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坠机事故--一架歼六的坠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54:47
作者:尉虢达
时间过去的太久了,事故发生的具体日期已经记不清楚了,也就是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情吧。
那天我正在外场的塔台上担任飞行值班员,这是一次和过去一样十分正常的团级飞行训练日。
补充一句,我们是北京空军的一线值班部队,当时部队装备的是歼六型飞机。
从清晨开始飞行,此刻时间已经过了一半,飞行训练的计划也正好完成了一半,塔台上的人刚吃完午饭,在平时不飞行的日子里,这时正是午睡时间,所以每个人的双眼都有要打架的感觉。
“起飞”!指挥员向师司令部领航主任发出了命令,在飞行计划表上画上了放飞的记号。
这领航主任今天也来参加飞行训练,他是我们团的常客,每年的大部分飞行训练都是在我们团完成的,去其他团飞行的时间不多。
师领航主任姓白,脸上有几颗浅浅的麻子,所以大家平常都叫他“白麻子”,好在他人很随便,也不在乎这些。
白麻子今天飞的是单机航线,可能他也有了困意,刚才我下塔台吃饭的时候,就看他一个劲儿地吸烟,,唉,谁让他赶上了这个中午的时间呢?飞行训练时,飞行员们都是想刻意避开中午这个时间的。
……
“我的火警信号灯亮了”!电台里传出白麻子气急败坏的声音。
他的声音尤如一个惊雷,把塔台上所有人的睡意全都吓跑了。
我一个箭步地来到标图板前,图上显示白麻子刚出场,飞机大概离机场有五十公里。
“五O一(白麻子的空中代号),马上灭火,立即返场”。指挥员向空中发出了指令,今天的指挥员是赵团长,刚才他还为了赶走睡意和我们说笑话呢,这时已经象变了个人似的,一脸严峻相,空中起火是个大的事故征兆。
“火警信号灯灭了,但我闻到座舱里有糊味,起火好象还没有熄灭”。白麻子的口气似乎比刚才平稳了一些。
“注意观察仪表,报告你的高度、速度和航向”。赵团长对白麻子说。
“五O一高度XXX,速度XXX,航向XXX,我已经回场”。标图板上白麻子的飞机已经转了个弯,向机场飞回来。
塔台下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已经响了起来,刚才听到起火的消息以后,场站的飞行值班员已经冲出塔台下去进行了安排,我向塔台下的车辆扫了眼,只见消防车和工程车上全都站满了场务连的官兵。救护车里的医生护士也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七十年代空军场站建设的塔台十分简陋,我们这座塔台座北朝南,是座两层的小楼,楼上楼下一共四间屋子。一楼是一大一小的两个杂物间,都放些塔台的用品和场务连的器械,二楼前面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三面用玻璃环围的大屋就是指挥室,后面的一间小屋不到十个平方米,摆了张床就是信号员睡觉的地方了,信号员的工作位置在指挥室外面的一圈露天阳台上。由于地方太小,平时没有太大事情的时候,几个参谋也会跑到小屋信号员的床上躺下休息片刻。这时空中出现了险情,每个人都各就各位,我们全部的七八个人都挤在了这间屋子里,指挥室里也就显得格外拥挤了。
“你们快出来看,我的飞机真是起火了”。刚才还是平稳的白麻子,现在的口气又急了起来。听他说话的语调使我有种感觉,他与火就近在咫尺。
由于白麻子是从北面返场,作为也是名指挥员的他,知道现在飞机与塔台的位置关系,所以才叫我们出来看他的飞机,从指挥室前面三面环形的玻璃中是看不到北面出现的情况。
我们几个能够离开座位的人,马上快速来到二楼小屋后面上楼的楼梯小平台上,那里连一个平方米都不到。
越过远处群山的山顶,果然能够看到白麻子的飞机,一个已经用肉眼就能看到的白色机身,在飞机的后面,拖出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烟雾。
在平时飞行训练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飞机后面出现的这种白色烟雾,看来飞机真是起火了。
副指挥员跑进指挥室,也是一付火急火燎的架式,他急切地对赵团长说:“老白的飞机是起火了,机后有烟雾”。
“五O一,我们已经看到你了,收小油门,继续不断地灭火,准备进场,平静点,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赵团长用无线电对白麻子说。然后又急切地追问了一句:“发动机停车没有”?
“发动机没有停车,我现在速度XXX,高度XXX,马上进场”。白麻子的声音听着有点嗔人,紧张地似乎有点抖动。
“五O一,飞个小航线,缩短落地时间,注意飞机的高度”。赵团长把自己那顶单军帽甩到了一边,他也开始出汗了。
“火警信号灯又亮了,飞机已经不行了”。电台中白麻子的声音简直就是在叫喊了,看来他的精神已经快崩溃了。
赵团长象是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他一点也没有犹豫大声地向白麻子发出了命令:“五O一跳伞,立即跳伞”!
然后他又向信号员及周围的几个人吩咐:“看伞张开没有”。
白麻子的飞机已经飞到了机场的西边,从塔台西面的玻璃中已经可以看见,由于太阳照射的原因,这时的飞机闪耀着银色的光亮,我看得分外清楚,原先平飞的飞机,划了条美丽的弧线向下一头栽了下去,一下子就不见了。紧接着空中绽开了一朵白色的伞花,它慢慢地向着地面降落下来。
副指挥员站在塔台的外阳台上对着救护车大叫:“快去找人!要快”!
看到降落伞张开了,赵团长松了口气,“给XX县政府打电话,通报发生事故大致的地点,请求地方的协助,要看看地面上有没有损失”。他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开始擦已经流到面颊上的汗水。
事故层层上报,空军和北空都派来了专家分析这次坠机的事故。
飞机坠毁在了一个叫骆家庄村子的村头,幸好是中午时间出的事故,当时村头一个人也没有。
几吨重的飞机扎进地下足足有几十米深,当飞机残骸被挖出来以后,深深的洞坑里涌出了清澈的泉水。
这里的老百姓因经济困难,打的水井都很浅,井水都是微咸带有盐碱味道的。这次他们没有花一分钱,部队就挖出了一口清泉喷涌的深水井,他们怎么会不高兴?村民们万分地感谢解放军,后来听说他们给水井起名为“爱民井”。
真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六十万元的一口爱民井呀(当时一架歼六型飞机造价为六十万元人民币)!
事故结论很快就被专家们做出来了:由于机务人员的疏忽,滑油箱盖少拧了半圈,滑油箱没有达到密封。这样,处在发动机上方的滑油箱,在发动机高温的作用下,产生的油气从未密封的滑油箱盖向外泄露而造成了白色的烟雾,火警信号灯由于过于敏感而报警,飞机发动机根本没有起火,属于飞行员判断错误。这是一起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事后对机务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处分。
事后有些年轻的飞行员坐在我这里调侃,他们一致的看法,就是白麻子太慌张了,明显的判断失误,飞机失火应该为黑色的烟雾,地面人员也是人多嘴杂,连这个最起码的常识都忽视了,按说发动机工作正常,就该延长留空的时间,争取最后的机会。例如直接进场,飞个反向落地,一架飞机就救下来了。
我感觉他们虽然说的都对,但作为事故的目击者,整个事故的过程,前后也就只有几十秒钟,人的大脑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几种判断结果的,小兵张嘎是怎么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青单”。下一个碰上这种事情的,可能就是这调侃中的某一个。
唉……,高危的飞行事业。

摘自《空军纪事》作者:尉虢达
时间过去的太久了,事故发生的具体日期已经记不清楚了,也就是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情吧。
那天我正在外场的塔台上担任飞行值班员,这是一次和过去一样十分正常的团级飞行训练日。
补充一句,我们是北京空军的一线值班部队,当时部队装备的是歼六型飞机。
从清晨开始飞行,此刻时间已经过了一半,飞行训练的计划也正好完成了一半,塔台上的人刚吃完午饭,在平时不飞行的日子里,这时正是午睡时间,所以每个人的双眼都有要打架的感觉。
“起飞”!指挥员向师司令部领航主任发出了命令,在飞行计划表上画上了放飞的记号。
这领航主任今天也来参加飞行训练,他是我们团的常客,每年的大部分飞行训练都是在我们团完成的,去其他团飞行的时间不多。
师领航主任姓白,脸上有几颗浅浅的麻子,所以大家平常都叫他“白麻子”,好在他人很随便,也不在乎这些。
白麻子今天飞的是单机航线,可能他也有了困意,刚才我下塔台吃饭的时候,就看他一个劲儿地吸烟,,唉,谁让他赶上了这个中午的时间呢?飞行训练时,飞行员们都是想刻意避开中午这个时间的。
……
“我的火警信号灯亮了”!电台里传出白麻子气急败坏的声音。
他的声音尤如一个惊雷,把塔台上所有人的睡意全都吓跑了。
我一个箭步地来到标图板前,图上显示白麻子刚出场,飞机大概离机场有五十公里。
“五O一(白麻子的空中代号),马上灭火,立即返场”。指挥员向空中发出了指令,今天的指挥员是赵团长,刚才他还为了赶走睡意和我们说笑话呢,这时已经象变了个人似的,一脸严峻相,空中起火是个大的事故征兆。
“火警信号灯灭了,但我闻到座舱里有糊味,起火好象还没有熄灭”。白麻子的口气似乎比刚才平稳了一些。
“注意观察仪表,报告你的高度、速度和航向”。赵团长对白麻子说。
“五O一高度XXX,速度XXX,航向XXX,我已经回场”。标图板上白麻子的飞机已经转了个弯,向机场飞回来。
塔台下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已经响了起来,刚才听到起火的消息以后,场站的飞行值班员已经冲出塔台下去进行了安排,我向塔台下的车辆扫了眼,只见消防车和工程车上全都站满了场务连的官兵。救护车里的医生护士也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七十年代空军场站建设的塔台十分简陋,我们这座塔台座北朝南,是座两层的小楼,楼上楼下一共四间屋子。一楼是一大一小的两个杂物间,都放些塔台的用品和场务连的器械,二楼前面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三面用玻璃环围的大屋就是指挥室,后面的一间小屋不到十个平方米,摆了张床就是信号员睡觉的地方了,信号员的工作位置在指挥室外面的一圈露天阳台上。由于地方太小,平时没有太大事情的时候,几个参谋也会跑到小屋信号员的床上躺下休息片刻。这时空中出现了险情,每个人都各就各位,我们全部的七八个人都挤在了这间屋子里,指挥室里也就显得格外拥挤了。
“你们快出来看,我的飞机真是起火了”。刚才还是平稳的白麻子,现在的口气又急了起来。听他说话的语调使我有种感觉,他与火就近在咫尺。
由于白麻子是从北面返场,作为也是名指挥员的他,知道现在飞机与塔台的位置关系,所以才叫我们出来看他的飞机,从指挥室前面三面环形的玻璃中是看不到北面出现的情况。
我们几个能够离开座位的人,马上快速来到二楼小屋后面上楼的楼梯小平台上,那里连一个平方米都不到。
越过远处群山的山顶,果然能够看到白麻子的飞机,一个已经用肉眼就能看到的白色机身,在飞机的后面,拖出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烟雾。
在平时飞行训练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飞机后面出现的这种白色烟雾,看来飞机真是起火了。
副指挥员跑进指挥室,也是一付火急火燎的架式,他急切地对赵团长说:“老白的飞机是起火了,机后有烟雾”。
“五O一,我们已经看到你了,收小油门,继续不断地灭火,准备进场,平静点,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赵团长用无线电对白麻子说。然后又急切地追问了一句:“发动机停车没有”?
“发动机没有停车,我现在速度XXX,高度XXX,马上进场”。白麻子的声音听着有点嗔人,紧张地似乎有点抖动。
“五O一,飞个小航线,缩短落地时间,注意飞机的高度”。赵团长把自己那顶单军帽甩到了一边,他也开始出汗了。
“火警信号灯又亮了,飞机已经不行了”。电台中白麻子的声音简直就是在叫喊了,看来他的精神已经快崩溃了。
赵团长象是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他一点也没有犹豫大声地向白麻子发出了命令:“五O一跳伞,立即跳伞”!
然后他又向信号员及周围的几个人吩咐:“看伞张开没有”。
白麻子的飞机已经飞到了机场的西边,从塔台西面的玻璃中已经可以看见,由于太阳照射的原因,这时的飞机闪耀着银色的光亮,我看得分外清楚,原先平飞的飞机,划了条美丽的弧线向下一头栽了下去,一下子就不见了。紧接着空中绽开了一朵白色的伞花,它慢慢地向着地面降落下来。
副指挥员站在塔台的外阳台上对着救护车大叫:“快去找人!要快”!
看到降落伞张开了,赵团长松了口气,“给XX县政府打电话,通报发生事故大致的地点,请求地方的协助,要看看地面上有没有损失”。他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开始擦已经流到面颊上的汗水。
事故层层上报,空军和北空都派来了专家分析这次坠机的事故。
飞机坠毁在了一个叫骆家庄村子的村头,幸好是中午时间出的事故,当时村头一个人也没有。
几吨重的飞机扎进地下足足有几十米深,当飞机残骸被挖出来以后,深深的洞坑里涌出了清澈的泉水。
这里的老百姓因经济困难,打的水井都很浅,井水都是微咸带有盐碱味道的。这次他们没有花一分钱,部队就挖出了一口清泉喷涌的深水井,他们怎么会不高兴?村民们万分地感谢解放军,后来听说他们给水井起名为“爱民井”。
真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六十万元的一口爱民井呀(当时一架歼六型飞机造价为六十万元人民币)!
事故结论很快就被专家们做出来了:由于机务人员的疏忽,滑油箱盖少拧了半圈,滑油箱没有达到密封。这样,处在发动机上方的滑油箱,在发动机高温的作用下,产生的油气从未密封的滑油箱盖向外泄露而造成了白色的烟雾,火警信号灯由于过于敏感而报警,飞机发动机根本没有起火,属于飞行员判断错误。这是一起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事后对机务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处分。
事后有些年轻的飞行员坐在我这里调侃,他们一致的看法,就是白麻子太慌张了,明显的判断失误,飞机失火应该为黑色的烟雾,地面人员也是人多嘴杂,连这个最起码的常识都忽视了,按说发动机工作正常,就该延长留空的时间,争取最后的机会。例如直接进场,飞个反向落地,一架飞机就救下来了。
我感觉他们虽然说的都对,但作为事故的目击者,整个事故的过程,前后也就只有几十秒钟,人的大脑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几种判断结果的,小兵张嘎是怎么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青单”。下一个碰上这种事情的,可能就是这调侃中的某一个。
唉……,高危的飞行事业。

摘自《空军纪事》
写得好啊,怎么没人顶呀,我来顶。
我也顶
哈哈!人总是会犯错误的!
怕怕!
还是人重要啊
不错
6号难飞啊
遥言!!!

几十米深?!?!?

你以为是钻地弹啊!!![em05][em05][em10]
还打了一口井~
帕帕~
[em07]
砸了个飞机,出了一口井,呵呵
难呀!不容易
油气泄露也可能引起爆炸啊~
跳伞好
飞行员是最珍贵的
几十米深的坑? 带了钻地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