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份“伟大社会”计划(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3:00:21
我们需要一份“伟大社会”计划(图)






2013年12月29日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1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表明国家想更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分析。

  在她看来,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所谓宏观调控,在很多时候都是微观调控,而缺少中观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应该改变调控的方向,从微观调控转向中观和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在微观上干预市场。

  她认为,我们今天的境遇和1960年代的美国类似,也需要一份类似当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起的“伟大的社会”那样的计划。通过社会建设,可以重拾人心,增加社会团结,凝聚改革共识。

  两只手要配合有序

  《21世纪》:《决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与之前十四大所提的“基础性作用”相比有何不同?

  李玲: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表明国家想更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这次更加明确地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限定在经济领域,而不是所有领域。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在过去这段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政府还是习惯大拆大建,以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导致了政府的越位。《决定》中提出,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说明市场机制和政府都应该归位。

  《21世纪》:《决定》中所说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将有所变化?

  李玲:我们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在深化。过去,我们在认识上,更多地强调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以及政府干预的坏处,而对市场失灵的情况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价值。在这里强调的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用在合适的地方,否则就是政府的错位和越位。《决定》再次阐明了政府的职责: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因此,我认为,市场的无形之手,加上政府的有形之手,两只手的有机结合和配合有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组合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拓展了政府就是守夜人的传统概念。

  宏观和中观调控缺失

  《21世纪》:您如何评价过去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您认为,政府应该如何扮演好宏观调控的角色?

  李玲:过去的所谓宏观调控,在很多时候都是微观调控,政府,尤其是综合改革和协调部门,管了不该管也不必管的企业经营的具体细节,而在行业监管以及经济的整体规划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也许有人说,我们有那么多产业政策,这不是中观管理吗?但我们仔细检阅,不难发现,产业政策这种东西是一种特例,只有中国才有产业政策,为什么优待这个产业,而不优待另外一个产业?依据何在,少有人能说清楚。还有人说,我们的规划很多,宏观管理也有。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规划缺少整体性、协调性和协同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角色作用,首先政府应该改变调控的方向,从微观调控转向中观和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在微观上干预市场。其次,从宏观调控手段来看,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落实,原本是作为补充的“必要的行政手段”成为政府常用的手段,而很少采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这实际上还是延续了计划体制下的审批经济惯性。

  《21世纪》:《决定》也提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李玲:市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对市场发展的认识总是滞后的。起初的小农经济,小作坊的市场体系,发展到后来的大工业时代的市场体系,再到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信息时代的市场体系,比如说互联网金融,这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体系在演变过程中,总是存在不完善的部分,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演进,政府也有应顺应这种趋势,制定新的市场交易规则。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具有前瞻性,必须在动态的市场发展中制定智慧的规制规则(smart regulation)。

  说到监管,这是政府的短板了。首先,我们的行政机关,倾向于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编制规划和制定很多微观的政策,而不是去做监管,因为监管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再加上我们的机构和人员设置的问题,导致我们没有监管能力,结果就是我们的监管软弱无力甚至不存在。比如,我们的药监局只有三百多人,你要它怎么监管全国的药品市场,这怎么可能?对比美国人口不到3亿,它的药监局有近1万人。因此,我们必须将更多的行政资源,包括人员编制与财力,向监管上倾斜。否则总是空谈加强监管,没有任何意义。

  公共服务需要宏观战略

  《21世纪》:《决定》中提到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等,但一般认为,这两个职责是冲突的,之前政府更倾向于将财政的钱用在促进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上。您认为,应该如何扭转这种惯性?

  李玲:改变这种惯性,主要靠改变官员的考核机制,在以GDP作为主要政绩的考核导向下,作为理性的官员,肯定是将人、财、物投向做大GDP,,而忽视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在官员考核上,要逐步淡化GDP,而增加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环境资源类指标的权重。

  同时,也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加强公共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影响GDP,相反在很多时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比如,我们在农村施行的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意愿,这有利于内需市场的扩大。再比如,相比一般的制造业5%左右的利润水平,医药及其器械行业的利润都高达18%-20%,是全球利润最高的行业,而我们这方面还主要依靠进口。再者,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服务的发展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

  我觉得我们今天就相当于美国的1960年代,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遭遇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产生了很多的社会抱怨。1964年,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表演说宣称:“美国不仅有机会走向一个富裕和强大的社会,而且有机会走向一个伟大的社会。”由此所提出的施政目标,便是人们所说的“伟大社会”计划。为此,国会通过了包括“向贫困宣战”、“保障民权”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立法四百多项,将战后美国的社会改革推到了新的高峰,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

  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份这样的“伟大社会”计划。通过社会建设,可以增加社会团结,凝聚改革共识。

  《21世纪》:在提高和优化公共服务上,您认为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

  李玲:我认为,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战略上,不能是零碎化的,而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思路。所谓宏观的思路,就是我们要建什么样的制度?这样百姓才有合理的预期。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宏观的医改战略,而不是大家各干各的。同时,我们在改革的整体性上也不够。比如我们的医保、医药、医疗就不能联动起来,各自为政的局面也亟待改变。举例来说,尽管奥巴马政府推医改推进得非常艰难,但是至少在奥巴马内阁的内部是统一的战略,不会出现像我们中国这样,财政部、发改委、卫计委、人保部可能对同一项改革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改革被强势部门的利益绑架了。

  在很多时候,关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政府与市场如何分工?大家争论得厉害,到底哪些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哪些又不是?其实公共产品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我认为,公共产品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意愿和支出能力相关。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明确规定,政府每年财政拿出GDP的9%用于公民的医疗卫生支出,美国公民每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是8500美元,而英国只有2000多美元。但只花这些钱,英国却能够向公民提供全面的免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英国免费医疗模式能有这么高的性价比,主要是目标明确,国家围绕此目标制定一个可行的宏观规划,加上有效治理,让公民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公平的保障。而美国缺乏宏观规划,分割的、碎片化的医疗体系,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成为国耻。美国的教训我们得吸收,医疗是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医疗卫生也是最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

  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社会建设体制创新

  《21世纪》:这次中央专门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和落实。这表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在改革进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你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出现这些困难和阻力的原因何在?

  李玲:我认为,中央专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了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过去的改革,通常都是由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去制定改革方案,而很多时候它们自身又是被改革对象,你想,它们能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吗?很多时候,名为改革方案,实际上为妥协之后的不改革方案。未来情况可能有所变化,因为新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政治机关主导,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这种配合才会有效,打破过去“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怪圈。同时,中央做决策,行政部门执行,决策和执行分开,也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基本要求。

  《21世纪》:《决定》称,到2020年将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对此我们充满期待,但从政策到实践,中间会有很长一段路,在您看来,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突破点在哪里,而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又是什么?

  李玲:在全国改革的议题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改革的突破点还在于社会领域,我们应尽快进行社会建设,解决公平问题和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社会建设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让每一位公民都能获得作为社会一员的公民感以及应得的福利。在策略上,我们可以在民生领域,选取一些最为民众关心的问题,比如医疗领域,着力破除医院创收机制,重新恢复公众对改革的信心,否则失去民心之后,再改就为时晚矣。现在不少人对改革也听烦了听腻了,你说得再好听,我的实际生活改变不大。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能力存在问题。

  在承认过去十年我们社会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反思过去的社会建设之路。从大的理念来看,和谐社会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维稳的思路,而不是建设的思路。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社会建设体制创新,开启建设“伟大社会”。(编辑 李二民)

  作者:王尔德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229/n392582597.shtml


我们需要一份“伟大社会”计划(图)






2013年12月29日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1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表明国家想更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分析。

  在她看来,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所谓宏观调控,在很多时候都是微观调控,而缺少中观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应该改变调控的方向,从微观调控转向中观和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在微观上干预市场。

  她认为,我们今天的境遇和1960年代的美国类似,也需要一份类似当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起的“伟大的社会”那样的计划。通过社会建设,可以重拾人心,增加社会团结,凝聚改革共识。

  两只手要配合有序

  《21世纪》:《决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与之前十四大所提的“基础性作用”相比有何不同?

  李玲: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表明国家想更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这次更加明确地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限定在经济领域,而不是所有领域。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在过去这段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政府还是习惯大拆大建,以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导致了政府的越位。《决定》中提出,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说明市场机制和政府都应该归位。

  《21世纪》:《决定》中所说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将有所变化?

  李玲:我们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在深化。过去,我们在认识上,更多地强调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以及政府干预的坏处,而对市场失灵的情况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价值。在这里强调的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用在合适的地方,否则就是政府的错位和越位。《决定》再次阐明了政府的职责: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因此,我认为,市场的无形之手,加上政府的有形之手,两只手的有机结合和配合有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组合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拓展了政府就是守夜人的传统概念。

  宏观和中观调控缺失

  《21世纪》:您如何评价过去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您认为,政府应该如何扮演好宏观调控的角色?

  李玲:过去的所谓宏观调控,在很多时候都是微观调控,政府,尤其是综合改革和协调部门,管了不该管也不必管的企业经营的具体细节,而在行业监管以及经济的整体规划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也许有人说,我们有那么多产业政策,这不是中观管理吗?但我们仔细检阅,不难发现,产业政策这种东西是一种特例,只有中国才有产业政策,为什么优待这个产业,而不优待另外一个产业?依据何在,少有人能说清楚。还有人说,我们的规划很多,宏观管理也有。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规划缺少整体性、协调性和协同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角色作用,首先政府应该改变调控的方向,从微观调控转向中观和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在微观上干预市场。其次,从宏观调控手段来看,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落实,原本是作为补充的“必要的行政手段”成为政府常用的手段,而很少采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这实际上还是延续了计划体制下的审批经济惯性。

  《21世纪》:《决定》也提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李玲:市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对市场发展的认识总是滞后的。起初的小农经济,小作坊的市场体系,发展到后来的大工业时代的市场体系,再到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信息时代的市场体系,比如说互联网金融,这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体系在演变过程中,总是存在不完善的部分,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演进,政府也有应顺应这种趋势,制定新的市场交易规则。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具有前瞻性,必须在动态的市场发展中制定智慧的规制规则(smart regulation)。

  说到监管,这是政府的短板了。首先,我们的行政机关,倾向于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编制规划和制定很多微观的政策,而不是去做监管,因为监管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再加上我们的机构和人员设置的问题,导致我们没有监管能力,结果就是我们的监管软弱无力甚至不存在。比如,我们的药监局只有三百多人,你要它怎么监管全国的药品市场,这怎么可能?对比美国人口不到3亿,它的药监局有近1万人。因此,我们必须将更多的行政资源,包括人员编制与财力,向监管上倾斜。否则总是空谈加强监管,没有任何意义。

  公共服务需要宏观战略

  《21世纪》:《决定》中提到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等,但一般认为,这两个职责是冲突的,之前政府更倾向于将财政的钱用在促进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上。您认为,应该如何扭转这种惯性?

  李玲:改变这种惯性,主要靠改变官员的考核机制,在以GDP作为主要政绩的考核导向下,作为理性的官员,肯定是将人、财、物投向做大GDP,,而忽视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在官员考核上,要逐步淡化GDP,而增加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环境资源类指标的权重。

  同时,也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加强公共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影响GDP,相反在很多时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比如,我们在农村施行的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意愿,这有利于内需市场的扩大。再比如,相比一般的制造业5%左右的利润水平,医药及其器械行业的利润都高达18%-20%,是全球利润最高的行业,而我们这方面还主要依靠进口。再者,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服务的发展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

  我觉得我们今天就相当于美国的1960年代,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遭遇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产生了很多的社会抱怨。1964年,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表演说宣称:“美国不仅有机会走向一个富裕和强大的社会,而且有机会走向一个伟大的社会。”由此所提出的施政目标,便是人们所说的“伟大社会”计划。为此,国会通过了包括“向贫困宣战”、“保障民权”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立法四百多项,将战后美国的社会改革推到了新的高峰,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

  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份这样的“伟大社会”计划。通过社会建设,可以增加社会团结,凝聚改革共识。

  《21世纪》:在提高和优化公共服务上,您认为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

  李玲:我认为,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战略上,不能是零碎化的,而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思路。所谓宏观的思路,就是我们要建什么样的制度?这样百姓才有合理的预期。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宏观的医改战略,而不是大家各干各的。同时,我们在改革的整体性上也不够。比如我们的医保、医药、医疗就不能联动起来,各自为政的局面也亟待改变。举例来说,尽管奥巴马政府推医改推进得非常艰难,但是至少在奥巴马内阁的内部是统一的战略,不会出现像我们中国这样,财政部、发改委、卫计委、人保部可能对同一项改革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改革被强势部门的利益绑架了。

  在很多时候,关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政府与市场如何分工?大家争论得厉害,到底哪些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哪些又不是?其实公共产品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我认为,公共产品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意愿和支出能力相关。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明确规定,政府每年财政拿出GDP的9%用于公民的医疗卫生支出,美国公民每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是8500美元,而英国只有2000多美元。但只花这些钱,英国却能够向公民提供全面的免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英国免费医疗模式能有这么高的性价比,主要是目标明确,国家围绕此目标制定一个可行的宏观规划,加上有效治理,让公民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公平的保障。而美国缺乏宏观规划,分割的、碎片化的医疗体系,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成为国耻。美国的教训我们得吸收,医疗是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医疗卫生也是最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

  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社会建设体制创新

  《21世纪》:这次中央专门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和落实。这表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在改革进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你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出现这些困难和阻力的原因何在?

  李玲:我认为,中央专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了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过去的改革,通常都是由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去制定改革方案,而很多时候它们自身又是被改革对象,你想,它们能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吗?很多时候,名为改革方案,实际上为妥协之后的不改革方案。未来情况可能有所变化,因为新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政治机关主导,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这种配合才会有效,打破过去“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怪圈。同时,中央做决策,行政部门执行,决策和执行分开,也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基本要求。

  《21世纪》:《决定》称,到2020年将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对此我们充满期待,但从政策到实践,中间会有很长一段路,在您看来,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突破点在哪里,而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又是什么?

  李玲:在全国改革的议题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改革的突破点还在于社会领域,我们应尽快进行社会建设,解决公平问题和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社会建设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让每一位公民都能获得作为社会一员的公民感以及应得的福利。在策略上,我们可以在民生领域,选取一些最为民众关心的问题,比如医疗领域,着力破除医院创收机制,重新恢复公众对改革的信心,否则失去民心之后,再改就为时晚矣。现在不少人对改革也听烦了听腻了,你说得再好听,我的实际生活改变不大。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能力存在问题。

  在承认过去十年我们社会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反思过去的社会建设之路。从大的理念来看,和谐社会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维稳的思路,而不是建设的思路。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社会建设体制创新,开启建设“伟大社会”。(编辑 李二民)

  作者:王尔德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229/n3925825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