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的咆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5:40


最近有人把晨大的新作《寂静的咆哮》搬运了过来,有幸一读。剪大对此也有精彩解读,搬运过来大家看看,对比一下。
晨大那篇 :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2449&pid=45149893&page=1&extra=&mobile=yes#pid45149893


灰熊的咆哮?
puffinus

EA-18G的官方绰号是"咆哮者" Growler,与 EA-6B "徘徊者" Prowler 发音相近,为避免混淆,美国海军将其称为"灰熊" Grizzly。

EA-18G "灰熊" 是唯一在非格斗模拟空战中 "击落" 过 F-22 "猛禽" 的型号。有观点据此认为其半隐形 + 强大的综合电子战能力代表着战术飞机的未来发展方向。事情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1. 以偶然/小概率事件推导普遍规律在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除非 EA-18G 频繁反复地在模拟空战中 "击败" F-22,否则无法得出 “半隐形 + 电子战” 模式优于 "全隐形 + 超巡" 模式的结论。

2. 模拟空战往往采取 "发现即摧毁" 原则,即首先锁定对方者胜出。而在实战条件下,即使 EA-18G 以被动探测手段,静默地实现了对 F-22 的锁定,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对 F-22 的导弹攻击将立即造成 "灰熊" 行踪的暴露 (火箭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及尾迹,载机-导弹 L 波段数据链辐射能量的 "渗漏",EA-18G 机载 AESA 雷达火控模式下的高脉冲重复/数据更新率波束...),被动探测并非电子对抗飞机的专利。发现来袭武器后,隐形及动力性能俱出类拔萃的 F-22 可通过规避机动和适当的电子/红外对抗,轻易摆脱攻击 (别忘了 AIM-120 面对菜鸟级对手时杀伤概率仍不过 40%),而后立即翻过手来猎杀 EA-18G。F/A-18F 的超音速性能本来就不怎么样 (下图),挂着大大小小电子设备吊舱,横截面明显增加而面积律遭到进一步破坏的EA-18G,超音速性能之悲催更可想而知,况且美国海军为了节省资金,已经放弃了超音速挂载电子对抗吊舱的性能要求 (也就是说,EA-18G 将事实上成为一架亚音速飞机)。如果说亚音速的 EA-18G 单凭电子对抗便能挫败 F-22 的进攻,那骡马 F-35 的航电无敌论更没有不成立的道理 (空战构型的 "闪电" II 怎么说也还能飙出马赫 1.6 呢,而且雷达反射截面也比 EA-18G 小得多),研制超音速战斗机则完全是大脑进水,还不如重开生产线,制造涡扇版的 EA-6B。

3. 假定所谓 "半隐形" 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常规飞机低 20 分贝,隐形战斗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再比 "半隐形" 飞机低 20 分贝 (这个假设对 "半隐形" 飞机是过于客气了,"超级大黄蜂" 平台干净构型下的前向 X 波段雷达反射面积为 - 10 分贝级,比 F-22 高 30 分贝,其它角度上两者间的差距更大),则 "半隐形 + 电子对抗" 战术飞机要获得与 "全隐形" 战术飞机相同的信噪比,其电子对抗系统的能力就须达到后者的 100 倍 (雷达回波信号强度高 100 倍,电子干扰的有效信号强度自然也就需要提升 100 倍才能维持比值不变)。就算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按摩尔定律提升,每 18 个月翻倍,100 倍的性能增益也需大约 10 年时间 (翻 7 次) 方能获得。在微电子技术扩散异常迅速的今天,指望己方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比拥有 "全隐形" 战术飞机的对手领先 10 年以上,不啻痴人说梦。事实上,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是隐形性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以机载 AESA 雷达实施高强度干扰也并非电子攻击机的专利 (EA-18G 的雷达功率和波束会聚能力还不如 F-22)。

上述计算还是以 "全隐形" 飞机的信号特征优势仅 20 分贝,且超巡能力不降低对方雷达探测性能 (实际上,由于单位时间内可出现于更广大空域内,信号特征相同时,超巡飞机比亚巡飞机更难被雷达发现) 为前提的,而 F-22 的前向 X 波段雷达反射截面积与干净构型的 EA-18G 相比就已经低了 30 分贝,与挂着干扰吊舱和空空导弹的 EA-18G 相比差距就更大。综合考虑 EA-18G 的外挂物回波和 F-22 的超巡性能之后,保守估计 EA-18G 要获得与 F-22 相当的信噪比,电子对抗系统能力须强出 4000 倍,或领先大约 18 年 (与雷达反射截面 - 60 分贝级的超巡重六相比,“半隐形” 飞机的电子对抗能力须强出 40 万倍,或领先约 28 年,如果这都可以,则老母猪也能飞上天了)。

更要命的是,受尺寸所限,电子攻击机完全无法安装用于对抗低波段 AESA 雷达所需的大型高增益天线。

另外需要指出,X 波段前向 - 10 分贝级是以"超级大黄蜂" 为代表的 "半隐形" 飞机信号控制能力的极限,若想继续压低雷达反射截面,保形油箱+外挂武器舱的路线便走到头了,弹药燃油全内置化是唯一的选择 (典型案例: T-50 和 F-35。如果全内置路线可以绕过去,对隐形性能相对而言要求较低,且全力追求成本最小化的 "侧卫"+++ 和 "闪电" II 早就趋之若鹜了)。"半隐形" 飞机的信号控制因此存在不可逾越的 "叹息之壁",而隐形的标准却是动态的,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这就使所谓的"半隐形" 飞机面临异常尴尬的局面,即如果为了控制成本而继续沿袭保形油箱+外挂武器舱路线,则将很快丧失 "半隐形" 地位,从云端跌落凡间,若要维持在"半隐形" 区之内,则必须效仿迄今为止的各型 "全隐形" 飞机,实现武器燃油全内置。这样的所谓"半隐形" 飞机与"全隐形"型号相比并无价格优势,而性能劣势如前所述则异常明显,实在是鸡肋投资的典范。F-35 已经证明了所谓 "经济版隐形" 路线的失败,居然还有人在鼓吹更加鸡肋的"半隐形",倒也真算是奇事一桩。

4. MD 海军钟情于 F/A-18E/F 和 "灰熊",对 F-35C 缺乏兴趣,并不是因为隐形不重要,而是由于美军手头紧,而注水猪肉式隐形的"闪电" II又效费比不佳。美军选择的现代化路径反映了美国的国情和军情,并不总是能够代表装备发展的普遍规律。

PS
"半隐形" 飞机即使依靠性能超强的电子干扰设备,在面对敌方主动雷达时获得了与"全隐形"型号相同的信噪比,仍将由于自身辐射出的强烈干扰信号而更易遭到对方被动探测系统的追踪。



http://puffinus.wap.blog.163.com/w2/blogDetail.do?blogId=fks_087064087085080068083082085066072087086075092094082067086095&showRest=true&p=2&blogNS=PDrzr62_b0VLgsh4bW7i8mwCN9RopFsalJN1zeUvv9plIlqjHMVCJQJ-ZItuuArKfQOnTpIdCUWV%0AvwLl5b4XmJkIQjR5FW_PN2fke6qanFLwpMEajKDcEzW9XWWUN-nQA59JQ8B_pHzmJD51i5ee-sh9%0AB7x5P6PBlYOT_twdq5-usBFQb7cQm-xCp1tp2mxn2pujxgRY8DNt_O9JdojrmF6bTD2Kaguy9A4j%0AnH9RQaG5x4Nl4-spOg%3D%3D&hostID=puffinus

最近有人把晨大的新作《寂静的咆哮》搬运了过来,有幸一读。剪大对此也有精彩解读,搬运过来大家看看,对比一下。
晨大那篇 :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2449&pid=45149893&page=1&extra=&mobile=yes#pid45149893


灰熊的咆哮?
puffinus

EA-18G的官方绰号是"咆哮者" Growler,与 EA-6B "徘徊者" Prowler 发音相近,为避免混淆,美国海军将其称为"灰熊" Grizzly。

EA-18G "灰熊" 是唯一在非格斗模拟空战中 "击落" 过 F-22 "猛禽" 的型号。有观点据此认为其半隐形 + 强大的综合电子战能力代表着战术飞机的未来发展方向。事情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1. 以偶然/小概率事件推导普遍规律在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除非 EA-18G 频繁反复地在模拟空战中 "击败" F-22,否则无法得出 “半隐形 + 电子战” 模式优于 "全隐形 + 超巡" 模式的结论。

2. 模拟空战往往采取 "发现即摧毁" 原则,即首先锁定对方者胜出。而在实战条件下,即使 EA-18G 以被动探测手段,静默地实现了对 F-22 的锁定,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对 F-22 的导弹攻击将立即造成 "灰熊" 行踪的暴露 (火箭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及尾迹,载机-导弹 L 波段数据链辐射能量的 "渗漏",EA-18G 机载 AESA 雷达火控模式下的高脉冲重复/数据更新率波束...),被动探测并非电子对抗飞机的专利。发现来袭武器后,隐形及动力性能俱出类拔萃的 F-22 可通过规避机动和适当的电子/红外对抗,轻易摆脱攻击 (别忘了 AIM-120 面对菜鸟级对手时杀伤概率仍不过 40%),而后立即翻过手来猎杀 EA-18G。F/A-18F 的超音速性能本来就不怎么样 (下图),挂着大大小小电子设备吊舱,横截面明显增加而面积律遭到进一步破坏的EA-18G,超音速性能之悲催更可想而知,况且美国海军为了节省资金,已经放弃了超音速挂载电子对抗吊舱的性能要求 (也就是说,EA-18G 将事实上成为一架亚音速飞机)。如果说亚音速的 EA-18G 单凭电子对抗便能挫败 F-22 的进攻,那骡马 F-35 的航电无敌论更没有不成立的道理 (空战构型的 "闪电" II 怎么说也还能飙出马赫 1.6 呢,而且雷达反射截面也比 EA-18G 小得多),研制超音速战斗机则完全是大脑进水,还不如重开生产线,制造涡扇版的 EA-6B。

3. 假定所谓 "半隐形" 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常规飞机低 20 分贝,隐形战斗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再比 "半隐形" 飞机低 20 分贝 (这个假设对 "半隐形" 飞机是过于客气了,"超级大黄蜂" 平台干净构型下的前向 X 波段雷达反射面积为 - 10 分贝级,比 F-22 高 30 分贝,其它角度上两者间的差距更大),则 "半隐形 + 电子对抗" 战术飞机要获得与 "全隐形" 战术飞机相同的信噪比,其电子对抗系统的能力就须达到后者的 100 倍 (雷达回波信号强度高 100 倍,电子干扰的有效信号强度自然也就需要提升 100 倍才能维持比值不变)。就算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按摩尔定律提升,每 18 个月翻倍,100 倍的性能增益也需大约 10 年时间 (翻 7 次) 方能获得。在微电子技术扩散异常迅速的今天,指望己方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比拥有 "全隐形" 战术飞机的对手领先 10 年以上,不啻痴人说梦。事实上,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是隐形性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以机载 AESA 雷达实施高强度干扰也并非电子攻击机的专利 (EA-18G 的雷达功率和波束会聚能力还不如 F-22)。

上述计算还是以 "全隐形" 飞机的信号特征优势仅 20 分贝,且超巡能力不降低对方雷达探测性能 (实际上,由于单位时间内可出现于更广大空域内,信号特征相同时,超巡飞机比亚巡飞机更难被雷达发现) 为前提的,而 F-22 的前向 X 波段雷达反射截面积与干净构型的 EA-18G 相比就已经低了 30 分贝,与挂着干扰吊舱和空空导弹的 EA-18G 相比差距就更大。综合考虑 EA-18G 的外挂物回波和 F-22 的超巡性能之后,保守估计 EA-18G 要获得与 F-22 相当的信噪比,电子对抗系统能力须强出 4000 倍,或领先大约 18 年 (与雷达反射截面 - 60 分贝级的超巡重六相比,“半隐形” 飞机的电子对抗能力须强出 40 万倍,或领先约 28 年,如果这都可以,则老母猪也能飞上天了)。

更要命的是,受尺寸所限,电子攻击机完全无法安装用于对抗低波段 AESA 雷达所需的大型高增益天线。

另外需要指出,X 波段前向 - 10 分贝级是以"超级大黄蜂" 为代表的 "半隐形" 飞机信号控制能力的极限,若想继续压低雷达反射截面,保形油箱+外挂武器舱的路线便走到头了,弹药燃油全内置化是唯一的选择 (典型案例: T-50 和 F-35。如果全内置路线可以绕过去,对隐形性能相对而言要求较低,且全力追求成本最小化的 "侧卫"+++ 和 "闪电" II 早就趋之若鹜了)。"半隐形" 飞机的信号控制因此存在不可逾越的 "叹息之壁",而隐形的标准却是动态的,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这就使所谓的"半隐形" 飞机面临异常尴尬的局面,即如果为了控制成本而继续沿袭保形油箱+外挂武器舱路线,则将很快丧失 "半隐形" 地位,从云端跌落凡间,若要维持在"半隐形" 区之内,则必须效仿迄今为止的各型 "全隐形" 飞机,实现武器燃油全内置。这样的所谓"半隐形" 飞机与"全隐形"型号相比并无价格优势,而性能劣势如前所述则异常明显,实在是鸡肋投资的典范。F-35 已经证明了所谓 "经济版隐形" 路线的失败,居然还有人在鼓吹更加鸡肋的"半隐形",倒也真算是奇事一桩。

4. MD 海军钟情于 F/A-18E/F 和 "灰熊",对 F-35C 缺乏兴趣,并不是因为隐形不重要,而是由于美军手头紧,而注水猪肉式隐形的"闪电" II又效费比不佳。美军选择的现代化路径反映了美国的国情和军情,并不总是能够代表装备发展的普遍规律。

PS
"半隐形" 飞机即使依靠性能超强的电子干扰设备,在面对敌方主动雷达时获得了与"全隐形"型号相同的信噪比,仍将由于自身辐射出的强烈干扰信号而更易遭到对方被动探测系统的追踪。



http://puffinus.wap.blog.163.com/w2/blogDetail.do?blogId=fks_087064087085080068083082085066072087086075092094082067086095&showRest=true&p=2&blogNS=PDrzr62_b0VLgsh4bW7i8mwCN9RopFsalJN1zeUvv9plIlqjHMVCJQJ-ZItuuArKfQOnTpIdCUWV%0AvwLl5b4XmJkIQjR5FW_PN2fke6qanFLwpMEajKDcEzW9XWWUN-nQA59JQ8B_pHzmJD51i5ee-sh9%0AB7x5P6PBlYOT_twdq5-usBFQb7cQm-xCp1tp2mxn2pujxgRY8DNt_O9JdojrmF6bTD2Kaguy9A4j%0AnH9RQaG5x4Nl4-spOg%3D%3D&hostID=puffinus
海军看不上空军的JJ,一门心思想搞自己的4代~就这么简单~
咆哮者和娘娘比,还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可是tg同时面对咆哮者和娘娘,除了追赶咋办?

以为减40DB那么容易呀
就拿F22来说,你从各个截面看过去,
能有多少的效果?
不要神化F22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