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是运十还是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13:17
IT界知名杂志《大众软件》曾经对龙芯做过一次独立调查采访,龙芯被形容是一颗大卫星。而从近期热闹的军事报道来看,龙芯几乎被提升到了运十的地位。有意思的是,这些报道引用的资料都是龙芯方面的宣传文章加运十的惨痛教训,我还没见过《大众软件》的这篇文章被引用。龙芯是运十还是卫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08:10编辑过]
IT界知名杂志《大众软件》曾经对龙芯做过一次独立调查采访,龙芯被形容是一颗大卫星。而从近期热闹的军事报道来看,龙芯几乎被提升到了运十的地位。有意思的是,这些报道引用的资料都是龙芯方面的宣传文章加运十的惨痛教训,我还没见过《大众软件》的这篇文章被引用。龙芯是运十还是卫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08:10编辑过]
复制代码
1115</FONT>次) 时间:2003年11月14日 14:37 来源:王槊 原创-IT<BR><BR>
<TABLE align=right valign="top">

<TR>
<TD><!--#include virtual="/home/donews/maintmpl/advindex6.html"   --></TD></TR></TABLE>

<P>1.前言<BR>中国与龙,自古就有难以割舍的渊源。民间故事中关于龙的传说很多,有画龙点睛的故事讲的是,龙没有眼睛,就没有生命。</P>
<P>我不想谈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也不想谈造福世界的四大发明,更不想谈起源于中国蹴鞠的足球运动,因为,这些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P>
<P>我现在想说,如果一条巨龙没有心,它会有生命么?</P>
<P>近些年来,无论从经济还是技术上,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从汽车到电脑,各种耐用品的普及和国产化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这些产品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却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外国厂商手里。从早一阵子的6C联盟向中国DVD厂商收取专利费,到最近的日本企业对中国数码相机的专利问题趋于白热化,都显示出,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就只能受制于人。</P>
<P>自主知识产权,似乎成了国货永远的痛。</P>
<P>这一次,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电脑机箱里。</P>
<P>电脑机箱里的芯片是国货还是洋货通常不会引起普通用户的太多关注,因为对他们来说,整台电脑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非电路板、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即便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一些损失,也只是针对个人,上升不到更高的高度;但在一些相对敏感的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军事部门等,如果采用的芯片被厂商做过手脚,一旦发生战争等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机器里所采用的洋芯片和操作系统正是留下这种隐患的根源。</P>
<P>请看以下引文:<BR>1998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微软公司的Windows98系统除了具有用于自身验证许可的密钥外,还存在用途不详的第二把密钥,名叫NSAkey,而NSA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说,微软在每一套Windows98系统中都安装了一个 "后门",专供NSA在需要时侵入全世界任何一台电脑。</P>
<P>1999年1月20日,英特尔公司宣布,为了增强网上电子商务的安全,将在奔腾Ⅲ处理器中设置用以识别用户身份的序列号。这样,用户在网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留下脚印。从技术上讲,该序列号赋予了英特尔公司通过网络随意侵入用户电脑系统的功能。因此,奔腾Ⅲ一经推出就遭到了美国消费者和隐私权组织的抗议。</P>
<P>当时电脑界主流认为,美国情报机关介入密钥和序列号问题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美国情报机关理论上可以监控所有使用WINDOWS和奔腾系列产品的电脑用户,美国谍报人员可以在别国有关机构和人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查阅屏幕和内存信息,随意下载别国的核心机密和重要商业机密。(以上消息引自国防报 2000年06月12日 第3版)</P>
<P>这些,已经足够为巨龙无心之痛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了。</P>
<P>2.喧嚣=辉煌?<BR>无芯的阵痛,洋芯片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以及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荣誉和地位,无不需要我国尽快研制出自己的CPU。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了以青年科学家唐志敏、胡伟武为带头人的龙芯研制组,受命于危难之间,踏上了研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的艰难征途。今天,龙芯研制组仍在坚持不懈地继续着龙芯2号的研发事业。</P>
<P>我们先来回放一下历史上这一组镜头。关键词:龙芯、神州龙芯公司、龙芯联盟、NC。</P>
<P>2001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了"龙芯(Godson)CPU设计与验证系统"鉴定会。鉴定委员会高度评价了我国第一个高性能通用CPU Godson,认为其在通用CPU设计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动态流水线的具体实现技术和CPU硬件对系统安全性的支持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P>
<P>2002年8月21日,上交所上市公司综艺股份(交易代码:600770)发布公告称,综艺股份将以现金形式投入4900万元,与中科院计算所、北京汇博轻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智浩联科技开发中心共同投资组建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P>
<P>2002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宣布:由该所研制的商品化通用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芯片--"龙芯"1号投产成功。这款首枚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目前主频最高可以达到266MHZ。</P>
<P>2002年12月23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八方苑,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和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国内七大科研机构及IT厂商联合发起了国产CPU龙芯的产业链联盟--"龙芯产业化联盟成立"。</P>
<P>我们至少应该佩服为龙芯命名的人,他们算准了这个煽情的沾染着爱国情绪的名字必然会引来国内各界火热的目光。事实确实如此,一时间从各大媒体到普通网民对此都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了“龙芯”这个名词,《大众软件》也在去年龙芯一号发布时专门为其制作了一期专题。</P>
<P>当然,群情激昂的背后,也存在种种质疑。当时人们对龙芯最大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研发自主知识产权CPU的意义,和"通用"这条路能否真正走通。意义已经很明显了,为了国家安全等方面考虑,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非常重要;至于为什么选择发展技术门槛更高,市场垄断严重的通用CPU,而非技术难度较低,应用范围广泛的嵌入式CPU,我听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嵌入式CPU与通用CPU可以比作国家的轿车工业与原子弹,虽然这两者的门槛不同,前者投入小见到效益快,但是后者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脉。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轿车工业,会有很多国外厂商向我们出口,与我们合作,但是不可能会有任何国家向我们出口原子弹技术。龙芯的主要研发者胡伟武博士认为:“我倒是觉得像嵌入式处理器这样的东西可做可不做,因为别人的嵌入式处理器价格很低,且不会卡我们。”</P>
<P>当时设计者们为龙芯定位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网络计算机(NC)和服务器,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NC,当初这个词随着龙芯的出现着实在人们的视线里火了一阵。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NC: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是瘦客户机/服务器(Thin-Client/Server)体系中的客户机设备,通过ICA/RDP协议,它可以访问、使用服务器上的所有软、硬件和数据资源。所谓瘦客户端,是指客户机扮演终端的角色,而运算存储等操作主要在服务器上进行。因为客户机本身的配置较低,且不需要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现在看来,龙芯的定位还是比较巧妙的。除了对安全因素的考虑,首先因为大部分操作都在服务器上完成,所以NC并不需要很高的性能,这一点很好地避过了龙芯的性能缺陷;其次,NC一般只需实现PC的一种或几种功能,这样完全可以使用对机器性能要求不高的linux作为操作系统,这也让龙芯不兼容x86体系架构变得情有可原;另外,如果龙芯和与之配套的软硬件都能得到量产,相对于国外芯片,成本上的优势不言自明。</P>
<P>3.沉默?冷静?<BR>当初龙芯诞生时,不少媒体上有这样一些说法:“中科院给自己定下了‘2003年研制出1000M奔腾Ⅲ水平的通用CPU,2005年在高性能通用CPU设计方面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计划”;“2003年,联盟将实施"双百计划",即吸引100家以上的各专业领域的产研单位加盟,研发出100款以上基于"龙芯"的专用产品,并在两年内达到总计百万台以上的市场销售。”这些豪言壮语能让每一个关注民族芯片产业的人热血沸腾,但是,如果一件事物所产生的效应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往往会有两种结局:要么再次给人一次横空出世时的惊喜;要么这件东西并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高度,在一片唏嘘声中淡出人们的视线。<BR>转眼之间已经到了诺言该被兑现的时刻,但是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却几乎没再听到关于龙芯的任何消息。没有人拿出那些豪言壮语结出的果实,没有人给关心龙芯,关心民族芯片产业的人们一点聊以慰藉的理由。龙芯,有些沉默得过分了。</P>
<P>于是记者决定打破这种沉默,采访与龙芯有关的部门,来解开一年来由龙芯产生的种种疑惑。</P>
<P>我原以为采访会很顺利,因为龙芯涉及到的部门并不复杂,大体上只有中科院计算所、神州龙芯公司和龙芯联盟这三大部分。而且本文的初衷是对龙芯进行一次正面报道,是为了让人们对已经一周岁的“狗剩”有更深入了解的机会,知道龙芯的开拓者们一直在为发展民族芯片产业做着不懈的努力。于情、于理,都应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P>
<P>然而,事实总是与想象出入太大。记者先是在工作日拨通了龙芯联盟网页上提供的电话号码,但是一直无人接听,直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此电话仍然无人接听。记者顺便浏览了联盟网页上的新闻中心,发现最新的“新”闻是今年4月份的——显然网页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想起当年龙芯联盟歃血为盟时的气势与豪情,这样的境遇实在让人出乎意料,甚至倍感落寞,而且,让我不得不对龙芯的现状产生了忐忑的心情。</P>
<P>随后,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龙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科院计算所的唐志敏博士。记者迫不及待地询问了龙芯项目目前的最新成果,龙新2号的开发情况等。唐博士非常坦诚地说:“我们目前还没有什么新成果,如果一个月之后采访,可能会有些东西和你说说。”在记者的追问下,唐博士说,其实一个月后也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只是一些阶段性成果,比如芯片内部新的体系结构等。而更具体的则不好说,因为万一失败了就是另一码事了。如果这些回答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些许失望,那当记者问起当时定下“2003年研制出1000M奔腾Ⅲ水平的通用CPU,2005年在高性能通用CPU设计方面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时,唐博士回答更是让我吃惊:“我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我们签订的合同是到明年才拿出新品。”记者本想更深入地问一些问题,如龙芯联盟的现状等等,但唐博士表示因为正在开会,不方便多讲。他提示记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龙芯,可以找神州龙芯公司;如果想了解龙芯联盟,可以找联盟的负责人,并提供了获得该负责人电话的途径。</P>
<P>告别了唐博士,记者开始着手联系龙芯联盟的负责人。可唐博士提供的联系人并没有找到该负责人的电话,倒是他说的一句话让记者哭笑不得:“其实你找他们(龙芯联盟)根本没什么用,他们根本就不权威,一直都没什么起色……”听了这句话,再联想到龙芯联盟一直无人接听的电话,记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P>
<P>既然没能联系上龙芯联盟,记者来到了神州龙芯公司,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终于,许多疑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P>
<P>记者首先询问了龙芯及龙芯2号的一些情况。</P>
<P>大众软件: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年之内龙芯有什么新成果,以及龙芯2号的研发情况。<BR>神州龙芯:龙芯1号比起去年刚发布时,经过了一些优化,性能更加稳定,而且可以批量上市,以万片进行供货。龙芯2号刚刚开始流片(指产品设计完成后,把设计方案送上流水线的过程),预计明年上半年能下线,性能将达到龙芯1号的4到8倍。<BR>大众软件:去年龙芯1号发布时有不少媒体披露计算所定下了今年将能达到奔Ⅲ1G水平的目标,而唐博士却说他们没说过这样的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BR>神州龙芯:是这样的,当初定下的目标是龙芯2号今年能达到500兆的频率,因为一个时钟周期的执行效率是奔腾Ⅲ的两倍,所以说能达到奔腾Ⅲ1G的水平,再经过一些媒体炒作,就变成了那句话。<BR>大众软件:那现在实现了么?<BR>神州龙芯:还没有,龙芯2号刚开始流片,要等到明年。<BR>大众软件:龙芯和相关软硬件的销量如何,主要的购买对象是哪些,采用龙芯的计算机在电脑城能买到么?<BR>神州龙芯:具体销量不太好说,大部分项目还在试验阶段,没有产品化,所以出货量不是很大,每月大约1000片左右。龙芯主要用在NC和服务器上,购买对象一般为政府、教育和金融等。电脑城里暂时还买不到,因为龙芯定位在专业领域,所以我们采取直接供货的形式,商场分销对我们并不合适。<BR>大众软件:龙芯的售价是多少,目前的买家都有哪些?<BR>神州龙芯:万片售价不好透露,买家不同价格也不太一样。龙芯单片的零售价是200元人民币,千片以上售价大概在160-170元之间。至于买家全国各地都有,比如湘计算机和东湖科技等。<BR>大众软件:那么龙芯会不会应用在个人电脑领域上?<BR>神州龙芯:近几年不会,因为谁都知道这个领域竞争激烈,而且龙芯与对手实力差距太大。但是李国杰院士表示,龙芯2号推出以后,性能应该足够用在Linux个人电脑上。<BR>接着,记者又就龙芯联盟向该负责人提出了一些问题。<BR>大众软件:我给龙芯联盟打过几次电话,都没有人接。你能介绍一下龙芯联盟的现状么?<BR>神州龙芯:只能说龙芯联盟是自己运营的独立机构,目前还在运作中。<BR>大众软件:那么联盟“将在2003年吸引100家以上的各专业领域的产研单位加盟,研发出100款以上基于"龙芯"的专用产品”的计划实现没有?<BR>神州龙芯:今年是够呛了。因为联盟采用的是严进严出的策略,对成员要求很高。现在总共有百十来家在谈,但实际吸收的成员只有10家左右。</P>
<P>接着,记者请这位负责人以一位业内人士的身份简单谈一下民族芯片产业目前的状况和特点。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民族芯片产业与过去的热衷于炒作、虚浮不实相比,变得更加理性化。经过很多次泡沫的破灭,这个市场已经逐渐明晰,厂商们也开始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扮演什么角色。理性化,办实事是一个很好的特点。国家对此也有比较高的重视程度,对这一产业推出了相关的扶植政策,比如减免税收,并提供一些项目支持等。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问题仍然存在。国内有庞大的市场,足够的购买力,一些城市也修建了先进的生产线。但是最核心的部分——芯片设计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却非常欠缺,这对于民族芯片产业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弱点。</P>
<P>最后,这位负责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其实这个行业还是需要国家来扶持,如果什么都要靠自己,估计很多人会死得很惨……”</P>
<P>看得出来,龙芯的设计者们一直在努力,取得的一些成就也值得肯定。但必须认识到的是,目前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目标仍然相距甚远。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对日新月异的IT界来说,可能发生的事太多了。生存与毁灭,只发生在一瞬间。如果说现在一切还刚刚起步,需要适应期,或许还情有可原。但是在这样一个强者生存的市场环境下,只能用情和理,而非技术和实力说话,这种辩解实在苍白无力。</P>
<P>4.断弦之音<BR>谈到民族芯片产业,就不能不提起“女娲”这个词。我想,凡是在国内IT业稍有点资历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它指代的是什么。</P>
<P>提到女娲就不能不提微软的维纳斯,当年盖茨领着这位洋女神进入中国的理由是相当冠冕堂皇的。在长达几页的维纳斯白皮书里,微软用一种救世主般的口气描述着维纳斯计划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以下内容摘自维纳斯计划白皮书原文:<BR>……信息家电(指维纳斯)既能作为获取信息的终端,又能够覆盖家用电脑在教育、娱乐、家政处理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家电的亲和力--简便易用、无需维护、价格便宜。信息家电的这些特质将帮助中国大众超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和知识的门坎,而享受数字生活或网络生活方式。这是对中国大众甚至相关产业的雪中送炭……所以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基于微软Windows CE操作系统适时推出维纳斯计划,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大众化数字生活的信息家电解决方案,期望能够帮助中国大众早日进入数字生活或网络生活方式,与中国产业界共同把握机遇……它将满足中国普通老百姓使用电脑和上网的迫切需求,同时又适合其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这种大众化特征使得为中国IT行业提供一个规模化的用户群成为可能,这正是中国业界人士多年来梦寐以求的。</P>
<P>现在看来,这些文字无疑十分幼稚可笑。一些朋友戏称:“微软好像总觉得别人是愚昧未开化的,而他们的使命就是从思想上解救这些人。他们只恨不能把人们都洗脑,然后灌入Windows系统,再向他们收钱……”</P>
<P>被人洗脑肯定没人愿意,但遗憾的是许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正不知不觉地被格式化,然后重新分区,安装系统。认识到这一点的少数人,自然就要充当呐喊者的角色,试图把混沌不清的人唤醒。于是,背负着与洋女神决一胜负使命的女娲,就这样出征了。</P>
<P>这场战争并没有当初人们想象的那么激烈,甚至战争双方都没想到,这场没有赢家战争会用一种尴尬的方式结束。因为不符合中国国情,维纳斯始终没在中国形成气候,最终铩羽而归;女娲也没有因为对手的倒下而获得好处——它本身的市场定位和维纳斯相似,换句话说,同样有不符合国情的致命伤,最终随着个人电脑售价的持续下降而淡出了市场。</P>
<P>从整个过程来看,女娲失败的原因除了对市场估计不足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意气用事,急于和微软对抗造成的。这件事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占据市场,保护民族产业确实非常必要。但如果没有章法,盲目求进,和大跃进有什么区别?<BR>现在回过头,可以发现龙芯在某种程度上和女娲非常相似:影响大于其本身,相似的媒体热炒,相似的信誓旦旦,然后,相似地陷入沉默。这是不是意味着,龙芯会重蹈女娲的覆辙?这决不是我们希望看见的结局,任何民族产业的失利,都意味着我们将在市场上失去一块重要疆土,这样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既要肯定龙芯们大力发展民族产业的决心,也要提醒他们要看清自己眼前的道路,一路走好。</P>
<P>5.思,释<BR>从女娲到龙芯,有太多东西需要思考。记者本想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一下对龙芯,对发展民族芯片产业的意见和看法,可倪院士似乎对此话题讳莫如深。首先他表示没有参与龙芯这一工作,想了解龙芯可以采访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并提供了李院士的E-mail。当记者进一步表示想请一位第三方的权威人士谈谈对龙芯的看法时,倪院士回答,关于国产CPU他的观点已在某些媒体上发表,不过不是针对某个CPU的,如果要特别对某个CPU作评论还需要进一步作调查研究,还是等以后他有机会了解更多情况后再谈比较好。</P>
<P>记者又请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博士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方博士表示,他是很支持发展民族CPU事业的。CPU是一个很大的项目,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一年之内就想占领市场是不可能的,所以产品延迟也是很正常的事。记者问道:“当初龙芯刚推出时媒体热炒,并且定下了一系列目标,但大部分并没有实现,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方博士回答说:“研发CPU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就像要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样,有更多的新闻点,所以媒体都比较容易激动,热炒现象也就难免。龙芯的媒体效应是正常的,在某种程度上发布龙芯这件事的意义要大于龙芯本身。能对市场产生竞争压力,它就已经发挥价值了。不过应该承认,当时龙芯发布时,话确实有些说大了。”</P>
<P>在谈到龙芯会不会重蹈女娲覆辙时,方博士认为,这两件事不能一概而论。雷声大些无所谓。关键是民族芯片产业要在市场上生存,会有多方面因素存在,其中有很多偶然因素,成败的概率是需要赌的。</P>
<P>最后,关于民族芯片产业前景问题,方博士说:“其实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竞争一词展开,有竞争才有主动权。目前国内的CPU市场太不正常了,Intel过于强大,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致使我国每年要在CPU上多花费近50亿元人民币。只要存在竞争,消费者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龙芯最大的优势就是民族牌,民族芯片将是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P>
<P>6.尾声:<BR>就在本文将要收尾的时候,记者收到了英特尔公司的邀请函。英特尔CEO贝瑞特来华访问,与中国教育部和联想集团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仅凭贝瑞特亲自来华签订协议,就可见英特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另外,英特尔将于明年开始斥资2亿美元在成都修建一座芯片检测与装配工厂,这是继上海工厂之后,英特尔在中国修建的第二座芯片工厂。对英特尔来说,除看重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一优势外,Made in China更意味着Intel inside的标志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一些敏感领域。此次和教育部签订战略谅解备忘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政府采购的前兆?这样,民族芯片产业原有的一点优势也将被Intel们的“国产”化逐渐打破。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更新更快更强的产品和更有效的市场策略,民族芯片产业可能就要眼睁睁地面对被国际巨头挤出自家市场的残酷现实。</P>
<P>秋意渐浓……</P>
<P>爱之深,责之切,今天的一切责备和质疑无不是热切盼望龙芯、民族芯片产业能在强者如林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无论成败,我们都应该向所有这些为龙芯,为一切中国芯,为一切民族芯片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是他们给了我们的巨龙一颗真正属于自己的,火热跳动着的心脏。也许今天这颗心脏跳动得还有些微弱,但这颗心,是长在我们自己胸膛里的。随着心跳起伏,流进流出的,是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灵魂。龙芯,是开始,是延续,但绝不是结局。</P>
<P>龙的传说,永远不会终结!</P>
<P>原作发表于《大众软件》2003年19期<BR></P><!--文章结束-->
能“放”出来才看的出来``
希望我们能好好汲取经验教训!!!
从长远来讲,我们要放弃WINDOWS加INTEL的道路,尽最大努力把LINUX培育成我国电脑桌面应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努力是应该的,最好清楚自己的东西!
<P>没那么复杂,龙芯就是“看门狗”,如果没有它的存在,许多重要系统就不得不向美国敞开后门</P>
[B]以下是引用[I]二锅头爱好者[/I]在2005-11-12 0:59:00的发言:[/B][BR]<P>没那么复杂,龙芯就是“看门狗”,如果没有它的存在,许多重要系统就不得不向美国敞开后门</P>


对我们的爱犬,要精心训练,好好培养,让其身强体壮,勇猛顽强,机智灵活!!
<P>现在胡哥搞的政策和江总不一样,龙芯是江绵恒一手促成的,可以说,没有江绵恒就没有龙芯.</P>
<P>就看国家领导人的胸襟了.</P>
[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5-11-12 11:17:00的发言:[/B][BR]<P>现在胡哥搞的政策和江总不一样,龙芯是江绵恒一手促成的,可以说,没有江绵恒就没有龙芯.</P><P>就看国家领导人的胸襟了.</P>

搞什么都搞“太子”路线,或者“遗孀”路线,就不好了。不过看现在胡温路线是赞成“自主创新的”,而老江也是经常提“创新”的,应该没什么矛盾!反正俺个人看好龙芯。

另我2002年春节前与同学聚会,一搞相关专业的博士同学深知内情,2003年龙芯一代能达到多少主频和他预测得不错,在200-400之间,达不到500,因为当时国内优化技术研究不够,主频没法提得太高。而按照当时我们采用的台积电.25工艺Intel可以做出的主频也高不到哪里去,我们的当然还要打一下折扣。他预计2004年底2005年初达到或略微超过PIII-1G是可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06年底至07年初达到或者接近PIV 2G的水平,这就要等着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