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问题,大家怎么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19:53
在超大潜水一个多月了,感觉牛人众多,今天在FT上看到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大家观点如何,我个人是比较同意作者的观点的,不知大家如何看,第一次发帖,请大家理性讨论,轻拍勿喷,手机发帖,排版不好,请见谅。
原文标题:警惕暮气扼杀中国改革
内容如下:
满街青年,追风逐日。

尤记二十年前的一个五四青年节,我在红安一中读书,日复一日繁重的复习与考试,霸占了我几乎所有的天空。好不容易轻松一日,阴天转晴,格外注目。那时候的青年节热烈奔放,锐气逼人。我老家的小县城里,到处是青年,骑着自行车三五成群的,骑摩托带个美女呼啸而过的,在震天的喇叭声中逛街的,三三两两坐在广场上聊天唱歌的,充满了人间气息,世俗而热烈,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二十年后的青年节,我已届中年,漫步京城街头,除了一些官方和商家的宣传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多少青年来关注这个节日了,大街上车流依旧,却已经没有热烈的人潮。也许在一个追逐金钱名位的社会,激情日渐消退,但是,更让人冷汗淋漓的是,举国之中,青年人口似乎已呈萎缩之势。我在物美超市随机清点了下出口买单处排队的人流,赫然发现,青年人竟然已经成为少数派了,多的是中老年。

京都如此,小城市更是青年凋敝。

中国的青年都到哪里去了?

青年节里的中国,为什么不再有满街少年?

更为吊诡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活力,似乎与青年比例相辅相成,近年来,中国改革的停滞乃至部分倒退背后,其实就是伴随着青年人口的萎缩。

不仅是改革时代,由此上溯到革命时代,革命事业的克成大功,亦与青年势力的消长命悬一线。

中国近代以来,能够不停革命,最后克成建国大业,完成民族与民主的初步革命,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良好的人口结构。

从清末到建国前夕,中国人口大约在5亿左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以青年为主。
拥有青年,才是国家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此,纵使旧中国千疮百孔,无数仁人志士,亦对中国满怀热望。在1900年,百年之交,当时清廷已经行将就木,中国即被被瓜分豆剖之际,梁启超尚饱含热情地写下千古名文《少年中国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气度雄伟地规划中国未来,毛泽东敢于预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即将出生的婴儿,是喷薄欲出的朝阳。方志敏敢于想象未来“可爱的中国”。

那时候,中国确实有资本想象美好的未来。

在百年来的几次大的国内革命和对外战争中,中国最后胜利,决定权就在于青年。

作为二战时中国最大的对手,日本战死500万,占其总人口的7%,而中国纵使军民死亡3000万,也只占总人口的6%,当时,中国人口结构,30岁以下人口,为70%以上。
充足的青年人口,使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资本,敢于对抗一切势力。孙中山初创共和,毛泽东再造共和,均借重了当时的人口优势。

抗美援朝的胜利,亦得益于中国人口结构,所以敢于打死仗,前赴后继,勇士不绝,推动士气高涨,连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亦不得不折腰,不敢与中国比拼人口消耗。

青年成就革命,绝非虚言。

以本人的罗氏家族为例,本人祖父辈兄弟四人(祖辈女性长辈不可考,暂略),大爷爷在家务农,二爷爷参加红军,大革命时期即做到了连长,最后因为眼睛被打瞎一只而隐居山野,最终逃过国民党追杀,祖父是老三,也参加了革命,建国后成为当地大队长,四爷爷在武汉经商,一家兄弟四人,两人参加革命,剩下两兄弟,足以给父母养老,以及应付其他家族动荡。
如此家庭结构,则革命的暴力威慑时时存在,革命的希望永续不绝。所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绝不仅仅是一句充满英雄气概的口号,而是现实的存在。父死子继,兄仇弟报,杀之不绝,则专制势力必然恐惧,成为彻底的纸老虎,革命力量一经动员,则如野草燎原,最终葬送一切黑暗势力。

改革开放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第三次大革命,本次温润而广泛的革命之所以成功,亦因为拥有足够的青年。

改革之初,庞大的青年人,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前进动力。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为青年人寻找出路的共识,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巨手。我记得读小学和中学时代,成千上万同村的哥哥姐姐们出外打工,而少数幸运又勤奋的哥哥姐姐,则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国家的人”。
而在社会和家庭组织上,当时的中国人口结构,亦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资源。改革后,科技的进步,是以青年人知识文化的提高为前提的,而足够的青年中产生的精英,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亦是当今的主力。除了在政治领域外,社会的绝大多数组织的运转、生产、创造,都是以青年人为主力的,社会主流力量与精英的年轻化,决定了国家的战略高度。

在低端领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亦有赖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大量的劳动力来源,有赖于数量庞大的青年。以农村为例,改革早期和中期,大量的农民青年成为产业青年,具体的家庭分工如下,家中兄弟姐妹平均大约三人,一人在家务农兼帮父母料理家务,早日成家,其余兄弟姐妹在外无后顾之忧,或者,兄弟姐妹各自外出,但是均摊费用,帮助父母建立家业。如此,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才富有活力。形成中国早期家庭中著名的“逢三抽一”现实惯例。
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亿万青年的热血与汗水,竞成今日之功,中国跃升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大国,完成了初步崛起。

事情正在起变化。

中国不复为少年之国。

从建国至改革之初,中国的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至1996年,中国的平均年龄突破30岁,至2008年突破35岁,至2022年,中国平均年龄,即将达到40岁,而至2050年,中国平均年龄将达50岁,成为世界平均年龄最高的国家,老龄人口总数将达4亿以上,成为名副其实世界第一老人之国。

百年前,梁启超在其雄文《少年中国说》中,将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与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作了详尽的对比,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然在心理上总体趋向保守,由此缺少活力和勇气,整个国家变成懦弱之国,缺乏血性。同时,老化的人口,由于精力的限制,亦出现智慧退化,则整个民族,智慧与勇气俱亡,变为毫无希望的死亡之国。
举国为少年,则国家前途无量,举国为老人,则衰亡可待。

最近,《人民日报》罕见地撰文,称80后一代暮气沉沉,精神早衰。而年轻人的早衰,则是对整个社会活力衰退的警示。

未来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而这场宏大的改革,无异于中国的第四次革命。庞大的青年人口,富有活力与勇气的民族精神,亦是中国四次革命的力量之源。

日本三次革命可为中国借鉴。近代以来,日本19世纪后期的明治维新,20世纪中的宪政改革,均基本成功,但是,20世纪后期至今的第三次社会革命,却至今未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年人口过少,在经济上,要拉动消费,鼓励创造,在政治上,还要打破老人政治,世家政治,均非足够的青年不可为,所以,代表青年势力的鸠山由纪夫纵使一时崛起,但日本的主流社会并不为青年人所把持,就是投票,青年人也投不过老人。鸠山改革很快被绞杀,难成大器。
中国的未来改革,能否打破日本式的宿命?

一个可怕的景象是,纵使未来中国实现了一人一票式的民主,青年不足,老人满街,按照票数论英雄,老人也足以将青年挫败,任何改革,都难以推动,直到将整个社会耗死,成为溃败的民族。

在创新能力方面,青年人普遍胜过老人。在多数行业的事业曲线中,青年时期,都胜过老年时期。但是,无论在财富领域,还是社会地位领域,年长者都拥有比年轻者更有利的优势,毕竟财富、名望、权力等,都需要积累。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先来者独占乃至阻止后来者的机制,则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都将丧失,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人民日报》称80后暮气沉沉,一个很大原因,即是当下的青年,机会被老人集团剥夺。
不仅仅是五四,在任何时候,青年都应成为社会的中坚,这个国家才有锐气与血性,生机与活力,虽寒冬亦如仲夏,否则,虽处春夏,亦是寒意逼人,死气沉沉,国家外表强大,实则危机四伏,柔弱如草。

由此,中国要找到未来,必造就恢弘雄厚之国家资本,即活力无限的青年阶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由此,废计生,兴中国,乃未来大势所趋,播种儿童,收获青年。为未来计,中国应尽早开放生育,避免老人暮气扼杀改革,不可自废后代,自残民族,自绝希望。在超大潜水一个多月了,感觉牛人众多,今天在FT上看到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大家观点如何,我个人是比较同意作者的观点的,不知大家如何看,第一次发帖,请大家理性讨论,轻拍勿喷,手机发帖,排版不好,请见谅。
原文标题:警惕暮气扼杀中国改革
内容如下:
满街青年,追风逐日。

尤记二十年前的一个五四青年节,我在红安一中读书,日复一日繁重的复习与考试,霸占了我几乎所有的天空。好不容易轻松一日,阴天转晴,格外注目。那时候的青年节热烈奔放,锐气逼人。我老家的小县城里,到处是青年,骑着自行车三五成群的,骑摩托带个美女呼啸而过的,在震天的喇叭声中逛街的,三三两两坐在广场上聊天唱歌的,充满了人间气息,世俗而热烈,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二十年后的青年节,我已届中年,漫步京城街头,除了一些官方和商家的宣传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多少青年来关注这个节日了,大街上车流依旧,却已经没有热烈的人潮。也许在一个追逐金钱名位的社会,激情日渐消退,但是,更让人冷汗淋漓的是,举国之中,青年人口似乎已呈萎缩之势。我在物美超市随机清点了下出口买单处排队的人流,赫然发现,青年人竟然已经成为少数派了,多的是中老年。

京都如此,小城市更是青年凋敝。

中国的青年都到哪里去了?

青年节里的中国,为什么不再有满街少年?

更为吊诡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活力,似乎与青年比例相辅相成,近年来,中国改革的停滞乃至部分倒退背后,其实就是伴随着青年人口的萎缩。

不仅是改革时代,由此上溯到革命时代,革命事业的克成大功,亦与青年势力的消长命悬一线。

中国近代以来,能够不停革命,最后克成建国大业,完成民族与民主的初步革命,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良好的人口结构。

从清末到建国前夕,中国人口大约在5亿左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以青年为主。
拥有青年,才是国家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此,纵使旧中国千疮百孔,无数仁人志士,亦对中国满怀热望。在1900年,百年之交,当时清廷已经行将就木,中国即被被瓜分豆剖之际,梁启超尚饱含热情地写下千古名文《少年中国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气度雄伟地规划中国未来,毛泽东敢于预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即将出生的婴儿,是喷薄欲出的朝阳。方志敏敢于想象未来“可爱的中国”。

那时候,中国确实有资本想象美好的未来。

在百年来的几次大的国内革命和对外战争中,中国最后胜利,决定权就在于青年。

作为二战时中国最大的对手,日本战死500万,占其总人口的7%,而中国纵使军民死亡3000万,也只占总人口的6%,当时,中国人口结构,30岁以下人口,为70%以上。
充足的青年人口,使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资本,敢于对抗一切势力。孙中山初创共和,毛泽东再造共和,均借重了当时的人口优势。

抗美援朝的胜利,亦得益于中国人口结构,所以敢于打死仗,前赴后继,勇士不绝,推动士气高涨,连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亦不得不折腰,不敢与中国比拼人口消耗。

青年成就革命,绝非虚言。

以本人的罗氏家族为例,本人祖父辈兄弟四人(祖辈女性长辈不可考,暂略),大爷爷在家务农,二爷爷参加红军,大革命时期即做到了连长,最后因为眼睛被打瞎一只而隐居山野,最终逃过国民党追杀,祖父是老三,也参加了革命,建国后成为当地大队长,四爷爷在武汉经商,一家兄弟四人,两人参加革命,剩下两兄弟,足以给父母养老,以及应付其他家族动荡。
如此家庭结构,则革命的暴力威慑时时存在,革命的希望永续不绝。所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绝不仅仅是一句充满英雄气概的口号,而是现实的存在。父死子继,兄仇弟报,杀之不绝,则专制势力必然恐惧,成为彻底的纸老虎,革命力量一经动员,则如野草燎原,最终葬送一切黑暗势力。

改革开放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第三次大革命,本次温润而广泛的革命之所以成功,亦因为拥有足够的青年。

改革之初,庞大的青年人,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前进动力。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为青年人寻找出路的共识,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巨手。我记得读小学和中学时代,成千上万同村的哥哥姐姐们出外打工,而少数幸运又勤奋的哥哥姐姐,则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国家的人”。
而在社会和家庭组织上,当时的中国人口结构,亦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资源。改革后,科技的进步,是以青年人知识文化的提高为前提的,而足够的青年中产生的精英,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亦是当今的主力。除了在政治领域外,社会的绝大多数组织的运转、生产、创造,都是以青年人为主力的,社会主流力量与精英的年轻化,决定了国家的战略高度。

在低端领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亦有赖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大量的劳动力来源,有赖于数量庞大的青年。以农村为例,改革早期和中期,大量的农民青年成为产业青年,具体的家庭分工如下,家中兄弟姐妹平均大约三人,一人在家务农兼帮父母料理家务,早日成家,其余兄弟姐妹在外无后顾之忧,或者,兄弟姐妹各自外出,但是均摊费用,帮助父母建立家业。如此,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才富有活力。形成中国早期家庭中著名的“逢三抽一”现实惯例。
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亿万青年的热血与汗水,竞成今日之功,中国跃升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大国,完成了初步崛起。

事情正在起变化。

中国不复为少年之国。

从建国至改革之初,中国的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至1996年,中国的平均年龄突破30岁,至2008年突破35岁,至2022年,中国平均年龄,即将达到40岁,而至2050年,中国平均年龄将达50岁,成为世界平均年龄最高的国家,老龄人口总数将达4亿以上,成为名副其实世界第一老人之国。

百年前,梁启超在其雄文《少年中国说》中,将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与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作了详尽的对比,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然在心理上总体趋向保守,由此缺少活力和勇气,整个国家变成懦弱之国,缺乏血性。同时,老化的人口,由于精力的限制,亦出现智慧退化,则整个民族,智慧与勇气俱亡,变为毫无希望的死亡之国。
举国为少年,则国家前途无量,举国为老人,则衰亡可待。

最近,《人民日报》罕见地撰文,称80后一代暮气沉沉,精神早衰。而年轻人的早衰,则是对整个社会活力衰退的警示。

未来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而这场宏大的改革,无异于中国的第四次革命。庞大的青年人口,富有活力与勇气的民族精神,亦是中国四次革命的力量之源。

日本三次革命可为中国借鉴。近代以来,日本19世纪后期的明治维新,20世纪中的宪政改革,均基本成功,但是,20世纪后期至今的第三次社会革命,却至今未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年人口过少,在经济上,要拉动消费,鼓励创造,在政治上,还要打破老人政治,世家政治,均非足够的青年不可为,所以,代表青年势力的鸠山由纪夫纵使一时崛起,但日本的主流社会并不为青年人所把持,就是投票,青年人也投不过老人。鸠山改革很快被绞杀,难成大器。
中国的未来改革,能否打破日本式的宿命?

一个可怕的景象是,纵使未来中国实现了一人一票式的民主,青年不足,老人满街,按照票数论英雄,老人也足以将青年挫败,任何改革,都难以推动,直到将整个社会耗死,成为溃败的民族。

在创新能力方面,青年人普遍胜过老人。在多数行业的事业曲线中,青年时期,都胜过老年时期。但是,无论在财富领域,还是社会地位领域,年长者都拥有比年轻者更有利的优势,毕竟财富、名望、权力等,都需要积累。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先来者独占乃至阻止后来者的机制,则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都将丧失,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人民日报》称80后暮气沉沉,一个很大原因,即是当下的青年,机会被老人集团剥夺。
不仅仅是五四,在任何时候,青年都应成为社会的中坚,这个国家才有锐气与血性,生机与活力,虽寒冬亦如仲夏,否则,虽处春夏,亦是寒意逼人,死气沉沉,国家外表强大,实则危机四伏,柔弱如草。

由此,中国要找到未来,必造就恢弘雄厚之国家资本,即活力无限的青年阶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由此,废计生,兴中国,乃未来大势所趋,播种儿童,收获青年。为未来计,中国应尽早开放生育,避免老人暮气扼杀改革,不可自废后代,自残民族,自绝希望。
如果现在因一时的老龄化问题,而放松了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会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因为人口的增长,人们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更紧缺的资源更高的房价更贵的医疗和粮食更高昂的生活成本…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不是因为年轻人太少而是因为社会竞争太激烈生活成本太高!
我只希望不要两少一宽外加什么民族大学什么的
中国的青年都宅在家里上网了,老年人都在外边锻炼,所以看到一片暮气沉沉。
我只想让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十三亿人喝牛奶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只看到超市源源不断的上架各种乳制品,但没有看到牛!我们只会骂厂商在牛奶里加添加剂,却不会思考牛奶去哪了,新鲜的牛奶并没有被倒掉是不是?中国的乳奶制品的每天消费量是多少,这么多的量需要多少头奶牛,而这么多的奶牛又需要多少草地?没有人去认真想一想!人太多了,需求量太恐怖了,厂商不得不想办法…
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该有一个规划。
应该避免人口的激增与激减,并且注重人口素质,不能长期人口“破腹产”。
否则...
我在的这个广西小城市,壮族学校完全消失了,改名成了民族学校,而且里面虽然偶尔出现斗殴情况,但也不全是一族殴一族,都是汉壮客苗混杂了一起上的。
文章论点姑且不论,作者开头说的街头看不到青年不能成为文章的论据,以前青年节热闹那是政府宣传鼓动组织的,现在政府宣传的少了,青年节又不放假,当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不要发愁中国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一直不是问题
只保留国家级计生委,淡化民族区分,与户籍升学等脱钩。
炎黄子孙当然是越多越好,中国住不下可以移民全世界,如果500年后全世界50%都是炎黄子孙,岂不是要天下大同了
我是想明白了,要是有这个经济能力,生他十个八个的
2013-6-9 04:39 上传



试图通过减少自身种群规模提高生活水准,计划死亡效果更好:到达一定年龄,比如65岁,就必须安乐死!
年轻人谁没事像撸主一样还在超市门口数人,人家工作,学习,撸管都不够时间,除非像撸主一样清闲


不过老龄化社会是快到了,到时社会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因为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老年群体,当然国家经济负担也加重,而独生子女的一代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不过老龄化社会是快到了,到时社会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因为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老年群体,当然国家经济负担也加重,而独生子女的一代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整天逛大街的青年才是暮气的表现。
文章论点姑且不论,作者开头说的街头看不到青年不能成为文章的论据,以前青年节热闹那是政府宣传鼓动组织的 ...
也是,青年节不放假哪来那么多街上的小青年啊……
炎黄子孙当然是越多越好,中国住不下可以移民全世界,如果500年后全世界50%都是炎黄子孙,岂不是要天下大同 ...
李加坡发来贺电
减少人口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法提升产业结构,更不会改善环境!
     统计问题,不太懂,我只知道,在我老家,四五所小学并成了一个,还生源紧缺,几年前刚建好的希望小学变成晒谷场了,农村学生上学更难了,不得已交了校车钱。以前不用寄宿的现在不得不去寄宿了。

    春节回去跟人聊天,这种状况以后会更难,养孩子太辛苦,成本太高,几乎找不到生三个的了,只生一个的倒是比比皆是。乡村一片萧条,环境污染严重,大量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已经找不到干净的水了(我们那没有化工厂),想想我们小时候,人多得多,何来如此严重的污染,唉。

    算了,还是听计生委的吧,把人一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就提高了,产业结构自然就升级了,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现在讨论人口 已经没有意义了  十年前还有意义  现在 就等着人口雪崩式减少吧。 看看  日本 的人口结构 就是我们的未来。现在即便放开生育 生育率也回不到1.8的缓慢下降节奏了。 日本 韩国 台湾 新加坡 就是例子 生育率一旦降下来 就上不去了
世界生育率 最低的 国家地区  韩国 日本 台湾 跟中国,现在日本最糟糕,未来中国的情况最严峻。日本去年成年纸尿裤(主要是老年人大小便不能自理)销量第一次 超过了 儿童纸尿裤的销量。 我们走的也是这节奏
技术不断革命,这个问题不存在。
比如农业,中国到现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以前石器时代的方式,10000人做的工作,别的国家一个人就够用了。比如超大规模自动化现代农业。
过多的低质量人口只是单纯消耗资源的耗材,除了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增加内耗之外没有太多用处。
中国人口保持在2~3亿最宜居。
楼主是在推私货啊,目的是废除计生政策啊
1.人不一定是生产者,但一定是消费者。
2.任何物质生产都以消耗自然资源为根本前提。
想不明白这两点,说得再多都是废话……
ZZP占 发表于 2013-6-9 00:19
我只想让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十三亿人喝牛奶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只看到超市源源不断的上架各种乳制品,但没 ...
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 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一     这到不是说印度人吃的好  而是说明 牛奶的供给不是事。至于为了利润造假是另一回事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0:58
1.人不一定是生产者,但一定是消费者。
2.任何物质生产都以消耗自然资源为根本前提。
想不明白这两点,说得再 ...


现在 计生委 都不敢说 中国人口会增加了  现在是在 讨论怎么减少的事  

以前计生委 还鼓吹16亿论  现在看就是个笑话 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 中国人口会达到16亿了。 悲观的现在已经见顶 乐观的往后延几年年14亿五千万左右见顶。  然后人口就开始减少 这已经是不可逆的了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0:58
1.人不一定是生产者,但一定是消费者。
2.任何物质生产都以消耗自然资源为根本前提。
想不明白这两点,说得再 ...


现在 计生委 都不敢说 中国人口会增加了  现在是在 讨论怎么减少的事  

以前计生委 还鼓吹16亿论  现在看就是个笑话 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 中国人口会达到16亿了。 悲观的现在已经见顶 乐观的往后延几年年14亿五千万左右见顶。  然后人口就开始减少 这已经是不可逆的了
南方公园821 发表于 2013-6-9 11:11
现在 计生委 都不敢说 中国人口会增加了  现在是在 讨论怎么减少的事  
是到是世纪末减少到 3亿 还是四亿 ...
少于三亿又怎样?美国人口过三亿才几年?难道美国之前一直在崩溃?
kbfmmk 发表于 2013-6-9 09:17
技术不断革命,这个问题不存在。
比如农业,中国到现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以前石器时代的方式,10000人做的工作 ...
等着吧,先把自己计划了最好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1:18
少于三亿又怎样?美国人口过三亿才几年?难道美国之前一直在崩溃?
那要看怎么个少法  是在1.8的生育率下缓慢减少  还是在 1.3的生育下 雪崩式减少

如果人口雪崩式减少 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不利的 社会成本太高。 就跟我前面说的  日本 成年纸尿裤的 销量超过的 儿童纸尿裤的销量。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1:18
少于三亿又怎样?美国人口过三亿才几年?难道美国之前一直在崩溃?
美国 生育率 是发达国家中 最高的  一直维持在2 左右。
南方公园821 发表于 2013-6-9 11:25
美国 生育率 是发达国家中 最高的  一直维持在2 左右。
那是因为美国有足够的资源解决这三亿人的衣食住行,你拿得出让13亿中国人享受和美国一样生活水平的资源吗?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1:32
那是因为美国有足够的资源解决这三亿人的衣食住行,你拿得出让13亿中国人享受和美国一样生活水平的资源吗?
你没看清我说的么 ?  我什么时候说人口适当减少是错误的? 况且即便按照计生委的统计人口减少也已成定局,没什么可争议的了

我现在说的是 人口减少的方式跟速度。  是缓慢减少 还是 雪崩式减少。

一个 成年纸尿裤 销量 比儿童纸尿裤 销量 还要多的国家 会面对什么样的社会压力?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1:32
那是因为美国有足够的资源解决这三亿人的衣食住行,你拿得出让13亿中国人享受和美国一样生活水平的资源吗?
我们 不求过上美国人的生活 我们过上欧洲人的生活不行么?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韩国 跟台湾地区的 人口密度 人均资源 都跟中国接近或 更差的

中国人口密度在世界上处于中等位置
ZZP占 发表于 2013-6-9 00:19
我只想让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十三亿人喝牛奶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只看到超市源源不断的上架各种乳制品,但没 ...
有些人以为粮食以及其他资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
计生要达到七亿才停止。最佳人口数。
南方公园821 发表于 2013-6-9 11:45
我们 不求过上美国人的生活 我们过上欧洲人的生活不行么?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韩国 跟台湾地 ...
欧洲?欧洲有沙漠,戈壁,高原,喀斯特地形吗?

欧洲除了阿尔卑斯和北极圈,全境几乎都是宜居地区……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2:17
欧洲?欧洲有沙漠,戈壁,高原,喀斯特地形吗?

欧洲除了阿尔卑斯和北极圈,全境几乎都是宜居地区……


德国 你怎么看呢? 德国人口密度是中国 1.7倍 。 日本韩国这样的就不说了
稳相加速器 发表于 2013-6-9 12:17
欧洲?欧洲有沙漠,戈壁,高原,喀斯特地形吗?

欧洲除了阿尔卑斯和北极圈,全境几乎都是宜居地区……


德国 你怎么看呢? 德国人口密度是中国 1.7倍 。 日本韩国这样的就不说了
老龄化以后会不会鼓励55岁以上的都自杀呢?要打仗,所以就光荣妈妈;人太多,就来个一胎化;老龄化以后会怎样真不好说。
现在每年出生1600万多,死亡接近千万,人口增长率只有不到0.5%,死亡高峰还未来临呢!