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坦克可不可以潜渡台湾海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9:34
二战时,德国为了入侵英国,制定了海狮计划,其中就包括用坦克潜渡海峡,并专门改造了一些坦克,60多年过去了,如果要潜渡台湾,可不可以改造一些99式呢?虽然台湾海峡比多佛海峡深,但是技术水平也比60多年前先进了很多。

http://www.soa.gov.cn/kepu/zrdl/dl4.htm
台湾海峡深度40-1680米
多佛海峡27-64米


台湾海峡大部分深度不超过100米二战时,德国为了入侵英国,制定了海狮计划,其中就包括用坦克潜渡海峡,并专门改造了一些坦克,60多年过去了,如果要潜渡台湾,可不可以改造一些99式呢?虽然台湾海峡比多佛海峡深,但是技术水平也比60多年前先进了很多。

http://www.soa.gov.cn/kepu/zrdl/dl4.htm
台湾海峡深度40-1680米
多佛海峡27-64米


台湾海峡大部分深度不超过100米
啊?你的意思是给潜水艇加上履带???
<P>先学习下物理的压强概念,这个深度只适合潜艇!且不说空气的问题!还要学习下地理知识,台湾海峡有多窄?</P>
<P>事实上幸亏德国没有潜渡多佛海峡,否则又是一次无谓的自杀!</P>
是呀!~用坦克来潜渡海峡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太实际的!~有些地方的海底地面的硬度是否足以承受住主战坦克的重量还说不准呢~真要那样做的话,准备工作也是相当繁杂的~有那些功夫倒不如想点其他的好方法去进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13:29:36编辑过]
大家都很可爱哦~~~~~
<P>挺有意思,99是没希望能做到了。</P>
在海底造一条高速公路
<P><FONT size=2>这里有个材料,日本特三式内火艇-----其实也是坦克---抗水压100米深</FONT></P>
<P><a href="http://mdc.idv.tw/pwm/wetanktoku3shiki.htm" target="_blank" >http://mdc.idv.tw/pwm/wetanktoku3shiki.htm</A></P>
<P> </P>
<P></P>

<P>另外台湾最窄的地方只有100多公里.</P>
据说,哪个高速公路中央已同意了,可WW不愿意!等统一吧!
潜渡是坦克在水底走,海里是很难的,更不要说一百多米深了!
你不如修条海底隧道得了
<P><FONT size=2>台湾海底地貌地形除了我上面找的图外,我还找到这个连接</FONT></P>
<P> </P>
<P>http://news.tom.com/1988/2005125-1798198.html</P>
<P><FONT size=2>海底地貌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期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2>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东西两侧各有20米和50米水深的两级阶地。东侧阶地较窄,50米等深线距岸一般为10~20千米;西侧阶地向外延伸,宽度较大,50米等深线距岸达40~50千米,并在几处河口外有横切的峡谷。南口有台湾浅滩,与西南阶地相连,由900余个水下沙丘组成,呈椭圆形散布,东西长约140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水深10~20米,最浅处8.6米,滩上有急流,水文情况复杂。台湾岛台中以西有台中浅滩,与东部阶地相连,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18~15千米,水深最浅处9. 6米。两浅滩之间为澎湖列岛岩礁区,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46千米,由岛屿、礁石和许多水下岩礁组成,北部岛礁分布较集中,水道狭窄;南部岛礁分散,水道宽阔。澎湖岛与台湾岛之间为澎湖水道,南北长约65千米,宽约46千米,为地壳断裂形成的峡谷,水深由北部70米向南渐深至160米;再往南延伸,水深达1000余米,为海峡最深处,连通南海海盆。澎湖水道为台湾岛西岸南北之间和台澎之间连系的必经通道。另一峡谷为八罩水道,东西走向,宽约10千米,水深70余米,分澎湖列岛为南北两群,为通过澎湖列岛的常用通道。</FONT></P>
<P><FONT size=2>海底底质中部为细沙。东部以细沙为主,近岸处偶有粗沙和软泥,台湾岛南北端近岸有部分岩底。澎湖列岛附近主要为沙底,并有砾石和基岩出现。西部近岸除岬角、岛屿附近有粗沙、砾石和基岩外,主要为粉沙质粘土软泥。</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20:23:19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烧光[/I]在2005-11-12 20:03:00的发言:[/B][BR]<P><div class=quote>另外,首先,楼主对潜渡认识可能不全面。潜渡并不是整个车都在水里,排气管是要通过一个通风管道直通水面的,海面上风高浪涌不说,你能造一条几百米的通风管让坦克背着么?就算可以,假如你是国军侦察兵,看见一堆大管子口从水上过来了,你怎么想,我肯定乐惨了,坦克在水里跑有跑不快打又不能打,往大管子出现的地方不断扔深水炸弹就什么都了账了。其次,坦克是陆上作战兵器,不考虑非常压情况下的气密性。水是有压力的,每下去十米,就相当于增加一倍大气压,坦克无论做什么样的潜渡前准备,都无法在不挂掉的前提下开到水面50米以下,更不用说1680米了。。。  还有,台湾海峡最窄处也有两百余公里,接近主战坦克不带油箱能够行驶的最大距离,如何在水下加油?</div></P><P>当年中国"贫油"的时候,公共汽车不就背着大气包到处跑么?为什么坦克就不可以背个氧气包?至于排气,柴油潜艇不也在水下排气么?为什么不可以仿照潜艇改造坦克的排气系统?至于潜水深度,60多年前鬼子的特三式内火艇就能潜100米,现代的中国坦克经过改造不能潜的更深?更何况台湾海峡海床平均深度60米,大部分地方不到80米.至于油料,98的最大行程500公里,台湾海峡不到200公里,就算水下行驶费油,为什么不可以象飞机一样配副油箱?</P>

照那个样子改造出来不就是潜艇嘛~潜艇我们有现成的啊,不用把坦克改造的~呵呵~毕竟一种武器有一种武器的主要用途,没必要把它们都给搞成是全能的!那样的话武器的成本会很高!根本就用不起!再说,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恐怕也达不到那个要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烧光[/I]在2005-11-12 20:03:00的发言:[/B][BR]<P><div class=quote>另外,首先,楼主对潜渡认识可能不全面。潜渡并不是整个车都在水里,排气管是要通过一个通风管道直通水面的,海面上风高浪涌不说,你能造一条几百米的通风管让坦克背着么?就算可以,假如你是国军侦察兵,看见一堆大管子口从水上过来了,你怎么想,我肯定乐惨了,坦克在水里跑有跑不快打又不能打,往大管子出现的地方不断扔深水炸弹就什么都了账了。其次,坦克是陆上作战兵器,不考虑非常压情况下的气密性。水是有压力的,每下去十米,就相当于增加一倍大气压,坦克无论做什么样的潜渡前准备,都无法在不挂掉的前提下开到水面50米以下,更不用说1680米了。。。  还有,台湾海峡最窄处也有两百余公里,接近主战坦克不带油箱能够行驶的最大距离,如何在水下加油?</div></P><P>当年中国"贫油"的时候,公共汽车不就背着大气包到处跑么?为什么坦克就不可以背个氧气包?至于排气,柴油潜艇不也在水下排气么?为什么不可以仿照潜艇改造坦克的排气系统?至于潜水深度,60多年前鬼子的特三式内火艇就能潜100米,现代的中国坦克经过改造不能潜的更深?更何况台湾海峡海床平均深度60米,大部分地方不到80米.至于油料,98的最大行程500公里,台湾海峡不到200公里,就算水下行驶费油,为什么不可以象飞机一样配副油箱?</P></div>
照那个样子改造出来不就是潜艇嘛~潜艇我们有现成的啊,不用把坦克改造的~呵呵~毕竟一种武器有一种武器的主要用途,没必要把它们都给搞成是全能的!那样的话武器的成本会很高!根本就用不起!再说,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恐怕也达不到那个要求~~


潜艇能登陆吗?如果装甲力量要登陆要配专门的登陆舰艇,而且还要冒着敌人的空中、海上和
陆地的防御火力。当然我并不排斥其他的登陆方式,我也不认为这种东西可以作为主战武器,
但是作为登陆方式的一种选择,一种突击方式,或者一种特种作战方式,还是可以考虑的。
对与这样的贴子我们能不能一笑了之,何必计较呢?
<P>坦克背“氧气包”和公共汽车背包是两回事,且不说废气如何排放,单是坦克本身受水的浮力,本身履带的附着力已经不足,再背个包,要么悬浮在水中,漂向大西洋,要么履带打滑,原地不动,楼主不会打算为坦克再装上一套水下动力吧?</P>
<P>   有这功夫,干点什么不好?</P>
<P>PS:此贴有成为“失重贴”的潜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23:48:21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踩扁布什[/I]在2005-11-12 23:46:00的发言:[/B][BR]<P>坦克背“氧气包”和公共汽车背包是两回事,且不说废气如何排放,单是坦克本身受水的浮力,本身履带的附着力已经不足,再背个包,要么悬浮在水中,漂向大西洋,要么履带打滑,原地不动,楼主不会打算为坦克再装上一套水下动力吧?</P><P>   有这功夫,干点什么不好?</P><P>PS:此贴有成为“失重贴”的潜力!</P>


坦克的密度比水大多了,怎么会附着力不足?气包未必就很大,气体可以压缩的,贫油时代的气包是橡胶的,现在的氧气包可以高强度材料。
当然我的设想中可能有些细节需要推敲,但是并没有违反基本物理,怎么就是失重贴?
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海底的水流,因为海水也是流动的,虽然不象海面那样惊涛骇浪,但是也不小,可能还有旋涡,另外没有详细海图 ,所以对海底地形也只能粗略了解,是不是适合走坦克不好说。
好提议,我们这样就有一万多辆能当潜艇用的坦克了!!!!!!!!!!!!!
  不现实,除非进行本质上的改进,否则基本上无法实现。一是动力、二是密封、三是距离,个个都是难题,与其改进坦克,倒不如改潜艇。
是个好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有点欠缺,如果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改造出这样的坦克来,那么它的外形一定会很大,这样一来,一旦上了海滩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移动靶子!而且在陆地上由于车上装备了很多潜渡用的装备,会使车辆重量增加很多,影响车辆的机动能力!~也许有人会提出,让车辆上岸以后把多余的装备拆下,但是,这只能是在友军已经抢滩成功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的话,敌人是不会等着你准备好了才开火的!~要研制一种武器就要先明确制造这种武器的初衷是什么,我想,楼主的意思应该是想用这种坦克来出敌不意地完成抢滩的任务吧~但是,如果在使用这种坦克时必须要有烦琐的准备工作的话,那么也就失去了用它的目的~
[B]以下是引用[I]PLA39JTJ[/I]在2005-11-13 17:47:00的发言:[/B][BR]  不现实,除非进行本质上的改进,否则基本上无法实现。一是动力、二是密封、三是距离,个个都是难题,与其改进坦克,倒不如改潜艇。

其实就是坦克和潜艇技术的结合,但是还是以坦克技术为主,首先潜水深度不深,最多100米,其次潜水时间不长,最多10几个小时,再次,不要求续航力,只要跨100-200多公里海峡后还能陆行50公里左右再次,不要求水下战斗力,再次,不要装声纳,再次,不要求浮上浮下,就是说不要水舱,再次,在海底以履带前进。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以坦克特征为主。
[B]以下是引用[I]ss骷髅尖兵[/I]在2005-11-13 18:29:00的发言:[/B][BR]是个好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有点欠缺,如果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改造出这样的坦克来,那么它的外形一定会很大,这样一来,一旦上了海滩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移动靶子!而且在陆地上由于车上装备了很多潜渡用的装备,会使车辆重量增加很多,影响车辆的机动能力!~也许有人会提出,让车辆上岸以后把多余的装备拆下,但是,这只能是在友军已经抢滩成功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的话,敌人是不会等着你准备好了才开火的!~要研制一种武器就要先明确制造这种武器的初衷是什么,我想,楼主的意思应该是想用这种坦克来出敌不意地完成抢滩的任务吧~但是,如果在使用这种坦克时必须要有烦琐的准备工作的话,那么也就失去了用它的目的~

附加系统一定要用螺栓固定的吗?飞机的副油箱很容易就扔掉了,还可以使用小当量的自动爆破系统来破坏附加设备和坦克主体的连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3 20:27:19编辑过]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bl/zwqt/41886.shtml
我觉得直接安机翼还比较划算。。。。。。。
<P>我知道这肯定很难,我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海流的问题,因为没有这种海底洋流的资料,我只找到这个,前面已经贴出:</P>
<P> http://news.tom.com/1988/2005125-1798198.html</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1:05:2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1:19:51编辑过]
<P>呵呵,楼主想法不错啊~ 支持你。没有什么不可能。</P>
<P>[不是说坦克要被压烂,压扁,你不要忘了,炮塔和底盘的结合是不考虑非常压环境的密封的,也就是说,为了这个坦克,我们不仅要设计新的炮塔,还要给坦克装上至少四个耐压舱门。这些密封手段不是加个胶圈就能搞定的,同志!你去看看四十米作战潜深的潜艇的舱门,是不是跟坦克的一样,就知道为什么坦克不能下到太深的水中了!]</P>
<P>现在的三防坦克本来就是密封的,只是耐压程度不高罢了;谁告诉你密封只能用胶圈?密封的材料百十种,新型材料多的是,三防坦克也要考虑距离核爆炸爆心一定距离产生的超压。</P>
<P>[至于排气,似乎并不在等待解决之列,因为水下排气似乎已经解决了:“为了防止水倒灌到发动机里,在发动机排气管处要加上排气活门。这是个单向活门,废气可以排出去,而水却不能倒灌进来。对于以二行程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来说,由于扫气作用和开式燃烧方式,在工作循环中有时压力较低甚至形成负压,靠排气活门已经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还要另外加装一根排气筒。M1主战坦克的排气筒有点象孙悟空的尾巴变成的旗杆,位于车体后部。”。。为什么说带个压缩气体包不现实?这有段原话:“板的较低位置处装一个排水泵。排水泵一工作,就可以把车内的积水排到车外。只要进的没有排的多就没事儿。再说通气和防倒灌。呼吸,在陆地上根本算不上问题,在水中可就不一样了。不单乘员要呼吸,发动机工作更需要大量的空气。这就是坦克潜渡前要在炮塔顶部坚起通气筒的道理。原苏联T-72坦克的通气筒由3节组成,总长3.5米,直径15厘米,象拉杆天线似的,平时3节通气筒套在一起,固定在炮塔外侧左后部,用时临时组装安装到炮塔上的专门位置上。美国的M1主战坦克采用燃气轮机,其进气量要比柴油机大2-3倍,所以,采用了两根进气筒。”说得不详细,但已经很清楚,就是我们需要大量的、大量的空气!]</P>
<P>首先中国坦克用的是柴油机,不是燃气轮机,而柴油潜艇也是用柴油机,柴油潜艇也可以水下排气,仿照柴油潜艇的排气装置改造坦克就是,有一种AIP潜艇也是自带液氧,而坦克潜渡时间单位是小时,AIP潜艇时间单位是天和星期,柴油潜艇的功率比坦克大多了。</P>
<P>[至于海底的地适不适合跑坦克……我只能说你肯定不是住在海边的……再引用一段:“坦克潜渡也不是万能的。一般说,潜渡深度应在5米以内。太深了,发动机的排气阻力增加,同时由于水的浮力增大,坦克在水底的附着性变差,车辆容易打滑。目前,苏联主战坦克的潜水深度为5-5.5米,“豹”1、“豹”2坦克为4米,法国的AMX-30B2等主战坦克也是4米,美国的M1主战坦克的通气筒不长,估计其潜渡深度在2.5米左右。”]</P>
<P>水的浮力和深度没有什么关系,只和排水量有关。</P>
<P>[退一万步来讲,假设是可行的,OK,你凭什么认为在海底行军的庞大的坦克集群不会被对方发现?被发现了怎么办?跑得掉吗?打得了吗?如果我们此时已夺取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国军的海陆空军都出不来了,那组织这场声势浩大的潜渡又有什么实战意义呢?]</P>
<P>这么复杂的坦克当然不是主战武器,也就是辅助登陆手段,甚至是特种作战手段,所以不会是庞大的坦克集群,会不会发现?坦克的躁声是120分贝左右,而美国洛杉矶核潜艇也差不多是这个躁声水平.</P>
[B]以下是引用[I]nazci[/I]在2005-11-14 1:17:00的发言:[/B][BR]补充一点。。特三根本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坦克,更不可能作为主战坦克使用。无论从外型上还是结构上,特三更像一艘装了履带的袖珍潜艇。“特”就说明了这是用于特殊用途的,是特别设计的,而不是由任何一型坦克改装来的。另外,你的那个图片不是特三的图片,而是95式坦克,具体型号不清楚,没研究过。下面的才是特三

其实特三就是一式中战改的.
http://mdc.idv.tw/pwm/wetanktoku3shiki.htm

特三式內火艇是打算作為特二式內火艇的後繼車種而針對特二式的缺點開發而來的.同樣為了減短開發時間和風險,本車採取的方法和特二式相同,特二式以九五式輕戰車作基礎,而特三式內火艇則是以一式中戰車作基礎開發而成,其機械構造大體沿用一式中戰車,不過為了適應兩棲的作戰型態,特三式把一式中戰車的轉輪由六個增加到八個好減低接地壓力提高車子的安定性和機動性.另外同樣要由潛艇撘載出擊,特三式對車身的水密度要求亦比一式中戰車來的高,在車身鎔接上下了一番功夫達到可在水下一百公尺的耐壓程度.
  戰術運用上,原定的計畫用法同特二式一樣由潛艇搭載對敵方島嶼行奇襲登陸,作為陸戰隊第一線的火力支援車來運用.可是等到制式化採用的1943年,戰局已經惡化而無法量產且日軍此時也無發動登陸作戰的餘力了.最後只生產了試作車19輛裝備到本土的特攻單位裡,預計在本土決戰時投入.
  本土決戰的東京灣防衛計畫裡,預定在美軍攻入時,發動一場從空中櫻花自殺機,海上震洋艇到海中回天魚雷的特攻行動,而特三式內火艇憑藉著優異的潛水能力在這場特攻亂舞中也不缺席地摻上一腳.日本海軍原定的計畫是打算讓特三式內火艇待在東京灣深處在美軍殺入時,潛到美軍艦艇底下,再由潛水員攜帶水雷對敵艦進行爆破攻擊.這個計畫被定名”蛟龍作戰”因為日本投降而未實施.
<P>给兵器知识写封信吧……他们说得更全面一点,而且绝对不会说打击你的话。我只能说你的想法是好的。41吨的T-72在大于五米的水深履带就要打滑,即便我们的99经过改装加重到100吨,在100米深的海水里很难说就能稳稳当当。可以再告诉你一点,大于20米深度的海水就完全漆黑一片,坦克在江河中的潜渡都必须与地面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系来引导,而敌人的侦察手段,不仅仅只有声纳。如你所说,海峡最窄处只有100公里,但你认为可以直线前进吗?</P>
<P>还有成本。研制坦克用AIP系统的成本和坦克改装成本,你认为会小吗?你要想想看这个特种作战的效费比是否太低。基于你这个设想,我觉得研制大型坦克登陆潜艇貌似还要划算一些。</P>
<P>PS:考大学没有?去考哈工大吧……比较适合你。</P>
其实我这个设想就是在苏联的登陆潜艇(或者叫潜水登陆舰)和日本式特三内火艇的启发下想到的,当然技术细节我也不懂太多了,不过是普通军迷,另外我学的和武器技术一点都扯不上关系。
[B]以下是引用[I]烧光[/I]在2005-11-13 0:1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P></div>

坦克的密度比水大多了,怎么会附着力不足?气包未必就很大,气体可以压缩的,贫油时代的气包是橡胶的,现在的氧气包可以高强度材料。
当然我的设想中可能有些细节需要推敲,但是并没有违反基本物理,怎么就是失重贴?
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海底的水流,因为海水也是流动的,虽然不象海面那样惊涛骇浪,但是也不小,可能还有旋涡,另外没有详细海图 ,所以对海底地形也只能粗略了解,是不是适合走坦克不好说。

建议LZ查一下坦克潜渡的资料,看看是否会发生附着力不足的情况!
[B]以下是引用[I]烧光[/I]在2005-11-13 20:1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LA39JTJ[/I]在2005-11-13 17:47:00的发言:[/B][BR]  不现实,除非进行本质上的改进,否则基本上无法实现。一是动力、二是密封、三是距离,个个都是难题,与其改进坦克,倒不如改潜艇。</div>
其实就是坦克和潜艇技术的结合,但是还是以坦克技术为主,首先潜水深度不深,最多100米,其次潜水时间不长,最多10几个小时,再次,不要求续航力,只要跨100-200多公里海峡后还能陆行50公里左右再次,不要求水下战斗力,再次,不要装声纳,再次,不要求浮上浮下,就是说不要水舱,再次,在海底以履带前进。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以坦克特征为主。

  我是个坦克兵,太专业的东西不懂,只谈些基本的。第一:你说潜水深度不深,100米就行,车内乘员和发动机所需要的氧气从哪里来,用通气管的话,100米长的管子,如何不断?如何保持开口在水上?第二:来要求续航力,那在海底行驶200公里后还要上陆行驶50公里,油料从哪里来?靠车内带的肯定不行。第三:不要求浮上浮下?海底不是公路,不可能很平坦,在陆地上掉坑里有工程车来拖,在海底谁来拖?第四: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平常情况下10米深的潜渡就进水,100米深海水下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装满水了,请问如何解决密封问题。
  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地!!!
我觉得能让坦克潜在10米的水中前进就足够了,而且做到这点也很了不起了
我觉得楼主的精神是很值得称赞的,支持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