵器大厂FN公司,搞了个F2000体系,是把传统的榴弹发射器和枪融合的更好,并配上简单火控系统来达到提高作战效能的目的,算是OICW理念的另外一种实现,而这个实现策略技术风险不大,所以也就成功的卖出了产品。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国内现在这个OICW,即栓动的单打一的体积比较小的理想战斗武器,总的来说基本解决了重量和体积问题,但火力到底如何受到一定的质疑。其实国内在OICW上也是经历过多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基本和老美的OICW方案相当,网络上也曾经流传出来过,体积大,显然重量也不轻,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根据部队要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虽然现在看上去我们的OICW显得比老美、韩国等国的OICW要更为紧凑去摸爬滚打,但究竟作战效果如何可能还得实战检验。

二、关于OICW的再思考

   这里的OICW的再思考其实是我个人的再思考。在2010年以前我一直痴迷于轻武器,那个时候还写了一篇关于轻兵器发展的长文,其中就谈到对OICW的思考,认为体积和重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榴弹口径和编程空炸技术则不是很看好,因为编程空炸技术必须火控支持,在但是的火控体积都非常大,这让整个武器系统重量难以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降低,难说能满足摸爬滚打的要求,所以建议榴弹加大口径到30mm,然后简化火控,减少弹药到3发,降低整体体系重量和体积来实用化。其实法国人的做法几乎是我这个思路。

   随着国内OICW的露面以及美国XM25的试用,加上这些年电子技术的进展,让我逐渐改变了看法:大家可以试想现在的手机芯片功能远远超过2000年的台式计算机,而火控计算根本都用不了手机芯片这么强的计算能力,而像激光测距等产品也进一步小型化,我们也能直观的看出这些年来OICW上的火控系统的变化,即从原来庞大的体积逐步变的小巧,占用枪上体积越来越小,这就使得OICW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得以实用,譬如国内新的OICW上的火控系统不装瞄准镜时体积就不大,估计重量也不是很重。而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三防技术也再发展,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可以耐住几十米深的水压,而这些还是民用的东西。另外还有就是电子元器件的成本降低很快,让装备OICW不再还有个让人生畏的高昂成本,虽然现在成本也不低,这与产量小有很大关系,如果产量提高其价格显然能够降低。当然不会像步枪那么低,但还不至于就一定装备不起。

   由于上述的改变,这让OICW更接近实用,那么该如何实用就需要做新的探讨。而新的探讨中,作为手持武器的OICW仍然需要考虑定位和作战使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体积和重量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1、OICW的定位问题

   老美在提出OICW时是希望成为作战标准配置,也就是说是战斗人员人手一支,后来由于重量和体积问题变成了火力组组长配置,一个班配两个,再然后就是把榴弹单独拆出来搞成XM25,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老美的榴弹发射器始终是半自动的,也就是说老美追求这个武器的火力持续性,而配备使用基本能够看出其当做火力压制武器来用,为了达到火力压制的作用还把口径扩大到25mm。
   我们的OICW的发展过程目前透露出来的不多,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来看,似乎没有出现将榴弹发射器单独拆开使用的信息。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测试,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而已。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榴弹发射器从半自动变成了单打一,显然是降低火力持续性来降低体积和复杂性满足携带要求,似乎向替代传统步枪的角度去的,有点象老美对OICW刚开始的定位,即作战人员的基本武器。

  这两种思路不能说谁绝对的对或者错,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在战场上实用过:老美也只是匆匆试验了不长时间由于出问题就撤回来,根本达不到实战考验的效果。我们国家也是多年未打仗,也只能是训练场上测试,而训练场则和生死之争的战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能否满足实战要求的确不好说。

  而从单纯的纸面上来看,老美将具有半自动功能的榴弹发射器集中到两个人,然后其他人继续使用传统的M203,在超过400米距离时只有两个人发射榴弹,其他人更多用传统枪弹,其火力强度未必比多个单发榴弹发射器的火力强,因为这样远距离榴弹发射器需要测距和弹道计算,发射速度能到多快是个问题,而我们可以实现多打一。不过需要注意老美的榴弹威力较大,毕竟25mm虽然直径只大了5mm,但榴弹的截面积则大了56%,威力还是有所不同。而到了400米范围,等到M203可以发挥威力时,老美的火力就会大大增强,而我们的班火力则基本不变。这样看似乎就是远距离沾光,近距离吃亏。当然这样的纸面比较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不过也能简单看出火力发挥时的不同。

2、关于重量和体积以及实战要求的关系

  作为手持武器如果重量和体积大那么实战效果难说多好,毕竟带不动的武器在战场上无法发挥作用;但一味的向重量和体积妥协那么实战效果也难说如何,因为重量和体积的降低很多时候是以损失火力为代价的,那么如果能够做到重量和体积小巧而火力还大,那肯定是让人乐不可支的事情。那么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个人琢磨了琢磨,感觉也还是有这种可能,就YY了一种OICW组成方案,这里提出供大家参考。


三、YY的手动带弹仓的OICW

1、考虑的事项:
   手动带多发弹显然能够增加火力,不过这当然也增加了体积和重量,所以要在中间找平衡。个人认为带弹数量不必到6发那么多,因为要到6发必须用弹匣,而弹匣在OICW上布置只能是无托结构的小握把后面,在小握把前面就无法保证榴弹发射管的长度。如此一来体积和重量都比较难以降低。那么可以考虑将榴弹数量缩减到一半即3发,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火力持续性,同时也能用管状弹仓,这样就可以让总体的体积得以缩小。
   带3发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火力,那么抛壳和在此进弹发射的时间就应该再缩短,而目前韩国和我国OICW的栓动方式都要求右手要离开小握把去拉拉机柄解锁、抛壳、推弹入膛和闭锁,然后再返回小握把去发射榴弹,虽然时间看上去不太长,但还是和半自动有不小差距。那么针对这个最好是能够左手操作,这样右手就不必离开握把,可以一直维持瞄准状态,节省时间。
   从我们目前的OICW来看,左手负责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右手少,因为目前看左手大拇指附近有很多按钮,这些按钮与火控系统相关,所以如果左手操作拉机柄会增加左手工作量,那么如何减少左手工作量让左手工作效率更高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扳机如何区分到底是在发射榴弹状态还是在发射枪弹的状态,在没有明显的区别时人在紧急状态下很容易操作失误,这个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有很多人机功效的问题。

2、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方案

   前面提出榴弹是用管状弹仓,那么3发榴弹管状弹仓的长度就要到300mm左右,因为管状弹仓不光要考虑容纳弹药还得考虑推动弹药移动到进弹口的弹簧所占据的体积。这个300mm的管状弹仓可选的位置是有托结构的枪托下面,无托和有托结构的正上方。位于有托结构的枪托位置下虽然看上去利用了枪托的空间,但在那个位置看装填不是很好装填,操作不是很便利,所以选择放在榴弹发射器的上方。现在我国OICW榴弹发射器上面是火控系统,如果管状弹仓要装在这个位置,那么火控系统就需要重新找地方。就目前看国外在处理这个时可选的位置是前护木下面,譬如法国的方案就放在哪个地方,而新加坡的SAR-21步枪也把类似设备放在护木下,这说明这个位置是可以利用的。那么管状弹仓可以放在这个位置。另外瞄准镜是必须在正上方,所以管状弹仓外面可以做上皮卡汀尼导轨用来装瞄准镜,这样让空间更有效的利用。
   接下来的问题是左手装填榴弹,传统的思路是搞个装填杆连到后面枪机实现手动操作动作,但显然这样结构会复杂,左手得离开护木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再抓握护木,虽然有可能比右手快,但也快不到哪里,尤其是左手还要操作不少按钮,左手一会离开护木一会返回护木,也不见得返回就立刻能够按上合适的按钮进行操作。在这里个人有个创新思路,就是不是枪机在动而是枪管在动,即拉机柄装在枪管上,枪管旋转开锁,然后枪管向前运动抛壳,然后枪管后退从弹仓中装入一发弹,然后枪管旋转闭锁,操作有点类似传统枪挂榴弹发射器,但比传统枪挂榴弹发射器多了旋转动作。这样调整思路后,就可以将拉机柄做大并和护木相连,让护木成为拉机柄的,这样左手就不必离开护木进行拉机操作,解决不改变瞄准基本姿势快速装填的问题。
  对于如何区别是扳机在发射榴弹和发射枪弹,可以参考法国OICW的方案,其在护木下方有个长条握把,据说这个长条握把扳开时是榴弹发射状态,而收回时是发射枪弹状态,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挺好,操作便利且指示明显,即便是漆黑的夜晚也不会无法识别武器的状态,所以可以借鉴,做适当的调整来满足我们的要求。

   综合上面解决思路后的OICW示意图如下:
OICW1.jpg
OICW2.jpg
OICW3.jpg
   
   如上图所示,在发射榴弹时扳下下面的那个模块,这个模块让护木和枪下面结构脱离关系,同时让扳机与枪的击发结构脱离关系而与榴弹发射器击发机构关联,这样对于武器是发射枪弹还是榴弹就非常清楚。而当下面模块扳上收回时,护木被紧固在枪上,同时让扳机与榴弹发射器的击发机脱离关系并锁定保险,而让扳机与枪的击发机结合,这样实现对枪弹的击发。

   火控系统安装在护木下,在对榴弹发射器进行开锁抛壳和推弹入膛等过程中左手始终不离开火控系统按钮附近,所以当重新装填好时左手不必再找位置。

   当然这样做也有问题,就是抓握护木左右运动时有可能导致开锁,通过在大拇指位置设置一个按钮或许可以解决这问题,即大拇指按下按钮后可以让护木转动,不按下按钮不能转动。或者是让护木下的结构可以在一个小角度范围内可以转动,当往下转时可以让护木绕枪管左右转动,同时装一个弹簧让护木回到枪管正下方时能够一个卡笋固定住。

   另外这个方案还有一个问题是光学瞄具和火控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估计有关系,但并不清楚是不是有信号线路和电路连接,如果有的话,我的这个设想就有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据说当前OICW与头盔有连线,如果是火控系统与头盔连的话,那么这样也会有问题。

四、小结:

   上面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想法,目的是让榴弹发射器比半自动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没有复进簧,枪机固定结构简单),能够装3发弹,再次装填速度快,可左右手都不用离开握把和护木可以保持瞄准姿势,发射榴弹和发射枪弹状态好识别,操作更为便利。

  如果上面想法可行的话,那么我们装备多个OICW会比老美从远到近在榴弹火力上都超过他们,而且枪和榴弹切换速度快也不宜出错。

   当然上面想法也有不少漏洞,也不太成熟,只是供大家参考,拓展拓展思路。

   
不错的方案,LZ辛苦了
榴弹部分直接找个莫斯博格590或者雷明顿870放大觉得就好了 然后在上面集成一支无托步枪和火控系统 管状弹仓里塞三发 然后机匣外面绑几发备用榴弹或者霰弹  至于一个扳机控制两部分已经有人弄过了 霰弹枪和步枪的合体版 由一个上下的推拉式按钮控制 上面是霰弹 中间保险 下面步枪 也可以按照这个弄
榴弹部分直接找个莫斯博格590或者雷明顿870放大觉得就好了 然后在上面集成一支无托步枪和火控系统 管状弹仓 ...
你的想法要简单画画图看相互操作是否有不便之处。
不错的方案,LZ辛苦了
就是抛砖引玉而已,肯定有不可行地方,只是没啥实际经验,瞎想供参考。


顶楼方案调整一下,把护木旋转实现抛壳供弹改成是护木前后运动实现相关动作,并将护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手抓可动和一部分不动,火控系统装在不动部分。护木可动部分和榴弹发射管之间不再是刚性连接,而是通过像枪机和枪机框连接的方法连接,并设置上斜面,即当护木向前运动时通过斜面带动枪管旋转开锁,然后继续前推实现抛壳,然后护木后拉带动枪管向后供弹,枪管运动到位后再拉护木向后实现闭锁。
这样调整后左手操作更便利,虽然在前推护木时会离开火控按钮,但把护木拉回时大拇指又回到按钮附近,转换方便,没有换手动作。
中午上示意图。

OICW01.jpg
OICW02.jpg
OICW03 - 副本.jpg

顶楼方案调整一下,把护木旋转实现抛壳供弹改成是护木前后运动实现相关动作,并将护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手抓可动和一部分不动,火控系统装在不动部分。护木可动部分和榴弹发射管之间不再是刚性连接,而是通过像枪机和枪机框连接的方法连接,并设置上斜面,即当护木向前运动时通过斜面带动枪管旋转开锁,然后继续前推实现抛壳,然后护木后拉带动枪管向后供弹,枪管运动到位后再拉护木向后实现闭锁。
这样调整后左手操作更便利,虽然在前推护木时会离开火控按钮,但把护木拉回时大拇指又回到按钮附近,转换方便,没有换手动作。
中午上示意图。

OICW01.jpg
OICW02.jpg
OICW03 - 副本.jpg
这个结构好像南非那个双蛋筒蛋痛霰弹枪罢O_O
那个好像可靠性差评来着……还不如传统泵动
这个结构好像南非那个双蛋筒蛋痛霰弹枪罢O_O
那个好像可靠性差评来着……还不如传统泵动
不一样,南非难在双管供弹和换弹药,这个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这个其实是M203的变种,只不过比M203多了闭锁结构和供弹结构,俄罗斯有一款类似的武器。
这个必须有闭锁结构的原因是发射弹的膛压高,不像40mm弹采用的高低压发射原理,在操作上多了发射管旋转开闭锁动作,但这种开闭锁动作是传统枪械上非常成熟设计,问题还不至于太大。
TSQ 发表于 2014-2-27 10:32
不一样,南非难在双管供弹和换弹药,这个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这个其实是M203的变种,只不过比M203多了闭锁 ...
我记得南非那东东的可靠性问题是出在前推开锁和上置弹筒上面的O_O
各种抛壳卡进弹卡弹筒蛋痛卡啥的……
我记得南非那东东的可靠性问题是出在前推开锁和上置弹筒上面的O_O
各种抛壳卡进弹卡弹筒蛋痛卡啥的……
双管进弹必须给双管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且双管之间互相影响,这估计是其可靠性一般的根本原因。
这个供弹结构其实与下面链接类似,我手机上网不好贴图,你可以去看看。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7256362.htm
TSQ,如果你真的选择枪管前冲手动装弹的话,那么无托榴弹匣太长的问题自动解决,榴弹匣后端可以几乎贴着托底,也就不用换火控位了。

实际上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榴弹和步枪分置的话,甚至可以让整个榴弹模块做成滑动段,通过前后推拉换弹。

不过上述改动实际上仍是进一步增强榴弹的作战效能降低步枪的效能,不一定符合1X的思路

TSQ 发表于 2014-2-27 11:05
双管进弹必须给双管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且双管之间互相影响,这估计是其可靠性一般的根本原因。
这个供弹 ...


GM-94的原理应该是和RMB-94一样的来着……但是没见过机构图O_O
Neostead常见的问题是弹准备入膛的时候偏高偏低甚至直接掉出去啥的……不知道毛熊怎么解决的呢。
相比之下更期待KSG的表现。
TSQ 发表于 2014-2-27 11:05
双管进弹必须给双管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且双管之间互相影响,这估计是其可靠性一般的根本原因。
这个供弹 ...


GM-94的原理应该是和RMB-94一样的来着……但是没见过机构图O_O
Neostead常见的问题是弹准备入膛的时候偏高偏低甚至直接掉出去啥的……不知道毛熊怎么解决的呢。
相比之下更期待KSG的表现。
TSQ 发表于 2014-2-27 08:18
顶楼方案调整一下,把护木旋转实现抛壳供弹改成是护木前后运动实现相关动作,并将护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手 ...
这个6楼的改进方案才算成熟体。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旋转后拉动作复杂,右手操作才方便快速,左手操作很别扭麻烦。

想左手操作方便快捷的话,只能用泵动霰弹枪的推拉动作。

另外,光瞄和火控分置方案的信号传输交互问题,楼主其实多虑了。一束数据线就能解决了,这2个模块就算放成在一起,相互数据传输也是靠数据线的(只不过在里面而已)。至于之间数据线钩挂问题,能在机匣里面走线就走,不能也没关系,因为这是胶带一贴就能解决的问题。

特警队的战术灯的控制线,也是贴着枪身走线的。
alucrad 发表于 2014-2-27 11:30
TSQ,如果你真的选择枪管前冲手动装弹的话,那么无托榴弹匣太长的问题自动解决,榴弹匣后端可以几乎贴着托 ...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还是有托枪,由于榴弹的弹匣可以靠后安装且不影响小握把和枪托底部距离,人机工效也还可以。

这个是个可以考虑的思路,但操作上可能还是有些问题,主要是左手与右手之间有个步枪弹弹匣,左手向前推抛壳可能有点难度。

总体来说可以考虑,能够当做一个可选项。
St_Satan 发表于 2014-2-27 11:32
GM-94的原理应该是和RMB-94一样的来着……但是没见过机构图O_O
Neostead常见的问题是弹准备入膛的时候 ...
的确供弹可靠性上与现有弹可能有问题,供弹特点与供弹不太一样,需要仔细分析其中的过程。
papop 发表于 2014-2-27 11:49
这个6楼的改进方案才算成熟体。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旋转后拉动作复杂,右手操作才方便快速,左手操 ...
谢谢,6楼的图已经贴上,可以去看看。
TSQ,如果你真的选择枪管前冲手动装弹的话,那么无托榴弹匣太长的问题自动解决,榴弹匣后端可以几乎贴着托 ...
枪管前后运动方式用弹匣供弹在机理上有些问题,可能未必能实现。
TSQ 发表于 2014-2-27 10:32
不一样,南非难在双管供弹和换弹药,这个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这个其实是M203的变种,只不过比M203多了闭锁 ...
203也有闭锁装置,而且结构非常简单
203也有闭锁装置,而且结构非常简单
203那个闭锁更像是把发射管钩住前后不动,承受的力不大,因为发射管采取高低压发射原理,高温高压燃气燃烧完毕后才开始推弹向前,此时压力已经降低,而榴弹相对发射管之间的摩擦力不大,基本可以用简单且受力不大的结构就能满足要求。而20mm榴弹目前看到应该不是高低压发射原理,弹头出口速度高,高膛压直接作用在发射管底部,如果没有强度较高的闭锁装置,恐怕不能保证顺利发射,所以需要采用回转闭锁方式来保证强度。
TSQ 发表于 2014-2-27 15:00
203那个闭锁更像是把发射管钩住前后不动,承受的力不大,因为发射管采取高低压发射原理,高温高压燃气燃 ...
回转倒不必要,卡榫式足够,前推管受力比较小,还可以做成气体开锁式,管子受向前的力不大
其实吧,弹夹真不是必须的,这玩意连续开火的几率不大,不考虑机构,仅仅弹夹和增加的2发弹都快半公斤了,要考虑机构至少是1公斤,这对于长期端在手上的武器是有点沉的。

就我个人而言,这类武器更多像是一种班组级的支援武器,或者特种兵中的小炮。
回转倒不必要,卡榫式足够,前推管受力比较小,还可以做成气体开锁式,管子受向前的力不大
不清楚初速达200米/秒的20mm榴弹膛压是多少,但按照M1911的手枪弹的出口速度来看基本是247米/秒来看,估计膛压比较大,而榴弹管比较长,所以在枪弹在发射管运动时会给榴弹壳后部有比较大的力,相对的也就是给榴弹发射管一个力。不知道这个力有多大,在发射期间能让发射管向前运动多少,如果运动量大的话会造成弹壳露出破裂,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用了回转闭锁。另外用回转闭锁也便于在枪管前部与护木作用,用其他方式就未必有这么便利。
其实吧,弹夹真不是必须的,这玩意连续开火的几率不大,不考虑机构,仅仅弹夹和增加的2发弹都快半公斤了, ...
一发弹不到100克,大约是80多克的样子。

TSQ 发表于 2014-2-27 17:12
不清楚初速达200米/秒的20mm榴弹膛压是多少,但按照M1911的手枪弹的出口速度来看基本是247米/秒来看,估 ...


如果是像203那样卡榫开锁可以做成半自动式,炮口集齐推开卡榫就可以,结构比回转式要简单得多,枪机不动嘛
TSQ 发表于 2014-2-27 17:12
不清楚初速达200米/秒的20mm榴弹膛压是多少,但按照M1911的手枪弹的出口速度来看基本是247米/秒来看,估 ...


如果是像203那样卡榫开锁可以做成半自动式,炮口集齐推开卡榫就可以,结构比回转式要简单得多,枪机不动嘛
如果是像203那样卡榫开锁可以做成半自动式,炮口集齐推开卡榫就可以,结构比回转式要简单得多,枪机不 ...
受力就得靠机匣受力了,如果受力不大倒是可以考虑,的确结构更简单。
TSQ 发表于 2014-2-27 17:39
受力就得靠机匣受力了,如果受力不大倒是可以考虑,的确结构更简单。
这种相当于包络式机匣,问题是一根活动的枪管怎么做编程?
这种相当于包络式机匣,问题是一根活动的枪管怎么做编程?
应该可以做到吧,以前OICW有枪管长后座自动原理,枪管长后座就得让管动起来。
以前看到资料说是在发射出发射管时给个电信号然后出发,并不是通过发射管给信号。
这方面可以搜搜资料。
这种相当于包络式机匣,问题是一根活动的枪管怎么做编程?
我用手机找到的,可惜看不到全文:
http://wap.cnki.net/lunwen-2004107659.html
这种相当于包络式机匣,问题是一根活动的枪管怎么做编程?
还有这个:
http://wapwenku.baidu.com/view/700c5e2eed630b1c59eeb5ee.html?ssid=0&from=2001a&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3%2Cta%40iphone_2_4.0_1_9.5&bd_page_type=1&baiduid=DA451E09B43BC62BD19E08F7BBFB5A49&tj=wenku_2_0_10_title#page/1/1393495242213
TSQ 发表于 2014-2-27 18:10
还有这个:
http://wapwenku.baidu.com/view/700c5e2eed630b1c59eeb5ee.html?ssid=0&from=2001a&uid=0&p ...
后来为了不是改成导气式了?
勃郎宁 发表于 2014-2-27 19:04
后来为了不是改成导气式了?
改成导气式应该不是为了编程的原因吧,据说是为了降低后坐力。
应该说最早采用这个枪管长后座原理应该是可行的,否则长后座原理就不用考虑。
勃郎宁 发表于 2014-2-27 19:04
后来为了不是改成导气式了?

找到国内一个论文,是通过底火来为引信装定数据,这样看似乎不让枪机动更容易实现装定。
膛内感应装定引信设计 - 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426098259.html
TSQ 发表于 2014-2-27 19:23
找到国内一个论文,是通过底火来为引信装定数据,这样看似乎不让枪机动更容易实现装定。
膛内感应装定 ...
我觉得这个是针对毛系前装弹设计的
勃郎宁 发表于 2014-2-27 19:28
我觉得这个是针对毛系前装弹设计的
不是,是作者自己想出了个新办法,但不知道后来用没用。

这方面信息似乎透露出来的不多,现在的照片也让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勃郎宁 发表于 2014-2-27 19:04
后来为了不是改成导气式了?
看了看,目前国内可能选择的是采用在枪管外面缠绕榴弹线圈的方式来给弹膛内的弹传递能量和数据,具体办法如下:
给发射管外面缠绕线圈供高频率的电,电产生磁场让弹头上的线圈发生感应,获得能量,然后发射管外面的线圈将高频率电变成信号,给榴弹设定数据,然后发射出去。

如果是这种方法,那么我的管动方式可能就有问题了。
这体积得多大阿
不错,不过枪管很重吧,前拉操作性不好
darce007 发表于 2014-2-27 22:05
不错,不过枪管很重吧,前拉操作性不好
整个枪也就5公斤,这个榴弹发射管也就几百克,还不至于拉不动。
TSQ 发表于 2014-2-27 21:25
看了看,目前国内可能选择的是采用在枪管外面缠绕榴弹线圈的方式来给弹膛内的弹传递能量和数据,具体办法 ...
榴弹模块整体前推开锁就行了。
为啥不能直接用霰弹枪模式,握把朝前点,上面加个无托步枪,从枪炮世界资料看阿连特的样枪榴弹管子长343毫米,不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